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家的薅羊毛什么意思呢公司有几家

公司名称:北京嘉明财富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玉竹园小区 服务热线:400-686-3395

- 薅羊毛就上团财网!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齐州路阳光保险大厦1008室

服务热线 0 服务邮箱

挤兑、跑路、自首、清盘……过去半个月来,超过40家P2P平台相继爆雷。根据第三方数据,涉及资金超过1200亿。

网贷行业迎来至暗时刻。

7月9日,钱爸爸发布暂停运营的公告,该平台累计交易额突破325亿元;

7月9日,多多理财公告称公司已失去控制,据透露实际控制人及财务总监已准备跑路;

7月7日,银票网控制人投案,平台累计成交额140亿元,用户超69万。

7月6-7日,杭州公安局对佑米金融、杭州祺天优贷、牛板金、杭州云端金融等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

挤兑、跑路、自首、清盘……过去半个月来,超过40家P2P平台相继爆雷。根据第三方数据,涉及资金超过1200亿

P2P平台为何会在这个时间点集中引爆?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告诉思客君,P2P自身有高风险,“这些以互联网金融为名义的P2P公司,大部分从事高息揽储的业务,他们的资金投向都是特别高风险的领域,有些根本没有实质的资产作为对标,风险是比较大的。”

这意味着,P2P行业比其他行业更有爆雷的可能性。那么,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节点集中引爆呢?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目前正在进行P2P网贷行业的大调整,是在严监管、强监管的背景下发生的。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首先,从P2P网贷平台本身来看,不少野蛮生长起来的平台合规性较差,经营粗放,经过几年的运转,风险逐渐积聚,进入频繁爆发的阶段。

其次,从监管政策方面来看,监管政策逐步收紧,要求趋严,特别是备案工作延期,不确定性增加,平台合规成本提高,部分平台主动清盘退出。

再次,从投资者角度来看,随着投资者教育的深入,投资者风险意识有所提升,风险识别能力提高,风险偏好降低,开始从高风险的平台退出。

最后,从近期市场流动性来看,尽管央行今年三次定向降准,但流动性仍然偏紧,部分向平台借贷的个人或企业后续资金不足,资金链断裂。

接下来P2P行业将如何发展?

无论是逾期、跑路还是清盘的P2P平台,这次洗牌不仅仅是网贷行业野蛮生长的后果。种种行业乱象,也已然引起了央行、银监会等监管机构的注意。

央行近期明确表示,将再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作为重点整治的业态,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贷领域存量风险化解清理完成时间将延长至2019年6月。

这一道“紧箍咒”给互联网金融业送来了一份最终时刻表,要求互联网金融企业要在短期内完成整改,特别是明确P2P平台是信息中介的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时间是1到2年,这也就是说,这场互联网金融合规监管大风暴,并不是“突击战”,而是“攻坚战”,接下来或许还会继续升级。

在监管趋严+去杠杆的大背景下,还会继续有平台在新一轮洗牌期中被淘汰,正常运营的平台数量也会呈现连续下跌趋势。未来,合规性将成为平台能否进一步存续的重要标准。

在邵宇看来,这一次P2P平台“爆雷”是互联网金融行业一场去伪存真的淘汰赛,只有根底比较扎实的机构才能生存下来。留下合规、做实事的平台,行业发展才会越来越健康。

无论通过行业自身洗牌,还是通过更为严厉的监管,淘汰那些本就已经摇摇欲坠的平台的过程,也是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经历阵痛的P2P行业,正在进入重塑阶段。

P2P大潮正在退去,不仅平台裸泳者心绪复杂,投资者更怕无法上岸。

过去几年里,P2P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红极一时的“魔法师”,点石成金,无中生有,吸引不少投资者涉身其中。

或许只是缺乏理财渠道,楼市价格太贵、股市风险太高,无处可去的资金投到P2P是个不错的选择;或许是因为存在侥幸心理,庞氏骗局、清盘跑路在P2P平台天花乱坠的宣传下都模糊了,他们相信自己不会是最后接盘的人;或许只是因为缺乏金融常识,高返利、刚性兑付、第三方资金托管,一系列专业术语让步于对风险的正确判断……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投资P2P,最近的“爆雷”是一场极好的投资者教育。正如邵宇所说,“你看中别人的利息,别人看中你的本金。中国投资者心里总是想着‘刚兑’,但实际上实体经济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收益率。”

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的提醒,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从P2P到ICO,所有的“一夜暴富”都是虚幻的泡泡。理性的投资者不会等到泡泡都被戳破,才想起“投资需谨慎”这句忠告。

本文来源:财经国家周刊、新华网思客

愈演愈烈!刚刚这12天71家平台暴雷,提现困难、集体跑路,从正规平台到非法集资都有猝然崩塌的

网贷备案制推迟已成定局,P2P平台风险正在加速度暴露。尤其是进入7月份以来,12天时间里,累计已有71家网贷平台先后暴雷。

不同于以往,一些运营时间久、有资产端和真实业务的实力P2P平台,也陷流动性危机,出现了猝然倒塌的新现象。作为明星平台投之家的突然暴雷,令行业内外震惊。

就在刚刚,网贷之家创始人、投之家董事(原董事长)徐红伟表示,7月15日早上9点半已经主动到深圳经侦配合调查,尽全力追讨逾期标的的债务。同时,徐红伟通过视频透露,愿意用投之家被并购所获得的全部股权款、个人在网贷之家的利润以及股权价值来尽量弥补投资人损失。

7月14日深夜,投之家平台CEO黄诗樵发朋友圈表示,“关机反思一整天,整理了思路和材料,准备向公安机关自首。”并称自己并不是一个跑路的人,愿意尽己所能,挽回投资者损失。

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监测,截至今年年6月30日,我国在运营P2P平台共2835家;今年上半年新增P2P平台36家,消亡721家。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网贷行业正直面致命去杠杆,行业优质平台或脱颖而出,而更多平台或将死于2018年。

据中金预测,近期中国P2P网贷平台关停数量增加,预计P2P退潮或仍将持续2-3年。中金团队称,在满足监管合规要求基础上,再考虑运营成本的攀升,3年后正常运转平台预计不超过200家。这一数量意味着,将仅目前运营平台数量10%左右的平台能活下来。

短短12天内,71家平台暴雷

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7月2日-7月13日的12天时间里,累计已有71家网贷平台,因为提现困难(含逾期、展期等)、疑似跑路等,先后“踩雷”。

在刚刚过去的3天时间里,仅仅上海警方,就对普资金服、资邦控股(“唐小僧”母公司)两家平台发布了立案通告。

“网贷行业正面临致命去杠杆。”华南地区一家网贷导流平台资深业务负责人告诉券商中国记者,大家等着6月备案之后大干一场,却没想到延期,而且现在投资人都跑了,整个投资市场环境恶劣。

原本有望今年6月底推出的“备案制”推迟已成定局,严监管高压不减,网贷平台风向正加速度暴露。

一是从这些平台分布情况来看,涉事网贷平台中不少是成立于2015年初的早期平台,运营时间已久、在理财投资人中享有知名度的实力平台,如牛板金(涉及金额390亿元)、唐小僧(涉案金额380亿元)、投之家等。

二是从地域分布来看,暴雷平台已经从北上深广等地区,向全国多地蔓延。一些沿海发达城市,及内陆省份的省会城市,也频频出现了问题平台,比如提现困难的豫商贷,经营范围主要在河南郑州;7月13日被曝疑似跑路的“乐居财富”,平台大股东来自湖北武汉的本土企业,资产端、投资人也主要分布在湖北;广西南宁的百亿平台“钱盆网”也出现提现困难。

三是一些问题平台还会在当地市场引发连锁传导效应。以杭州地区为例,从6月底至今,该地区因为流动性危机陷兑付危机的问题平台,就有包括牛板金、云端金融、人人爱家、得宝贷、佑米金融、金柚金服、小九金服、惠盈理财、祺天优贷、快鱼金服、饭饭金服、多多理财、投融家和萌小薪、一两理财等数十多家。

前期为备案准备多时的平台们受伤较大。“监管延期,前期为备案准备良久的平台们受伤较大,它们付出较高的成本合规,银行存管 、资产转型、法务会计都是成本,而且没有发展业务,尤其是业务规模、新增贷款余额双降杀伤力比较大。”上述负责人称,而大环境变化、投资人失去信心等,带来平台流动性进一步恶化,“本来不用雷的也被逼不得不雷。”

因何众多平台猝然倒塌?

7月13日,上线以来累计借贷金额近266亿元的网贷平台投之家被曝债权逾期;系公司运营团队已经主动报案,并称将协助经侦部门配合调查。7月14日深夜,投之家平台CEO黄诗樵发朋友圈表示,“关机反思一整天,整理了思路和材料,准备向公安机关自首。”并称自己并不是一个跑路的人,愿意尽己所能,挽回投资者损失。

“相比之前,不少平台是突然暴雷。”上述华南地区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来平台出事更加密集,猝然倒塌。在他看来,一些平台自然也存在一些状况,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本来不用雷的也被逼不得不雷”,现在雷的一些不完全是非法集资的平台,(暴雷潮)波及到一些有资产端和真实业务的平台了。”这样下去,更多平台或将死于2018年。

2017年底相继出事的钱宝网、善林金融等,后者大都自身问题不少,大多打着网贷旗号、实质是一套金字塔式的涉传销的庞氏骗局,甚至疯狂线下诈骗敛财,属于伪P2P平台;而且,相继出事的钱宝网、雅堂金融、唐小僧、联璧金融,有着“民间四大高返平台”之称,多使用高返利套路,比如投资人可通过交保证金、做任务、0元购等五花八门的方式,赚取高额收益,获取高额返现金。

相比之下,近来密集暴雷的平台不少都是合规的P2P平台。部分平台的收益率、债权资产、合规性等都经得起核查,而比如投之家、牛板金等平台出现逾期问题之后,平台高管及团队都有主动出来发声。

“金融涉众属性,羊群效应体现得特别明显。”人人聚财CEO许建文告诉记者,大环境不好,投资人谨慎投资,引发连锁效应,行业到底可以存活下多少公司?假设不限额的情况下,之前网贷细分领域里,可以容纳多个品类,比如供应链金融等等,但是当市场规模体量限时,激烈竞争中,肯定是排名靠前的胜出;而靠后的离开。事实上行业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有数据显示,网贷行业前一百名平台瓜分了整个市场75%以上的份额。

从各类非法集资伪P2P平台、畸高返平台的退出和清理,到网贷合规平台去杠杆,对于近期密集猝然倒塌的平台,除了前期备案带来的平台成本激增,该华南地区平台负责人分析,有两大原因:一个是,虽然比之前没有资产端要强,但平台资产端本身风控有问题;第二个是,对资金净流出和挤兑预估不足,期限错配杠杆太高了,再加上资产端受大环境影响带来的逾期坏账雪上加霜。

今年二季度网贷资金净流入环比腰斩

多事之秋,网贷行业整体增速放缓。

网贷之家数据显示,2018年3月~6月,网贷行业资金净流入分别为76.17亿、138.03亿和56.56亿元,相比2018年1月~3月的248亿、243亿、163亿元,金额已经腰斩。而在过去一年,网贷行业的资金净流入已经持续下降。以深圳地区为例,网贷天眼监测,今年6月该地区成交总额为257.79亿元,环比下降3.97%, 同比下降26.08%;近半年,区域内成交额呈现平稳下降走势。

网贷天眼报告指出,从近一年数据来看,行业成交额呈波动下降趋势,2017年10月形成低点后,下降趋势明显减弱。今年3月份,市场资金和市场关注节后回归,行业成交额短时上涨,但过去的6月份,备案进度迟缓甚至出现停滞状态,就目前已出台的整改政策来看,行业压力很大,资管业务剥离、集合标和净值标整改、存量业务消化、禁止暴力催收等都成为行业发展难点;而5月份成交额上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头部平台的稳定运营。

从网贷指数来看,从去年4月份开始,网贷行业人气指数持续下降,且与成交指数出现背离情况,也从侧面说明了整个行业运营增速放缓。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行业面临大变革调整,P2P行业集中度持续上升,存活下来的实力强头部公司面临挑战也会更多机遇,行业也或迎来良性发展。7月14日,PPmoney网贷母公司——PPmoney万惠集团获得了高达6亿元的C轮融资,吸引多家知名机构参与。优质平台的合规建设、风控体系、盈利能力等多个方面成为投资人和投资机构的关注重点。

42天108家p2p公司爆雷,但这还没完

“自从跟网贷大佬们学会了分散投资,鸡蛋不要装在一个篮子里,聪明的我把资金分散放到了下列平台:投融家、钱妈妈、银票网、善林金融、唐小僧、联璧......结果现在所有维权群里都能看到我的身影。”

这是网传形容当下P2P爆雷潮的段子,却成为最心酸最写实的一幕:据相关数据,6月1日至7月12日的42天内,全国共有108家P2P平台曝雷,相当于每天曝雷2.6家

虽然数量并非历史最高点(2015年共爆雷867家),但今年的爆雷却异常夸张——不乏一些国资系以及上市公司背景的平台。连这样背景的平台都不能信任,投资者们还能相信谁?

形势严峻到什么程度了呢?

套用某业内人士的吐槽:现在互金圈找工作就像“扫雷”一样。据称,在出事前,他曾面试过上海的资邦金服董秘岗,“结果聊天间,HR连中金所是什么都不知道。还好没去,否则入职没办完就要被经侦请去喝茶了”。

有数据统计,仅6月19至6月26日一周时间,全国共计有42家网贷平台出现问题。5家国资系平台(五星财富、钱妈妈、小金袋、咸鱼理财、卓金金服)清盘并待提供兑付方案,一家疑似跑路(金大圣);唐小僧、联璧金融两家平台警方介入调查;其余多数民营系出现跑路或兑付困难。

重灾区,无疑是上海和杭州。恩,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两天杭州出事的P2P平台累计交易总额就超过了500亿,用户数量则超过百万人。

与此同时,美股上市的网贷公司也遭遇波及。以7月10日美股收盘价为例,拍拍贷大跌11.84%,简普科技收跌9.54%,趣店收跌6.82%,宜人贷收跌5.56%。

从原理上来看,目前问题平台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资产质量不佳,导致平台经营不善,一有“风吹草动”就有崩盘危险;另一种是伪P2P平台,是非法集资和旁氏骗局。

先看第一种。据业内人士透露,杭州近期曝雷的很多平台的实控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联系,还有很多有上市公司背景。

但是现在上市公司日子好过吗?

并不好过。“拿钱去炒房,还有拿资金去做股权质押,肯定会用资金维护股价,否则就会出现爆仓,但是当下无论是房地产还是股市,都很难在短期内提供流动性,这样一来,靠资金维系股价市根本靠不住,风险就这么来了……”

再来看伪P2P平台的逻辑。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实践教授胡捷指出,除了个别分支(如现已经被严格规范的现金贷),P2P业务其实是不赚钱的,因为其坏账率较高,收取的利率又有限制。

拉新人,补窟窿是个惯用的手法,换言之,不断进来的本金让坏账在短期内不被暴露。但是胡捷指出,这个做法的通行前提是,平台方得有一定的资金池。

何为资金池?简单打个比方,A借钱给B,但A的钱先给了平台,平台再把钱转借给B,如果B还不出来,资金池可以垫付,起到缓冲作用。与此同时,如果坏账不断升高,资金池就需要不断有新客户进来“输血”维持。但问题是,这两年监管趋严,平台不能再搞资金池,历史上积累的坏账问题一定就慢慢显现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业界看来,杭州等地之所以出现地域性集中爆雷的情况,其楼市的火爆可能是另一个导火线。

自4月份进入摇号买房以来,杭州楼市一直高温不下。而动辄百万的“打新”冻结资金,对市民的现金流提出了较高的要求。6月25日,杭州三大知名楼盘同时摇号共计吸引了3.6万户家庭参与,合计冻结资金超过500亿元。

500亿元,这对于杭州不是什么问题。但在短短一周之内,就要冻结500亿元,钱从哪里来?P2P理财平台恐怕是一个重要出处。

所以,用户为什么能上钩?

看完下面两个例子,你大概会有一些结论。

比如,一个名为联璧金融的互联网理财平台与斐讯路由器推出了一个非常具有诱惑性的业务。用户可以通过京东等平台在斐讯电子产品获得“K码”,然后再与购买理财产品的方式将“K码”在联壁金融激活,就能获得购机款全额分期返还,返还期数从3个月到12个月不等。这就是所谓的“0元购”。

再比如联璧金融推出的另一个“零钱计划”,存10万定期,零钱计划最高可以达到10.4%。多么诱人的回报。

而另一家上线不到一年成交量就破百亿的唐小僧,更有高明之处。不仅号称有央企背景,还在电视媒体等疯狂植入广告。比如“100元3天返50,1.3万元37天返500”等,可以说,为其赢得了裂变式的传播效应,同时也创造了截止去年8月份,注册用户超1000万的“傲人”成绩。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明白,两者获取用户的方式虽然不一致,但核心逻辑却是相同的——高返佣吸引“愿者上钩”的人

根据公开数据,全国 6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80家,其中问题平台63家(提现困难60家、跑路3家)、停业转型17家。据称,而这63家问题平台中至少有36家存在高返的情况,也就是俗称的“网贷羊毛”,其中不少平台的年化收益率超50%。

那么,这种“网贷羊毛”一般都有什么特点呢?

上面所说的“不正常的高返利”无疑是一大重要特点。尤其是,如果平台长期采用高返活动来提升人气,就说明平台大概率需要依靠“羊毛党”支撑。长久以往,难以承受如此高额的成本,资金链断裂是必然事件。

事实上,早在今年6月举行的上海陆家嘴论坛上,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就曾经发出过提醒,“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另据不完全统计,这80家停业及问题平台中有70家为民营系平台,占比达到87.5%;有9家停业及问题平台为国资系平台,其中有4家为国资控股平台;另有1家上市系参股平台出现提现困难,占总数的1.25%。

但是有背景的平台就一定安全吗?也不是,唐小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以上数据看,6月仍有10家非草根系平台出现问题。事实上,目前行业里很多企业就存在“送股”换上市公司/国企合作的现象

此外,尽管有些平台声称有上市公司背景,但是多是“ST股”,要么就是股东有大比例股权质押,要么就是企业经营不善。因此对于所谓的派系平台,投资者们也应该擦亮眼睛,不要盲目崇拜。毕竟,6月的“和平系”和“中房系”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黄奇帆曾公开表示,中国P2P实际是个“貌合神离”平台,“99%的P2P平台会倒闭”。就像开一个赌场,赌民之间在赌,赌场只是提供牌和桌子。P2P公司通过其网络平台,让想借钱的人与并不认识但愿意借钱的人沟通。

有趣的是,英国人在上世纪90年代最先发明P2P,20年过去英国P2P公司没有超过10家;10年后美国人也应用P2P,到现在公司应该也在10家左右。再来看看我国暴雷的P2P公司数量:2014年265家;2015年867家;2016年556家;2017年217家;2018年至今(7月13日)181家

为什么在中国一两年之间就出现1000多家P2P公司?它们是什么性质的?

黄奇帆认为:P2P实际是偏离了金融基本原则和规律”的情况下,在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差不多的借贷业务。对于其后果,黄奇帆毫不客气,“让它像蝗虫一样增长是对老百姓极度地不负责”

央行的动作已然展开,近期明确表示,将再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作为重点整治的业态,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贷领域存量风险化解清理,完成时间将延长至2019年6月。

1到2年,也就是说,这场互联网金融合规监管大风暴,并不是“突击战”,而是“攻坚战”。

监管的最新态度也很明确:强化整治力度,引导机构无风险退出,开展行政处罚和刑事打击,稳妥有序加速存量违法违规机构和业务活动退出。

信任危机尚未取得阶段性胜利,行业面临着风险释放期。未来,清盘会成为越来越多平台的出路,而爆雷无疑也将继续。

本文来源:侠客岛、《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宋杰《中国经济周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薅羊毛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