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年饮料消费升级的线上线上旅游的运营模式式特色在哪里?

  在这个消费升级的时代,产品功能背后彰显个性的虚拟价值越来越重要。多变的包装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品牌已经不仅仅是去卖一个产品了,可以是一种心情、一种记忆和一种符号。如今单向、传统的宣传方式已然落伍,挖掘每个人内心的认同感、建立基于社群的情感联系,并让他们主动参与和分享,才是扎根市场的方式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在产品包装上大做文章,小编首先想到的就是江小白。在网友们大谈星座文化的时候,江小白与同道大叔合作推出了同道大叔纪念版;重庆直辖20周年的时候,江小白推出了重庆味道纪念版;2017年新说唱文化兴起的时候,江小白和GAI周延、Bridge、C-BLOCK大傻联合推出了YOLO纪念版……每一款产品的推出,都是一次创新和升级。

  今年毕业季期间,江小白又推出了"召唤瓶",并开展了以"立瓶召唤,青春不散"为主题的毕业季活动,吸引了全国很多应届毕业生参与。召唤瓶是江小白表达瓶系列产品的升级版,瓶身纸套正面是动漫形象和语录,背面有留白可以手写留言。这一个简单的改变,赋予了酒瓶"召唤"的功能,使其成为承载同窗友谊的一个契约媒介。

  小编今天着重要说的不是江小白哦。而是饮料界的后起之秀-易小年。易小年以还原中国70、80年代老汽水作为切入点,以更加清新、纯粹的口感与包装获得新生代消费人群对产品的喜爱。只卖三款汽水,分别是桔子汽水、大白梨汽水和荔枝汽水。这三款汽水有着各自的文化和寓意。桔子汽水代号机智,是来自江南的味道;大白梨汽水代号别离,是大东北的记忆;荔枝汽水代号励志,是西南的回忆。在第一款产品包装上,重金邀请现代美学设计师为易小年设计不可回收的玻璃瓶,整体瓶身线条优雅,老汽水瓶记忆与新时尚美学的结合,给消费者更富档次的体验。另外,在商标设计上,易小年没有使用当今流行的文案画面,采用的是手绘场景表现,勾画出当年儿时的影像,更富年代带入感。

  易小年近期推出的文学瓶,更是引领了一股文学热潮。瓶身正面是一句文学作品里的扎心话,反面是摘抄的一小段文字。都来自热门的文学作品,包括平凡的世界、活着、围城等 。希望在这浮躁的社会,人们可以摆脱手机依赖,开始重新拾起一本书,静下心来把它读完。易小年愿意做一个文学的传播者,带给人们更多的平静和感悟。

  在社交媒体发达的现在,瓶身已渐渐成为品牌的传播媒介。反正小编只要看到带文案的瓶子,就会不由自主地多看几眼,然后就想带回家。你呢,你在喝他们时,也是喝的那些文案吗?

  注:此文属于中国消费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编者按】汽水饮料行业一直以来似乎没有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一方面,中国的汽水行业长期被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行业巨头占据主要份额,创业企业难以与其抗衡争抢市场;另一方面,现在的饮料产品类型越来越丰富,消费者更加青睐相对健康的茶饮料、果汁等饮品。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一家创业企业仍然选择进入汽水饮料行业。

  以下是易小年创始人蒋馨向亿邦动力网的投稿:

  易小年是中国食材B2B企业-链菜核心团队推出的一个年轻的饮料品牌。在公司成立初期就曾获得青岛创投机构数百万元的融资。

  汽水饮料虽赛道够宽,但一直被全球巨头占据。中国饮料市场规模6734亿元,汽水(碳酸性饮料)全球巨头可口可乐、百事可乐2016年销售额总和约为1000亿美元。根据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全球销售分布分析,加上中国本土汽水企业北冰洋、冰峰品牌等再次崛起,中国汽水(碳酸性饮料)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

  虽然说,中国汽水(碳酸性饮料)市场容量巨大,由于全球巨头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常年占据此品类,是很多饮料企业畏惧,不敢触碰的饮料领域。那么,易小年为什么还要选择进入汽水饮料行业呢?理由有三个:

  第一,近些年,各个行业都在探索产品的消费升级。很多饮料企业,认为消费升级是产品的升级,但在我们看来,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升级。在这轮消费升级中,80、90甚至00后成为主要的消费人群。虽然说很多饮料企业打着健康的概念取悦新生代消费群体,但这类人群仍不买帐,仍然会选择汽水、功能性饮料的饮料产品。一些大牌在产品内容与产品包装上一直没有做过调整。但易小年在产品包装、场景、服务等内容上都做出了调整。

  第二,中国饮料行业,品类非常丰富,出新的速度远远高于其它行业。2015年,是凉茶的天下。2017年,又有多款功能性饮料抢占市场份额。多年来,从来没断过纷争。我们认为,饮料无论多少概念出现,仍要回归饮料的本质,“解喝、爽口”依旧是饮料为消费者带来的核心诉求。汽水饮料具有这样的要素,在发展半个世纪之久,仍是消费者选择的核心产品之一。重新复苏的北冰洋2016年销售额超过6.5亿,也再次证明汽水产业存在的意义。在未来的三年内,汽水行业将会全面开花,也是在这三年里,汽水行业将会出现市值达10亿,甚至超过100亿的新生品牌。

  第三,选择汽水(碳酸性饮料)市场发展,等同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作为一家初创性企业,就像一只蚂蚁,本来就什么都没有,有机会向全球巨头去学习格局与经营策略。

  中国饮料行业从来不缺乏新品,作为新创办的品牌来说,无论包装与体验如何精美,同样与其它新品遭遇一样的问题,如,无法与经销商形成对价关系,如,难以快速提升渠道翻单率等等。我们从创办之日起,没有大规模招商和发展经销商,更多的经历还是确保产品有足够多的生存空间甚至促成品牌发展。

  目前,易小年总部设在江苏常熟,一来人工、运营等成本较低,二来与易小年“小城市、快发展”经营战略相匹配。目前,易小年创立了以销售汽水为核心的主题式消费场景——易小年汽水站。汽水站包括品牌宣传、客户体验、店内零售等内容,还打通城市线上同城配送、餐饮渠道开发与企业团购业务。

  易小年汽水站7月9日自试营业以来,店内流量超过50000人次,四场与易小年汽水站关联的品牌推广活动,品牌曝光到达人数预计超过15万人次。

  围绕易小年汽水站的渠道业务发展,餐饮铺货到达率99%,餐饮翻单频率保持在每家每天2箱。合作的企业团购业务超过20余家,两个多月以来,常熟地区瓶装汽水销售超过10万瓶。

  9月份后,易小年将业务重心放在易小年汽水站全国城市布局上,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以及重要的二线城市,由易小年投资建设站点,三线以及城市规模较少的城市则采用品牌输出的方式,寻找更多城市发展商,共同完成。易小年汽水站还将开发更多周边产品,并引入第三方原创的文创产品。

  三年内,易小年计划在全国建设不低于1000家以售买汽水为主、文创产品为辅的文青小店,同样,围绕汽水站,打造产品发展自循环渠道体系。

原标题:易小年,引领饮料消费升级的下个五年

2017年度中国饮料冷饮产业报告中显示,全球饮料行业增长趋势走弱,值得注意的是,消费新场景呈快速增长趋势。另外,对于年轻消费者市场的争夺非常激烈,产品的年轻化成为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易小年-一个由互联网从业人员创办的饮料品牌,他们没有像其它饮料企业选择走“健康饮品”路线或选择热门的“功能饮料”路线,而是另辟蹊径,选择还原中国70、80年代老汽水作为切入点,以更加清新、纯粹的口感与包装获得新生代消费人群对产品的喜爱,在易小年大本营江苏常熟完成产品及模式测试,产品订单已排到10月。

易小年创始人蒋馨告诉我们,中国饮料行业发展至今已有半个世纪之久,老牌饮料企业在上一轮的消费升级中占有强势的领导地位,新品上市如果沿用传统渠道流通方式几乎都会全军覆没。另外,虽然说饮料行业新品云集,大部分企业都围绕“包装创新”作文章,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一轮的消费升级,在产品内容建设、渠道发展上都没有抓住新生代消费人群的心,产品种类虽丰富,但内容仍然非常匮乏,难以获得新生代对产品的追捧,难以突出重围。之所以创办易小年,不仅仅我们要深刻理解消费升级,要理解消费者,打造更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文化,更重要的是以产品为载体不断创新,解决行业渠道流通环节多、产品附加值低等痛点。

饮料消费升级,重在产品内容的升级

“要么走胃、要么走心”是易小年对饮料消费者的认知,易小年认为,在饮料行业,大体分为两部分消费人群,一类人群注重健康饮食,除了纯果汁类NFC与纯净水以外95%的饮料并不能满足此类人群的需求,此类人群消费能力相对较高,年龄集中在35岁以上,也是因为到了这类层级的消费人群逐渐放弃饮料改喝其它饮品,导致NFC品类产品市场消费一直不温不火,产品没有得到正面的反馈。另一类人群为80、90后年轻消费人群,是这个行业的高频复购人群,也是消费升级后核心消费人群,他们更多关注点是在产品诉求上,关注产品能传递哪些价值与意义?需要更加走心的产品与其消费人群产生交互。

在上一轮的消费升级中,可口可乐、红牛等优秀的产品抓住用户的心理,至今仍是市场上主流的产品,但由于消费变化,消费者不再满足这些产品传递的内容。

易小年抓住饮料行业消费升级暂时的空窗期,在这一轮消费升级中,针对80、90后年轻消费人群,开发“走心”的汽水品类产品,在口感、包装、场景以及服务四个维度进行产品内容全面升级,产品内容坚持“简单、纯粹”的理念,从口感开始,就遵循这一主线,几个月全球饮料分析与配方测试,百分百还原老汽水的风味,独家配方研发出三款结合中国大江南北儿时记忆中的产品,桔子汽水、大白梨汽水与荔枝汽水。

在第一款产品包装上,易小年没有延用市面常用的PET包装,重金邀请现代美学设计师为易小年设计不可回收的玻璃瓶,整体瓶身线条优雅,老汽水瓶记忆与新时尚美学的结合,给消费者更富档次的体验。另外,在商标设计上,易小年没有使用当今流行的文案画面,采用的是手绘场景表现,勾画出当年儿时的影像,更富年代带入感。易小年创始人表示,产品还在不断完善,未来将出现更多针对年轻消费人群的包装。

不仅如此,易小年在场景与服务上也下足功夫,不断完善周边产品的开发,在与餐饮客户合作时,没有野蛮的张贴产品海报,而是通过开发眼镜布、饭后口哨糖等周边产品,为餐饮客户完善他们的服务体系。在对终端消费者服务时,无论买几瓶易小年汽水,都会提供包括创意瓶启、吸管等产品衍生服务。

饮料消费升级,重在品牌文化的塑造

一款优秀的产品离不开品牌文化的培育。在饮料行业,作为全球饮料巨头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都有特有的文化属性,可口可乐代表的是美国式精神、爱国文化,百事可乐则代表激情、青春文化,也是这样的文化标签为百年品牌发展提供支撑。

易小年所触及的产品是中国汽水,在易小年整体品牌建设上,易小年团队一直思考品牌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是什么。中国汽水从有到消失,再到出现,一直伴随产品成长的是中国特有的市井生活的体现,这种市井文化,在易小年团队看来是亲切的、融和的、简单的。

易小年品牌从创办以来,一直将品牌文化塑造作为第一要务,不断挖掘中国特有的市井文化素材,与“简单、纯粹”的产品理念结合在一起,用更丰富的周边产品开发与产品场景设计将消费者带入到品牌文化中来,培育易小年亲切、融和、简单的品牌文化标签,搭建产品在未来竞争中强大的壁垒。

饮料消费升级,重在场景内容的体验

对于消费场景的打造是消费升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对于竞争激烈的饮料行业,一款新品想脱颖而出,除了产品本身的品质,重要的的是体验式消费场景带动产品的销售与发展。

对于拥有良好的渠道发展资源的易小年并没有像其它新品一样,一开始把经历放在招商与发展渠道经销商上,而是建设在全行业首家以出售汽水的实体店-易小年汽水站,以实体店+同城O2O的模式,去商超化,直达终端,另一方面,以实体店为圆点,开展区域内的有品质的餐饮渠道开发,形成自我体系的全新渠道模式,从而解决产品流通环节多、渠道费用等问题,为全行业提供更有建设性的模式发展。据易小年创始人蒋馨介绍,易小年产品7月份在江苏常熟测试,一个月动销30000多瓶,其中易小年汽水站销售量超过10000瓶,对一款新品来讲己经超出预期。她还称,到2020年,在中国地区要建设不低于1000家易小年汽水站,除了建设强大的品牌形象,最大化保证通过自有渠道体系保证稳定的销售业绩。

易小年创始人蒋馨是全国饮料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女性创业者,在创办易小年前任中国食材B2B互联网公司-链菜的总经理助理、公共事务部总经理,其易小年核心创始团队全部来自链菜。易小年创办之初己获得数百万元的天使投资。未来,在易小年渠道模式发展,链菜也将给予更大的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线上旅游的运营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