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重楼种植基地哪里收购重楼

不采挖,难以满足医疗需要;过度采挖,严重危害野外种质资源。作为云南白药主要成分之一,几乎绝迹。

  为破解保护和开发的矛盾,云南走上一条规模化种植的产业发展道路。

  生产周期至少5年,风险大,农民的心一直悬着

  中药材产业自2010年开始起步,在短短五年时间里,种植面积就已超过20万亩,实现产值近30亿元,吸引了近4万农户参与。但在产业化进程中,种植户也面临很多问题。

  过去种植玉米、白芸豆和洋芋,亩产值不超过1000元。八年前,改种滇重楼。收获时,每亩收入达十一二万元,除去每亩3万元左右的成本,算下来,每年每亩纯收入也有近万元。

  “的风险太高。”吐露出这些年的烦心事,“家里的五亩地投入15万元,收获前的几年时间里,心总悬着。”

  七八年没啥收入,生活靠啥?了解到,部分村民通过流转土地,一部分种植滇重楼,一部分种植一年生的玛卡、白芸豆、洋芋。

  高投入、高风险,未必有稳定的收益。流转了300亩土地发展中药材种植,“滇重楼从种苗到收获,至少需要五到八年时间,价格高企时容易出现跟风种植,接着价格大跌,谁也说不好几年后的价格是怎样。”

  科技支撑保安全,产销对接化风险

  种植中药材免不了有,但不合理使用农药,会对药材安全造成很大的风险。“滇离不开科技支撑。县里帮我们联系了省药研所的专家,遇到问题,我们拍照发给专家,很快就能拿到诊断结果。”

  产销对接,化解市场风险。“我们目前正和云南白药等企业协调,争取建设成白药原材料基地,实现以销定产,保证药材价格相对稳定。”

  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诀窍,“市场上价格高,采下的种子可以用来培育,等过上几年,这些品种驯化好后,卖种苗更赚钱。”

  “除了引导相关企业合作社规范化种植,我们还和一些龙头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开展品种储备工作,既瞄准当下,也为未来产业长远发展做好铺垫。”

出售优质滇重楼种苗 

    云南绿健大重楼开发有限公司(云南绿源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产业化推广、经营于一体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公司重点致力于天然植物的种植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人工种植项目开发。建立了标准化、规范化(GAP)研究、良种繁殖、示范及种植基地。公司坚持"开拓创新、诚信团结、励精图治"的企业精神,依托当地生物资源优势,努力打造云南滇重楼国际品牌,为人类健康作贡献。

       云南绿健大重楼开发有限公司(云南绿源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金1000万元。公司以特色生物资源滇重楼、金铁锁产业开发为基础,从事的滇重楼、金铁锁产业是应用其优良品种为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朝阳产业。

     公司于201212月初开工建设,公司基地的建设受到了昌宁县政府、田园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为运作方式,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己任、以滇重楼、金铁锁优质种苗繁育技术推广应用及建设科普示范基地为目标,提供一套成熟的生产优质滇重楼、金铁锁药材的种植规范化技术,对培育“云南绿健1号多芽重楼”和“绿健2号高产重楼”特色中药材产业起到领路人和带头人的作用。

  公司试图通过建立中药材种植技术咨询平台和培训机构,抓好栽培技术培训、大力培育示范点、示范户、以点带面,让农户掌握相关技术,安心种植、大胆种植、增加效益。

  目前,公司承租农户土地800亩,租期50年;在云南植物药物研究所和云南白药基地研究中心的先进培育技术和精心指导下,云南绿健公司(云南绿源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建成重楼良种繁育、种植基地380亩,白芨良种繁育、种植基地60亩,金铁锁(独定子)良种繁育、种植基地600亩,总投资2000多万元。

 滇重楼市场分析

    自2003年非典开始,重楼的价格就一路攀升,直至现在的480--680/公斤。那么重楼价格会不会再上一个台阶?本文旨在通过对重楼的社会需求态势、野生资源状况和家种培育情况的分析,以预测重楼后市。  

  一、野生资源萎缩,人工培育尚未形成规模重楼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都有分布,以云南的大理、、丽江、、保山、等地为主产区。 

    重楼开始涨价还要追溯到1995年,四川光大制植物厂抗病毒冲剂拓开了重楼销路,重楼用量加大,市场走势加快,价格升至14--17元/公斤,之后就在震荡中缓步走高。2003年春节前后,广州、香港、台湾发生“非典”急调数千件四川光大厂抗病毒冲剂支援疫区,植物厂正常储备量几乎销售一空。2004年植物厂急需补充原料,重楼刚刚产新植物厂便拨巨额专款派人到各产区订货,一时间重楼人气大升,加上云南白植物厂也率先赶到四川产区抢购,重楼价格很快升到38-40元左右。高价刺激使农民对重楼狂采滥挖,使自然资源遭到的破坏。2005年产新时重楼价格升至48-50元,购货者仍然云集主次产地,争先抢购。重楼属多年生植物,一般要生长5-6年以上才能供植物用,狂采滥挖使重楼生产难以为继,市场货源锐减。致2006年重楼价格居高不下,今年新货上市价格竟高达480-680元,重楼市场货紧的状况近期难以缓解。 
  为涵养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早在1997年,政府有关部门就提出了对野生重楼资源保护性开发和对野生重楼驯化栽培的实施办法。2002年6月重楼的人工培育获得成功,2004年云南建成了重楼种质资源库,目前,全国人工种植重楼面积近600亩,但重楼是多年生植物,估计在2009年将批量应市。 
  二、社会需求量逐年增加重楼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木植物七叶一枝花及同属多种植物的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的功效。对于疔肿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等症状有明显的疗效。      80--90年代以来除配方用植物外,重楼被开发用作多种中成植物材的原料,如云南白植物,百宝丹等,重楼社会用量不断增加。近年来80年代的老用户云南白植物的需求量有所减少,但是四川光大制植物厂生产的抗病毒冲剂市场业绩逐年走好,对重楼需求量稳步增长。还有江苏南通制植物总厂生产的季德胜蛇植物片,五十年代就名扬国天下,近年来更是俏销国内外市场,其主植物也是重楼。重楼近年来在全国各大中植物市场的走销量更是有增无减。 
  据了解,仅国内几家大型中成植物制植物厂年需求量就达15000吨左右,医院和中植物配方需求量达1000吨左右,而全国野生重楼年收购量不足15000吨。造成重楼的供求矛盾在逐渐加剧。 

一、重楼的资源枯竭    重楼每年的采挖期从4月份便已开始,可延续到8、9月份。由于重楼价格的逐年上扬,可观的经济效益驱动农民大量采挖,加上产区政府对重楼的长远发展重视不够,保护无力,导致采挖过度,重楼野生资源越挖越少,资源严重枯竭。据云南一产地收购商反映,在90年代一年可收购5吨以上,2000年后则难成吨位,近年***多只有50-60公斤的货源,几百斤的货源难以见到,目前手中仅有几斤的货源,资源已严重枯竭。
   二、重楼的家种资源难以发展    重楼,多野生于海拔700-3200米的山坡、灌木林或溪边、湿地,需要肥沃的沙壤土和腐殖土壤。它靠种子和根繁殖,并且重楼生长缓慢,有一年只长一节的说法,需生长5-7年才能采挖入药。种植方面,重楼种植的成活率低下,每亩地产量在120公斤左右,周期太长,要6年以上才能收成,且个头又痞又小,含量也不够,因此在生产上无法推广和扩大种植,生产发展不起来,只是零星种植,形成不了生产规模,产量极少。
    三、重楼的存货量已所剩无几    重楼主要是中成药厂家作投料用,药店及医院饮片用量较少,商家是随购随销,社会基本无库存。据对玉林药材市场的调查,往年商家库存量都在20吨以上,而今年全市场十多家专营商库存量只有3-5吨,估计亳州、成都、安国等其它地区合计库存已不超过100吨,库存量已所剩无几。尽管目前又面临产新,偶尔从边贸市场也有来货,但入市的货量稀少,促使其走势继续加快,价格再度上扬。
   四、重楼的用量刚性    重楼味苦,微寒、有小毒,入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之功效,在治疗慢性气管炎、神经性皮炎、外科炎症方面具有显著疗效,是配方用药以及多种中成药的原料。近年来中成药生产厂家投料量增加,如云南白药集团的宫血宁胶囊、四川光大制药厂的抗病毒颗粒、江苏南通制药总厂出品的季德胜蛇药片、湖南产抗病毒口服液和广东某些药厂产的抗感冒药等都已建立起良好的声誉拥有了极高的知名度,市场占比逐年增加,加上长年需要粉质好的出口及加工好饮片配方使用,重楼的年需要量有增,估计在1000吨以上。
   鉴于重楼资源枯竭、库存量稀少、难以发展家种、用量刚性等利好因素,预测重楼未来行情仍将继续强势,但在目前的高价位上,外界人士敢参与重楼的已经很少,加上几个主要用料的厂家还有一定的货源储备,高价刺激产新量或增多,当前的行情大幅上涨的动力仍不足


我们主要经营“核桃,大麻果,小麻果,桐子果;103果,山核桃,”等产品。公司尊崇“踏实、拼搏、责任的企业精神,并以诚信、共赢、开创经营理念,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以全新的管理模式,完善的技术,周到的服务,卓越的品质为生存根本,我们始终坚持用户至上 用心服务于客户,坚持用自己的服务去打动客户。 欢迎各位新老客户来我公司参观指导工作,我公司具体的地址是:昌宁县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达丙街小铺子三号正强果业。 您如果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或者有任何的疑问,您可以直接给我们留言或直接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会时间及时与您联络, 我们衷心的希望能与各届朋友合作,携手未来,共享成功的成果!

昆明佳种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产业化推广、经营于一体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公司重点致力于天然植物的种植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人工种植项目开发。建立了标准化、规范化(GAP)研究、良种繁殖、示范及种植基地。并在人工种植生产技术、种苗纯化技术、基因转化技术、成品的药用价值、食用营养价值,取得了成功的突破。 由于长期掠夺式的采挖,缺乏保护,重楼(白芨)资源日趋减少,重楼(白芨)的工业药用原料出现严重紧缺,现已列为云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重楼种植基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