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做国际军警射击锦标赛模拟射击训练系统的厂家比较好的有哪些,方便推荐一下。

目前全世界计有七十多个地区分会的组织,默默在各地推运实用射击运动。其中以美国实用射击会(USPSA)的人数是最多的,菲律宾实用射击协会(PPSA)是最活跃的实用射击组织之一,华人的实用射击组织计有香港实用射击协会(HKPSA)、澳门实用射击协会(MPSA)、中华台北实用射击协会(TWPSA),以及刚成立的中国实用射击协会(CPSA)。

实用射击源于军、警特种部队的动态射击训练,在不同的训练需求目的下,设置不同的布景来模拟实战下的状况,例如:街道、银行、办公室、学校等等。由于必须依照不同的目的来设计不同的场景,因此IPSC的布景多为虚拟性质的,例如搭设一处没顶的屋舍空壳,里面摆设桌、椅、凳等家具,这些家具有可能不是实物,而是简易型摆设来替代以达到模拟的效果。

而实用射击的主旨,就是希望安全地用手枪作为自卫武器,训练射手以最短的时间,准确的射击,作为模拟训练。

IPSC发展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经过不断的发展与演变,再加上射手技术与装备不断精进,使得此项动态射击运动演变为"竞技射击运动"多过"自卫射击训练"也将射手带领至另一个不同形式的射击领域,目前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实用射击组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IPSC竞赛,每年举办一次世界赛吸引世界各地逾千名选手参赛。

Open division:就是除了基本的限制外可以尽情改装, 所以枪手都用的是加长枪管, 枪管末端带置退器, 加大弹容量, 安装红点瞄准具。

--- 市场上的枪, 不许改装。

--- 双动枪的第一发必须双动发射。

在各就各位时,子弹上膛,强制要求手动把击锤放下。双动的一枪扳机沉重,所以成绩比单动的差一些。但是有个异类出现,Glock,因为扣动扳机时把击针后移然后击发,所以属于双动。Glock 扳机是很轻的,所以在这个 Division 中就是Glock 垄断。

现在很多人觉得IPSC跟实战越来越远,完全是game。

IPSC 对子弹动能有要求,好象如果用9 毫米子弹,就要用高压弹,才能达到其要求。所以用点四五是最方便的,而且他们故意用小威力子弹,减小后坐。这是一种纯比赛,而且用时间计算成绩,因此单动双动还是相差很大的,为了赢,都用1911了。

为竞赛设计的枪,和为战斗设计的枪在许多地方是不同的。

比如扳机力,竞赛枪是越小越好,理论上,同时扳机行程,2道火了。

军用枪嘛要求短而脆就好了。单独从结构上说,军用枪也不可能把几十个零件都做到击发机上了,但是竞赛枪可以。

一些操作部件,比如保险了可以做的很大容易操作,击锤可以做成空心的,提高回弹速度。据说STI的撞针也有钛的哦。又轻又快,点火时间特别短,缩小了破坏瞄准线的可能。

ipsc枪的前面得有膛口吧,上边还有镜桥吧,就没办法往腰带里塞了。

连他们的枪套都是特制的。

IPSC现已经超出了其最初的意义。而沦为一项竞技赛事也使得其在装备上更具有专业性,为了打快打准,出现了许多的改枪手,他们采取技术性手段将枪的扳机行程变短,引力降低以求达到快扣的目的,将枪管上钻出小孔等以降低枪口在子弹出膛时的上扬,达到后坐小并能快速复位,这样一来,就与实战出现了脱节,也就失去了它的初衷。

同时由于器材越来越专业以及商业化的发展,其消耗也越来越大,进而成为了一般民众所无法接受的运动了。香港警察也进行这项训练,但他们使用的是未经改良过的枪支,其目的是做为一项枪械操控训练科目,即使他们的薪水已远远高过我们,但对他们来说,玩这种民间纯粹性质的竞技比赛是必须三思而行的,同时由于前述的原因,他们认为这种运动与实战毕竟存有差距,故对此不堪感冒。

总的看来,IPSC的改装使得很多枪手选用了特制的器械,而且使得这种比赛所使用的枪械越来越复杂,不便于维护。在电影中我们也看到了,体积庞大,零件繁多,容易走火不便于携带,成本较高,这都不是军用枪械所设计要达到的目的。

军方要求枪支能够便于维护,可靠性好,结构简单紧凑,保险可靠不易走火,价格低廉。从这点我们开来,IPSC在这方面越走越远,也就违背了这类比赛的初衷。但是,我觉得这类比赛仍然非常精彩,如果有机会,我也会非常愿意参加。

IPSC运动在竞赛分组方面,依照装备器材的有无使用与先天设计上的不同,将参赛选手的组别区分为以下五组:

⒈Open Division:除了规定弹匣必须不得超过170mm以上外,其余不予限制。

⒊Standard Division:不能使用内红点、Compensators (枪口抑制器) 等。也就是原厂设计,不得加装任何改装零件,并规定必须使用单动式板机,如M1911A1型式的。其余只要能放入225 mm x 150 mm x 45 mm大小的枪盒内,对弹匣不予限制。

⒋Production Division:不能使用内红点、Compensators (枪口抑制器) 等。也就是原厂设计,不得加装任何改装零件,并规定必须使用双动式板机,如M92F、CZ75/85、GLOCK17/19、USP、P228等型式的枪械,并规定弹匣长度不得超过170mm。

主办单位必须负责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区域。场地位置必须考量到便利性,且必须设置清楚易辨标示。安全区内需在安全的方向上摆置桌子,且区域界线必须清楚标示。

选手可于安全区内进行下列工作:

⒈将未上膛的枪支由枪盒中取出,或放回枪盒。

⒉在枪支未上膛的情况下练习拔枪、射击、及枪支置回枪套等动作。

⒊练习枪支上下空弹匣,或操作枪支本身的功能。

⒋检视、拆解、清洁、修理及保养枪枝、零件或其它附件。

无论如何,不可于安全区内手持空包弹、装上子弹的弹匣装上子弹的转轮手枪填弹器,或可击发的弹药。

当选手未依照关卡演示文稿的竞赛程序进行比赛时,是为程序性犯规。当场监判定选手犯规时,必须判别选手犯规次数,并明示犯规之理由相关信息必须清楚的记载于计分表上。程序性犯规扣分,为IPSC纸靶最高分区域分数支两倍。若该区域得分为五分,则程序性犯规扣为十分。若选手队犯规判决有疑议,可依序向总场监即靶场总监声请裁决。若能无法裁决,选手可向仲裁委员会提出裁决声请。

下列为程序性犯规之可能情况:

若选手身体的任何一部分碰触障碍界线或接战界线以外的地面并开火射击时,则判定该选手一次程序性犯规。然而,若场监认为该选手因此犯规行为而使自己获得显著的竞赛优势时,则可判定选手踩线所进行的每一次射击皆为一次程序性犯规。当选手以俯卧姿射击时,只有在手肘以下的手臂可以超出界线。若违反此项规定,则此时选手进行的每一次射击皆为一次程序性犯规。若踩线时并无进行射击,则不判定犯规。

⒉ 当如上述重复犯规的情形发生时,扣其总分。例如,当选手接战视线范围内有四个金属靶,同时该选手踩线犯规,并因此获得竞赛优势,此时,可判定该选手程序犯规,但次数便不得超过四次。

⒊ 若选手无法遵从关卡所提示的竞赛程序时,每违反一次程序,便判定一次程序性犯规。例如,某关卡规定选手以强手开门,而选手以弱手开门,此时便判定该选手一次程序性犯规。

⒋ 选手于标准程序操练竞赛的任何一个操练串行中未能遵守强制更换弹匣规定时,自原定的弹匣更换点之后所进行的每一次射击,皆判定为程序性犯规,直至选手更换子弹匣为止。

⒌ 若选手因伤残之故而无法完成比赛时,可自请犯规处分。在此种情况下,可将选手于该关卡射击所得之总分减除百分之二十。此种罚则需于比赛开始前告知选手,并可由靶场总监自由决定是否采用。

⒍ 在「矿工隧道」中,若隧道上方横置木条因选手碰撞而掉落,则每掉落一条横木,即判定一次程序性犯规。若木条因选手碰撞隧道木架,是因为枪口喷出之气体,或枪支后座力而掉落,则不予判定犯规

⒎ 选手以闻「待命」口令,且比赛开始信号尚未明示时,若双手向枪支移动,或将身体移至较为有利的位置,即判定一次程序性犯规

⒏ 若选手射击标靶发生失误(应该击中的而未击中),则所有未击中的误发数即为程序性犯规次数。

若选手于限定强弱手射击关卡中,利用双手进行故障排除(包含更换弹匣以排除故障),不予判定程序性犯规。但若下列情形发生,即判定一次程序性犯规:用另一只手碰触枪枝。用另一只手(或手腕)支撑枪枝进行射击。此时每射击一发,即判定一次程序性犯规。用另一只手支撑靶场障碍物、支架、或其它设施,以求射击稳固时,此时每射击一发,即判定一次程序性犯规。用另一只手更换弹匣,或开启保险。

⒑ 若选手于某赛程关卡内,在指定区域进行枪套测试,而枪枝掉落地面时,RO需命令选手停止动作,并代为取回枪枝,并置回枪套.该选手可继续进行比赛,但该关卡的分数以零分计算。若选手于指定区域内进行枪套测试时碰触枪枝,即判定一次程序性犯规.此时靶场工作人员无需进行更进一步之动作。(并不适用于「未上膛枪枝于指定区域内进行的枪套测试掉落」的情形。)

⒒ 当标准程序操练分级赛,第一级和第二级竞赛使用射击区以规范选手射击位置时,在符合安全条件的情况下,选手可重新回到射击区并进行射击(但不可于射击区外射击)。然而,主办单位可规定选手不得回到射击区重新射击。若选手违反该项规定,每进行一次射击,即判定一次程序性犯规。

若下列情形发生,即判定选手DQ:枪支意外发射(以下称为「走火」):「发射」定义为子弹通过枪支枪管。如下列情形发生,即定义为「枪枝走火」。若枪枝射击方向超过靶场底缘及边缘挡弹坡范围,选手四周以三公尺(六点五英尺)为半径之范围,或主办单位认定(并记录于关卡演示文稿中)之安全范围时,即被认定为枪枝走火。若枪枝发生走火,靶场工作人员必须尽快制止选手。若枪枝射击方向超出选手四周以三公尺为半径之范围时,不被认定为枪枝走火。

不安全之枪支持法,下列情形被定义为不安全之枪支持法:

⒈ 在上弹匣、更换弹匣、卸除弹匣、或故障排除时所发生之走火。

⒉ 选手移动(且非射击标靶)时所发生之走火。

⒊ 如上述情形发生,RO必须尽快制止选手行动。

⒋ 当大会以确认枪枝走火起因于枪枝零件破损,且选手以达成所有一般比赛安全规定时,该选手将不被判定DQ。选手于该关卡所得之分数以零分计算,发生故障之枪枝走火是否确实肇因于枪枝本身零件之破损。若选手于离开赛场前,未能实时将故障枪枝呈上检视,并因而被判定DQ,将不得提出抗议。

当RO已下达「清枪完毕」口令后发生枪枝走火情形,RO需命令选手「卸除弹匣,进行清枪」,以确保枪枝为安全状态。此时不需更进一步之行动。选手于指定安全区外,或未于射击在线受RO监督而持枪者,判定DQ。在比赛进行时,将枪口向后指向超过靶场挡弹坡中线左右各九十度之范围,或于未设立挡弹坡之靶场,将枪口指向上,即判定DQ,不论枪枝是否上膛。在比赛进行时,将枪枝上膛或退膛时,若枪枝掉落,不论上膛与否,即判DQ。

下列情形为例外:枪枝于未上膛之情况下进行枪套测试而掉落。在下列情况之下,若选手基于任一理由,将枪枝安全地放置于地面,或其它稳固的表面上,不予判定DQ。

⒈ 枪枝如规则8.1所述之备用状态,或者自动手枪之弹匣已被卸除,且滑套固定在后,或者转轮手枪之转轮仓已被打开且未填装子弹。

⒉ 选手以稳固的动作持枪,直至枪枝被安全地放置在地面,或 其它稳固的表面之上,且选手与枪枝持续保持一只手臂以上的距离。

⒊ 在隧道内拔枪,或将枪枝置回枪套。

⒋ 在比赛进行时,除了拔枪及枪枝置回枪套外,将已上膛枪枝之枪口指向选手身体任何一个部位。

⒌ 在枪枝上膛情况下,选手拔枪或枪枝置回枪套时,枪口指向超过选手四周一公尺半径圆形范围之外。

⒍ 选手于比赛期间配带或使用两支以上枪枝。

⒎ 当选手排除枪枝故障,且明显地将枪枝放低离开标靶时,若手指仍在护弓内,则判定DQ。

⒏ 选手于枪枝上膛或退膛时,手指仍至于护弓内。

⒐ 若选手于移动时手指仍置于护弓内。

于下列情况将上膛枪枝置回枪套时:

⒈ 单动板机自动手枪之保险关上。

⒉ 双动板机或选择性动作板机自动手枪击槌为待发状态,且保险未关上

⒊ 于安全区内手持可击发或空包子弹,以装弹之弹匣,或以装弹之转轮手枪填弹器。

⒋ 在RO未下达明确口令前,手持已上膛枪枝。唯有在射击在线 听从RO口令时,枪枝方能上膛。所谓「已上膛枪枝」,意为枪膛中有一颗可击发弹药,或已装上之弹匣内有一颗可击发弹药之枪枝。

⒌ 于赛场范围之外拾取枪枝,掉落未上膛枪枝并不违反安全原则。选手必须通知大会工作人员,并由其协助并监督选手安全地取回掉落的枪枝。

⒈ 当选手有明显,或不断重复之缺乏运动家精神行为发生时,可予以判定DQ。工作人员必须尽快通知靶场总监该项判决。

⒉ 靶场内所有人员皆需服从靶场工作人员之绝对权威。若选手不遵守工作人员指示,或做出玷污比赛之行为时,可予以判定DQ,并将选手逐出赛场。

⒊ 不断的违反规则或靶场演示文稿所提示之原则者,即被视为缺乏运动家精神之行为。

⒋ 若选手故意脱下(或掉落)护目镜或耳罩,以设法获得竞赛优势,即可因其缺乏运动家精神为由判定DQ。

⒈ 所有IPSC竞赛之选手与工作人员,在竞赛期间皆需保持身心健全。

⒉ 凡酗酒,服用非医师处方或不必要之药物,服用禁药或体能增强药物者,皆被IPSC视为严重违规之行为。

⒊ 在竞赛期间,除非因医药用途,不论选手及工作人员皆不得受到任何一种药物(包含酒精制品) 影响。若靶场总监认为某人员明显地受到上述物品影响,即可取消其资格并将之逐出赛场。

⒋ IPSC保留禁止使用任何一种物品(特定或一般)的权力,并随时针对特定物品进行检验。

由于历史的原因,美国允许公民合法拥枪自卫,因此有一些退役的军警就把这种部队训练的科目发展成了一种运动。1976年5月在美国密苏里州哥伦比亚特区举行了首届国际手枪射击会议,宣告IPSC正式成立,著名的射击教练ColonelJeffCooper当选为第一届IPSC主席。之后又有IDPA(国际自卫手枪协会)等类似的实用射击组织出现。IPSC是发展较早的实用射击运动组织,现在也是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的实用射击组织,已在60 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会,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省都陆续建立了IPSC组织。2001 中国大陆正式加入IPSC成为成员国,并且于2002年举办了内地首场全国邀请赛。

与一般的射击运动不同,IPSC着重训练选手以最短的时间准确射击的能力,并且在复杂的场景中射击突然出现的目标,同时不断变换自己位置。在一场标准的比赛中,运动员需要根据裁判的口令装弹,然后进入比赛场地。比赛场景根据真实环境设计,选手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跑到设置好的场景(STAGE),然后停下射击一个或者多个标靶。射击的位置可能被设计在门口、窗边、汽车下、狗洞等。在这种复杂的场景中,选手需要采用站立、卧倒、半蹲、半跪等多种射击姿势,并且要掌握左右手射击的本领。在完成一个场景之后,还要尽快跑到下一个场景继续射击。和一般射击比赛不同的是,IPSC的比赛成绩除了需要计算标靶的命中准确度,还需要计算比赛全程所用时间。

IPSC创立之初主要使用的枪械为经过改装的Colt1911型半自动手枪,除了因为IPSC的第一任主席是该枪的超级fans之外,还由于这种运动源于美国。Colt1911型自上个世界初列装美国军队以来,一直以威力大、可靠性高著称。美国民间保有大量的各个枪厂出品的1911型手枪,用来作比赛用枪再合适不过。现在M92F、CZ75

作为一种发展接近40年的射击运动,IPSC由于其比赛过程紧张刺激、运动量适中,参与人群素质较高,在世界范围都很受欢迎;但是由于这项运动需要花费大量金钱去购买枪支、比赛专用服装和枪套等必需配件,除了基本的枪支外,参赛选手还需要对原装枪械性能进行优化,尤其参加不限制改装的组别,大多选手都会加装内红点瞄准镜、衍射镜、激光定标器、枪口抑制器等昂贵的枪械配件。比赛所用的弹夹也必须是不锈钢带有塑胶尾托的专用弹夹。平时为了训练消耗的弹药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参与此项运动多为中产阶层以上人群,像高尔夫球一样,这是一项标准的“贵族运动”。

近年来,美国由于持枪暴力罪案不断发生,为了避免教唆暴力的嫌疑,IPSC也在积极的改良。例如把人形靶换成了菱形靶,避免给人“杀人运动”的印象。比赛所使用的枪械,也在外表加入亮色处理,以便区别于军警所用的枪械。在美国以外的一些枪械管理比较严格的国家或地区(如日本、香港等),IPSC爱好者经常使用气枪作为运动器械,只是比赛规则仍然参照使用真枪的IPSC赛程。虽然没有了真枪射击的震撼,但是参加的人仍然乐此不疲,由此可见此项运动的魅力。

现在这项源于特种部队的训练科目,已经变成了中产阶级拿着五颜六色挂满高科技配件的大号“玩具枪”在人造的场景中射击纸靶的体育运动。就像射箭和柔道等体育运动一样,IPSC慢慢退去了战斗杀戮的元素,变成了现代人锻炼身体、亲近自然、享受和朋友竞技聚会的一种娱乐消遣。

由于在实战射击中,并不是所有时候都是双手持枪警戒或是搜索,因此无预警的自腰际枪套取枪射击就是IPSC运动中,每位选手所必须熟练的科目。选手必须对闻R.O.手中的定时器"BEEP"声 (代表计时开始) 有着下意识的自腰际拔枪,枪举至定位,迅速走位瞄准标靶。动作纯熟的选手可以将所有动作一气呵成,不拖泥带水,所耗费的时间当然是即短的。若是动作不熟练的选手,可能会手忙脚乱,甚至于有可能将枪摔到地上,不但耗费时间,更丧失信心,那可真是惨不忍睹啊!

而IPSC运动中,所使用的枪套都必须是腰挂的枪套。无论是一般军警规型号的枪套,或是快速枪套亦然。依照IPSC规章。枪入枪套后,枪柄不得低于腰带上缘高度。而使用枪套,必须经过以下几项测试,该枪套才算合格,主办单位才会批准该枪套在比赛中使用。否则,该枪套是不得在比赛中使用的。

合格的IPSC竞技枪套

测试枪套:枪套必须经过以下测试,始称合格。

⒈跳过一个高40公分 (16吋) 的障碍物。

⒉跳高40公分,并凌空转身90度。

⒊一般在比赛时会进行的动作。

经过上述测试,枪械只要仍能留在枪套即可。如果在测试其中一项失败的话,该枪套即算不合格。若在比赛中途,因赛程的设计必须攀越矮墙等障碍,主办单位并因为安全考虑,规定枪械必须收入枪套内,才能进行攀爬矮墙等障碍物。若此时枪械自枪套掉落,将被RO判定DQ。

而BB枪放入枪套时,枪口的角度必须指向下方,枪口角度不能指向远于射手站立地面一米范围内。而枪在放回枪套后,其板机不得外露。此外,握把的高度不得低于腰带上缘。因此IPSC所使用的枪套都必须是腰挂式的,不得使用腿挂或是胸挂等形式的枪套。

目前,IPSC运动在台湾仍属推广阶段。因此,天威野战营将不会强制硬性规定选手必须使用竞技用枪套。所以,无竞技枪套的选手也是可以使用一般军警规形式的枪套。但必须符合以上几点IPSC规章所规定的测试标准与要求,否则该枪套仍是不能在比赛中获主办单位批准使用。

在IPSC靶场中,无论是练习的射手与必要的工作人员,甚至是参观的人员,只要进入靶场范围内,就必须佩带上护目镜。在实弹的IPSC中,为了避免枪枝抛出的弹壳队人员造成灼伤或是弹伤,配戴眼镜的朋友必须另外佩带上安全的护目镜。在气枪IPSC中,是为了防止射击到硬物而反弹的BB弹击伤眼睛,因此也必须佩带上护目镜,而配戴近视眼镜的朋友则不受此限。

在IPSC竞赛中,对于携带预备弹匣的数量上限并无规定,因此视选手自行安排。但必须是使用佩带于腰带上的预备弹匣袋,禁止使用佩带于脕部或是手臂等部位之后备弹匣袋。

2019中国(北京)国际军警反恐应急装备博览会

展会时间:2019年6月18日至20日

展会地点: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展会规模:面积3万平,展商600家,展位1500个,预计观众4万人次

主办单位:中国国防科协军警装备专委会、中国公共安全装备网、中国国防科协军民融合工委会

承办单位:北京企发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为了促进我国公检法司、军dui、武警、人防、减灾应急领域技术产品的发展,在军dui、武警、、消防、人防和zheng府部门及全国工商联科技装备业商会、兵qi工业集团、兵qi装备集团、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航空工业集团、船舶重工集团、电子科技集团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国防科协军警装备专委会、中国公共安全装备网、中国国防科协军民融合工委会共同主办,北京企发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2019中国(北京)国际军警反恐应急装备博览会”于2019年6月18日-20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召开。

2019军警装备展为公、检、法、司,军dui、武警、人防、减灾应急创建了一个国际科技交流平台,是一个促进中外同行之间的了解与学习、交流与合作的好机会,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合作商机,这个展会能够使国内同行业更快捷、更全面的了解目前国内外军警器材、军警训练装备、军警特种车辆、无人机、机器人、消防装备、反恐装备、应急装备领域最新发展趋势,了解认知其技术装备,进行选型选项,最终进行采购。

在公、检、法、军dui、武警和zheng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第四届北京国际军警反恐应急装备博览会与2018年6月21日-23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上届展会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及中国台湾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多家展商,如:科盾科技 、中天高科 、中航双兴、森源鸿马、盛宏图、星际控股、海能达、福建福光、宝帝科技、英特力、中航智、恒能科技、航天图景、大普航空、华力兴、无锡华鹰、图雅丽、华荣科技、河北锐迅、洛阳电光所、上海大学、维埃特、唐县博达、苏州融硅、特别猛服饰、思远数码、广州剑火、中奕和创、云狐时代、富荣由纪、华鑫、上海合时、新维科麦、亚迅科技、新维骑、恒安联盾、华北特训、泰邦泰平、考恩奇、同益中、东浦防暴、双子壳体 、三和壳体 、美国派力肯、中兴科技 、华泰诺安、安徽创世、微普视光电、祥钰科技 、千洲实业、一邦手套、神讯信息、山东新兴、福建乐古、南通特种装备、江西长城、佳讯科技、闻远通信、军鹏特种装备、翔腾军警、河北双云、河北金欧、河北光辉、河北亚健、华磊包装、天龙世纪、戎邦光电、威能机电、恒康伟业、京辰天宇、天河电子、瑞天平安、研信通、野潍安防、聚特机器人 、海润丝网、汇隆丝网、中福瑞达、灵创智恒、嘉浩广达、欧克思仪器、世龙电子、恭安永泰、常探机器人 、鑫鼎电子 、金盾鞋业、南京威翔、宁波美琪、奥琦科技、七维测控、聚鑫攀岩、凤凰防务、敏夫光学、英孚机器人、上海哈登、中创鑫和、诺维莱博、华能卫通、天力发、新黑豹安防等,先进的军警器材、无人机、消防装备、反恐应急装备装备与技术吸引了来自zheng府机关、公、检、法、军dui、武警、边防、海防、人防、航空、兵qi、船舶、机场、港口、各战区、10大军gong集团、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等相关的专业观众共计3万余人,从会后对与会人员的反馈意见的分析来看,本展会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军警行业新品展示、技术更新、经验交流及把握市场脉动的第一平台。

◆作为中国的首都及政治中心,北京是会见高级zheng府官员、决策者和业界专家的绝佳地点,同时也是公、检、法,军dui(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后勤保障部、装备发展部、训练管理部)、武警、人防和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军gong集团和相关的科研院所的所在地,更有机会得到他们的直接反馈。

◆由中国zheng府和公检法、军dui、武警权威全力支持,观众质量和数量有保证。

◆兼顾您长短期目标的需求,展会不仅提供产品和技术的销售直接渠道,更提供未来合作的潜在机遇。

◆同期活动“北京国际军警反恐应急装备高峰论坛”、“北京国际军警无人机应用高峰论坛”旨在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合作,拓展人际关系网络以及发现潜在机遇的平台。

1、军警器材及训练设备:

各种心理行为训练设备,各种场地训练器材及拓展设备,射击训练及靶场设备、车辆/舰艇/飞机模拟驾驶训练仿真系统,CS真人镭战训练系统、夜视装备、应急照明、野战食品、单双杠/木马/障碍器材等军体训练器材、军事模型、纪念品等通用器材(作业箱包、桌椅、帐篷、伪装网、军鞋、枪套/枪带、背心/护膝、腰带/水壶、背包、头盔、水壶、电筒)

2、军警特种车辆及车载装备:

移动指挥车、通信指挥车、应急指挥车、电源车、军警通信车、防暴车、防弹车、运兵车、清障车、军警越野车、军警方舱车、医疗保障车、改装车辆、两栖车、车载配套装备等

3、军警安检排爆装备:

安检门、X光机、金属及液体探测仪、爆炸物探测设备、气体/生化检测设备、车底检查设备、其他安检设备、排爆设备、排爆机器人、频率干扰及屏蔽仪器、内窥镜等。

4、军警刑事技术装备:

现场勘查装备、物证检验鉴定装备、物证保全装备、密摄系统、监听设备、法医专用设备、人脸识别、静脉识别、虹膜识别、人像复原技术、物证鉴定设备、酒精测试仪等

5、军警安全防护装备:

、排爆服、、、防刺靴、防(刺)割手套、防生化辐射服、潜水服、智能、防毒面具、高强度防护眼镜、勘查防护用品、防弹玻璃、、防弹材料等。

各种;白瞄夜瞄系统、夜视仪、测距仪、;非致命性及其发射器;、、、眩晕手电、强光手电、警绳、警戒带、枪套、路障、驱暴器、柜等。

7、无人机及特种机器人:

军用//消防/反恐/巡逻/搜救无人机、侦察/跟踪/作战/诱饵无人机、中继通信/精确制/信息对抗无人机、无人机管控/导航/通信系统、光电吊舱、地面站、低空飞行指挥车等、防爆/排爆机器人、救援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水下机器人、机器人应用解决方案、人机交互等。

8、军警消防设备及应急救援装备:

消防车、灭火器、消防器材、消防装备、应急指挥调度系统、抢险救援车、各种切割及破拆器材、气体检测仪器、生命探测仪、正压呼吸器、防护用具、救生气垫、应急帐篷、应急发电照明车、移动照明等。

9、军警信息通信装备:

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系统、集群通信系统、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移动警务接入 手持设备(警务通)、车载专用终端、便携式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指挥系统、图传设备、电视电话会议系统、数字电话会议系统、公共广播、专业广播机柜、广播麦克风、报警音发生器;

10、军警安防监控设备:

视频监控系统(前端、控制、显示屏、传输、存储等)、各种周界预警系统、入侵探测器、防盗报警控制系统、监狱/弹药库/油库/军事基地等周界报警系统、光纤预警系统、红外热像仪、夜视仪等

◆中央军委各领导机关(联合参谋部、后勤保障部、装备发展部、训练管理部)和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军gong集团、武警总部、国家部和全国各省市县厅/局等安全保卫部门及所属各机关单位、科研院所的主要负责人。

◆zheng府、公、检、法,军dui、武警、边防、海防、人防、航空、航天、机场、港口等部门及科研单位将直接邮寄3万份请柬来组织专业观众参观展览。展示会将编印《展示会会刊》向广大参观者免费赠送,借以促进企业与用户的交流,最大程度的扩大展览的宣传效果。

国际军警反恐应急装备博览会组委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0号

目前全世界计有七十多个地区分会的组织,默默在各地推运实用射击运动。其中以美国实用射击会(USPSA)的人数是最多的,菲律宾实用射击协会(PPSA)是最活跃的实用射击组织之一,华人的实用射击组织计有香港实用射击协会(HKPSA)、澳门实用射击协会(MPSA)、中华台北实用射击协会(TWPSA),以及刚成立的中国实用射击协会(CPSA)。

实用射击源于军、警特种部队的动态射击训练,在不同的训练需求目的下,设置不同的布景来模拟实战下的状况,例如:街道、银行、办公室、学校等等。由于必须依照不同的目的来设计不同的场景,因此IPSC的布景多为虚拟性质的,例如搭设一处没顶的屋舍空壳,里面摆设桌、椅、凳等家具,这些家具有可能不是实物,而是简易型摆设来替代以达到模拟的效果。

而实用射击的主旨,就是希望安全地用手枪作为自卫武器,训练射手以最短的时间,准确的射击,作为模拟训练。

IPSC发展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经过不断的发展与演变,再加上射手技术与装备不断精进,使得此项动态射击运动演变为"竞技射击运动"多过"自卫射击训练"也将射手带领至另一个不同形式的射击领域,目前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实用射击组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IPSC竞赛,每年举办一次世界赛吸引世界各地逾千名选手参赛。

Open division:就是除了基本的限制外可以尽情改装, 所以枪手都用的是加长枪管, 枪管末端带置退器, 加大弹容量, 安装红点瞄准具。

--- 市场上的枪, 不许改装。

--- 双动枪的第一发必须双动发射。

在各就各位时,子弹上膛,强制要求手动把击锤放下。双动的一枪扳机沉重,所以成绩比单动的差一些。但是有个异类出现,Glock,因为扣动扳机时把击针后移然后击发,所以属于双动。Glock 扳机是很轻的,所以在这个 Division 中就是Glock 垄断。

现在很多人觉得IPSC跟实战越来越远,完全是game。

IPSC 对子弹动能有要求,好象如果用9 毫米子弹,就要用高压弹,才能达到其要求。所以用点四五是最方便的,而且他们故意用小威力子弹,减小后坐。这是一种纯比赛,而且用时间计算成绩,因此单动双动还是相差很大的,为了赢,都用1911了。

为竞赛设计的枪,和为战斗设计的枪在许多地方是不同的。

比如扳机力,竞赛枪是越小越好,理论上,同时扳机行程,2道火了。

军用枪嘛要求短而脆就好了。单独从结构上说,军用枪也不可能把几十个零件都做到击发机上了,但是竞赛枪可以。

一些操作部件,比如保险了可以做的很大容易操作,击锤可以做成空心的,提高回弹速度。据说STI的撞针也有钛的哦。又轻又快,点火时间特别短,缩小了破坏瞄准线的可能。

ipsc枪的前面得有膛口吧,上边还有镜桥吧,就没办法往腰带里塞了。

连他们的枪套都是特制的。

IPSC现已经超出了其最初的意义。而沦为一项竞技赛事也使得其在装备上更具有专业性,为了打快打准,出现了许多的改枪手,他们采取技术性手段将枪的扳机行程变短,引力降低以求达到快扣的目的,将枪管上钻出小孔等以降低枪口在子弹出膛时的上扬,达到后坐小并能快速复位,这样一来,就与实战出现了脱节,也就失去了它的初衷。

同时由于器材越来越专业以及商业化的发展,其消耗也越来越大,进而成为了一般民众所无法接受的运动了。香港警察也进行这项训练,但他们使用的是未经改良过的枪支,其目的是做为一项枪械操控训练科目,即使他们的薪水已远远高过我们,但对他们来说,玩这种民间纯粹性质的竞技比赛是必须三思而行的,同时由于前述的原因,他们认为这种运动与实战毕竟存有差距,故对此不堪感冒。

总的看来,IPSC的改装使得很多枪手选用了特制的器械,而且使得这种比赛所使用的枪械越来越复杂,不便于维护。在电影中我们也看到了,体积庞大,零件繁多,容易走火不便于携带,成本较高,这都不是军用枪械所设计要达到的目的。

军方要求枪支能够便于维护,可靠性好,结构简单紧凑,保险可靠不易走火,价格低廉。从这点我们开来,IPSC在这方面越走越远,也就违背了这类比赛的初衷。但是,我觉得这类比赛仍然非常精彩,如果有机会,我也会非常愿意参加。

IPSC运动在竞赛分组方面,依照装备器材的有无使用与先天设计上的不同,将参赛选手的组别区分为以下五组:

⒈Open Division:除了规定弹匣必须不得超过170mm以上外,其余不予限制。

⒊Standard Division:不能使用内红点、Compensators (枪口抑制器) 等。也就是原厂设计,不得加装任何改装零件,并规定必须使用单动式板机,如M1911A1型式的。其余只要能放入225 mm x 150 mm x 45 mm大小的枪盒内,对弹匣不予限制。

⒋Production Division:不能使用内红点、Compensators (枪口抑制器) 等。也就是原厂设计,不得加装任何改装零件,并规定必须使用双动式板机,如M92F、CZ75/85、GLOCK17/19、USP、P228等型式的枪械,并规定弹匣长度不得超过170mm。

主办单位必须负责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区域。场地位置必须考量到便利性,且必须设置清楚易辨标示。安全区内需在安全的方向上摆置桌子,且区域界线必须清楚标示。

选手可于安全区内进行下列工作:

⒈将未上膛的枪支由枪盒中取出,或放回枪盒。

⒉在枪支未上膛的情况下练习拔枪、射击、及枪支置回枪套等动作。

⒊练习枪支上下空弹匣,或操作枪支本身的功能。

⒋检视、拆解、清洁、修理及保养枪枝、零件或其它附件。

无论如何,不可于安全区内手持空包弹、装上子弹的弹匣装上子弹的转轮手枪填弹器,或可击发的弹药。

当选手未依照关卡演示文稿的竞赛程序进行比赛时,是为程序性犯规。当场监判定选手犯规时,必须判别选手犯规次数,并明示犯规之理由相关信息必须清楚的记载于计分表上。程序性犯规扣分,为IPSC纸靶最高分区域分数支两倍。若该区域得分为五分,则程序性犯规扣为十分。若选手队犯规判决有疑议,可依序向总场监即靶场总监声请裁决。若能无法裁决,选手可向仲裁委员会提出裁决声请。

下列为程序性犯规之可能情况:

若选手身体的任何一部分碰触障碍界线或接战界线以外的地面并开火射击时,则判定该选手一次程序性犯规。然而,若场监认为该选手因此犯规行为而使自己获得显著的竞赛优势时,则可判定选手踩线所进行的每一次射击皆为一次程序性犯规。当选手以俯卧姿射击时,只有在手肘以下的手臂可以超出界线。若违反此项规定,则此时选手进行的每一次射击皆为一次程序性犯规。若踩线时并无进行射击,则不判定犯规。

⒉ 当如上述重复犯规的情形发生时,扣其总分。例如,当选手接战视线范围内有四个金属靶,同时该选手踩线犯规,并因此获得竞赛优势,此时,可判定该选手程序犯规,但次数便不得超过四次。

⒊ 若选手无法遵从关卡所提示的竞赛程序时,每违反一次程序,便判定一次程序性犯规。例如,某关卡规定选手以强手开门,而选手以弱手开门,此时便判定该选手一次程序性犯规。

⒋ 选手于标准程序操练竞赛的任何一个操练串行中未能遵守强制更换弹匣规定时,自原定的弹匣更换点之后所进行的每一次射击,皆判定为程序性犯规,直至选手更换子弹匣为止。

⒌ 若选手因伤残之故而无法完成比赛时,可自请犯规处分。在此种情况下,可将选手于该关卡射击所得之总分减除百分之二十。此种罚则需于比赛开始前告知选手,并可由靶场总监自由决定是否采用。

⒍ 在「矿工隧道」中,若隧道上方横置木条因选手碰撞而掉落,则每掉落一条横木,即判定一次程序性犯规。若木条因选手碰撞隧道木架,是因为枪口喷出之气体,或枪支后座力而掉落,则不予判定犯规

⒎ 选手以闻「待命」口令,且比赛开始信号尚未明示时,若双手向枪支移动,或将身体移至较为有利的位置,即判定一次程序性犯规

⒏ 若选手射击标靶发生失误(应该击中的而未击中),则所有未击中的误发数即为程序性犯规次数。

若选手于限定强弱手射击关卡中,利用双手进行故障排除(包含更换弹匣以排除故障),不予判定程序性犯规。但若下列情形发生,即判定一次程序性犯规:用另一只手碰触枪枝。用另一只手(或手腕)支撑枪枝进行射击。此时每射击一发,即判定一次程序性犯规。用另一只手支撑靶场障碍物、支架、或其它设施,以求射击稳固时,此时每射击一发,即判定一次程序性犯规。用另一只手更换弹匣,或开启保险。

⒑ 若选手于某赛程关卡内,在指定区域进行枪套测试,而枪枝掉落地面时,RO需命令选手停止动作,并代为取回枪枝,并置回枪套.该选手可继续进行比赛,但该关卡的分数以零分计算。若选手于指定区域内进行枪套测试时碰触枪枝,即判定一次程序性犯规.此时靶场工作人员无需进行更进一步之动作。(并不适用于「未上膛枪枝于指定区域内进行的枪套测试掉落」的情形。)

⒒ 当标准程序操练分级赛,第一级和第二级竞赛使用射击区以规范选手射击位置时,在符合安全条件的情况下,选手可重新回到射击区并进行射击(但不可于射击区外射击)。然而,主办单位可规定选手不得回到射击区重新射击。若选手违反该项规定,每进行一次射击,即判定一次程序性犯规。

若下列情形发生,即判定选手DQ:枪支意外发射(以下称为「走火」):「发射」定义为子弹通过枪支枪管。如下列情形发生,即定义为「枪枝走火」。若枪枝射击方向超过靶场底缘及边缘挡弹坡范围,选手四周以三公尺(六点五英尺)为半径之范围,或主办单位认定(并记录于关卡演示文稿中)之安全范围时,即被认定为枪枝走火。若枪枝发生走火,靶场工作人员必须尽快制止选手。若枪枝射击方向超出选手四周以三公尺为半径之范围时,不被认定为枪枝走火。

不安全之枪支持法,下列情形被定义为不安全之枪支持法:

⒈ 在上弹匣、更换弹匣、卸除弹匣、或故障排除时所发生之走火。

⒉ 选手移动(且非射击标靶)时所发生之走火。

⒊ 如上述情形发生,RO必须尽快制止选手行动。

⒋ 当大会以确认枪枝走火起因于枪枝零件破损,且选手以达成所有一般比赛安全规定时,该选手将不被判定DQ。选手于该关卡所得之分数以零分计算,发生故障之枪枝走火是否确实肇因于枪枝本身零件之破损。若选手于离开赛场前,未能实时将故障枪枝呈上检视,并因而被判定DQ,将不得提出抗议。

当RO已下达「清枪完毕」口令后发生枪枝走火情形,RO需命令选手「卸除弹匣,进行清枪」,以确保枪枝为安全状态。此时不需更进一步之行动。选手于指定安全区外,或未于射击在线受RO监督而持枪者,判定DQ。在比赛进行时,将枪口向后指向超过靶场挡弹坡中线左右各九十度之范围,或于未设立挡弹坡之靶场,将枪口指向上,即判定DQ,不论枪枝是否上膛。在比赛进行时,将枪枝上膛或退膛时,若枪枝掉落,不论上膛与否,即判DQ。

下列情形为例外:枪枝于未上膛之情况下进行枪套测试而掉落。在下列情况之下,若选手基于任一理由,将枪枝安全地放置于地面,或其它稳固的表面上,不予判定DQ。

⒈ 枪枝如规则8.1所述之备用状态,或者自动手枪之弹匣已被卸除,且滑套固定在后,或者转轮手枪之转轮仓已被打开且未填装子弹。

⒉ 选手以稳固的动作持枪,直至枪枝被安全地放置在地面,或 其它稳固的表面之上,且选手与枪枝持续保持一只手臂以上的距离。

⒊ 在隧道内拔枪,或将枪枝置回枪套。

⒋ 在比赛进行时,除了拔枪及枪枝置回枪套外,将已上膛枪枝之枪口指向选手身体任何一个部位。

⒌ 在枪枝上膛情况下,选手拔枪或枪枝置回枪套时,枪口指向超过选手四周一公尺半径圆形范围之外。

⒍ 选手于比赛期间配带或使用两支以上枪枝。

⒎ 当选手排除枪枝故障,且明显地将枪枝放低离开标靶时,若手指仍在护弓内,则判定DQ。

⒏ 选手于枪枝上膛或退膛时,手指仍至于护弓内。

⒐ 若选手于移动时手指仍置于护弓内。

于下列情况将上膛枪枝置回枪套时:

⒈ 单动板机自动手枪之保险关上。

⒉ 双动板机或选择性动作板机自动手枪击槌为待发状态,且保险未关上

⒊ 于安全区内手持可击发或空包子弹,以装弹之弹匣,或以装弹之转轮手枪填弹器。

⒋ 在RO未下达明确口令前,手持已上膛枪枝。唯有在射击在线 听从RO口令时,枪枝方能上膛。所谓「已上膛枪枝」,意为枪膛中有一颗可击发弹药,或已装上之弹匣内有一颗可击发弹药之枪枝。

⒌ 于赛场范围之外拾取枪枝,掉落未上膛枪枝并不违反安全原则。选手必须通知大会工作人员,并由其协助并监督选手安全地取回掉落的枪枝。

⒈ 当选手有明显,或不断重复之缺乏运动家精神行为发生时,可予以判定DQ。工作人员必须尽快通知靶场总监该项判决。

⒉ 靶场内所有人员皆需服从靶场工作人员之绝对权威。若选手不遵守工作人员指示,或做出玷污比赛之行为时,可予以判定DQ,并将选手逐出赛场。

⒊ 不断的违反规则或靶场演示文稿所提示之原则者,即被视为缺乏运动家精神之行为。

⒋ 若选手故意脱下(或掉落)护目镜或耳罩,以设法获得竞赛优势,即可因其缺乏运动家精神为由判定DQ。

⒈ 所有IPSC竞赛之选手与工作人员,在竞赛期间皆需保持身心健全。

⒉ 凡酗酒,服用非医师处方或不必要之药物,服用禁药或体能增强药物者,皆被IPSC视为严重违规之行为。

⒊ 在竞赛期间,除非因医药用途,不论选手及工作人员皆不得受到任何一种药物(包含酒精制品) 影响。若靶场总监认为某人员明显地受到上述物品影响,即可取消其资格并将之逐出赛场。

⒋ IPSC保留禁止使用任何一种物品(特定或一般)的权力,并随时针对特定物品进行检验。

由于历史的原因,美国允许公民合法拥枪自卫,因此有一些退役的军警就把这种部队训练的科目发展成了一种运动。1976年5月在美国密苏里州哥伦比亚特区举行了首届国际手枪射击会议,宣告IPSC正式成立,著名的射击教练ColonelJeffCooper当选为第一届IPSC主席。之后又有IDPA(国际自卫手枪协会)等类似的实用射击组织出现。IPSC是发展较早的实用射击运动组织,现在也是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的实用射击组织,已在60 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会,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省都陆续建立了IPSC组织。2001 中国大陆正式加入IPSC成为成员国,并且于2002年举办了内地首场全国邀请赛。

与一般的射击运动不同,IPSC着重训练选手以最短的时间准确射击的能力,并且在复杂的场景中射击突然出现的目标,同时不断变换自己位置。在一场标准的比赛中,运动员需要根据裁判的口令装弹,然后进入比赛场地。比赛场景根据真实环境设计,选手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跑到设置好的场景(STAGE),然后停下射击一个或者多个标靶。射击的位置可能被设计在门口、窗边、汽车下、狗洞等。在这种复杂的场景中,选手需要采用站立、卧倒、半蹲、半跪等多种射击姿势,并且要掌握左右手射击的本领。在完成一个场景之后,还要尽快跑到下一个场景继续射击。和一般射击比赛不同的是,IPSC的比赛成绩除了需要计算标靶的命中准确度,还需要计算比赛全程所用时间。

IPSC创立之初主要使用的枪械为经过改装的Colt1911型半自动手枪,除了因为IPSC的第一任主席是该枪的超级fans之外,还由于这种运动源于美国。Colt1911型自上个世界初列装美国军队以来,一直以威力大、可靠性高著称。美国民间保有大量的各个枪厂出品的1911型手枪,用来作比赛用枪再合适不过。现在M92F、CZ75

作为一种发展接近40年的射击运动,IPSC由于其比赛过程紧张刺激、运动量适中,参与人群素质较高,在世界范围都很受欢迎;但是由于这项运动需要花费大量金钱去购买枪支、比赛专用服装和枪套等必需配件,除了基本的枪支外,参赛选手还需要对原装枪械性能进行优化,尤其参加不限制改装的组别,大多选手都会加装内红点瞄准镜、衍射镜、激光定标器、枪口抑制器等昂贵的枪械配件。比赛所用的弹夹也必须是不锈钢带有塑胶尾托的专用弹夹。平时为了训练消耗的弹药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参与此项运动多为中产阶层以上人群,像高尔夫球一样,这是一项标准的“贵族运动”。

近年来,美国由于持枪暴力罪案不断发生,为了避免教唆暴力的嫌疑,IPSC也在积极的改良。例如把人形靶换成了菱形靶,避免给人“杀人运动”的印象。比赛所使用的枪械,也在外表加入亮色处理,以便区别于军警所用的枪械。在美国以外的一些枪械管理比较严格的国家或地区(如日本、香港等),IPSC爱好者经常使用气枪作为运动器械,只是比赛规则仍然参照使用真枪的IPSC赛程。虽然没有了真枪射击的震撼,但是参加的人仍然乐此不疲,由此可见此项运动的魅力。

现在这项源于特种部队的训练科目,已经变成了中产阶级拿着五颜六色挂满高科技配件的大号“玩具枪”在人造的场景中射击纸靶的体育运动。就像射箭和柔道等体育运动一样,IPSC慢慢退去了战斗杀戮的元素,变成了现代人锻炼身体、亲近自然、享受和朋友竞技聚会的一种娱乐消遣。

由于在实战射击中,并不是所有时候都是双手持枪警戒或是搜索,因此无预警的自腰际枪套取枪射击就是IPSC运动中,每位选手所必须熟练的科目。选手必须对闻R.O.手中的定时器"BEEP"声 (代表计时开始) 有着下意识的自腰际拔枪,枪举至定位,迅速走位瞄准标靶。动作纯熟的选手可以将所有动作一气呵成,不拖泥带水,所耗费的时间当然是即短的。若是动作不熟练的选手,可能会手忙脚乱,甚至于有可能将枪摔到地上,不但耗费时间,更丧失信心,那可真是惨不忍睹啊!

而IPSC运动中,所使用的枪套都必须是腰挂的枪套。无论是一般军警规型号的枪套,或是快速枪套亦然。依照IPSC规章。枪入枪套后,枪柄不得低于腰带上缘高度。而使用枪套,必须经过以下几项测试,该枪套才算合格,主办单位才会批准该枪套在比赛中使用。否则,该枪套是不得在比赛中使用的。

合格的IPSC竞技枪套

测试枪套:枪套必须经过以下测试,始称合格。

⒈跳过一个高40公分 (16吋) 的障碍物。

⒉跳高40公分,并凌空转身90度。

⒊一般在比赛时会进行的动作。

经过上述测试,枪械只要仍能留在枪套即可。如果在测试其中一项失败的话,该枪套即算不合格。若在比赛中途,因赛程的设计必须攀越矮墙等障碍,主办单位并因为安全考虑,规定枪械必须收入枪套内,才能进行攀爬矮墙等障碍物。若此时枪械自枪套掉落,将被RO判定DQ。

而BB枪放入枪套时,枪口的角度必须指向下方,枪口角度不能指向远于射手站立地面一米范围内。而枪在放回枪套后,其板机不得外露。此外,握把的高度不得低于腰带上缘。因此IPSC所使用的枪套都必须是腰挂式的,不得使用腿挂或是胸挂等形式的枪套。

目前,IPSC运动在台湾仍属推广阶段。因此,天威野战营将不会强制硬性规定选手必须使用竞技用枪套。所以,无竞技枪套的选手也是可以使用一般军警规形式的枪套。但必须符合以上几点IPSC规章所规定的测试标准与要求,否则该枪套仍是不能在比赛中获主办单位批准使用。

在IPSC靶场中,无论是练习的射手与必要的工作人员,甚至是参观的人员,只要进入靶场范围内,就必须佩带上护目镜。在实弹的IPSC中,为了避免枪枝抛出的弹壳队人员造成灼伤或是弹伤,配戴眼镜的朋友必须另外佩带上安全的护目镜。在气枪IPSC中,是为了防止射击到硬物而反弹的BB弹击伤眼睛,因此也必须佩带上护目镜,而配戴近视眼镜的朋友则不受此限。

在IPSC竞赛中,对于携带预备弹匣的数量上限并无规定,因此视选手自行安排。但必须是使用佩带于腰带上的预备弹匣袋,禁止使用佩带于脕部或是手臂等部位之后备弹匣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军警射击锦标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