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SPSS和mplus做mplus 调节效应应做出的

 在Mplus中,有一些概念概念术语是比较独特的,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正确运用Mplu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这些概念和术语主要整理自国内仅有的几本Mplus专著。其一王孟成教授的《潜变量建模与Mplus应用(基础篇)》、王济川等的《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与应用》、邱皓正的《潜在类别模型的原理与技术》等,并加入个人的通俗理解。既然是个人理解,定有偏差,读者不可以此为专业定义。

 测量指标之间的相关由共同的潜变量造成或解释,一旦潜变量保持恒定,则题目之间彼此独立。通俗的讲,题目之间的相关或相互影响是由于背后有共同的潜在因素影响,例如某种人格特质、态度、能力等,除此之外,题目之间不会相互影响,这种情况就是局部独立性。因此,在结构方程模型中,如果题目之间除了特质因子外还建立误差相关,那么可以认为这些题目没有表现出局部独立性。

  3、方差、误差与残差

  4、协方差结构与均数和协方差结构

传统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测量指标与潜变量实际上都是使用变量的“均值离差值”,实际上就是均值中心化之后的差值,因而均值都是0,也就是说测量指标和潜变量的平均值或参照点都是0,这种数据分析模型称为“协方差结构”——COVS。Mplus5.0以下版本就是基于此种结构,因而运行结果没有截距和因子均值这两项,但之后的版本就有这两项内容,原因是之后的Mplus是基于均数和协方差结构(MACS)的。

    【南心网致力于各类数据的SPSS、Amos、Mplus等统计分析服务,如您遇到相关问题,可以查询本博客首页左侧的“联系我”。】

加载中,请稍候......

0
0

积分 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6 积分
道具: 涂鸦板,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变色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我用SPSS分层回归做出的调节效应是显著的,但是用MPLUS做同样的调节效应,因变量对交互项的回归却不显著,也就是说用MPLUS做出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这种情况是可能出现的吗?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谢谢各位

 实践当中我们也发现,很多学术论文以及硕士、博士论文中写的软件使用信息中,用的都是低版本。例如,一些权威学者、名家的论文,使用的SPSS是11.0甚至更低的,而现在的SPSS版本都发展到20点多了;Amos则很多用的是7.0的,但现在最高的版本也是一样,20点多。为什么他们不用高版本的软件?高版本的软件不是功能更全吗?


第一,功能问题。软件的升级更新总是朝着功能越来越强大,使用越来越方便的方向发展,因此,高版本的使用肯定是好事,也值得提倡。以SPSS为例,SPSS17.0以上是多语言版的,作图上也功能强大,还增加了神经网络、数据挖掘之类的功能。如果研究者需要使用到这些功能,显然需要使用高版本的。但是,多数软件的基础版本已经具备了绝大多数的功能,对于一般的使用者而言,基础版本绝对够用了,因此,只要可以完成研究所需的统计分析内容,低版本、基础版本没有问题。SPSS的功能,在11.0~19.0之间已经相当不错了,个人就使用16.0的。

 第二,稳定性和使用内存问题。软件越复杂,尤其是更高更新升级的软件,其稳定性越差,例如SPSS高版本经常会出现文件出错、统计报错,翻译错误等问题。因而,只要功能足够,完全没有必要追求高版本。在占用空间方面,一般来说,版本越高功能越全面和强大,所需的存储空间越大,占用内存越多。如果电脑内存比较小,那就不要使用高版本。

第三,版权和学术规范问题。实际上,那些著名学者、名家之所以用低版本软件,是因为这些软件很多是免费的,不需要付费购买,因而直接使用是没有侵权之说的。而高版本软件通常需要收费,如果研究者或研究者所在单位没有向软件生产商或代理商购买高版本软件,那么你公开发表的论文尤其是发国外文献,里面提到使用高版本软件,那就有可能涉及侵权,这样的论文也就不能发表出去。而很多硕士、博士显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还说人家跟不上时代!


     总之,软件的选择原则是功能足够,运行稳定,操作方便。

    【南心网致力于各类数据的SPSS、Amos、Lisrel、Mplus等方面的数据统计分析,如您需要可以查询本博客首页的”联系我“或QQ 。】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plus 调节效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