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温州本地人,已婚有子女,无房男人有车无房,车龄8年年了,当时买来40万以上,我想问可否申请经济适用房

日前,米宅发布了《惶惶10年,中国楼市的温州教训》一文,引起全国网友的热切关注!

笔者接着这一话题,以8月11-14日赴温州采访调研的亲眼所见和亲耳所闻,和大家聊一聊温州从2011年民间借贷崩盘,房价腰斩以来这些年温州和温州楼市的变化,以及温州本地人对当下温州楼市和城市发展前途的看法。

2010年,温州创造了一个神话
三线的城市、一线的房价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了温州加工业的发展,加之用工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很多企业经营困难。

当时,温州市区均价20000元/㎡,受金融危机影响,一度出现了4000元/㎡,跌幅达到20%的松动。

但是,2008年的“四万亿”,让企业资金活络起来,可惜一部分人没有及时止损,却将贷款进一步投入了房地产,于是温州房价开始逆势而升。

到了2010年,温州楼市最疯狂的时刻,市区“老破小”的均价也普遍达到了30000元/㎡,高于了当时上海、北京的均价。以当时的房价计算,温州人几乎人人都是千万富翁!

2010年,温州创造了一个神话:三线的城市、一线的房价!

那一年,温州瓯江边,绿城鹿城广场配套住宅锦玉园3#楼一套600㎡的滨江一线豪宅,在二手房市场上以10万元/㎡成交

▲曾经突破10万元/㎡的绿城鹿城广场锦玉园

那一年,上海黄浦江边,如今卖到38万元/㎡天价的豪宅绿城黄浦湾,也才10万元/㎡。

那一年,广州珠江边,如今卖到12万元/㎡,可俯瞰亚运会开幕式举办地海心沙和“小蛮腰”的凯旋新世界,卖6.2万元/㎡。

那一年,杭州钱塘江边,如今卖到8.1万元/㎡,曾发生过“保姆纵火案”的绿城蓝色钱江,卖6万元/㎡。

那一年,北京长安街,中南海新华门对面,如今卖到14万元/㎡的复地天赋(西绒线26号),卖5万元/㎡。

那一年,深圳前海湾,宝安中心区如今卖到12万元/㎡的熙龙湾,卖4.5万元/㎡!

2010年5月,温州民间借贷利率最高达到6分,年利率72%

但仍然有大胆的温州人,为了更大的暴利,使出洪荒之力,在不断的加杠杆!

然而,到了2011年,一切都结束了!

2011年9月22日,以温州立人集团为代表的民间借贷崩盘,1天9个老板失踪!

2013年7月,温州法院进入司法处置程序的房产达到的1.8万套。

2014年,温州洞头县,有着民间互助会性质的6亿元标会崩盘!

2015年,伴随着股市上攻6000点之后的迅速下坠,温州又出现了一波公司破产潮!

,这五年间,所有的温州房子都无一幸免的房价腰斩,瓯江边的豪宅跌到了4-5万元/㎡,市中心的老破小,粘到学区房的光可以卖2万元/㎡,不然就只值1.5万元/㎡。

年,那个举国如同吃了万艾可一般的坚挺时刻,温州楼市却再也没能振作起来。

和全国绝大多数城市这两年近乎翻一番的行情相比,温州目前的房价也只是企稳微涨,相比2015年时的最低点,普遍有了20-30%的攀升,但远还没有抚平2010年时的高位!

当时和温州一个价位或级别上的城市,如今早已限购、限售又限贷,温州啥限制条件都没有,敞开买,新房平均去化率也只有40-50%,二手房价格则稳中有升,交投活跃,相比当下北、上、深、杭房价的高高在上,却又有价无市,温州至少房产的流通性还不错,变现能力强。

笔者是上海人,同时也是温州女婿。今年,全国尤其一线城市“去杠杆”,信贷收得很紧,笔者要在上海置换一套房,拿着上海黄浦区估价上千万且还清贷款的商品房作抵押,寻遍沪上各大银行,批不出一分钱,却在温州下辖小县城的合作信用社利用“温商贷”,贷到了款!

8年换了6任市委书记,

走马灯式“换帅”伤不起!

今年5月14日,浙江省委常委兼温州市委书记周江勇去职,转任杭州市委书记。

那一天,笔者正好在宁波杭州湾调研,周江勇曾担任宁波杭州湾新区的第一任党工委书记。

如今的宁波杭州湾新区,有了大众,有了吉利,有了30万产业人口,有了每逢周末一车皮接着一车皮簇拥着来买房的上海投资客,省里对宁波杭州湾高度重视,把他与杭州江东新区、绍兴滨海新区、湖州南太湖新区并列为“浙江大湾区”重点建设的4大新区之一。

与宁波杭州湾新区差不多同时提出的温州瓯江口新区,目前仍然是一片大工地,一条造了7年,仍未见开通的温州市域铁路(轻轨)S1线。瓯江口新区所在的灵昆岛从“温州老二”龙湾区“下嫁”到了新成立的“温州第4区”洞头区(相当于温州的崇明岛),去年年底,国家一纸“禁围令”(禁止围海造地)让已经进行了一半的瓯江口新区填海工程又搁浅了!

今年5月30日,在温州市委书记一职空缺了半个月之后,省里宣布由副省长陈伟俊,兼任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曾任湖州市代市长、市长、市委书记。

巧的是那一天,我正好在湖州出差,站在湖州著名的“马桶盖”喜来登温泉度假酒店,我眺望太湖,遥想温州,突感温州正站在了新的历史十字路口,心头涌上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笔者粗略的算了一算,从2010年陈德荣接棒邵占维至今,温州这8年换了6任市委书记了!

▲2010年至今的历任温州市委书记:邵占维、陈德荣、陈一新、徐立毅、周江勇、陈伟俊

2010年7月,温州市委书记邵占维去职,升任杭州市代市长、市长。原嘉兴市委书记陈德荣接任温州市委书记。

2013年6月,浙江省委常委兼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去职,转任省农村农业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现任中国宝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原金华市委书记陈一新接任温州市委书记。

2015年11月,浙江省委常委兼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去职,先后升任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现任中央政法委秘书长。

2016年1月,原温州市市长徐立毅接任市委书记。

2017年2月,温州市委书记徐立毅去职,升任杭州市代市长、市长。原舟山市委书记周江勇接任温州市委书记。

2018年5月,浙江省委常委兼温州市委书记周江勇去职,转任杭州市委书记。浙江省副省长陈伟俊兼任温州市委书记。

这中间,任期最长的为陈德荣,2年另11个月;任期最短的为徐立毅,1年另1个月。连同邵占维的两年多任期计算在内,温州这前5任市委书记,平均任期约2年。

每次地方“一把手”换人时,新闻里都会出现“从大局出发,通盘考虑、慎重研究决定的”之类的说辞,可是为什么偏偏每回“慎重研究决定”的温州“一把手”,调动就那么频繁呢?

这几年,浙江省培养的干部,在中央和各省市、部委被委以重任的非常多,大家都有目共睹。

作为浙江第三大市,居前两位的杭州、宁波都是副省级市,这种特殊的政治地位,使温州市委书记,成为委以重任、培养干部的重要岗位,温州成为干部的升迁驿站,书记换任频频。

市委书记获进步,温州人民也高兴。但当地干部、群众更关注的是政策的连贯性、稳定性,更关注的是生存环境的稳定有序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提高,并不希望一觉醒来,市委书记又换人了,又得重复起跑、重头再来、重起炉灶。

一条轻轨造了7年还没通!

温州,你还记得自己是“浙C”么?

改革开放之初,温州曾以“小商品、大市场”而闻名世界,被誉为中国市场经济和民间资本的发祥地。市场经济风起云涌,30多年过去了,在互联网时代,温州昔日优势已不复存在。

尤其是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11年温州民间借贷崩盘后,发展短板已日益显现。

不要说杭州的G20、亚运、阿里巴巴,也不说宁波、舟山的自贸港,即便是绍兴、台州、嘉兴、金华这些昔日小兄弟,现在也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笔者在这次温州调研之前,其实很想知道,温州这五年变化如何?

然而,百度搜到的温州2017年市十二届党代会报告节选,是这样描述温州5年来的变化的:“大拆大整”、“大建大美”,这5年,市区拆了96个城中村;“五水共治”,让不少黑臭河、垃圾河恢复清澈;“文化建设”,短短两年多建起25家城市书房,实现四区全覆盖……

比比广东、江苏,同样是第三大市,浙C温州,你应该感到汗颜!

广东第三大市佛山,2017年GDP9500亿元,全国排名第16位,人口846万,早在2010年,就开通了佛山地铁1号线(广佛地铁一期);

江苏第三大市无锡,2017年GDP10511亿元,全国排名第13位,人口653万,2014年,一下子开通了2条56公里的地铁;

浙江第三大市温州,2017年GDP5485亿元,全国排名第35位,人口919万,迄今连一公里城市轨道交通都未开通!

事实上,早在2011年,国家发改委就已批准了《温州市城市轨道交通一期规划》,根据当时的规划,到2018年,温州市将开通3条总长140.7公里的轨道交通市域铁路,即S1、S2、S3这三条线的一期工程。

2011年11月11日,温州市域铁路S1线正式开工。可是,就是这么一条全长53.5公里,大部分为高架路段,且全线避开了市中心走的S1线,在折腾了7年之后,仍迟迟未能开通。

最新消息说是明年1月,将开通从桐岭到奥体中心的首开段12站34公里,剩下来还有龙湾区府永中、机场、灵昆和瓯江口新区等6站,受制于机场综合枢纽工程进度,何时开通未定。

地无三分平,拆建成本高

温州发展的瓶颈如何破?

温州人,被誉为“东方犹太人”,早年炒房大发了一笔,见的世面多,民智也开得早,因此法制和维权意识也很强。2010年之前房价、地价就已炒上了天,可见在温州“大拆大整”的成本有多高,难度有多大!

如今的温州人,都很怀念陈德荣书记,他在任时,大兴公园绿地建设,温州现在市中心的几块“绿肺”白鹭洲公园、杨府山公园、“城市绿轴”世纪公园,都是他主政时搞起来的。

杨府山公园建设时,遇到了几个“钉子户”千年撼不动,陈德荣书记一去,几天后就搞定了!

七都大桥建设时,陈德荣倡议在工地上竖起了“倒计时”牌,确保了大桥如期竣工通车。

在温州,先上马市域铁路,也是陈德荣在任时作出的前瞻性决策!

在当时,温州人不是没有钱,可为什么偏偏不选择先在人口密度高、堵车严重的市中心挖地铁,而要退而求其次,先上市域铁路呢?

事实上,温州的地形是三面环山,一面向海,78.2%是山地,剩下的21.8%才是江河、平原和大海,可谓“地无三分平”,相比上海和省内的杭州、宁波,温州的城市界面很小,平地更是稀缺资源,因此才有了宏大的洞头五岛工程、龙湾围垦工程、瓯江口新区填海工程!

通过这次调研,我深深的发现,在温州市中心,容积率能做到4以下的,都是高端豪宅了!市政府旁边早期开发的商品房容积率都要达到5甚至是6。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宏地温州府,总价超1000万元,总高2层的排屋,楼间距只有3米,离主干道温州大道的主路面,算上小区围墙和人行道,最多不过5米。

▲宏地温州府那惊悚的排屋栋距

2016年开盘,目前卖4.5万元/㎡的豪宅万科学院路七号,号称容积率2.2,但是从空中俯瞰下来,一幢幢盖得像鸟笼,更奇葩的是,总高仅4层楼的洋房,开发商只预留了电梯井,让业主们自己装电梯。

温州市中心就是这样的空间狭小!以至于开发商想拿一块可以完整开发的地都很难!

以最近在售的城市绿轴旁的万科翡翠天地为例,看到它的用地规划图,我惊呆了,一个项目,跨了鹿城、瓯海两区,东拼西凑的六块地,从地块最南到最北,直线距离都有1.7公里。

▲万科翡翠天地的用地规划图

所以,陈德荣当时提出,在温州市中心修地铁,无异于螺丝壳里做道场,经济效益不大,宜先通过市域铁路,把温州都市圈的城市骨架打开,形成市中心(鹿城+瓯海)、龙湾(瓯江口)、乐清、瑞安、平阳5大组团。直至今日来看,陈德荣当年的决定都是无比正确的!

▲温州市域铁路一期规划图

只是形势比人强,我想陈德荣自己也没有想到,他当年亲自剪彩开工的温州S1线迄今还没有开通,而他勾画的温州大都市圈进程,更是步履维艰!

离开温州的最后一天,和一位在温州土地规划部门工作的亲戚闲聊,我问了他一个问题,全国各地房价都那么高了,现在温州只要花3-4万元/㎡的代价,就可以在市中心买到2010年时要7-10万元/㎡的豪宅了,你会考虑在温州再买一套房么?

他坚定的说:“不会!”

1. 温州的人口每年都在尽流出。温州本地80%的有钱人,但凡子女在上海、杭州、北京买房了,都搬到上海、杭州、北京去住了,有的甚至还移民到海外了;外来人口,厂弟厂妹们因为产业转型升级,加上温州实业企业的倒闭潮,也都回乡或转战他地了!

2. 温州房价最高的年,每年的宅地供应只有300亩,现在每年宅地供应有3000亩,因此,温州未来不缺房,真到需要买房时,可以慢慢看,慢慢挑!

3. 你不要看温州房子好像不贵,市中心也才3-4万/㎡,但都是大户型,而且还是毛坯报价,精装修房还要加上3888、5888一平的装修费,算下来一套像样一点的房子少说也要500-600万元。这价格在杭州、上海,这些比温州更有前途的城市也能买到房了,何必在温州买呢?

我觉得很有道理,也许这正是温州走下神坛这8年,温州人对房地产,对中国的城市,以及对自己的人生和家庭规划,有了更理性的认识和更高的觉悟!

同时,温州的这8年,也非常值得目前仍在盲目向前冲的房地产投机客,乃至一个城市的主政者去思考和警醒,一旦失去了房地产和土地财政的那点“纸面财富”,下一步该如何走?

温州女友要我入赘 有车有房现金88万

  昨晚因为入赘的事,跟女友吵了一架,吵得挺凶的。到后来她摔门而去,我正在气头上,也没有出去追。玩PS2玩到十点多,我打她电话,关机。咬咬牙,继续玩PS2。

快十二点的时候,女友的闺蜜打电话过来,闺蜜说女友在她家,今晚就不回来过夜了,让我不用担心。

我勉强开玩笑说:“那挺好啊,开个住宿发票给她,回来找我报销。”

然后听见女友在旁边说:“报销是吧?好!今晚去威尼斯开房,看那穷鬼拿什么报销!”

闺蜜回头训她:“少说两句成不?”

我挂了电话,关掉PS2,洗澡睡觉。没错,我是个穷鬼,以前是,现在也是。不过这不是重点,谁年轻不是穷过来的,当初贺龙闹革命,不也只有两把菜刀?

问题的关键是,她家太有钱了。

去年刚开始搞对象时,女友跟我讲,她这辈子最恨两种人,第一种是装穷的,第二种是真正穷的。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她家那么有钱,以为她是在说笑,现在我知道了,她说的是真心话。

不过这一次吵架,不是因为我穷,而是因为她家给了我一个机会,农奴翻身做地主,我却没有好好珍惜。

这一个让我欢喜让我忧的机会,就是——入赘。

我手里有张白纸黑字的合同,入赘合同,是上星期去温州认门的时候,未来岳父亲手交给我的。事实摆在眼前,只要我签下这张神奇的合同,就可以一次过满足三个愿望:

1、温州市区一间120平的房子(女友说值300来万),写我们两夫妻的名字。

2、一辆包牌62万以内的车子,什么车随我选,归到我名下。

3、88万元现金,第一用途是来装修,剩下的我爱咋花咋花。

当然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嫁妆,入赘之后,我必须:

1、从此改姓陶,并且改口叫岳父为爸爸,叫岳母为妈妈,叫堂小舅子为堂哥,以此类推。让我感到迷惑的是,这样一来,我岂不是在跟自己的亲妹妹结婚?

2、生下来的孩子全部姓陶,假设前三胎中有一个(或以上)是男孩,生足三胎就可以金盆洗手;如果运气不好,前三胎都是女儿,那就一直生到有男丁为止。

3、到温州去过日子(可以把我的父母接来)。到时候,我可以自己选择,是要在当地的政府单位上班,还是去岳父家的厂里帮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人有车无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