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外出办公,需要一款能投集团屏的硬件产品?谢谢!!!

你想要的,H1S都能给你,这可能是小烧使用过最全能的一台投影机。

请原谅小烧这个标题党,这个“替代”指的仅仅是同价位的传统投影机,在此声明。 

值友爆料原文:领取减100,晒单再返200京东E卡| 6 评论8 收藏5

一直以来,由于工作和个人喜好的关系,与投影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各个品牌,各个价位的家用投影都有所接触,注意是家用投影,不是电影院用的专业机。一般的普通家庭可消受不起。专业机是什么概念?借用网上的图:

Barco巴可投影机和周边散热设备

小烧自己对于画面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从CRT升级到第一代松下真正意义上上的高分辨率等离子屏幕PV65C(42寸,屏幕),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前段时间由于风扇故障,自动关机,换了风扇后又满血复活 

然后又开始追投影,并且购入了当年奥图码第一台万元以下的1080P DLP投影机 HD20。 

奥图码HD20,外壳已经发黄

这张已经是遗照了。就在收到极米H1S不久之后,它就在对比测试中莫名其妙的阵亡了,现在暂时处于尸体状态。不过它留下了宝贵的数据,供大家参考。

接下来继续一发不可收拾,借用,展会蹭看,也算基本看过了目前业界最顶尖的家用投影机。

列举一下最近看的一些型号:

JVC DLA-Z1 宙斯。 JVC的第一台原4K的激光投影机。基本是一台奥迪A6的价格了。

颜色的准确性和对比度让人过目难忘。

展会上意外遇到的一台 SONY GTZ270工程用机。它的民用版本请参考VPL-VW5000ES。5000流明等级的4K 激光投影机,VW5000的国内价格基本是一台路虎。 亮度! 亮度!,真的很亮。

4K DLP投影机。虽说家用DLP芯片由于原理上和设计上的原因,在SXRD(SONY真4K的HTPS(高温多晶硅))宣战号角吹响多年之后,才迟迟拿出了反击的武器。虽说依然不是真正原生的4K(415万像素,对于原生4K的830万像素),但依然可以说是一大进步。

特别是它的价格,比SONY的原生4K更亲民一些。

激光超短焦投影,国内好多厂家在做。基本用的都是差不多的解决方案,1080P的DLP芯片,连带周边芯片作为一个整体解决方案从德州仪器采购。 不过这个可不是普通角色,大法家的4K SXRD芯片超短焦激光投影VZ1000ES。第一次让小烧觉得原来短焦的画质可以那么正。

大法的工程机,家用机,JVC的家用机同台竞技。当中两台负责拼接。

最后来一张有趣的测试图:

这其实同一个张4K画面测试图,通过两台不同的投影机投射出来的画面。是不是有些诡异。上面那张图是真正的4K芯片投射出来的画面,保留了原图的所有细节。下面那张是采用E-shifting技术(1080P芯片快速抖动模仿4K画面)投射出的画面。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结果很震撼吧。关于4K投影的那些事,小烧以后单独开一篇扒一八。

看到这里,值友和厂家要问了,小烧我给你的H1S呢,说好的极米评测你给我看这些高端货,神仙打架有啥好看的,来点贴近生活的,实际的,买得起的。

别急别急,说了这么多传统的投影产品,是想通过对比,对眼前这台极米 H1S有一个更全面,更理性的认识。知己知彼,才能对H1S有更合理的评价。

刚拆开的时候着实吓了一跳,外包装破了挺大一个洞,机器不会受损吧。

双层包装,最上方是安装底座/支架

原来是一个双层包装,当中还有空气膜,包装挺给力,降低了货运损坏的可能性。

打开黑色内包装取出投影,发觉底下还有3个配件盒子,黑色烫金,很有B格。分别是遥控器(看盒子上标识还有根线,我没找到...),电源线,和电源本体 。多少有些画蛇添足的感觉。电源是纯纯的用电源,19v,6.32a。

小烧手里正好有一只一模一样的,接头也一样,顺手拿来接上,完美。

那个小孔的作用不,应该是自动对焦时用的。仔细看网罩背面的话,还能看出两个喇叭的形状。

遥控器上还有切换音量和对焦控制的开关,很隐蔽。配合机器内置的对焦图案,可以轻松完成手动对焦。

背面接口分布合理,间距足够,两个HDMI输入口,其中HDMI 2是支持ARC音频回传的,请注意。透过竖条形的开口,可以看到散热片,机器的热量大部分从这里散发出来,千万不要遮挡。

这两个应该是低音被动辐射器,用于增强低音的,看来极米在增强音效方面也花了不少心思。

没有专用支架,用普通的也能安装,注意选用稳固的脚架。

吊架被HD20占用,又不想放在侧面进行侧投。虽然这台机器有超强的矩形矫正功能,但那终究是损失画质的,对于小烧来说是不能容忍的。所以只能静静的躲在靠背放到最低的座椅后面。

开始评测之前,小烧斗胆从自己的角度定义一下投影参数4大支柱 – 亮度,对比度,色彩,分辨率。 这4个参数如同支撑着投影机画质世界的4根支柱,缺一不可。

为何要把亮度放在第一,因为它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参数,很多时候,为了它,宁愿牺牲其余的参数。对于一台投影来说,明亮的画面给人带来深刻、良好的第一印象。反之,就算这台投影色彩再好,对比度再高,分辨率达到4K,如果亮度不够,发暗的画面很可能使人认为这是一台过时的产品。

因此,小烧选择投影的时候,往往第一考虑投影的亮度。即使亮度这个参数往往并不是如同标称的那样实际,需要用肉眼去看,去判断,用仪器去测量。

一般来对于投影机来说亮度可以分为几个等级。

专业影院放映机,随着电影市场的繁荣,这是最赚钱、同时也是资本和技术最集中的领域。DCI(Digital Cinema Initiatives数字电影倡导联盟)的标准,影院放映机的亮度最低标准是10,000流明。目前这一市场是由科视,巴可,索尼等厂商垄断。 杜比倡导的Dolby Cinema 杜比影院标准的问世,催生了对于影院画面亮度的更高要求。 目前,商用数字投影的亮度早已轻松达到了30,000流明以上的亮度。  这早已是与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产品了,暂且放在一边。

高亮度第二梯队: 高端家用激光投影。 流明。代表型号是Sony 的VW5000ES和JVC的Z1。 这个亮度足以用于150- 200寸的投影幕上。

亮度第三梯队:高端家用传统光源(灯泡,LED等),基本亮度都可以达到2000流明左右。代表型号 SONY VW558,明基W11000等。这些高端型号,经过颜色校准之后,依然可以提供非常高的亮度,提供150寸左右的屏幕使用。

亮度第四梯队,普通家用投影,一般标称亮度跨度很大,但是不可信。比如同一价位的明基 W1070+和宏碁 H6517。如果让你选这两款投影,亮度相差1000多流明,会怎么选? 如果按照标称流明数来选,那就真的进入了厂家文字游戏的圈套了。为什么说是圈套? 比较一下这些5000元左右的入门投影与10万左右的高端家用投影机 SONY VW558,亮度反而更高。难道厂家和消费者的脑子都坏了?这其中的猫腻小烧在下面的评测中再来说明。

亮度第五梯队,微投/无屏电视。微投从面世以来,就以其携带使用方便,功能丰富而获得广大用户的喜爱。成为在电视和传统投影之间这一细分市场的宠儿。 但是以往的微投都有一个让人看起来致命的弱点: 亮度。 “这不就是一个玩具吗?“许多人看到微投就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近年来,微投厂商在提升产品亮度方面不遗余力,那么极米 H1S(1100流明)的问世,它的意义何在,能否冲击一下传统入门级投影的市场。下面的评测就来说一说。

蜘蛛2和已经不准确的蜘蛛3

调试工具: 蜘蛛2,笔记本电脑,蓝光播放机

调试软件: HCFR,免费的色彩调试软件,2.1版本。更高版本似乎用不了

测试一,家用投影多少亮度才够用?

投影机和平面电视所标的这两个单位所代表的意义完全不同。差异在于,平面电视的照明系统被从一定尺寸的范围发射出来(电视面板)。而投影机的光经由镜头输出后,会透射在在不同尺寸的屏幕(100寸,120寸等)上,人们看到的是从屏幕反射出来的亮度。计算需要考虑屏幕尺寸和特性的参数,故两者有不同的标示。

用来看电影的荧幕亮度惯例上会采用SMPTE (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 的建议值:对于遮光良好的全黑影院12 ~ 16fL是建议亮度(目前IMAX标准 22fL、杜比电影院标准35fL),如果对于家中遮光不是很理想的环境,16fL ~ 24fL较适用。

100寸无增益白色幕布,默认明亮模式,LED功率全开条件下,H1S在100%全白画面下测得的的亮度为20.717 fL。考虑到屏幕反射损耗,镜头损耗,投射距离损耗等因素,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在经过REC 709测试碟调试,以及蜘蛛矫色之后,亮度依旧维持再20 fL之上,十分难得。

一般来说,经过了亮度/对比度调整,色彩调整后,投影机的实际亮度会大幅降低。入门机器的2000、3000流明,调整后可能只剩下1000流明。而标称2000流明的高端投影机,调整后的亮度可能依然在2000流明附近。看到这里,值友应该明白那些入门级别的投影在玩的文字游戏了。它们标称的是最大亮度(以牺牲黑位,颜色准确度为代价),调整后的亮度将大大下降。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从来都不会改变。

比较一下大法家的VW528,投射120寸白色幕布的亮度(请忽略色彩准确度的差距,RGB三色越接近越好) 这也就是10万与5千的差距之一吧。

小烧记得 阵亡前HD20的亮度(使用1400小时左右)。大概是8fL左右,已经有昏暗的感觉了。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对于H1S官方宣传的1100流明,在与传统投影机比拼亮度时,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有所了解了吧。

测试2,对比度到底是否重要?

很抱歉,小烧手中没有可以测试对比度的那么高级的仪器。而且对比这个东西测试的标准也众多,同屏幕对比度,全开全关对比度,动态光圈等等因素都会对对比度造成影响。因此这里并没有H1S的实测对比度,请大家多包涵。鉴于H1S使用的DLP芯片,因此对比度不会比采用LCD的(代表EPSON)同等级机器差,但是相比LCoS和SXRD这类高端芯片机器,肯定要逊色。

投影机的亮度和对比度这两个参数,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一般不可兼得。

亮度和对比度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在投影爱好者中,向来有2种不同的主张。一个是主张高对比度,牺牲亮度,这种用户往往拥有独立的遮光良好的影音室。另一种是主张高亮度,牺牲对比度,这种用户一般喜爱具有“阳光感“的画面。

就小烧来说,还是比较偏向于亮度,不仅是因为小烧自己就没有独立的影音室,考虑到大多数值友的投影使用条件,恐怕多数在遮光不好,白墙/浅色墙的房间内。这个时候亮度恐怕就成为了最重要的参数了

在光线比较强的环境中,投影画面就会发灰,对比度显著下降。 那么这个时候亮度越高的投影机画面受到的影响就越小。最好的例子是商用机,他们追求的只需要提高亮度就可以了,至于色彩什么的,都是浮云。

如果实在避免不了在无遮光环境下使用,小烧推荐值友们使用抗光屏幕。其实原理并不复杂。抗光幕的表面由特殊处理的图层,图层的形状可以反射投影机光线到人眼,但是别的方向射来的环境光却无法进入到人眼。

正好这里也顺便说一下H1S的设置中有一项“对比度增强”,打开这项的话,画面的亮度会降低,但是同时黑色画面更黑的下去。所以整体的对比度(最亮部分:最黑部分)依然会上升。这也就是说明中所说的画面亮度下降的原因。

3. 色彩测试,H1S到底能达到D65标准吗?

色彩对于投影机来说也是一项重要的参数。因为人眼的对于色彩是非常敏感的。一般来说,调试投影机都会以D65作为标准。

借用自己的中写道的关于D65的描述  :

D65,代表的是晴朗的正午时分,室外的平均太阳光照(定义为白光),色温大约是6500K 。当然了,有雾霾的时候不算 。所以国产投影机颜色不正是有原因的? 开个玩笑  

看下图,颜色区域代表CIE 1931标准的人眼可见色彩空间。三角内的区域代表REC.709(目前1080P HDTV、投影的标准)的色彩空间,中间的D65点就代表标准的白色点。

至于现在最新的REC.2020色彩空间(4K UHD标准),只不过将三角形的区域扩大,但是依然不变的采用D65作为标准的白色点。

整个电影的制作流程,无不围绕着D65进行,拍摄,显示,后期制作的设备都是严格遵循D65标准的。

也就是这个很容易被大家忽视的色彩调试,却成为了传统家用投影和微投/无屏电视色彩准确度的分水岭

就算是老旧入门级别的投影HD20,依然提供了完整的调试选项

RGB gain调整画面亮部的色彩,RGB bias调整暗部色彩。分别交替调整,直到色彩在测试曲线的所有点上都与D65点重合。

可是对于微投来说,提供类似的调整选项就是奢望了。而且,一般来说微投在初始状态下,无论是伽马曲线和色彩准确度都比较差。小烧原本对于微投的色彩调整早已不报希望,但是H1S却意外的在选项提供了三个色彩亮度的调整选项。虽然仅仅是一个残废的调试选项(缺少一半的暗部色彩调整选项),但是总比没有强。

于是小烧尽了最大努力,把H1S的色彩进行了一下调整,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调试结果。

可以看到在所有的0-100 IRE亮度测试点,没有一个点的色彩是准确的,基本都是蓝色偏多。直接对于观感的影响就是画面发蓝,肤色不准确,色温偏高,偏冷。

50-80%的点已经接近了三色均衡的状态,其余的点小烧真的是无能为力了。不过这些亮度点应该是占图像比例较多的,因此对于实际观感有了明显的改善。

小烧的色彩调试是以60IRE为基准点的,妥协的结果,勿怪勿怪。

H1S的伽马曲线非线性,无法调整,这也是这个类型产品的通病吧。

这台机器的亮度在40%开始加速提升,提前达到饱和。

画质标准里,大多以Gamma 2.2作为一个标准。小于2.2画面发灰,但有更好的暗部细节。大于2.2画面显得更厚重,但暗部细节少。

H1S的色域非常优秀,基本达到和超过了标准的709标准色域,所以画面颜色看上去十分的艳丽,饱满。

结论:对于纠结与色彩的用户,H1S提供了相比传统微投更丰富的调试选项,可以通过调整“自定义”中的三色LED亮度,将色彩调整到尽可能接近D65的标准色彩。采用了LED光源的H1S色域非常宽广,超过709(1080P HDTV)标准。但是伽马曲线的非线性和无法调整,会给画面的亮度对比度细节带来一定的困扰。

这里放上SONY VW528的默认色彩对比图,无调整,内置默认参数。

RGB Level偏差很小,教科书一般的色温,线性的伽马曲线,良好的RGB三色平衡度。这又是一个10万元的投影与5千元投影的区别吧。

4. 分辨率测试,1080P是否够用了?

这个是硬指标,一点都做不得假。以往微投为了节约成本基本都是720P的DLP芯片,现在H1S升级到了1080P的DLP芯片,终于可以在无损画质的情况下,观看蓝光碟了。

1080P分辨率测试图

轻松分辨出1080P测试图,画面实际观感十分锐利。 边缘的清晰度下降不明显,这也许与H1S放弃塑料镜头,采用玻璃镜头分不开的吧。

设置中有一项名叫“无极变焦”的功能,可以将画面缩小,让投影在距离更远的情况下,将画面的所有内容都投射到屏幕当中。但是,这项功能其实是有损画质的,它并不是光学变焦。追求画质的值友慎用。

在大部分使用场景下,1080P在100寸幕布上已经可以取得非常好的画质。而且1080P的片源更加普及,易得。 什么?你需要4K的画面,至少这几年微投是无缘4K画面了,请安心选择大法家最便宜的4K投影VW328。

重点的画质测试到此结束。

接下来小烧来进行机器的功能测试:

使用有线连接的情况下,播放蓝光原盘(ISO)正常(无蓝光导航菜单,预料之中 ),但是对于文件夹格式的原盘还是无法播放,需要进入播放m2ts文件。3D影片也播放正常。

对于Dolby Atmos全景声音轨的影片,MKV格式的REMUX无法识别音轨。这也许是Bug,希望再下一版本中能修正。

4K播放能力,普通4K演示片(H.265/264等格式)播放正常,但是对于高码率的4K影片(大于100Mbps)的片子,会出现卡顿的现象,可能是因为百兆网口的关系吧。和一样的问题 。

最新的一部UHD蓝光破解版《蓝精灵.2》能够播放,但是画面不正常偏暗,也许是因为影片中HDR信息无法正确识别处理吧。也难为H1S了,作为非HDR投影机,还要操HDR的心。

对于音频回传功能(ARC)小烧一向非常看重,为什么? 对于内置播放功能的显示设备(投影机,),HDMI将声音回传给功放,就能享受比内置扬声器效果好上不知多少的5.1环绕声,何乐而不为?

能够支持所有类型的杜比和DTS音轨(高清音轨会作为普通DD和DTS传输)。注意只有H1S的HDMI 2输入口才支持ARC哦。使用之前请在选项中选择声音从ARC/光纤发出,并且打开功放内的HDMI对应选项。

虽然由于体积所限,H1S无法调节镜头焦距,但是自动对焦这一功能的加入,确实是方便用户的一项举动。有了这个功能,调整投影机对焦就再也不用2个人了(一个人对焦,另一个人站在幕布前观察。什么,你是电动镜头,带镜头移位,土豪,当我没说)。而且,对于可能会一直处于非固定使用状态的H1S,这个功能在每次开机时都可以设置进行,十分人性化的功能。

视频中拍摄的对焦过程,非常快,毫不拖泥带水。

虽说是harman/kardon的提供的扬声器,但是对于从事音响行业的小烧来说,要让我说这个机器的音质怎么怎么好,达到Hi-Fi级别的水平,也是无稽之谈。

试听下来,感觉内置喇叭的素质还不错,高音和低音分离度很高,没有什么破音,整体听感还是比较干净的。 

效果中规中矩,但是这个内置扬声器依然是对于用户十分贴心的功能。因为再也不用外接音箱才能出声了,而且音量还很大,足够大多数使用场景听音。

另外,内置了声音均衡器,能对5个频率段进行EQ调整,也是让小烧没有想到的。虽说对于多数用户只需选择电影等内置模式即可,但是对于喜欢折腾的人们又有了更多的选择。

这个功能让小烧想起了SONOS,虽然实现原理不同。当H1S插上网线的那一刻,就可以作为一个热点来拓展家中的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同时也把可以投屏的设备集中到同一网段之下,的确不错。

经测试,这个Airplay可以完美支持视频,不仅仅是音频哦。

小烧认为,这台H1S的主菜单右侧有些凌乱,集中了大量的投屏App,什么WPS,乐投,助手,PC同屏助手等等(好像有些功能已经再最新的版本更新中去除了)。其实内置的Airplay和Miracast已经完全可以实现类似的功能。

结论:很实用的娱乐和办公功能,能玩游戏,能投PPT,能看视频传音频。

H1S,是让人越用越喜欢的机器,在小烧试用的这10来天里,胜任了几乎任何能够想到的使用场景。在大屏幕电视早已普及的今天,家中需要H1S这样的产品来为家庭娱乐和功能场景输入新鲜血液。

场景a. 家庭影院中使用,替代传统投影机。

亮度得到充分提升的H1S完全可以胜任传统入门级别投影机的角色。相比传统投影,还具有发热小,噪声低,使用寿命长,不用担心灯泡寿命等优势。既可以独自作为完整系统使用,也可以搭配播放器,功放,喇叭等作为纯粹的显示设备使用。功能上要比传统投影高出一大截。

建议: 搭配普通白幕布或者增益幕布,亮度可以适当降低,提升对比度,并且调整色彩准确度。

附上小烧的调整后H1S参数设置,仅供参考,机器批次不同,环境幕布不同,最终得到的效果还是会有所差异。建议入门者使用AVS的709测试碟进行简单调整。进阶者可以考虑使用蜘蛛等仪器调整。

场景B:家庭中的超大屏电视。

使用房间是无遮光的客厅或者卧室,这时可以考虑将亮度模式开到明亮,并且配合抗光幕布使用,100寸的效果,绝对是王思聪等级的(梗来源于王思聪花了50万购买索尼液晶旗舰Z9D电视机 )。什么65寸,75寸,都得靠边站了。既可以使用内置的芒果TV等app作为节目源,也可以外接机顶盒,高清播放器等,使用灵活.

建议: 抗光幕布最好带有一定的增益,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亮度,接近于传统电视机。注意,由于增益幕的视角问题,这个时候就无法使用侧投这个方式了,原因请参见增益幕布的原理。

场景C: 外出郊游使用。

小烧你别逗,这个东西没有内置电池,电源又是19V的,怎么带到野外使用。 不要紧,万能的淘宝帮到你。

记住这货使用的是19V电源,标准的笔记本电源插头,还怕找不到合适的电池组吗?

建议:定制电源尽可能容量大一些,1100流明的亮度可不是省油的灯,看片看到一半没电可就扫兴了。

一群好友,在野外搭好帐篷,支起一块白布,摆出H1S,播放几部欧(ri)美(ben)大(dong)片(zuo),这种感觉是在家中无法体验到的。 

更多使用场景有待补充。

1  体积小,安装灵活,功能强大。使用范围广,想要的功能都可以给到用户,几乎能胜任任何使用场景。

2  采用LED光源。提升亮度的同时,解决了传统的灯泡的发热,寿命,噪声等问题。快速开关机,无需担心光源受损。

3  亮度高,1080P全高清分辨率,提供了比较丰富的设置选项。画质几乎达到了同价位传统投影的水平,作为替代品非常适合。

1  加入镜头焦距调整,增加安装的灵活性。

2  散热的进风口貌似就在镜头处。时间一长,难道真的不会因为灰尘影响到镜头吗?

3 低于16和高于235(blacker than black,whiter than white)的视频信号,H1S在测试中无法显示。虽然不影响正常观看,但是为了更好的表现电影场景,建议不要把这部分信号切除。

4 人物肤色问题。 肤色一直是考验投影机表现力的一个项目。H1S对于人物肤色的把握似乎有些问题,发红。希望厂家出一个建议设置,来改善肤色发红的情况。

评测就到这里,连小烧都开始嫌自己啰嗦了,原本想简短一些的评测,又变成了洋洋洒洒近9000字。谢谢大家有耐心读完。也希望厂家能持续为用户带来更多更好的产品。

导读:感谢张大妈又一次成功阻止我申请大疆的梦想,虽然已经第三次,但每次都只是因为大疆产品揭晓前我就中了一个众测然后自然丧失资格...毕竟还是非常幸运的被选中价值不低的众测玩具,所以当然其实确实是真心感谢的了 ,毕竟我也觉得大疆那种产品还是给有经验的用户最好(虽然最好不是每次、所有...),虽然吸引新手入坑才是扩大市场占有率最好的法则,但毕竟万一炸鸡就可惜了,炸机了也当然就没办法有好的众测报告了

本篇索引:(其实这篇帖子对于真正感兴趣和已经拥有这款平板的用户是个内容虽然很多很多但是废话真的比较少干货很多的帖子,所以如果有耐心感兴趣推荐仔细看下去)
一、开箱和外观细节展示部分(把很多图拼成一个了,毕竟这种开箱哪里都有大家都看腻了)
二、系统信息、固件亮点和硬件解析部分
三、性能跑分部分(现代战争5游戏1分钟简单操作看流畅度的视频)
四、影音应用部分:硬解码支持度、本地视频1080P续航、投影详测和投影续航(另杜比外放对比ipadmini2、ipad4视频)
五、系统部分应用和推荐X86安卓应用部分(画板程序anypen触控视频、另附百度云网盘自己整理x86应用资源)
六、手把手root部分(附工具和详细图文照片)
七、其他:GPS和导航、4G信号和速率、后摄拍照、墙挂模式演示等
八、总结、优缺点部分。

一、开箱和外观细节展示部分

先上个官方配置图(三围和重量和ipad2/3/4差不多):

1、外盒,大大的YOGA和视觉识别醒目的联想橙,当然重要的还有intel inside,标示了这是一台INTEL x86架构芯片的平板:

2、外层塑封膜揭掉后还有一次性的封口贴防止二次销售,外盒后面的标签注明了主要规格,醒目的是首先张大妈众测标明了是WIFI版,但是联想发过来是LTE版 的分辨率让这台平板顺利成为我家仅次于4K电视的分辨率第二高的电子设备(超过了屏的27寸显示器和]EXID - Up & Down (Bugs 1080p):

3、最终续航时间10小时47分,官方18小时续航应该是在很低亮度、接耳机、播放较低分辨率的视频情况下获得的理论极限最长时间:

4、投影app,根据内容分类进行投影模式播放,不过其实我基本都是使用转轴上的开关,长按开或者关投影,投影中液晶屏黑屏但是可以当触摸板来使用,随时短按转轴投影开关恢复屏显并调出调焦面板,不过这里有个故事模式值得单独说说,可配音乐、视频、照片来简单制作一小段演示片来直接通过投影播放,追妹子或者感动老婆啥的倒是相当不错:

5、投影设置部分,有梯形校正:

6、投影效果,这是夜晚全黑客厅距投影幕约约1.7米投出的100X55CM,约对应46寸电视的效果:

7、镜头距离geekbench3图标约40cm的特写,像素点情况,投影分辨率只有848*480,近看像素点还是非常明显:

8、这个投影50流明的亮度,楼主拍照器材也并不专业,难以拍出完整的色阶,肉眼看除了最后一个黑的边界不清,其他还都是可以很好分辨的:

9、色彩色阶,投影拍照时候没打开任何色彩模式,都是默认:

11、你懂的片1080P效果:

12、测试下极限距离,这是距离投影幕约3.15米,投影尺寸约190X100CM,已经略微超过80寸,更超过了官方标称最大投70寸的距离,可以看出亮度明显下降了,官方大概觉得全黑环境投影幕上70寸已经是极限:

13、调焦面板是这样的:

14、3.15米距离80寸上同样的40CM距离特写拍像素,这个近看像素点明显太多了:

15、不过要是坐比较远,看动态的还可以也,动画片1080P:

17、找个最差效果看看吧,这是下午2、3点左右卧室遮窗帘,然后投影仪放床上距离墙大概1.5m投91X48CM约40寸,墙是很多年的涂料了不那么白加上儿子乱写乱画的痕迹,所以最差效果大概这样了,爱奇艺的在线高清片源:

18、近距离其实也还看得过去,躺床上离远点ok,另外要说的是晚上放地上投天花板效果好的多,2.4米左右大概已经能投出60寸,全黑环境下还不错,这样看对清晰度要求不高的综艺节目之类挺好,比看挂墙上电视的姿势舒服,不累脖子  

19、在线视频+投影,应该就是最大强度的续航消耗了(因为本地视频硬解CPU占用要低,而且没有WIFI消耗),最终续航时间5小时42分,得益于38.45Wh大电池和投影亮度不高,作为便携智能微投的话这个续航相当长:

20、说道影音不得不提这台平板强大的JBL四喇叭杜比音效,分为电影、音乐、游戏、语音四个预置模式还可以自己自定义:

光说感受不到,这里用ipadmini2和ipad4(比air air2外放好很多)比较下,在其实比ipad还略远一点的距离即使是录制设备单声道也能体现出巨大优势了:

五、系统部分应用和推荐X86安卓应用部分(附百度云网盘资源)

1、默认桌面和预装软件,预装不算多,不少可卸载

2、安全中心,其实更像是安卓5自带的权限管理和流量监控等被做成了一个集中界面,但是逻辑和条理上更适合一般消费者使用,比较人性化:


3、自带的文件管理器,自动分类功能齐全和其他功能和界面也实用,除了root使用re管理器进行系统文件操作外,楼主几乎都只用自带的这款文件管理器,并且支持ftp模式的远程管理,临时用来不需要插数据线的传传小文件不错,好处是无需安装电脑客户端、各种助手啥的,而且浏览器页面访问ftp端口的话各种手机、平板等都能操作、安装个ftp客户端软件能更好的解决中文目录显示和方便操作:

4、10.1寸超高清大屏尽管为了可读性默认DPI设置颇高,但是操作起来电子表格一类也还是很舒服的,为x86架构安卓优化的office套件,excel、word、powerpoint配合上自带不错的联想画板、印象笔记对于基本生产力需求已经足够:

5、联想的这台平板支持anypen技术,任何导体都能变成触控笔来操作,只不过联想画板下10点触控不再生效,变成单点触控,所以叉子这种所有尖同时划的时候没用,需要单尖操作,录了一段小视频来演示,勺子、叉子、钥匙甚至黄瓜 都没问题,不过非导体的哪怕儿子的点读笔也没用..这几天使用中发现最方便的就是钥匙了,因为外出连钢笔楼主也不带的钥匙却肯定随时都有,拿出来一把金属钥匙操作很方便,比用粗粗的手指精确的多,而且触控屏硬度极高,这么多金属这些天划很多次,毫无痕迹。

楼主整理的非自带市场内(比如优酷和爱奇艺HD什么的就自己在自带市场下比较好)X86应用资源,特别推荐的是MX播放器1.8直装x86解码库AC3DTS、最新版的X86搜狗输入法、X86优化的office组件等,以后整理多了也在本帖更新:


六、手把手root部分(附工具和详细图文照片)

1、首先下载root工具包吧,即使官网提供的工具和驱动也不全,楼主都是自己找来整理的,而官网论坛极为简单的教程还有错误的地方,我尽量弄得具体直观了:

下载工具包后把root目录解压到某个盘符根目录下比较好(比如我是解压到D盘根目录下的目录2),然后运行安装intel fastboot usb驱动,之后在开发模式(默认开发模式关闭,所有安卓4以后都是在关于里面狂点版本号出现)OEM解锁选项打开:

2、平板关机,然后按住音量加键不松手再按开关键,震动一下启动后松开开关键但保持音量加键一直按住不松,直到进入fastboot模式,数据线连接电脑自动安装驱动,这里要选信任,一共两次吧

3、这就是平板的fastboot模式了,windows运行cmd或者附件运行命令提示符进入dos界面,之后d:回车,cd 2回车,进入到你之前解压的root文件目录,运行fastboot devices,确认fastboot设备连接(如果下面是空白的没有YOGAXXXXX之类字符请检查数据线或驱动是否搞定),再命令行运行fastboot oem unlock回车,出现OKAY提示表示解锁成功,这个操作时候端会有提示见下图,用音量键移动光标,用电源键确认,当然得选yes确认,最后一张图可见已经unlocked

4、关机拔线重新进入fastboot模式再插线后接着运行fastboot boot twrp-2.8.7-x90.img刷入第三方recovery,然后系统自动重启直接进入recovery界面,要提醒的是提前准备好拷入supersu-v2.46.zip的U盘或tf卡,内置闪存上拷贝这个包是读不到的,我是通过otg U盘来操作,选择intall,再选择su的zip包后滑动刷入:

5、写包成功后会提示done,然后重启就行了,如果不拔数据线会显示错误代码3,只需要按解锁命令重新加锁fastboot oem lock就行了。注意,刷了第三方recovery之后系统启动会自动重置,所有用户数据清空、recovery恢复原厂的,但su包已经被刷入系统预置,所以并没问题了,但要记得root操作前机器里面所有自己的数据有需要的备份好,要不然欲哭无泪哦,系统重置和第一次启动需要较长时间耐心等待,然后经过初始设置进入系统后在应用最后一屏你可以看到熟悉的SuperSU了,YE! (近拍特写像素点很不明显,作为一款10.1寸大屏这分辨率带来的屏幕精细度确实称赞)

6、不过,X86架构的兼容问题还是使得即使像LBE这样带有x86运行库但是库不太新的应用虽然获得root授权没问题,然而主动防御还是无法打开(估计是LBE的x86运行库基于安卓4.2或4.4在安卓5.1下有兼容问题),但是re管理器等还是没问题的,预装无法卸载的系统应用之类可以开心的进行精简了,但当然要提醒,root后特别是精简预装系统应用后不要使用ota增量升级包,要下载完整固件zip卡刷包或者线刷包升级固件,否则会砖头哦,当然即使你忘了我的提醒不小心砖头了也可以通过fastboot模式线刷工具用线刷包救回来,不用担心。

七、其他:GPS和导航、4G信号和速率、后摄拍照、墙挂模式演示等

1、定位卫星支持GPS和格拉斯哥,不支持北斗,移动数据打开的agps模式下寻星速度和连接都堪称秒定很快,但是定位精度一般,很久也只是在4-6米范围,所以一般寻路导航没问题,但如果立交和复杂道路情况定位漂移问题还是要注意的:

2、室外联通4G信号强度不错,但intel基带规格标称在我这边目前实际测试效果差比较多,上下行都只有4.3M/s左右也就是40多Mbps,和以前测试的高通骁龙800/801、808、810以及近期测试的米5高通820的4G 8-10M+/s差了不少,但楼主今天最新测试一台高通652手机上下行也只有2M多/s,不知道是否近期本地联通4G数据业务不稳定。

3、短信收发都没问题,原厂这台平板没有通话功能,但理论上具备了4G模块、有内置mic也支持蓝牙的情况下,应该只是在框架和apk支持方面削掉了通话功能,这种情况下只是安装各种第三方拨号软件都是没有用的。楼主遍历联想官方社区和百度谷歌后选择了华硕的两款和联想的一款通话平板下载了完整固件包等有空的时候解包分析比对和试验,成功完成通话功能后将在本帖补充,有好的x86架构安卓应用软件和测试通过的大型3D游戏X86完美流畅运行的资源也会补充在本贴,有需要的用户可以先收藏了以后有空来看看,也可以长期在本贴评论交流:

4、背挂模式,除了模式、投影模式以外,这台平板还有背轴挂墙模式,很方便在厨房操作、吃饭、洗衣服等场合追剧之类,简单演示两种模式场景:

5、后摄像头,相比很多国产安卓平板,这台平板提供了1300万AF摄像头在光线较好的场景成像还是不错,白平衡很准,作为平板拍摄重要应用场景拍摄图书、名片等也足够清晰,但细节和暗光拍摄能力和SONY IMX214这样的经典手机1300万摄像头还是有明显差距,当然平板摄像头一贯不受重视,苹果也是到了ipad pro后才开始重视起来,上几个简单室内样张吧:

八、总结、优缺点部分。

1、转轴可挂背板设计好评,虽然是沿袭tab2时代的设计,但这个设计真的很方便,支架模式、投影模式、背挂模式、平板模式,切换方便而且好用;
2、大厂品质用料做工精湛,后盖覆皮革视觉质感和手感都很好提升了B格,各种按钮金属质感突出同心纹处理漂亮,明显同市售中低端安卓平板拉开了档次;
3、10.1寸 IPS屏极为精细近拍几乎不可见像素点,看PDF高精度扫描的电子书或者照片之类很赞;
4、JBL四喇叭杜比加持效果在平板届绝对震撼,甚至超过了不少笔记本的外放;
5、扩展性不错,支持联通/移动双4G SIM卡和最大128G TF卡扩展,也可以otg外接U盘、移动硬盘、鼠标键盘等设备;
6、双天线设计的WIFI速率达到了5G 886Mbps、2.4G 130Mbps,在国产安卓设备中还是比较少见;
7、自带投影功能使用方便、调焦和调整梯形变形容易,色彩也不错,全黑环境下投影到专用投影幕上距离3米视距的话70-80寸效果可接受,卧室应用则更方便,投到墙上或天花板40-60寸全黑环境下看片躺在床上比看墙上挂的电视舒服,对颈椎有好处。
8、安装MX播放器后视频能力大大增强,完全是一台功能强悍的视频中心,不仅250Mbps的4K视频流畅硬解、而且1080P 10bit等不支持硬解的视频得益于Z8500的强悍性能可以轻松流畅软解、随意拖放没有延时、声画同步。
9、发热控制不错,哪怕长时间播放投影也只是在投影灯泡处较热,一般应用哪怕连续跑分测试整机温度控制特别是手持部分都很凉爽;
10、大电芯带来很不错的续航,而且得益于原厂24W充电器12V充电,38.48Wh约3.85V 10000mah电芯从0-80%约只用1小时,为了保护电池90%以后充电速度逐渐放慢,95%以后基本涓流模式,但是也只需要再40分钟左右,一般手机即使支持快冲这个时间也只能充满最大约3500mah电芯,而这台平板1万毫安时3.85V级别居然就充满了,12V 2A充电确实NB
11、导航、4G移动数据、带有自动对焦的AF后摄扩展了这台大平板的使用范围。


1、作为一台超高分辨率的X86架构安卓平板,2G RAM有些小了,虽然杀后台后也经常有1G以上RAM可用,但在现在千元以下手机都标配3G RAM,高端配置已经6G RAM的情况下,应该配置上4G RAM才好;
2、X86架构的安卓平板兼容问题虽然比前些年好些了,但是仍然存在,如果是一个没有经验的安卓小白用户又是游戏玩家应该会容易崩溃的...毕竟很多大型游戏如果没有X86运行库只有arm运行库的话直接就无法运行,剩下也有相当数量的游戏和应用没有针对X86架构优化过的会有莫名其妙的问题或者相对卡顿(虽然Z8500芯片足够强大即使安卓下也和高通810、808、652性能差不多);
3、无法安装WINDOWS,经过楼主自己全球网络查找资料和信息,目前这台平板因为联想并未提供相应的BIOS所以无法安装WINDOWS(虽然国外有方法可以安装运行LINUX,但是然并卵...),作为一台X86架构的平板不能双系统或者运行WINDOWS是我觉得最为可惜的.... 
4、OTG反向充电功能效果一般,也拖不动移动硬盘,其实既然已经是双电芯使用了5/7/9/12V自适应充电器,应该当时考虑设计成串联电芯7.4V的比较好,就能出色的完成反向充电和拖动绝大多数2.5寸移动硬盘了,对电池供屏背光和投影光源的供电转换效率方面也更好(升压损失更小更省电);
5、投影分辨率854*480、亮度50流明还是太低了,还停留在前几年便携微投刚出现的指标上,如果能提供720P分辨率和100流明左右的亮度就能大大吸引购买人群;
6、后摄虽然提供了1300万AF组件,但是效果和现在千元以上手机后摄成像好的效果比还是弱了些,平板厚度本身就足够,特别联想这台平板是放在转轴部分,如果采用SONY IMX214这样成熟组件背照式加入光学防抖和双色温补光灯,拍照效果和适用场合会多不少;
7、LTE版本原厂固件没有支持通话,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
8、画板模式视频录像大家已经可以看出,触控跟手程度不高,有明显延迟,但是没有丢帧触控也没有抖动、断触等情况,感觉应该是触屏调校或者固件优化问题,希望联想尽快找下原因更新固件,毕竟很多年没见过这么不跟手的平板了。
9、联想做的Yoga tab3的演示应用和电子说明等都很好,但有些内置应用有些疏漏,比如点击社区进入的不是联想平板板块而是VIBEUI板块如图:


联想服务里面选择地区的地方采用了浅灰色背景和白色字体,在整个app的白色背景下可读性....如图:

10、最后一个缺点,额....这款Yoga tab3 Pro WIFI版售价3499、LTE版售价3999元人民币,如果RAM扩成4G ROM扩成64G支持安卓/WIN10双系统,投影部分升级到720P分辨率和100流明,那就物有所值了,现在的定价我觉得贵了...看联想自己的市场定价策略和消费者们自己的选择了

尾声随笔:4月5日完成这篇众测之际看到联想又业务重组了,4月1日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移动业务集团联席总裁陈旭东的内部邮件显示,ZUK(联想神奇工场发布的新手机品牌)将会正式回归联想,很大程度代表了联想原有手机业务的不如意,ZUK的回归更带有“勤王”性质。

联想可以说是国内重组、并购动作最频繁的传统IT企业集团,而且thinkpad和moto这种更是震动世界,但在手持移动业务方面联想虽然借助合约机和线下渠道曾经一度市场占有率国内前三,但最近几年一直越来越无法掀起波澜的趋势很明显,去年神奇工厂推出的ZUK Z1其实算是近期联想血统最成功的一款,但是和同期友商的其他机型从销量到认知度上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而lenovo品牌的手机更是几乎快完全淡出大家视野,平板电脑业务一样波澜不惊....不知道是否大企业集团到了某一阶段瓶颈症状的爆发期,几十年前柳传志创办这家企业的时候估计没人能想到IBM thinkpad业务和moto手机业务被联想收购,毋庸置疑这家企业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成功的中国科技企业之一,但联想收购业务后吸收借鉴成长的速度却不让人满意,互联网时代以来在更新换代很快而且对固件开发优化水平依赖较强的手机、平板业务,联想渐渐有掉队的迹象,也许企业大到一定程度会碰到一些灵活性和决策时效的壁垒,也许小米、乐视等也快要碰到,但联想真的需要认真审视自身战略、转变员工结构和机构层次,否则也许失败式的重组会越来越多,而最终部分业务被迫放弃或被小米、乐视之类收购也并不让人惊讶了。

祝愿联想Lenovo一路走好做大做强成功收购更多的国外企业,但不要只做美国的良心企业,先做国人的良心品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能投集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