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人员可以在支付宝哪里可以借钱上借钱吗

原标题:在支付宝借一万元, 我们每个月应该要还多少钱呢?

说起支付宝里借钱,也就不得不提一下支付宝的网商贷和蚂蚁借呗了,目前在支付宝中这两种借钱的方式,大家也只能开通其中的一种,但是这两种借钱的利息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额度也是不一样的呢!

小编自己已经用支付宝有5年左右的时间了,在小编的支付宝里花呗额度从3000涨到10000,网商贷额度从20000涨到30000,支付宝给了我几次揽客的机会我自己也是没有用的,所以说每个用的额度也是不一样的,而利息也是如此,像小编自己的利息是万三的日利息,小编身边的一些朋友的利息在万五,那就意味着大家在支付宝里借一万,那么就一天要还5元,如果按利息万三来算,那么一天的利息就是三元。

在支付宝上借钱也是非常简单的,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几分钟之后就到账上了,支付宝上借款的时间从几天到几个月都是可以的,但是就在前不久,支付宝借呗的最长时间只能借到九个月了,而网商贷还是12个月!

不过,支付宝借款还是挺有意思的,额度的多少,也是和自己平时消费频率有关的,所以说大家只有多用支付宝,慢慢的自己的额度也会慢慢的提高起来的呢!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世界上有一种稳赚不赔的生意,那就是学习!
小丘学堂提供免费的中小学课件、试题、知识总结等资料

现在用手机扫二维码支付已经很普遍了,甚至有人还开始了无现金生活。这确实很方便。但大家在扫码的时候也要加个小心,并不是别人发你的二维码都是安全的。近期,江苏常州警方就破获了一起新型的网络电信诈骗案件。骗子盯上的就是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工具。

以核实信息为由 骗子要求用户提供账户截图

2017年6月底,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金坛分局接到报案,市民汪先生称,原本在网上想提高自己的花呗额度,却遭遇到了电信诈骗。

花呗是蚂蚁金服支付宝旗下一款消费信贷产品,可以在购物时先消费,后还款。申请开通后,用户将获得500-50000元的消费额度,额度大小是系统根据每个人的消费能力、信用状况等综合因素,经过算法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但是在QQ群动态中,汪先生看到有人打广告,说可以人工提高花呗额度,于是汪先生通过QQ联系了对方,对方给了他另外一个声称是客服的QQ号。

这个所谓的客服表示,为了核实基础信息,需要汪先生截一张余额宝的余额图片。办案民警指出,这实际上是在获知汪先生的余额信息。

在支付宝里常用的几种支付方式中,余额、余额宝、银行卡、花呗都可以用于支付。骗子要求汪先生对这几项里面的资金详细状况都要提供截图,以备核实,而这些支付方式中可以使用的钱数正是骗子的目标。

用二维码做掩饰 骗子将虚假链接变成真实购物链接

弄清楚目标账户到底有多少钱后,骗子会提出要提高花呗额度,就需要做假的流水。而为了做假的流水账单,他们专门做了一些二维码购物链接。骗子强调,这些只是虚假链接,不会真的刷走钱。而骗局的核心在于,这个所谓的用来做假流水账单的购物链接的表现形式和金额。

首先,为了让目标放松警惕,这个链接的方式常常只是一个二维码,单从表面看,没有任何金额信息,但事实上却是一个真实的购物链接订单。

网站都会有这种支付的物品,点击消费之后,有一个代支付,代支付里面可以选择二维码支付。骗子把这个二维码链接通过QQ、微信等软件推送给被害人,被害人对这个二维码进行扫码支付。

不仅伪装了外表,骗子在这条购物链接的金额上也设置了“陷阱”。他们将金额设置成大于受害者支付宝里的余额。因为余额不足,受害者点击后,钱根本就支付不出去。随后,骗子再更改支付方式,比如用余额宝支付,这时一点交易,钱就直接出去了。

不仅仅是余额宝里的钱,就连花呗里面可以预支付的额度,同样也可以用这种方式被刷走。等意识到钱被刷走的时候,想追回的时候,受骗的人却发现,自己的QQ或者微信已经被骗子拉黑,再也无法联系上。

想要低价购买游戏卡的青少年 也成诈骗目标

以二维码作掩护,暗藏的却是精心设置金额的购物链接,通过诱骗目标点击,盗刷账户中的钱,这种骗术的受害者,还不仅仅是想提高花呗额度的人,很多想买便宜的游戏卡,但是对支付宝使用并不熟悉的青少年,也是骗子的主要目标人群,骗子常常把可低价购买游戏卡,这样的广告打在游戏直播平台里。

通过QQ或微信与卖家联系上,并且用支付宝给对方付款后,少年们却没有收到充值的游戏点券。当问卖家为什么没有发货时,卖家要求提供支付宝的支付记录详细截图,以证明确实付了钱。随后骗子声称,钱确实付了,但自己无法完成充值,会交给客服技术人员帮助处理。于是另外一个声称是客服的人就会发过来暗藏玄机的二维码购物链接,虚晃几枪后,和花呗提额类案件相通的操作方法,青少年账户里的钱就被盗刷了。

主犯落网 新型诈骗模式浮出水面

此类案件,不仅发生在常州,经过与支付宝公司联系,常州警方发现,全国多个地区都发生过类似案件。据统计,从2016年5月以来,交易异常的链接总共两万余条,涉及的资金约4700万元。

为了彻底打击这种新型犯罪,常州警方成立专案组,迅速开展侦查,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梁某和吴某,并赴江西南昌,在网吧将他们抓获。

但是审查后却发现,吴某和梁某分别扮演寻找目标和客服的角色,而制作对目标实施诈骗的关键环节——购物链接,并且负责销赃的,却是一个网名叫“疯鱼”的人。同时虽然是合作诈骗,分工严密,但几个人之间现实中却并不认识,只是通过网络联系。

常某,网名“疯鱼”,长期租住在境外的酒店,随着他被从缅甸抓捕归案,一个分工明确,通过网络随机组合的新型电信诈骗团伙和模式浮出水面。

在这个犯罪链条中,根据作用不同有着四种完全不同的角色分工:“找单手”(也叫丢单手)、“秒单手”、“链接手”及“洗卡公司”。

就这样,无论是密切合作共同实施犯罪,还是与受骗者联系,骗子都是使用的QQ号等虚拟身份,极其隐蔽。

不仅如此,警方指出,相比于此前的电信诈骗案件,受骗欠款直接到骗子指定账户,而此类案件钱却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然后又到了第四方购物网站,支付了一些购物链接,这个购物链接正是此前骗子拍下的。在很多情况下,在购物网站上这个拍下物品的骗子的注册账户往往也是虚拟的,这给资金去向的追查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朋友:“没事,吸一次不上瘾”

朋友这一句话,你对毒品的恐惧、怀疑一下就烟消云散了

你就真的没有任何防线了

吸毒的这第一次,你就尝试了

古人又云:有一就有二!

既然你第一次吸了,没有第二次?鬼信!

所以你就不知不觉中开始了吸毒之路。。。。。。

关于吸毒和禁毒,人们常常会有非常惊人的误解。遗憾的是,这些误解却在社会上、网络上广为流传。

偶尔吸毒一次到底会不会上瘾?吸毒到底能不能减肥提神?在家种植罂粟“纯观赏”到底犯不犯法?

小编收集整理了9个常见的误解,一起来看看。

100%的人因为这句话开始吸毒的!!!

偶尔吸毒一次并不会上瘾?

虽然吸毒的成瘾性与所吸毒品的种类和人的个体差异有关,但是实际上依赖性是所有毒品的基本特性,吸食毒品都会成瘾。千万莫尝第一口!

误区一 偶尔吸毒不会上瘾或者别人吸毒会上瘾,但自己不会

这也是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吸食毒品的原因之一。从人的生理角度来说,吸毒的成瘾性与所吸毒品的种类和人的个体差异有关。但实际上,依赖性是所有毒品的基本特性,吸食毒品都会成瘾。多数吸毒者有了第一次,就难免有第二次。

吸食摇头丸、K粉不上瘾

摇头丸、K粉的依赖性主要体现在心理依赖。吸毒者在心理上所产生的效果和感受甚至比海洛因还要强烈,会产生顽固的“心瘾”。这些人一遇到心情不好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摇头,寻找解脱,这就是强烈的心理依赖。而心理依赖是毒瘾难戒的根本原因。目前查获的摇头丸多含有冰毒等成分,依赖性更强。

有人看到吸毒者体态消瘦,误以为吸毒可以减肥。其实,吸毒人员体态消瘦是一种病态。因为吸毒成瘾后,人体的各种器官功能受到损害,机体吸收功能下降,导致体型消瘦。除此之外,关于吸毒的多种神奇“功效”都是不靠谱的。虽然吸毒暂时能带来精神上的放纵,换取到一时的“轻松”,但最终结果也只是虚耗身体。

吸毒能减肥吗?完整的答案是,不但可以减肥,让人日渐消瘦,还会直接致命。

在一起案件中,17岁的小琴是某酒吧服务员,由于身材较胖,让她倍感失落。一次,她服务的客人唱完歌后,从包里拿出一个“冰壶”开始吸食,这引起了小琴的好奇。客人说小琴太胖,“好心”要她吸两口,能帮她减肥。这句话正戳到了小琴的痛处,她迫不及待地吸了两口,客人还称只要坚持就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一个月后,小琴真的瘦了,这让她兴奋不已,但她已经对毒品产生了依赖。这时供她吸毒客人不再免费提供冰毒,而是提出条件,如果想免费吸,就要帮他卖冰毒。之后,小琴在向其他客人贩卖1.95克的冰毒时被警方抓获。经海淀法院审理,小琴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戒毒所能解决吸毒的所有问题?

目前,采取戒毒措施后复吸的占大多数。他们也都有强烈的戒毒愿望,但失败者居多。因为吸毒造成的心理依赖像在人脑部扎根一样,一旦毒瘾发作时,痛苦和强烈的渴求会让吸毒者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不顾一切寻找毒品吸食。

就像你抽烟,坐飞机再远,你也不会吸,因为不让也不敢!一下飞机呢,第一件事就是抽烟!毒瘾比烟瘾大多少倍,可想而知了!

吸毒、药物滥用纯粹是意志或人格力量的失败?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吸毒、药物成瘾是一种发生在大脑的慢性复发性疾病,因此吸毒、药物滥用者与患有其他躯体疾病患者一样,都是病人。在吸毒、药物滥用过程中,病人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均发生了改变。诚然,吸毒、药物滥用者以强制(冲动)性用药行为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这种行为与反复使用药物过程中发生的大脑改变密切相关。

——“我意志坚强,吸了也能戒,对吧。”

——“你吃了砒霜,意志坚强就可以不死吗?不要试。”

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氯胺酮(K粉)、摇头丸……只要是毒品,滥用都会造成身体和心理的严重损害。

从医学角度看,吸毒成瘾是一种具有高复发倾向的脑疾病,目前还没有彻底戒断毒瘾的医学方法。据统计,海洛因戒毒出所人员1个月内复吸的占54.8%,1年内复吸的占88.2%。

为吸毒成瘾者耗资治疗不值得?

在对药物成瘾确实有效的治疗上投资,能降低毒品、成瘾药物对健康和社会负面影响(例如:犯罪、经济负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等)。国外的研究证明,用于治疗每一美元的投入可获得七美元的回报。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治疗均有成本效益,其耗资低于逮捕入狱的耗费

我不吸毒,不需要了解毒品防范知识?

不少人正是因为不了解、不知道毒品知识而误入泥潭的。不吸毒的人才是预防对象。中国自古就有“上医治未病”的观点,预防重于治病。如果没有这样的防范意识,就有被毒品侵害的可能。

了解的多了,你抵御诱惑的能力才会强大!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有的诱惑都了解了,再遇见,在你眼里会对诱惑嗤之以鼻,所有招数对你这个老中医来讲都是小儿科啦!!!

不是有钱人才可能吸毒,只能说吸毒需要耗费大量钱财。吸毒是由于好奇、无知,或受他人影响、诱骗,或明知有害却偏去沾染的逆反心理驱使,才吸毒的。也有一些人思想空虚,以吸毒为时髦,寻求刺激,甚至用金钱拉拢他人吸毒。

我国《刑法》规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另据《禁毒法》规定,上述行为不构成犯罪的,应处以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此外,偶然获得毒品转而私藏也属犯罪行为。

罂粟是制造鸦片、海洛因等毒品的原植物,国家对罂粟种植实行严格管制,只批准在限定区域内种植罂粟用于医疗。对种植500株以上的,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及抗拒铲除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少量种植,在成熟前自行铲除的,不予处罚。

关注阳光一生微信公众号,直接举报!

—————————————————

山东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提醒您:

阳光一生微信号sdjd626。感谢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现在用手机扫二维码支付已经很普遍了,甚至有人还开始了无现金生活。这确实很方便。但大家在扫码的时候也要加个小心,并不是别人发你的二维码都是安全的。近期,江苏常州警方就破获了一起新型的网络电信诈骗案件。骗子盯上的就是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工具。

以核实信息为由 骗子要求用户提供账户截图

2017年6月底,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金坛分局接到报案,市民汪先生称,原本在网上想提高自己的花呗额度,却遭遇到了电信诈骗。

花呗是蚂蚁金服支付宝旗下一款消费信贷产品,可以在购物时先消费,后还款。申请开通后,用户将获得500-50000元的消费额度,额度大小是系统根据每个人的消费能力、信用状况等综合因素,经过算法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但是在QQ群动态中,汪先生看到有人打广告,说可以人工提高花呗额度,于是汪先生通过QQ联系了对方,对方给了他另外一个声称是客服的QQ号。

这个所谓的客服表示,为了核实基础信息,需要汪先生截一张余额宝的余额图片。办案民警指出,这实际上是在获知汪先生的余额信息。

在支付宝里常用的几种支付方式中,余额、余额宝、银行卡、花呗都可以用于支付。骗子要求汪先生对这几项里面的资金详细状况都要提供截图,以备核实,而这些支付方式中可以使用的钱数正是骗子的目标。

用二维码做掩饰 骗子将虚假链接变成真实购物链接

弄清楚目标账户到底有多少钱后,骗子会提出要提高花呗额度,就需要做假的流水。而为了做假的流水账单,他们专门做了一些二维码购物链接。骗子强调,这些只是虚假链接,不会真的刷走钱。而骗局的核心在于,这个所谓的用来做假流水账单的购物链接的表现形式和金额。

首先,为了让目标放松警惕,这个链接的方式常常只是一个二维码,单从表面看,没有任何金额信息,但事实上却是一个真实的购物链接订单。

网站都会有这种支付的物品,点击消费之后,有一个代支付,代支付里面可以选择二维码支付。骗子把这个二维码链接通过QQ、微信等软件推送给被害人,被害人对这个二维码进行扫码支付。

不仅伪装了外表,骗子在这条购物链接的金额上也设置了“陷阱”。他们将金额设置成大于受害者支付宝里的余额。因为余额不足,受害者点击后,钱根本就支付不出去。随后,骗子再更改支付方式,比如用余额宝支付,这时一点交易,钱就直接出去了。

不仅仅是余额宝里的钱,就连花呗里面可以预支付的额度,同样也可以用这种方式被刷走。等意识到钱被刷走的时候,想追回的时候,受骗的人却发现,自己的QQ或者微信已经被骗子拉黑,再也无法联系上。

想要低价购买游戏卡的青少年 也成诈骗目标

以二维码作掩护,暗藏的却是精心设置金额的购物链接,通过诱骗目标点击,盗刷账户中的钱,这种骗术的受害者,还不仅仅是想提高花呗额度的人,很多想买便宜的游戏卡,但是对支付宝使用并不熟悉的青少年,也是骗子的主要目标人群,骗子常常把可低价购买游戏卡,这样的广告打在游戏直播平台里。

通过QQ或微信与卖家联系上,并且用支付宝给对方付款后,少年们却没有收到充值的游戏点券。当问卖家为什么没有发货时,卖家要求提供支付宝的支付记录详细截图,以证明确实付了钱。随后骗子声称,钱确实付了,但自己无法完成充值,会交给客服技术人员帮助处理。于是另外一个声称是客服的人就会发过来暗藏玄机的二维码购物链接,虚晃几枪后,和花呗提额类案件相通的操作方法,青少年账户里的钱就被盗刷了。

主犯落网 新型诈骗模式浮出水面

此类案件,不仅发生在常州,经过与支付宝公司联系,常州警方发现,全国多个地区都发生过类似案件。据统计,从2016年5月以来,交易异常的链接总共两万余条,涉及的资金约4700万元。

为了彻底打击这种新型犯罪,常州警方成立专案组,迅速开展侦查,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梁某和吴某,并赴江西南昌,在网吧将他们抓获。

但是审查后却发现,吴某和梁某分别扮演寻找目标和客服的角色,而制作对目标实施诈骗的关键环节——购物链接,并且负责销赃的,却是一个网名叫“疯鱼”的人。同时虽然是合作诈骗,分工严密,但几个人之间现实中却并不认识,只是通过网络联系。

常某,网名“疯鱼”,长期租住在境外的酒店,随着他被从缅甸抓捕归案,一个分工明确,通过网络随机组合的新型电信诈骗团伙和模式浮出水面。

在这个犯罪链条中,根据作用不同有着四种完全不同的角色分工:“找单手”(也叫丢单手)、“秒单手”、“链接手”及“洗卡公司”。

就这样,无论是密切合作共同实施犯罪,还是与受骗者联系,骗子都是使用的QQ号等虚拟身份,极其隐蔽。

不仅如此,警方指出,相比于此前的电信诈骗案件,受骗欠款直接到骗子指定账户,而此类案件钱却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然后又到了第四方购物网站,支付了一些购物链接,这个购物链接正是此前骗子拍下的。在很多情况下,在购物网站上这个拍下物品的骗子的注册账户往往也是虚拟的,这给资金去向的追查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朋友:“没事,吸一次不上瘾”

朋友这一句话,你对毒品的恐惧、怀疑一下就烟消云散了

你就真的没有任何防线了

吸毒的这第一次,你就尝试了

古人又云:有一就有二!

既然你第一次吸了,没有第二次?鬼信!

所以你就不知不觉中开始了吸毒之路。。。。。。

关于吸毒和禁毒,人们常常会有非常惊人的误解。遗憾的是,这些误解却在社会上、网络上广为流传。

偶尔吸毒一次到底会不会上瘾?吸毒到底能不能减肥提神?在家种植罂粟“纯观赏”到底犯不犯法?

小编收集整理了9个常见的误解,一起来看看。

100%的人因为这句话开始吸毒的!!!

偶尔吸毒一次并不会上瘾?

虽然吸毒的成瘾性与所吸毒品的种类和人的个体差异有关,但是实际上依赖性是所有毒品的基本特性,吸食毒品都会成瘾。千万莫尝第一口!

误区一 偶尔吸毒不会上瘾或者别人吸毒会上瘾,但自己不会

这也是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吸食毒品的原因之一。从人的生理角度来说,吸毒的成瘾性与所吸毒品的种类和人的个体差异有关。但实际上,依赖性是所有毒品的基本特性,吸食毒品都会成瘾。多数吸毒者有了第一次,就难免有第二次。

吸食摇头丸、K粉不上瘾

摇头丸、K粉的依赖性主要体现在心理依赖。吸毒者在心理上所产生的效果和感受甚至比海洛因还要强烈,会产生顽固的“心瘾”。这些人一遇到心情不好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摇头,寻找解脱,这就是强烈的心理依赖。而心理依赖是毒瘾难戒的根本原因。目前查获的摇头丸多含有冰毒等成分,依赖性更强。

有人看到吸毒者体态消瘦,误以为吸毒可以减肥。其实,吸毒人员体态消瘦是一种病态。因为吸毒成瘾后,人体的各种器官功能受到损害,机体吸收功能下降,导致体型消瘦。除此之外,关于吸毒的多种神奇“功效”都是不靠谱的。虽然吸毒暂时能带来精神上的放纵,换取到一时的“轻松”,但最终结果也只是虚耗身体。

吸毒能减肥吗?完整的答案是,不但可以减肥,让人日渐消瘦,还会直接致命。

在一起案件中,17岁的小琴是某酒吧服务员,由于身材较胖,让她倍感失落。一次,她服务的客人唱完歌后,从包里拿出一个“冰壶”开始吸食,这引起了小琴的好奇。客人说小琴太胖,“好心”要她吸两口,能帮她减肥。这句话正戳到了小琴的痛处,她迫不及待地吸了两口,客人还称只要坚持就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一个月后,小琴真的瘦了,这让她兴奋不已,但她已经对毒品产生了依赖。这时供她吸毒客人不再免费提供冰毒,而是提出条件,如果想免费吸,就要帮他卖冰毒。之后,小琴在向其他客人贩卖1.95克的冰毒时被警方抓获。经海淀法院审理,小琴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戒毒所能解决吸毒的所有问题?

目前,采取戒毒措施后复吸的占大多数。他们也都有强烈的戒毒愿望,但失败者居多。因为吸毒造成的心理依赖像在人脑部扎根一样,一旦毒瘾发作时,痛苦和强烈的渴求会让吸毒者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不顾一切寻找毒品吸食。

就像你抽烟,坐飞机再远,你也不会吸,因为不让也不敢!一下飞机呢,第一件事就是抽烟!毒瘾比烟瘾大多少倍,可想而知了!

吸毒、药物滥用纯粹是意志或人格力量的失败?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吸毒、药物成瘾是一种发生在大脑的慢性复发性疾病,因此吸毒、药物滥用者与患有其他躯体疾病患者一样,都是病人。在吸毒、药物滥用过程中,病人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均发生了改变。诚然,吸毒、药物滥用者以强制(冲动)性用药行为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这种行为与反复使用药物过程中发生的大脑改变密切相关。

——“我意志坚强,吸了也能戒,对吧。”

——“你吃了砒霜,意志坚强就可以不死吗?不要试。”

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氯胺酮(K粉)、摇头丸……只要是毒品,滥用都会造成身体和心理的严重损害。

从医学角度看,吸毒成瘾是一种具有高复发倾向的脑疾病,目前还没有彻底戒断毒瘾的医学方法。据统计,海洛因戒毒出所人员1个月内复吸的占54.8%,1年内复吸的占88.2%。

为吸毒成瘾者耗资治疗不值得?

在对药物成瘾确实有效的治疗上投资,能降低毒品、成瘾药物对健康和社会负面影响(例如:犯罪、经济负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等)。国外的研究证明,用于治疗每一美元的投入可获得七美元的回报。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治疗均有成本效益,其耗资低于逮捕入狱的耗费

我不吸毒,不需要了解毒品防范知识?

不少人正是因为不了解、不知道毒品知识而误入泥潭的。不吸毒的人才是预防对象。中国自古就有“上医治未病”的观点,预防重于治病。如果没有这样的防范意识,就有被毒品侵害的可能。

了解的多了,你抵御诱惑的能力才会强大!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有的诱惑都了解了,再遇见,在你眼里会对诱惑嗤之以鼻,所有招数对你这个老中医来讲都是小儿科啦!!!

不是有钱人才可能吸毒,只能说吸毒需要耗费大量钱财。吸毒是由于好奇、无知,或受他人影响、诱骗,或明知有害却偏去沾染的逆反心理驱使,才吸毒的。也有一些人思想空虚,以吸毒为时髦,寻求刺激,甚至用金钱拉拢他人吸毒。

我国《刑法》规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另据《禁毒法》规定,上述行为不构成犯罪的,应处以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此外,偶然获得毒品转而私藏也属犯罪行为。

罂粟是制造鸦片、海洛因等毒品的原植物,国家对罂粟种植实行严格管制,只批准在限定区域内种植罂粟用于医疗。对种植500株以上的,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及抗拒铲除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少量种植,在成熟前自行铲除的,不予处罚。

关注阳光一生微信公众号,直接举报!

—————————————————

山东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提醒您:

阳光一生微信号sdjd626。感谢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支付宝哪里可以借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