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行业刮起整顿风暴,谁是最慌张的那一个

融360网贷课题组将通过《网贷日报》每天梳理P2P网贷行业动态,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行业从业人员和投资者,为您的决策和投资提供有力的参考。

 融360网贷课题组将通过《网贷日报》每天梳理P2P网贷行业动态,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行业从业人员和投资者,为您的决策和投资提供有力的参考。

  停增量清存量 P2P监管风暴来临

  日前,网上流传深圳暂停互联网金融企业商事注册登记。1月11日,深圳金融办副主任肖志家确认了这一消息,并表示“全部暂停了,都已经实施好长时间了”。目前,深圳金融办还在制定方案,对存量平台也将进行清理。

  “不是以后P2P公司不能注册了,而是要在备案制出来之后,按流程规范办理。”业内人士说,深圳金融办的思路是停增量、清存量,以备案制为入口,对新增平台实施规范,同时制定方案,可能借助评级等方案,对存量平台实施清理整顿。

  多家P2P平台已接入风险信息共享系统

  近日,40多家互金企业接入支付清算协会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信息共享系统,这是系统的第二次开放。同时,邦帮堂等平台也正计划接入。

  据了解,上述系统于2015年9月正式上线,可将各个互联网金融平台分散的数据有机整合起来,形成借款人信息共享机制,有效避免“一人多贷”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通过共享系统可以达到信息流通,整个网贷行业征信及平台风控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不过,平台在接入系统时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但目前上千家平台能够成功接入的很少,(仍)需要平台自身风控能力的保障。”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部陈莉表示。

  三名银行高管跳槽到P2P 人才争夺战加剧

  原渣打中国总行副行长罗龙翔、原平安普惠副首席风险官冯瑞彬,以及原汇丰银行中国区首席法律顾问周莉莉,已于新年首周齐齐入职点融网,并将分别出任首席运营官(COO)、首席信贷官(CCO)和董事会秘书兼总法律顾问(Board Secretary & General?Counsel)三大重要职位。

  一下子三位资深银行高管离职,去向还是同一家公司,“最近外资银行圈,还有法律圈已经炸锅了。”用一位业内人士的话说,这应该是自去年传统金融机构高管纷纷跳槽新型金融公司浪潮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里最引人注目的一次人事变动。

  e租宝被警方认定涉嫌非法集资 已开始追赃挽损工作

  继北京警方对e租宝正式立案侦查后,昨日晚间,深圳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深圳公安机关已经对e租宝网络金融平台及其关联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立案侦查。

  同时,深圳经侦表示,请投资者及时到居住地派出所报案,反映投资情况,并积极配合调查取证工作。目前,公安机关正在积极开展调查取证、固定证据和追赃挽损工作。

一个月前,赵晶(化名)开始考虑裁员5-6人。

赵晶是一家影视公司的创始人。资本退热、政策趋紧,一系列变化,让整个行业“瑟瑟发抖”,每个人都清晰地感知着这场风暴带来的风吹草动和剧烈变化。

赵晶称,公司原本有40余人,如果社保新政策实施,年成本或增近20%,逼近1000万元。而目前公司账上的资金只够撑三个月,这让赵晶压力山大。

“自己都吃不饱,怎么养活那么多人?”被逼无奈,赵晶着手从严考核员工绩效,“靠绩效说话,无法创造价值的人当然得走,精简后的人员一定是能打硬仗的,将来公司有了新发展还会再招人,但招的一定是精兵强将。”

不过,裁掉相处已久、深有感情的员工,让身为女性创始人的赵晶难免会纠结。5天前,一位跟随她6年的高管未等裁员先提了离职,这让赵晶十分痛心。她舍不得将他踢出公司微信群,心里仍觉得他是公司一员;他也舍不得退群,仍帮公司做一些事。“有时需要对接一些事,我会让别的同事去通知他,这种隔膜感让人很心痛,看到那个离职高管的椅子空空的,我心里也空空的。”赵晶对创业家&i黑马表示。

不只赵晶,她周围许多创业者朋友都有裁员计划。一家1000余人的新媒体公司,已计划裁员20%-30%,同时严格考核KPI,明年底前停止一切新项目,砍掉半年内看不到盈利的项目。另外,也有公司通过“员工合伙制,员工拿底薪+分红”的方式过冬。

一位名为“仰望星空浪子”在新浪微博上吐槽:“最近公司生意不好,老板裁员,本部门折兵损将,只剩我一人,当光头司令。心里有种不明的凄凉,这种日子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

行业不景气,许多企业的用人需求和意愿骤降,甚至采用“只出不进”、“裁员”的策略以应对寒冬。在寒冬中孤独前行,这亦是企业自我保命的无奈之举。

游戏业风雨飘摇,裁员或高达70%

过去十几年,一直是游戏行业的黄金时代。然而今年,国产游戏似乎正遭受着“灭顶之灾”。

今年8月30日颁布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提到,“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

这意味着,游戏行业将雪上加霜。此前,游戏行业增速放缓、人口红利消逝、版号暂停审批……一连串的打击已让整个国产游戏业风雨飘摇,增速严重下滑,就连腾讯网易这样的大厂,都惨遭股价和业绩的双杀。

一时间,游戏行业仿佛按下了暂停键。部分游戏公司欲将市场转移至东南亚和非洲的国家,以谋求一条生路。

一家游戏创业公司创始人达宽(化名)对创业家&i黑马表示,他正计划将业务中心转到东南亚。“游戏行业本就被寡头垄断,现在再加上国内对游戏业的妖魔化,行业未来会比较坎坷,中小型公司基本很难生存了。”在他看来,死磕国内就是死路一条。

而若将业务重心全部转移到东南亚,则意味着人员精简。达宽表示,他只考虑保留30%的核心人员,其他人员都去当地招聘。这意味着,原来近70%的人将会被裁掉。

达宽回忆,在游戏行业最好的2014年,当时公司只有5个人,但每个月都能做一千万的流水。不过,自2016年开始,他们的生存就变得愈发艰难,2018年更是“爆炸性的难”。达宽表示,今年公司的营收下降非常厉害,只能用“惨”字来形容。达宽坦言,因为自身难保,原来70%的员工将被裁掉,“不裁掉干嘛,养不起啊!公司的第一责任是赚钱,其他冠冕堂皇的东西等赚了钱再说。”

达宽解释称,并不是说只有不赚钱的公司才裁员,整个行业不管是不是赚钱都在考虑裁员。达宽表示,有些上海的游戏公司已经裁员15%-20%。另外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有些游戏公司创始人给HR下达了国庆节前裁员30%的艰巨任务。

不止裁员,许多游戏公司的用人需求也大幅下降,“只出不进”。创业家&i黑马从智联招聘提供的数据发现,2018年第二季度用人需求下降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就是网络游戏。20-99人的网络游戏公司,招聘需求同比下降54%;20人以下的公司,招聘需求更是同比下降84%。

而2018年4、5、6三个月招聘需求显示,网络游戏只有20人以下公司在6月环比中有增长,其他均为下降,且下降幅度非常大。

游戏公司裁员惯用的举措是,通过游戏项目KPI未达成,项目整体产出和投入存有问题进行劝退,或是因为游戏开发的进度或者游戏的表现来进行项目组的调整。

张明(化名)的两位合租室友所在的公司就试图以这种方式劝退员工。

张明合租室友马宇(化名)的公司,裁员的方式是进行月考核,通不过就劝退,不肯退就降一半工资。张明另一个合租室友张天天(化名)的公司,因为棋牌游戏类型不过审,进行的各种棋牌类游戏纷纷作废,导致本来十几二十人的U3D项目组几乎瞬间跑光,只剩下两个人。

而在广东一家游戏公司做角色设计的张明,最近的日子也很艰难,“刚完成不擅长的游戏美术领域工作,接下来将是我一角色原画最不擅长的场景绘制工作。”

末了,张明祈祷,希望可以“通关”这段艰难的日子。

P2P爆雷,大规模裁员

游戏行业大地震,P2P网贷行业大爆雷。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7月初,有45家P2P平台爆雷。截至今年上半年,P2P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减少至1836家。这意味着,P2P大部分玩家或出局,员工或被大规模裁员。

李乐(化名)一个半月前入职了一家P2P公司。这一个半月间,公司人员从100人骤降至30人,李乐一手经办了部分人员从“劝退-到帮递简历-办离职-再送走”的全过程。李乐记得,最多的时候,每天送走了七八位同事。

李乐劝退同事的办法是告诉他们公司真实情况:“公司不景气了,自己做好准备,可以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找到了就可以随时离职,公司不会拖着你。”

李乐会让同事把简历发给她,由她去帮那些员工推简历。在李乐和其他HR的帮助下,很多人已经找到了新东家。李乐坦言,此举也是为了可以减少赔偿。

不过,有些人可不屑于领这份人情。

不愿意被劝退的人,大多是买了公司的产品,赔得很惨,怒火攻心。

这种人最难对付,每当李乐试图和他们聊聊,他们都拒绝谈话,并在办公室里怒吼,声音大到十几米开外都听得一清二楚,“买了就赔!为什么不给赔偿!为什么!”

李乐无可奈何,心里也很委屈,“我又从没忽悠他们买过什么,是他们想赚钱,又没看清市场,怎么能怪到我头上?”李乐对创业家&i黑马说,她至今连同事们买了多少钱的产品,究竟跌了多少都不清楚。

起初,从没遇到过这种事的李乐,不知道怎么面对,“可是我们能说啥,买都买了,这咋赔?”

一来二去经历得多了,李乐也学会了应对之道,要先等他们撒完气,再去谈。

“做HR的,啥没见过?”假使单看李乐说的话,很多人肯定猜不出她去年刚本科毕业。如今,她看得也挺开的,“只要不打人,随便他们。”

看到这么多人都走了,李乐也想过要走,而且“肯定会走的,只是时间问题”。但她说,“人力总会坚持到最后。”

随着大量P2P公司爆雷,也波及到了创投领域让“P2P-上市公司-投资机构-创业公司-员工”这一条链条上的每个个体都深受影响。

创业者张鑫(化名)便惨遭此境遇。今年1月份,张鑫个人投入2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公司就这样开了张。

不过,钱很快不够用了。于是,张鑫寻思着找风投资金做援助。就在与一家VC机构反复沟通并基本敲定投资意向后,变故突降。

原来,这家机构的LP是一家上市公司,而此上市公司背后的资金来源于某P2P公司。随着P2P公司接连爆雷,机构也没钱了,张鑫好不容易谈下来的融资就这样“黄”了。最近,VC投资愈发谨慎,张鑫创业的启动资金200万也快烧完了,奔波在融资路上的他,愈发焦头烂额。

不仅张鑫如此,一家媒体因其投资方牵涉P2P爆雷事件,于是在7-8月份进行了大规模裁员。

今年4月入职该媒体的李蕾(化名)称,起初,自己并不知道公司在大规模裁员。但慢慢地,他发现公司总群人数每天都在减少。后来,有同事私下告诉他,公司会从122人裁至20-30人。听到这个消息后,李蕾慌了,自己已经入职三个月了,却还没收到转正通知邮件。当晚回家后,他饭都没吃就开始投简历,第二天就去一家公司面试了。

让李蕾更慌的是,他的直属领导私下对他说“要做两手准备”,老板在一次开会时也提到了“资金紧张,工资先紧着‘离职’的员工先发。”

事实上,李蕾8月中旬离开时,7月的工资都未发放。

如今,李蕾已经找到了新东家,但有些前同事就没有他那样幸运了——他们依旧在家待业。

创业家&i黑马还了解到,由于游戏业不景气、P2P爆雷导致的裁员,也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猎头行业深受波及。据猎头公司创始人王盼(化名)透露,这让一些本专注在这些行业的猎头,回到in house(创业家&i黑马注:猎头专业术语,指的是内部人事管理)做HR。

明星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

除中小微企业生存艰难,被迫裁员外,明星企业和独角兽们的日子也并不好过,纷纷开始瘦身,以节约成本。

据电子发烧友网报道,6月15日,有消息称魅族已启动了大规模年中裁员,裁员规模已经超过2000人,其中签约员工1500人,第三方魅族服务人员600多人。随后在当日晚间,魅族科技发部内信,称公司将“坚守精简高效”原则,相关人士确认,魅族将裁员610人。

美图也因业绩不佳陷入裁员传闻。8月21日,美图公布了截止2018年6月30日的上半年度财报,显示美图上半年营收20.52亿元,同比下滑5.9%。而后,美图承认裁员,并表示“对内部人员进行优化、重组,是为了匹配下一阶段的战略规划,提高组织效率”。

就连招聘网站拉勾网也被传出裁员消息。8月28日,有媒体爆料招聘网站拉勾网前CEO马德龙已于7月离职,在拉勾网创始人许单单成为公司实际管理者后,公司发生了频繁的人员流动,从中高层到基层,据估算离职人数在200人左右。

不过,拉勾网联合创始人、CMO鲍艾乐则回应创业家&i黑马称,公司人事并没有频繁发生流动,现在走的人主要是业绩不好的销售。

而创业家&i黑马拿到的一组简历刷新数(创业家&i黑马注:简历刷新数包括新增简历数以及简历更新数)显示,2018年5月-8月,每月简历刷新数骤增,远高于2017年同期数据。2018年6月约同比增长18%,2018年7月约同比增长41.3%,2018年8月约同比增长33%。

这意味着人才市场上又新增了一批找工作的人。

过去几年,中国创投行业大爆发,无数创业者和投资人走上了舞台中央,投资人出手阔绰,创业公司为了抢人不惜开出比BAT同岗位高一截的薪水来吸引人才。

如今,下行压力渐增。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撰文指出,中国民营经济特别是私营企业的发展陷入了改革开放40年来前所未有的困境。在“去杠杆”的政策指导下,私营企业资产负债率明显上升,从52.2%上升至55.6%,利息支出则同比上升11.8%。

作为民营企业中最弱小的一环——创业公司,在创投环境愈发严酷的当下,融资和生存也愈发艰难。创业家&i黑马了解到,一家累计管理百亿资金的一线投资机构,最近投一个不到2000万元的项目,竟然可以上7次投委会。

“最近几个月投资环境确实冷了不少,许多投资机构的投资速度放缓一半,”迅雷创始人、远望资本创始合伙人程浩对创业家&i黑马表示,“在资本寒冬里,公司最关键的是控制成本。”

程浩强调,裁员只是节约成本的一种手段,切勿盲目裁员,更多的是要根据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年次贷危机发生时,迅雷为应对危机也曾裁员,但事后反思其实是盲目裁员了。”

青普旅游创始人、原鼎晖创投创始人王功权在创业黑马学院分享时也建议创业者,要以能拿到自己成长的资金、生存的资金为第一要务,不要顾及价格,资金至少要储备到2019年底。“活过去,春天就是你的。”

易凯资本 CEO王冉则对创业家&i黑马表示,今年“C轮死”的现象很有可能会重新出现。那些只能靠融资才能活下去的中晚期公司,如果不及时认清大势调整估值,很有可能熬不过这个冬天。

“这是一个比赛觉醒速度的游戏。”王冉说。

此外,王冉建议创业者,一是晚融不如早融,融资额需要至少支撑到公司正常运营到2019年底。二是创业者在估值上不要太纠结,落袋为安最重要。三是多给领投方一些特别的甜头,尽量把原本只想跟投的人变成独立领投。

尾声:创业家是冬天的孩子

“公司账上的钱只够再支撑三个月了,”赵晶对创业家&i黑马说,“所有高管都觉得我是一个好老板,觉得我们是一家开心快乐的好公司,可是公司危机重重,又有谁比我更清楚呢?”

在寒冬中,许多创始人都有着和赵晶相似的境遇。

但是,“创业家是冬天的孩子,很多伟大的公司,都诞生在冬天,成就在冬天,”创业黑马董事长牛文文称,“在别人恐惧的时候,就是勇敢的创业家成批成长壮大的时候。”

险峰旗云管理合伙人王世雨也对创业家&i黑马表示,过冬也有过冬的好处,创业公司的竞争环境没那么激烈,所以这时候练好内功,提前规划好融资节奏,管理好现金流,才能熬过冬天。

牛文文认为,资本寒冬对真正的创业者来说,并不是多么严重的挑战。一般来说每隔7、8年,就会有一次经济下行。现在由于产业升级,经济下行的周期来得更快。所以对于创业者来说,从创办公司到公司上市,或者打拼到公司能够生存,都得经历一两个冬天,冬天对于创业者来说是常态。

“许多企业倒下的时候,新一代的主流公司已经在冬天成长起来了。”牛文文说。【责任编辑/林羽】

(原标题:裁员潮滚滚来:游戏业裁员或达70% P2P行业大规模裁员)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监管风暴与上市潮相辅相成,构成了互金行业的2017年度。展望2018年,监管套利的裂缝正在不断弥合,互金行业的造富风口逐渐关闭。

(原标题:盘点2017:监管风暴中伴随着上市浪潮,互金或再无“风口”)

回顾互联网金融的2017年,这句话似乎颇为贴切。 监管层频频使出雷霆手段,“一刀切”成为行业监管套利者最担忧的词汇,“校园贷”、“ICO”、“现金贷”皆在本年度掀起波浪并最终在高压下偃旗息鼓。

在行业大环境层面,强监管的主旋律贯穿全年。

然而,强监管却没有阻挡住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热潮。2017年,拍拍贷、和信贷、信而富、趣店、乐信等7家公司陆续完成海外上市,也有其他平台在年内正通过控股、收购、并购等方式曲线上市。早期布局的资本也终于迎来收获期。

不仅仅是资本的增值,登陆资本市场意味着这批企业们将不得不面对一套标准化的信息披露制度,倒逼行业规范化发展,这对于拥有大量“黑历史”的互金行业的增信显然大有裨益。

监管风暴与上市潮相辅相成,构成了互金行业的2017年度。展望2018年,监管套利的裂缝正在不断弥合,互金行业的造富风口逐渐关闭。

据钛媒体的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年银监会、央行、中国互金协会等监管机构共发布了超过20份监管文件。以下摘要5条相对更值得注意的监管文件:

  • 3月,北京金融局下发《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事实认定及整改要求》,为P2P平台划出了三条红线,第一不能自我增信,任何形式都不行;第二,不能证券化和打包债权,第三,不能卖。
  • 6月,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机构被严禁进入校园贷市场。
  • 8月,银监会印发《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规定6个月内未完成信息披露将影响备案。
  • 9月,央行等7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风险的公告》,认定ICO本质是一种非法融资行为,应立即停止。
  • 12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机构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划出了行业的三大门槛:综合利率36%以下、牌照经营和场景依托。

从这一道接一道的文件来看,监管层的态度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严厉:这一特点在针对校园贷、ICO和现金贷的监管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2017年初,校园贷引发的跳楼、裸条频发,监管选择彻底禁止网贷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年中,在、首次代币发行(ICO)大肆炒作,乱象频出,央行将此定性为非法集资,选择一刀切关闭。年末,伴随着上市潮,现金贷利率畸高,多头借贷、暴力催收等问题受到舆论抨击。最终,监管从停批网络小贷牌照入手,明确从事现金贷业务活动要有放贷资质,同时限制综合费率在36%以下,禁止发放无场景现金贷。

细致:这一点对于P2P的逐步监管升级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从一开始方向性的规定逐步给出了细致的排查重点和具体整治时间表。而从年末对于现金贷的监管来看,监管层在对于前两年的P2P乱象的整治中已经累计的相当的经验,政策的落地速度和可操作性提升明显。

牌照监管:这一点体现在对于现金贷的监管思路中,拥有牌照成为放贷的前提条件。

央行行长在今年年末的一段公开讲话值得注意:

一些科技公司在没有任何牌照的情况下却依然提供信贷和支付服务、出售保险产品。在目前的监管框架下,从事什么业务就需要具备哪方面的牌照。如果是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就需要向不同监管机构申请不同的牌照。

2017年度的互金上市始自信而富,4月28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信而富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交易。

进入下半年,互金企业上市速度突然加快:

  • 9月28日,众安在线登陆香港证交所主板,成为香港资本市场上首只主打金融科技概念的保险股。
  • 10月18日,趣店集团纽交所上市,融资9亿美元。
  • 11月3日,和信贷纳斯达克上市,融资5000万美元。
  • 11月10日,拍拍贷纽交所上市,融资2.7亿美元。
  • 11月16日,融360旗下简普科技在纽交所挂牌,融资1.8亿美元。
  • 12月21日,乐信集团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融资1.2亿美元。

2017年是网贷在中国落地发展的第十年,与其说这一轮互金上市潮,更不如说是网贷行业的集体“成人礼”。上市的7家公司中有5家平台的主要业务是网贷,而融360的主营业务是贷款导流,仅众安在线一家与网贷无直接关联。

目前来看,很多网贷头部平台经过多轮融资,风投机构均有套现退出的需求,创始人则需要借助资本市场解决融资问题。此外,在目前P2P、现金贷等为代表的互金领域备受负面新闻困扰、甚至被污名化的大环境下,赴美上市对于提升行业声誉有着明显意义。

然而,上市潮表面花团锦簇的背后,监管风暴的影响同样明显。

趣店的一场舆论风波以及紧接着的监管高压,使这家公司股价在短暂抬升之后一路狂泻,目前趣店的市值已经不足上市高点时的40%。相应其他上市互金公司股价也大幅跳水。

甚至本年度最后一家上市的乐信也因此遭遇延期和审查,不得不重新提交招股书,拟融资规模从5亿美元缩水至最多1.52亿美元。

展望2018年,互金上市热潮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互金企业尤其是在线借贷行业将开启一波出海东南亚的热潮。行业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对于缺少流量面向C端的创业公司来说,其生存空间将持续收窄。

就目前的市场情况看,互金行业的这场上市大潮远未落幕,年末已有数家企业的招股书披露。除了赴美上市外,国内也有不少P2P公司尝试通过借壳登陆港交所。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蚂蚁金服,2017年末,港交所推出被称为20年来的最大变革――同股不同权,若政策落地,蚂蚁金服若欲以同股不同权的架构赴港上市,将成为可能。

此外,在线借贷企业出海东南也已成为2017年末的行业风向标。在国内的监管高压之下,人口众多,市场广阔的东南亚成为现金贷企业的突围首选地。但在东南亚等国家,地缘政治、宗教等风险应该大于业务运营的风险,且东南亚国家信用问题之前也较为严重,应该予以考虑。

这里或许可以参考目前行业头部公司的发展状况,毕马威近日发布了2017年度的《中国领先金融科技企业50》报告,评选出了今年国内金融科技行业领先的50家企业。

图片来源:毕马威《中国领先金融科技企业50》

以上统计直观的反映了目前互金行业的发展状况:

  • 大数据与数据分析成为目前的行业标配;
  • 借贷、消费与场景金融类的企业数量众多,持续监管筛除了大量不合规平台,流量、场景和牌照缺一不可;
  • 综合金融科技类企业背后几乎全部站着巨头公司(、百度、、腾讯、平安),他们无疑掌握着巨大的场景和流量优势,创业公司难以加入这一领域的争夺。

技术创新对于金融的真正意义在这一节点已需要重新审视,提升效率和降低风险才是互金的初心所在。而此前一轮轮的互金行业风波显然只是一类通过贴标签而非技术创新进行套利的行为,而并非是领先信息科技应用带来的模式变化和效率提升,而监管正在一轮又一轮的收窄那些监管套利的裂缝。

展望2018年,智能营销、智能客服等一些看起来似乎并不“性感”的细分行业将获得发展良机,互联网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的融合与发展将更加明显,面向C端的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将持续收窄。

从这个意义上看,互金行业的风口正在逐渐关闭,那些互金圈的造富故事即将告一段落。

本文来源:钛媒体 责任编辑:张梅_NF21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2p跑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