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银行里的白糖期货实时行情品种多?哪个银行的白糖期货实时行情没有杠杠?别给我讲白糖期货实时行情公司,不懂别装能

主要是期权的几个误区,决定了期权的风险

误区一买入期权不需要风险管理

很多投资者刚接触期权的时候,一些普及期权知识的人会这样解说:期权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工具,尤其是买入期权,有着期货无法比拟的优势,买入期权不仅投入的资金较少,而且不存在追加保证金的风险,亏损有限、潜在收益无限。有的普及期权知识的人员是期货公司工作人员,可能着重强调买入期权,风险有限、潜在收益无限这一特点。我们不否认期权这一特性,但是我们要理性对待这一特性:收益无限,这样的情况出现的概率有多高?

第一,收益无限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不是一个绝对概念。我们以豆粕期权为例。某投资者以30元/吨的价格,买入5月份到期、执行价格为2800元/吨的豆粕看跌期权,从风险收益角度分析,最大风险就是投入的权利金,为30元/吨,最大的收益为2770元/吨(豆粕价格跌至为0)。相对于最大损失30元/吨而言,潜在的2770元/吨收益是很大的,可以用无限来形容,但从绝对量上分析,仍是一个有限的数字。第二,这种极端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们仍以上述案例为例子,豆粕价格跌到0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们可以大胆地说,这种可能性是零,跌到1000元/吨之下的可能性也是极小的。因此,收益无限只是一个夸大的字眼,而不符合实际情况。有人会问,假如是买入看涨期权呢?就国内上市的两个商品期权而言,豆粕期货和白糖期货的价格出现过单边上涨的阶段性行情,但是绝对没有无休止的上涨,总会有一个价格峰值。因此,即便是买入看涨期权,收益也是有限的,无限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

买入期权风险有限的特点是否就意味着买入期权的投资者不需要风险管理呢?答案是否定的。买入期权投入的资金比较少,一次两次可以承受,不会伤筋动骨,有的投资者承受能力较强,十次二十次也可以承受,但是五十次以上呢?买入期权是为了以小博大,认为行情会朝着自己预期的方向运行,获得丰厚的回报。但是预期落空或行情运行弱于预期呢?是止损还是等待呢?期权是一种权利,买入期权的投资者寄希望于未来标的物价格出现趋势性行情或大幅波动,随着时间的消失,这种不确定性发生的可能性逐渐降低,期权的时间价值衰减加速。尤其是对于虚值期权,越接近到期日,越没有可能从平仓或行权中获利,即使到期为实值,也需要实值超过时间价值损失才可以获利。在买入期权后,期权价值下跌,投资者会陷入选择的困境。例如,某投资者以50元/吨的价格购买了一个月到期的白糖看涨期权。两周后,如果该期权的价值跌35元/吨,那么他是以35元/吨的亏损将其平仓,还是继续持有下去,寄希望于在剩下的两周内标的资产价格出现上升呢?如果及时平仓,那么就等于认输,承认自己判断错误,损失是确定的。如果等待下去,可能扭亏为盈,也可能亏损扩大,标的资产价格并没有出现足够的上涨,仍然会遭受损失。假如继续持有一周,虽然标的资产价格有可能出现上涨,但随着到期日的临近,期权的时间价值会迅速消失,这抵消了标的资产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收益。尽管接近了盈利,一旦市场出现逆转,期权的价值就会很快蒸发,最终导致亏损。因此,我们认为,买入期权应该积极地进行风险管理,在盈利无望的情况下,减少损失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减少损失等同于增加收益,可以为下一次的操作做准备。

买入期权风险有限,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一次买入期权的损失是有限的,但是发生亏损的交易次数则可能是无限的。如果没有很好地制订交易计划,购买看涨或看跌期权可能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损失。

误区二期权杠杆高风险更高

一般而言,风险和收益成正比,收益越高,风险就越高。期权交易的潜在收益较高,那是否意味着期权交易风险也很高呢?期权交易高收益的原因是什么呢?

期权交易高收益的原因是期权具有更高的杠杆,其收益变化不是和标的物价格变化呈线性关系,而是非线性关系。当标的物价格上涨(下跌)时,看涨(看跌)期权的价格就会加速变化,变化幅度一般会超过标的物。就国内商品期权而言,其标的物是期货合约,期货是保证金交易,期权的权利金比例更低,因此杠杠更高。期货和实物交易的是物权,而期权交易的是买卖标的物的权利,不一定进行物权交易,这种交易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是风险爱好者投资的乐园。

那么期权是否具有更高的风险呢?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买入期权而言,风险有限是公认的事实。对于期权卖出者而言,潜在风险是无限的,但是这种风险无限发生的可能性极低。从期权的使用范围而言,期权更多时候是为风险管理服务的,很多大型企业或机构投资者利用期权进行风险管理。例如,某大型贸易公司持有价值10万吨豆粕现货,认为豆粕价格未来上涨的可能性较大,但是又怕出现较大的利空消息,会使得现货库存价值受到损失。其既不想放弃豆粕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又不想承受价格大幅下跌带来较大的损失,于是就花费一定的权利金买入看跌期权,对豆粕库存进行完全套保,这等于为现货上了一道保险。对于该企业而言,豆粕如预期上涨,带来的收益远高于权利金,且即使出现较大下跌,损失也较为有限。

因此,期权虽然具有较高的杠杆性,但投资者所承受的风险决定于其如何使用期权。期权与其他资产的组合,不仅不会增加投资组合的杠杆水平,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投资者所承受的风险,这也正是期权产品风险管理功能的体现。

误区三行情判断正确一定获利

很多投资者进行期权交易时,认为判断行情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标的物价格变动方向判断正确,就一定会获利。我们并不赞同这样的观点,因为有时即便判断正确,也不一定稳定盈利,甚至出现亏损。

对于期权价格而言,影响因素有多个,并不是只有标的物价格,还包括到期时间长短、执行价格高低、标的物价格波动率、无风险利率等因素,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期权价格发生变化。即使所有其他的影响因素都没有发生变化,只要时间不断衰减,期权的价格就会不断下跌,对于买入期权的投资者而言,就是不断在损失。即使行情判断正确,如果增加的内涵价值不高于流失的时间价值,期权的价格仍不会上涨。如果标的物价格的波动率也在下降,那么买入期权的投资者一般会出现亏损,因为标的物价格的波动率下降,意味着标的物价格大幅波动的可能性降低,未来的不确定性降低,期权就会加速贬值。

因此,在期权交易中要想获利,行情判断没有期货交易中那么重要,更多的是要考虑综合因素的影响,在标的物价格判断正确的情况下出现亏损的现象也比较正常,因为其他因素的影响超过标的物价格变化的影响。

误区四深度虚值期权回报率更高

在期权交易过程中,选择行权价格也较为重要。从行权价格与标的物价格关系分析,行权价格偏离标的物价格越远,期权价格越低。因此有的投资者认为,期权价格越低的合约,买入后潜在的回报率就更高。

深度虚值期权虚值程度较高,权利金比较便宜,这是公认的。但是我们更不能忽略一个事实:深度虚值期权很难变为实值期权,也就是说,深度虚值期权很难变成有内涵价值的实值期权。一般来说,期权交易了结的方式共有三种,一是到期行权,二是到期失效,三是提前平仓。从国际期权了结的历史数据看,有10%的期权到期行权,30%的期权到期失效,近60%的期权提前平仓。到期失效和提前平仓的期权也发挥了其“保险”功能,并非“没有价值”。投资者在接触期权之初,通常认为期权除了到期行权,就是到期失效,往往忽略了提前平仓是期权最主要的结束交易手段。

市场总是瞬息万变,期权投资者需要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交易策略。即便是使用期权作为“保险”的套保者,也应该根据市场调整“保险”的数量,这是近60%的期权合约以平仓方式结束交易的原因。这些提前平仓的期权交易在存续期内为标的物资产提供了保护,充分体现了自身作用,绝非“没有价值”。诚然,在持有到期的期权中,仍有30%的合约到期失效,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期权“没有价值”。期权是标的物的价格“保险”,它们为投资者规避风险的同时保留了盈利空间。美国国会曾在期权发展初期质疑,大量期权合约到期失效,不能发挥实际作用,期权业内专家以一个精彩的比喻打消了国会的顾虑:投资者购买期权就好似人们为房屋购买了火灾保险,保险期内火灾没有发生,保险没有赔付,能说保险没有价值吗?期权与保险一样,是为投资活动提供一种安全保障。

因此,深度虚值期权价格更低,潜在杠杆更高,但是持有到期实现盈利的可能性较低,期权的了结方式更多的是提前对冲平仓,因此在选择期权合约时,适当虚值即可,没有必要一定要选择深度虚值期权,否则很容易“竹篮打水”。

误区五用技术分析制定交易策略

无论是股票二级市场,还是期货市场,总不缺少技术分析流派,期权市场也存在这样的一批投资者。用传统的技术分析进行期权交易,这样做是否能像在期货或股票上获得较好的效果呢?

单纯用传统技术分析,来制定期权交易策略,是不全面的。第一,国内商品期权的标的物是期货合约,可谓是金融衍生品中的衍生品,价格变化一般不存在规律性变化,传统技术分析的作用是间接的,即通过技术分析判断标的期货价格走势,然后通过标的期货走势判断期权价格涨跌,这中间的传递效果大打折扣,效果不一定明显。这也提醒投资者,在进行期权交易时不要过分依赖技术分析。第二,影响期权价格的因素较多,除了标的期货物价格,还有执行价格、波动率、到期时间、无风险利率等诸多因素,这使得期权价格变化复杂,期权K线比较凌乱,也使得依赖于K线的技术指标失去意义。单纯用标的物价格这一影响因素去预测整体因素带来的影响,以偏概全,会导致预测的准确率大大降低。

那么,分析标的物价格走势对于期权交易是不是一点用也没有呢?也不尽然。在期权交易策略制定的过程中,如果投资者在使用简单的支撑位、阻力位的同时,结合历史波动率和隐含波动率进行分析,也可以使用逆向心理分析,那么交易效果可能更好。

误区六重行情判断轻风险管理

期权交易需要对标的物价格走势进行预判,但是这是否是期权交易的主要准备工作呢?在交易的时候,是重点关注行情研判还是风险管理呢?

我们认为风险管理和行情研判同等重要,需要两手抓,不能忽略任何一方。

对进行期货交易而言,不论是投机还是套利,要想获利,前提是需要对行情做出正确判断。当然这也是投资者最难办到的一点,也就造成了市场上普遍认知的“期货赚钱不容易”的观点。期权挂牌上市之后,一些投资者依然难以摆脱预测行情的热衷。但是除了标的价格外,期权价格还受到执行价格、波动率、到期时间、无风险利率四种因素影响,单纯依赖行情判断交易期权,则忽略了波动率和到期时间对期权价格的影响。期权定价理论表明,波动率和到期时间对期权价格的影响是巨大的。这就使得一些偏重行情判断的投资者交易结果达不到预期,从而产生困惑,因为没有重视期权交易中的风险管理。

任何交易都需要风险管理,期权尤其要注重风险管理。买入期权的有限亏损假象常常导致投资者忽略风险管理,而卖出期权的时间衰减收益又令投资者不愿意去做风险管理,正是这些心理令期权交易者屡屡受挫。对成熟的期权投资者来说,何时进场并不是特别重要,持仓中的仓位调整,即风险管理才关乎其盈利,这是由期权非线性结构以及灵活多变的特征决定的。一旦出现风吹草动,交易者能够快速通过调整仓位来改变损益结构,适应新的变化。以买入看涨期权为例,投资者买入一手平值看涨期权,期待价格上涨,而标的价格一旦下跌,则交易出现亏损,此时若将该头寸组合转换为一组垂直价差交易,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降低了损益平衡点,对提高交易绩效是大有裨益的。除非投资者对未来行情十分有信心,否则,墨守成规地坚定持有原始头寸,在大多数情况下很难取得较好的投资效果。

米筐科技专注于为用户提供快速便捷、功能强大的量化交易和分析工具。用户可以使用基于浏览器(网上回测平台)或本地化(RQAlpha等项目)的米筐科技产品,随时、随地开发自己的交易策略,验证自己的投资思路。我们对数据质量、回测系统、模型算法、交互设计、用户界面和用户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持之以恒的完善,务求使用户获得最佳的产品使用体验。目前,我们已经提供了策略回测和实时模拟交易功能;在将来,我们会进一步提供实盘交易支持,使用户在我们的产品平台上,能够一站式地完成交易策略的开发、测试和实盘执行。

我们是一个创业公司,由一群朝气蓬勃,又有丰富业界经验的年轻人构成。我们渴望和用户一起进步和成长,见证量化投资在中国市场上的普及和发展。如果您有任何产品或服务上的建议,或商业上的合作意向,欢迎随时和我们联系。我们认真对待任何来自用户和合作伙伴的反馈意见,并始终视之为我们进步的动力。


在本文档中,我们详细介绍了平台的各项功能和使用方法。由于内容较多,在浏览本文档的时候,我们建议您多使用 "ctrl + f" 的快捷键组合,快速定位到感兴趣的内容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学习编程的时候,我们都是从打印一句 "Hello World" 开始,踏入到奇妙的程序世界;同样,在本文档的第一部分,我们准备了一个类似 "Hello World" 的简单策略实例,帮助新用户了解量化策略,以及如何使用我们的平台。

在您亲自动手测试上述 "Hello World" 策略,体会到编写和测试交易策略的奇妙和喜悦以后,就可以开始浏览本文档的余下内容:

  1. "数据"部分,介绍了平台上可供使用的、丰富多样的数据
  2. "回测设置"部分,介绍了回测系统的各项默认设置(例如撮合方式、滑点和期货交易费用等)
  3. "进行回测"部分,介绍用户如何使用我们的在线IDE进行策略开发和回测,以及回测过程中可供使用的各个函数和对象;
  4. "回测结果分析"部分,我们介绍了策略评估的各类核心量化指标(收益、风险和风险调整后收益),以及进阶分析功能(月度收益、持仓情况等)
  5. "策略实例"部分,介绍了更多、更具体的策略实例,帮助你了解常见的量化策略开发思路,和如何灵活使用我们提供的数据和功能
  6. "实时模拟交易"部分,介绍如何设定实时模拟交易,以更好地评估策略的实盘表现
  7. "外部数据和 Python 模块"部分,介绍了平台支持的外部数据源和 Python模块,以及如何引入自定义的Python模块

希望通过我们的文档和平台,您能够逐步成长为一个优秀的量化策略开发者。如果您对我们文档或平台有任何建议,欢迎随时;如果希望分享编写策略过程中的疑问或心得体会,欢迎来我们的一起交流讨论;如果你通过实践,获得了表现出色的量化策略,我们有和实盘,让你展示自己的成就,和获得实盘资金运行策略的机会。 实践,思考,交流,成长,米筐科技与你一路同行。


以下的策略是最简单的一个买入并持有平安银行(buy and hold)的展示,回测基本流程如下:

  1. 在创建策略之后,您需要指定回测的起止日期、初始资金以及回测频率。
  2. 在方法中实现策略初始化逻辑,例如设置合约池、佣金率、保证金率等操作。
  3. 可以选择在进行一些每日开盘之前的操作,比如获取历史行情做一些数据预处理,获取当前账户资金等。
  4. 在方法中实现策略具体逻辑,包括交易信号的产生、订单的创建等。handle_bar内的逻辑会在每次bar数据更新的时候被触发。
  5. 回测完成后,在'回测结果'页面会展示回测的仓位、盈亏、交易、风险等信息。用户可以导出报告方便分析。

您可以点击右上角的clone按钮复制到自己的策略列表中进行修改和测试,非常简单。


 mission设置佣金费率的方式已经被废弃,不再生效。您需要在策略参数高级设置界面中进行佣金倍率的设置,1即代表为默认佣金费率的一倍。该倍率不会影响最低佣金以及印花税的收取标准。
 

  • A股市场交易费用主要由佣金和印花税两部分组成,佣金目前为双边收费,每笔委托最小收取标准为5元。默认佣金费率是成交额的万分之8,即/login", {"username": username, "password": password})

    其中,username为米筐账号用户名,password为米筐账号密码

  • 查询当日交易记录: GET url: 请求示例:

    返回示例1(当日无交易):

    返回示例2(当日有交易):

    #每个表都有一个stockcode在用来方便通过股票代码来过滤掉查询的数据,比如次数是只查询'A01'板块的revenue 和 pe_ratio

    获取融资融券信息。包括以及情况。既包括个股数据,也包括市场整体数据。需要注意,T日的数据将在T+1日上午09:00左右更新,所以可能无法在before_trading阶段获取到上一交易日的最新数据。融资融券的开始日期为2010年3月31日。

    回溯获取的数据个数。默认为当前能够获取到的最近的数据
    默认为所有字段。见下方列表
 
 
  • 获取沪深两个市场一段时间内的融资余额

  

  

我们目前使用的行业分类来自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可以使用这里的任何一个行业代码来调用行业的股票列表: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它运输设备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
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

获得属于某一板块的所有股票列表。

板块代码。例如,能源板块可填写'Energy'

目前支持的板块分类如下,其取值参考自MSCI发布的:


获取属于某个或某几个概念的股票列表。

概念名称。可以从概念列表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概念填写

该方法用于更新现在关注的证券的集合((data)


将指定信息存储到指定目录的文件中。该API只能在回测中调用,研究平台不支持但是存储的文件能够在研究模块中取用。若要在研究平台存储文件,可以参考研究平台get_file的

相对路径,相对于您的私有的在研究模块空间的根目录的路径
保存的信息。如果为str类型,则会默认以utf-8方式编码存储
是否续写文件。默认为False,即每次调用时都会清除原文件内容

以下样例策略对公募基金进行了回测。

# 你选择的证券的数据更新将会触发此段逻辑,例如日或分钟历史数据切片或者是实时数据切片更新 # 开始编写你的主要的算法逻辑 # TODO: 开始编写你的算法吧! # 对于选择出来的股票按照平均比例买入: ('买入价差仓位创建成功!') # 如果价差向上回归移动平均线,则为平仓信号 ('对买入价差仓位进行平仓操作中...') # 由于存在成交不超过下一bar成交量25%的限制,所以可能要通过多次发单成交才能够成功建仓 # 如果价差高于预先计算得到的上限,则为建仓信号,'卖出'价差合约 # 如果价差向下回归移动平均线,则为平仓信号 ('对卖出价差仓位进行平仓操作中...')

多因子模型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选股模型,基本原理是采用一系列的因子作为选股标准,满足这些因子的股票则被买入,不满足的则卖出。各种多因子模型核心的区别第一是在因子的选取上,第二是在如何用多因子综合得到一个最终的判断。股票端我们按照多因子的模型买入,期货端则一手空单对冲风险。


 
 
 
 
 
 
 
 
 
 
 

  期货交易的淡泊、大格局和洞察力

  ——如果不放弃杠杆,最后交易的很可能是你的器官

期货是一场充满智慧的游戏,他需要智商,也需要情商,更需要运筹帷幄、韬光养晦、决胜千里之外的大局观。

谈起期货给人的感觉就是鲁莽粗俗的十倍杠杠、全仓杀入、追涨杀跌、有勇无谋,其实,远不是如此,期货更集中的体现一个人的修养、智慧、韬略,需要开阔的视野和人生的大格局。这样大家就不难理解了,为什么从事期货的九成以上是年轻人,而赢家却都是中老年。首先赢家的界定是持续、稳定赢利20年以上,另外赢家要求的大格局的修养不是三两天可以做到的。

我们都知道韩国有个棋手叫李昌镐,素有石佛、“少年姜太公”、“神算子”和“鳄鱼”等称号。他外貌柔弱,常面无表情,喜怒不形于色。从1996年—2006年,长达十年时间里,一直处于棋坛霸主地位,为棋界仰视。和他下棋对手总是如坠五里雾中,始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困惑:我没下什么坏棋、更没有败招,似乎棋局进展还占了些许的优势,怎么神不知鬼不觉的风头就不对了,慢慢的差距逐步拉大,石佛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但整体棋界又实在困惑,谁没看出来李昌镐强在哪里,当然现在棋界达成共识了,明白了李昌镐的强大来自于对全局的掌控力和精准的判断,也就是其洞察力。普通爱好者可能觉得李昌镐的棋不好看,但顶级高手都十分佩服他对全局的掌控,李昌镐确实非常强:他赢棋方式与众不同,很是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独树一格,二十岁的年龄其棋力似过耄耋之年。

就足球、网球、斯诺克台球和围棋而言,更接近期货、更能对其赢家风范加以诠释的还是围棋。当然即便是期货泰斗级赢家也无法和李昌镐同日而语的,其韬晦至深,就连聂卫平都自叹不如,称和他对弈就仿佛对面坐的是八十岁的老叟,其境界无人可及。他就像足坛的梅西绝对是现象级的人物,人世间少则五十年,多则数百年才会有下一个李昌镐,实乃旷世奇才。

  期货交易开仓为几何

中国人喜欢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就是凡事要有一个占先的、能有胜算的开局。在期货交易行业中的许许多多、林林总总的交易者都纠结在如何入市、开仓点位的把握、买入点的背后逻辑等等问题。有一个交易者十年前他问到的、纠结的就是这些,十年后他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因为他认为终于可以把握好入场机会了,能够买入就涨,沽空就跌。他也把这个当成立门户的绝技和看家本领,嘴上说着对外秘而不宣,可是逢人就讲,口无遮拦。

但是在这十年中,他没有赚过钱。他也问过黄甦:我的买入点选择如此精湛,这么精准的买入为什么最终没有赚到钱,一年、两年也就罢了,十年过去了还是一败涂地。他也喜欢下围棋,建议他应该去问李昌镐:你开局不占优势,为什么到最后总是你赢?

一笔交易胜负的构成不是仅仅取决于买入点,如果只是把交易理解为入市点、买入点的选择、计算的人,他是把交易看的太简单了,他不是在做交易,他是在肢解交易。他100%会是一个输家,这一点是非常确定的。能够做好交易的前提是对行情趋势的纵览,和整体进程、走向的解读以及谨小慎微的把控风险。对于我们立志于期货交易的人来讲,交易是一场马拉松,而入市点、买入点对交易的主宰力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但凡是赢家、交易大家对入市点都给以忽视。如果像此君把交易理解为室内60米短程跑,交易的入市点就很重要了,因为60米的短跑的途中跑基本可以忽略,起跑、加速然后就到终点撞线了,起跑对60米短跑的胜出有决定意义。但是如果短视的耗尽心力的把交易粗俗的理解为60米室内短跑,交易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肯定是必败无疑的。他即便用不胜枚举的精妙入场点去肢解、构筑趋势交易,频繁的进出加剧着失误率,最终也会巨亏的败下阵来。

我在2017年的年初建议大家在白糖合约7000点左右沽空白糖,许多幼稚的交易者感到匪夷所思,提出你的买入点在哪里?黄甦和他们讲,我不提示开仓点,只是建议大家可以建立趋势仓做空白糖,结果做的人都获利了,最多时一手获利2万元。而纠结于买入点、开仓点的交易者都是眼看着踏空了行情。

能够整体布局、大局观的解读交易的在交易者当中是绝无仅有的,交易者中能够做出趋势交易的都寥寥无几,而交易赢家都是具备大局观的、视野广阔的、大格局的看待整体行情交易,依靠止损点、买入点构成的交易则是零七八碎、凌乱不堪的。前面说到的自认为弄通了开仓点位的朋友其交易能算做什么呢,在我看来他的所谓技艺就是虎头蛇尾、有头无尾的瞎胡闹而已。

我们如果给他和期货赢家各200万资金进行交易,你会看到开仓后他绝对叫你惊艳,甚至会赚上四五十万;而赢家一般是轻仓做中长线趋势,也许小赚,也许逆小调整顺大趋势的建仓还会有一些浮亏。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由于不懂资金管理,获利很快回吐,账户出现了大的起伏不再沾沾自喜;而赢家此时账户翻红,赢利在稳定、缓慢的增加,已经初显融入趋势行情的苗头。不久后,他的账户出现大幅亏损、急剧动荡,人也变得手忙脚乱、手足无措、心神不安、心慌意乱了;而赢家的优势已经逐步累积起来,积小胜为大胜已初见眉目。最终他大亏止损出局,赔了大钱、灰溜溜收场还不忘自诩的夸耀:你看我入市点位判断多精准;而赢家已经处于对整体趋势把控中,以时间换空间,缓慢、稳定、逐步的积蓄了不少的赢利。在交易当中,想要赢利最起码要做到对交易品种趋势化的整体把握,赢家对交易自始至终都有大格局、宽视野的宏观掌控,不囿于一时一地、一城一池的得失。

石佛李昌镐之所以被称为少年姜太公,在于他出奇的淡定、从容。“棋界又着实没看出来李昌镐强在哪里,当然现在明白了李昌镐的强大来自于对全局的操控和精准的判断。”李昌镐的这一点特质你在所有的交易赢家身上都可以看到:他买入建仓并无过人之处,甚至不但不是无懈可击,还会被人诟病。但是随着行情的进展,他的手法初现端倪,步步为营,逐步积累赢利。李昌镐对弈中对大局观叹为观止的掌控应该给我们期货交易以很大的启示。别的棋手一枚棋子就是一枚,他则不然,一枚棋子有以一当十的辐射力。

可以这样讲普通交易者,交易的是开仓、入市点位和止损点位;赢家交易的是行情趋势、大局观和洞察力。

在期货交易中亏损可谓家常便饭,再好的交易系统,再高的高手也是如此,但对待亏损的处理态度可谓天壤之别。比如我们去空沪镍,而行情上行出现亏损,一般而言亏损达到2%之前是一定要平仓的,并且这次的亏损还要谨小慎微的处理,怎么才是谨小慎微?就是要用三倍的时间,用此前1/3的仓位缓慢的弥补亏损,千万不能沉不住气的莽撞行事,本金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而大多数交易者遇到此情况处理都是欠稳妥的,有的交易者此时还要加仓,类似炒股的交易方法。聪明的以为行情调整一半就可以挽回损失,行情调整回来就可以变损失为盈利。这样的操作是不足取的,因为他无视风险控制,置资金于风险而不顾。此种操作对眼下、未来及此后的交易生涯都是危害极大的。

赢家的精准判断体现在:对点滴盈利的满足,对微小损失的重视。期货的赢利是一个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缓慢过程;损失也如是,千里传统溃于蚁穴,风险的防范是期货交易的重中之重。

所有的高手都有一个共性,你看不出他有过人之处,但是随着行情的进展他由起始的浮亏,逐步走向赢利,这个过程进展、转化之自然实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就是此时无招胜有招。把这一进程推向极致的就数棋界盟主李昌镐,独霸棋坛十年,世界冠军一家独揽,垄断冠军无数,而整体棋界尽管仰其鼻息,知道他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孤独求败。但却茫然四顾,不知道他何德何能优秀在那里。这说明什么?说明他远远超前、领先、冠绝于这个时代了。

  宁静致远 淡泊明志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通俗的表达就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期货交易给大家感觉多是十倍杠杠、有勇无谋,趋之若鹜的大多是年轻人,草率鲁莽行事,其实不然,期货才是真正需要凝神屏气、静气十足的技艺。

诸葛亮强调他表达的“淡泊以明志,宁静而志远”。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这同“要想取之,必先与之”,“欲达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样,“淡泊”、“宁静”不是求清净,不想有什么作为,而是要通过学习“明志”,树立远大的志向,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这也可以从中看到李昌镐棋风的高妙之处。

我们提倡期货交易的资金管理、去杠杆化就是去其粗俗鲁莽,增其睿智沉着之气。而绝大多数交易者无从知晓这一点。石佛李昌镐天性沉默,不擅言辞,喜欢钻研事物的原理。这样的性格并不能保证他必定成为杰出的伟大人物,正是后来的刻苦磨练才造就了他在棋盘方寸之地上的惊天动地之伟业。围棋的布局、中盘、官子三个阶段可谓步步惊心,而他全局的掌控和精准的判断是独步天下的。

我们的交易者要想以交易为生,就要戒除期货交易之骄躁,踏踏实实的安静下来,从大局观着手,积十年之功接受严格规范、循规蹈矩的训练。不能像前面提到的交易者十年还徘徊在开仓布单上面,要对交易、人生有一个大格局、规范的把握。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世一直继承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如白居易在《问秋光》一诗中,“身心转,烟景弥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无杂念,凝神安适,不限于眼前得失的那种长远而宽阔的境界。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最后交易的会是你的器官

有时我总是在想,退休之年的中老年应该更适合从事期货交易。他们的人生阅历、达观的视野、交易的格局更接近于赢家。

许多的交易者在网上、公众号搜索黄甦,和我取得了联系。表达了想和我学做期货以及学习技术分析、资金管理的愿望,询问我能不能在文章里谈一下交易中遇到的具体细节问题。是这样,每个交易者遇到的问题各不相同,就像我的文章里写到的,属于每个人的行情不同,遇到的具体问题千差万别。实在是“清官难断家务事”,我尽力而为,先把最基本的也是最核心的资金管理、风险控制、交易策略的理念传达给大家。

做期货的人都是很浮躁的。有一个想来享受免费学习的交易者问黄甦,你们的免费辅导讲什么?我说开始讲约翰墨菲和张龄松所罗列的技术分析理论、方法。他不屑的说约翰墨菲的书我读了不止一遍了,至少也有五六遍了,还有必要讲嘛?我诚恳的和他说:你把牛津、哈佛的教科书买来,不等于你把两所名校搬到家中;你把两校的教科书读了五遍,不等于你拥有了哈佛、牛津的教育背景。我问他读了几遍墨菲之后,你的交易又做的怎么样呢?他坦白的说:“不咋地,二百万亏成二十万。不过,你讲的资金管理的核心不也就是去杠杆化吗?”

我如实的告诉他,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如果不放弃杠杆,你最后交易的很可能就是你的器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力煤期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