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款真正的无线睡眠耳塞多少钱值得购买

  耳机,相信有手机的人,多数都会随身带着一副耳机,当闲暇时间,回家的路上或者车上,挂上耳机,听听音乐,也不失为一种享受,尤其是在运动的时候,跑步或者骑行,都会看到有挂着不同的耳机听音乐,有线耳机在运动时候会不方便,而且会引起颈部疲惫,而无线耳机,虽然戴着舒服,却容易脱落,今天为大家介绍一款专为运动而生的伟德 JB FREE无线耳机,带你开启运动音乐之旅。

  这款伟德 JB FREE耳机是由JBL推出的全新一代入耳式耳机,相比有线耳机,无线耳机最大的特点就是方便,JB FREE耳机特殊的外形设计,能够结实的抓紧耳道,就算是跑步,也不用担心耳机会掉,是不是感觉自己需要来一套?不急,先一起来了解下这耳机。

  伟德 JB FREE耳机有两种颜色,白色和黑色,整体样子看着很有活力,而且单颗耳机仅有

  6G,大小重量都刚好到位,形似一滴水,线条刚好能与耳郭贴合,入耳不会有什么不适,耳机外侧有LOGO的区域是个物理按键,而右侧耳机靠下的地方有个麦克风孔,这个孔左侧是没有的,你可以将又变耳机拿下来放嘴边当做麦克风,左边耳机来聆听,当然,这个动作完全没有必要,待在耳朵上也完全够用了。

  值得一提的是,伟德 JB FREE耳机在内侧做了左右的标记,这样你就可以很好的分清左右边了,当然反了也能戴上,只不过会不太舒服,耳机会配有三种不同大小尺寸的耳塞套,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佩戴,可以很好的做到防水效果,比如汗水雨水,这款耳机不止是有耳塞套,而且整体耳机都有硅胶保护套,当然,戴上套之后的伟德 JB FREE耳机会相应的变大体积,不过,对于正常使用没有妨碍,起到防滑作用,就算是掉落,也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至于伟德 JB FREE耳机的使用方法,需要持续按着右侧耳机LOGO处的物理按键5秒,之后LOGO会闪烁蓝光,这时只需要在手机端选择相应的名称进行连接即可,连接一次,之后使用就会自动连接,至于物理按键的用途,和其他耳机一样,根据长按短按来操作相应的功能,伟德 JB FREE耳机充电是放在盒子里充电的,保护盒是就是充电器,伟德 JB FREE耳机内置的3.7V 85mAh锂电池,充电一次可以连续使用24小时没问题,如果只是用来通话,可以用一周,是不是很给力?

  伟德 JB FREE耳机内置的5.6mm动圈,频率响应为10Hz-22kHz,基本覆盖了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无论是外观还是功能,伟德 JB FREE耳机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的,让你在运动的途中,也给耳朵开启一次音乐之旅…

原标题:挂颈式无线耳塞不知如何抉择?这四款你可以了解一下

随着真无线耳塞的流行,消费者们真正体会到了没有线材约束所带来的乐趣,不过真无线耳塞由于体积的限制,导致了现阶段还没有办法做到多功能的效果,即便索尼的 WF-1000X 此前尝试了将降噪技术加入到真无线耳塞之中,但却牺牲了一定的连接稳定性,实际出来的效果不尽人意。可以说,现阶段的真无线耳塞并不适合所有人,就好像有部分消费者根本无法稳定佩戴 AirPods 一样,在我看来,真无线耳塞的出现是对无线耳塞市场的一次填补,而不是一次革命,至少目前来说,普通的挂颈式无线耳塞可能受众面会更广一些。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挂颈式耳塞的设计还蛮合理的,将绝大多数零部件的重量集中在脖子上,从而耳朵本身所承受的重量很少,适合长时间的佩戴。目前市面上的挂颈式无线耳塞种类繁多,如何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尤为关键, 这次,我收集了自认为是目前挂颈式无线耳塞中表现优异的四款产品,期望通过盘点的方式,能为你在选择这类产品时给出一些参考建议。

▎体验苹果生态,BeatsX

BeatsX 最早亮相于 iPhone 7 的发布会上,当苹果宣布 iPhone 将取消 3.5mm 耳机孔时,无线耳机似乎便成为苹果用户最佳的选择。BeatsX 和 AirPods 均为苹果特别设计制作的无线耳塞,两者都搭载了 W1 芯片,在与 iOS 设备进行连接时可以获得更为出色的用户体验。打开连接开关,屏幕上出现的联动画面让整个连接过程显得生动、自然,就好像这冷冰冰的产品是具有活力一般。如果你戴不稳 AirPods 却又想体验苹果生态下的自然联动,那么 BeastX 或许你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如果抛开苹果给予 BeatsX 的属性加成,那么 BeatsX 自身又有着什么样的优点呢?

重量轻盈,这点我想应该其最吸引用户的地方了。BeatsX 的具体重量官方并没有给出数据,但我估计大概在 25g 左右,整体的佩戴感受十分舒适,挂在脖子上也基本感知不到它的存在,日常出行如果戴着 BeatsX 的话,应该不会给你带来太多的负重感,而且 BeatsX 的耳塞外壳支持磁吸,方便你不使用时挂在脖子上。

续航时间方面,BeatsX 最长可使用 8 小时,考虑到其体积轻巧,这个成绩基本可以接受,而且 BeatsX 采用上了 Fast Fuel 技术,可以实现充电 5 分钟,听歌 2 小时的效果。

说到听歌,BeatsX 的声音表现与 Beats 本身喜欢玩重低音的风格不太相符合,甚至我初次听 BeatsX 的时候还觉得声音颇为清亮。它并没有动次打次的大量低频,反而在中频表现上显得十分温和,整体氛围感营造得还有模有样,整体听感既不刺激也不浑厚,属于较为耐听的范畴。在蓝牙传输上,BeatsX 由于属于苹果阵营,所以并不支持 aptX 和 LDAC 这些蓝牙协议,不过考虑到推荐连接的设备是 iPhone,似乎支持了这些也没有太大必要。

实话说,原先我对于 Beats 这个品牌有着一定的偏见,但 BeatsX 这款产品整体来看却还算不错,至少放在目前挂颈式无线耳塞里是一款值得考虑的选择。轻盈的佩戴和苹果完整的生态都是 BeatsX 的优势之处,自然,它也存在着按键手感偏软、做工细节一般等问题,不过瑕不掩瑜,如果你是个 iPhone 用户且考虑购入一款挂颈式无线耳塞,那么 BeatsX 你真的可以将其列入你的心愿清单。

BeatsX轻盈的佩戴和苹果完整的生态都是 BeatsX 的优势之处。?1177元官方网站 立即购买

官方售价:1177 元

产品特色:与 iPhone 出色的联动、轻便舒适的佩戴

TRACK+ 是他们在今年发布的挂颈式无线耳塞,在体验过后,我认为这也是一款值得推荐的挂颈式无线耳塞。

从体积重量上来讲,LIBRATONE TRACK+ 与 BeastX 相似,均属于轻便型挂颈式无线耳塞的范畴,其净重为 28g,同样适合长时间的佩戴使用,不过有一点,LIBRATONE TRACK+ 的耳塞腔体相比 BeatsX 稍大一些,如果你的耳廓较小,那么佩戴的时间久了,容易被顶到耳廓有疼痛感,这里需要耳朵较小的用户注意一下。

LIBRATONE TRACK+ 并不是第一款走轻便路线的降噪耳塞,至少我还记得 FIIL 的随身星就有降噪的版本。一般来说,我对于这类轻便型的降噪耳塞并不报以太大的期望,而且此前 FIIL 随身星的降噪水准也一般般,带着这样的固有印象我听了 LIBRATONE TRACK+,结果却有些打我自己的脸,LIBRATONE TRACK+ 的降噪水准虽然不是业内最强,但应对日常出门是完全足够了,我甚至还有些惊讶 LIBRATONE 团队是怎么做出这个算法的。

我曾戴着 LIBRATONE TRACK+ 上下班,公路上嘈杂的轰鸣声均有着明显的削弱,不过 LIBRATONE TRACK+ 对于人声和高频的降噪效果稍微一般,戴上后仍然可以听到别人谈话的内容,当然了,如果你开启音乐的话,那基本算是属于隔绝外界声音的效果。如果以 Bose QC30 的降噪为一个基准,那么我认为 LIBRATONE TRACK+ 可以达到其 70% 的水准,如果你对于降噪的要求没那么苛刻,那么 LIBRATONE TRACK+ 应该可以让你满意。

通过 LIBRATONE 的官方 App,你可以调节 LIBRATONE TRACK+ 的音效和降噪功能,LIBRATONE TRACK+ 同样支持智能降噪,会自动识别用户当前的环境并且调节降噪档位。此外,该 App 还与豆瓣 FM、喜马拉雅、百度音乐等多媒体服务商合作,通过登录用户账号可以直接获取音频内容,方式上与 SONOS 类似。至于续航方面,LIBRATONE TRACK+ 与 BeatsX 一致,均为 8 小时的连续播放时间,充电时长则为 1 小时。

相比 BeatsX 来说,LIBRATONE TRACK+ 在功能性上做到了较为全面的程度,除去降噪,LIBRATONE TRACK+ 自身还支持 IPX4 的防水等级,其中它的 USB 接口甚至还达到了 IPX7 的防水等级。蓝牙传输上,LIBRATONE TRACK+ 也支持 aptX 蓝牙协议,配合同样支持该协议的设备可以获得更加优质的音质。

就听感上来说,LIBRATONE TRACK+ 走的路线与 BeatsX 截然相反,LIBRATONE TRACK+ 更加注重声音的厚度,整体表现相比 BeatsX 来说更有味道一些,不过其人声表现不算通透,对于男声的演绎会更为恰当,女声就偏厚实了一些,日常应付流行乐倒是没什么问题。LIBRATONE TRACK+ 的官方售价在 1498 元,对比 BeatsX 来说稍贵一些,不过考虑到其在功能性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这个价格我认为也是值回票价了。

LIBRATONE TRACK+功能性颇为完善的一款降噪挂颈式无线耳塞。?1498元官方网站 立即购买

官方售价:1498 元

产品特色:轻便的佩戴体验、满足日常的降噪水准、IPX4 防水等级

索尼的 WI-1000X 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这款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目前无线降噪耳塞中最为全面的一款,降噪水准和音质表现均达到了一个十分不错的表现,也应该是目前最具实力能与 Bose QC30 一拼高下的无线降噪耳塞。早在之前我也就对比过了 Bose 的 QC35 和 Sony 的 MDR-1000X,单从听感来说两家在降噪技术方面还是可以感知到差异性的,我个人觉得 Bose 的降噪效果会更为舒服一些,有种比较顺滑的消音感,而 Sony 家的降噪则会稍微强硬一些,这种感受很难描述,建议尾巴们在线下体验对比试试。

音质方面是 Sony WI-1000X 的一大亮点,索尼为 WI-1000X 加入了圈铁式的单元结构,内置了一枚 9mm 的动圈单元和一枚动铁单元,并且自身支持 LDAC、aptX HD、aptX、AAC 等多种蓝牙传输协议,力求在音质方面能够满足众人。Sony WI-1000X 的整体声音风格与 LIBRATONE TRACK+ 的流行味类似,但前者在解析力方面比后者要优质不少,整体的声音素质会更高。

可以说 WI-1000X 是一条优缺点十分明显的产品,降噪和音质这两点不用多说,自然是 WI-1000X 的主要优点,但其约 71g 的重量真的有些压脖子,虽说索尼已经在 WI-1000X 的颈托处做了软垫处理,但佩戴的时间久了还是会感受到一定的负重感。不仅如此,WI-1000X 的颈托不够灵活也是不少消费者在意的地方,不过考虑到 WI-1000X 自身降噪水准出众,想做成轻便类型的目前来看应该还不太实际。

索尼官方连接 WI-1000X 的 App 提供的功能颇多,譬如自适应声音控制、声音位置控制、环绕声和均衡器等等,你需要的和不需要的基本也都有了。如果你并不在意轻便性,那么 Sony WI-1000X 或许是目前最为成熟的选择。

Sony WI-1000X如果你并不在意轻便性,那么 Sony WI-1000X 或许是目前最为成熟的选择。?2299元官方网站 立即购买

官方售价:2299 元

产品特色:出色的降噪水准、优秀的音质表现

Bose QC30,我想喜欢降噪耳机的尾巴们一定不会对它陌生,如果说现在市面上的降噪耳塞需要有一个参考的话,那么 Bose QC30 就是那个参考。

有着 Bose 家降噪技术的加持,我想 QC30 的降噪水准无需担心,上面我也提到了,Bose 家的降噪和 Sony 家的降噪在风格上有着可感知到的差异性,就我个人的听感来说,可能会更喜欢 Bose 的降噪风格。类似 QC30 这样的降噪耳塞在降噪水准上并不能与头戴式的降噪耳机相媲美,但对于日常出街或者一般降噪需求的用户是完全可以满足的,路面车流的噪音、工地施工的噪音和排气扇的噪音等均可以有效削弱,而且 QC30 对于风噪方面的控制要优于上面的 WI-1000X,这也算是 Bose 在算法方面的优势体现了。

Bose QC30 的整体佩戴感受还算舒适,硅胶的颈托没有 WI-1000X 的那么生硬,可以较好的贴合脖子。不过嘛,QC30 的颈托由于是弧形的,所以戴起来有些不稳定,有时候你会发现走着走着颈托就歪了,使用体验上有些不爽,这或许也是 QC30 身上最大的缺点了。

整体 QC30 重约 63.8g,比 WI-1000X 稍轻一些,佩戴起来负重感并不明显,但由于颈托大小摆在那,所以还是会有明显的套脖感的,至少天气热的时候戴着会有些闷(当然,WI-1000X 更闷)。QC30 的实际续航时间为 10 小时,与 WI-1000X 一致,基本满足日常使用。

说到 QC30 的声音方面,这里不得不说 Bose 降噪耳机的神奇之处,那就是开了降噪的声音比不开的好听,估计调音是基于开启降噪的情况进行的吧。Bose QC30 的声音风格稍暖,低频算不上强劲,但整体氛围感是有营造到位的,声音素质虽不算高,但听感还算不错,基本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听音需求。可惜 QC30 并不支持 aptX 和 LDAC 这类的蓝牙传输协议,也希望后续 Bose

至于 App 方面,Bose 的 App 是三款降噪耳塞里最简单的一个,仅提供了常用的一些功能,虽说也不怎么影响操作体验,但也降低了一些可玩性。

Bose QC30 无疑是 Bose 爱好者必备的一款耳塞产品,优异的降噪水准是选择它的理由之一,虽然 QC30 还有着一些小缺陷,但这些缺陷相信当你完全进入宁静之中时就会忘却了。

Bose QC30Bose QC30 无疑是 Bose 爱好者必备的一款耳塞产品,优异的降噪水准是选择它的理由之一。?2499元官方网站 立即购买

官方售价:2498 元

产品特色:出色的降噪水准、稳定舒适的耳塞佩戴

以上便是我推荐的四款挂颈式无线耳塞,可以说每一款都均有着自己的特色和针对人群,尾巴们只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即可。这世上并没有最完美的产品,但,适合自己的就一定是那个最好的。

打从1910年第一款现代耳机诞生起,人类和耳机线已经纠缠不清了上百年。

上班时沉浸在音乐,突然起身时耳朵和电脑一线牵的尴尬,想必每个人都体验过。

几年前,耳机厂商纷纷推出颈挂式无线耳机,看起来确实利索不少(下图佩戴款式),但耳机和项圈之间依然要线材连接,跑跳时不仅会打到脖子,且难免会被自己或他人勾到。DT君测评运动耳机时就说过它不适合运动佩戴。

没有线材的头戴式无线蓝牙耳机呢?超长续航,优于耳塞的音质和隔音效果,看起来真是不错的选择。DT君抛弃它们,只是因为夏天用耳罩的酸爽,谁戴谁知道。

3C品类越来越智能小巧,我们对耳机的期待,除了音质、降噪,还要更加便携,舒适,如果能取消那根讨厌的耳机线,自然再好不过。

两年前,苹果发布AirPods首次让大众认识分体式无线蓝牙耳机,左右耳之间的连接线彻底消失,仅剩两只迷你小巧的耳机,为了与传统无线耳机划清界限,这一品类得名“真无线耳机”。

(图片说明:苹果AirPods 图片来源:苹果官网)

DT君依稀记得,AirPods刚上市时被吐槽不过是减掉耳线的EarPods,因为长相“难看”还被称成“豆芽菜”,连索尼推出的真无线耳机WF-1000X,也难逃被以豆制品命名的命运(俗名“降噪豆”)。

两年之后,DT君翻看购买真无线耳机的买家评论,却看到不少人大呼“相见恨晚”。越来越多的路人将“豆芽菜”、“降噪豆”塞进耳朵,还要假装一点都不酷的样子掏出充电盒,啪塔一声将耳机吸进盒子里。

是盲目跟风吗?当然不是。

短短两年时间,真无线耳机为何逆风翻盘?DT君这就出马,为大家科学种草。

与传统无线耳机相比,真无线耳机除了没有耳机线,还有哪些真本事?

真无线的耳机,不仅能让你工作效率翻倍,还能运动能量满格,实用耍酷两不误。

哪些人最需要真无线耳机?

▍真无线耳机,不止是没了耳线那么简单

尽管这一品类资历尚浅,但过去两年也是百花齐放热闹得很。

按照NEXT50选品规则,DT君从消费类KOL监控库,确定了五个推荐度最高的耳机品牌,除了最早让真无线耳机人尽皆知的苹果,还有随后入局的老牌耳机品牌索尼、B&O、飞利浦、捷波朗。

在此基础,再结合天猫、京东、苏宁的销售数据,找到对应品牌旗下热销的真无线耳机型号与最新价格,最终选出了这五款商品进行测评。

如上图,真无线耳机的革命之处,在于取消了传统耳机连接电池和左右耳声道的线材。具体使用体验,DT君将在下文细说。

接下来,我们结合对上述五款商品,看看一款真无线耳机,要有哪些基本修养:

综合来看,一款合格的真无线耳机,起码要具备以下升级点:

人体工学:贴耳变得更加重要。毕竟容易遗失,是苹果AirPods初上市的槽点之一。

更符合人体工学的完全贴耳设计,借助耳朵轮廓固定和增大摩擦,可以将耳机牢牢固定。像捷波朗Elite Sport、B&O Beoplay E8这类产品,还提供至少五副备选耳塞,帮你找到最舒适、贴合的佩戴体验。

持久续航:续航一直是无线耳机的大难题。真无线耳机配备的充电盒,基本能满足一整天的出行用电需求,部分产品还支持15分钟快充,让在你运动、通话时不掉链子。

控制方式:触摸和按键替代了耳机线,对播放音乐、接听电话的指令解读更加聪明。苹果AirPods默认轻触两下可唤出Siri,来电时双击耳机即可接听,再次双击挂断。相比之下,同样触摸式控制的B&O Beoplay E8指令较为繁琐,需要花点时间记忆才行。

(图片来源:公开资料)

场景侧听:无需摘下耳机,轻触启动侧听模式,就能听到人声、汽车鸣笛等环境音,体验类似反向降噪,方便你感知周围环境做出反应。

防水防汗:并非所有真无线耳机标配,五款商品中,只有主打运动场景的Jabra有此功能。

工作距离方面,托蓝牙连接技术的福,真无线耳机和传统无线耳机一样,10米范围内一般不受干扰,发挥稳定。

另外,像Jabra这样心思活络的品牌,还针对贴耳式设计容易遗失的问题,提供可单只购买方案,是不是能减轻一点耳机丢失的肉疼感?

▍是否真好用?听用过的人怎么说

看上去还不错的这些升级点,真的解决了长久以来的痛点么?

按惯例,DT君采集了上述五款商品在天猫、京东、苏宁近五千条有效用户评价,从中筛选出与产品体验相关的20个关键词:

“音质”自然是群众们购买耳机的关注点,虽说耳机万元以下听个响,DT君筛选提及“音质”的评论发现,82%的用户给出了正面评价,毕竟价格摆在那,音质太差也说不过去。

“蓝牙”和“连接”也是被提及的高频词汇,受技术所限,连接不稳定一直让真无线耳机饱受诟病:

“唯一的问题就是左右耳机传输不是很稳定有时左耳机会有闪断现象虽然影响不大但是听到心里感觉也膈应。”

提升稳定性需要时间,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只有固件升级,或者干脆像索尼WF-1000X一样,直接在商品页承认不足,用公告方式提醒买家:

“在某些条件下,Bluetooth通讯可能中断,或可能出现噪音或音频信号丢失。”

想必你也看到了,排名靠前的还有“苹果”。大部分真无线耳机采用的真无线立体声技术(True Wireless Stereo),可以将手机、电脑等设备传输的声音,无损、快速的从一只耳机传递到另一只,因此有主副耳之说。而苹果AirPods作为大家最早熟知的真无线耳机,由于内置独立研发的W1芯片,左右耳皆可独立工作。搭配苹果全家桶使用,还能在iPhone、iPad、iWhach、iMac无缝切换,据说有“神器”之效。不过这些升级体验,安卓用户在使用AirPods时是感受不到的。

(图片说明:AirPods与iPhone匹配速度演示 图片来源:隔壁家的老黄)

总的来说,群众们对真无线耳机表现“满意”,这场由听感引发的升级体验,已经在生活的多个细节展露它的真本事,DT君挑选了一些体验明显的使用场景,供大家参考:

“对于一个母乳妈妈来说,无线耳机简直是一大福音。当你每隔两个小时就要喂一次奶,还想看看综艺来缓解自己的产后抑郁,戴上AirPods,手机放在旁边打开综艺节目就好啦。”

“骑车听很舒服,而且隔音好,睡觉躺着听也很舒服。”

“真的太适合我这种懒girl了!无线,降噪,但是又不会很屏蔽地铁报站声和车声,比较安全,听英语听歌再也不用普通耳机在地铁里放大音量啦~”

“太方便了,在也不用担心开车拿手机被罚款了!”

▍使用体验真的有惊喜,但也存在小bug

有一点点心动?先别着急下单。

买家评论终究只是个体消费体验,DT君接下来将结合“NEXT指数”,从效率、健康、专业、审美、治愈五个消费升级核心需求点,对五款真无线耳机进行量化评估,帮你一图get各款产品优劣所在:

效率方面,参考各款产品使用体验、连接速度和续航时间,苹果AirPods与水果家产品打开即可配对。无主副耳困扰,戴上耳机会自动播放音频,取出自动暂停。配合使用充电盒可24小时续航,15分钟快充最长可使用3小时,已经是索尼WF-1000X满电状态,因此获得5分评分;

健康方面,考虑到耳朵的承受力,真无线耳机在重量上下了不少功夫。苹果AirPods单只耳机只有4g,索尼Wf-1000X、B&O F8、捷波朗Elite Sport也都在6g出头,这个得分点表现都算得上优秀。

不过,更加贴合耳道的设计,也让耳塞腔体变大,佩戴时会出现压迫和痛感,也是健康方面整体得分较低的主要原因。

专业方面,考虑到耳机在一天中使用时间较长,智能匹配场景降噪成为刚需。五款产品中,索尼WF-1000X和B&O Beoplay E8,均提供交通、社交、等待三种匹配场景,获得相应加分。除此之外,捷波朗Elite Sporty因为防水防尘和带有心率监测功能,获得额外加分。

(图片说明:索尼WF-1000X可根据场景选择匹配的环境声和降噪方案图片来源:索尼官方网站)

最后综合说说审美和治愈,这种玄学感受很难量化,DT君还是找到了一些明显的得分点。五款产品中,B&O Beoplay E8简直是颜控患者福音,新西兰小羊皮缝制的充电盒,耳机还有6种颜色可供选择。DT君的统计结果显示,超过11%的E8买家是主动为颜值买单,感觉自己戴上“帅的一匹”……

(图片说明:小红书用书晒出的B&O Beoplay E8买家秀 图片来源:@ Hey_SS,@旧时光的旅行笔记本)

▍挑颜值?还是重体验?

读到这里还没有跳出的你,必定是对真无线耳机动了真心。不啰嗦,DT君这就结合NEXT指数和电商用户评价,祭出五款商品的“值得买指数”,并告诉你,哪款才是适合你的真无线耳机:

五款选品价格跨度较大,DT君根据得分排名分析推荐如下:

如果你是苹果用户,且是商务人士,毫无疑问选择AirPods,左右耳皆可的触摸式操作,随时可以接听来电,便捷装腔两不误;

如果你是不差钱的颜值派,售价2000多的B&O Beoplay E8拿走,记得跟DT君分享你从小羊皮中感受到的匠心诚意;

如果你是注重身体管理的健身达人,防水且能监测心率的捷波朗Elite Sport适合你,单次续航4.5小时足够满足你的健身需求;

如果你的活动场景多变,DT君推荐提供多种场景匹配降噪的索尼WF-1000X,候机,等人,过马路,随时都有音乐相伴;

如果你讲究性价比,又嫌频繁充电太麻烦,599元的飞利浦SHB4385还不错,长达6小时的续航能力,上下班出行已经够用,一天一充即可。

当然了,DT君在前文说过,真无线耳机产品众多,各品牌不断有新品推出,除了本次入选测评的五款商品,电商平台上销量和口碑都不错的商品还有许多,比如下面这五款:

相信看到这里的诸位,已经掌握挑选真无线耳机的方法论,祝大家都能选到中意的真无线耳机,摆脱线制纵情摇摆。如果有文中没有提及的、值得推荐的产品,欢迎留言告诉DT君~

以上就是本期NEXT50的全部内容。在消费升级的路上,如何捂紧钱包,又如何在该出手时就出手,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修行。

今后,我们还将继续为大家“测评”消费升级浪潮中的热门品类,不论是你的真无线耳机使用体验分享,还是点播自己想看的品类,亦或是对DT君的吐槽,都欢迎留言。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睡眠耳塞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