小米港股 港股值不值得吗

吕晓彤:小盘股要警惕小米上市吸干流动性,50亿市值以下企业没必要去港股
来源:读懂新三板
  "今年一定要警惕股票发不出去!"对于企业去上市这件事,这是吕晓彤的第一反应。  今年小米要上市,大资金都会去追小米,这导致小盘股可能根本就发不出去。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收保底费帮你发行,千万要警惕。  担任当代置业(01107)首席投资官的吕晓彤,先后在券商和任职,熟悉美国、香港和国内三个。他的判断是,"50亿市值以下的企业其实没必要去港股"。  是个偏爱股的市场,90%的资金在追10%的公司。一家小公司即使去了,如果没有交易量,也没有再发行的基础。  三板企业究竟应该如何为自己选择合适的资本市场?香港上市如何防止被骗?6月9日,杭州,读懂新三板"资本训练营"第二期&&香港IPO深度班,五位实战专家告诉你,如何避免被坑。其中,新三板&第一系&资本掌舵人吕晓彤,通过对海内外资本市场的对比分析,帮你做出最优的资本选择。报名请加读懂君微信)  以下为吕晓彤口述。  一、今年去港股上市要警惕发不出去      小盘股选择今年去港股上市,肯定不是一个好时机。今年小米要上市,香港市场偏爱大蓝筹,大资金肯定会追小米。这样一来,小盘股可能根本就发不出去,甚至可能都找不到券商。  券商费用分两笔,一笔是中介费,一笔是承销费。大陆市场上承销费是小头,主要赚中介费的钱。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大陆一直实行审核制,上市成了一种,只要一家公司能成功上市,基本没有发行失败的风险。  但香港和美国市场是反过来的,一直推行的是注册制,即几乎任何符合上市标准的公司都可以上市,让市场和时间来见证一切。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来说中介费占小头,承销费占大头,券商挣的是发行的钱。  在香港和美国,上市申请通过之后,要对机构挨家拜访。假如一家小盘股20亿市值,发四分之一募集5个亿,券商需要带着你天天走街串巷去路演,要考虑成本的。  这样一来,在香港或美国市场发行小盘股时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如果大券商觉得你的股票很难卖出去,就不愿意做。而手里没活的小券商,可能会抱着赚一把的心态,收保底费帮企业发行,这相当于绑架了小企业。  券商会跟企业约定中介费多少,承销费保底多少。保底就是不管能不能卖出去,企业都需要付这个钱。等企业把所有资料、律师费、会计师费、中介费都付完了,券商再告诉你卖不出去。要么跟你说,你自己找亲戚朋友去买,不然就发行失败了。  压力其实就甩给企业了,一定要警惕发不出去这种情况。      二、从三板都拿不到钱的企业,就不要寄希望于别的市场了  好多企业家因为新三板流动性不好,就想去港股或美股,选择换一个资本市场。这样的想法是不太现实的。  资本市场分为两个等级,一级市场,二级市场。  新三板从目前来看可以算是一级市场,因为投资者准入门槛很高,导致流动性、交易量都差强人意,这也导致很多企业家产生了去港股或美股的想法。  但一家企业在决定去港股或美股之前,首先要问自己还能不能继续在新三板拿到投资。没有机构投资人会因为这家企业是新三板企业而不去投资,这还是取决于企业本身的质地。  其实一级市场的钱是足够多的,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企业的融资诉求。像美团、小米、滴滴这个体量的公司,能够一直获得投资也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是一家超级大公司,融到一定程度一级市场钱不够用了,比如小米这样的公司,一把要融100亿美金,一下能投10亿美金的机构全球都找不出多少家来,需要十家这样的机构。到了这种级别,就需要去二级市场了。和二级市场的比起来,一级市场的钱又是小钱。  如果一家企业在新三板已经拿不到钱了,又把希望寄托在另一个市场,这种想法是不太现实的。要知道香港和美国市场都是机构为主导,机构投资人都是很精明的,不会出现大陆市场的情况。  大陆市场散户偏多,这就造成几乎每一家上市企业,在上市之初都会受到股民的热烈追捧。而在港股或美股上市,跌破发行价是常有的事情,更不说那些发行失败的例子。  所以在新三板都处处碰壁的小企业,不适合去港股。  当然有一种情况例外,比如盈利能力特别强的公司。一家卖纸盒子,卖窗的公司,或者是一家物业公司。这类商业模式在一级市场通常不是特别受追捧,因为没有太多的想象空间,成长性也趋于稳定。但公司盈利能力又特别强,有100亿的收入,10亿的净利润,想去一个更好的资本市场谋求影响力,那肯定一点问题没有。  /03/  50亿市值以下的企业没必要去港股  第一点要想明白,为什么企业要上市?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融资:IPO时融资,然后还可以再发行。  但如果一家公司没有交易量,也就没有了再发行的基础。第一你没法向二级市场去要钱。第二即使有一级市场的人买了你的股票,没有交易量,在二级市场上也抛不出去,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香港是一个典型的一九市场,以基金、、大型投资人为主导,90%的资金聚集在大概10%的股票里面。成熟稳健、重业绩、对故事持非常警惕的态度。  而且机构投资者一般更保守,更不愿意追风。由于手里钱多,要讲究资产配置,小盘股上根本没法配置。  造成的结果就是,香港市场对大盘股很友好,超大体量的企业更倾向于去香港。当初上市首选地就是香港,但由于香港当时不支持同股不同权而放弃了。  所以坦率讲,50亿市值以下的企业其实没必要去港股,绝大部分资金都集中在了大盘股中,去了也没有什么意思。  第二点,去香港上市的中介费和上市后的审计费用都非常的高。因为注册制的关系,香港和美国这两个市场,中介机构的作用非常重要,一定程度上,机构扮演着"初筛"的角色。例如美国资本市场的券商的保荐费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费用,律师费用等等加起来大概在1000万美金左右。并且每年都要请四大审计,固定费用也非常高。  为什么这么贵?除了人力成本贵之外,很大的原因在于如果中介机构披露了虚假信息,导致股民被骗,中介要承担责任。  如果香港、美国一家券商或会计师事务所和一家企业串通造假,那就不仅仅是信誉破产,很有可能是瞬间倒闭。从这方面来看,大陆的券商承担的责任就相对较少。并且,大陆的券商很多,投资者也不在意哪家券商做的承销,如果这家机构不配合那就换另一家。  而香港和美国已经是一个充分集中和博弈后的市场。像四大会计事务所,根本不缺活,因此也不会为企业铤而走险。  在美国和香港上市,会计师就四大。如果企业上市不用四大,这就是一个天大的事。企业要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投资人都疯了,会问公司到底出了什么事儿。  券商的话,如果不让高盛、大摩、小摩、德意志来做承销,让一家小券商做承销,那是很奇怪的,资本市场也不认可这样的行为。对券商和会计事务所的苛刻要求造就了高额的上市费用。  归根到底,特别小的企业如果想去香港上市,还是要慎重。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服务日期05月05日-05月05日
¥500034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4日-03月24日
¥1200191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0日-03月20日
¥1888170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1日-06月01日
¥1268115人购买
服务日期05月01日-05月01日
¥15809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6日-03月16日
¥168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30日-07月31日
¥99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28日-04月28日
¥188888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8日-07月07日
¥108886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6日-06月06日
¥88874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5日-03月15日
¥61860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8日-03月18日
¥88842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2日-07月31日
¥1008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9日-06月09日
¥800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1日-07月31日
¥28823人购买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16.154.94%41161.9054.1310.00%31322.799.209.13%22492.9417.667.03%20139.16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
目标涨幅最大
目标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11.47--买入33.62--买入16.58--买入11.82--  从港交所官网获悉,小米已正式提交IPO申请文件。小米有望成为港交所“同股不同权”第一股。将是2014年来全球最大IPO。这与市场预期小米公司会采用A+H同时上市传言差距颇大,据《中国企业家》,“证监会最高层曾与雷军面谈过,小米现在比较成熟,希望能回来(A股上市)。” 但小米依然单独在港挂牌原因何在?
  首先,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和资金面扰动,国内股市走势整体不振,成交不大,说明市场资金面并不宽裕,虽然目前不知道小米融资总额,但从14年以来港股最大IPO来反推,小米IPO募集资金绝对不是小数目,据华尔街日报消息,小米在周四提交给香港交易所的文件中没有披露募股规模和估值预期,但知情人士透露,小米希望至少募资100亿美元,估值可能在1000亿美元左右。在国内上市,那么规模压缩,融资也不会是一个小数目,管理层为了稳定股市运行对于融资数目的控制目前依然较为严格,小米IPO面临融资数目问题。
  据券商中国,
拿到的IPO批文募投资金大幅缩水,57.4亿元的募资金额降至21.3亿元,缩水高达63%,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九个募投项目成了四个,砍掉5个,等于砍掉一半多,公司上市利用募集资金做大自己的目的也就大打折扣,基于募投缩水公司将按轻重缓急投资于原定募投项目。
  还算幸运,已经拿到批文,据券商中国, 按照发行审核流程,发审委过会后,需履行一定的会后事项方可获得批文,有的是调整发审会上发审委员们聚焦的关键点,有的则是就发行事宜作出修改,就是在此环节中对募资金额作出的调整,在和监管达成一致后获的批文且自行选择发行安排。可见插队上市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募集资金更多的还是待字闺中,拟定的募资规模272.532亿元,公司或在就发行规模、招股说明书中的质疑信息、发行股本等重要信息和监管层进行沟通,何时发批文还得看沟通进展。此外,有市场人士预期,刚刚过会不久拟募资131.2亿元的募资额缩水也成为大概率事件。
  小米如果在国内融资数目较大的话,即使通过审核,要拿到批文也非易事,恐怕一个是等待时机,另一个是压缩融资规模,如果融资规模很小的话,对于小米来说意义不大,而融资数目较大的话,只能暂时延迟,因此只能选择先在香港上市,寻找机会再回国内IPO或者发行CDR.
  因此扶持独角兽上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国内股市最大问题就是资金短缺,投资者信心不高,走势不佳,而独角兽一般规模庞大,融资数目较大,容易导致二级市场资金面波动,引发二级市场走势波动,因此难以承载独角兽上市巨大融资,笔者一直建议进一步规范减持让路IPO。
  其次是国内法律方面似乎也没有准备好必要的制度基础,为了支持独角兽企业上市,证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对于独角兽企业上市作出规定,一是已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市值不低于2000亿元人民币。二是尚未在境外上市的创新企业(包括红筹企业和境内注册企业),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0亿元人民币,且估值不低于200亿元人民币;或收入快速增长,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不管是应收还是总市值、行业地位小米都符合规定。
  但问题是小米公司是在境内注册的同股不同权公司,不符合证券法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而《若干意见》规定试点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应当符合证券法规定的发行条件,以及证监会经国务院批准规定的条件,因此小米公司就不符合国内上市条件了,对于注册地在境外的上市公司,《若干意见》规定试点红筹企业股权结构、公司治理、运行规范等事项可适用境外注册地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因此,《若干意见》对于在境外上市公司开了小灶,如果小米在境内上市或者发行CDR,是不是需要国务院特批上市,就像一样,虽然获得特批并不难,但需要走程序,这需要时间和证监会进一步明确,因此小米率先港股挂牌上市是一种较为优化的策略。
  据华尔街日报消息,小米在香港挂牌后料将很快在内地上市,成为首批利用中国存托凭证上市的公司之一。如果小米公司单独在港股挂牌上市,而没有在内地融资上市,资本市场支持独角兽上市就成为了空谈,留住未来BATJ也就陷入了尴尬。
  但是从到迟迟没有拿到批文,到的缩量板上市,小米率先在港股挂牌上市,中国股市还是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和改进。
□ .杜.坤.维  .价.值.中.国.网为何小米首选港股上市而不是A股?近期,小米香港上市可谓市场上的一大热点。在我国政府力推独角兽企业在国内上市的大背景下,为何小米最终还是选择香港上市,而不是A股呢?对于这个问题,相信不少的朋友都有疑问,本文将与大家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一、消息面,小米香港上市倒计时,独角兽上市潮将改变BAT格局5月3日,号称五年不上市的小米集团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根据招股说明书,外界预料募资规模至少在100亿美元,最快6月底至7月初挂牌,估值有望超过700亿美元,成为自2014年以来全球最大规模IPO。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是港交所新规发布以来“同股不同权”方案的首家获益企业。所谓同股不同权,即股票与投票权数量不完全等同。节前,港交所发布上市新规,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公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海外上市的创新产业企业赴港上市。这一号称“港股20多年来最大改革”的新规,于4月30日悄然实施,并实时接纳上市申请。2013年寻求上市时,港交所曾是其首选上市地点,但同股不同权未被接纳。面对中国一批独角兽成长并寻求上市的机遇,港交所迅速做出了制度调整。实际上,这也反映出今年以来全球各大资本市场抢夺独角兽企业的热潮。最近,市场还接连传出蚂蚁金服、美团点评、腾讯音乐、滴滴出行等科技巨头筹备首次公开募股(IPO)的消息,这意味着持续多年的BAT互联网格局很快会被改写。二、从逻辑上分析,小米港股上市是港交所制度改革创造条件和小米主动的选择1、对于独角兽企业上市,错失在港上市是港股的一大损失2013年寻求上市时,港交所曾是其首选上市地点,但同股不同权未被接纳。因为这个原因,港股失去了这一只超级牛股。所以,改变上市规则,成为了港交所的当务之急。对小米而言,IPO如果成功,其或能够通过在资本市场上的运作,进一步扩张其生态链。修订后的香港主板《上市规则》在4月30日正式生效,这也为小米等同股不同权架构的公司赴港上市铺平了道路。虽然说国家层面希望小米等独角兽企业能够在国内上市,但是很明显当前的A股条件不需要,即使上市也融不到想要的资金,那么香港上市就成为首先,就像当年的一样,首先的也是在香港上市,小米当然也是如此。港交所上市制度的改变正好成就了小米的上市机遇。2、以小米为样板,打造港交所上市新制度样板小米IPO从未有过像今天一样便利的条件。自4月30日起,符合港交所上市新标准的公司就能够开始提交上市申请。在调整过后,被视为“创新”类型的公司将被允许以双重股权(即“同股不同权”)的结构上市,这将让公司创始人拥有比普通股东更大的投票权。港交所推出同股不同权的上市规则,很明显就是为小米,或者是类似小米的这种巨无霸开路。新的上市规则为小米的上市提供了支持,当年与港交所失之交臂便是因为规则不容许。港交所希望小米成为展示上市新制度的样板。对小米而言,IPO如果成功,其或能够通过在资本市场上的运作,进一步扩张其生态链。像小米在内的公司成长到如今,在扩张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资本,而上市能够让并购更便利,这些公司在资本市场上也会更加活跃。中国的大型互联网公司拥有着很大的经济规模和较高效率,通过资本运作,这些公司会变得更加活跃,通过并购收购等覆盖越来越多的行业,使得“这些公司还会保持至少十到二十年的增长”。可以预判,一旦小米在港股上市成功,其他的独角兽企业也将纷纷效仿。最近,市场还接连传出蚂蚁金服、美团点评、腾讯音乐、滴滴出行等科技巨头筹备首次公开募股(IPO)的消息,这意味着持续多年的BAT互联网格局很快会被改写。三、深层次分析,小米香港上市可以认为是国家监管层的战略安排大家都知道,今年以来,接纳独角兽回归或者直接在IPO,已经是国家战略层面力推的事情,这不仅仅是要让A股健康发展,更深层的原因是让高科技公司能够强化我国的资本市场。中国的发展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没有强大的资本市场作为支撑是肯定不行的。所以,中国的好的科技股在国内上市是必然趋势,我们不可能再让、之类的公司再去美国了。那么,怎么接纳这些独角兽巨兽是摆在当前的一个问题。从战略上看,独角兽回归A股这个大方向肯定是没有错的,但是,考虑到现在的A股行情走势,我认为要突然之间承接大量的独角兽上市,很明显市场承受不了,对于尚处于市场底部的A股来说,如果出现如此巨大的融资,那么这两年好不容易营造的慢牛行情,肯定是要被摧毁的,这可能就是A股不能承受之重。对此,我们可以从过往的独角兽上市可以看出来:1、以360零借壳上市为例,市值急剧膨胀,对市场造成极大压力。随着360成功借壳上市,的股本和市值将呈现几何级增长,新一轮造富盛宴开启。2月28日上午消息,(.SH)周三召开了重组更名仪式,正式登陆A股,其股价先涨后跌,公司市值一度超4100亿元。这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日,在美股市场摸爬打滚了6年的以每股77美元的价格完成私有化交易,开启回归A股之路,彼时市值93亿美元。我们可以想想,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把,等引入A股,A股受的了吗?肯定不行。对A股的散户来说,对于巨头们的回归,不像是来振兴A股的,倒像是来收割韭菜的,似乎,每一次巨头回归,带来的都是财富的暴涨效应。不仅仅是360,巨人网络也是如此。每一次回归,都是个人财富的一次暴涨。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走下去,A股的前景不但不乐观,而且还很堪忧。2、小米IPO,募资规模至少在100亿美元,当前A股难以承受。根据招股说明书,外界预料募资规模至少在100亿美元,最快6月底至7月初挂牌,估值有望超过700亿美元,成为自2014年以来全球最大规模IPO。要说这个规模有多大呢,看看致富效应就知道了。按照目前业界普遍预估的1000亿美元市值计算,小米上市后,雷军的身家将达314亿美元(可进福布斯富豪榜全球30强),超过王健林,逼近李嘉诚。据招股书,5500名员工分得500亿股权,人均近1000万,上市半年后解禁。我们都知道,中美贸易战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A股现在的状态就如惊弓之鸟一般,随时关注着贸易战的情况,就怕一旦传出重大利空,又是一轮大跌。所以,现在的A股行情走势很犹豫,大家都在观望,行情短期来看,主要还是震荡行情,很难有大的行情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IPO的速度都明显减缓了,如果小米再融资100亿美元,那么IPO估计就要暂停了。由此可以,在没有大的增量资金流入的背景下,对场内资金来说,不能严重抽血是个大的前提。所以,即使在国家鼓励独角兽回归的前提下,独角兽上市的融资也被大幅缩水了,这就是背后的深刻含义。之所以率先拿到IPO批文,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折价”上市,即募集资金规模大幅缩水。4月16日,在上交所网站披露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初步询价及推介公告》显示,其IPO发行数量不超过1.04亿股,预计募集资金使用额为21.3亿元,较公司此前预披露的57.41亿元减少63%,计划投资项目也由10个调减为4个。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基本判断,让独角兽回归或者直接IPO是国家战略,这点是没有变的,但是要短时间内,在A股登陆这么多的独角兽,这基本不现实,那么登陆港股就是首要选择。3、小米港股上市,是国家战略层面的安排使然,非偶然现象。近日,CDR意见稿出炉!证监会发布《存托凭证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明确存托凭证的法律适用和基本监管原则;二是对存托凭证的发行、上市、交易作出安排;三是明确存托凭证信息披露要求;四是建立存托凭证的存托和托管制度;五是加强投资者保护;六是强化监管执法,明确法律责任。按照正常程序时间推算,BAT回归A股,最快将在一个多月以后成行。对于这来势汹汹的BAT回归热潮,A股准备好了吗?我认为显然没有,看看早先已经过会了富士康和宁德时代就是知道了,虽然过会,但是迟迟不得上市,这样的寓意很深刻啊!政策面和技术面都可行之后,能不能上升,什么时候回归,那就得看市场能否承受了,现在肯定是不合事宜,CDR办法正式出炉,只是让BAT回归技术的关节打通了,什么时候回归又是一回事,要看市场的承受能力。因为BAT回归涉及的资金量都很大,动不动就上百亿,这对已经积弱的A股来说,肯定是不可承受之重。基于以上分析,也就不难明白为甚么小米选择港股上市了。对于港股来说,又则A股具备的先天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要明白,在港股上市,在我看来就是在国内上市。香港本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港股、A股都是我国的股票市场,所以小米在香港市场同样也是在国内上市,基本上做到了肥水不流外人田,不让小米这样的科技股再去美股为他人做嫁衣。二是港股是个开放程度更高的国际市场,有着A股不具备的优势。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其股票和证券市场规模之大,不是国内其他金融中心所能比较的;并且由于香港股市的自由性,使得世界上很多公司都愿意在香港投资,因此如果小米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话,很容易在短时间内融积到大量外资。我们前面已经说了,A股现在缺的就是钱,外资要进入A股还是比较麻烦的一件事,虽然现有有了深港通、沪港通,基本上都是以香港作为中介来吸引外资,可见香港是个比较国际化的市场。如果国家管理层不希望我国的科技公司去美国上市,那么如果中国企业希望到一个比较开放和国际化的平台去发展,则香港资本市场的相对优势会稍多一些,我想这就是小米在港股上市的关键原因。三是任何一次重大改革都是有风险的,独角兽上市对A股来说也存在风险。我们要明白发行CDR并不是一个新的事物,香港曾经也做过尝试,因为条件不成熟,最后关闭了,说明这个创新并不是没有风险的。那么,怎么控制风险呢,香港作为试点,我认为就是一个最好的试点。因为一旦有问题,也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如果A股贸贸然做重大尝试,犯错后影响将会很严重,当前的熔断制度就是典型。港交所发布上市新规,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公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海外上市的创新产业企业赴港上市。这一号称“港股20多年来最大改革”的新规,于4月30日悄然实施,并实时接纳上市申请。这些决定明显早已A股。面对中国一批独角兽成长并寻求上市的机遇,港交所迅速做出了制度调整,可以说是资本市场抢夺独角兽企业的大胆尝试,可以说一旦可行,那么随后A股也会随即推开。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明白,小米在港股上市,并非偶然,而是当前环境下,国家战略层面的一个系统性安排。
作者已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金融平台。小米或将在A股和港股同时上市,它能支撑起2000亿美元市值吗?
[ 亿欧导读 ]
太阳之下无新事,上市之后的小米,也会面临诸多挑战,其低利润率或将成为其命门之一。另外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也是一个大趋势,如何在大环境下逆风而上,冲刺更高的销售业绩,也考验着雷军及其管理团队的智慧。
自从小米去年传出将赴港IPO的消息后,其动态一直以来备受业界关注。
最近,据多位接近小米的人士爆料,小米最终可能将在A股及港股同时上市。此前关于小米上市的猜想大多集中在将于2018年第三季度末登陆港交所,成为港交所首批同股不同权的上市公司之一。而按照目前最新爆料消息,A股市场也将迎来这只科技独角兽,双向利好情况下,也给2018年的A股及港股市场开了一个好头。
小米冲刺中国第三大科技股,雷军或问鼎中国首富
去年是小米的荣耀时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超千亿元的营收业绩,这让曾陷入内外交困局面中的小米重新焕发生机,也让掌门人雷军感慨万千。
&利好消息不仅在于业绩,在资本市场小米的估值已达到1000亿美元,P/E(市盈率)60倍。截止发稿,阿里巴巴市值4771.94亿美元,腾讯41873.25亿港元,百度876.12亿美元,如若顺利上市,小米将直接跳过百度和京东,与阿里巴巴、腾讯分庭抗礼,站上中国互联网科技三巨头的山巅。
自2010年到2014年,小米一共完成了6轮融资,投资方众多,包括晨兴创投、启明创投、IDG资本、淡马锡、DST、GIC、厚朴投资和云锋基金等数十家VC/PE机构,成立8年的小米公司从估值只有2.5亿美元到如今的千亿美元,足足翻了400倍,成为全球商业史上的传奇。
另外,雷军将成为中国首富的话题,也在媒体不断推波助澜下,迅速放大为全民关注的事件。据了解,雷军在小米集团旗下的小米科技公司持股77.8%,黎万强则占股10.12%,按照小米上市之后1000亿美元的估值,雷军身家将达到778亿美元,超越马化腾问鼎中国首富。
不过,雷军的野心明显不止于成为中国首富,其投资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据IT桔子不完全统计,小米科技对外投资157家,顺为资本对外投资270家,雷军个人天使投资33家,共计投资460个项目。可以这样说,“雷军系”背后,不仅站着今日头条、优酷土豆、快手、ofo小黄车、美团等多家互联网独角兽,也有众多生态链企业,构建起庞大的商业版图。
如上,“坐拥中国互联网半壁江山”的雷军,其身家早已不能仅仅以百亿美元计算了,或许在雷老板的心里,冲刺世界首富也只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小目标”吧。
小米能否撑起2000亿美元市值?
此前据媒体获得的一份小米Pre-IPO融资项目方案显示,目前小米底层资产估值为540亿元,上市后保守估计市值为1000亿美元,但雷军给小米定下了2000亿美元的目标,并且受到了投行的认可。在小米冲刺千亿美元市值之时,便遭到了不少投资人的质疑,将市值定为2000亿美元这一消息,更让大家跌破了眼镜,随即成为引爆舆论热议的导火索。
那么,小米究竟能不能支撑2000亿美元的市值呢?
据了解,业界对2000亿美元的质疑,主要缘于与其他互联网巨头的营收及利润做对比后,认为小米2000亿美元的估值水分很大。以百度为例,目前百度市值为876.12亿美元,如若小米上市后估值达到2000亿美元,则将是百度的两倍之多。而百度2017年总营收超过800亿元,小米2017年总营收约为1200亿元,其营收仅为百度的1.5倍,不足以支撑其估值。
同时,财报显示,苹果2017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766.55亿美元,净利润376.37亿美元,市值在9000亿美元左右。小米的营收只有1000亿元,是苹果营收的1/16,净利润只有苹果的1/50,市值却是苹果的1/4,确实有些夸张了。
此外,专利问题、技术底蕴不足、研发战略不清晰等,也是小米拓展全球手机市场的阿喀琉斯之踵,小米前行之路上,危机重重。
不过,也有人认为,小米作为一家在争议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其估值自然也不能按常规算法来衡量。
太阳之下无新事,上市之后的小米,也会面临诸多挑战,其低利润率或将成为其命门之一。另外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也是一个大趋势,如何在大环境下逆风而上,冲刺更高的销售业绩,也考验着雷军及其管理团队的智慧。对于小米公司而言,上市既是新的开始,更是新的挑战。
或许,唯一感到放松的应该是小米员工,即便按照1000亿美元的市值计算,手持几千股期权,其价值也将超过百万元,一大波百万富翁正在路上。
8年前雷军给小米员工画的饼,终是到了还的时刻了。
日,亿欧将在北京举办“”,就传统物流企业、制造企业、物流科技应用场景及实操、物流科技新畅想等议题,携行业人士一同探讨新机遇下物流科技如何更好落地及发展走向。
报名链接:
本文系投稿稿件,作者:来咖智库;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各工作岗位将被AI取代的概率
选择岗位,查看结果
制图员和摄影师
建筑造价师
计算机硬件工程师
石油工程师
采矿和地质工程师(包含安全)
电气工程师
核能工程师
景观设计师
生物医学工程师
土木工程师
航空航天工程师
化学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
制图员和摄影师
快来扫描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吧!
获取验证码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账号为用户名/邮箱的用户 选择人工找回
关联已有账户
新用户或忘记密码请选择,快捷绑定
账号为用户名/邮箱的用户 选择人工找回
获取验证码
创建关联新账户
发送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未完成注册的用户需设置密码
如果你遇到下面的问题
我在注册/找回密码的过程中无法收到手机短信消
我先前用E-mail注册过亿欧网但是现在没有办法通过它登录,我想找回账号
其他问题导致我无法成功的登录/注册
账号密码登录
关联已有账户
曾经使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网账户的用户
创建并关联新账户
曾用微信登录亿欧网但没有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的用户
没有注册过亿欧网的新用户
先前使用邮箱注册亿欧网的老用户,请点击这里进入特别通道
扫描二维码,下载亿欧客户端
Android & iOS
亿欧公众号
小程序-亿欧plu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港股上市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