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证能获得如何实现财务自由实战篇吗

如何达到财务自由——实战篇

前几期的文章提到了财务自由,很多朋友都很感兴趣,但是也有很多朋友提到不想只听理论的,那今天就为大家讲一些真正的干货,而且是针对普通老百姓实现财务自由,切实可行的,实操性很强的的干货知识。

我们讲过,财务自由不是赚很多很多钱,而是当你不用工作的时候,依然可以有源源不断的收入,或者可以说你的被动收入大于你的生活支出。

那么什么是被动收入呢?

被动收入指的是利用资产或者自身特有的优势,所获取的不用付出劳动,或者付出一次劳动就可以终身收入。拥有被动收入的人只要经过时间的复利积累,财富就会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大。

对于屌丝来说,理解下面几点对你实现财务自由有很大帮助。

初来雪球时遇一新手,洋洋自得当周收益15%,并称长此以往,不日将财务自由。我遂打趣:若以一年50交易周计,一年可涨千倍,二年million倍,三年billion倍,四年trillion(万亿)倍。兄台本金1万,四年之后将有1亿亿,牛市十万点原来是靠兄台啊!!!果然复利是宇宙间最大的武器。

微博上有个股侠,号称蚂蚁战法可每日小盈,与上文之兄台有异曲同工之效。即使以每日一点盈利算,一年也有12倍。此君前年曾亮账户有五十余万,想来现在是亿万富豪了吧?

刚入市时都做过这种“鸡生蛋,蛋生鸡,鸡又生蛋,蛋复生鸡”的美梦,直到被被现实啪啪啪啪的打耳光,才知道股票不会黄粱梦式“biu biu biu”不断上涨。

我有一位师弟,昨日来访。他说他可能永远在北京买不起房了,言谈下甚是悲观。

在讲这个例子之前,我诚挚地邀请@东邪 来帮忙,以下这个事例他很有战斗经验!

我师弟年收入税后在35-40之间,企管。弟妹收入税后30左右。加上一些零碎的收入,家庭年收入在80左右。赡养三位老人,带一个孩子。

是的,他们买不起房,由于生活模式的缘故买不起房,真的买不起,几乎没有什么积蓄。

东邪请帮忙,我知道这句话说出来会被围殴,没有一线城市生活经验的人,是无法理解生活成本,尤其是保证生活质量的高昂成本。

好在他有开发票记账的习惯,我能给草草分析一下:

2、出行开支一年3万(摇不到号,打车)。

3、人际关系开支一年4万(随份子慷慨,自己结婚却嫌麻烦没摆酒席)

4、每周family day活动一次,开支1000左右。一年5万。

5、老人赡养一月一人一千,加上年节孝敬,一年5万。

6、医疗开支,一年2万左右。(私人医院保险涵盖少)

7、家庭开支,每月一万,一年12万。(这个钱我始终没搞明白怎么花掉的,直到我看了弟妹的支付宝排名)

8、育儿开支,每月一万,一年12万。(幼儿园双语小班,每月6000,小孩食品全进口或精品超市)

9、旅游开支,一年两次,每次两万,合计4万。

10、返乡省亲,一年一次,每次3万。

11、各种节假互赠,情人节、七夕、结婚纪念日、求婚纪念日、初逢纪念日、生日。。。。。。就算十个纪念日吧,三千一样,每人一样。一年下来也6万。

12、教育开支,这个不多,不包括小孩的,一年2万左右。

这个家庭外人看起来很好:高知高收入高消费,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聪明伶俐,老人尚且健康,生活质量很高。但用北京大妈的眼光看就是穷逼,没房没车。

我这位师弟问我,他挤点钱出来炒股,会不会改善状况。我沉默了很久,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我想着是今天把这个文码出来给他看看。

第一类是想靠复利梦发财的股市爱因斯坦们

第二类是想靠股市投机来治生活顽疾的师弟

这两类都想要财务自由。但财务自由是一个梦想,靠做梦无法实现,也不能简单寄希望生活于证券市场。

姑且先来看一下财务自由的内涵:



在E(雇员)的象限里,实际上是出租生命,出租生命里的有效时间获得收益。

在S(自由职业)的象限里,简而言之就是自己为自己打工。

在B(企业所有人)的象限里,则可以拥有真正意义的事业,并获取他人剩余价值。

而在I(投资人)的象限里,则是所谓的财务自由状态,通过投资获取收益。

一般成功者的规律,或者说成功概率最高的通道是:


先节流,削除不必要的开支;而后进行必要的储蓄积累与风险低的理财;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创业;事业稳定后转型投资以获取更大自由度。


无法区分自己是理财需求还是投资需求者,会急迫地将自己有限的资金和无限的精力投入到风险较高的证券市场,从而一方面既没有获得太多利润回报,另一方面却错失了工作进步事业发展的机会或是创业的机遇。

我曾经在《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论财富与风险意识》一文中分析什么时候才是做职业投资人的最佳机会,得出结论是在资产两千万时职业化(进入I象限)最为轻松,这一点@不明真相的群众 应该深有体会。我当时发帖时,只有他第一时间看出我要表达的2000万最舒适。他原来也是舞文弄墨的,后来进入大网易。在这份工作上应该大大拓展了视野和人脉,进而开了雪球,到现在他的身份也还是创业者而非职业投资人。而但他某一天开始做职业投资时,相信会基于雪球的投资经验和平台,成为不错的投资人。相形之下,拿着手机连盘中细分指标都看不到,还坚持要工作中炒短线的投资者们,是不是有点缘木求鱼?

一如我的师弟,他在中国创业条件最好的城市,也有创业必要的人脉与知识结构,关键是学有专长。


1、少花钱。家庭开支压缩在45-50一年不会影响舒适感。这样一年可以存下20至少。

2、多打工。他的时间很宽裕,也有不少人邀请他讲课或者把关某个课题。每月讲3天,再写写文章回回邮件,做一些功课。一年20是可以入账的。这也不影响family day。至于弟妹会参加这种增收则更好,这样家庭收入突破100就成定局,一年存40-50有望。

3、进行必要套利,比如说买一些跟住趋势的产品,比如B级基金什么的。如果我介入的话(我本人很愿意介入),买股票也可以,年收益可以在15%-20%。

4、这样开源节流四年后,也就是他儿子上小学时,保守估计手里会有250左右。而这时要买学区房也好,还是用这笔钱创业也罢,都有个不错的起点。我个人会建议他找一所国际学校(不超过12万每年,五环),用这笔钱进行创业。

5、在创业成功后再适当改善生活条件,这时候可以买房。而在现金突破2000万后再考虑做职业投资人。

理论上,这些事在他40岁前是可已完成的。

对于入市不足三年的小投资者,我先举个例子:

如果你认真工作,年终奖可能有10万。而你本金才20万。那我会强烈建议你去好好工作。

在市场上要获取50%的年收益,操心不会比拿奖金少。

而认真工作获取的不止是奖金,可能还有未来的加薪,还有升职以及人脉等等。

随着沪港通、注册制到来,市场会越来越残酷。在此真诚建议30岁以下、本金不足50万的投资者自我检查是理财需求还是投资需求、自我检查有无工作上获得突破或自行创业的机会。并再次明确我个人的观点:通过削减不必要开支、强制储蓄、谨慎理财、积极创业更加容易达到财务自由,过早过草率地投入时间精力进入证券市场属于欲速而不达。

这是本文重点,两个例子只是为了佐证这一点,没有阅读能力的喷子我直接拉黑了!

注:本文部分内容引自富爸爸 此文来自雪球

原标题:现在赚多少,40岁以后才能财务自由?

点击题目下方财经记者圈关注我们,欢迎置顶公众号

现在赚多少,40岁以后才能财务自由?

作者|小白,来源|小白读财经(微信号veekn365),特此感谢!

知乎上曾经有一个热门话题:现在赚多少,40岁以后才能财务自由?

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对自由的定义不一样,欲望也不一样。

但是这个话题对每个奋斗中的年轻人来说,非常有意义。当我们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意味着我们理财意识的真正觉醒。

并且,从更高层面来说,我们超越了青涩年纪里对未来虚无缥缈的憧憬,变得更务实,更脚踏实地,开始追求能够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精神自由,这是一种生命的巨大成长。

1.那么什么是财务自由呢?

简单来说,财务自由就是提前退休或者不工作(靠被动收入)就能养活自己(覆盖日常开支)的一种自由。

当我们的财务状况达到这一种境界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不再依赖现有的工作和职业,变得越来越自信,开始考虑如何过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

这里有一个大家不容易理解的名词,啥叫被动收入呢?

被动收入,是指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就可以自动获得的收入。包括但不限于:房租、利息、分红、作品版税、个人博客的广告、代言费等。

被动收入,也叫财产性收入。而我们的工资,就属于职务性收入。

职务性收入,需要我们每天八小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去换取,一旦没有了这个职务,我们可能就面临无米下锅的窘境。

很多年轻人为什么不能轻易离职,哪怕工作的极度不开心都无法选择掀桌子走人,因为这份工作是他们唯一收入的来源,失去了就一无所有。

当一份固定薪水成为一个人的唯一收入的时候,从某个角度来看,不是他拥有了这份薪水去改善生活,而是这份薪水决定了他生活品质的好坏。

因此在职务性收入之外,能否最大限度地增加自己的财产性收入(被动收入),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给自己的人生上了一个最大的保险。

理解了财务自由和被动收入的概念,现在你可以给自己算算自己的财务自由指数了。

假如我们每月的开支需要5000元,当我们的财产性收入(被动收入)能够刚好覆盖这个开支,说明我们已经步入财务自由的阶段。

事实上,只要我们的被动收入能达到覆盖日常开支的一半的程度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觉得人生变得轻松起来了,被动收入越接近日常开支这个数额,我们就感到越轻松,变得越自信,越能平和地挑选和对待工作,越能、并且敢于享受生活。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老师也曾给出另一种计算财务自由的方法。

这个公式是以负债情况占个人资产比例财产性收入占职务性收入比例两个维度来阐述个人或家庭的财务自由程度。

没有财产性收入、银行贷款为零。

财产性收入︰职务性收入低于1︰5,银行负债︰个人资产低于1︰5。

财产性收入︰职务性收入低于2︰5,银行负债︰个人资产低于2︰5。

在现在中国经济泡沫化严重,通货膨胀猛于虎的时代,勇于向银行借款,是实现个人和家庭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

现在我们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财务自由小公式】。

想让这个公式的结果≥1,我们可以做的是:

第一、增加分子,即增加被动收入

第二、减少分母,即减少日常开支

要做到增加被动收入,假如你无法靠收房租、做一个包租婆包租公来实现,那比较可靠的一条就是通过学习理财,用理财的收入,覆盖日常开支。

对大多数没有背景、无法拼爹拼妈的年轻人来说,努力工作,增加自己的理财本金,假如一年存下8万,平均理财收益6%,一年就有4800元的利息收入,平均下来每个月400元,就已经解决一家三口的早餐开支。

早点确立财务自由的意识和目标,不断地通过工作和八小时外的学习来提升自己,增加收入,攒下第一桶金,相信自由的曙光正在不远的地方向我们招手。

特别推荐:有了时间和资本,如何实现财务自由?

米切尔 · 哈帕(Mitchell Harper)是 PeopleSpark 公司的 CEO,同时还和伙伴一起创立了 BigCommerce 公司。哈帕认为人们可以通过 5 种方式积累财富,但效果最为显著的显然是创办订阅类企业。

在学校里他们并不会教育你和财富积累相关的知识。想要成为百万富翁,你可以采取下列几种途径:

3、储蓄并长时间进行投资

4、在快速成长的企业担任早期雇员

5、自行创业并发展企业

对于选项 1 和选项 2,我想根本无需多谈。对于所有人而言,只要时间周期恰当、所投的资产类别合理,那么选项 3 也是一个可行的选项。假如你每年都投资 5 万美元,那么 20 年后你的资产至少可以跟上通货膨胀的水平,这意味着你在 20 年后至少还能拥有相当于 1,000,000 美元的购买力。

但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既然你被文章的标题吸引了进来,那我相信你应该希望在数个月或者说是数年内积累足够的财富,而不堪忍受数十年之久。那么,你应该如何成为一位百万富翁呢?

我们只剩下 4、5 两个选项。我从前并不是一位优秀的雇员,在这里我就不假装自己能够指导你如何寻找一家快速成长的公司,并伴随公司的成长通过股权快速致富。针对雇佣的方法,我唯一能说的是你只能通过牺牲时间以换取金钱,因此你能够利用的资源其实并不多。每个星期你都需要消耗 40/50/60 个小时的时间以换取薪水,然后下一周开始你还需要做一样的事情。

选择成为雇员并没有错,但除非你能慧眼识英雄地挑选出下一个 Google、Uber 或者是 Virgin,否则选择成为雇员的途径很难助你成为百万富翁。

如果你想要赚钱,那么你可以选择利用两个因素——时间和资本(金钱)。在职业生涯的初期,你只有时间可以利用。通过努力工作你会获得晋升,你的收入将会增加,届时你可以通过储蓄和投资积累资金。当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或许会选择通过使用自己的资金或者借钱的方式开办自己的公司,届时你的中心将会从时间转换到资本上面。一旦你善用自己的资本,你的财富将会得到爆炸式增长。

这就是选项 5 的魅力——创办自己的公司比追求从零到一的质变。想要通过创办企业赚钱,或者更准确的说,想要通过创办企业的方式积累财富,你需要明白一条准则:

你的财富意味着你能帮助的人数以及你能够帮助他们的速度。

通过订阅获取收入,实现指数式增长

依托订阅的方式去销售产品或者服务可以让你的公司快速积累财富,这种方式比单次购买的方式要有效得多。因为在订阅的方式下,你的收入来源将会更具可预测性,而且随着时间的积累你还可以获得复利的好处。如果你所打造的是一家从事一次性销售的企业(例如零售店),你将很难积累企业的价值,因为你的客户并不会在每个月或者每年定期为你支付款项。

订阅类企业的价值在于现存的客户基础以及未来的潜在收益,因此和非订阅类企业相比,订阅类企业的估值普遍更高。正因为如此,我们时常可以见到收入金额较少的订阅类企业的估值甚至比收入金额较高的非订阅类企业要高,我们需要记住这个重要的准则。不论是何种资产,在进行价值评估的时候,未来收入的可预测性都是至为关键的,针对公司的估价规则自然也是这样。

积累企业价值的关键在于在每月或者每年的基础上定期向同一帮客户销售一样的商品,即便这意味着你可能需要对自己的产品作出调整,但最终你会发现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 2009 年我们将之前的公司从分别销售 7 款产品的销售模式调整为让用户每月订阅产品的方式,在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我们放弃了 美元的年度销售收入。在数年之后,订阅的销售方式为我们带来了数千万的收入。订阅和复利的威力就是这么强劲。

让我用两个例子来说明吧。

乐于助人的你开办了一家婚姻教育公司。你开始接触婚姻出现了问题的夫妻并教导他们正确的沟通方式,让他们知晓应该如何聆听对方的话语。他们会对你的服务时间支付薪酬,你所采取的是通过时间换取金钱的方式。

乐于助人的你开办了一家婚姻教育公司。你找到了一名技术合伙人,他为你打造了一个可以自行匹配问题夫妻和教练的平台。与此同时,你还聘请了一些教练来负责教育模块的工作。遇上婚姻问题的夫妇可以通过每月支付 99 美元的方式获得无限制的教育时间。教练可以分配其中 70% 的利润,而你们则分配 30%。

这两个例子所实现的效果其实是一样的,但在案例 1 中你的进展非常缓慢,而且你所能贡献的时间有限制。但在案例 2 的方案中,但通过这种方式你能够获得爆炸性的增长,特别是考虑到每两对夫妻之中又会有一对存在问题,你将拥有无比广阔的市场。

通过创办自己的企业,你可以拥有更多的资源:你可以通过提供薪水聘请更多的雇员,因此你所拥有的不再仅仅是一周 40 个小时的时间,你的数十位雇员每一个人每周都将贡献 40 个小时的时间。

如果说你有 9 个雇员,那么你每周将拥有 360 个小时的服务时间,但你自己每周却只有 40 个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的价值会得到增长。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两种方式在 5 年后将分别为你带来什么。

每小时所获得的收入:80 美元

每周的服务时间:40 小时

企业价值:166,400(增长潜力有限,现阶段企业价值只能按年度收入的 1 倍计算)

确实,通过独干的方式你也可以积累到一笔数目庞大的资金,下面来我们来看看第二种方式的结果。

每位客人所能提供的收入:29 美元 / 月(每月 99 美元订阅费用的 30%)

每年新增客户的数量:1,000 名

企业价值:3,480,000 美元(增长潜力巨大,估值将按年度收入的 10 倍计算)

在此声明,上述两个案例的计算并没有涉及企业波动、追加销售、经营成本(产品的维护、修理及更换成本以及客户获取成本等)这些情况,我尽可能使用了一个简化的模型,因为这样可以更加突出两个案例之间的区别。

通过两者之间的对比,你可以看出选择不同的路径,结果将会存在多大的差别。在案例 1 当中,你的企业在 5 年后只值 166,400 美元;但案例 2 中的企业在 5 年后的估值将会达到惊人的 3,480,000 美元。

不错,在第二种方式中你需要和自己的联合创始人和投资者分享公司的股权,但一般而言你能占据的股份大概会有 30%。在这种情况下,5 年后你仍然可以积累到 1,044,000 美元的财富。订阅类企业的优势在于其估值往往是年收入的倍数,而不仅仅是利润。

还记得我前面说的你应该去创造和经营可以获得价值增长的资产吗?订阅类企业正是这种资产的一个典型。只要你的客户数量还处于增长状态,而且老用户的月度流失率不超过 3%,那么你的收入将会持续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你的企业将会得到最高的估值,至少可达年度收入的 3-5 倍,在理想的情况下甚至有可能达到年收入的 20-50 倍,例如 Uber 和 Airbnb。上述两个案例或许存在过度简化的问题,而且缺少了对于风险和竞争等情况的考虑,但它们确实反映了时间仅有的两种使用方式——你可以成为别人计划当中的一部分,或者考虑开展自己的计划。

不论你所采取的是哪种方式,你都需要努力工作。一旦工作出色,其中一种方式将会给予你高额的报酬,而另一种方式则会赋予你财务自由,届时你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这一切都在于你对于时间的衡量方式,如果你更愿意在未来 5 年中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企业而不是为别人工作,你有机会可以成为一位百万富翁。

但如果你认为自己对风险感到厌恶、不愿意学习、对雇佣他人感到恐惧又或者是对打造产品感到迷惘,那么至少你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弱点在哪里,你可以通过学习克服这些困难。你可以选择参加在线课程或者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导师,在未来 1-2 年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吸收有用的知识。当你感觉自己已经具备开展事业的条件的时候,你可以着手创建自己的企业。切忌:即便你最后失败了,你在这个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也是无价之宝。

让我为你送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吧,这是马克 · 库班(Mark Cuban)的一句名言:

想要在商业中获得成功,你仅需抓准一次机会即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文中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别急,看完这个再去赚钱!(让赚钱变得简单)

相信每一个投资者都有超越常人的智力,并且是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达到今天的水平。你们比没有投资理念的普通人拥有更多优势,但长期来说几乎没有机会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如果想赚钱,一定要找到一个适合你自己的交易系统。关注“笨投资”,教你在投资中塑造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让赚钱变得更简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实现财务自由实战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