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扫码支付能追回的钱可以追回吗,或者起诉

对于支付来说,现在是扫码时代,不带现金,带个手机就能出门。你钱包里有着一沓人民币,有人还会说现在谁还带钱包。就连乞丐都要拿二维码乞讨了,街边卖红薯的都要二维码支付了,排队点餐结账都是扫码。

每个人都默认了扫码付款是安全的,最方便的。刷卡有盗刷风险,难道二维码就没有了?

说说线下扫码支付的便利

对于商家来说,不要机具成本,特别对于小微商户有很大的诱惑,以前开个店必须要买个或者租个pos,买个收银台,现在自己的微信支付宝一贴收银台就可以了嘛。想漂亮的可以请广告公司做个台卡,放心安全。自己的二维码逃不了认得清。

对于大商家来言,参与聚合支付,不管是微信,支付宝,百度钱包等,做优惠活动吸引客户,支付宝,微信还给商家免费打广告,支付宝微信受众群体有多少,想想都美好。

最后的最后免费的代价会很大,官方的二维码还支持信用卡支付,花呗支付,手续费比刷卡费低多了,刷卡默认费率是0.6,就是1w60块,二维码一般都是0.38,1w38块,相差整整22块,甚至0费率还支持信用卡支付,个人二维码是只支持零钱和储蓄卡,为什么官方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有0费率,难道不要成本吗?非也,二维码支付正常19-21块是银行赚的,微信支付宝官方还会给线下推广服务商最高万30的分润,假如pos刷卡服务商拿的却不是很高,最多万8,支付宝微信支付还有额外开户补贴,支付宝微信这不是明显赔钱吗?说银行吸血,BAT公司可能更可怕,不管是资金沉淀,客户的引流开发,理财基金,以支付为导向,把用户的钱总圈在它的账户里,现在是不是感觉钱越来越存不起来了?赚很多钱,也没剩几个,诱导消费,哪里都有触发你购物的冲动,买买买。智能诱导淘宝头条都知道你最近想买撒了,不管是任何一种方式,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改。商业的本质是逐利的。资金那边利润高,那边走,银行受政府监管,维稳便民是首要任务,银行的现在说是弱势群体,支付宝微信也倒逼银行改革,不改革也得倒闭,支付宝微信目前没法替代银行,支付宝网商银行也是纯线上,受到各种限制,支付宝假设政府给他个金融全牌照,那就失衡了,现在政府的监管压力很大,一不能太打压向上创新的民营经济,又不能太放开。一旦哪处失衡,最终损害是政府和千万民众。现在其实已经放开太多了,保险。基金,这钱流向了哪里?钱多容易发晕嘛。

支付连接你我,支付衍生百态

扫码有撒不方便的地方呢,对城市有要求,越发达的城市支持扫码地方多,政府还支持无现金城市,网络状态也很重要,网络不好,还没刷卡付现快呢。扫码还有金额的限制,扫码还是要定义小额支付,单笔要限制5000以下才好,银行还是喜欢刷卡,刷卡比扫码赚的多。

现在扫码支付是各方博弈的结果,线上支付到线下支付,苹果支付,各种钱包,银行闪付,都没打开这个扫码市场,微信支付宝还好是2家目前独大。既然已经这样了,那就合作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有钱赚,都有自己目的,所以聚合支付现在也很火。

不管是刷卡付现扫码,客户付得钱是不一样的吗?是的,不一样,现在支付有奖励金,折扣优惠,微信有鼓励金,微信和支付宝都有可以让商家有营销的能力,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做到吸粉营销管理账本,手续费还低,相比刷卡商户当然选择扫码支付,但用户呢,为了几毛钱的奖励,损失了很多。银行刷卡有积分,二维码支付是没有积分的,积分不是分,对专业玩卡的人都是钱,积分很值钱,积分能换飞机票,能换吃喝拉撒,同一金额支付,刷卡肯定比扫码好,因为金融知识的缺乏,普惠金融还是刚开始,很大人都对积分无视,几万或者几百万积分等时间流逝慢慢失效。这么浪费,多么可惜。刷卡会比扫码慢吗,扫码能比刷卡块1分钟吗?小编下次有空可以谈谈积分的妙用。

扫码支付慢慢变无人支付,透明的数据更少的人透明的人

最近线下无人零售店火了,随着金融对国外的逐渐放开,数据的使用会更加精准和有效,虚拟经济的火是不会让经济真正火起来,创新发展与制衡总不能或缺,就让我们拥抱变化吧。

支付行业分析与前景展望,支付行业深化与拓展的可能性,各支付公司的套路与布局展望,从业者的趣事,支付轶闻,后支付时代的猜想与应用。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查看下自己支付宝的支付记录

有付款的话截图给对方看就可以了

那要看看自己的有没有扣款成功呢,是扫二维码还是条纹码呢,条纹码是要在一定时间内付款才能成功的

商家没有收到钱,怎么会让你走啊。

是不是你的支付宝没钱了啊

从路边的小饭馆到熙熙攘攘的肉菜市场,从红薯摊到taxi,甚至街头的乞丐讨饭都用起了二维码乞讨……毋庸置疑,扫码支付已经成为一种新潮的支付方式,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使用扫码支付进行交易,移动支付时代已然拉开了序幕。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仿佛一夜之间,人们就进入了扫码支付的信息化时代。移动支付的高速普及,让我们见证了互联网神奇的颠覆力量。来自权威第三方的数据统计表明,2016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总交易额为57.9万亿元人民币,相比2015年增长率为85.6%。其中,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已经达到38.6万亿元,差不多是美国的50倍。

仅就消费者的感知而言,日常生活中人们扫码支付的频率,要远高于传统的刷卡支付。尤其是在农村这些偏远的地区,很多没有安装POS机的小店,几乎都支持扫码支付。无独有偶,有一个朋友五一假期回老家,去小诊所买感冒药的时候,意外的在诊所里发现支付宝和微信的二维码。然后他特意在小诊所观察了半个多小时,发现相当多的村民已经能够老练的拿出智能手机完成扫码支付

按照中国移动公开的数据,截至今年3月底,中国移动4G用户为5.86亿,加上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4G用户,国内4G用户数量逼近8亿。另据一些行业专家预测,2017年底国内4G用户将突破10亿。

  越来越完善的4G网络,近8亿的4G用户,支撑着移动支付的高速增长。与此同时,微信和支付宝不断加大补贴力度,这也是移动支付火爆的另一个利好因素。按照这一趋势,我们或许很快就能进入无现金时代。

安全是移动支付最大隐患

在今年的315晚会上,央视曝光了不法分子通过手机木马,可以将消费者手机中的支付账号、密码、身份证信息、联系人信息、照片等隐私信息回传服务器,甚至直接截获短信验证码盗刷手机用户银行卡,给消费者带来直接经济损失的极端案例。

最近几年,微信或支付宝中的资金被盗已经成为了高发事件。中国银联的相关调查显示,2016年电信诈骗案件持续高发,约有四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表示遭遇过电信网络诈骗并因此造成损失,较2015年上升11个百分点。安全问题俨然已经成为悬在移动支付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众所周知,目前扫码支付是移动支付中最常用的支付方式。由于二维码生成很容易,一些不法分子便利用这一漏洞,利用扫码支付窃取用户的核心信息,并窃取用户的银行卡或移动支付平台的资金。加之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较弱,移动支付领域资金失窃事件频频出现,移动支付的安全隐患也暴露出来。

从技术角度来说,移动支付涉及智能手机客户端、二维码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多个环节,而每一个环节目前都没有完善的安全机制。更重要的一点是,诸如微信和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并没有经过银联或银行这样的金融官方渠道,移动支付都是基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交易。既没有安全标准,又没有完善可行的安全机制,移动支付过程中出现资金失窃事件也在意料之中。

  不可否认,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以及360这样的安全企业,都针对移动支付失窃出台了一些赔偿条款,但有多少资金失窃用户能够顺利拿到赔偿还是一个未知数。而且很多第三方平台的赔偿机制随时会发生变化,用户资金安全仍面临严峻大考,这也是我们进入无现金时代的最大阻碍。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支付宝扫码支付能追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