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用手机水冷自制散热器啊。 万一漏水就几千块钱啊。

     小弟今天参赛的产品就是思民的第四代水冷系统――RESERATOR XT,相比较前三代而言,RESERATOR XT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散热上第一次完全采用了主动与被动散热相结合(主机背后的一只140mm的静音风扇以及靠机身铝壳被动式向外散热两种方式)的设计,这也是我为什么中意这款的原因,以往的前三代全部设计成了被动式(无风扇设计的全静音模式,可选风扇组件不记在内)散热,一到夏天,弊端就来了,外界环境温度的升高会导致内外热传递性能下降,散热效果显然就不行了。      下面进入正题,全方位介绍一下这款RESERATOR XT。(题外话,这东西买来好久了,大概去年11月份左右买的,起初是为了搭建新平台“爱妻i7”的,但是资金预算方面的问题,“爱妻”一直没有娶到家,这项任务估计年内可以完成,呵呵,到时候可以让RESERATOR XT正式上岗,虽然RESERATOR XT在我现有的几个平台也玩过一阵子,但总觉得有点浪费了,于是就一直闲置着了,估计也只有“爱妻”才可以衬托出它的高贵吧,正所谓好马配好鞍嘛。)                               一、外包装篇

先来个外包装全景图。外包装给人一种简约大气的感觉,以黑色为主色调,再配以漂亮的图案,凸显产品的高贵。包装箱又沉又大,一个人抱起来比较不方便,思民在箱子上方中部设计了一个塑料手柄,挺人性化的。评论

      箱子正面与反面的图案一样,黑色和钛金属色两种版本交相辉映,个人比较喜欢黑色,可惜市场上一来货源奇缺,二来价格比钛金属色要贵,只有选择了钛金属色,不过也很漂亮。评论

      箱子侧面有对产品特征规格的详细介绍,以及水冷主机的界面以及可选配件介绍。评论评论

内置的配件可以分为两部分,RESERATOR XT主机的配件和CPU水冷头(ZM-WB5)及其配件,另外我自己额外购买了北桥水冷头(ZM-NWB1)。      先来张不完整的“全家福”(水冷头和PVC管已连接,不方便拍摄在内),图中左边两小袋装的分别是CPU冷头和北桥冷头的安装配件。 

评论 评论电源线,一端接主机,一端接PC电源的4pin口。

评论这条绿色的小电线是用来短接PC电源的,初装时要用到的。

评论I/O支架,好像一定要用到的,因为不管你的机箱是否预留有水冷口,始终要有个口子用来穿电源线的。两个软管夹。

评论这一截比较短的PVC管是安装时候用来排气的,两头已经装有快插头。

        另外,还有一本制作比较精美的使用说明书和一瓶防腐蚀水冷液(已经用光了),图片就省略了。说明书有三种语言(英、日、韩),唯独没有中文,比较遗憾,不过里面图文并茂,具体操作步骤还是可以看懂的,官网上也提供了电子版。防腐蚀水冷液,型号是ZM-G300,成分是丙二醇和防腐剂,使用时要按照一定比例兑水。根据各大水冷论坛的交流,个人还是建议直接使用蒸馏水(屈臣氏),不要加其他东西了,这样效果会比较好。如果想防腐蚀的话,可以加点汽车防冻液。

在主机的前置面板上,最上方有三个表,中间最大的那个是数字温度指示表,可以显示两种温度―周围环境温度和水流温度,另外,当冷却剂水平偏低时,这个指示表就会发出警告图标。评论      数字温度指示表的左侧是风扇转速刻度表,表中显示了风扇转速最高是2000转。数字温度指示表的右侧是冷却剂流量刻度表。面板中间有个大旋钮,作用是在手动模式下,用来调整风扇速度和冷却剂流量速度的,往顺时针方向转是增大。当处于自动模式下,这个旋钮就不起作用了。在大旋钮下方,并排着三个小按钮:左边按钮是用来切换温度计量单位的,有摄氏和华氏两种选择,一般我们都是用摄氏的吧;中间按钮是用来切换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的;右边按钮有两种功能,当轻触一下的话,是用来开关灯光的,当一直按着持续5秒的话,就是重置功能。


      在主机的右侧有一个流量指示器,当主机开启,水液开始流动时,就会开始旋转。如果主机在运作,而流量计没有在转动,它就会发出警报声,同时前置面板的指示灯会不停闪烁。另外左右两侧都各有5条长长的口子用来进风,而主机后面的风扇用来出风,形成一个空气流通。评论评论评论评论

     主机底部有四个橡胶垫,作用一来固定主机、防滑的,二来保护底部刮花表面。评论


     在主机的顶部正中央是个注水口,仔细看可以发现,注水口的盖子中心有个小孔,这是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因为当内部水冷液温度上升,就会膨胀,如果没有及时与外界环境通气的话,就容易发生事故。顶部两变的铝壳被设计成麒麟状,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散热面积,有效实现被动散热。

     主机背面的中央处是一个140mm的风扇,主动散热就全靠它了,自动模式下几乎听不到声音,非常安静。但如果手动模式下,达到全速(2000转),声音就非常明显了。靠下面点的位置是“IN”进水口和“OUT”出水口,用来连接PVC管。出水口上方的孔是连接电源线的。

本来是不想写评测篇的,因为不好选主题,是写水冷VS水冷?还是写水冷VS风冷?选水冷VS水冷,小弟还没有烧到有两台水冷的程度,无从比较。选水冷VS风冷,可是两者没有可比性,大家都知道,风冷散热所才用的金属材质导热要比液体来的慢,两者本质性的不同,使水冷的性能要好过风冷。当然,一套水冷的价格也要比顶级风冷来的贵,价格往往决定性能。      可是作为完整的一篇文章,评测篇又不可或缺,还是硬着头皮写一点吧,不过侧重点是上机的YY图。            测试平台

与“走马观花”的评测篇不同,使用感受篇可以说是一个向思明公司反馈意见的窗口,也是一个给有意购买思民水冷的玩家提供建议的平台,所以马虎不得,小弟还是写得比较详细的,大家看看哦。      首先说下RESERATOR XT的优点:自动模式下非常安静,几乎很难听到声音,水冷的优势在这里体现出来了;容易安装,可以这么说,我逛了不少有关水冷交流的论坛,思民的水冷系统的安装简便是公认的,非常适合新接触水冷的玩家,当然前提是money要多;提供了可视化的操作界面,方便玩家使用;一体式水冷解决方案,节省了不少玩家寻找、组建水冷平台的时间;设计时髦,做工精致,质感十足,犹如一件工艺品;性能与噪音能够很好的兼顾到。      虽然RESERATOR XT有不少的优点,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款产品还是有些不足之处的:      一、价格实在太贵,根据总代理提供的最新价格单显示,公开零售价是3900元,当然通过其他渠道的确是有比这价格更便宜的,不过质保就是问题了。注:小弟的产品就是没有质保的(菩萨保佑千万不要坏啊),因为当时不是从总代买的,而且去年“思民事件”好像那个时候还没有结束。尽管时尚的外观,精良的工艺在确定这款产品价格的时候占了不少的因素,但是相比较性能方面更好价格却低廉的国外水冷品牌,思明会失去一部分消费者。

      二、在安装使用过程中,根据说明书上的介绍,有一个步骤:就是为了测试水冷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作,需要先与PC电源接通,但是这个时候电脑是不能开启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手动开启PC电源。思明给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是用一根短短的小电线插入到PC的电源排线里(如下图,就是一排有20多个接头的主机板插头)评论       其目的是要能够短路PC电源,让PC电源可以供电给RESERATOR XT,好让水冷主机把气泡排尽。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很好的处理方法,因为总排线接头这么多,万一插错的话很容易就会把PC电源给烧掉的。我建议思明如果能够提供单独的电源适配器来完成这一步骤会比较妥当。

      三、虽然水冷主机里的风扇速度可以手动控制,以方便玩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最佳平衡点,但是开机默认设置是自动控制模式。不管你先前风扇速度是手控还是自控,每当关机重新启动电脑和水冷主机时,又会归位到自动控制模式,换句话说,就是无法保存先前手动调节的风扇速度,这非常不方便。

      四、对于以后Reserator系列的新版本,希望思明在设计时能够考虑将水冷主机与电脑主板的监控联系在一起(可以开发个软件,如驱动程序之类的),让玩家通过电脑直接了解并设置水冷系统的各项属性,有利于出现问题时及时查找哪个环节有问题,对症下药。

      五、背景灯光的不协调,尤其是在晚上,前置面板的三个指示表是红色灯光,而右侧流量指示表却是蓝色灯光,两种效果放在一起,总觉得有点别扭。另外,右侧的灯光效果使左侧的面板设计“黯然失色”,希望思民在设计下一代水冷系统时在灯光效果上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六、虽然思明的品质毋庸置疑,但是对于这种比较贵重的水冷产品,它不像风冷散热产品那样不会坏,是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水冷自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