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路由器天线信号发射方向能发射多远?想要接收发送信号,手机是直接发信号到基站么?

手机和基站的辐射会不会危害人体健康?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国内媒体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专家建议,公众也都有着自己的看法。事实上,国外发达国家对此已经有过很多研究,结论是其与脑瘤等疾病无关。“日常生活中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早已是科学界的共识。

《破解手机辐射危害健康的流言》 分析了手机辐射问题,《基站与健康》 分析了基站辐射问题,还特别解释了“若想减轻辐射,应把基站请进小区”的道理。但尚无全面介绍电磁辐射标准的科普文章,文献库里的科技文章专业性太强,不适合公众阅读,因此我整理了相关内容写就此文,以期帮助公众对此产生清晰明确的认识。

从对人体健康潜在影响的角度来看,国际上对电磁辐射的测量标准有两种,分别是功率密度标准和比吸收率标准,前者属电磁学领域,后者仍与电磁学相关,但已扩展到生物学领域了。

功率密度指的是单位面积所接收到的辐射功率,它所测量的是信号强度,可以用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来表示,但更普遍采用的是功率密度。下图是我国现行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中对公众照射限值的规定,图中的前两行属中短波,不属于移动通信频段,其中3MHz~30MHz是军队使用的短波波段,跟公众关系不大,不必关心。在30MHz~30000MHz范围内的电磁波,频率越高则穿透人体能力就越差,因此从对人体影响的角度出发,频率越高则允许的功率密度就越大,即从30MHz的0.4W/

手机的峰值功率2W,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不考虑发射功率7W以下的安全问题,但美国国家辐射防护测量委员会(NCRP)主张更严格标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对2G手机所集中使用的900MHz频段规定的辐射限值为6W/m2,比我国的0.4W/m2宽松了15倍。

我国现行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是国际上最严格的标准之一,通信公司建基站和国家环保部的检查,依据的就是这个标准。有网友觉得这是88年定的标准,那时手机远未流行,现在手机这么普及了,标准应该提高。而实际上,基站现在越建越密,单基站的辐射功率在变小,辐射功率密度呈现下降趋势。由于新技术的应用,手机的功率也在减小,手机和基站对人体潜在的威胁程度不是增加了,而是降低了。

88年的国标毕竟年头久了,现在环保部推出了拟替代GB8702-88标准的征求意见标准,其中手机频段的限值并没有变化,仍然是0.4W/m2,标准中将1MHZ~300GHz的电磁设备的豁免管理等效功率定为了100W,即100W(含)以下的向没有屏蔽空间辐射的设备并不需要报批,高过100W的也不是说不能搞,只是要报批而矣。现在基站单站功率不过20W左右,按这个征求意见标准,根本不用报批,而且也不可能超标。

一般GSM基站天线高度为35~55米,国家环保部曾监督测试过上千部基站,结果表明:射功率为20瓦的基站,基天线前10米的功率密度是0.006W/m2,远低于苛刻的中国限值标准。

手机和基站等电磁辐射不会影响人身健康,这本是科学界共识,在国外也从来不是个问题,但在中国却引起了公众恐慌。究其原因,运营商为竞争而散布的辐射谣言是源头,当初推广CDMA手机时,某运营商打出了“绿色手机”的伪概念,拿低辐射作为卖点,用欺骗公众的手段来提高竞争力。其实CDMA手机的辐射功率并不比GSM小,GSM手机峰值功率2W,实际使用过程中,只在1/8的时间发射,所以最大平均功率为250mW,而CDMA是连续发射的,最大平均功率也约为250mW,两种差别不大。

公众不必知道具体原理,只凭常识就能判断CDMA手机辐射与GSM大体相当,因为两种手机的电池容量差不多,除系统运行所需要基本相同的能量外,其余能量都辐射出去了,两者的待机和连续通话时间又差不多,若CDMA手机辐射功率远小于GSM的话,那余下的能量哪里去了?难道能量守恒定律不成立了吗?

虽然GSM和CDMA两种手机的最大平均功率均在250mW左右,但实际发射功率会远低于这个水准,这源于基站对手机功率的自动控制机制。由于手机距离基站的远近不同,手机辐射相同的功率,基站接收到近处手机的信号功率就强,接收到远处手机的信号功率就弱。手机自己不知道距离基站的远近,开头会采用最大功率发射,基站收到后会向手机发送逐阶降低发射功率的指令,1秒钟内会发送几十到几百次指令,处于近处的手机会在极短的时间时把发射功率调整到很低的水平,例如0.02W。

基站发射功率虽然比手机大,但由于手机距离人体近,综合比较后,还是手机对人体的辐射量更大得多。因害怕辐射而抵制基站是最二的做法,没有之一,因为手机与基站的距离远了,手机使用者反而要遭到更强的辐射,这恐怕是抵制者们所没有想到的。

现在运营商已经为当初的辐射谣言付出了代价,基站很难进入小区了,到处被居民驱赶,把基站伪装成灯杆和大树的招数也已经不灵了。时至今日,仍有运营商打虚假的绿色牌,还在做这种饮鸠止渴的傻事,真令人叹为观止。

比吸收率(SAR)的定义是:给定密度的体积微元内质量微元所吸收的能量微元对时间的微分值,它说的其实就是单位时间和单位生物体质量所吸收的电磁能量,单位是W/kg。

相对前面介绍的功率密度标准,这个标准更多地考虑了人体情况,应该是更值得参考的标准,但它却很难以操作。功率密度标准的检验很简单,拿个场强仪或频谱分析仪就可以测量,但比吸收率标准的检验却需要人体模型来配合,而且后续的数据算法也非常复杂。

美国辐射保护与测量委员会(NCRP)和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所制定的美标为SAR≤1.6W/kg,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制定的欧标为SAR≤2.0W/kg,其中欧标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标准。我国的《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局部曝露限值》(GB),主要内容只有一页纸,其实就说了一句话:我国遵从世卫组织推荐的欧标2.0W/kg标准

标准有了,但该如何测试呢?现行的是中国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7 手持和身体佩戴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对人体的电磁照射--人体模型、仪器和规程,该标准的第1部分:靠近耳边使用的手持式无线通信设备的SAR评估规程(频率范围300MHz~3GHz),第2部分:手持和身体配戴设备在人体头部和身体内的SAR评估规程(频率范围300MHz~6GHz)。

测试头颅内部所吸收的电磁能量,当然不能把活人开瓢,只能制作一个跟头颅形状、密度、电介常数相当的标准人头模型,上述的标准对模型进行了规范化,以保证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标准中要求用糖盐为主的悬浮液来模拟头部的组织液,手机有贴脸和倾斜两种标准测试位置,对信号频率和功率、探头规格、测试程序等也都有着一整套的规范。

这个标准内容非常详尽,共参考了65篇欧美国家的相关标准和文献。但实际的内容基本都是移植于欧美的相关标准。有趣的是,我国标准中所采用的头部模型数据,居然来自1988年的美国军人的人体测量报告,这倒是与美国的相关标准完全一致。

标准中,根据美国男军人头部尺寸的统计数据,将成年男子的头部按从小到大的次序分成1到10号,1号最小10号最大,模型选择了9号,考虑到妇女儿童的头部尺寸肯定比9号小,这样就可以保证所有使用者有超过90%的人的头部比模型小,会遭受更低的辐射,从而使基于这个9号模型所得到的SAR标准是保守和安全的。

媒体经常称SAR值是根据成年男子的头部模型制定的,对孩子应该采取更加严格的标准,这种说法没有科学根据,根据剂量学的研究,成年男性头部比妇女儿童的大,吸收的辐射量更大,这就已经构成了最坏情况下的电磁辐射。

在人头模型中测量用的探头,并不是温度计,而是一个接收天线,接收的是电磁辐射能量,得到测试数据后,还要经过复杂的算法处理,才能得到SAR的值。探头天线要根据不同频段进行精度校准,其测量步骤和数据推算是非常专业和复杂的。

根据以往的测试结果,手机辐射在头部引起的最大温升为0.194摄氏度,根据IEEE的安全标准,人体内局部温度升高的阈值为不超过3.5摄氏度,若人体正常温度若是36.5摄氏度,局部温度不能高过40摄氏度,而手机辐射所能引起的最高温度还不到37摄氏度,当然是无关紧要的,而且人类还可通过本身的体液流动来调节自身局部的温度。

SAR与手机的制式(例如GSM或CDMA)没有关系,国外许多实验室多年的研究资料表明,SAR与功率密度也没有换算关系,但在国内常常将两者比较,以期定性地说明问题。

2012年4月23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发布了关于RF曝露和SAR符合性要求的6个KDB文件的修订草案,其中KDB865664是关于100MHz~6GHz的SAR测试的,这次修订主要是顺应LTE等新一代移动通信规范中无线电信号频率上升到700MHz~6GHz的客观要求,而以前的所考虑的无线电信号主要是2GHz以下的。

新文件有三个主要变化,一是原2GHz以下信号使用的插入头部模型中的天线直径为6mm~7mm,现在信号频率变高了,因此波长就相应地缩短了,需要3mm~4mm,在接近6GHz时需要使用直径1.5mm的天线。为什么信号频率高了天线就要短呢?因为信号的频率与波长成反比,当天线的长度与波长成正比时,发射和接收的效率会更高。所以,信号频率高了,波长短了,天线也要短些了;二是由于单一信号的频带宽了,单探头就不适合了,分离的多个探头就成为了未来测试的趋势;三是头部模型中的模拟液,以前的糖盐液体不适合1G以上的信号,需要使用矿物油、甘油等新型混合液体。通过文献检索,尚未发现国内的相关部门和机构对这些变化进行跟进研究。

CCTV曾对“防辐射孕妇装”做过一期节目,介绍了陈姓研究人员做的实验,在穿上防辐射孕妇装的假人上方安置了八木天线,把场强仪的探头放进防辐射孕妇装和假人之间的缝隙进行测量,结论是辐射反而增强了,理由是电磁波来回振荡叠加导致功率增强,这个结论很令人遗憾,因为这是典型的伪科学说法。虽然防辐射孕妇装无用的节目结论是正确的,但却使用了错误的论据,这种“以假打假”是最有危害的。

后来CCTV又做了一期节目,请来了中国工程院刘尚合院士,他是国内静电防护和电磁辐射方面的顶级专家,他也当场做了实验,结论是防辐射孕妇装有一定的防辐射作用,这是个科学结论。但有个扩展到生物领域内的科学说法没有介绍,那就是衰减的这点辐射对人体健康没有意义。

“防辐射孕妇装”也不是一点作用没有,穿上它可以得到更多的关照,在公交车上被让座的机率会大增。欧美日等国家从没有过这种产品,但在中国却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局部曝露限值》(GB)标准的最后一条对移动电话产品的标识提出了要求,应在说明书中以黑体字表示产品的SAR,并鼓励在产品外包装上标明SAR的最大值。起码在现阶段,我对这个要求并不抱希望,前面已经介绍过,测量一个产品的SAR是个专业性很强的复杂过程,能有这个能力的科研机构并不多,而且必须要有国家授予的检测资质,否则就跟屠户在猪肉上扣个自己刻的检疫合格章一样是无效的。因此,在SAR检测尚未展开的情况,若某款移动电话的说明书上标明了SAR值,我们反而要核实下,这个数据是在哪里测出的?这个机构被授予了相关资质了吗?

与其它盛行的流言一样,电磁辐射恐惧在国内大行其道,包括我在内的科普人士曾做过很多努力,但远没有成为主流的声音,“日常生活中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这个真相也未能令多数人认同,这令多年来致力于消除电磁辐射恐惧的我感到有些无奈。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您不必懂得此文中所提及到的科学知识,但您可以把选票投给科学,您不应弃权,更不能把选票投给流言。请您转发此文给更多的朋友看,为“免除不必要的恐惧,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贡献一份正能量。

  1.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局部曝露限值 GB

  2.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 10.2-1996

  3. 电磁环境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征求意见)修订GB8702-88

  4. 手持和身体佩戴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对人体的电磁照射--人体模型、仪器和规程 第1部分:靠近耳边使用的手持式无线通信设备的SAR评估规程(频率范围300MHz~3GHz)YD/T 7

  5. 中国泰尔实验室:手机电磁辐射研究报告

  6. 中国泰尔实验室:基站电磁辐射研究报告

  7. 手机辐射导致大脑温度升高的研究,赵志华,信息技术,2008年第8期

  8. 人体对手机辐射吸收剂量的仿真研究,王曼珠,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9. 手机及基站远场辐射安全距离计算,姚立杰,安全与电磁兼容,2012年第3期

  10. 各国移动电话比吸收率SAR标准介绍与SAR值数据分析,石颖,环境工程,2011年第29卷增刊

    不少人曾问我手机辐射对人的影响问题,其实我一直想说:这是问错人了。我们搞通信只是利用无线信号传输信息,至于这些无线信号如何作用于人体以及如何对人体造成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则大概应该是医学或者人体科学方面的研究目标了。不过高频高功率辐射会致癌是现在的普遍认知,虽然近期也有研究指出通信信号的辐射可能并不会导致癌症。这里有一些资料: 

然而虽然无法确知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如何,却不妨碍我对信号辐射本身作出定量的分析。因为现在在住宅周边建立新基站所造成的矛盾已经越来越频繁,而所谓专家的解释偏偏模棱两可混淆概念让人无法确信。因此觉得很有必要自己做一番研究。因为仅对CDMA 1x的功率有较为清晰的认识,GSMCDMA2000/UMTS的数据大多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还请指出。

首先应该指出,人体受通信系统的辐射来自两方面:一是基站,二是手机。基站的辐射是24小时不间断的,在无线流量突飞猛进的年代,以下假设基站基本是24小时满功率运行。至于手机辐射,只要开机了,也是时刻都存在的,不过待机时和通话时的信号强度自然无法相比,因此下面也会分开论述。

    由于本文着重于基站布设对人体的影响,因此采用下面的三种模型来定量分析:

模型一:基站离人体很远(城市内>2公里),手机信号1格。基站信号在人体处已经衰落得很微弱了,而手机通话时需要更高的功率来保持通信质量,如图1:(注:下图中,手机接收信号虽然只有1格,但是此时的手机其实是需要用更大的功率来发送信号以保证基站能够成功接收手机发出的信息的)

模型二:基站离人体远近适中(城市内约200),手机信号满格。基站信号传播至人体处的信号强度和手机的发送信号均适中,如图2

模型三:基站离人体很近(<20米,或者<50米且无阻碍),比如布设在自家楼顶或者窗户对面,手机信号自然是满满的。基站信号无时无刻不在烘烤人体器官,手机信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吧。。。

对于基站和手机功率,采用以下简化数值:

*02G网络本文特指GSM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CDMA 1x由于市场占有率不高,暂不予考虑)3G网络本文特指CDMA 2000(中国电信)和UMTS(中国联通)

*1:基站发射功率可以参见各BTS规格说明,一般城市内小型基站每个扇区的功率均为20w。暂不考虑多个频点覆盖布设所造成的额外功率;

*2:手机待机功率:CDMA规范规定发射机待机时,其功率应小于-61dBm/MHz,因此大概仅有1nw(10-6mw)。手机处于待机状态并不意味着不工作,手机会间断接收并侦测基站下发的广播消息,如果侦测到自己有了位置改变或者需要作出回应,则会有相应的动作(如发送信令信号等)。但是因为其频率较低,平均下来,我就在此忽略不计了。

*31格信号手机发射功率参见手机规格说明中的信号功放最大值。如iphone4 内使用的高通MDM6600芯片,其规范于此相同:。在此处有各类信号功率的总结: ,可以查到900MHz GSM手机的最大功率为2w,而UMTS class3手机的最大功率是250mw125w

*4:满格信号手机发射功率参见实测值: (二环路上...GSM手机平均发射功率为28.9dBm(773 mW),考虑到GSM手机只在八分之一时间内发射,GSM 手机在时间上的等效平均发射功率可减少到19.85dBm(96.63mW)

*5:由于没有找到3G路测手机发送功率,故采用同上实验数据: (测试结果表明,在二环路上CDMA手机平均发射功率为2.4 dBm(1.72mW)。此处的CDMA应该是指CDMA 1x,即中国电信的2G系统。但是因为CDMA 2000相对于CDMA 1x而言,其上行几乎没有太大变化,故此3G的上行数据可以暂借此数值。

*62G GSM手机的通话功率在1格时为最大峰值2w以及规范规定的最小发射功率级别19(3.2mw),并未考虑1/8的使用时隙;而满格时的平均值96.6mw则是考虑了1/8时隙。这两个数值并列在此其实并不匹配。不过因为1格时是考虑极端情况,而且也并不清楚对人体的伤害到底是应该使用峰值计算或者使用平均值计算更加合理,故此处仍保留2w的数值。

*73G网络采用CDMA2G GSM网络采用时分窄频(T-FDMA)调制,3G的码分特性保证了信号能以更小的功率发射即可保证相同的接收强度。同时不可忽视的是,3G采用了更优秀的功率控制算法和系统调度,使得手机信号能控制在更小的范围内,从而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当然,从通信系统角度而言,其首要目的其实是为了增加系统容量)

*8UMTS手机的最小发射功率为-50dBmCDMA2000未规定手机最小发射功率,由功率控制完成对手机发射功率的实时调节

*9:参考当年摩托罗拉的"铱系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手机直接发送信号至低轨道卫星(距离地面780公里),由于距离过远,手机信号平均功率需要达到2.5w,峰值更是11w。如果技术不改进,拿到现在来日常使用,估计没人敢用吧 ( )( )

本模型中,基站离人体很远,以致手机端显示网络信号仅有1格。基站发送的信号,其衰落模型在此统一采用COST-HATA的模型(),对于900MHzGSM信号,带入后简化为:PL=23.5 + 35log10(d) dB,算下来信号的衰减与距离的3.5次方成正比。而手机离人体比较近,因此采用自由空间的损耗公式(),带入后简化得到:PL=31.5+20long10(d)dB,即手机信号的衰减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模型一2G手机待机时,基站到人体的距离D与手机到人体的距离d满足如下条件时,对人体的辐射相同:

  公式(1)意味着:模型一2G手机待机时,你将其放在裤子口袋里,离脑袋心脏约半米距离,那么基站至少要大于1公里远,其辐射才会小于手机;而如果你将其吊在胸口,离心脏仅有10cm,那么等效于基站在398米处。可见把手机放在胸口还是有相当大的辐射的。因此在此模型下,GSM手机待机时,只要把手机放在离人体稍远的地方,主要的辐射源是基站。

    模型一2G手机通话时,基站到人体的距离D与手机到人体的距离d满足如下条件时,对人体的辐射相同:

  公式(2)意味着:模型一2G手机在1格信号情况下打电话,你将其放在脑袋边10cm处,等效于基站离你仅88厘米,1米都不到哦;而如果你使用蓝牙耳机,手机离脑袋心脏大于半米,等效于基站在2.2米处,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个时候手机辐射成了最大的伤害源。信号不好时,更要让手机离人体远点。

    模型一3G手机待机时,基站到人体的距离D与手机到人体的距离d满足如下条件时,对人体的辐射相同:

  公式(3)意味着:模型一3G手机待机时,你将其放在裤子口袋里,离脑袋心脏约半米距离,等效于基站在743米处;而如果你将其吊在胸口,离心脏仅有10cm,那么等效于基站在296米处。可见把手机放在胸口还是有相当大的辐射的。因此在此模型下,2G手机待机时,只要把手机放在离人体稍远的地方,主要的辐射源是基站。

    模型一3G手机通话时,基站到人体的距离D与手机到人体的距离d满足如下条件时,对人体的辐射相同:

  公式(4)意味着:模型一3G手机在1格信号情况下打电话,你将其放在脑袋边10cm处,等效于基站离你仅1.2米,仅1米哦;而如果你使用有线/蓝牙耳机,手机离脑袋心脏大于半米,等效于基站在3米处,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个时候手机辐射成了最大的伤害源。信号不好时,更要让手机离人体远点。

    本模型中,基站信号和手机信号的衰减模型均同模型一。

    模型二2G手机待机时,其情况与结论同模型一,故不赘述。

    模型二2G手机通话时,基站到人体的距离D与手机到人体的距离d满足如下条件时,对人体的辐射相同:

  公式(5)意味着:模型二2G手机在满格信号情况下打电话,你将其放在脑袋边10cm处,等效于基站离你仅2米;而如果你使用蓝牙耳机,手机离脑袋心脏大于半米,等效于基站在5.2米处,稍微强些。因此可见:1. 通话时无论何时都尽量将手机拿远点,这可是实测信号强度哦;2布设更多的基站,从而减小手机在通话时的信号功率应该还是有效果的,前提是基站不能离人太近。

    模型二3G手机待机时,其情况与结论同模型一,故不赘述。

    模型二3G手机通话时,基站到人体的距离D与手机到人体的距离d满足如下条件时,对人体的辐射相同:

  公式(6)意味着:模型二2G手机在满格信号情况下打电话,你将其放在脑袋边10cm处,等效于基站离你仅4.9米;而如果你使用有线耳机,手机离脑袋心脏大于半米,等效于基站在12.3米处,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个时候手机辐射是最大的伤害源。因此可见:1. 通话时无论何时都尽量将手机拿远点,这可是实测信号强度哦;2布设更多的基站,从而减小手机在通话时的信号功率应该还是有效果的,前提是基站不能离人太近。

(注:蓝牙耳机此时的功率和手机相当,辐射也接近。。。)

    模型三2G手机待机时,基站到人体的距离D与手机到人体的距离d满足如下条件时,对人体的辐射相同:

  公式(7)意味着:模型三2G手机待机时,你将其放在裤子口袋里,离脑袋心脏约半米距离,那么基站至少要大于10.7公里远,其辐射才会小于手机;而如果你将其吊在胸口,离心脏仅有10cm,那么等效于基站在3.1公里处。可见此时无论如何,基站都是最大的辐射源。

    模型三2G手机通话时,基站到人体的距离D与手机到人体的距离d满足如下条件时,对人体的辐射相同:

  公式(8)意味着:模型三2G手机通话时,你将其放在脑袋边10cm处,等效于基站离你9.8米;而如果你使用耳机,手机离脑袋心脏大于半米,等效于基站在33.8米。对应此模型,显然基站的辐射成了主要伤害。

(注:蓝牙耳机此时的功率和手机相当,辐射也接近。。。)

    模型三3G手机待机时,基站到人体的距离D与手机到人体的距离d满足如下条件时,对人体的辐射相同:

  公式(9)结果同公式(7),故结论同模型三2G手机。(因为COST-Walfisch-Ikegami模型和free-space模型中关于载频的项相同,约掉了。故结论与载波频率无关)

此时在人体处的电磁波功率为:

    模型三3G手机通话时,基站到人体的距离D与手机到人体的距离d满足如下条件时,对人体的辐射相同:

  公式(10)意味着:模型三3G手机在基站旁用最小功率打电话,你将其放在脑袋边10cm处,等效于基站离你1.3公里;而如果你使用蓝牙耳机,手机离脑袋心脏大于半米,等效于基站在4.4公里外。很显然,这个时候基站辐射是最大的伤害源。

(注:蓝牙耳机此时的功率反而远高于手机,毕竟基站的灵敏性和解调能力远高于普通蓝牙装置)

    做表(一)如下,列出在各种模型下,手持手机10厘米和半米远,分别等效于多远处有一个20w的基站在发射电磁波信号:

1. 待机时,手机的等效基站距离都比较远,可见待机时主体伤害均为基站;

2. 通话时,模型一和模型二的手机等效基站距离很近,此时手机是主体伤害;但是到了模型三,即基站离人体很近的时候打手机,主体伤害反而成了基站(即标红的三个红格子)

    做表(二)如下,分别列出在各种模型下,基站和手机信号衰减到人体处的功率:

人体处电磁波功率(w)

    注1:既然都说蓝牙辐射不大,那么蓝牙功率在此可以作为一个标杆

    注220米远的基站辐射到人体,就和近在耳边的蓝牙功率相同了。。。

    注3:手提笔记本电脑放在30cm远的地方,看起来其辐射与蓝牙相当,还是可以接受的 


最终结论:别让基站出现在自己周围!

(csdn的编辑器怎么编辑上角标(幂)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路由器天线信号发射方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