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信用卡分期是分期的一个900还了7个月没有钱了在等三年还清有问吗

原标题:一个女博士留美那七年,写给还相信梦想的人们

22 岁带着三个箱子登陆美利坚,四年后读完博士,六年后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在美利坚的土地上成为有产阶级,一步一步,走得踏实精彩。

一个留美女博士的七年,谨以此献给过去的 7 年,谨以此憧憬那未知的将来。

在美国这7年,是一场游历,一场冒险,一场人生观的洗礼。从平凡到努力追求光环,到回归平凡。从cultural shock,到适应这里的生活,到reverse cultural shock,到能够在中国美国之间自如地穿行。有那么多事情看着一头雾水,居然慢慢也能学会,然后做好。

有那么多坎好像真的过不去了,却也终于安安稳稳全都跨过。也许没有了身边父母的指引,朋友的影响,反而更容易长大,更懂得珍惜。

出国那年赶上美国这边砍research funding,中国SARS爆发,总之offer很少,签证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得难,每天只过有限的几个。当时学校实行封闭制,出个校门要上报到学校党委,好不容易批准了出去签个证。怕坐地铁,坐公车传染,居然和朋友两人从五道口一路骑车去的大使馆。

那天我所见到的那群签证的人里面,一共过了两个,我和我的朋友。回来的路上,我们一路都在day dreaming美国的生活,就好像那个原本陌生的国家忽然变得那么近了,看得见摸得着了一样。

事实证明,那天的想象和现实差的很远,美国和中国仍然隔着12个小时的时差。

登陆美利坚的那天,我们12个人,结伴从上海飞往北卡。我小心翼翼得看管着自己的两个158表,外加手里一个塞得鼓鼓囊囊的登机箱,因为那时候,这些就是我在美国赖以生存的全部家档。没有高楼,没有华丽的装修,有的是蓝天白云,红花绿草,和之间那些漂亮的小房子,和想象里的美国挺不一样的。

在最初的几周里,忙碌得穿梭在学校的各个地方,参加各种orientation,吃各种免费饭,自己几乎没有开过火。于是给爸妈男朋友打电话,告诉他们这里的生活真好啊。唯一遗憾的是英语测试口语和笔试都没过关,被学校要求上英语补习课,要强的我郁闷得哭了两场。

当最初的新鲜感慢慢淡去,学校开始上课,免费饭活动基本结束之后,生活开始走向美好的反面,无聊和单调渐渐笼罩了我。在北卡没车寸步难行,我没车,有也不会开,所以出了学校去哪儿都要求人带。

带人买菜逛街吃饭的通常是一帮子师兄们,他们问我有没有男朋友,我说有,关系很好,他们就不来带我了。还好我室友比我聪明,告诉人家男朋友出国前分了,所以师兄们就乐颠乐颠来带她,我就每次也蹭个座。

我们系里(工程专业)有一半以上是中国人,剩下的也是印度的,南美的,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英语全都说不利索,所以大家默认只和自己国家的人hang out,用母语说话。我老板是中国人,组里除了一个土耳其小伙,清一色中国人,老板知道大家英语不好,所以要求大家在学校不可以说中文,要用英文交流。

中国人和中国人说英语是一件很变扭的事情,所以我们决定不到万不得已就不说话,大家自顾自埋头做research。我们老板上课我都能听懂,因为他不太说,在黑板上一黑板一黑板得写公式,美国同学全部lost,我们中国学生能follow。Office hour我是不去的,有问题我也问不清楚,有那个空问自己琢磨会儿就明白了。

我不会做饭,我以为我会,因为我看过我爸做饭,觉得不难。我室友比我放弃的早,她每天早上剁一堆的生菜,一天就吃沙拉。吃沙拉我受不了,吃冷三明治我都反胃,我是中国胃,在吃了一阵方便面煮蔬菜之后,我决定自己尝试做菜。

煮坏了两个汤锅(烧干了)一个炒锅之后,我发现做菜的真理在于xx炒xx,你把一样荤菜,一样蔬菜放在一起炒,放一点盐,一点糖,一点味精,出来就是一道菜。好像我们同去的一帮人都有差不多的感悟,因为在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开始互相邀请吃饭,或者是一起聚餐,大家的菜都大同小异,不过是不同的xx炒不同的xx,大家都为自己饿不死了而感到很骄傲。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个学期,老板很喜欢我,因为我听话,学东西又快,而且除了吃饭睡觉,我没什么别的事情干,所以有无数时间给他干research。第一学期三门专业课,全部都是A,只有英语课得个B,总结一下,考试写公式和数字的哪怕上课听不懂也是A,如果是用英语的,就没戏了。

如果不是因为她的出现,生活也许就这样平平淡淡过下去,在science的奇妙世界里曲高和寡。她是我们的engineering school 的dean,stanford博士,我佩服她不是因为她research做得好,事实上她好像都不怎么做research了,而是她的优雅,她的言谈,她的魄力。她让我明白到,在美国,每个人都有机会,但你必须有勇气,敢想敢做,敢表现自己。

我问自己,你为什么要来美国?如果你来美国就是为了生活在中国人的圈子里,用中国的方式生活,用中国式的思维处事,用中文和人说话,吃自己做的蹩脚中国菜,蜗居在电脑前推公式写程序读paper,那么你没有必要来美国,这些事情在中国你完全可以做的更好。

所以我决定走出我火柴盒一样的生活空间。所以第一步是要让自己改变习惯。我鼓励自己用英语去思考,开始很难,因为一不留神想东西就用中文了,但是用中文思考然后翻译成英语说出来,比直接用英语思考会慢很多,表达会比较生硬。

我给自己创造各种各样听和说英语的机会,我去参加学校的,各个系的,本科生的研究生的event,和不同的人聊天,学到什么就在自己心里默念几遍,然后找一切机会现学现卖,social对于我们来说不单单是学语言,也是学生活,学交际,扩大朋友圈子,很简单的道理:局限在中国人的圈子里是无法真正体验美国生活的。

晚上从办公室回家的路上没有人和我说话,我就自己和自己说,我还给各种customer service 打电话,和他们argue,和他们询问这个那个的服务,他们的工作就是陪顾客聊天,所以你说,他们就得陪着,就这么简单。

我也去mall和sales聊天,谈话通常从我指着一样东西问what is it开始,然后人家说了以后,我paraphrase,用自己理解重新说一遍,到人家说exactly为止。渐渐的,我体会到用非母语把一件事情说清楚, 把一个观点表述清楚,甚至把一个人说服了,是技巧,更是艺术。

第二学期除了修三门专业课,我还跑去修了本科生的accounting,MBA的一个consulting课,还有心理系的课,反正我喜欢什么去学什么,我当我在美国上第二个本科了。学校经常请各种各样的人来做seminar,speech,除了学术的,还有很多人文的,一般是吃饭的点,我经常去,连饭也解决了。

我参加研究生学生会,我们系外国学生多,都没啥民主意识,我冲出来volunteer,理所当然就成了我们系代表了,每周在会上要发言说说自己系里同学的活动心声,回来要和系里同学说说学校有什么机会啥的。

因为做了系里的代表,名字就会被抄送来抄送去,系里的老师就都知道我了,觉得我是小学生头,有什么大事都还告诉我一声啥的,我们dean都定期和我有appointment,聊点这个那个的事情,从我这儿听听学生的声音,我有了更多接触她的机会,她告诉我了很多她的故事,一步步成功的经历。她说,you can do better than me, if you keep up

  2018年为了金融周期去杠杆降负债,导致流动性收紧、信用风险暴露和融资成本上升,同时,面对经济周期下行,又需要保持财政货币政策适度宽松。《2018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到“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松紧适度,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那么,货币政策还会放松吗?目前的货币政策松紧程度如何?接下来的操作空间在哪里?

  货币政策目标指引货币政策工具,工具力度决定货币政策周期松紧。当前中国货币政策实行多目标制,即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货币政策按照总量松紧划分为5档:适度宽松、稳健偏松、稳健中性、稳健偏紧、适度从紧,划分方法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定量上,结合国内外经验,定量指标可以分为两层:首先看总量,其次看。优先顺序是总量松紧>传导。总量,采用M2增速-不变价增速-增速为判断短期松紧的指标,采用信贷规模余额增速-GDP增速衡量中长期趋势;利率,采用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变化方向和幅度作为辅助参考指标。定性上,主要参考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货币政策的执行看法。

  过去20年,从《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及定量指标中发现中国一共经历了四轮货币政策周期。

  第一轮周期():稳健偏松-稳健偏紧-稳健偏松,从间接调控到直接调控、反通缩的四年。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出现通货紧缩,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反通缩,稳健偏松;2000年外汇占款迅速增长,最终目标侧重国际收支平衡,稳健偏紧;2001年11月通货紧缩现象再度出现,最终目标为反通缩,稳健偏松。

适度宽松-稳健偏紧-适度从紧-适度宽松,与外部冲击共振、大开大合的六年。这一阶段央行创新型的以央行票据为主,开展大规模的流动性对冲操作,最大杀器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新增的4万亿贷款。2003年9月M2增速20.97%,贷款余额增速平均高于20%,货币政策适度宽松;2004年国内物价高位、2005年美联储加息,最终目标为反通胀和国际收支平衡,稳健偏紧;2006年末国内通胀压力加大,物价稳定的目标指引下央行多轮升息升准适度从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为保经济增长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

  第三轮周期():稳健偏松-稳健偏紧-稳健中性-稳健偏松,回归稳健、多目标制约操作空间有限的六年。总量略显被动,结构上主动布局,2014年构建创新型结构性工具灵活调整。一揽子计划继续,M2增速仍处于20%左右的高位,货币政策稳健偏松;2011年受欧债危机影响,实体经济超预期紧缩;2014年金融市场乱象、经济增速换挡,结构性货币工具出台,为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稳健中性;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叠加外汇占款下降,稳增长和国际收支货币政策稳健偏松。

  第四轮周期():稳健中性-稳健偏紧,结构性微调预调的未完待续。供给侧改革、金融去杠杆、房地产长效机制,金融周期的顶部导致总量上信贷和货币供给数据显示这一阶段货币政策总体稳健偏紧。2016年配合供给侧改革,稳增长促改革货币政策稳健中性;2017年金融去杠杆严监管,金融稳定促改革货币政策稳健偏紧。

  总体来看,货币政策每轮周期是4-6年,每轮周期内有3-4次转向,每一次货币政策的持续时间平均为4-6个季度;风格从大开大合转变为微调预调,央行货币政策逐步回归稳健,增加主动管理,一是为了在应对未来可能的危机时,货币政策操作空间仍有余地,二是服从并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去杠杆、调结构、防风险;多目标制约下,货币政策易松难紧。前三轮周期中,属于稳健偏松和适度宽松的区间的共32个季度,属于稳健偏紧和适度从紧共23个季度。在多目标框架下,政府过多关注经济增长导致货币政策往往逆周期宽松;结构性货币政策受传导机制约束并不意味着总量宽松,自14年实施至今,排除15-16年通过多轮降息降准落入稳健偏松区间外,从结果来看其他时段均属于稳健偏紧和中性。

  我国处于从稳健中性到稳健偏紧的第4轮周期,目前是稳健偏紧阶段的第6个季度。未来政策回归稳健中性或偏松,但操作空间有限,更多是预调微调。主要症结在于货币政策流动性传导至银行直至市场机制受阻,货币政策有效性降低,同时货币政策目标除了调节经济周期,还要兼顾金融周期和配合供给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虽然利率市场化改革2015年已经基本完成,但由于金融体系深层次矛盾导致金融市场功能不完善和货币政策利率传导不通畅,至今由数量向利率的调控方式转型仍未落地。解决这一问题,短期来看,需要几家抬进行政策协调搭配;中期来看,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效力;长期来看,应对货币金融政策框架进行调整。

  风险提示:美联储超预期加息;中国债务风险爆发

  1 如何判断货币政策松紧

  1.1 定性来源:《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1.2 定量指标:信贷和货币供给

  1.3 综合判断:定量对定性的检验和细化

  2 第一轮周期():稳健偏松-稳健偏紧-稳健偏松

  2.1 1998年一季度至1999年三季度(稳健偏松)

  2.2 1999年四季度至2001年二季度(稳健偏紧)

  2.3 2001年三季度至2002年四季度(稳健偏松)

  2.4 总结:以从间接调控到直接调控、以反通缩为主的四年

  3第二轮周期():适度宽松-稳健偏紧-适度从紧-适度宽松

  3.1 2003年一季度至2004年一季度(适度宽松)

  3.2 2004年二季度至2006年四季度(稳健偏紧)

  3.3 2007年一季度至2008年三季度(适度从紧)

  3.4 2008年四季度至2009年四季度(适度宽松)

  3.5 总结:以稳定物价为单目标、大开大合的六年

  4 第三轮周期():适度宽松-稳健偏紧-适度从紧-适度宽松

  4.1 2010年一季度至2012年一季度(稳健偏松-稳健偏紧)

  4.2 2012年二季度至2014年四季度(稳健中性)

  4.3 2015年一季度至2016年一季度(稳健偏松)

  4.4 总结:多目标制约操作空间有限的六年

  5 第四轮周期():稳健中性-稳健偏紧

  5.1 2016年一季度至2012年一季度(稳健偏松-稳健偏紧)

  5.2 2017年一季度至2018年二季度(稳健偏紧)

  5.3 货币政策周期的启发与总结

  5.4 展望本轮货币政策周期:结构性微调预调的未完待续

  1 如何判断货币政策松紧

  货币政策目标指引货币政策工具,工具力度决定货币政策周期松紧。目前中国货币政策实行多目标制,即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其中,稳定物价是首要目标,以币值稳定促经济增长是法定目标;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有很大重叠;外部目标(国际收支平衡)服从内部目标(经济增长和稳定物价);经济转型期,金融稳定是物价稳定的前提。不同时期,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侧重有所不同,在最终目标的指引下,央行通过密切观测中介目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松紧调控。

  货币政策按照总量松紧可以划分为5档:适度宽松、稳健偏松、稳健中性、稳健偏紧、适度从紧,具体划分方法大致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从定量上看,主要观测与实体经济紧密联系的货币、信贷等指标;从定性上看,主要参考央行每季度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措辞。定量和定性,二者结合判断货币政策松紧程度。

  1.1 定性来源:《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定性方法紧密依赖于货币当局政策报告。从权威性和时间跨度出发,本文选取央行自2001年开始每季度发行一次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作为参考。据统计,共有三种反映货币政策取向的描述:稳健、适度从紧(从紧)、适度宽松。其中,稳健较为宽泛,可以细分为稳健偏紧、稳健偏松、稳健中性。

  1.2 定量指标:信贷和货币供给

  货币政策的松紧适度针对实体经济,而非金融体系。判断货币政策松紧首先要看信贷政策能够支撑实体经济,其次是对小微、三农等薄弱领域的支持力度,再次是对创新企业融资信贷的支持力度。

  短期来看,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假定统计口径不变时,可以作为判断货币供给松紧的参考。原因有二:一是货币供应量可以反应货币流动性,二是自1984年以来一直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尽管我国已不再公布M2和社会融资的规模数量指标,但利率传导机制尚不畅通,货币政策仍依赖数量调控(徐忠,2018)。因此,在假定统计口径不发生变化的时候,货币供应量可以作为短期判断短期货币政策松紧的指标。一般而言,M2增速-实际GDP增速-CPI增速能够反映货币供给增速差距。

  中长期来看,信贷获取能力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大于真实利率水平对经济产生的波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指出:“货币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与信贷之间的关系,信贷获取能力的变化对经济活动的水平具有显著影响。真实利率水平的变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似乎要小一些”。从数量上,信贷规模余额增速-GDP增速是最为典型的反应总量松紧的指标。从价格上,贷款利率水平与存款利率水平微观影响最为深远。但是价格传导的前提条件是数量处于合理区间,因此,在使用价格指标前需要先观测数量指标。

  1.3 综合判断:定量对定性的检验和细化

  定量对于定性的修正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检验适度宽松、适度从紧(从紧)、稳健的可信度,二是将稳健细分为稳健偏松、稳健中性、稳健偏紧。结合国内外学者经验,定量指标可以分为两层:首先看总量,其次看利率。优先顺序是总量松紧>利率传导。

  首先看总量。采用M2增速-GDP不变价增速-CPI增速为判断短期松紧的指标,采用信贷规模余额增速-GDP增速衡量中长期趋势,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各赋以0.5、0.5的权重,组成衡量货币政策周期的综合指标,指标落入同一区间且持续两个季度以上(不含)才看作变化,否则纳入相邻相似区间。

  第二看利率。采用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变化方向和幅度作为辅助参考指标。当总量显示的结果比较模糊或处于两种状态之间时,例如处于稳健偏松和适度宽松两者之间时,采用微观层面影响最深远的融资利率变化的方向和幅度辅以确定。

  考察过去20年中国的货币政策松紧周期,我们主要从《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及定量指标中发现大概经历了四轮周期。

  2 第一轮周期():稳健偏松-稳健偏紧-稳健偏松

  从1998年到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经历了从稳健偏松到稳健偏紧稳健偏松3个阶段。

  2.1 1998年一季度至1999年三季度(稳健偏松)

  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内外承压,首次出现通货紧缩,货币政策稳健偏松,最终目标为反通缩。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内需不足、就业压力增加、外需下滑,GDP增速从1996年的9.9%下滑至1997年的9.2%。国内首次出现通货紧缩的现象,1997年10月零售物价首次出现负增长,1998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仅增长6.8%。基于此,央行从1998年一季度开始通过取消贷款规模、大幅下调法定准备金率、引入公开市场操作、多次降息等手段放松银根。

  2.2 1999年四季度至2001年二季度(稳健偏紧)

  CPI由负转正、经济良好运行,恢复导致外汇占款增加,央行最终目标侧重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稳健偏紧。进入2000年后,CPI由负转正后低位温和运行,GDP增速为9.5%,比上年增长0.8个百分点。2000年后进出口贸易恢复性增长导致外汇占款迅速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央行改变公开市场操作方向,由投放基础货币为主转变为回笼货币为主,2000年8月1日首次开展正回购操作收回流动性。这一阶段,央行并未启动率和利率工具,同时控制信贷规模适度增长。

  2.3 2001年三季度至2002年四季度(稳健偏松)

  通缩再现,经济承压,央行最终目标为反通缩,货币政策稳健偏松。2001年受美日欧经济下行的外部影响,我国经济增速为8.3%,相比去年略微下降0.2百分点。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吸引大量的外资,企业技术水平得到提升,生产效率提高,成本下降而引发物价总水平的下滑。2001年11月开始,通货紧缩现象再度出现,CPI由正转负,下跌态势持续10个月。央行首先以买入现券为主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为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央行在2002年2月降息,下半年M2同比增速稳步升高,宽信贷政策助力房地产行业迅速崛起,2002年经济增速企稳回升至9.1%。

  2.4 总结:以从间接调控到直接调控、以反通缩为主的四年

  年这四年间货币政策主要目标为反通缩,基本完成了由直接调控到间接调控的过渡,成功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加入WTO的外部冲击。央行在此阶段开始综合运用再贷款、率、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等多种工具,在方向上均是适当扩大货币供应量。此外,央行取消贷款规模管理,赋予商业银行贷款自主权。在此阶段,存准率从8%降至6%,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6.39%降至5.85%。

  3 第二轮周期():适度宽松-稳健偏紧-适度从紧-适度宽松

  从2003年到2009年,中国货币政策经历了从适度宽松到稳健偏紧到适度从紧到适度宽松4个阶段。

  3.1 2003年一季度至2004年一季度(适度宽松)

  经济增速高位运行,央行最终目标为稳定物价,从M2指标和贷款余额均显示货币政策适度宽松。M2于2003年9月达到20.97%,为1998年后新高,贷款余额增速平均高于20%。所以尽管央行在边际上收紧,执行报告中的措辞也是稳健,但考虑到从实体经济的信贷数据和实际的货币供给,我们判定这一阶段的货币政策为适度宽松。

  货币政策偏向于调控银行过剩流动性和促进信贷平稳增长。2003年粮食供求关系趋紧,增速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煤电油运供求紧张,2003年GDP增速为10%,相比上年增长0.9个百分点,CPI在前三季度温和低位运行,此后同比连续增长。由于传统的公开市场操作中的正回购和现券卖断交易受到持有债券规模限制,央行2003年4月首次发行中央票据收回银行体系流动性。

  3.2 2004年二季度至2006年四季度(稳健偏紧)

  国内物价高位、国外美联储加息,央行最终目标为反通胀和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稳健偏紧。2004年物价持续高位,7月CPI同比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央行加大调控力度,下半年1次升准1次升息收回流动性。2005年初通胀压力不减,央行通过增大央行票据发行规模控制流动性,但为保证汇改推出,超储率由1.62%降低至0.99%。进入2005年三季度,央行减少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保持货币正常利率地位运行。7月21日汇改,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随后进入四季度后,美联储连续加息导致中美利差进一步扩大,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促进货币市场利率合理回升。这时央行的最终目标偏向于国际收支平衡,央行在汇改前后不断调整公开市场操作方向来调节流动性。

  从2006年二季度开始,我国、天然气、水、电、煤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各地相继上调水电价格。2006年6月,发改委将25个省上网电价平均上调1.174分/千瓦时,销售电价平均提高2.5分/千瓦时。央行此时偏重于反通胀,从2006年4月开始至年底,2次升息,3次升准。

  3.3 2007年一季度至2008年三季度(适度从紧)

  国内通胀压力加大,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年,GDP增速高位持续增长,2007年GDP增速达到14.2%。2007年1月,定价采用“原油加成本”定价体系,政府补贴逐步退出,油价市场化改革导致短期内油价迅速上涨。资源价格上涨不可避免导致实体经济通胀加剧,再叠加此前电价上涨的效应并未消退,以及国际收支双顺差加剧,持续过快增长导致的国内流动性过剩。

  在此背景下央行的最终目标为反通胀,从2007年1月开始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多轮升息升准开始全面收紧流动性。尤其进入2007年,每月均有升息+升准操作,一年中出现3次同一个月内既升息又升准的情况,调整力度空前,但CPI数据显示通胀不减反增。究其原因,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抵消货币政策的一部分效果;2)利率市场化改革未能跟上货币政策调整步伐,商业银行存贷款息差不断扩大,放贷动机增加,导致实体经济投资过热;3)过快增长的CPI和滞后调整的名义利率导致实际利率长期为负,导致资金涌入股市、房地产领域,反过来刺激实体经济。到了2008年年初叠加冰雪冻自然灾害,通胀压力更大,2月CPI同比增长达到8.7%的高位。

  3.4 2008年四季度至2009年四季度(适度宽松)

  2008年上半年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经济承压,央行最终目标为经济增长,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2008年GDP增速为9.7%,自2003年来首次低于10%。外需下降,国内产能过剩,就业受到冲击,叠加资本市场下挫引发的负财富效应,消费下降,企业效益降低。基于此,2008年下半年央行最终目标为经济增长,货币政策风向转变宽松,通过多次降息、降准以及减缓发行央票来释放流动性,最为关键的是从2008年11月至2010年底的拟定4万亿拉动地方基建,辅以降低首付比例和公积金贷款利率等刺激房地产。一揽子计划在2009年初正式投放,大量低息资金投向棚改、基建、民生工程、电网改造、灾后重建等领域,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货币供应存量和信贷存量上升,通货膨胀预期滞后增加,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明显提升。这一阶段,央行4次降准共2个百分点,4次降息共1.89个百分点,同时调减公开市场操作力度。

  3.5 总结:以稳定物价为单目标、大开大合的六年

  年这六年间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从单一的稳定物价转变为以稳定物价为主,兼顾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这一阶段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完全放开贷款利率上下限、实行再贷款浮息,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作为货币市场下限,培育Shibor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这一阶段央行创新性的以央行票据为主,开展大规模的流动性对冲操作,主要是为了摆脱传统的正回购和现券卖断受持有债券规模的限制。此外,最大杀器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新增的4万亿贷款。存准率从03年初的4.14%上升至2009年四季度的15.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03年初的5.21%,最高到07年的7.47%后回落至09年末的5.31%。

  由于多目标框架的制约和外部冲击,这一轮货币政策调控稍显被动,虽然在方向和幅度上较上一轮周期更甚,但效果却打了折扣。中国加入WTO之后,很明显货币政策受外部影响加大。2008年金融危机前货币政策边际紧缩,由于危机冲击央行被迫转向放松,危机过后多次升准升息开始收紧,但一揽子计划仍在继续,部分抵消了紧缩效果。货币持续宽松流入房地产领域,房价过快上涨。总体来看,这一阶段货币政策的松紧受外部冲击的影响明显增加,而多目标的政策框架下也使得货币政策易松难紧。

  4 第三轮周期():稳健偏松-稳健偏紧-稳健中性-稳健偏松

  从2010年到2015年,中国货币政策经历了从稳健偏松到稳健偏紧到稳健中性到稳健偏松四个阶段。

  4.1 2010年一季度至2012年一季度(稳健偏松-稳健偏紧)

  2010年经济增速回升,CPI连续增长,通胀压力初现,央行最终目标为经济增长和反通胀,多次降息降准收回流动性,但一揽子计划仍在继续,抵消紧缩效果,因此直到2011年仍处于稳健偏松。2010年,前期超发的货币导致通货膨胀预期兑现,2010年2月后CPI超过2%的合理区间并持续增长至10月5.1%的高位。经济增速回升,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也逐步消退,央行通过多次升准升息收回银行流动性,紧缩银根。但考虑到2010年四万亿一揽子计划投资于年底结束,效应完全抵消紧缩效果,M2增速虽有下滑但仍处于20%左右的高位。

  价格高位,央行最终目标为反通胀,多次升准加息,受欧债危机影响,2011年超预期紧缩。2011年经济增速为9.5%,有所回落影响不大,上半年CPI同比连续上升至7月的6.45%,央行多次升准升息,曾于10年底、11年2月、4月同时升准升息。从2010年央行开始紧缩算起,这一阶段共有5次升息,幅度为1.25个百分点,13次升准,幅度为5.5个百分点。在此阶段,货币利率上升,吸引外资流入,外汇占款理应上升,但在10月至12月,外汇占款却边际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欧债危机影响,出口企业业务收缩,被迫从境内获取外汇支持国际贸易,造成外汇占款下降。政策面紧缩+外汇占款下降,两者叠加强化,造成2011年末超预期紧缩,在市场上表现为股债同跌,因此2012年初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补充银行体系流动性。

  4.2 2012年二季度至2014年四季度(稳健中性)

  2012年二季度开始,CPI平稳回落至合理区间,央行最终目标侧重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稳健中性。2012年二季度开始,欧债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明显增加,前三季度各季欧元区实际GDP环比为零或负增长。同时期美国国会与政府的“财政悬崖”问题带给全球金融市场冲击。导致我国2012年外需疲软,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全年经济增速同比增长7.8%,物价增速回落至合理区间后相对保持稳定。基于此,央行二季度连续降准降息,向市场继续注入流动性。M2增速和贷款余额增速显示,央行在11年底的边际紧缩转变成了稳健中性。2012年末全球经济走向开始好转,2013年欧债危机得以缓解,美国经济复苏好于预期。

  2013年CPI同比增速基本处于2%-3%之间,经济增速为7.8%,基本与上年持平。央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侧重金融稳定,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对于金融市场乱象态度严厉,不放水态度坚决。2013年上半年信贷和社融增速过快,但银行体系资金过多在同业市场空转,6月进入银行传统考核期节前高峰,整个银行体系流动性短缺。央行继续发行央行票据收回流动性、坚持不放水,以示惩戒。再叠加此时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宣布考虑退出量化宽松,美元大幅反弹,我国外汇占款下降,二者共同造成边际过度紧缩,此后央行再提供部分流动性支持。

  2014年经济增速换挡,GDP增速为7.3%,CPI低位运行,央行最终目标偏重稳增长,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结构性货币工具登上历史舞台。经济总量上增速换挡,结构上支持薄弱环节是进入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2014年央行实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相继推出。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出口增大,MLF逐渐取代对冲外汇占款;定向降准配合再贷款将资金定向释放到小微、三农领域。

  4.3 2015年一季度至2016年一季度(稳健偏松)

  经济下行,外汇占款下降,2015年央行多次降息降准弥补流动性缺口,最终目标为稳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稳健偏松。国内方面,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GDP增速破7,CPI保持低位,同比下降5.2%,导致名义利率未增但实际利率偏高,私人部门信贷增长乏力。国外方面,美国宣布退出量化宽松,811汇改增大恐慌,外汇占款持续下降。基于此,央行通过降息降准弥补流动性缺口。

  4.4 总结:多目标制约操作空间有限的六年

  六年间货币政策调控回归稳健,但多目标制约导致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增大,2015年彻底放开存款利率上下限标志着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完成,但由于金融部门深层次的矛盾制约着金融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和利率传导机制的畅通有效,货币价格转型并未完成。这一阶段,虽然金融危机已过,但一揽子计划仍在继续,部分抵消掉紧缩效果,回调不到位。2011年末货币政策边际收紧,此时欧债危机恶化导致外汇占款下降,货币超预期更紧,导致2012年初货币政策被迫转向偏松。货币政策也曾因多目标难权衡,在2016年短暂失位。可以看出,在总量的控制上操作空间有限、操作难度上升。但是在调结构上央行主动布局,于2014年构建创新型结构性工具灵活调整。

  5 第四轮周期():稳健中性-稳健偏紧

  从2016年到2018年,中国货币政策经历了从稳健中性到稳健偏紧两个阶段。

  5.1 2016年二季度至2016年四季度(稳健中性)

  2016年一季度后经济下行,物价稳定,央行最终目标为经济增长,但需配合供给侧改革,货币政策稳健中性。一季度后经济下行压力减轻,全年GDP增速为6.7%,物价持续低位,就业整体稳定,因美元走强,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出口增加。表面上看没有突出矛盾,但本质上陷入死循环:内需收缩要求货币政策逆周期宽松,供给侧改革物价下行要求货币政策克制。而供给侧改革又是解决经济下行导致的内需收缩的唯一正确的途径。根据定量指标显示,央行倾向于更多的配合供给侧改革,在多方制约下实行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削峰填谷”。

  5.2 2017年一季度至2018年二季度(稳健偏紧)

  2017年经济稳中向好,物价温和上涨,央行最终目标侧重金融稳定,严监管决定货币政策稳健偏紧的大方向。2017年经济超预期稳中向好,物价温和上涨。国内消费增长拉动内需,货币增速和投资增速放缓表明经济转型与供给侧改革有初步成效,再叠加全球经济复苏提振外需。央行此阶段配合去杠杆同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对金融体系进行严监管,8月规范同业存单,11月末就资管新规征求意见。严监管决定了方向,货币政策决定边际,央行在此阶段并未动用存准率和基准利率,而是频繁采取公开市场操作熨平流动性。

  2018年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物价基本处于2%的合理区间,央行最终目标为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以结构性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对国外冲击、支撑国内去杠杆。美联储加息、美元走强、特朗普减税、全球贸易摩擦导致资本加速回流美国本土,各国尤其新兴市场普现汇率贬值和股市下跌。央行此阶段的最终目标有两个: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从三次定向降准和7月的央财之争可以看出,货币政策在边际上有所放松,但是央行不会重走“大水漫灌”的老路,而是“精准滴灌”,一是因为大面积注水只是饮鸩止渴和拖延时间,并不能解决实体经济中注入信用违约、小微融资难、股权质押风险爆发等结构型失衡困境;二是为了继续配合去杠杆和防风险进程,货币政策仍需克制;三是央行有能力精准投放流动性。经过4年对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和摸索,央行已经可以通过MLF、PSL、CRA、定向降准等灵活调节流动性。

  未来货币金融会结构性宽松,但金融周期拐点已现,信贷数据和货币供给显示总量仍然稳健偏紧。

  5.3 货币政策周期的启发与总结

  货币政策的周期是4-6年,每轮周期内有3-4次转向。前三轮周期分别历经4年、6年、6年,与产能周期相仿稍滞后,这说明货币政策跟着经济指标走,而非针对金融体系。在每一轮周期内,分别有3次、4次、4次转向,说明每一次货币政策的持续时间平均为4-6个季度。

  多目标制约下,货币政策易松难紧。前三轮周期中,属于稳健偏松和适度宽松的区间的共32个季度,属于稳健偏紧和适度从紧共23个季度。尤其在多目标框架下,政府过多关注经济增长,过往为了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形成GDP考核体系,城镇化和房地产崛起,地方融资平台、国企、房企存在预算软约束,货币政策始终易松难紧。

  降息降准并不能等价于货币政策宽松,升息升准不能代表货币政策紧缩。传统意义上,降息降准被认为央行放松银根和政策面的宽松,升息升准被认为收紧银根。但在过去三轮周期内,松紧程度还要受到信贷、公开市场操作等影响。尤其是信贷余额往往决定了中长期货币松紧程度,要比利率和存准率的微观传导更相关、更有效。

  政策回归稳健,从大开大合转变为微调预调。从2003年以来,由于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外部冲击以及油电价改革、人民币汇改等内部改革,央行曾采取大开大合的货币政策,在逆周期调控的同时却也留下不少隐患,例如房地产泡沫和地方融资等。之后央行货币政策逐步回归稳健,微调预调,增加主动管理,一是为了在应对未来可能的危机时,货币政策操作空间仍有余地,二是服从并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去杠杆、调结构、防风险。

  结构性货币政策调的是结构,受传导机制影响并不意味着总量宽松。自2014年实行结构性货币政策以来,除去2015-2016年间采取多次普降息普降准后处于稳健偏松区间外,其他时段里总量上都属于稳健中性或稳健偏紧。结构性货币政策重在调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由于传导不够通畅,并不意味着总量宽松。

  多目标意味着多约束,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有限,症结在于传导不通畅。三轮周期以来,最终目标由单一的稳定物价逐渐增加到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金融稳定。目标越多,约束越多,操作空间越少,操作难度越大。目前,存准率虽高但要考虑到国际收支平衡大幅下降的可能性很小,存贷款利率已经降至1.5%、4.35%,空间不大。同时,三轮周期均出现调节存准率和利率但未达预期效果的情况,这说明货币政策传导并不畅通,从政策利率到银行间利率再到微观存贷款利率之间仍存阻碍。

  5.4 展望本轮货币政策周期:结构性微调预调的未完待续

  从货币政策周期来看,我国处于从稳健中性到稳健偏紧的第4轮周期,持续时间2年,从每轮周期平均转向次数来看,这轮周期尚未结束。同时,目前是稳健偏紧阶段的第6个季度,已经达到过往20年来平均持续时间的上限,转向可能性增加。从目前货币政策周期的趋势来看,向下概率较低,大概率回归稳健中性或偏松。

  从当前经济形势来看,产能新周期起点和金融周期退潮是当前中国经济金融形势运行的主要逻辑。中美贸易战、财政整顿、金融去杠杆、房地产调控、棚改货币化比例降低,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将集中在下半年显现。而货币政策既要顾及稳增长、调结构,又要坚定去杠杆、防风险。二者的内生矛盾导致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并不大,最好的措施是结构性的微调预调。

  本轮结构性货币政策主要是:定向降准配合再贷款、PSL对应着实体经济调结构,MLF、SLF等对应着微调预调银行体系流动性。未来,在不普降息降准的情况下,MLF在经过置换后,对冲外汇占款下降的操作空间更大;棚改贷(PSL)去货币化会继续试点推行,但需要阻止向房地产企业;定向降准继续扩大范围,支持债转股和创新创业。

  货币政策操作的难点一方面在于政策流动性传导至银行直至市场机制受阻,货币政策有效性降低。利率市场化完成后,货币调控方式应该由数量转变为利率。但是自2015年基本完成利率市场化至今已过去三年,调控方式仍未真正转型。究其原因,金融体系的深层次矛盾导致金融市场功能不完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不通畅。目前央行执行货币政策形成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至银行间市场形成的银行间市场利率高度市场化,整体高效传导,但由金融机构传导至交易所利率及标准化债权利率、由银行传导至存贷款利率不甚通畅,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

  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目标除了调节经济周期,还要兼顾金融周期和配合供给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短期来看,需要几家抬进行政策协调搭配。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财政政策、常规的货币政策调控总量;面对金融风险,宏观审慎逆周期,防止风险跨部门蔓延;面对债务危机,结构性货币政策定点调控,防范资产泡沫的过度膨胀和迅速破裂,救助陷入危机的重要机构,防止金融机构破产倒闭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同时,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要保持张弛有度,结构性预调微调,不能人为放大经济的波动。

  中期来看,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效力。针对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的原因是经济结构转型,货币政策调控也随之转变,使货币政策利率能顺利的传导至实体经济。市场分隔、管制标准不统一、存款大战隐忧风险等因素仍限制真正的市场化深化改革(见《中国利率市场化未来:五大挑战如何应对?》)。针对结构性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上,扩大金融机构范围,搭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利率渠道上,可以由金融机构竞价来决定定向额度和价格;信号渠道上,提高透明度,加强信息沟通。在重视前瞻指引作用下,向公众传达未来的明确走向,提高政策的前瞻性、平稳性和可预见性。

  长期来看,应对货币金融政策框架进行调整。一是认识到实现可持续的强劲增长只能依靠结构改革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经济富有韧性,从而通过宏观审慎工具促进结构化调整,减少增长对债务的依赖。二是货币政策不能过多的看重经济周期,忽略了更长的金融周期波动的风险。确保在金融繁荣期建立危机缓冲机制,供繁荣破灭时提取。降低政策的顺周期性,避免政策空间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丧失。

听到这样的话,记者真不知说什么好。要是那些“行凶者”听到此话,会不会手下留情呢?

2002年初,清华大学1998级机电系学生刘海洋为了验证“狗熊笨否”,先后两次向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熊、棕熊身上和嘴里泼火碱、硫酸。2003年,刘海洋被一审判决犯故意毁坏财物罪。

2002年3月21日晚7点,一只仅三个月大的咖啡色小鹿犬被活生生放入微波炉中烤了1分多钟,引起了舆论哗然。更让人震惊的是,此事的始作俑者竟是成都市某名牌大学的大四学生。

2003年10月,广东几名中学生,多次在十几层的高楼上往下扔小猫咪取乐。据介绍,这几名中学生至少用这种方式虐杀了6只小猫咪。

2004年1月17日,湖北孝感一名小学生,因为不堪母亲训斥,将酒精洒在了一只小猫咪身上,用打火机点燃,将小猫咪活活烧死。

今年12月5日,《21世纪人才报》报道了复旦大学在读研究生虐杀30只小猫的事件。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绝不让一个考上大学的大学生因为家庭贫困上不了学”。然而不久前,在兰州理工大学,少数学生因没有按照校方规定的日期交上“学费”,学校通知他们办理停学手续,否则将给予“退学警告”。

昨日上午,记者采访了迟交学费的大三学生文徽。据介绍,学校收学费的最后期限是11月23日晚6时整,错过这个时间,学校将勒令学生停学,给予一次性“警告处分”。

文徽(化名),家在甘肃白银农村,父母供着三个上大学的儿子,文徽是老三。大哥今年刚毕业,还没找到工作;文徽和二哥在兰州的两所高校读书,家中已债台高筑。今年11月,父母将玉米卖了,给文徽凑了2100元。

文徽说,当他将2100元学费打到学校统一发的银行卡上时,校财务处先扣除了1000元住宿费,学费就缺了900多元。没办法,他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外出挣钱,但还是错过了交费日期,导致没法考试。

文徽说,三年来,他所有的节假日都在打工。当记者问文徽什么时候能挣够学费时,他苦笑了一下:没拿到毕业证,找工作就成了大难题,又不可能长期外出打工,实在没有办法就当促销员,有时一天连饭钱也挣不来。

王业(化名),家在江苏,以前家庭状况还可以。去年年底,妈妈突患疾病,爸爸动用了交学费的钱,后来,家里硬是挤出了学费。王业说,11月23日上午他收到了汇款,学校先扣除了1000元住宿费,汇款不够交学费了。等他将1485元学费筹够时,已是第二天上午了。交完学费,工作人员说,他已经错过有效注册期。

校财务处的工作人员称,王业学费到账日期是11月25日。至于哪一天交的费,该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

昨日下午,记者采访了兰州理工大学宣传部的腾部长,腾部长表示,学校教务处日前是有这个决定,主要是因为学生欠费太严重,到目前为止,大概有3000万元的学费没有交清。因此,学校实行弹性教学制,原先本科规定的4年期,变成了3年至6年的学分制学籍管理,不欠费、有能力的学生学完规定的学分可在3年内毕业,反则,将在6年内才能完成学业。学校以“停学创业”的方式,让没有清付学费的学生打工挣回学费。

就学生提出的“学校和学生应以教育和学业为重”、“停学创业是否是惟一解决欠费途径”等问题,腾部长表示,经济实在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助学贷款,今年他们学校有1900万的助学贷款金,只贷出了900余万。

就申请助学贷款一事,学生王业表示,助学贷款有许多条条框框,一年级的不贷,学习差的不贷,后来助学贷款只能作为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费。

今年9月5日,省委书记苏荣指示,绝不允许因筹不到学费而不能入学的现象发生,确保每一名大学生都能顺利入学。省教育厅也发出通知,要求凡属考上大学因贫困而不能上学的学生,一律先报到后解决费用问题。

记者采访了甘肃省教育厅高教处的刘处长,刘处长表示,学生拖欠学费已给学校教学造成了很大压力,所以这种“停学打工”方法还是可行的。因此,学生要遵守学校的规定,有什么异议应向学校提出复议,至于认为学校收费存在不合理现象,学生可以向教育厅的财务处、纪检处及其检查处等部门投诉反映。

对学生迟一天交学费就不让考试一事,刘处长表示将给学校提出一些建议。

如果你接到电话,对方称“朋友母亲病重,急需5000元救命钱。哪位好心人肯借出这笔钱,孝女将买身感谢救命之恩”,你是否会相信?昨日下午,平度市民张先生就接到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求助”电话。

记者根据张先生提供的电话号码,昨晚见到了这名欲“卖身救母”的18岁女孩。在与她面对面交流后,记者将情况反映给警方,民警将她带回派出所,调查其真实身份。

“我同事母亲需要5000元钱治病,如果你愿意帮她,她可以用卖身回报你。”昨天下午,平度市民张先生接到这样一个奇怪的电话,对方称她18岁的老乡兼同事现在为救母亲,想出这个办法,听说张先生是个好心人,所以打电话看张先生能不能伸出援手。“我想可能是骗人的,就算真需要帮助也不该用这个办法。”张先生将电话告诉记者,希望记者调查此事。

昨天下午4时,记者拨打张先生提供的号码,假称曾接到过对方电话,想问问详细情况。接电话的女孩自称叫王雁(音),是湖北襄樊人,现在在长途站附近的四方第一针织厂打工,需要帮助的女孩叫刘丹(音),自己出于老乡情谊,所以才帮刘丹联系“好心人”。只要记者肯给刘丹5000元,刘丹就愿意用自己来报答。

记者提出与刘丹见面,当面将钱给她,王雁爽快地答应记者要求,并称工厂晚7时30分下班,要记者那时再拨打电话联系。

昨晚7时30分,记者准时拨打王雁手机。“我让她上车后给你电话,你告诉她在哪见面。”王雁称,她和刘丹刚下班,刘丹在换衣服,很快就可以走了。

在接到刘丹询问见面地点的电话后,记者将她约至国货麦当劳餐厅见面。当晚8时10分,她身高约1.6米,稍微有一点胖,身穿白色上衣,深色裤子,很朴素。她确认记者是她要找的人后坐到记者对面,显得有点紧张。

记者随后询问刘丹母亲得了什么病,为什么不向亲戚朋友借钱,却用这种办法。刘丹说,她老家在湖北襄樊的宜城县,家里十分困难。母亲肚子中有个肿瘤,需要再次治疗。她3个月前到青岛打工,每个月工资600元。“我实在是借不到钱,今年过年我就要把钱带回去。”刘丹告诉记者,这个办法是同事帮她出的,只要记者肯给她5000元钱,她愿意跟记者走,并可以和宿舍管理人员请一晚上假。当记者问她害不害怕,会不会后悔,刘丹咬着嘴唇没有吭声,称自己要去卫生间。

同时“埋伏”在麦当劳餐厅内的本报女记者立刻跟着刘丹进入卫生间,发现刘丹在卫生间内拨打电话。“我见到他了,是个年轻的,他说可以带我走,我自己看着办吧,你帮我请假吧。”刘丹说完后挂断电话走出了卫生间,本报摄影记者随后拨打了110报警。

“咱们可以走了吧?”昨晚8时30分许,刘丹刚刚问完,突然看到推门而入的110民警。记者将情况简单与民警说清,民警先后要刘丹出示身份证、暂住证,刘丹均未能提供,被市北110民警送至观海路派出所审查。记者在派出所内询问刘丹是否能提供家中电话,刘丹称家中没有电话,目前民警正在调查其真实身份。

记者昨晚从四方工商部门了解到,长途站附近根本没有一个“第一针织厂”。刘丹对家里情况只字不提,而且记者提出只要她打借条,就可以借她5000元,不需要她做任何事,刘丹也未发表任何意见。刘丹究竟是什么身份?她嘴里的“卖身救母”究竟是真是假?截至今晨本版付印时,警方仍在讯问调查。段海鹰赵健鹏许芳为您摄影报道请市民张先生到本报领取150元信息费

记者采访山东雅博律师事务所盛少华律师,他认为不管刘丹出于什么目的,如果她真的接受了他人的钱款,并发生了肉体关系,就属于卖淫行为,并违背道德观念。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轻则警告处以罚金,重则劳动教养。

而帮刘丹寻求“帮助”的王雁则触犯了《刑法》规定,属于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情节严重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刘丹未满18岁,王雁还触犯《未成年人保护法》。

东北网12月22日电日前,在贵州引起广泛关注的高三女生王兰(化名)被抢劫、强奸杀害案,在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贵州高院认定了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定的抢劫罪、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全部事实后,以“考虑到上诉人崔英杰能坦白其罪行,认罪态度好”为由,改判一审获死刑的崔英杰为“死缓”。此判决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

《贵州都市报》在王兰被害之初的报道报道终审判决消息的是《贵州都市报》。本报记者了解到,王兰被杀案于今年6月16日由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案发时19岁的崔英杰一审被判处死刑,其同案犯宋金宁因案发时未满17周岁,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宣判后,二犯均向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贵州高院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原审被告人,听取辩护人的辩护意见,认为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受害人王兰的妈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说:“我们只知道被告人一审后上诉了。当我们忽然接到省高院的判决书时,犹如晴天霹雳,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庭的,结果怎么忽然改了呢!”

终审消息见报后,《贵州都市报》的热线电话不断,很多读者都表示对此判决不服气,他们认为崔英杰应该被判死刑,立即执行;当地很多律师也认为,崔英杰作案手段太残忍了,两次抢劫同一人,两次强奸同一人,两种方式去杀人,他不该被从轻免死;连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此案的审判长在与当地记者的沟通中也认为,崔英杰就应该被判死刑!

判决下来后,被害人王兰的妈妈拖着刚刚做完手术的病体,到贵州省高级人民检察院去申诉。当地一些大学生、老师、镇里的普通百姓都声援王兰的妈妈,要求判处崔英杰死刑。一些人还给王兰的妈妈捐款,出路费,支持她外出申诉,为女儿讨回公道。全国各地的媒体也开始关注这一让人费解的判决。

在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中,本报记者看到,经法院审理查明,2004年10月10日下午,被告人崔英杰、宋金宁共谋抢劫。当晚10时许,二人在安顺市云马厂持刀威逼抢得云马子弟中学高三女学生王兰的现金15元,并将王兰挟持到云马厂附近的一座山上,二人将其轮奸。尔后,两人又将王兰挟持到她租住的宿舍内,又抢走现金40元。二被告人怕罪行暴露,决定杀人灭口,遂将王兰带到附近的蜜蜂水库,途中,二人再次对王兰实施轮奸。在蜜蜂水库,二人用船载着王兰到了水库深处,崔英杰跳入水中,让宋金宁推王兰下船,欲将王兰淹死。因水冰冷,崔英杰最后爬上了船。随后,二人将王兰的外衣脱下,捆住王兰后将其推下水,因王兰会游泳而未果。二人将王兰哄骗上船后,即持石头朝王兰的头部乱砸,致其死亡后抛尸于水库中。

后来,警方在幺铺镇云马厂蜜蜂水库内,发现了俯卧于水面上的被害人王兰的尸体。警方的现场勘察笔录显示,在距尸体往西8米远的岸边上发现了两处血迹,并发现了两块血迹斑斑的石块;而在距这两处血迹仅1.8米远的水库边上,发现了死者王兰的白色夹克衫,夹克衫的两个袖子被打成死结,衣服里还包着一块石头。而死者王兰的脑袋几乎被砸烂。现场提取的石头上的血正是王兰的血。警方还在被害人王兰的体内检出了精子。

在调查走访中,警方很快通过目击者毛某等,锁定了犯罪嫌疑人为云马厂子弟崔英杰和宋金宁。

杀人凶手崔英杰指认作案现场崔英杰和宋金宁被抓后,警方在崔英杰的牛仔裤上发现了与王兰血型相同的血迹。经过审讯,崔英杰和宋金宁很快交待了抢劫、强奸、杀人的犯罪事实。崔英杰承认,他与宋金宁是共谋抢劫。而据宋金宁供述,崔英杰邀约其抢劫,并从其身上要走了一把水果刀。

安顺市人民检察院根据被告人供述的犯罪事实及现场勘查笔录及照片、尸体检验报告及照片、证人证言等证据,认为被告人崔英杰、宋金宁构成故意杀人罪、强奸罪、抢劫罪,应数罪并罚,同时向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崔英杰的认罪态度较好,但其犯罪情节恶劣,后果特别严重,其认罪态度尚不足以对其从轻处罚,三罪并罚,依法判处崔英杰死刑,判处宋某无期徒刑。

被害人王兰的母亲委托的律师刘鹰做梦都没想到,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事实清楚的一审判决会被贵州高院改判。刘鹰告诉本报记者:“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气愤,被告人上诉后,我曾对被害人的母亲说过,你们放心吧,被告人犯罪手段特别残忍,不可能改判。但目前这个结果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认罪态度好并不是法定的从轻判决情节,即使是法定的从轻判决情节(比如自首、立功等),还要视案情而定。就这起比较恶劣的案子来看,罪犯不但没有法定从轻情节,而且还是同时犯有数罪,根本就该重判!这个结果与法律的规定相差很远。”

据被害人王兰的嫂子张女士介绍,罪犯崔英杰生于1985年10月2日,案发时马上就要过19岁生日。他的母亲是云马厂医院护士,父亲是厂里的工人。崔英杰中专毕业后,待业在家。宋金宁生于1987年11月5日,初中文化,没有职业。宋金宁父母离异,父亲在监狱服刑,母亲马丽红是云马厂的工人。刘鹰律师说:“目前这个判决结果,肯定让人怀疑这两家有背景。事实上,我正在替王兰家代理民事赔偿案,这个案子的阻力也特别大。不知何故,安顺市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均认为立案理由充分,但到现在还没有结果。如果这样一起极度恶性的刑事案上诉后,就以‘认罪态度好’而改判,老百姓势必对法律的公正产生怀疑。”

刘鹰说,一审时,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不公开审理了此案。“当两名被告人当庭交待王兰受害过程时,我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无论是从法律还是从人性角度看,至少要判崔英杰死刑,才能更好地告慰死者!”

被害人王兰的妈妈齐某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到女儿忍不住号啕大哭,采访一度中止。齐某说,她有4个孩子,惟一的女儿王兰最小。王兰生前在云马厂子弟中学读高三,再有几个月就要参加高考了。“我女儿非常老实本分,非常乖,上学期间从来不与男生乱交往,学习也特别好。她多次说过要考政法大学。没想到,她竟然小小年纪被两个坏小子两次抢劫、两次轮奸杀害,她死得太惨了!(说罢又忍不住大哭)女儿被害时,我因病住院,听到这个消息我就晕过去了。出院后,我就走上法庭,为惨死的女儿讨公道。一年来,我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一审判决后,被告人上诉了,我们没有想到,竟然改判了死缓!我老公自从女儿出事后,大脑受到了刺激,一直不太清醒。这次看到这个判决书时,当时就气疯了,如今天天呆在家中一言不发地呼呼大睡。我只好拖着病体,举着女儿的学生证,到贵州省检察院、省纪委、省人大和省政协申诉。”

被害女学生王兰的嫂子张女士告诉本报记者:“一审判决后,被告人上诉。我们问过贵州省高院四五次,他们一直说这个案子复杂,还得等一等。突然有一天,我们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到了贵州省高院的终审判决书,改判崔英杰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崔英杰一人同时犯了三种重罪,又没有自首、立功,我真不明白贵州省高院凭什么轻判?”

本报记者在各大网站上看到,虽然有关女学生王兰被强奸杀害一案的报道目前只有《贵州都市报》的两篇,但网友的评论却非常多。

从网友的评论可以看出,不管贵州省高院的终审改判出于何种考虑,这一判决在老百姓心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让老百姓对这一判决的公正性产生怀疑。

黑龙江省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一位专家认为,“废除死刑”是国际上的大趋势,中国也在采取尽量“少杀慎杀”的政策。凡是有不杀的情节和理由的,尽量不杀,包括自首、立功、未成年、坦白等。贵州高院的判决可能与此有关。虽然“认罪态度好”不是法定的从轻情节,但死刑也在严格控制。都判死刑,社会效果未必好。因此,这两年司法机关在死刑的判决上格外慎重。从明年起,死刑的复核权也要由最高人民法院收回。被害人家属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这是受过去“杀人偿命”观念的影响。

不过,这位专家也承认,“就这个案子而言,正常情况下是应该杀。只不过国家在执行‘少杀慎杀’政策后,法院执行时格外注意。”“认罪态度好”不是免死理由

尽管我们对女学生王兰遭受的无妄之灾深表同情,对于崔英杰和宋金宁灭绝人性的罪行表示极大的愤慨,但同情和愤慨并不能成为置崔英杰于死地而后快的理由。如果对他的改判是严格适用法律的结果,我们也只能接受这样的结果。然而,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判决,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疑问。

终审判决确认了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对两位被告人罪行认定,确认了崔英杰的主犯身份,并最终认定“其罪行极其严重,应予以严惩”,之后却笔锋一转:“但考虑到上诉人崔英杰能坦白其罪行,认罪态度好,对其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可见,“坦白其罪行,认罪态度好”是崔英杰得以改判的根据。然而,这样的“根据”经得起推敲吗?这样判决将带来怎样的示范作用?

“坦白其罪行,认罪态度好”,是不是应该作为量刑时需要考虑的因素?答案是肯定的。国家用刑罚手段惩治犯罪,用这种最严厉的方式对被告人作出最强烈的否定,目的不仅仅是惩罚,把可以改造的罪犯施行改造让他们成为脱胎换骨的新人,也是刑罚的目的之一。从这个角度看,被告人能坦白其罪行,认罪态度好,说明他更具有改造的潜质,决定刑罚时做必要的考虑,并无不可。

问题在于:“坦白其罪行,认罪态度好”,应该作为怎样的因素,介入到量刑需要考虑的所有因素的体系中?必须看到,惩罚固然不是刑罚的唯一目的,却是最主要的目的。这是恢复被犯罪侵害的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是社会应该给予被害人、被害人家属的公正。所以,犯罪后的态度固然可以考虑,但它是也只能是量刑的酌定情节,犯罪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才是决定一名被告人应该受到怎样处罚的决定因素。

在这样的视角下考量贵州高院的判决,改判是有问题的。除了个别亡命之徒,绝大多数犯罪分子一旦被逮着,都是老老实实的。如果“坦白其罪行,认罪态度好”能成为不被处死的根据,那是不是意味着无论犯怎样严重的罪行,只要犯罪后“坦白其罪行,认罪态度好”,都可以活命?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如此判决传递出来的信号是不是很危险的?

近年来,在我们国家,减少乃至废除死刑呼声不时想起。减少乃至废除死刑,当然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然而,社会治安的严峻形势决定了在我们国家,死刑还将长期存在。一个风华正茂的女学生,却遭受抢劫、轮奸,最后被残忍杀害。面对惨无人道的暴行,我们必须思考:我们应该用什么手段遏制类似暴行发生?我们应该给这个女孩、给她的亲人怎样的公正?

同时,我还想请那些动辄拿国外说事主张废除、减少死刑的学者,请那些因为被告人“能坦白其罪行,认罪态度好”而免他一死的法官扪心自问:如果这个女孩是您的亲人,您将作出怎样的选择?作者:田青春晨凡文刀来源:东北网-黑龙江广播电视报

新华网北京12月23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问题。

会议听取了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汇报。会议认为,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以及农村贫困家庭中小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要看到,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还存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师资水平偏低,农村学生辍学率较高等问题,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以解决。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把农村义务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解决制约农村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投入问题,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用卡分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