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筹是真的吗什么组织

【编者按】2018年2月16至2月21日春节期间,民政部国家社会组织管理局(简称国家社管局)通过中国社会组织动态微信公众账号陆续发布了淘宝公益、百度公...

2018年2月16至2月21日春节期间,民政部国家社会组织管理局(简称国家社管局)通过中国社会组织动态微信公众账号陆续发布了淘宝公益、百度公益、腾讯公益、京东公益、轻松筹等12家平台的运营情况,用数据直观展示了2017年我国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情况。轻松筹在业内率先将区块链技术落地,打造更透明的公益环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发起项目数、支持人数持续递增,各项运营指标持续向好。

据了解,2016年9月1日,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并经社会公示,民政部指定淘宝公益、百度公益、京东公益、新浪微公益、腾讯公益、联劝网、广益联募、新华公益服务、基金会中心网、公益宝、蚂蚁金服公益平台、轻松筹等12家平台为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在过去的2017年中,我国的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各平台借助互联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让筹款流程更加的公开透明,更有公信力。

据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轻松筹完成了区块链技术的升级工作,所有公益捐赠,均通过区块链,每一笔订单均有独立编号和ID,不可篡改、有据可查,并且轻松筹已为后续的区块链延伸做好了铺垫,一旦慈善组织账号全面接入区块链,拨款也会形成不可篡改的交易记录,供捐赠人随时查看。轻松筹全力开发区块链技术,通过技术解决公益行业的信任问题,同时本着开放性和自主性的原则,邀请慈善组织加入区块链,将筹款主动权交给慈善组织,轻松筹一直努力向慈善组织推荐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自助平台,与慈善组织一道打造公开透明的筹款和公益环境。

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佳绩的轻松筹依然在积极探索,义卖模板已经开发并投入使用,一对一匹配捐赠,也进一步完善了功能,以期在轻松筹上发布项目的慈善组织,能更精细地运营项目,提升捐赠人的体验,让捐赠成为用户的习惯。

同时,轻松筹开始尝试联合自媒体,线下资源,成立公益项目传播矩阵,共同推广平台上的公益项目。同时,轻松筹加强了微博等平台的运营,目的在于增加慈善募捐总额,提升影响力,营造社会慈善氛围。另外,轻松公益在规范性问题上,把关也更加严格,流程更加完善。

轻松公益的模式和技术探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发起项目和支持人数稳步递增,合作的慈善组织数十家,超过1300位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医疗援助、96000名灾区群众得到了及时的帮助、700个孩子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怀、兴建幼儿园57所,让1300名孩子有了学前教育机会、帮助超过500名学龄儿童重返课堂……

一个个数据背后代表的是一份份爱心,互联网慈善的发展极大地方便了民众参与,调动了大家的热情。轻松筹的创新模式、区块链等“黑科技”也使筹款更加公开透明,推动了我国的慈善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文章转自“中国社会组织动态”政务微信

互联网公益、精准扶贫,本是一件好事儿,但是由于监管的缺位使得其变成不法分子谋财害命的渠道,为了把钱送到最需要的人手里,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区块链技术,以期区块链可以解决信任问题,完善问责机制。

因为缺乏监督,在互联网公益众筹项目中,骗捐、诈捐等乱象频发。

与此同时,扶贫的最后一公里,也往往成为贪腐的重灾区。

如何解决在公益项目和政府扶贫项目中的信任问题,让其全程公正、透明?

区块链技术,或许是一个杀手锏。

现在,一看到有人在朋友圈发轻松筹链接,张强就会将其拉黑。

 他自问,自己是不是太冷漠。但此前的种种见闻,让他对众筹平台完全失去了信心。

 “一个有能力买房买车的人,却要从一些比他生活还困难的人身上白捞,这世道还像话吗?”他表示。

 长期以来,公益项目都存在信息不透明和信息造假等问题。但这一点,并没有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改变,反而因此变得更严重了。

 南都记者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在水滴筹、轻松筹、爱心筹上,上传从网上购买的虚假住院证明及虚假疾病诊断书,这些假材料都通过了平台审核。

 也有网友吐槽,说看到有人发的水滴筹链接: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出了车祸,两处骨折,需筹款10万。“女孩的车祸并不严重,骨折也不是粉碎性的。”他觉得,10万的金额太夸张了。

 还有媒体报道,有人称自己母亲得了乳腺癌,需筹款30万。但实际上,这个人夸大了母亲的病情,且除去医保费用,他的母亲治疗费仅需6000多元。

 互联网公益筹款平台成立的初心,是帮助那些真正因为生病走投无路的人。但因为缺乏监督,总有人借机牟利,骗捐、诈捐事件时有发生。还有黄牛收集患者信息,赚取中介费。

 种种乱象,让互联网公益变了味。

 而政府的精准扶贫,往往面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现实中,帮扶对象往往难以精准识别,有人为了当上“贫困户”,会隐瞒打工收入。如何对贫困户进行有效识别和建档,是精准扶贫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此外,在扶贫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基层干部优亲厚友,套取、侵占和挪用资金等违法违规情况,一直层出不穷。

 “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村干部往往会向上虚报贫困人口名额,以便为自己的拥护者们争取更多资金。”有村民曾告诉媒体。

 在这一领域,被查处的案件并不少见。为此,2018中央1号文专门提出,要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看上去,要把钱送到最需要的人手里,并不容易。

 此时,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区块链技术。由于具有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区块链可以解决信任问题,完善问责机制。

 而政府部门和一些大公司,已经开始了这一方面的探索。

区块链上的公益账户,与普通公益账户最大的区别,就是你能看到自己捐的钱去哪了。

日本的一个公益组织,在2014年就引入了比特币募捐,以救助日本大地震灾区的儿童。他们在网站上公布了一个比特币收款地址,号召人们捐款。该组织的发言人称,区块链是公开、透明的,任何人都能查看捐款账户上的比特币数量和流向。

 2017年,因樱花节著称的日本弘前市,也宣布接受比特币捐款,以保护当地的几千株樱花树,并修复古城上的石头。

 在印度,Accenture实验室与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运营午餐保障项目Akshaya Patra进行合作,为印度1.35万所学校的160万名学生提供午餐。

 他们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四个关键流程,即收集学校反馈、跟踪食物供应链、记录食品数量以及监管生产流程。

 “区块链技术的引入提高了效率,确保了食品安全。一旦哪个环节出现安全问题,我们可以第一时间进行追责。”Akshaya Patra基金会首席执行官表示。

在全世界范围内,区块链正在改变公益组织。

 在中国国内,阿里、腾讯、京东等巨头,也正在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公益。

 2016年,蚂蚁金服就宣布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合作,在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上线区块链公益筹款项目“听障儿童重获新声”。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的用户目送善款从自己的支付宝流入基金会,再进入公益执行机构,最后进入受益人的账户,哪天、几点、多少钱,都一目了然。”蚂蚁金服相关负责人告诉一本区块链记者。

 2017年,腾讯推出了“公益寻人链”平台,化解数据孤岛现象,将多个寻人平台的信息打通。

 寻找失踪儿童最宝贵的时间,是在其失踪后72小时内。因此,这段时间也被称为“黄金72小时”。通过区块链技术共享数据后,家长“一点发布”,寻人信息就会第一时间同步到全部平台,为在黄金72小时内找到孩子提供便利。而孩子找到的消息,也会被同步到各平台,避免资源浪费。

 2017年开始,京东公益也与美丽中国支教项目合作,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物资公益捐赠流程溯源。因为区块链,人人都可以准确追踪到送给孩子的每一份礼物的去向了。

 据媒体报道,水滴筹和轻松筹等商业互助平台,也开始使用区块链技术。

捐赠记录在链上人人可查,不可篡改,一旦出现诈骗,可以迅速准确地追责。

在精准扶贫层面,区块链技术也开始真正落地了。

 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一个省。2016年12月,贵阳市政府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发布了《贵阳区块链发展和应用》白皮书。

 “引入区块链的目的,就是在现有精准扶贫措施基础上,融入区块链技术,全方位跟进精准扶贫进程,综合分析致贫原因,提供精准扶贫新思路、新方法。”白皮书这样写道。

 第二年的5月,贵阳首个“区块链+精准扶贫”项目区块链助困系统上线。

 在这个系统中,每个贫困户和残障人员的信息,都会上链。扶贫款项会直接通过点对点的方式,转到他们的账户中。

 在贫困率为12.4%的西藏,地方政府也与中国银行合作,在2017年初推出了用区块链技术打造的“扶贫资金支持保障系统”。该项目的第一期,在线审批了近400笔监管项目。在该项目的第二期,扶贫资金审批使用将全流程上链。

 而在中国唯一的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革命老区兰考,当地政府打造了区块链产品“链信通”,提供一站式数字普惠金融服务。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无任何抵押物的普通农民,也可以很轻松地获得建养鸡场的数万元贷款。

 扶贫,一直是世界级难题。而区块链技术,或许能破解中国农村扶贫“最后一公里”的困局。

在与普通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区块链技术开始逐渐落地。

互联网公益、精准扶贫……在可见的将来,它将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中。

那时候我们可能不会为此感到惊喜了,因为就像今天的互联网,区块链应用已成为了日常生活标配。

2014年9月,北京轻松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轻松筹”作为公司旗下的首要产品,“善DNA”可谓贯穿了轻松筹的整个发展历程。轻松筹将目标聚焦在公众健康保障领域。由轻松筹首创的“大病救助”模式帮助众多病患在第一时间解决了医疗资金等问题。为了从源头解决医疗资金问题。轻松筹于2016年4月推出了“轻松互助”业务,其目的在于抱团抵抗大病风险,一人患病,众人均摊救助金。至此,轻松筹“全民健康保障体系”正式建成。2017年7月,轻松筹通过自主研发在业内率先将区块链技术落地并在京发起阳光公益链联盟,再一次开创了行业先河。截至2018年4月13日,轻松筹体系(包含轻松筹、轻松互助、轻松e保)在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总数超过5.5亿、独立付费用户总数超过4.6亿,总项目数超过251万个,筹款总额超过200亿元。轻松筹阳光公益联盟链已接入公益基金会50家。成立三年来,轻松筹各项数据持续领跑行业,成为全民健康保障第一平台。

轻松筹四重健康保障体系:

大病救助——大平台,筹款快。轻松筹首创“大病众筹”模式,将社交的强关系运用到大病筹款中,为求助者提供高效、透明、便捷的筹款渠道。迄今,轻松筹已为全国超过160万个家庭,筹集善款超过200亿元。

轻松互助——健康互助第一平台。“轻松互助”是一种由公益基金会监管的健康互助机制。用户健康时预存10元加入互助,成为互助会员。如有会员生病,则其他会员在互助金中均摊医疗费,帮助生病的用户渡过难关。即一人患病,众人均摊救助金。轻松互助健康会员数目前已突破3500万。轻松互助针对不同人群还上线了“企业互助”和“轻疾互助”。

轻松e保——领先的互联网保险定制专家。主营健康险,辅营意外险、财产险等险种。业内首创的轻松e保卡模式,突出家庭成员概念,不仅可以给自己创建e保卡,保单信息可以选择与家人共享。轻松e保业务发展速度迅猛,目前,单日健康保险保障已经突破1300万元,单月破亿。

轻松公益——每个人都是爱的践行者。2016年9月,《慈善法》正式实施,轻松筹作为民政部指定的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平台,为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提供支持。自《慈善法》实施到2018年2月28日,轻松公益与基金会合作项目共653个,累计捐赠217.6万人次,筹得善款共4673万元;超过1300位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医疗援助;96000名灾区群众得到了及时帮助;700个孩子收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怀;兴建幼儿园57所,让1300个孩子有了学前教育机会;至少500名学龄儿童重返课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轻松筹是真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