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用定焦镜头好还是长变焦镜头头好?

单反和微单相机的镜头选择 — 定焦头还是变焦头_购物攻略_什么值得买
单反和微单相机的镜头选择 — 定焦头还是变焦头
(申明,本贴所有图除了封面那张其余均为片为楼主原创) &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相机业界也是如此,几十年来群雄纷争,无休无止。这一趴咱不说品牌,不聊血统,不谈画质,不论价格,也不涉及任何具体的型号(什么八枚玉、金广角、爱死小白之类的,楼主都闻所未闻,如见天书,只是碰巧认识这几个汉字而已。。。。&),单单就聊一下这个超越一切品牌和型号的问题好了,这样CNSP大战也就无从打起了。这个问题相信困扰了很多人,也曾经困扰过年少无知的楼主一段时间。相信大家都用过变焦和定焦头,对这两者的异同也或多或少有所体会。开始讨论之前先问一个问题:&当你用变焦头拍摄的时候,你是:&A 看到一个景,举起相机一边看取景器一边转动变焦环,直到取景器里的构图满意,然后按快门;&B 看到一个景,举起相机先把变焦环转到某个焦段位置,放到眼前看取景器,构图满意之后按快门(期间不转动变焦环)。&记住你的答案,楼主先往下说,等一会儿回过头来分析两种答案的差别。&一般问到定焦还是变焦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人会说变焦求方便,定焦求画质。这个话很有道理,因为一般而言相同档次的定焦头光学素质肯定要好于变焦,而且定焦镜头能够把光圈做得很大,这一点也是变焦没法比的。但是定焦镜头只有一个固定的焦距,变焦头的焦距则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废话,要你解释?&)。那么楼主的问题是,两者之间的差别仅此而已吗?&而已吗?而已吗?姨妈……姨妈……?妈……妈……?……(楼主略带神经质的声音回响在一望无垠的大漠……&)&大漠驼铃配一张大漠的图,拍摄于内蒙古额济纳,同时证明一下楼主不是菜鸟&楼主的答案显然是:NO啊!否则我写这个文章就没意义了不是吗?在讨论镜头差别的时候,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区别(参数、成像),还应当包括它的使用方法,以及对使用者可能造成的影响。注意,这个影响可能是长期的,甚至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你的提升潜力(类似于你就算再怎么疯狂杀怪也练不到的那个等级数……)。&&让我们假设你从刚刚摸相机开始就使用变焦镜头,比如24-70/2.8这样的标准变焦(我假定你是壕……好吧,如果你只是DS一枚,那换成18-55/3.5-5.6的套头也可以的)。标准变焦的用途很广泛,基本上从风光到人像,什么都能拍。于是你带一支镜头就能够应付大多数的拍摄环境。从表面上来看,这是一件好事。然而,这很可能让你养成一种习惯,那就是无论看到什么场景先把相机举起来,查看变焦过程中的效果变化,并寻找合适的构图焦段。由此,你并不确切地知道在某一个场景下,站在某一个位置时,使用某一个焦段究竟能够得到什么样的效果。比如,这个场景是用35mm拍的:吴哥窟的僧侣&35 mm如果换成50mm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呢?如果要达到和现在一样的效果,要上前两步或者退后两步呢?这期间取景范围、景深大小以及透视效果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你造吗?&尽管你可能在变焦过程中始终是在不断评估画面,但你并不会在拍完一张照片之后低头去看变焦环的确切位置。这样,在拍摄下一张照片时,你还是需要来回地做活塞运动,并在此过程中寻找合适的焦距。自始至终,你都是在不断地试探。&当然了,你说哥有的是时间,前后做做活塞运动又怎么了?嗯,话当然是没错,但有的时候你拍的东西是活的,而且不听你的使唤。哪怕你真的是大师,也没法在街上随便抓个人说哎呀哥们你别动让本大师给你拍一张照对不对?况且你拍的都还不一定是人呢,在你一边做活塞运动一边查看构图的时候人家很可能早就不见了。&壁虎,拍摄于柬埔寨暹粒的街头比如这个场景,谁也没法预料下一秒钟趴在灯箱上的这个家伙会不会“啪”地就跳到一边抓蚊子去了。你没法让他拗好个造型等你在那儿慢慢地变焦玩儿。还有些时候,特别是你对准人拍的时候,被别人发现你在拍他是比较麻烦的,一来可能不是人人都喜欢被别人拍,二来发现了你之后表情动作可能也不自然:&外滩外滩小景这个略带装逼文艺范儿的镜头如果被姑娘发现了举着相机的你,把眼光对准镜头甩过来(就像看色狼那种表情&)那就成了什么效果,你可以想象一下&&。所以扫街的时候一定是快枪手,没那么多时间给你慢慢举着相机变焦。那么现在反过来,让我们假设你的第一台相机就配上了一个35mm的定焦镜头,假设是35/1.4 (仍然是壕配置,DS请自觉替换成35/2.0)。35mm的镜头适合拍什么?假如你是初学者,现在问你这个问题或许你一时间答不上来,因为你才刚摸相机么,人人都有菜鸟的时候&。当然在拍摄过程中你可能比较辛苦,因为无法变焦,你只能靠腿构图。但是,半年之后楼主再问你这个问题,如果你不笨,并且认真地拍过,相信你可以告诉我很丰富的答案。比如,35mm适合拍一些小品、街头场景,风光当然也行,你甚至能够总结出在什么距离下这个头比较合适拍人像,以及35mm镜头所能够拍摄的场景宽度大致相当于拍摄距离这样的经验(太牛逼了,这都知道,楼主玩相机三年后才知道有那么回事的有没有!&)。&等开饭等开饭,拍摄于贵州大利侗寨 35 mm这边插一段罗嗦的话,解释一下这个楼主花了三年才明白的事情,其实这张图最好说明了,忽略后面的那群大爷,这个概念告诉你拿35 mm的焦距拍的时候,你的相机到那个锅盖中央把手的距离等于这口锅的宽度,Over。无论你那什么牌子的相机拍,都是这样,此乃物理定律,佳能尼康徕卡哈苏都改变不了&。那这个有啥用呢?用处就是你不用拿起相机就能知道拍出来的场景会是什么效果,这就是传说中的镜头感&。PS:当初楼主在和出版社的小编辑讨论书稿细节的时候,编辑表示无法理解上述内容。可惜当时楼主还没有去贵州拍过这张照片,否则就不用费那么多口舌了。可见一图胜千言啊……&言归正传,为什么你认识到那么多,因为你一直在用,反复地用,在各种场景下拍摄各种题材,所以你对这个焦段的特性了如指掌。当你看见一个场景,你马上就能知道用35mm的镜头站在某个位置拍摄能够得到的大致效果。然后呢?然后你或许想要尝试一个不(geng)同(gui)的镜头了,比如24,或者50,当然你很清楚你最(mai)需(de)要(qi)的是哪个。现在我们可以来讨论前面问题的两个答案了。什么?楼主罗里巴嗦的,你已经忘了?OK,重复一遍:A 看到一个景,举起相机一边看取景器一边转动变焦环,直到取景器里的构图满意,然后按快门;&B 看到一个景,举起相机先把变焦环转到某个焦段位置,放到眼前看取景器,构图满意之后按快门(期间不转动变焦环)。&A和B的差别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就是那三个字:当当当当~镜头感。哎呀好象是七个字了……看样子楼主的小学数学都还给老师了&。所谓镜头感,是你对于一个特定焦段的感觉,或是理解方式。这决定了你对这个焦段的运用能力(以及逼格)。我们经常听人说超广角不容易控制,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对这个焦段的镜头感还没有培养起来,没有充分理解其特性,所以不能运用自如。&卡帕荒原卡帕荒原,土耳其&谨以此片表明楼主在超广角焦段的运用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还听说过某些大师一辈子只用一支定焦镜头拍摄,比如布列松常用50mm(以及楼主常用35 mm……&)。这当然有些夸张,但大师们的经典照片通常的确是具有一个固定的焦段,因为他对于这个焦段的特性已经掌握的炉火纯青,所以能够随心所欲地运用。&&听曲儿听曲儿 拍摄于上海城隍庙。35 mm进可攻退可守,平易近人的视角尤其适合表现这种氛围&为什么要培养镜头感?因为它能够让你对镜头运用自如,让你在举起相机之前就知道最终的拍摄效果(所谓手中有镜头,心中有镜头,你们器材党永远不懂&)。刚才说了,很多时候并没有时间让你举起变焦镜头来回地调整焦距,而需要你预先就确定适合使用的焦段然后连续拍摄,甚至利用超焦距盲拍。另外一些时候虽然你有时间变焦,但如果不清楚不同焦段所带来的效果差异,你往往无法找到自己想要表达的感觉。合理的拍摄过程永远是:认识场景——确定最终照片所想要的效果——确定拍摄参数(焦段、光圈等等)——动手拍。如果没有良好的镜头感,在第二第三步的时候,你很容易找不到方向。&&那么如何培养镜头感呢?前面已经有答案了,那就是使用定焦镜头训练自己。当然,变焦镜头并非达不到这样的目的,只是要麻烦得多。在你明明只需要一种选择的时候,却有了许多选择,更糟糕的是你并不确切地知道你应该选择哪一种,那么还不如没有选择(楼主认为其实找老婆也是一样的道理&)。对于用贯变焦的人而言,定焦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局促,因为他们所看到的画面不一定是自己所预期的那样(其实可能是根本没什么预期好吧……),并且也无法作调整。反过来,对于用贯定焦的人而言,变焦镜头只不过是他们所熟悉的几个焦段的定焦头的方便组合罢了。他们永远只需要把变焦环捏到所需要的焦段,然后举起来拍摄,就好象自己拿的是一支定焦,仅此而已(自排当手排开,这叫范儿。。。&)。八角菊,爬虫视角八角菊,爬虫视角&好吧,楼主罗嗦了那么多,终于可以把观点亮出来了!对了,我们这个文章的题目是什么来着?好像给忘了……容我再去看一看。。嗯,定焦头还是变焦头——单反和微单相机的镜头选择是吧,其实楼主推荐的选择很简单:如果你拍摄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记录到多的东西,并且并不愿意在摄影方面多花功夫的话,那么从一开始你就可以选择方便的变焦镜头,并用上一辈子。反之,如果你想认认真真地磨练自己的技术,并把相机作为一种创(zhe)作(teng)工具,或者至少是一种表(zhuang)达(bi)方式的话,你应当从一支定焦镜头开始(24、35或50都可以),并且在任何可能的场合(排除那些你必须确保尽可能多的拍摄机会的场合,比如当狗仔的时候)使用定焦镜头来拍摄,并仔细体会其特点。当你真正熟悉了几个焦段定焦的特性,并初步培养起自己的镜头感之后,才是考虑用一支高质量的变焦头来换取方便的时候。因为此时你已经知道如何运用它了。另外说一句,培养镜头感要先从50 mm以下的广角焦段开始。焦距越是短,差异越是大。超过70毫米的镜头,用起来的感觉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无非是走近一点远一点的区别。16 mm和24 mm的镜头使用起来的感觉差别远远比100 mm和400 mm的差异大得多。&下面随便看一点比较:圣彼得大教堂 16 mm&苗寨人家 24 mm&土耳其甜点 35 mm&暹粒酒吧小开 50 MM&婺源乡间小道 90 mm&黄山水墨 400 mm如果你看一张照片可以一眼看出它大概是哪一个焦段拍出来的,比如24 mm以下,28-35 mm,50 mm左右,70 mm以上之类的,那恭喜你,高手,定焦和变焦在你手里都差不多了&&&最后,假如你已经有非常牛逼的镜头感了,可以用变焦来追求方便的时候,你早先买的那些定焦镜头该怎么办呢?这就太简单了,便宜一点出给楼主就好了嘛。&&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54)
唯斯特姆(Wastemaid)NOVA食物垃圾处理器
【轻众测】WOWO 汪星人宠物大礼包
Avlight爱浪 A2 智能影音伴侣
Astrotec 阿思翠 S60 真无线楼氏全频动铁耳机
富士X-T100 微单相机
Alavening 阿拉的神奇小闹闹
360手机 N7 Pro
荣耀V10手机 8GB版
爱沙尼亚 “建国百年” 精致体验之旅
赞252评论171
赞108评论168
赞170评论141
赞1382评论738
赞762评论430
赞482评论165
赞404评论275
赞399评论152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客户端下载
发送验证码
未注册的用户手机验证后自动登录
30天内免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
绑定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举报举报原因:广告营销地域攻击色情低俗人身攻击诈骗骚扰谣言反动其他取消 提交
&&&&&正文摄影新手为什么需要一个定焦镜头? 10:40
我们很多人买下第一台可换镜头相机,所搭配的第一支镜头大都是套头,也就是所谓的kit镜。入门单反APS-C画幅一般都是 18-55,或者 18-135,全画幅单反可能是 24-70,不管怎样,都是变焦镜头。虽然 Kit 镜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好处,会让你尽量熟悉更多的焦段,可以应对大多数的情况。但是 kit 镜却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由于入门镜头光学构造上的问题所以可能对于已经进阶的用户来说会有很多限制,都会使我们想要买一支定焦镜头的冲动。那么摄影新手为什么需要一个定焦镜头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首先它看起来非常专业,至少要比套头看起来要好一些;第二它能够带给我们更大的光圈,我们都知道套头的光圈有时候的确难以接受;第三至少它们比专业变焦头要便宜很多,尤其是平民廉价的 50mm f/1.8。但是相对于变焦镜头,定焦镜头最大的缺点就是丧失了灵活性,我们只能被固定在一个焦段进行拍摄。相对于变焦镜头的灵活,定焦镜头往往只能进行某些特定主题的拍摄,而为什么我们都对这样一支使用起来如此“”不灵活“”的镜头趋之若鹜呢?二、相比变焦镜头,定焦头最明显的优点究竟是什么?首先当然是光学结构,由于定焦镜头只需要对一个焦段进行优化,光学工程师们当然会将所有的重点都集中在这一个焦段上以保证它在最大程度上的完美。而变焦镜头更加需要的则是要保证平均,让它的光学特性在每一个焦段都能够尽可能的做到最好。平均主义所带来的结果则是最好的和最坏的之间的差距不会太大,素质上的平均自然也就造成了不会在某一个焦段太过于拔尖。除非顶级大三元,否则在固定焦段上的对比,变焦头肯定会稍逊于定焦镜头。而且由于光学结构简单,定焦头可以轻易的制造出大光圈,f/1.8 是最低配置,甚至可以达到 f/1.2 甚至更高。而变焦头大三元光圈达到恒定 f/2.8 那价格就已经上天了。
来源:新摄影-资讯
来源:未来加
来源:狼族摄影
来源:快科技
来源:北京时间
来源:好特游戏
来源:蜂鸟网
来源:陈旭旭
来源:太平洋电脑网
来源:冬天不穿棉衣
来源:手机博导
来源:Daimoi
来源:京内网
来源:数据恢复精灵
来源:太平洋电脑网
来源:京东家居馆
来源:七工匠影像
来源:NewTallk
来源:北京时间
来源:绿联
来源:看看新闻网
来源:影像梦享家
来源:某狗摄
来源:蜂鸟摄影
来源:京东家居馆&&猜您喜欢的文章多品类齐全,轻松购物
快多仓直发,极速配送
好正品行货,精致服务
省天天低价,畅选无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定焦和变焦镜头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