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为何学不来印度评论中国经济济模式,而这几个小国却成功了

  中国日报网8月28日电 印度政府智库Niti Aayog提出3年行动计划并由财政部发表,建议印度仿效中国,成立大型经济特区,发展制造等产业,让印度成功转型。

  《印度斯坦时报》28日报道,印度财政部长贾特里(Arun Jaitley)24日公布一项由智库Niti Aayog提出的3年(财年到财年)行动计划,内容中有67次提到中国。

  这项计划建议在印度东海岸和西海岸仿效中国的大型经济特区,建立两个就业区以发展制造等产业。

  文件也提到中国深圳40年前只是不起眼的小镇,但在城市化后转变为中国最富有的城市之一,对印度的智慧城市计划有所启发。

  这项计划报告说,在2015年,世界贸易出口额达到16.6兆美元,中国占了13.72%比重,但印度仅占1.67%;所以建议印度应仿效中国的成功模式,推动经济转型。

  报告还谈到通过学习中国和新加坡经验创造世界一流大学。

  由莫迪直接领导的Niti Aayog智库,包括莫迪及政府的多名部长已在4月审查上述行动计划草案,他们的意见也被纳入这项由总理办公室委托研究的行动计划。

中国和印度正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兼职教授琳敦(Nandani Lynton)和沃顿商学院的吉特德拉? 辛格(Jitendra V. Singh)发现,在领先跨国企业的高管数量上,印度要比中国略胜一筹。在这篇个人评论专栏中,两位对此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释。但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印度可能会发现其领先优势将是暂时性的。

中国和印度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崛起无疑是令人瞩目的。高盛在金砖四国经济报告最新修订版中指出,中印两国跻身世界最大经济体的速度可能比最初预计的要快。事实上,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日本在上半年的综合经济实力仍然强过中国。当然,在未来几年里还会出现不少问题,两个国家都会面临令人望而生畏的挑战。但是,两国的经济发展曲线似乎明显呈上升趋势。实际上,即使在最近......

我们能在2010年总量超过日本,出了增长比较快,且日本增长停滞之外的重要原因是我们的人口是日本的多少倍。所以略微自豪的同时也要认清事实:我们的工业化水平、我们的社会发展、我们的人均收入、我们国民的生活水平还没有超过日本。

从人口质量上看,当下印度人口质量不如中国。不管你从哪个纬度看。注意我们描述自己人口质量时常用的词还是人口基数大,素质偏低。也许未来印度人口素质会迅速与中国缩小差距,有个词叫起点低,进步快。

从GDP的增长率来看,没错,中国的增长是开始放缓,体量大了放缓是必然的。印度仍然保持高增长。但是谈超越,谈何容易。中国经济高速增长30多年了,超越美国了吗?就算未来有一天在数量上超越,但是在经济影响力上,中国想要追上美国,还有很长的路。

现在世界上高端制造业是被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把持,中低端则已经被中国占据,印度想走制造业这条路已经不通了。现在的印度已经没有了当年中国接收发达国家转移第二产业的机会。于是印度就玩命发展第三产业,其第三产业占经济的比重甚至达到了六七成,这明显是发达国家的水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评论中国经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