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假冒他人身份,该如何支付工伤保险,织密劳动者安全网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制图:蔡华伟

日前,京津冀三地签署工伤保险互认协议。近年来,工伤保险领域新政策不断,这些新政策实施效果如何?劳动者的这张“安全网”织得怎么样了?

农民工参保率低怎么办?

变按单位参保为按项目参保,全员覆盖、动态参保

施工中受伤,有了保险心不愁。然而,长期以来农民工群体参保率却较低。尤其是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是易受工伤的高风险群体,却长期难以纳入保障范围。

流动率高是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低的主要原因。“招一拨农民工,半年后还能留在项目里干活的不到1/10。”中铁十六局地铁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福田说,让企业给每个农民工上工伤保险确实有实际困难,可能手续刚办完,人就走了。“而农民工往往也缺乏相关意识,不会主动要求企业缴纳工伤保险。”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工伤保险研究室主任张军说。

2014年,工伤保险按项目参保方式推出,扭转了这一局面。所谓按项目参保,是指在工程建设领域,由项目施工总承包单位或项目标段合同承建单位以工程合同总造价的一定比例一次性缴费参保,保障范围覆盖项目全部用工。

“从按单位参保,到允许按项目参保,是工伤保险制度设计上的一大创新。”张军说,按单位参保,工伤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参保人这个个体,而按项目参保针对的对象是项目这个事,只要是参与到这个事的人员,随进随出,均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动态参保。“这有利于破解建筑业、工程建设项目领域长期以来工伤保险参保率低这个难题。”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日前,京津冀三地签署工伤保险互认协议。近年来,工伤保险领域新政策不断,这些新政策实施效果如何?劳动者的这张“安全网”织得怎么样了?

农民工参保率低怎么办?

变按单位参保为按项目参保,全员覆盖、动态参保

施工中受伤,有了保险心不愁。然而,长期以来农民工群体参保率却较低。尤其是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是易受工伤的高风险群体,却长期难以纳入保障范围。

流动率高是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低的主要原因。“招一拨农民工,半年后还能留在项目里干活的不到1/10。”中铁十六局地铁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福田说,让企业给每个农民工上工伤保险确实有实际困难,可能手续刚办完,人就走了。“而农民工往往也缺乏相关意识,不会主动要求企业缴纳工伤保险。”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工伤保险研究室主任张军说。

2014年,工伤保险按项目参保方式推出,扭转了这一局面。所谓按项目参保,是指在工程建设领域,由项目施工总承包单位或项目标段合同承建单位以工程合同总造价的一定比例一次性缴费参保,保障范围覆盖项目全部用工。

“从按单位参保,到允许按项目参保,是工伤保险制度设计上的一大创新。”张军说,按单位参保,工伤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参保人这个个体,而按项目参保针对的对象是项目这个事,只要是参与到这个事的人员,随进随出,均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动态参保。“这有利于破解建筑业、工程建设项目领域长期以来工伤保险参保率低这个难题。”

“按项目参保,只要开工前一次性缴费,就算参加工伤保险了,这样企业积极性就高了。”徐福田说,公司所负责的北京地铁17号线10标段工程,由于采取暗挖工艺,工程难度大、工序转换多,人员更替频繁。“开工前,我们在朝阳区社保一次性缴纳了50多万元,参保后,无论项目上人员如何流动,都能受到保障。既省事又安心。”

“工程建设领域所雇用的大量农民工,工伤事故发生率相对较高,而多数农民工抵抗风险能力又较差,按项目参保从制度上可以充分地把这些职业人群纳入保障范围。”张军说。

2014年,首次提出建筑行业工伤保险按项目参保后,“配合政策贯彻落实,以及‘同舟共济’扩面专项行动,‘先参保、再开工’的有利态势基本形成。”人社部工伤保险司有关负责人说。

截至2017年底,全国新开工项目参保率达到99.72%,在建项目参保率达到98.27%,累计将4000多万人次住建领域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保障。

鉴于工伤保险按项目参保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以来,人社部进一步将该政策拓展至公路、铁路等工伤保险参保的空白地带,让好政策覆盖面更广。截至6月底,全国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参保率达97.81%,在建工程建设项目参保率达98.92%。

工伤保险与商业保险有何区别?

可以说,工伤保险是雪中送炭,商业保险更像是锦上添花

按项目参保政策出台前,建筑企业往往为农民工购买商业保险。既然有商业保险,为何还要强制性推行工伤保险呢?会不会造成企业双重参保、增加负担呢?

“工伤保险为强制性参保,商业保险为企业自选动作。”张军说,全球范围实践证明,商业保险往往无法起到兜底保障作用,职工往往需要与企业打旷日持久的官司,才能拿到一点点赔偿。对职工而言,工伤保险从制度设计上体现了对职工终身负责的态度,并要求企业承担雇主责任。“可以说,工伤保险是雪中送炭,而商业保险更像是锦上添花。”

在保障力度上,商业保险往往实行一次性给付,工伤保险基金则是终身保障。张军介绍,只要相关人社部门认定职工所受的伤害为工伤,工伤保险基金将100%负担职工治疗工伤目录范围内的所有医药费,按月发放津贴。具体而言,对经劳动能力鉴定,属于1―4级伤残的,要求所在单位继续与其保留劳动关系,允许其继续享受相关员工福利,并由工伤保险基金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按月发放伤残津贴;属于5―6级伤残的,要求其所在单位仍为其安排适合的工作岗位,若无合适岗位,则由单位按月发放伤残津贴。“只有终身保障才是社会责任的真正体现,才能让职工因工作受伤后有尊严地生活。”张军说。

对企业而言,参加工伤保险则让一切都有据可依。以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例,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商业保险的赔付金只有10万―20万元左右,远远不够,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往往靠企业和职工家属谈,双方常常闹得不开心。参保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出钱,且对一次性工亡补助金金额有明确规定,按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计发,如2018年为72.792万元,减少了不必要的纠纷。而且,随着参保意识的提升,招投标时,工伤保险参保费往往算入标书内,由业主承担费用,对施工方不会造成太大成本压力。

“我们也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在工伤保险之外,为员工上商业保险。”张军说。徐福田所在的项目在工伤保险之外,按人头给农民工们又上了人身意外伤害险。“平时出现崴脚等小伤,就报商业险,简单、快捷。”徐福田说。

企业嫌麻烦,好政策没用上怎么办?

京津冀互认、工伤认定提速,工伤保险改革多多

相较于商业保险,工伤保险手续多、认定麻烦是不少企业的反馈。“商业保险简单,一个电话,保险公司就派人过来了,后续流程全部交给保险公司”“除非出了大事故,否则都走商业险”“有时候,一点小伤,就由企业付医药费,懒得再去认定”……

工伤保险的好政策没用上怎么办?

工伤保险相关改革正在进行,京津冀实现工伤保险互认就是重要一步。互认前,若参保地为北京,即使参保人在河北分公司工作,出现因工受伤情形,也只能向北京市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再由北京市人社局派人到河北当地进行工伤调查,出具工伤认定决定书。“这样不仅企业员工需要两地跑,人社部门工作人员也需要两地跑,效率低且成本高。”张军说,互认后,北京市人社局可直接委托河北当地人社部门进行工伤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出具工伤认定决定书,省时省力。

“随着人员流动加剧,跨省调查的成本越来越高,除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也有相应的互认需求,可以说,京津冀率先实现工伤保险互认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张军说。

许多地方,工伤认定的手续越来越简单了。以前,工伤认定必须要提出书面申请;现已可通过网络、电话等形式提出申请。以前,企业需要先行垫付医药费,待工伤认定决定书出具后,再去报销;现在,在天津,企业拿着参保证明、工伤保险无押金救治承诺书,员工可在一周内先免费治疗,待拿到工伤认定决定书后,再由基金支付,若认定结果为非工伤,当事人再补交相应费用。以前,从申报、调查到出具工伤认定决定书,需要1个月左右;现在建筑业工伤认定决定书平均出具周期为10天左右,天津更是缩短至3天。

“我们要看到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更要看到我国《工伤保险条例》颁布才15年,参保人近2.3亿,数量大、复杂程度也高,整体制度还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甚至会出现老问题还没解决、新问题已经出现的现象。”张军说。

这些新问题中,最紧迫的或许就是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参保问题。许多新业态从业人员属于自我雇用形式,未签署劳动合同也无用人单位,无法纳入目前的工伤保险制度。即使参与,也面临着由于工作时间、工作场所灵活,多为独自工作导致工伤调查取证难、认定难的问题。“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从业人员也有职业伤害保障的需求,但我国现行的工伤保险制度还难以将这部分人群纳入保障范围,这有待工伤保险制度继续完善。”张军说。

(责编:冯人綦、曹昆)

原标题:好消息!今后,三明这些行业必须为农民工交工伤保险!

梅列43名村“两委”候选人被取消初步人选资格

超期待!三明这个地方要新建一座休闲旅游度假酒店!

三明市保障农民工权益再添新举措!

我市铁路、公路、水运、水利、能源、机场工程建设项目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实现应保尽保,真正做到“工伤优先、项目参保、概算提取、一次参保、全员覆盖”维护建筑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工伤保障权益

市人社局、交通局等7部门

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关于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推进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将我市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做到“工伤优先、项目参保、概算提取、一次参保、全员覆盖”,切实维护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工伤保障权益。

建设项目先参保、再开工,已开工的项目需补参保。以工程建设项目或标段为单位参保的建筑施工企业,应按照项目或标段的建筑安装工程费(或工程合同价)的1.5‰缴纳工伤保险费。

对不能按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各类工程建设项目或标段使用的建筑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以工程建设项目或标段为单位,在项目或标段所在地按项目优先参加工伤保险,按照项目或标段的项目工程总造价(工程项目合同价及追加合同价款)的1.5‰缴纳工伤保险费,自2018年8月1日起执行。

在2018年8月1日前已开工的建设项目应按照工程进度,以未完成的工程项目的工程款(由工程的建设单位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联合确认)(附件4)的1.5‰缴纳工伤保险费。

在项目开工前由施工总承包单位或项目标段合同承建单位一次性代缴本项目或标段工伤保险费,覆盖项目的所有职工,包括专业承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使用的农民工(含流动性、临时性)。在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参保期内发生的工伤事故,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其余由施工单位支付。

施工总承包单位或项目标段合同承建单位要在工程概算中将工伤保险费用单独列支,作为不可竞争费,不参与竞标。

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施工企业在办理相关手续,进场施工前,应向行业主管部门或相关监督管理等部门提供工程建设项目或标段参加工伤保险的证明,作为保证施工安全具体措施之一。

工程建设项目或标段未提交参加工伤保险证明的,行业主管部门或相关监督管理等部门不予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在建工程各承建单位应自本方案印发后30个工作日内,到项目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向税务部门一次性缴纳工伤保险费,并将项目参保缴费证明报项目主管部门核备。

逾期未办的,各行业主管部门可视其情节扣除承建单位信用分值,必要时可降低承建单位信用等级;未办理工伤保险的项目或标段不得申请阶段验收、专项验收和竣工验收。

施工总承包单位或项目标段合同承建单位应当在工程建设项目或标段施工期内督促专业承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建立职工花名册、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表等台账,对项目施工期内全部从业人员实行动态实名制管理。

在初次进场施工前,应将用工人员名单,以及施工期间用工增减人员变动情况,提前报送项目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按规定办理项目参保、用工备案确认手续。

新开工的工程建设项目或标段参保期限自开工之日起至项目合同期满之日止;在建工程建设项目或标段的参保期限自参保次日起至项目合同期满之日止。

建设项目因故需合同延期的,施工总承包单位或项目标段合同承建单位应于合同期满前15日内,经行业主管部门或相关监督管理等部门认可,报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备案。

各级人社部门要适应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用工流动性大的特点,优化参保缴费、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支付等工伤保险管理流程,设立专门窗口,开辟绿色通道,尽可能缩短参保缴费流程、简化手续,力争实现施工企业办理参保缴费备案当日办结。

同时,进一步加强工伤保险主要经办业务信息化应用,重点推进工程领域项目参保(备案)动态管理信息化、相关数据共享和网上申报系统开发等。

对在工地内发生、事实清楚、当事双方无争议的工伤案件实行“快认快结”,一般应当在1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为参保单位和职工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对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参保期内发生的工伤,项目竣工时尚未完成工伤认定或劳动能力鉴定的,建筑施工企业要保障工伤职工医疗救治和停工留薪期间的法定待遇,在完成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后,工伤职工依法享受各项工伤保险待遇。

相关部门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王健

市社会劳动保险管理中心:张良宝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苏烈辉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陈天照

市铁路建设办公室:叶芊

铁路、公路、水运、水利、能源

机场、轨道交通等工程建设项目

可以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啦

赶快将这好消息告诉需要的人!

▍信息来源:聚焦三明综合整理自三明市交通运输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伤保险,织密劳动者安全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