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保险哪个好哪个好?

摘要:平安业绩基本面回顾;重点指标解析;业绩发布会问答整理;关注逻辑;A 股四家保险公司对比;

保险永远是值得价值投资者重仓的一个版块。巴菲特、戴维斯 ...... 无不如此。有幸从 2014 年约 17 元(复权后)开始持有至今。今天回顾中国平安,全程欢喜,有三日不见阿蒙的感觉,愉悦之情恐怕要绕梁多日了 ...... 

1. 业绩增长:2017 年营业总收入 8909 亿元,同比 +25.0%,比上年度的同比提高 10 个点;净利润 891 亿元,同比 +42.8%,比上年度的同比提高 27 个点;每股收益 4.99 元,同比 +42.57%,比上年度的同比提高 25 个点。

公司 2017 年表现非常优异,并且长期持续稳定增长。

3. 偿债能力趋强:2017 年资产负债率 90.95%,比上年降低 0.33 个点。

4. 运营能力提升:总资产周转率 0.15 次,比上年增加 0.01。

1. 2017年年报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剩余边际余额 6163亿元,同比增长 35.5%。主要由于主营业务保险高速增长,特别是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 673.57 亿元,同比增长 32.6%,内含价值 4964 亿元,同比增长 37.8%。2017 年剩余边际摊销同比增长 30.4%。

2.投资收益、息差、营运偏差情况较好,公司总体风险控制能力强。总投资收益率率为 6.0%,同比增长 33.0%,同比上升 0.7 个百分点。2017 年,平安增配优质蓝筹龙头,加大港股配置,综合投资收益率大幅上升。净投资收益率 5.8%,高于行业平均。息差同比增长 51%,营运偏差同比增长 60%,整体运营、保单质量情况良好。

三、2017 年业绩发布会问答整理

Q:监管大环境的变化以及 IFRS17(国际新准则)对于平安有什么影响 ?

答:偿二代第二阶段的工作从去年已经开始,平安在和监管层进行沟通,谋求进一步的优化,公司会帮助整个行业推动偿二代实施及会计准则的变更。

关于 IFRS17,趋势会继续落实,2021 年开始实施,公司已经在做相关的准备工作,目前保监会在推动的二号准则,也跟国际有所接轨,对准备金等的影响有限。平安过去几年,通过保证金的提取,基本消化了高利率保单的影响,整体来看IFRS17也不会有特别大的影响。

Q:公司目前加大股权投资,其中投资中国中药以及日本津村的出发点?

A:从财务投资角度出发去投资,但这两家也有一些战略考虑。津村是日本最大的汉方药,中国中药在中药颗粒市场的份额超过50%,两家都是龙头,满足我们股权投资的要求,以后和平安未来医药板块有很好的协同效应。

Q:公司去年净投资收益率微幅的下调、总投资收益率提升为何?公司未来 2018 年的投资应对?

投资方面,综合投资收益率中包括债券、股票、基金的分红,去年下滑的原因一方面是分母变大(可投资产增多),第二是去年五年期的存款到期 1000 多亿,分红率大概 5.3% 左右,再投资的收益率降至 4.6%。去年公司在固定收益部分把资产的负债久期拉长,公司把握利率上升的周期,久期再拉长。目前公司有很大一部分在 20 年以上的国债,非标资产的久期结构和盈利也在持续优化。

2018 年,我们认为中国宏观经济整体保持稳定,结构性的机会比系统性的多,目前还在去杠杆的过程中,对于流动性和利率的影响还需要继续观察,新政策中对于地产、地方债可能会造成影响,公司会综合考虑各种变动和可能性,对于 2018 年的投资基本维持与 2017 年的水平,所有的资产配置都将尽量做到与负债的匹配,保持负债久期的拉长。结构性机会方面,十九大以后,包括智慧城市、一带一路、地区基础设施及医疗设施的逐步完善,也有相应的业务机会,公司会寻找好的资产。

Q:平安是否有海外扩张的计划?

答:从资本的角度,公司逐步从资本驱动型盈利模式转向资本 科技双驱动,这两年已经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公司的双轨驱动将持续推进。

公司选择科技有五个原则:

①是不是 " 入口 " 的科技,是不是是行业上下游的主要抓手。

②门槛,平安能否建立高门槛的行业。

③规模,必须有足够大的规模空间。

④转换价值,对平安长远盈利有帮助。

⑤可复制,我们不仅在国内,也会运用到海外去。比如陆金所在新加坡开展业务,监管环境适应得很好,发展得更好。还有智慧财政,中国已经有十个城市在使用智慧财政。平安在科技的发展,会形成科技驱动新的模式。

Q:对 2018 年新单保费的预期是什么?

A:整体来说我们对寿险市场非常乐观,对未来展望充满信心。17 年第一季度寿险增长 61.5%,全年一半的业务,基数较高。今年储蓄类的产品,相对于去年的高基数有所减少,但今年公司保障类的产品如平安福等,都有非常明显的增长。

Q:对于代理人的预期?

A:关于代理人的增长,平安全年的工作计划是有节奏的,主要的增员季节是在二季度、三季度。去年全年的代理人发展非常健康,代理人增长较好。

Q:2017 年代理人收入的增速慢于产能的增速,原因是什么?

A:过去两年,代理人数量增长迅速,其中新人的占比比往年高,公司保证代理人规模增长的同时保证其收入增长,是不错的成绩,整体收入高于社平,,两年以上业务员收入平均 8000 元左右,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收入提升。

Q:内含价值营运偏差?

A:主要还是好于我们假设,包括死亡,退保,我们的假设还是相对比较严谨的。营运偏差每年都会给我们带来正的贡献,未来营运偏差应该还会有

Q:责任准备金多提的原因?

关于准备金方面,公司继续增提准备金,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准备金评估利率的变化,尤其是前三季度国债移动平均仍然在下移,同时四季度公司对溢价进行了调整,高利率保单产品的溢价目前与传统低利率产品基本一致,逐步被消化。其他的主要假设利率和溢价微幅调整。

Q:目前寿险的内含价值有所提升,未来如何看待?

A:驱动内含价值的增长有几方面的因素,一是代理人的数量、产能;二是产品结构带来的整体新业务价值率的变动。

目前中国市场支持代理人规模的健康增长,未来五年的增速有支撑,产能方面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对代理人的选择、管理、培训及支持,使得产能稳步提升。

产品方面,公司坚持核心业务:期缴为主的中长期保障产品,持续提升产品的整体价值率

Q: 产险方面,保证保险承保利润下降的原因?

A:产险业务质量方面,产险的 ROE 水平持续稳定,公司在风险筛除方面继续提升,在所有产险业务条线上,综合成本率都是非常健康的,在风险选择方面仍然是非常严格,公司的赔付率持续低于2个点,处于市场较低水平。保证保险方面,与普惠贷款合作,由于普惠业务结构的调整,导致保证险的综合成本率较过往高一些。

Q:目前的分红能否持续?

A:我们过去两年逐步了分红比例,同时 17 年股价提升,获得市场的认可。未来会考虑公司资本规划,提高资产效率,尽可能保持派息稳定

1.保险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平安近年来净利润近 30% 的复合增长,18 年一季度原保费同比持续增长 20% 左右。同时高速增长的剩余边际,保证了未来的利润释放

2. 2017 年代理人规模 138.60 万,较年初增长 24.8%,人均产能同比增长 7.1%。代理人量质齐升,带动新业务价值增长强劲。每年保险公司在二季度、三季度增员,保代人队伍的扩充将持续带动保单产能提升,总保费收入提升。

3. 产险、银行与资管业务稳步增长。产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 21.4%;平安银行净利润 2.61%,零售战略转型中,成效显著;资管规模 2.67 万亿元,同比增长 18.1%。

4. 依托人工智能、云技术、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孵化出金融与医疗科技等新业务,带来了企业的后续发展潜力。其中陆金所于 2017 年首次实现盈利; 平安好医生已通过聆讯,最快 5月中旬香港上市。

今天的平安已经超越了一个保险公司的概念,科技金融业务正在突飞猛进,陆金所、平安好医生、金融壹账通等权益价值也将随着各自分拆上市获得充分释放,届时平安还将让保险同行另眼相待,未来对平安的估值体系也将发生变化

附:四家保险公司分析对比

平安在保险行业中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但是考虑其余几家保险公司目前估值均较低,所以综合分析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看看其中有哪些投资价值。

过去五年的数据来看,中国平安盈利能力亮眼,净利率、ROA、ROE 稳定持续上升,2017 年分别为 11.22%、1.66%、20.72%。中国平安盈利能力在行业中遥遥领先,而中国太保、中国人寿、新华保险水平较为接近,中国太保盈利能力优于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太保综合 ROA 水平较好,主要考虑到太保投资风格保守稳健,而中国平安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投资策略更积极的原因。

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体保险行业均在高速发展。

其中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的增速最快,同时中国太保的负债率水平最低,。平安的负债率在近 5 年持续在降低,同时,中国太保负债率近五年来有提高趋势。平安的所有者权益增速最快,太保所有者权益增速最慢。

同时太保的权益乘数基数最低,目前呈现上升趋势,适当提高了杠杆率,所以未来太保有更多的权益乘数上升空间,从而可以带来更多的杠杆收益

归属母公司股东的权益 / 负债合计: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负债合计:

中国太保的偿债能力最强。归属母公司股东的权益 / 负债合计的比率 13%-16% 左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负债合计区间为 5%-8%,呈现上升趋势,现金流状况较好。

中国平安的固定资产周转率最高,区间 20.82-20.50;总资产周转率最低,近年来区间 0.12-0.15,呈现逐渐上升好转趋势。

中国太保的总资产周转率最高,区间 0.27-0.29,呈现上升趋势;固定资产周转率区间 17.97-20.41,略低于中国平安,整体运营能力较强。

中国平安的 ROE水平较高,主要得益于远超行业水平的销售净利率

,同时权益乘数最高。17 年数据制约中国太保与中国人寿 ROE 水平最大因素是净利率与权益乘数。而目前太保与人寿的权益乘数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新华保险综合表现相对较差。

1. 新业务价值 + 内含价值

中国太保的新业务价值增速目前最高,达到 40.3%,业绩高速增长中。

总体内含价值中国平安增速最高达到29.40%

费用率中国太保较低,38.90%。赔付率及退保率综合情况中国平安最好。17 年中国太保退保情况改善,退保率降至行业最低 1.30%。

3. 投资收益率 + 保单继续率

投资收益作为保险公司的利润关键来源,中国平安在行业中保持相对领先。保单继续率(13 个月)中国平安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近两年来中国太保情况相对也较好。

历史纵向对比,保险公司 P/EV估值目前处于历史较低区域,参考合理 P/EV区间 1.12-1.67

横向四家保险公司对比,中国平安的的 EV质量最高,同时目前 EV增速也较快,并且受益于综合性金融体的溢价,所以目前估值较其他三家高出一截。

发达国家对比,寿险公司近年来平均 P/EV 估值较低 , 甚至低于 1 倍 , 但是要考虑发达国家保险深度及密度较大,未来市场空间较小。目前 20% 以上业绩增速的友邦保险 P/EV 估值将近 2。A 股四家保险公司处在相对较低的区域。

今天和未来平安最大的风险是什么?中国平安集团总经理任汇川在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说:

我们内部把面临风险分为五类:资产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扎好这五个 " 篱笆墙 " 才能保持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最根本的。

比如,五类风险中最大的风险是资产风险,平安 6 万多亿的资产,如果投资失败了怎么办?如果碰到系统风险,损失 5%,就是几千亿就不见了,偿付能力、资本充足率受到重大影响,甚至可能关门。

众所周知,在大类资产配置上,战略资产配置是影响资产结果的 80%,战术资产配置只影响到 20%,所以在大类资产配比上,我们是非常谨慎的,严格遵守战略规则。投资要靠纪律,我们绝不会因为某类资产今年可能赚一把,就去突破配置比例。比如股权投资的限制是20%,不管市场情况如何,我们都不会突破这个限制。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才能让自己跟上时代不被抛弃。马明哲希望团队能够 " 主动地跨过黄河,到河西去 "。

平安的生意让人喜欢,团队更加一流。期待平安更加精彩的未来。

原标题:中国平安VS中国人寿,来一场实力的PK!谁是中国保险业第一品牌?

核心提示作为保险行业的权威自媒体,保险新闻网一直致力于成为品牌的观察者!源于此,我们先后推出过《最佳服务保险公司排行榜》、《客户最喜爱保险公司排行榜》、《最受消费者信任保险公司排行榜》等。每一次的榜单,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我们发现,每一次排名都不尽相同。鉴于此,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即将公布之际,保险新闻网受保险品牌协会的的委托,特别开展一次以“ 我的品牌,我做主”公益投票活动。

参与投票,就能获得有聚米网提供的价值500元展业大礼包。

中国人寿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已连续13年入选《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排名由2003年的290位跃升为2015年的94位;连续8年入选世界品牌500强,2014年位列第233位;所属寿险股份公司继2003年12月在纽约、香港两地同步上市之后,又于2007年1月回归境内A股市场,成为内地资本市场“保险第一股”和全球第一家在纽约、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的保险公司,目前已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寿险公司。

中国平安中国平安在2015年《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中名列第32位;美国《财富》杂志“全球领先企业500强”名列第96位,并蝉联中国内地非国有企业第一;除此之外,在英国WPP集团旗下Millward Brown公布的2016“BrandZTM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及“全球品牌100强”中,分別排名第9位及第68位;在全球最大的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发布的“最佳中国品牌排行榜”中,名列第六位,并蝉联中国保险业第一品牌。

声音开拓市场,彩铃创造财富!

保险彩铃风暴震撼来袭!

借助移动互联网腾飞您的保险事业!

长按3秒识别二维码进入页面

点击就可以开通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保险公司彩铃

本文来源于雪球网,作者“流水白菜”。

一、过去三年内含价值的对比表

二、四家保险公司的投资假设和贴现率假设

下面这是新华的敏感性分析,可窥一斑

三、死差利差对内含价值增长的影响

五、十年期国债的计提和释放

智通财经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最新最全港股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保险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