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不断斑秃处冒出黑点的黑点,保护自己,是用重力控制自己捡道具保护自己的,(道具是要自己买和升级的)

&p&(本文无惊悚图片,老少咸宜,请放心阅读)&/p&&p&&br&&/p&&p&&b&一、《咒怨》的版本源流&/b&&/p&&p&咒怨不是一部电影,也不是一个系列电影,而是前前后后产生了多个系列和旁枝。很多自称看过咒怨的人,聊起来发现情节根本对不拢,就是这个原因。&/p&&p&初代咒怨诞生于1999年(比午夜凶铃稍晚一点),发行载体是录像带,所以它其实并不是电影,很多人通常将其称作“TV版”。&/p&&p&录像带版有两部,每部74分钟,是同一时间拍摄和发行的,剧情也是连贯一致的,所以与其说是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关系,不如说是上下篇更贴切。&/p&&p&豆瓣链接:&/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ovie.douban.com/subject/146107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录像带版上篇&/a& |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ovie.douban.com/subject/339338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录像带版下篇&/a&&/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fd93979fbc83d663b3e5665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94& data-rawheight=&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fd93979fbc83d663b3e5665f_r.jpg&&&/figure&&p&录像带版的剧情,从小林俊介去佐伯家家访开始,然后穿插叉叙述了房子的后任买主们的遭遇,最后的结尾是鬼宅空置,去探险的女学生传出恐怖的叫声。&/p&&p&由于录像带版发行后口碑爆炸,很快就改编成电影正式进入院线。2002年拍了咒怨1,2003年拍了咒怨2,两部电影仍然由清水崇指导,为了区别于录像带版,一般将这两部称为剧场版,你在豆瓣上最先找到的一般就是这两部。&/p&&p&豆瓣链接:&/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ovie.douban.com/subject/130680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剧场版1&/a& |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ovie.douban.com/subject/130855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剧场版2&/a&&/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69a0ad593c963aeba6cc6d9ed9a6b8d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45& data-rawheight=&3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69a0ad593c963aeba6cc6d9ed9a6b8dd_r.jpg&&&/figure&&p&剧场版并不是简单地翻拍录像带版,而是设计了具有延续性的新剧情,并将原录像带版中一些经典桥段植入了新剧情(业界良心),当然毕竟它是院线电影,删去了一些过于惊悚的元素。&/p&&p&剧场版第一部从社工理佳(奥菜惠饰)进入鬼宅开始,穿插了叙述了其他几个受害者的经历,最后以理佳之死结束。&/p&&p&第二部,从一个剧组进入鬼宅拍节目开始,然后剧组成员纷纷死于非命,基本团灭了,只剩导演和怀有身孕的女演员京子(酒井法子饰),最后伽椰子转世成了京子的女儿,并于几年后把京子从天桥上推了下去,剧终。&/p&&p&这四部曲构成了整个咒怨世界观的核心主体,其编剧导演都由清水崇担纲,女主演即伽椰子都是藤贵子,刚雄都是松山鹰至,但是演俊雄的小演员从小山僚太换成了尾关优哉。&/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e73f2a69f0a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21&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1&&&figcaption&藤贵子生活照,能演好女鬼的都是真美人&/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f8fd8eeb10b1a4be362e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12& data-rawheight=&40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2&&&figcaption&萌萌的尾关优哉&/figcaption&&/figure&&p&咒怨的整个剧情和设定架构都是清水崇的原创,大石圭的同名小说是2003年在剧本基础上改写的,清水崇是整个咒怨IP无可争议的原创者。所以不要说什么小说原著,&b&电影才是原著,小说只是同人文而已&/b&。&/p&&p&后来又拍过美版“不死咒怨”三部,所谓的十周年纪念版两部,新剧场版两部。&/p&&p&美版的前两部都是清水崇执导,在日版的基础上改编,第三部由托比威尔金森执导,鬼宅也从日本搬到了美国......&/p&&p&所谓十周年纪念版,各61分钟,不知所云,与主线基本无关。&/p&&p&新剧场版由落合正幸编导,复刻了原作的几种死法,也不知道是致敬还是实在编不出新的了,小林的角色被砍掉,伽椰子成了一个儿子控,而且佐伯一家给硬编了一个前世出来。&/p&&p&综述:四部曲才是正统,其他的全是呵呵。&/p&&p&&br&&/p&&p&&b&二、咒怨的来源: 佐伯家凶杀案&/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d628aa74474ee9cfab4ea793a471b9af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d628aa74474ee9cfab4ea793a471b9af_r.jpg&&&figcaption&《咒怨》中的“佐伯家”实拍,位于埼玉县所泽市&/figcaption&&/figure&&p&咒怨的始作俑者是一所凶宅,这座宅子原本住着一家三口,丈夫叫佐伯刚雄,妻子叫伽椰子,儿子叫俊雄。&/p&&p&伽椰子性格内向孤僻,从大学开始一直暗恋同班同学小林,最后发展成跟踪狂,把她能收集到的一切关于小林的信息记录在一本日记本里。后来小林与另一同学结婚,又逢伽椰子父母双亡,伤心之余嫁给了自己家的房客刚雄,结婚后不久生了俊雄。&/p&&p&俊雄六岁时,刚雄想再要一个女儿,结果发现自己患有少精症,基本是不能生育的,他立即怀疑俊雄的生世,回家翻箱倒柜找到了那个日记本,果然发现伽椰子迷恋过一个叫“俊介”的男人,再联系到她执意要给儿子起名为“俊雄”,而且俊介居然还是俊雄的班主任,觉得自己百分之百被绿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ef1f5fd3cec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52& data-rawheight=&24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2&&&/figure&&p&然后那天晚上,刚雄不由分说虐杀了伽椰子,把尸体藏在阁楼上,把俊雄用胶带封在衣柜里,把伽椰子送给俊雄的黑猫也杀了。&/p&&p&刚雄一不做二不休,找到小林的家,把他怀孕的妻子残忍地杀死了。这时伽椰子的冤魂出现,索了他的命。俊雄则被伽椰子带走,从此失踪了。我一直觉得俊雄没有死,而是介于生死之间的特殊状态。&/p&&p&由于佐伯刚雄杀死伽椰子的证据确凿,但杀死刚雄的刀柄上却又是伽椰子的指纹,警察无法破解此案。&/p&&p&这场凶杀就是整个咒怨系列的原点。伽椰子,俊雄和刚雄的怨灵从此就盘踞在凶宅里,伺机残害任何进入这里的人。录像带版和剧场的叙述是根据咒怨受害者们各自的经历,把整个事件拼凑还原起来的。&/p&&p&&br&&/p&&p&&b&三、咒怨的设定,以及咒怨的受害者&/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e4bf63b4b11b4b411e2b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75& data-rawheight=&4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5&&&/figure&&p&咒怨就是怀着怀着强烈的怨恨而死的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所下的诅咒,这种诅咒会积聚在死者生前生活的地方,让任何接近的人死于非命,并且产生新的咒怨。&/p&&p&很显然,佐伯家一家三口,是咒怨的三位一体,伽椰子是冤屈和怨恨,刚雄是嫉妒和愤怒,俊雄则是恐惧和深感不公——这一切发生在一个六岁的孩子身上,当然不公。还有那只黑猫,也有咒怨的属性。&/p&&p&按照设定,最直接的受害者是这栋房子后续的住户,以及社工、房产经纪、警察、“探险”者等出于各种目的进入这所房子的人。&/p&&p&对于住进这所房子的人,咒怨或附着在他们身上,改变他们的人格和意识,使他们杀人,或恐吓他们,摧残他们的心智。对于偶尔进入这所房子的人(即使只是踏入一步),咒怨或是当场将其杀死,或是会以伽椰子或俊雄的形态,或化成阴影,追随他们到他们各自生活和工作的地方,直至亡命。&/p&&p&咒怨是超自然、超物理的存在,无法去除,但是会在米酒中留下痕迹,每个人对于咒怨有不同的敏感度,敏感度越高越危险,甄别的方式是他们会觉得被咒怨沾染的酒很难喝。&/p&&p&咒怨可以凭空出现于墙壁、地板、床下、乃至人的后背等任何地方,杀人会用绞死、刺死、撕裂肢体等多种残忍的方式,也可能将其“拖走”到不明的地方。死者的尸体会莫名消失,成为新的咒怨,去无差别的攻击他人。&/p&&p&不仅如此,沾染咒怨的人,还会传染给自己身边的同学亲友,仿佛病毒一般的传播。&/p&&p&有趣的是,佐伯家三个咒怨的主诉不同,逻辑有微妙的区别,比如善良的社工理佳,伽椰子一直跟随着她但是并没有“带走”她,最后还示以一个干净的真面目,但是刚雄却没有放过她(另一说是理佳发现了自己被伽椰子附体,伽椰子召唤出刚雄,让理佳知道自己死时的痛苦和绝望)。最终,想用爱和宽容化解咒怨的努力,全都失败了,所以《咒怨》小说称“怨恨”是人类最强烈最持久的情感,远非“爱”可以比。&/p&&p&最后,咒怨会寻找孕妇作为宿主(个人认为这个设定比较低智),投胎转世,从而将咒怨扩散到凶宅以外的地方,可见即使摧毁凶宅,也是没用的。&/p&&p&&br&&/p&&p&&b&四、《咒怨》恐怖吗?《咒怨》是优秀的电影吗?&/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ccccd12dff98ae8b5ed69b5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ccccd12dff98ae8b5ed69b5_r.jpg&&&figcaption&《咒怨》拍摄现场,工作人员给“俊雄”化妆&/figcaption&&/figure&&p&咒怨肯定是恐怖的,而且和午夜凶铃一起担纲了日式恐怖片的标杆。&/p&&p&咒怨的一大恐怖之处在于那种极具日本特色的居住环境:僻静的独栋小楼,狭窄陡仄的楼梯,幽暗的壁橱和阁楼……&/p&&p&我还记得录像带版第一部的开头,小林老师去佐伯家家访,阴森诡异的氛围塑造得绝对一流,一路上遍地垃圾,腐烂的猫尸,黏乎乎的血迹,嗡嗡盘旋的苍蝇,幽暗凌乱房间……这种氛围烘托着小林翻开伽椰子的日记本,发现其痴狂的内心世界,将气氛一步步推向高潮。虽然没有配乐,但安静更可怕。有铁粉前往所泽市的实景地去拍摄,大白天整个小区不见人影,安静中偶尔传来一阵敲击声,就显得十分瘆人,作品完美还原了这种现实,并且加强了。&/p&&p&日式恐怖在于它没有特殊的介质或道具,它还原的都是你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事物,水龙头,日记本,镜子,壁橱,阁楼……这是很多人看过之后一段时间都害怕独处的原因。特别是剧场版第1部中,仁美害怕得钻进了被窝,然而……&/p&&p&当然,除了氛围,不期而至的怨灵和不可抗拒的死亡也是恐怖的,录像带版中有几处非常血腥惊悚的画面,配合着剧情的节奏,成了很多人连回忆都不敢回忆的阴影。&/p&&p&至于说它是不是优秀的电影,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题主说它是2级片,确实不错,别忘了头两部还是4:3画面的录像带版呢,连2级片都算不上。2级片就是低劣的电影吗?在“质量”上一定是的,电影是工业产品,成本是质量的天花板,演员片酬,音乐和特效的制作,取景,设备……都是钱。&/p&&p&但是,2级片或者B级片里也出了许多实验性的杰作,即使一些手持DV作品,也做了不少有价值的探索。我觉得《咒怨》的叙事方式是很特别的,它隐藏了主线,也打乱了时间,而是按照受害者的名字,分割成不同的篇章,每一篇章的标题就是一个名字。从一个受害者,跳跃到他的家人,或是朋友,就仿佛是一个病毒毒株,从一个感染者,繁殖裂变,扩散到另一个感染者,然后十个、百个……&/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09cda8d23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23& data-rawheight=&5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09cda8d23_r.jpg&&&figcaption&每一篇的片头都是这样的&/figcaption&&/figure&&p&你可以观察、思考这个传播的路径,一个个无辜的个体,是如何因为偶然的契机被卷入咒怨的,就像当年一个好好的人,只是坐了趟火车,或是去了趟超市,就感染了非典一样,只是偶然的,随机的,没有道理的,但命运就此改变。&/p&&p&况且,《咒怨》从两盒录像带被观众认可,让清水崇一举进入高壁垒的电影界,成为院线电影,进而得到好莱坞的认可,被美国翻拍。这个过程本身就说明,咒怨具有一些独特的价值,它确实洞察到了人的恐惧点。&/p&&p&假使有一天,清水崇拿到了天价预算,重制四部曲,大咖出演,大师配乐,蓝光3D,咒怨就会成为“大作”吗?我觉得不会,四部曲,尤其录像带版特有的那种“粗糙”的感觉,本身也是咒怨形成独特风格的一个重要元素,它的内容和介质是一体的,具有一种完整性。&/p&&p&&br&&/p&&p&&b&五、《咒怨》的意义是什么?&/b&&/p&&p&我认为《咒怨》的意义,跟很多的颓废文学,颓废艺术一样,他们的意义不是建设性或导向性的,它们的意义就是表现。它找到了那个击中人们共性的点,并且准确地具象化,还原出来了。&/p&&p&其次,《咒怨》着眼点是微观的,清水崇不是要设计一个宏大的“咒怨宇宙”(现在玩IP的动不动就什么什么“宇宙”),他的视角始终是围绕一个个人,受害者和施害者。其实惨白的鬼、残忍的虐杀都是浅表的,你越是思考佐伯一家的内心世界,越是会感到寒意。&/p&&p&最近不断看到有人拿《闪灵》和《咒怨》比较,《闪灵》当然是一部殿堂级的伟大的电影,它真正恐怖的地方,不是双胞胎、血海、237房间这些意象,也不尽在于各种细节和技巧,而是一个男人的内心崩坏的过程,是支撑着他的最后一点理性逐渐消逝殆尽的过程。我看闪灵时,刚看到杰克借口赶稿子而撂下家人,但实际上在空旷的酒店大堂里扔球玩的时候,不寒而栗,我相信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有这种感觉。&/p&&p&其实在这一点上,《咒怨》何尝不是呢?伽椰子从小生活在一个缺少爱的环境中,形成了明显的人格障碍,同学个个都视其为“怪人”而不敢接近(虽然电影里没有展开,但可想而知,她必然是各种冷暴力的对象),她就变得更孤僻,因果互为循环,有了喜欢的人也不敢启齿,好不容易有个男人说他想得到她(注意,佐伯并没有说我爱你,而是我要你),虽然不是爱,但被需要也是好的,特别是不久后他生了俊雄,儿子成了他的空气和阳光,她买了自己最喜欢的同款黑猫送给俊雄,被撕毁的全家福上,俊雄笑得很灿烂。但是最后她失去了一切,她意识到不仅不能保护自己,也不能保护俊雄的时候,该是多绝望。刚雄则只是想占有伽椰子,想得到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角色,并不在乎伽椰子的内心,当他发现他从未真正占有的时候,理智完全崩溃。这些人设,这畸形的婚姻关系,是凭空架构的吗?&/p&&p&咒怨和午夜凶铃都诞生于世纪之交,它们都带有一种世纪末的伤感和焦虑,公寓,电话,电视,录像带……现代生活让人们长时间独处,并为之提供了技术上的便利。人们害怕独处,
独处让我们缺少保护,但人们其实也害怕交流,因为交流意味着同质化的威胁(病毒的隐喻),这就是咒怨们应运而生的天时。
&/p&&hr&&p&相关答案:&/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2.zhimg.com/v2-e7ab0b509bdb5c29e8baa3e9_180x120.jpg& data-image-width=&1024& data-image-height=&687& class=&internal&&最恐怖的电影是什么?&/a&&p&&br&&/p&&p&我是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a698d4bebdc1aa20a5cd1& data-hash=&a698d4bebdc1aa20a5cd1& data-hovercard=&p$b$a698d4bebdc1aa20a5cd1&&@公子重耳&/a&
,欢迎关注我的知乎专栏:&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c_& class=&internal&&公子重耳的电影世界&/a&&/p&
(本文无惊悚图片,老少咸宜,请放心阅读) 一、《咒怨》的版本源流咒怨不是一部电影,也不是一个系列电影,而是前前后后产生了多个系列和旁枝。很多自称看过咒怨的人,聊起来发现情节根本对不拢,就是这个原因。初代咒怨诞生于1999年(比午夜凶铃稍晚一点…
&p&MCU(漫威电影宇宙)补剧建议观影顺序 & MCU 计划电影与TV :&/p&&p&1.本答案只包含MCU!!关于死侍、X战警、金刚狼、神奇四侠等电影观看顺序请另寻&/p&&p&(不要问我某某电影算不算了,完整的列表都列出来了,你没在这里面找到那肯定不算啊)&/p&&p&2.非剧情发生时间排序,基本是按照上映时间排序,便于理解&/p&&p&3.电视剧可不看,电影必看,神盾局特工按照电影顺序和电影一起补可以获得最大限度上的观影体验&/p&&p&4.各位有问题可以在评论留下,我尽量回答XD&/p&&p&(也别求资源了…百度一下满大街都是…)&/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fef339be5a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40& data-rawheight=&1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fef339be5ab_r.jpg&&&/figure&&p&&b&钢铁侠(2008)&/b&&/p&&p&&b&无敌浩克(2008)&/b&&/p&&p&&b&钢铁侠2(2010)&/b&&/p&&p&[短片 神盾顾问]&/p&&p&[短片 寻找雷神锤子路上发生的趣事]&/p&&p&&b&雷神(2011)&/b&&/p&&p&&b&美国队长:复仇者先锋(2011)&/b&&/p&&p&[短片 探员卡特]&/p&&p&&b&复仇者联盟(2012)&/b&&/p&&p&[短片 47号物品]&/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7e9ee1aa51dc24e9f80f717d5b6b37d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40& data-rawheight=&1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7e9ee1aa51dc24e9f80f717d5b6b37d6_r.jpg&&&/figure&&p&&b&钢铁侠3(2013)&/b&&/p&&p&[短片 王者万岁]&/p&&p&神盾局特工 第一季1-7集&/p&&p&&b&雷神2:黑暗世界(2013)&/b&&/p&&p&神盾局特工 第一季8-16集&/p&&p&&b&美国队长2:冬日战士(2014)&/b&&/p&&p&神盾局特工 第一季17-22集&/p&&p&&b&银河护卫队(2014)&/b&&/p&&p&神盾局特工 第二季1-10集&/p&&p&特工卡特 第一季&/p&&p&神盾局特工 第二季11-19集&/p&&p&&b&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2015)&/b&&/p&&p&神盾局特工 第二季20-22集&/p&&p&&b&蚁人(2015)&/b&&/p&&p&夜魔侠 第一季&/p&&p&杰西卡-琼斯 第一季&/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ae80dbcd3f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36& data-rawheight=&1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ae80dbcd3f2_r.jpg&&&/figure&&p&神盾局特工 第三季1-10集&/p&&p&特工卡特 第二季&/p&&p&夜魔侠 第二季&/p&&p&神盾局特工 第三季11-19集&/p&&p&&b&美国队长3:内战(2016)&/b&&/p&&p&神盾局特工 第三季20-22集&/p&&p&卢克·凯奇 第一季&/p&&p&神盾局特工 第四季1-6集&/p&&p&&b&奇异博士(2016)&/b&&/p&&p&神盾局特工 第四季7-8集&/p&&p&神盾局特工:弹弓&/p&&p&神盾局特工 第四季9-22集&/p&&p&铁拳 第一季&/p&&p&&b&银河护卫队2(2017)&/b&&/p&&p&&b&蜘蛛侠:英雄归来(2017)&/b&&/p&&p&捍卫者联盟 第一季&/p&&p&异人族 第一季 &/p&&p&&b&雷神3:诸神黄昏(2017)&/b&&/p&&p&惩罚者 第一季&/p&&p&离家童盟 第一季&/p&&p&&b&黑豹(2018)&/b&&/p&&p&杰西卡·琼斯 第二季 &/p&&p&神盾局特工 第五季1-18集&/p&&p&&b&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2018)&/b&&/p&&p&神盾局特工 第五季19-22集&/p&&p&卢克凯奇 第二季&/p&&p&斗篷与匕首 第一季&/p&&p&&b&蚁人2:黄蜂女现身(2018)&/b&&/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34ec9df495d68fc9f4fefee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37& data-rawheight=&1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34ec9df495d68fc9f4fefeef_r.jpg&&&/figure&&p&铁拳 第二季()&br&&/p&&p&离家童盟 第二季()&/p&&p&夜魔侠 第三季 (2018)&/p&&p&新勇士 第一季(2018)&/p&&p&&br&&/p&&p&惊奇队长 ()&/p&&p&复仇者联盟4()&/p&&p&斗篷与匕首 第二季 (2019 春)&br&&/p&&p&神盾局特工 第六季(2019.7)&/p&&p&惩罚者 第二季 (???)&/p&&p&杰西卡琼斯 第三季(???)&/p&&p&&br&&/p&&p&全新阶段:&/p&&p&蜘蛛侠2:Far From Home()&/p&&p&银河护卫队3(/可能推迟)&/p&&p&未公布()&/p&&p&未公布()&/p&&p&未公布()&/p&&p&未公布()&/p&&p&未公布()&/p&&p&未公布()&/p&&p&未公布()&/p&&p&未公布()&/p&&p&黑寡妇(???)&/p&&p&奇异博士2 (???)&/p&&p&蜘蛛侠3(???)&/p&&p&黑豹2(???)&/p&&p&————————————————&/p&&p&银河护卫队3 确定为系列最终集&/p&&p&最高通缉 第一季 被砍&/p&&p&卡特特工 第三季 被砍&/p&&p&异人族 第二季 被砍&/p&&p&&br&&/p&&p&【自行整理长期更新,转载请注明出处】&/p&&p&有错误欢迎指出~~ヾ(≧?≦*)ヾ&/p&
MCU(漫威电影宇宙)补剧建议观影顺序 & MCU 计划电影与TV :1.本答案只包含MCU!!关于死侍、X战警、金刚狼、神奇四侠等电影观看顺序请另寻(不要问我某某电影算不算了,完整的列表都列出来了,你没在这里面找到那肯定不算啊)2.非剧情发生时间排序,基本…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9b5a842a6cc151f8e1e4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3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9b5a842a6cc151f8e1e4_r.jpg&&&/figure&&p&首先定个基调,远程精确射击,是一项比较难以掌握的技术,不仅考验技术和装备,还得凭一点运气。&/p&&p&
下面有知友提到,两个旋钮是固定倍率瞄准镜的设计,在超过1000米的远程狙击采用变倍设计,应包含了三个调节旋钮。&/p&&p&
受限制于国内的大环境,作为一名军事/枪支爱好者能注意到这点非常不错,相信对远程精射也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但是就如同之前一个回答里一些朋友提出的关于“皮卡丁尼导轨”的意见,他们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媒体,所以可能无法完全理解我的回答。不过没关系,我会详细解答问题。这是对我有限的知识的积累,并再次感谢这些知友们对我的鞭策。&/p&&br&&p&———正文————&/p&&p&上面已经提到了瞄准镜旋钮个数的问题,那在开头我就先做一个的解释。为什么我在提光学瞄准镜的时候,只提到了海拔/风偏调节旋钮。&/p&&p&
因为其他旋钮对远程精确射击没太大作用。&/p&&p&
首先普及一个关于光学瞄准镜的知识:FFP和SFP。这是每一个买变倍瞄准镜的人都事先要考虑好的问题。FFP(First Focal Plane)、SFP(Second Focal Plane),两者的区别在于,FFP的瞄准镜中的分划线随着倍数的增大/减小,也随之增大/减小。SFP则无论瞄准镜倍数如何改变,分划线始终保持不动。因此,FFP的瞄准镜在变倍后依然能直接通过分划线里的密位点来测距、计算弹道。相比之下,SFP只有在一个特定倍数时能通过分划来直接测距和弹道补偿,一旦倍数改变必须相应地重新计算。题目问的是一千米距离射击,在这个距离情况下,FFP几乎是唯一的选择。&/p&&p&
同型号的FFP的瞄准镜是要比SFP的版本贵一些,尤其是高变倍、远距离射击中,FFP的使用率是远超SFP的。另外,在远距离射击中瞄准镜调的肯定都是最大放大倍数,所以无论镜子上有几个调节旋钮,实际情况下,依旧只需考虑调节海拔和风偏。&/p&&p&
真要说起来,好点的瞄准镜从来都不止三个调节旋钮。对焦/粗略测距,海拔,风偏,照明,变倍,是五个旋钮。&/p&Vortex Viper PST 6-24x50 FF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5f72cd0b8e44416fee0dfd3e45dabc3c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5f72cd0b8e44416fee0dfd3e45dabc3c_r.jpg&&&/figure&Nightforce Beast 5-25x56 FFP 这是♂高富帅的专属。&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5bdac9ae95ff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5bdac9ae95ff_r.jpg&&&/figure&&br&在一切狙击活动开始前,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尽可能精准的测距。&br&现代狙击小组至少配有一个观察员,这个任务通常交由他们来完成。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使用瞄准镜/望远镜的分划线来测量距离并不是首选。在远距离情况中,一点小偏差就有可能造成几十米或更甚的距离误差。&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d7e1ade8c624dd9a00be8c73a63333f4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d7e1ade8c624dd9a00be8c73a63333f4_r.jpg&&&/figure&在这名美军狙击手的瞄准镜里,我们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戴白色面巾的塔利班武装人员身高正好为4个mil dot单位。Mil dot(密位点)是一种广泛采用的分划方式,单位是英制。1密位点代表在100码距离上的3.6英寸长。以美国陆军的密位点分划为例,从一个黑点的中心到临近另一个黑点的中心即为1密位/1 mil,一个小黑点长度为0.2密位。&br&密位点计算距离的公式:(目标高度x1000)/ 密位点读数 = 距离&br&&br&注意,目标高度用什么长度单位,测算出的距离也就是什么长度单位。&br&如果需要单位转化的话,有两个额外的公式(目标测量均为英寸):&br&目标长度(英寸/inch)x 25.4 / 密位点读数 = 距离(米/meter)&br&目标长度(英寸/inch)x 27.77 / 密位点读数 = 距离 (码/yard)&br&&br&假设这名武装人员身高1.75米(68.9英寸),正好高4密位点,那么距离就应该为:&br&1.75 x 1000 / 4 = 437.5 米&br&或&br&68.9 x 25.4 / 4 = 437.515 米&br&或&br&68.9 x 27.77 / 4 = 478.34 码 =437.39 米&br&&br&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类似的分化,原理都是一样的。&br&下图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密位点分划,可以观察到,在密位点长度上略有区别。&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bf04ec08c28_b.jpg& data-rawwidth=&870& data-rawheight=&7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bf04ec08c28_r.jpg&&&/figure&GAP分划线,优点是区分的更细。一个小竖线只有0.1 mil宽,一小格0.5 mil。&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3e5bb26b66d7e4e49e7a8b43edf27535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3e5bb26b66d7e4e49e7a8b43edf27535_r.jpg&&&/figure&我目前正用这种分划方式,更细的小格保证了更精准地读数。&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6fe254a2b6de73e575283_b.jpg& data-rawwidth=&1634& data-rawheight=&21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3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6fe254a2b6de73e575283_r.jpg&&&/figure&&br&那密位点分划测距的短板在哪里呢?&br&没错,就是无法精准的估算目标长度,并且无法准确读取密位点的读数。&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4d18dec00005d70badb46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4d18dec00005d70badb46_r.jpg&&&/figure&从图上看,左边的哥们还能估算为2.8 mil来测距, 但如果只有右边哥们一人,则无法精准的估算出密位点读数。即使十字线中心对准头部之后,依然无法确定是2.4mil?2.6mil?&br&假设右边哥们身高1.65米,读数2.5,距离则为 1.65 x 1000 / 2.5 = 660 米&br&若他实际身高1.75米,实际读数为2.4,距离实际为 1.75 x 1000 / 2.5 = 729 米&br&这还是在目标物体比较容易估算,高清照片不抖不晃,距离不算特别远的情况下的测算误差。&br&&br&因此观察手们现在都会使用:测距仪(Rangefinder)&br&例:Leupold RX-1200i T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fdccb75c28ee8e5a882b_b.jpg& data-rawwidth=&530& data-rawheight=&5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fdccb75c28ee8e5a882b_r.jpg&&&/figure&&br&这只测距仪价格在400美元出头,不仅能即时读出距离读数,还能提供弹道补偿数据。不过缺点也明显,实测效果有限。理论最大值1215码(大约为1111米),如果途中有烟雾、树丛的遮挡效果就大减,背景对比度不高的情况下也严重干扰测距结果。实际使用距离只有标称的一半多点。想要实测出1000码,除非目标举个镜子在晴空万里的平原上对你着你笑。&br&&br&当然,凡事都有例外。&br&Vectronix VECTOR 23 双筒望远镜/测距仪&br&一想到这货我就想邪恶的一笑&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833ff8fc0ef30362cc40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833ff8fc0ef30362cc40_r.jpg&&&/figure&这就是装了物镜消光装置的Vector 23 双筒测距仪/望远镜&br&猜猜它可以测量多远的距离?2000米?5000米?一万米?&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33a0fab09fa9433a0adac_b.jpg&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2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figure&太小看它了,它的理论极限距离可以达到25公里&br&25000米(这一定是黑科技。。。)&br&贴一张它和其它测距仪相对亮度的对比图,其中不乏徕卡和蔡司的产品。&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2ce395ea92ebb46a206f338_b.jpg& data-rawwidth=&585& data-rawheight=&2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2ce395ea92ebb46a206f338_r.jpg&&&/figure&可以看到,在同等昏暗的光线环境下,它的相对亮度有别人家的两倍。&br&太可怕了。。。&br&&br&距离精确地测量好了,下一步就该是计算出弹道数据来调整瞄准镜了。弹道数据的调整,说白了就是调节高度(elevation)和风偏(windage),那先从比较简单的高度补偿讲起。&br&子弹在被射出枪管后,受到地球重力的影响而不断下坠。因此,想要远距离打中目标,子弹的轨迹必须是一条优雅的弧线。&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b6e07b76c531f0f726b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b6e07b76c531f0f726bf_r.jpg&&&/figure&那我们如何知道在1000米的距离上该怎么调节高度补偿(elevation)呢?&br&问观察员嘛(笑)&br&首先了解一个概念:Minute of Angle(MOA),中文叫角分。不用去管它是怎样划分的,只要记住1角分在100码处约等于1英寸的长度,每1角分和每100码都是成正比的。&br&所以:2角分在100码=1角分在200码=2英寸&br&
1000码距离若弹孔偏下了10英寸,也等于1角分。&br&&br&假设我们刚刚拿到了一把精密国际AT .308/7.62x51口径的狙击步枪 (不要抱怨为什么不是黄金大炮阻)&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2d5de0f98c3c5bd6bd0fd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2d5de0f98c3c5bd6bd0fd_r.jpg&&&/figure&咱高高兴兴地拿着步枪,扛到靶场,在标准为100码长度的靶道上对靶纸开了一枪。砰!果然不中靶心。细看靶纸,弹孔在靶纸的右下方。(小红圈标示处)&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7b236fd141d5e4a73a7c5_b.jpg& data-rawwidth=&1202& data-rawheight=&11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7b236fd141d5e4a73a7c5_r.jpg&&&/figure&由于这是100码的标准靶纸,每个正方形小格的间距都为1英寸(inch),所以可以观察到弹着点比我们的瞄准点偏低了4英寸,偏右了4英寸。&br&根据角分(MOA)的定义,100码距离上1英寸的长度即为一角分,即应往上调节4角分,往左调节4角分。&br&&br&具体在瞄准镜上如何调节呢?&br&绝大部分角分/MOA标准的瞄准镜调节最小单位都是0.25角分,也就是说,我需要连续转动16下(听到16声咔嗒咔嗒的声音)来让我的弹着点在100码处升高4英寸。转动方向一般为向右(逆时针)。&br&水平位移也是一样,0.25(四分之一)角分一个click,同样是转动16下来使弹着点偏左4英寸。准动方向一般朝上(顺时针)&br&&br&Vortex Razor HD Gen II&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25ac745968cdda37be4a49ff6d61f56e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25ac745968cdda37be4a49ff6d61f56e_r.jpg&&&/figure&如上图,瞄准镜上方的旋钮都是高度调节,右边的旋钮调节风偏。旋钮边一般会标注好弹着点调节方向。&br&例子:200码距离,子弹打高了1英寸,偏左了2英寸。那我就应该往下调0.5角分,往右调1角分。分别对应高度旋钮往左转2格,风偏旋钮往下转4格。&br&&br&除了MOA以外,还有用MRAD来调节的瞄准镜。区别于MOA的角度制,MRAD是弧度制。&br&1 MARD等于100米处的10厘米,或100码处的3.6英寸。&br&我自己用的就是MRAD调节,因为我对英制长度没啥概念,不如用公制来的准确。&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46f0e188a2a52b97ad82e_b.jpg& data-rawwidth=&2312& data-rawheight=&30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1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46f0e188a2a52b97ad82e_r.jpg&&&/figure&可以看到,MRAD的瞄准镜一小格均为0.1mrad,也就是说转动10小格在100米处距离调节为10厘米,或者在100码处3.6英寸。&br&&br&MRAD有个优点就是调节同样长的补偿距离时,只需转动更少的格数。&br&例如在500码(457.2米)处射击,弹着点在瞄准的靶心正下方20英寸(50.8厘米)。&br&MOA:500码 偏20英寸 即为4moa,一小格0.25moa,需转动16小格&br&MRAD: 500码 偏20英寸 即为1.11mrad ,一小格0.1mrad, 只需转动11小格&br&&br&Schmidt Bender PMII 3-27x56 L/P LT H37 RAL8000 Riflescope&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bbbdd9d25046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3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bbbdd9d25046_r.jpg&&&/figure&这毒物同样也是一款MRAD调节的镜子&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59dec03ebd7d807d8637f8_b.jpg&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6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59dec03ebd7d807d8637f8_r.jpg&&&/figure&&br&因为有固定的标准,距离的补偿相对简单。子弹下坠的量在哪儿都差不多,真正考验技术的是测风。远距离精度射击对风的把握,需要细致的观察和长期的训练才能有所掌握。&br&为什么说风偏难以捉摸,是因为风太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我们需要考虑两个因素,风速和风向。&br&Mirage(海市蜃楼),是普遍用于计算风偏的标准。通过观察从地表升起的波浪状气体?来确定风速和风向。&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efaea0bcaf7e1a0b7f27e31_b.jpg& data-rawwidth=&691& data-rawheight=&6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efaea0bcaf7e1a0b7f27e31_r.jpg&&&/figure&&br&通过观察海市蜃楼的情况可以大致估计风速&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9ca8a4f4e2a6945dfd9ac7_b.jpg& data-rawwidth=&864& data-rawheight=&2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9ca8a4f4e2a6945dfd9ac7_r.jpg&&&/figure&这是水平风向(从左到右)的时候观察Mirage得到风速的大致区分情况。风速约快,mirage的波浪线就越平。(1 英里=1.61 公里)&br&那风向怎么区分呢?&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a4fa277e1e0bcadebed873b_b.jpg& data-rawwidth=&546& data-rawheight=&3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a4fa277e1e0bcadebed873b_r.jpg&&&/figure&图2是无风情况下,透过镜子观察到的情况,如同一缕青烟直着往上冒。&br&图3风向从3点到9点水平方向,总共图1,4均为从斜后方吹来的风,一个向左,一个向右。&br&图6风向是正后方或正前方吹来,对弹道影响可以忽略不计。&br&图5和图7风向则均为水平方向。&br&&br&在水平方向上的风,称之为Full Value,意味着假设风速是10英里每小时,在计算风偏补偿的时候就风速就填10英里每小时。&br&图1和图4因为风向并非水平,即使风速一样也为10英里每小时,它对弹道水平偏移量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这类带角度的风计算上统称为Half Value。&br&而6点钟或者12点钟方向的风均为No value,意思是对弹着点没有影响。&br&如果更细致点分的话,45度角吹来的风在水平偏移量上的影响应为风速的0.707。比如风速10英里每小时,相当于水平上7.07英里风速的横风。(其实就是个勾股定理)&br&&br&不同角度风向的风速计算成横向风速的比值(下图中均取了方便计算的近似值)&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ee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7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aee_r.jpg&&&/figure&得知了风偏数据,该如何计算风偏的补偿?&br&不同配方的子弹风偏补偿数据不同,以标准7.62毫米北约标准步枪弹,175gr弹头重的子弹为例:&br&风速 x 距离 / 一个常数 = 密位点读数&br&注意:距离用100码作为一个单位,在不同距离上该配方的子弹常数规定如下:&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dcd2be17e7d_b.jpg& data-rawwidth=&222& data-rawheight=&22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2&&&/figure&例子:在距离1000码(914.4米)狙击敌人,风速为20英里,45度角的从右后方吹来。&br&根据比值,实际风速= 20 x 0.707 = 14.14英里每小时。1000码距离时根据表格常数应该用37作为标准,距离为10个单位(1000除以10=10)得出:&br&14.14 x 10 / 37 = 3.82 密位(mil)&br&所以可直接把瞄准镜十字线往右偏移3.82个密位点。&br&&br&或者将密位(Mil)转化为角分(MOA),只需乘以3.438,等于13.14个角分&br&最后需要向下转动53格风偏调节的塔轮(转的都要晕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36bbf607dfd4cec22d2c1e1a36d7e38f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36bbf607dfd4cec22d2c1e1a36d7e38f_r.jpg&&&/figure&实际情况中,风速的估算很容易出现差错,包括子弹飞行途中风速的变化,还有风向不能精确的把握造成角度估计错误。这些因素导致了风偏补偿是最复杂的一个调节项目。&br&&br&温度、湿度、海拔和气压一般标准是在15摄氏度,78%湿度,海平面高度和一个标准大气压。这些并没有明确的公式去调节,就如同从山上往山下射击和山下往山上射击子弹的轨迹有明显差别一样,都只能依靠实地的射击取样来制作符合特定环境的弹道数据卡。这也避免了因为枪械和子弹的原因导致的弹道数据的差别,这样制作出的弹道数据,可以说是符合这把枪、这个配方的子弹的最精确数据。&br&&br&弹道计算器(Ballistic Calculator )&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57bc08f330f296ac6641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4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57bc08f330f296ac6641_r.jpg&&&/figure&科技的发展帮助狙击手们大大提高了狙击效率。弹道计算器,辅助输入各种数据,有效提高了弹道测算的效率。&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653ebd5e20ed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653ebd5e20ed_r.jpg&&&/figure&&br&我们可以发现,想要在技术上实施一次完美的远距离狙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上面这些工作狙击手们在平时要反复的训练、测量、记录来绘制真正属于自己的弹道数据。只有在实际狙击任务中发现环境超出了平时的训练程度,他们才会凭着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术自行计算弹道补偿数据。&br&&br&po几张图玩 ^ ^&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448& data-rawwidth=&3264& src=&https://pic4.zhimg.com/50/6afca1c398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6afca1c3980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448& data-rawwidth=&3264& src=&https://pic3.zhimg.com/50/3027d7bfcdd7a816bbb8e1a1a968c95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3027d7bfcdd7a816bbb8e1a1a968c95c_r.jpg&&&/figure&远程精射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Youtube上一票人能打1000码,2000码,甚至还有3000码的,更厉害的有个大叔拿左轮打1000码。远程精射考验的是综合素质,不仅要有好枪、好镜子和好子弹,更需要沉着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技术。&br&1000米距离上7.62毫米口径其实已经比较吃力了,实战中更多的会选用.338LM口径或者.50bmg口径,这些大口径弹药在远距离的弹道表现上远好过7.62毫米NATO。实战中能用7.62毫米口径狙击步枪成功狙杀1000米外的敌人,都已经可以记录在案了。&br&&br&狙击手要做的不仅仅是能打到,还要能做到在恶劣复杂的环境下能稳定击中目标。这就是专业狙击手们和远程精射爱好者们的最大区别。&br&&br&正可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br&&br&———全文完————
首先定个基调,远程精确射击,是一项比较难以掌握的技术,不仅考验技术和装备,还得凭一点运气。 下面有知友提到,两个旋钮是固定倍率瞄准镜的设计,在超过1000米的远程狙击采用变倍设计,应包含了三个调节旋钮。 受限制于国内的大环境,作为一名军事/枪支…
推荐一个程序,Golden Ear,效果很是不错。
推荐一个程序,Golden Ear,效果很是不错。
&b&谁说耳机是玄学?&/b&&br&&br&&blockquote&&ul&&li&&b&HIFI耳机基础知识入门&/b&&/li&&/ul&&b&1:耳机是如何分类的? &/b&&br&1.按换能原理(Transducer)分 &br&主要是动圈(Dynamic)和静电(Electrostatic)耳机两大类,虽然除这二类之外尚有等磁式等数种,但或是已被淘汰或是用于专业用途市场占有量极少,在此不做讨论。 &br&动圈耳机原理:目前绝大多数(大约99%以上)的耳机耳塞都属此类,原理类似于普通音箱,处于永磁场中的线圈与振膜相连,线圈在信号电流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 &br&静电耳机:振膜处于变化的电场中,振膜极薄、精确到几微米级(目前STAX新一代的静电耳机振膜已精确到1.35微米),线圈在电场力的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 &br&静电耳机原理图: &br&&br&2:按开放程度分 &br&主要是开放式、半开放式、封闭式(密闭式) &br&开放式的耳机一般听感自然,佩带舒适,常见于家用欣赏的HIFI耳机,声音可以泄露、反之同样也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耳机对耳朵的压迫较小 &br&半开放式:没有严格的规定,声音可以只进不出亦可以只出不进,根据需要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br&封闭式:耳罩对耳朵压迫较大以防止声音出入,声音正确定位清晰,专业监听领域中多见此类,但这类耳机有一个缺点就是低音音染严重,W100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br&3:按用途分 &br&主要是家用(Home)、便携(Portable)、监听(Monitor)、混音(Mix)、人头唱片(Binaural Recording) &br&&br&&b&2:耳机一些相关参数和音质术语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b&&br&1.耳机相关参数 &br&&b&阻抗&/b&(Impedance):注意与电阻含义的区别,在直流电(DC)的世界中,物体对电流阻碍的作用叫做电阻,但是在交流电(AC)的领域中则除了电阻会阻碍电流以外,电容及电感也会阻碍电流的流动,这种作用就称之为电抗,而我们日常所说的阻抗是电阻与电抗在向量上的和。 &br&&b&灵敏度&/b&(Sensitivity):指向耳机输入1毫瓦的功率时耳机所能发出的声压级(声压的单位是分贝,声压越大音量越大),所以一般灵敏度越高、阻抗越小,耳机越容易出声、越容易驱动。 &br&&b&频率响应&/b&(Frequency Response):频率所对应的灵敏度数值就是频率响应,绘制成图象就是频率响应曲线,人类听觉所能达到的范围大约在20Hz-20000Hz,目前成熟的耳机工艺都已达到了这种要求。 &br&2.音质评价术语 &br&&b&音域&/b&:乐器或人声所能达到最高音与最低音之间的范围 &br&&b&音色&/b&:又称音品,声音的基本属性之一,比如二胡、琵琶就是不同的音色 &br&&b&音染&/b&:音乐自然中性的对立面,即声音染上了节目本身没有的一些特性,例如对着一个罐子讲话得到的那种声音就是典型的音染。音染表明重放的信号中多出了(或者是减少了)某些成分,这显然是一种失真。 &br&&b&失真&/b&:设备的输出不能完全复现其输入,产生了波形的畸变或者信号成分的增减。 &br&&b&动态&/b&:允许记录最大信息与最小信息的比值 &br&&b&瞬态响应&/b&:器材对音乐中突发信号的跟随能力。瞬态响应好的器材应当是信号一来就立即响应,信号一停就嘎然而止,决不拖泥带水。(典型乐器:钢琴) &br&&b&信噪比&/b&:又称为讯噪比,信号的有用成份与杂音的强弱对比,常常用分贝数表示。设备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产生的杂音越少。 &br&&b&空气感&/b&:用于表示高音的开阔,或是声场中在乐器之间有空间间隔的声学术语。此时,高频响应可延伸到15kHz-20kHz。反义词有“灰暗(dull)”和“厚重(thick)”。 &br&&b&低频延伸&/b&:指音响器材所能重放的最低频率。系用于测定在重放低音时音响系统或音箱所能下潜到什么程度的尺度。比方说,小型超低音音箱的低频延伸可以到40Hz,而大型超低音音箱则下潜到16Hz。 &br&&b&明亮&/b&:指突出4kHz-8kHz的高频段,此时谐波相对强于基波。明亮本身并没什么问题,现场演奏的音乐会皆有明亮的声音,问题是明亮得掌握好分寸,过于明亮(甚至啸叫)便让人讨厌。 &br&&br&&b&3:关于放大器方面的相关知识 &/b&&br&1.一般的放大器可分为晶体管(石机)和电子管(胆机)放大器两类 &br&2.放大器 &br&前置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的统称。 &br&功率放大器 &br&简称功放,用于增强信号功率以驱动音箱发声的一种电子装置。不带信号源选择、音量控制等附属功能的功率放大器称为后级。 &br&前置放大器 &br&功放之前的预放大和控制部分,用于增强信号的电压幅度,提供输入信号选择,音调调整和音量控制等功能。前置放大器也称为前级。 &br&3.甲类放大(class-A) &br&也称A类放大。为放大器的一种工作状态。此时晶体管或电子管放大器将会对整个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 &br&乙类放大(class-B) &br&也称B类放大。为放大器的一种工作状态。此时一路晶体管或电子管放大器将会放大音频信号的正半部分,而另一路晶体管或电子管放大器则放大信号的负半部分。 &br&甲乙类放大(class AB) &br&也称为AB类放大。放大器的一种工作状态。此时放大器的输出级在输出功率为低电平时便按甲类放大状态,而在输出功率为高电平时便转换为乙类放大。 &br&&br&&b&4:关于耳机线材 &/b&&br&大多数耳机线都以铜为原料,一般的纯度(一般用几N表示,比如4N、6N……)越高导电性越好,信号失真越小,常见的有: &br&TPC(电解铜):纯度为99.5% &br&OFC(无氧铜):纯度为99.995% &br&LC-OFC(线形结晶无氧铜或结晶无氧铜):纯度在99.995%以上 &br&OCC(单晶无氧铜):纯度最高,在99.996%以上,又分为PC-OCC和UP-OCC &br&&br&&b&5:关于前端器材 &/b&&br&许多HIFI发烧友习惯将唱机分离成转盘和解码器两部分以得到音质更好的音乐 &br&前端:多指声频系统中的信号源,如LP密纹慢转唱机或CD唱机,有时也指调谐器(收音头)中处理从无线接收到的信号的前级。 &br&CD转盘:将CD机的机械传动部分独立出来的机器。 &br&D/A转换器:数码音响产品(例如CD、DVD) 中将数字音频信号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的装置。D/A转换器可以做成独立的机器,以配合CD转盘使用,此时常常称为解码器(DAC)。&/blockquote&&br&以上内容全转自耳机大家坛&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erji.net/read.php%3Ftid%3D86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IFI耳机基础知识入门af2000转移 耳机大家坛 全球最大中文耳机论坛&/a&,侵权删除&br&&br&&br&&i&更多基础知识汇总:&br&一、如果你对耳机一无所知,那么先请看耳机基础知识入门:&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erji.net/read.php%3Ftid%3D86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IFI耳机基础知识入门af2000转移 耳机大家坛 全球最大中文耳机论坛&/a&&br&二、什么是煲机?如何煲?&br&1、什么是“煲机”:&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new.erji.net/index.php%3Fm%3Dcontent%26c%3Dindex%26a%3Dshow%26catid%3D36%26id%3D78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什么是“煲机”?&/a&&br&2、关于煲耳机的探讨:&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new.erji.net/index.php%3Fm%3Dcontent%26c%3Dindex%26a%3Dshow%26catid%3D36%26id%3D25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关于煲耳机的探讨&/a&&br&三、正确理解耳机放大器:是不是只要音源够响,就不需要耳机放大器?耳放是不是能化腐朽为神奇?&br&1、从技术角度理解耳机放大器&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erji.net/read.php%3Ftid%3D76063%26keyword%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汇总)从技术角度理解耳机放大器 耳机大家坛 全球最大中文耳机论坛&/a&&br&2、论耳机放大器的作用与系统搭配&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erji.net/read.php%3Ftid%3D2880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论耳放与系统搭配 耳机大家坛 全球最大中文耳机论坛&/a&&br&四、系统噪声来源的判断&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erji.net/read.php%3Ftid%3D4529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系统噪声来源的判断 耳机大家坛 全球最大中文耳机论坛&/a&&br&五、正确理解CD唱片:CD唱片是不是和CD数据一样是1、0等数字组成的?任意复制都不会有损失?转盘系统是如何影响最终音效的?&br&1、漫谈激光唱片:&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erji.net/read.php%3Ftid%3D149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漫谈激光唱片 耳机大家坛 全球最大中文耳机论坛&/a&&br&2、Jitter是什么:&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erji.net/read.php%3Ftid%3D749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不懂Jitter是什么的进来补课--&af2000转移 耳机大家坛 全球最大中文耳机论坛&/a&&br&六、说说声场:&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erji.net/read.php%3Ftid%3D2694%26keyword%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无心睡眠,说说声场。--&4dreams转移 耳机大家坛 全球最大中文耳机论坛&/a&&/i&
谁说耳机是玄学? HIFI耳机基础知识入门1:耳机是如何分类的?
1.按换能原理(Transducer)分 主要是动圈(Dynamic)和静电(Electrostatic)耳机两大类,虽然除这二类之外尚有等磁式等数种,但或是已被淘汰或是用于专业用途市场占有量极少,在此不做讨论。…
首先,不同手机之间的素质及乐感差距也是很大的。&br&个人觉得音质最好的是vivo的x系列和xplay系列,iPhone素质稍逊但是听感很好,魅族紧随其后,大法的据说还行但没听过。其他号称搭载独立芯片的都一般(拎出小米,干冷刺,调音特难听。。)然后接下来那些千元廉价机都一个熊样(拎出红米,糊的不像样)。&br&&br&然后再来谈谈耳机。&br&耳机分类众多,鉴于题主所说用手机推,那我就抛开难推的全尺寸大耳,只谈耳塞和便携大耳这类便携设备。&br&&br&500以下的品牌,差的不多,手机直推很轻松,也听不出多大区别(调音存在差异,素质都很接近),无非是做工佩戴问题。如果你使用的手机是魅蓝等品牌商家推出的千元性价比系列,或是型号比较老旧的机型,比较适合这个价位。同时采购建议留意做工,所谓音质秒超平只是广告。&br&&br&500到1000,开始出现所谓的hifi入门产品,比如塞子中的铁三角im70,Sony A1AP,AKG N20,便携大耳中的es700,a10,creative等等,综合实力有了不少提升。这个时候,你拿一个1k块的性价比手机和一个3k块的旗舰手机就能听出不小的区别,包括声场、解析等等,差距不小。这个价位的耳机就比较适合搭配上文的iPhone,vivo之类的音乐实力较好的耳机了。&br&&br&再往上,,这就是个分水岭了。手机开始成为整个播放设备的瓶颈,也就是耳机的潜力往往得不到最大的发挥(但是依旧不妨碍合理的搭配产生优秀的听感)。像便携大耳三小强以及mm400,或是sony a2,ckr9/10等等,用手机推稍显不足,换专业设备又有些杀鸡用牛刀。如果预算充足,或是希望进一步玩下去(慎重),且手头手机音质不错的话,我个人比较推荐这个价位。因为无论做工还是音乐素质,都是千元耳机以下无法企及的。而且这个价位的耳机往往能考虑到用户前端的复杂性,一般都是百搭的。&br&&br&,属于非定制次旗舰和旗舰水平,要发挥出全部实力好歹也得整个万儿八千的前端吧,所以玩这个级别的都是烧到疯狂的人。讲道理插手机理论上也是可以听的,但是考虑到可能被存在的“专业人士”一脸鄙夷、忧心忡忡、痛心疾首地提醒“简直是暴殄天物啊”(不过也确实有些道理),我个人建议不烧前端还是别买。&br&&br&6000往上,就是各家缤纷的定制了。玩这个的大概两种人,一种是爱装逼的重度随身发烧友,前端优秀,也不怎么看得起非定制旗舰。还有一种,就是退烧人士,大部分是组完大耳系统的,人家也不差钱,对随身的素质也比较无感,所以买个定制插手机随便听听,隔音还舒服。
首先,不同手机之间的素质及乐感差距也是很大的。 个人觉得音质最好的是vivo的x系列和xplay系列,iPhone素质稍逊但是听感很好,魅族紧随其后,大法的据说还行但没听过。其他号称搭载独立芯片的都一般(拎出小米,干冷刺,调音特难听。。)然后接下来那些千…
这个问题是个伪命题。&br&&br&一款耳机的设计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是它计划被应用在什么环境下。一般而言,耳塞和压耳式耳机绝大部分是为随身系统而设计,开放式大耳绝大部分为台式系统而设计,封闭式大耳则两者皆有可能。&br&&br&开放式大耳无论售价多少,都不会去考虑手机推起来怎么样,它根本就不是为插在随身设备上出街设计的,300块钱的shp块钱的hd800用手机驱动是同样愚蠢的行为,虽然它们听起来可能并不一定难听。&br&&br&为随身系统设计的耳机,一定会考虑手机直推的效果,这是一项非常基本的设计需求。从小米活塞到1万多的顶级定制,首先要保证的便是插在任何可能的前端上都要保持一定的水准,因为你无法预测用户用什么东西推它。易推和不吃前端在任何耳机身上都是优点,也是设计师竭力想达成的目标之一,目前我听过的旗舰和准/前旗舰耳塞中,jh16/24、fitear334/335、fad heaven7/8、k3003、pfe232、se535/846、ie80/800等等都是非常容易驱动的,就连顶级的3只便携头戴耳机T5P、ED8、潘多拉(现在最顶级便携头戴也许是sonorousX了,但这玩意我实在没听过,以后也不一定有机会听)也都可以在手机上获得出色的效果。当然了,在手机上出色并不等于在手机上最出色,升级前端可以让体验更好,例如我的T5P上台就会有非常明显的全面提升,但用手机听也绝对谈不上浪费。&br&&br&非常难推的耳塞也有,难推分两种,一种是吃推力,一种是吃控制力。显然,手机包括iphone和国产“hifi手机”在这两方面都是不够有竞争力的。吃推力比如宇音pk1,吃控制力比如fibass,这两条都是我非常非常喜爱的塞子,但恕我直言,吃前端这一点对于它们而言是毫无争议的严重缺陷。尤其是pk1,插上胆机的声音简直迷死人,你要说它不好听我能跟你拼命;但另一方面,出街我不可能带一条推不好又不隔音的平头塞,在家你再好听能好听过T1和TH900吗?所以,它是一款好听的耳机,同时也是一款失败的产品。&br&&br&回到原题,如果一款为随身设计的耳机在手机上的表现达到了“浪费”的程度,那么这对于它本身一定不是什么好事情。越贵的塞子/便携大耳越易推,这才是便携hifi应该追求的目标。
这个问题是个伪命题。 一款耳机的设计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是它计划被应用在什么环境下。一般而言,耳塞和压耳式耳机绝大部分是为随身系统而设计,开放式大耳绝大部分为台式系统而设计,封闭式大耳则两者皆有可能。 开放式大耳无论售价多少,都不会去考虑手…
&p&谢邀。&/p&&p&如果在香港旅游遇到不愉快的话,报警之外建议送上举报三连:&/p&&ul&&li&消费者委员会&/li&&/ul&&p&电话:&a href=&tel:+&&(852) &/a&&/p&&p&网上投诉:&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consumer.org.hk/ws_chi/cc-complaint/index.ph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消費者投訴表格 | 消費者委員會&/a&&/p&&p&被举报的商家会在网站上被公示。&/p&&ul&&li&旅游发展局&/li&&/ul&&p&电话:&a href=&tel:+852%234&&+852 &/a&&/p&&p&网上投诉:&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discoverhongkong.com/tc/about-hktb/contact-us/newform.js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聯絡我們 | 香港旅遊發展局&/a&&/p&&p&官微:&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eibo.com/hkt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ina Visitor System&/a&&/p&&p&直接报称身为内地游客受到不公待遇。&/p&&ul&&li&香港海关&/li&&/ul&&p&电话:&a href=&tel:(852)%942&&(852) &/a&&/p&&p&填写网上表格:&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ustoms.gov.hk/filemanager/common/pdf/pdf_forms/TCB921sc.doc&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customs.gov.hk/filemana&/span&&span class=&invisible&&ger/common/pdf/pdf_forms/TCB921sc.doc&/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并send到Email: &a href=&mailto:customsenquiry@customs.gov.hk&&customsenquiry@customs.gov.hk&/a&&/p&&p&香港海关更适宜举报商品虚假销售,引导性消费,不当收款。题主遇到的问题,更推荐找前两家,但也可以考虑以“威吓顾客”为由向海关举报,严重的可以提出刑事检控。&/p&&p&&br&&/p&&p&如果是&b&跟团游&/b&就更好办了,直接向旅游业议会投诉,退款不说,违规商家有机会直接被撤销接团资格,&/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tichk.org/public/website/gb/travellers/in_advice/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香港旅游业议会&/a&&/p&&p&电话:&a href=&tel:+852%707&&+852 &/a&&/p&&p&这类机构的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通常还是很不错的。这个姑娘刚好要赶飞机,是挺吃亏的。如果遇到题中女生这样的情况,急需离港或者留港时间较短的,可以私信我,我可以帮忙继续跟进维权事宜。&/p&&p&不要把世界让给你讨厌的人。遇到问题积极投诉,游客和居民都会十分感激你哒。&/p&&hr&&p&更新。&/p&&p&涉及餐饮质量,食品安全,餐厅卫生问题的,可以向食环署投诉,&/p&&p&电话: &a href=&tel:+852%000&&+852 &/a&&/p&&p&网上投诉:&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secure1.info.gov.hk/ssl-cgi/fehdnew/enquiry/enquiryc.cgi&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電子表格&/a&&/p&&p&&br&&/p&&p&遇到警察偏帮,不作为的,向警局投诉,&/p&&p&网上投诉:&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secure1.info.gov.hk/police/eforms/complaint_against_police_tc.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投訴警察&/a&&/p&&p&&br&&/p&&p&涉及政府机构如入境处,海关职员行为不当的,直接电话拨打1823,可以处理所有关于政府机构的投诉。&/p&&p&或者1823的网站上,也有各部门自己的投诉渠道,&/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1823.gov.hk/big5/complain/complaint_service.s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823 Online - 投訴渠道&/a&&/p&&p&&br&&/p&&hr&&p&Q&A&/p&&ul&&li&评论区有人问香港的报警电话。紧急状况请打999,包括了&u&报警,急救,火警。&/u&非紧急情况下请拨打警察热线:+852 &/li&&li&不用担心接线员能不能听懂普通话,接线员至少要求掌握粤英普三语。我身边(不会讲粤语的)大陆朋友使用体验方面是给好评的。&/li&&li&关于“是否有用”的问题,可以参考评论区。或者,本楼下也有知友现身说法可以参考,&/li&&/ul&&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知乎用户:如何看待内地女生称在香港机场被骂娘泼粥?&/a&&/p&
谢邀。如果在香港旅游遇到不愉快的话,报警之外建议送上举报三连:消费者委员会电话:网上投诉:被举报的商家会在网站上被公示。旅游发展局电话:网上投诉:官微:
&p&谢邀,穿越羌塘无人区是许多户外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事,这片方圆70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0米的人类生命禁区,年均气温零度以下,最低可达-40℃,全程均为无人区,时不时还会与狼、熊等野生动物狭路相逢。2000年至今,仅不足10位国人成功穿越羌塘。&/p&&p&户外探险采访了17年羌塘亲历者棉花。在对羌塘莫名中毒前,你需要跟着棉花一起,看看那片荒原真正的模样(注:文中未注明图片均来源棉花)。&/p&&p&棉花,95年重庆小伙,单车店掌柜,无后援自力骑行羌塘者。2017年4月,他和队友林夕,历时27天,纵穿羌塘。&/p&&p&如果你问我羌塘风景美不美,我会想都不想就告诉你,一般!&/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443dff606e8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443dff606e8d_r.jpg&&&/figure&&h2&&b&风大、风大、风大,荒芜、荒芜、荒芜&/b&&/h2&&p&几乎每天都是五六级以上的大风,九、十级左右的风也是说来就来,你压根知不道它到底什么时候会走。&/p&&p&&br&&/p&&p&我们穿越的时节,全程几乎就那么几个色调:&/p&&ul&&li&沙土草枯黄;&/li&&li&咸碱冰雪白;&/li&&li&火山石黑;&/li&&li&天空蓝(风很大,总感觉不是那么蓝)…… &/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c342a844b6bf8cde178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c342a844b6bf8cde1788_r.jpg&&&/figure&&p&少则二三十天的穿越,想来&b&乏味至极&/b&。每天起床烧水吃饭、骑车推车,晚上扎营烧水晚饭、睡觉。&/p&&p&野生动物倒是很多:&/p&&ul&&li&藏羚羊、藏原羚、野牦牛、鼠兔野驴是最多的;&/li&&li&遇见藏棕熊2次5头;&/li&&li&遇见狼5次5只;&/li&&li&其他许多不知名的动物……&/li&&/ul&&p&这些动物能在穿越的时候减少一点枯燥,但仍难掩行程的乏味。 &/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135b45c57f5a923bc45a73ecd89c345f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135b45c57f5a923bc45a73ecd89c345f_r.jpg&&&figcaption&穿越的时候并不会觉得,毕竟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想什么枯燥乏味。&/figcaption&&/figure&&h2&&b&超低性价比,致命诱惑力&/b&&/h2&&p&这块区域的湖泊星罗棋布;但我们穿越的春季,湖泊基本被冰封。草是枯黄的,冰面上没雪时看着还不错,冰很蓝,很漂亮;有了积雪就没什么美感了。&/p&&p&八月左右应该会很美吧!不过仔细想想,羌塘风景也不是不美,而是&b&“性价比”太低&/b&!&/p&&p&作为一个穿越过的“过来人”,着实觉得羌塘没什么值得冒这个风险的;但作为一个户外人,我也深知它的魅力所在,深知它让一些人&b&无法自拔&/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47747afc1e4abee8a277041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47747afc1e4abee8a277041_r.jpg&&&figcaption&很不幸,我们走过的湖面大多都有一层雪,风光大打折扣。&/figcaption&&/figure&&h2&&b&羌塘,容不得幻想&/b&&/h2&&p&去之前,认真反复查阅了前辈们的帖子,什么推车感觉是加十个刹车皮呀,什么推两三步就受不了之类的,单看文字感受不到究竟是怎么回事,而踏进那片土地一下就全明白了。&/p&&p&那本来就是一片不适合人类的土地,一片不容小觑、容不得幻象和鲁莽的热血的土地。不管事前想象有多难,到了羌塘心里都有无数个XXX。&/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498a74ca721b414da240a4663e38edc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498a74ca721b414da240a4663e38edc9_r.jpg&&&/figure&&p&&b&很多驴友都说装备很重要,只要我有xxx装备就成功了多少多少;只要带了卫星电话什么的就不会怎么怎么样……&/b&&/p&&p&是,不可否认,装备在户外是极为重要的,好的装备会事半功倍,会更大限度的保障我们的生命,但在羌塘不确定因素太多,高端的装备也只是有一个更高的阀值而已,最重要的是你的经验!&/p&&p&装备高端与否在羌塘并不太重要,够用就行。什么叫够用?我一双六七百的国产鞋就能足以应付穿越羌塘的条件,并不会让我赤脚或冻伤而出,你穿一双六七千的鞋,也是一样的能达到穿越条件,只是舒适性上增加了一些;不管是五六千的卫星电话,还是一两千的北斗盒子,至少要带一种能与外界联系的装备,且不能低于我们所行路线的标准就行。&/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38c1a9e80ca5ee2f3ac75f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98& data-rawheight=&5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38c1a9e80ca5ee2f3ac75f5_r.jpg&&&/figure&&p&&b&如果你带着热血、几条gps轨迹、一套精良的装备就匆忙出发,踏上那片空地的时候,保证你内心会掀起阵阵波澜!&/b&&/p&&p&有人悄悄退了回来;有人固执地继续深入。不知有多少人永远留在了里面,有幸穿出的则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也成了一些为了征服、为了证明的户外人心中的新目标。&/p&&p&&b&即便你是一个高海拔经验非常丰富的户外人,带着一系列可靠的装备,有一个强壮结实的身体,你认为就能成功了么?&/b&&/p&&p&如果没有运气,再好的装备也会损坏,再好身体也会被拖垮……人在这种环境下,经验判断都会受到影响,大自然直接给你来个痛快,到时候卫星电话又有什么用?&/p&&p&能活着出来,一定要感谢苍天,别自信满满地觉得自己好厉害,只不过是大自然放了你一马而已。&/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5c8c5c977bcc6a0e70be703a79c3231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5c8c5c977bcc6a0e70be703a79c32319_r.jpg&&&/figure&&p&&b&高寒缺氧——&/b&“羌塘”藏语全称为“羌东门梅龙东”,既“北方高平地”之意。此行穿行线路,平均海拔5000左右。我只能说感觉就是冷,非常冷,暴露空气外的皮肤一刻都受不了。&/p&&p&&b&有些人会以为,我在纳木错、在狮泉河,海拔也是四五千,以为气候也一样。&/b&&/p&&p&在拉萨的风和温度,跟在藏北的班戈一带不一样,到了双湖又不一样,在双湖就已经被吹得怀疑人生了,进入羌塘气候更加恶劣。晚上睡觉,如果睡袋有一点没把脸遮住,就冷得难受,完全不能有一点裸露在“空气”中,早上醒来,只要手一伸出来就必须带手套,干什么事都带手套。&/p&&p&这种情况下,上厕所都是一种莫大的勇气!有一次晚上在围山湖吃的有点杂,睡到11点就肚子疼,一直憋啊憋,确实憋不住了,但还是不敢打开睡袋。到了3点钟,做了好大的思想斗争,终于鼓起勇气冲出帐篷……&/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6baf6f9ab92b69b9a5d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60& data-rawheight=&3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6baf6f9ab92b69b9a5d1_r.jpg&&&/figure&&p&身在高原之上,高寒缺氧,骑车费力,推车一两步就要歇一两分钟,两个人一起推一辆车一次只能推两三米……这些都不该叫困难吧!真正困难的还在后头。&/p&&p&&b&风沙漫天——&/b&高原天气本身就瞬息万变,无人区里的天气更是说不准。风尤为任性,说起就起,说大就大。车子被吹倒已是情理之中,人稍不稳点,也要被吹倒。&/p&&p&&b&电影《七十七天》里的沙尘暴、龙卷风虽然夸张,但我们也经历过几次让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嘴、不敢站直的风暴。&/b&&/p&&p&风中连沙带石噼里啪啦打在身上和车上,只有和自行车蜷缩在一起。小型龙卷风几乎每天都看得见,稍大一些的也看见过几次,还好都有些距离。极端天气里,把人卷上天也不是不会发生;我们的地垫在第一天就被吹跑了,追都追不上。&/p&&p&平时一个人搭帐篷1分多钟就能搞定,风大的时候两个人要十几分钟才能搞定。如果是一个人操作,时间就更久了,而且会很紧张,生怕哪个东西没弄稳,一下吹跑了,去哪里找?帐篷里几乎每天都是厚厚的沙,蛋槽的那些洞里,每天都要被沙子塞得差不多。&/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95025ade5e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95025ade5e6_r.jpg&&&/figure&&p&帐篷被风吹的那个力,感觉都快逮不住了,人有时候不留神都要往前跑几步。一个人搭的时候,都是拿几个驮包压着,这边整好了,小心翼翼把驼包移位置又去另一边。&/p&&p&风扯着帐篷,感觉随时会吹开压在上面的驼包一起飞上天,那几个驼包也有百斤左右啊!&/p&&p&&br&&/p&&p&&b&冰天雪地——&/b&雪也总是来得很突然。有天刚好走进一个十几公里宽的河床里时,大雪蓦然倾泻了下来,天地一片白茫茫,啥也看不见,能见度仅有几米。好比闭上眼睛走直线,怎么走都走不到正确的轨迹上;为了分辨车辙印,拼命睁大眼睛辨识,纵然戴着雪境,眼睛也开始发晕发胀,只好停下来扎营。&/p&&p&&b&天宽地广,周围没有遮挡物,风雪东南西北得吹,有时候根本不知道到底吹的哪个方向。&/b&&/p&&p&如果遇上了沙土地,扎营时想找一个能打稳地钉的地方是不可能的。打不稳、风又特别大的时候,我会在每个地钉附近倒一些水,分分钟就冻成冰块裹住了地钉。在羌塘的土面上扎营,每天早上拔地钉都要费劲,冻得拔都拔不出来。&/p&&b&&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70ddc2a4b58ce5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60& data-rawheight=&3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70ddc2a4b58ce5f_r.jpg&&&/figure&&/b&&p&刚才还在广阔的土地上随意行走,像羌塘的盲流,这会又觉得是中古时期的骑士,迎着风雪向前。羌塘的蒸发速度超级快,一场淹到脚腕的大雪,晴天时最多半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p&&p&&b&屡过冰河——&/b&穿越时节,羌塘的河如源泉河、五泉河、东温河大多冰冻得很结实,河面很宽,少则300米。也有三四条没冻上,需要涉水过河,如洪玉泉河,虽然只有三四十米宽,但水流湍急。&/p&&p&&b&你可能趟过很多河,以为在这里也不过就是水更冰冷一些而已。&/b&&/p&&p&其实过冰河并不冷,而是很疼!疼到骨头里!冷到极致,已经没了冷的感觉,什么“冰冷刺骨”之类的词语都不足以描述。身体早就撑不下去了,全靠心里憋着一股气,先是不想过河,后来是极度不想过,再到后来竟然开始害怕过河,仿佛心也被浸在了冰水里,冷得不行。&/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864ba066729bdb27ef435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60& data-rawheight=&3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864ba066729bdb27ef4356_r.jpg&&&/figure&&p&&i&好在出现恐惧心理后,只又过了一条河,就没在4000米以上的地方过河。&/i&&/p&&p&&b&赤裸的伤口——&/b&有的河面会有一层薄冰,需要踩碎才可以通行,或是浮冰随处散落,脚底板、脚背、小腿被冰割得到处是口子。&/p&&p&&b&流点血是小事。&/b&&/p&&p&但高原干燥多风,根本不会愈合,搞不好伤口很容易越来越大。车太重,又多沙土地,骑车很费劲,有些地方一口气只能骑50米,甚至十几米。十几天后,脚后跟被磨得血肉模糊,但是有什么法子,还不得每天忍着走。手指也在向阳湖找队友的时候冻伤,直到回家近一月,才慢慢伤愈。&/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33e00fdba30d5d25f5c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60& data-rawheight=&3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33e00fdba30d5d25f5c6_r.jpg&&&/figure&&p&&i&过冰面8次,最长18公里。由于没带冰爪,过冰面时稍有不注意,负重一百三十五斤的自行车就会倒地,反正出羌塘的时候膝盖都是紫的。&/i&&/p&&p&&b&致命的意外——&/b&推车过洪玉泉河,走到河中间突然陷了下去。水流湍急,直接漫到腰的位置,站不稳,推着一百多斤的自行车几次差点倒下去。不管是我倒下去,还是自行车被冲走,没了食物丢了装备都是找死。已经到了岸边,却始终上不去,在冰水里挣扎了七八分钟,觉得死亡就漫在身边。&/p&&p&&b&一些东西湿了,却不只是等待晒干的问题。&/b&&/p&&p&两只带有导航、轨迹的手机都因为泡太久坏掉了。纸质地图还在,但仍然心慌。已经做好了到了多格错仁没有奇迹的话(多格错仁这段路车辙印明显很好分清),就原路返回的打算。&/p&&p&没想到在多格错仁遇到自驾穿越的马哥一行,马哥给了一个装有地图的手机!虽然连续6天没有轨迹,好在做足了功课,有足够的把握准确分辨方向和路线。&/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6d886b981bdaae8eae6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60& data-rawheight=&3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6d886b981bdaae8eae6f_r.jpg&&&/figure&&p&&i&这段路车辙印超级多,都不知道哪条是主路、方向是不是正确。通过地图、指北针,还有看山如标志性的白象山等,结合一些湖泊和其他地标,估计大概的方向和距离。&/i&&/p&&p&&b&危险的邂逅——&/b&进了一个山谷,当时心里就觉得可能会有狼或熊,就时不时回头。中间有七八分钟一直在前行,一回头突然发现一头狼跟在身后,浑身一个激灵。狼也吓了一跳,就在那儿转悠,甚至还像狗一样摇尾撒娇。&/p&&p&&b&有惊无险,回想起来更觉得可怕,都不知道狼在身后跟了多久。&/b&&/p&&p&距离熊的最近直线距离只有几米。当时正从河床往岸边慢慢挪,突然看到不远处出现两只耳朵,再近一点,看到六只耳朵,原来是一头母熊带着两个小崽!还好处于下风口,风不会把气味吹过去;熊家人看了我一会儿,莫名跑掉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5d7f4c14bbef9f2a978f9ecd4e7aa1b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60& data-rawheight=&3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5d7f4c14bbef9f2a978f9ecd4e7aa1b1_r.jpg&&&/figure&&p&&i&有人开玩笑地问:&有没有搞点野味来吃?&说实话,有时候无聊时还真会YY一下,看着那些健硕的羚羊,体重超吨的野牦牛,满地洞穴的鼠兔……纯正24K纯野味啊!烤羊腿,红烧牛肉,姜爆鼠兔……不过想想就好,且不说不该破坏无人区脆弱的生态,穿越者哪有力气、精力去抓这些东西?反而倒有很大可能被有些“野味”抓住当零食。&/i&&/p&&p&有时候想把食物链顶端的男人——贝爷仍在羌塘深处,应该也只能作为食物链的底层和鼠兔羚羊一个级别,毕竟在这一棵树都见不到的地方,做不了工具,也跑不过这些家伙。&/p&&p&&b&凿冰取水——&/b&冰和雪是重要水源。首选流动水,其次是冰,再雪;压实了一锅雪,只能得1/4的水,至少要2个小时才能烧够足用的水,好在不缺燃料(带了6个550ML的气罐和500ML汽油)。倒不是羌塘水源有多充足,只是海拔高,遇到坏天气时,耗水量少,有时候一天500毫升都喝不到。&/p&&p&&b&在阿尔金山就不一样了,2升都不够。&/b&&/p&&p&一进阿尔金山,明显就开始感觉水源没那么丰富,过了鲸鱼湖路上几乎看不见什么残雪残冰。在路上看到一处冰原,一时犯懒存了侥幸,想着1个小时后扎营时再在营地附近打水,却不料再也没见什么明显水源;晚上烧水也是在地上弄的一点薄到不能再薄的一点雪,小心翼翼铲起来,再倒了一半我放驼包底用于救命的水,勉强灌了一个保温杯。&/p&&p&太阳猛烈,逆风强劲,海拔急剧下降,水不到2小时就见底了,一路上一点水的影子都看不见,渴得都要幻觉了,看起见好多白色的咸碱地都以为是冰或雪,走进一看不是,还好过了1个小时发现一处真的冰,大饱水福。&/p&&p&有些地方需要凿冰取水。每天早上烧3升开水存到保温杯,再额外携带4-6升水,驼包最底部也会存放一瓶500毫升的备用水——这水前半程几乎被我遗忘,忘记它的存在也许是最好的状态,紧急时刻再想起就真是救命水。&/p&&p&&b&心理考验——&/b&第二十天,从向阳湖冰面走向岸边,远远望见一处黑色物体,以为是越野车队留下的油桶。大风突起,冰面上的雪粒遮天盖地,等风雪停了下来,400米外冰面上的队友却突然不见了!(后来知道她因为风雪中迷失了方向,朝着另一个方向走去了)&/p&&p&&b&我焦灼地一路找到“油桶”处,是一辆满载装备的自行车——却不是队友的!&/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de8a8b415102e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97& data-rawheight=&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de8a8b415102e_r.jpg&&&figcaption&荒野里失去了主人的自行车。&/figcaption&&/figure&&p&遇难者的痕迹就这么近这么清晰地横在眼前,心像突然沉进了冰窖里,崩溃、无助、恐惧,所有不知所措的情绪,在风雪中瞬间涌来!环顾四周,依旧是茫茫荒原,万一找不到队友怎么办?万一队友出了什么事怎么办?该怎么向人解释?别人会相信吗?会不会一辈子活在心理阴影里?&/p&&p&第一次感觉那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术切除痣后冒出黑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