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大人偏心时,你怎么伤心时怎样自我安慰慰

一个认识好几年的朋友,貌似是爸爸妈妈偏心吧,有个比自己小蛮多的妹妹,大人总是偏心,叛逆期的孩子心里不平衡


随着二胎政策的落地,带给家庭喜悦的同时,也多出了一些小烦恼。两个孩子在相处的过程中,总会有摩擦,家长在面临这样的情况时,难免会有困扰,怎么样才能化解两人的矛盾又不会让孩子觉得偏心呢?

经常说到对待两个孩子要公平,不能偏心,但事实上完全的公平真的可能吗?其实将公平放在两个孩子身上的概念,并不准确,对孩子一视同仁的要求,对孩子来说其实是一种偏心。

为什么说对孩子一视同仁是一种偏心呢?孩子从来到世上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两个孩子,就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个性和心理需求也必然不会相同,当家长用同一个标准去丈量并对待孩子,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二孩家庭,经常碰到的场景就是:

哥哥或姐姐:“这是我的玩具。”

弟弟或者妹妹:“我要玩”

然后有的父母是这样处理的:“你大一些,要懂事,让着弟弟妹妹一点。”

也有的家长是这样处理的:“那是哥哥的玩具,你想玩就要先问哥哥的意见,哥哥同意了你就可以玩,哥哥不同意就不能玩。”

不能说采用前一种处理方式的父母就不爱孩子了,父母常常会和孩子说,我们对你们的爱是一样,但在孩子眼中并非如此,因为孩子有自己的判断标准,父母的言行让孩子产生自己的感受。

对孩子的爱,重在质量而非公平!

家长总陷在如何公平对待两个孩子的困扰中,希望在每件事情的处理上都能一视同仁,这也是不现实的。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事物,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也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爱,如果对两个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那怎么还能够是独特的爱呢?

客观看待孩子间的冲突!

家里有两个孩子,冲突在所难免。因为孩子发生冲突的过程也是构建关系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有一定不能做的事情是,在不了解事情经过的前提下,就凭直觉解决孩子间的矛盾,正如两个孩子在玩具这件事上产生矛盾,有些大人总喜欢让大的让着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自我意识,对物品的占有欲是其自我意识的体现。

解决孩子间的冲突需要看到孩子背后的需求

对于孩子间的冲突,可以从孩子的言行中,看出孩子到底有什么需求。孩子表现出的悲伤、愤怒,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共情,其实就是指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看待问题,面对孩子也是一样,让孩子感到自己被理解了,才能帮助问题更好的解决。

孩子在磨合中能够自己解决问题

并不是孩子的每一次冲突都需要父母的介入,对于孩子间的冲突,家长一定要冷静,很多时候,他们能够自行处理,这也是他们锻炼社交能力的机会。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二胎家庭中,两个孩子间矛盾的化解,需要父母更多的耐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伤心时怎样自我安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