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因天气原因航班取消退款取消航班退款为什么要退银行卡里,而不是退在微信里

(原标题:南航乘客空中突病拷问民航应急处置: 飞机落地后为何 “无人敢多做哪怕一点”?)

一名南航乘客的亲身案例,让民航应急处置的短板再次暴露在公众面前。

11月22日,一位辽宁的乘客发表文章,称其9号在乘坐南航CZ6101航班时突发不适,飞机降落后却长时间停留原地,乘客下飞机时更是遭到机组人员和地面服务人员互相推诿无人搀扶,以致耽误治疗时间,影响病情。

这篇文章发出后在社交网络上迅速传播,引起了广泛关注。23日,南航通过官方微博回应称,飞机落地后迟迟未打开舱门是因为飞机刹车系统故障。而对于乘客指出的机组人员推诿责任等情况,南航表示已经启动了内部调查程序。

民航突发事件是否有完善的处理流程和明确的权责归属?北京蓝鹏律师事务所律师、航空法专家张起淮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针对机上紧急情况,飞机落地前后航空公司和机场地面服务都有明确的处置程序。从上述乘客反映的情况来看,南航和首都机场此次处置过程中的协调明显存在问题,双方都需要承担责任。

机场地面服务对此如何回应?在南航航班起降的首都机场T2航站楼,提供地面服务的是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控股的北京空港航空地面服务有限公司(BGS)。23日晚间,首都机场方面的回应姗姗来迟。这份以机场急救中心名义发布的声明在向当事人致歉并称将登门看望之外,也表示将认真调查地面医疗服务中的问题,加强与航空承运方的衔接。

记者采访的多位航空业内人士对此事的看法不一,不过其中大部分都认为现有的应急处理仍然存在问题,亟需改进。有在职三大航乘务员对记者表示,尽管航空公司和机场地服都有明确的处置程序,但在飞机到达地面后的实际操作中,由于权责不清,这类无人敢担责的情况时有发生。

经历此次事件的当事人是辽宁的一名记者。据其本人的说法,事件发生十五小时后接受了手术,目前已出院拆线,正在康复中。

他22日发布的文章介绍了事件的整个过程。根据文章的介绍,11月9日当事人乘坐的南航航班在当晚9点50分落地,此时乘客病情已经相当严重。但在地面救护车已经到位的情况下,飞机降落后等待了长达50分钟才打开舱门。

此后当事人在下飞机时又遭遇了机上人员和地面人员的相互推诿――“急救车医生和空姐以及机长吵成一团,互相埋怨着谁该把我送下飞机,谁该负责”。

在23日的官方回应中,南航方面并未介绍事件的具体过程,但解释称飞机在地面滞留迟迟不开舱门是因为飞机刹车系统故障所致,此后飞机被拖行至停车位后才开启舱门

这一说法并未解答所有的疑惑。为什么在地面救护车已经到位的情况下,飞机舱门迟迟不开?不止一位国内航空公司的内部人士也对此表示疑惑。就记者了解,飞机落地后即使因本身的故障无法提供推力,也可以依靠地面推车将飞机带到停机位上,理应不需要如此漫长的时间。

一位航空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这就要看是什么原因阻碍了拖车执行操作,可能存在拖车当时刚好供应不上的情况,也有可能是当事航班收到指令和其他飞机相冲突。根据当事人的回忆,落地后长时间等待时,机上乘务员曾解释机场的塔台没有给信息。

这一说法是否属实?南航在官方回应中并未涉及。但有南航内部人士23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承认,从乘客反映的情况来看,在飞机停稳地面已经有医疗准备的情况下,乘客理应是可以被安排先下飞机的。然而从乘客的回忆来看,他等待期间机上其他乘客全部都离开后,他依然未能得到照顾,并滞留在飞机上。

让当事人更不满的是,病重的当事人在下飞机时没有得到任何的照顾,机上乘务员、机长和地面的医护人员、地面的清洁人员等无人伸出援手,乘客不得不自行下飞机。

张起淮对记者介绍,机上处置应由航空公司负责,而机场地面的急救隶属于机场集团,此外很多时候安排的医疗急救又是来自于附近的医院,此类事件往往涉及多方。

但根据乘客的回忆来看,张起淮认为此次事件中航空公司和机场地面服务的协调有明显问题,双方都需要承担责任。不过他也补充,双方的失职之处如何认定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张起淮介绍,从当事人所讲情况来看,他可以寻求补偿。“首先按照《侵权责任法》搞清楚责任方,之后可以按照《消费者保护法》进行求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民航局颁布的民航121部规章,其中针对机上医疗用品配备和应急演练程序有非常细致的规定,但到地面后涉及多方交接时到底该谁负责却并不清晰。这也解释了很多业内人士的看法:在天上机组和空管都能顺利配合,一到了地面处理就一团糟。

这也导致当事人明明已经落地,却被较长时间耽误治疗。国内另一家大型航空公司的在职乘务员对记者表示,从航空公司内部处置程序来看,当事人遇到的机组成员的做法并非特例,这类突发情况的程序交接里有很多细节航空公司和机场也并没有厘清,“所以没有人敢多做哪怕一点”。

此次事件中首都机场的地面服务也受到批评。BGS负责向南航航班起降所在的首都机场T2提供地面服务,这家公司目前由首都机场集团控股,南航和东航也各有参股。

国内民航业针对紧急医疗事件的专业化分工仍然缺乏。另一位三大航业务部门的人士认为,在国外很多航空公司都将紧急医疗服务外包了给SOS救援服务机构,后者的处置程序更为专业,但要引入国内还需要涉及的各方大力推动。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肖夏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今年第8号台风“玛莉亚”(强台风级)的中心已于11日9时10分前后在福建省连江县黄岐半岛沿海登陆。预计台北桃园、高雄、福州、温州、浦东、虹桥、宁波、义乌、杭州等地机场将受影响。记者从珠海机场了解到,受天气影响,该机场当日有16个航班被迫取消。

为确保航班安全运行,根据台风变化情况,各航空公司及时调整航班计划,作出了取消航班的决定。当日取消南方航空的CZ3749珠海至杭州、CZ3689 珠海至浦东、CZ3750杭州至珠海等16个航班。

针对特殊天气时出现的航班取消现象,珠海机场温馨提醒广大出行的旅客,遇到航班取消不用发愁,可以利用各航空公司的网络渠道处理退票、改期。其中,南航上线了机票退票、改期新功能,无论哪里购买的南航国内机票,都可以在南航APP、官方微信公众号、“南航e行”小程序提交退票和改期。

(责任编辑:谭诚妍_ZH21)

(原标题:999致歉:未给患者更多选择)

京华时报讯 “南航急救事件”有了最新进展。999急救中心官方微博于昨晚发布道歉声明,向患者张先生和公众致歉。声明中称,999急救中心将着力于扫除服务“盲区”,并配合行政管理部门,推进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全力在急救环节进行积极整改。张先生对上述道歉表示接受,并希望尽快公布改进措施,回应公众的诉求。

999:这次事件是个教训

昨晚8点多,999急救中心官方微博发布道歉声明,向患者张先生和公众致歉。致歉声明中连用三个“真诚致歉”,称向患者张先生先生本人和公众真诚致歉,同时表示,将积极配合行政管理部门,共同推进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并以这次事件为一次最大的教训,全力在急救环节整改。

声明中称,前天,999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来到张先生家中,就在转诊过程、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表达深深的歉意。事件发生后,999急救中心进行深刻反思,在与相关医疗单位衔接的部分,存在交接不清的失误。转诊时没有给患者提供更多医院的选择,在医疗过程中,人文关怀不够,没有考虑患者的感受。对此,999急救中心深感自责。接下来,999急救中心将着力于扫除服务“盲区”,提高服务百姓的能力。同时,将积极配合行政管理部门,共同推进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并以这次事件为一次最大的教训,全力在急救环节进行积极整改,为广大市民提供完善的医疗急救服务。999急救中心希望包括张先生在内的市民和新闻媒体,继续对其服务进行监督。

患者:尽快公布改进措施

在999急救中心发布声明后,张先生发表微博称:“十五天了,他的道歉终于来了。此时心里忽然感到很难受。”张先生在微博中证实,前天晚上999急救中心相关人员确实来到家里,正式向其本人道歉。999急救中心表示,张先生在北京的就医过程中,急救人员转运和诊疗不到位,没有顾及患者感受。999急救中心深表歉意,并愿意以慰问金等形式给予补偿。

张先生表示,接受999急救的道歉,并尽快公布改进措施,回应公众的诉求,并表示,赔偿事宜由双方律师商定。其称,道歉、补偿或赔偿,是他的诉求之一,现在达到了,理应感到欣慰。“但这些属于我个人的维权范畴,其实并不重要,但我也一并摊在阳光下。重要的是,接下来我会继续努力呼吁和推动急救改革。”

此外,张先生明确提出关于医疗服务的建议要求。第一,在今后的急救中,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为其提供医院选择。第二,要完善自身的急诊信息平台,与各大医院急诊加速信息交换,把患者送到最合适的地方。第三,自身的医疗机构,需要提高水平,与急救重症患者的沟通交流,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思维,在不影响医疗流程的基础上,要增加人文关怀和温情交流。

2015年11月22日,微博名为“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的网友,发布微博长文《南航CZ6101――生死间,一个记者有话想对你们说》,称他于11月9日乘坐南航CZ6101次航班时突发疾病。机组人员和机场救护人员互相推诿,他强忍病痛自己“半蹲半爬”下了飞机,而999急救中心迟迟不能确诊并一度拒绝转院,延误了救治时间。

此后,此事引发持续关注,2015年11月26日,张先生通过微博发文质疑999急救中心,称自己在转院过程中遭到急救车工作人员欺骗,以协和等三甲医院挂不上号为由,将其送往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涉嫌利益输送”,并称已向北京市卫计委投诉,并向999急救中心索赔。

999急救中心于11月30日首次对事件作出回应,详细描述了事发当天的经过,并称张先生是在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被送往999急救中心救治,抢救过程符合诊疗规范。此后,张先生对999的回应称,999没有给其更多可供选择的医院,而且其本人并没有不配合治疗的行为等。

本文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气原因航班取消退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