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节目早知道:三大运营商无限流量套餐,到底是怎样

提示该问答中所提及的号码未经验证,请注意甄别。

目前看来,今年三家运营商均在降低国际长途资费上率先做文章。如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漫游资费优惠自5月1日起正式全面推广,沿线全部64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漫游语音资费下调至0.99元/分钟;其中21个国家和地区从6.88元/分钟或1.88元/分钟下调至0.49元/分钟。此外,53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漫游流量资费调整为30元/60元/90元的包天不限流量资费。就目前来说,各家思路和方向基本保持一致,但是这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并没有很大的影响。这难免会让人觉得运营商方面毫无诚意,难道又是放烟雾弹吗?

其实,严格来说现在三大运营商这套无限量套餐算不上是无限量使用。而实质上,该套餐在总使用量以及到达一定量之后会实行降速处理,而且有流量封顶。比如移动的“任我用”套餐实际上是有限速政策的,当你使用到一定流量后,则会自动给你限速至不高于1Mbps,相当于128k/s的网速。同样,联通、电信也是如此,只是在限速方面有所不同。另外,这三个套餐的流量均没有“滚存规则”,也就是当月用不完的话就会清零,不会累计在下一个月。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三大运营商都开始测试无限量套餐,目前除了中国联通的“冰激凌”开卖外,中国电信天翼无限量套餐、中国移动任我用套餐目前处于测试阶段,而移动官方的回复则是5.17正式推出,目前一切套餐资费均以运营商官方为准。

微信支付平台1GB流量充值资费对比

目前看来,电信、移动两家的1G充值套餐费用稍“便宜”。 需要提及的是,支付宝平台1GB流量的充值资费一样。但是总来来看,三大运营上的流量包还是偏贵。此外,三家运营商还有各种流量包,日流量、7天流量、月流量包等等,多不胜数。而且里面也是“套路”多多,很多都分国内、省内流量,分时段、分4G、3G流量,因而消费者需要小心个中陷阱。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随时随地追剧、看直播等成为新的消费习惯,用户对于流量的需求正进入爆发式增长期。越来越多的用户期待运营商能推出不限流量的套餐。

显然,国内运营商也没让用户等待太久。在今年2月份,中国联通率先推出不限量“冰淇淋”套餐,宣称398元包月流量随便用(优惠期间5折);5月初,中国移动也迅速跟进,推出相应的不限量套餐“任我用卡”,新用户188元和288元两档资费分别包含12GB和20GB流量,老客户提供238元15GB流量套餐。

而在上周(5月17日),中国电信用户也迎来了自己的“天翼不限量套餐”,月基本费用为199元/月,全国流量无限用,3000分钟国内免费通话,全国接听免费,赠送来电显示,国内短/彩信0.1元/条。

要注意的是,“天翼不限量套餐”和“冰淇淋套餐”、“任我用卡”一样,也是有限速的,前40GB提供4G网速,超过后上网速率降至3G网络速度,达到100GB后降至2G网络速度,次月恢复。但联通的“冰淇淋”套餐流量超过40GB后限速,超过100GB后就断网了;移动的“任我用卡”也一样,超出套餐流量后网速不高于1MB/秒,超过50GB断网。

正是因为有“限速”这一点,运营商推出的不限量套餐引起了很多网友的不满,吐槽运营商不够诚意,尤其是联通和移动对流量超长后采取“断网”的方式,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无限流量,电信相对厚道些,能做到限速不限量。

实际上,不仅在国内,国外运营商应对无限流量套餐的办法也多为限速。比如,荷兰TMNL只给固定的OTT视频网站提供不限量流量,并且总数据量超过23GB之后会限制上网速率;还有AT&T和Verizon则规定,数据量达到22GByte后,速率会降低,且对视频的清晰度质量进行了限制;此外,全美四家运营商都对手机热点进行了限制。

为什么要给“不限量套餐”限速呢?

对此,运营商们的解释是,限速不限量是为了保证所有用户的正常使用,保证基站的承受能力。而且在无线频率资源有限的现实情况下,这些限制,是防止用户利用无限流量套利等恶意行为,保障绝大多数用户体验的必要防范。

大家都知道,传递信号,除了卫星电话之后,全部都依靠4G基站,每一个4G基站的承载能力以及传播能力是有限的,在这个基站周边,所有设备的上网通信都是依靠这个基站,即使运营商安装的带宽很大,但平均到每个单位个体上的网速也是有限的,一旦很多人同时使用,网速必将会降低,使用人数减少后,网速才能提升,这就是网速时快时慢的原因。

网速的快慢是根据用户量决定,因为带宽一定,用户量越多,网速越慢。一旦电信运营商提供真正的无限流量套餐,用户自然就不会珍惜流量,随便用,一旦大量的用户同时上网,导致网速下降,直接影响用户体验。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中国高速公路平常不免费,除非遇到大事故否则不会堵车,但在节假日免费开放之后,高速直接变成低速,甚至直接堵车,在这样的情况下,高速就没有意义了。

所以在笔者看来,运营商们提供无限流量并采用限速的方式,说白了也是为了保证用户体验。但不可否认,相对于其他套餐,无限流量套餐的"起步价"并不便宜。它更适用于流量消耗较多的用户。对流量用得少的用户来说,选择其他的低资费套餐,更划算。

  从今年的7月1日开始,国内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取消了国内流量漫游费用,提速降费又升级了新的台阶。而最近开始,三大运营商纷纷推出了不限量套餐,相信不少朋友已经使用或者在考虑办理相应的不限量套餐。虽说都是不限流量的套餐,三家运营商的具体套餐还是有着细微的差别,那么就跟大家一起看看,这几家的套餐哪家更合算。(各地的套餐可能有所不同,文中使用的资料都是基于北京地区的资费套餐)

  移动的信号水平,网络覆盖范围,网络速度等等都是备受好评的,用户数量也是非常的多,根据移动公布的数据,2017年移动的盈利在1143亿元,远超过另外两家运营商。在不限量套餐方面,移动推出了任我用全国不限量套餐,目前的资费价格78元起。

  移动推出的任我用全国不限量套餐一共分三个档位价格分别是88元,128元和238元,到2019年底之前办理的线元。

  虽说是不限量套餐,但是套餐内还是有流量限制的,超出部分会限制速度。88元套餐内有10GB流量,128元20GB流量,238元40GB流量超出部分的速度会限制在1Mbps,理论的下载速度在128K/s,也就是可以发送微信消息,看看新闻,刷刷微博的水平了。

  不过移动的任我用全国不限量套餐还可以叠加套餐外流量包,15元/3GB,在超出限额开始限速的时候,可以通过叠加流量包来恢复原有的网速。

  有句玩笑话说,现在我们的手机,打电话是最不常用的功能了。确实,有了各种通讯社交软件之后,很多年轻朋友可能就很少打电话了,像我自己基本上就只剩快递和外卖需要打电线分钟通线分钟通线分钟通线元/分钟,相信大多数人都够用了。

  联通是三大运营商中最先推出不限量套餐的,同时也推出了很多互联网套餐。联通的不限量套餐名字也很萌,叫做冰激凌套餐。

  联通的冰激凌套餐有两个档位,分别是99元和199元(移动的不限量套餐优惠后的价格比这个便宜一块钱)。

  联通的不限量套餐一样也采用超出限额限速的模式,99元套餐可以正常使用20GB流量,超出部分限速在1Mbps;而199元的套餐则是可以正常使用40GB流量,40GB之后限速7.2Mbps(理论速度大概是900K/s,实际速度还是可以看视频用的),超过100GB流量之后会限速到1Mbps。

  联通的不限量套餐不仅是流量不限量,打电线元的套餐中包括不限量的国内通话(不过也有限制,在规定范围内才可以)。而99元的套餐有300分钟的通话时长,还是那句话,对于绝大多数朋友来说可能都够用了。

  在4G领域电信也有着非常不错的表现,在提速降费之后,电信的不限量套餐也是越来越实惠。电信的天翼不限量套餐也可以通过网上商城或者线下营业厅进行办理。

  电信的不限量套餐一样也采用超出限额限速的模式,99元套餐可以正常使用20GB流量,超出部分限速在1Mbps;而199元的套餐则是可以正常使用40GB流量,40GB之后限速到1Mbps。

  上边我们对比了三大运营商的不限量套餐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三家“就像商量好了一样”,从套餐的资费,不限流量限速的模式以及套餐内包含的通话时长等等都几乎一模一样。所以在如今手机几乎都支持全网通的情况下,挑选哪个套餐几乎只取决于你现在用的是哪个运营商的卡(直接换基础套餐即可)。

  不过看起来“不限量套餐”是要加上引号的,用不限量改限速的方式“偷换概念”,限速到1Mbps之后的话,只能进行一些非常基本的微信消息了,可能是一朝回到GPRS时代的感觉。所以说是不限量套餐其实说白了还是只能使用套餐内限制的一定量套餐,除非你能忍受超慢的网速。

  当然我们可以理解,从原本的套餐变成现在的“有限制”的不限量套餐已经有了不小的优惠,运营商几乎不可能将到手的利润再放出来的。限速不限量的套餐已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惠力度,但是我还是期待着有一天能够真的有无限量的套餐。

  其实在几次的提速降费之后,衍生出了很多优惠的互联网套餐和日租卡的套餐,对于一些朋友来说,这样的套餐可能比运营商推出的不限量套餐更合适。

  比如移动推出的移动王卡,18块月租,日租1元/GB,正常来说1GB够用的情况下每月相当于48块钱。

  电信与小米推出的的米粉卡也有日租卡,5元月费,1元/800M或者3元无限量,一个月也就35元。

  另外这些日租卡套餐还有着不同的优惠,像是腾讯王卡已经有相当多的应用APP可以免流,移动王卡也有每个月30GB的视频定向流量,用手机看视频追剧都已经完全没问题了。

  今天是跟大家对比了一下三家运营商的不限量套餐,除了通话之外,三家套餐的差距只在98到99的一块钱而已。这种“偷换概念”的不限量套餐,和各式各样的日租卡互联网套餐,根据自己的用途爱好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就好。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不断的改革,相信不久的将来真的既不限量又便宜的套餐总会和我们见面的。

【电缆网讯】近期,三大纷纷推出“不限流量”套餐,但这些套餐并非宣传中描述的那样“不限流量”,而是使用流量达到一定数量后都会限速,部分套餐还会给出封顶流量,超出后则断网。

以中国移动的“任我用”188元套餐为例,“客户全月国内流量达到12GB后网速将降至不高于1Mbps,当月全部流量使用达到50G后,停止上网功能,次月恢复”。其“任我用”288元套餐和“任我用”老用户版中都有类似限量限速的规定。

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也有类似规定,即用户达到一定的使用额度后,会产生“限量限速”的问题。

有消费者如此评论:“原本以为真的‘无限’呢,没想到还是有限制的。当你高高兴兴使用4G网络时,突然变成了3G网速,感觉有点被‘坑’。”

为何三大运营商口口声声说“不限流量”,却又附加多种限制条件?中国电信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称,网络容量是有限的,在满足用户正常流量需求的前提下,对超大流量用户采取限速,既是国际惯例,也是对用户公平使用网络的一种保护。

中国移动一位知情人士也表示,局部网络流量使用量过大,用户体验首先会下降;另外,这对网络安全也会造成一定影响,承载不了这么大的负荷就可能出现网络瘫痪。

“不限流量”的服务对用户无疑是一个大福利,但对运营商来说它却是一把双刃剑。为其带来新用户的同时,低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体验。

有网友直言,商家的“噱头”涉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网友“zhangkw1285”说:“这要较起真儿来,应该算欺诈了!卖套餐的时候可没人告诉你限量又限速!”江苏省电视台新闻评论员惠天认为:“运营商可能已经涉嫌虚假宣传了。比如达到几十G之后直接停网,那你就限定几十G的流量,怎么能说‘不限流量’呢?像这种涉嫌虚假宣传,可能管这方面的工商部门应该给个说法。”

也有小部分网友表示,真正的“不限流量”不切实际。网友“陌上”说:“实际意义上的无限流量,在保证正常通信的情况下,运营商是办不到的,除非你想通信瘫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大运营商无限流量套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