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挂牌后多久上市企业如何高效进行资本运作

IPO通道收窄、市场环境待改善等因素催生了部分新三板公司寻求被并购的想法。A股公司往往看重新三板公司良好的成长性,而新三板公司则看重A股公司资本运作能力,通过并购可以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原标题: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升温

  今年以来,跨市场并购火热,A股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挂牌公司热情高涨。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年初至今,已有超过40家A股公司宣布并购新三板公司,涉及交易总额超过90亿元。市场人士认为,A股公司并购新三板挂牌公司受到双方相互选择的驱动。A股公司往往看重新三板公司良好的成长性,而新三板公司则看重A股公司资本运作能力,通过并购可以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对于如何在被并购和IPO之间进行抉择的问题,“如果每年有30%至50%的成长,企业可能选择IPO。如果业绩增长幅度不是特别大,或高度依赖于一些特殊客户,选择被并购的几率较大。”朱为绎认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如果挂牌公司未来一两年能够达到5000万元以上的净利润,并保持稳定增长,其实可以选择继续准备IPO。如果说利润小于5000万元,成长性也不够好,被并购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热情不减,但并非所有的并购案例最终结果都能如愿。

  今年2月26日,德艺文创宣布筹划重组,并披露了收购沃驰科技100%股权的计划。3月22日,德艺文创宣布终止重组。在此之前,沃驰科技2017年筹划被上市公司开尔新材并购,这笔交易同样未能成行。根据德艺文创公告,终止此次重组在于交易双方就交易的重要条款未能达成一致。

  联讯证券研究数据表明,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的成功率维持在七成左右。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数据,2017年以来,首次披露的上市公司收购(含定增入股)新三板企业的案例中,截至目前已实施完成的有66起,22起终止实施。

  周运南认为,新三板企业在寻求被并购时,要注意防范其中的风险。“不少上市公司市盈率处于高位,而新三板企业只能是12倍左右市盈率,股票转换时可能处于不利地位。这取决于谈判能力,尽量多要现金或者尽量提高市盈率;被并购的最大不确定性就是如果涉及发行股票并购,存在审核时被否的可能,特别是跨行业并购。”

  付立春认为,跨A股和新三板两个资本市场的并购,通常需要运作较长时间,实际推进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挑战。这一方面要求新三板企业增加自己的资产储备,把业绩做得更扎实。另一方面,A股和新三板市场之间的协调性还不够完善,同样的资产在不同的市场表现差异较大,这需要逐步改善。

  除了双方各自的需求推动跨市场并购持续火热,在业内人士看来,IPO通道收窄、市场环境待改善等因素催生了部分新三板公司寻求被并购的想法。

  3月26日,云南旅游公告称,拟以发行股份或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文旅科技100%股权,本次交易金额预计不低于17亿元。由于华侨城集团持有文旅科技60%股权,亦间接持有云南旅游49.52%的表决权,这起重大资产重组构成关联交易。本次交易完成后,文旅科技将成为云南旅游全资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10月挂牌新三板后,文旅科技曾尝试借壳ST宏盛上市,但交易方案最终未能落地。2017年7月,文旅科技以谋求境内资本市场上市为由从新三板摘牌。如果上述并购方案最终实现,意味着文旅科技放弃独立IPO,转而通过并购的方式注入上市公司。

  数据显示,随着IPO门槛提高,今年以来,主动放弃IPO的新三板公司呈现明显增长态势。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共有70家公司IPO终止审查,占2017年全年终止审查企业数(175家)的40%。1月、2月终止审查家数分别为12家、17家,3月撤回IPO申请的公司数量最多,达到41家。

  国盛证券认为,近期IPO审核趋严,对新三板产生两方面影响:部分原先有上市计划的新三板企业可能会放弃IPO,留在新三板市场发展。这有利于发挥新三板市场“苗圃”作用;有的新三板企业会选择被并购。

  “IPO审核从严,新三板企业IPO门槛增加了很多。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被并购的方式寻求更高估值很有吸引力。”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认为,新三板企业被上市公司并购有间接上市的意味。纳入上市公司体系后其估值水平一般会有明显提高,投资人也可以顺利变现退出。

  相比独立运作IPO的难度加大,周运南表示,新三板公司选择被A股上市公司并购这条路径,最大的好处有两点:一是退出的快捷性。目前的并购大部分以现金加股权方式,也有全部采用现金收购的案例,不管哪种支付方式,股东都能拿到不少现金。同时,可以置换一些上市公司股票;二是对业绩增长的刺激性。被并购时新三板企业基本上是以未来三年平均12倍左右市盈率进行。不少企业主会用手中的资金等资源冲击未来三年的业绩,为企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除了上述原因外,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长朱为绎认为,新三板公司IPO时间不可控,同时部分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乏力,促成跨资本市场并购盛行。“选择并购,对新三板公司而言是以时间换空间,对上市公司而言则希望借新三板企业提高业绩成长性。”

  4月21日,启迪桑德公告称,拟以现金13.8亿元收购关联方浦华环保100%股权。这成为今年以来A股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又一案例。

  公开资料显示,浦华环保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以水环境污染控制和水生态建设服务为主业的环保企业。公司于2016年3月挂牌新三板,2017年7月终止挂牌。从过去三年的财务数据看,2015年-2017年浦华环保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00万元、5300万元及5500万元。

  启迪桑德表示,此次并购有效整合了环保行业细分领域资源,实现了业务战略协同及优势互补,为启迪桑德打造环保全产业链发展目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及经验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启迪桑德为浦华环保开出的13.8亿元价码,成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的现金收购最高价。

  A股公司跨市场并购新三板企业并非新鲜事。由于公司股权结构、治理水平相对规范,近年来新三板企业越来越多受到A股公司的青睐。除浦华环保外,今年以来狼和医疗、联创种业、永利科技、华麒通信、泛远国际、遥望网络、文旅科技、远见精密等40余家新三板公司接到了A股公司抛来的“橄榄枝”。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23日,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含已摘牌)已公告45例,已公告并购案例数量同比及环比均有所增长。剔除少部分未透露并购金额的案例,已披露的并购规模突破90亿元。

  广证恒生研究报告指出,2016年至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案例数保持增长,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并购所在的行业看,工业、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居前三位,占比分别是36.48%、17.34%、22.58%。

  广证恒生认为,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包括三类:通过横向并购整合,获得更多市场份额;通过纵向并购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提升协同效应;通过多元化战略拓展新业务,挖掘新的盈利增长点。而新三板市场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寻找标的的便利。同时,新三板新兴行业公司数量多,覆盖的企业及业务类型丰富,上市公司寻并购标的时,便于筛选企业寻找合适标的。

  南山京石投资创始合伙人周运南认为,A股公司并购新三板挂牌企业保持高速增长。A股公司通过并购可以迅速发展做大,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整合。同时,对于新三板企业原始股东而言,提供了快捷的退出渠道。

  “新三板成为天然的标的池。”周运南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作为被并购主体的新三板企业而言,由于其在挂牌前后已经经历了股改流程,经历了券商、会所、律所等的督导规范,企业运营的相对规范,财务数据、信息公开相对透明,市场价格的估值具备参考性。

(原标题:新三板资本运作“开挂” 挂牌企业三管齐下)

对11640家挂牌企业来说,2017年绝对是资本运作大年。

抛开新三板做市指数高开低走,跌破1000点不提,部分新三板企业的资本运作却像开了外挂。

截至12月28日,26家新三板企业过会,远超上年的2家,且准备过会的项目中,三分之一来自于新三板。

此外,2017年无论是新三板公司主动发起并购还是被上市公司收购,并购数量和金额均远超2016年。

2017年,新一代融资工具“双创债”和“双创可转债”,在新三板落地生根……

2017年新三板企业资本运作最大的业绩来自IPO,企业有了巨大斩获。

以达合金(832675.OC)IPO为例,12月5日,福达合金IPO申请通过证监会发审会,成为第一家过会的新三板做市企业,也是第一家过会的曾经含三类股东的企业。

回顾福达合金走过的IPO之路:2015年7月1日福达合金挂牌新三板;2015年9月18日,福达合金改为做市转让;2016年6月24日申报IPO被受理,股票暂停转让;2017年8月22日,福达合金在新三板终止挂牌;2017年12月5日,排队529天后,福达合金IPO申请过会。

事实上,2017年,新三板市场交易低迷叠加市场IPO提速,促成新三板企业冲刺IPO的热潮。

12月20日,广证恒生新三板研究总监赵巧敏告诉记者:“2017年新三板企业资本运作最特别的是IPO节奏的变化。2016年四季度以来,许多新三板企业转去IPO。”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目前IPO准备过会的项目中,有三分之一来自于新三板,新三板成为最大的Pre-IPO市场。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138家新三板企业处于首发申报阶段。2017年前11个月,新三板IPO首发申报企业95家,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67家。从接受上市辅导的企业数量来看,2017年共有348家挂牌企业接受上市辅导,较上年同期211家增加137家。

新三板企业IPO数量暴增、潜力扩张的背后,一个新动向值得注意,困扰新三板IPO的“三类股东”问题的解决现出曙光。

12月,曾含三类股东的福达合金、科顺防水(833761.OC)、粤飞数据(832745.OC)过会,

此后,含有三类股东的文灿股份(832154.OC)、凌志软件(830866.OC)、金丹科技(832821.OC)、捷昌驱动(830948.OC)、金宏气体(831450.OC)也纷纷在证监会官网预披露更新,业内认为,这相当于监管层发出信号:新三板企业IPO的最大阻力“三类股东问题”有望解决。

事实上,新三板并购热度远超上年。“2017年是新三板市场并购大年。”12月20日,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新三板研究负责人诸海滨告诉记者,“无论是新三板公司主动发起的并购还是被上市公司并购,并购数量和金额均远超2016年。”

据诸海滨介绍,2016年新三板发起并购316起,2017年则接近2016年的3倍,2016年新三板发起并购金额不足百亿,2017年已达231亿。2016年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发生79起,2017年数量达92起,2016全年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金额363亿,2017年达413亿。

“可以看到,新三板公司发展到现阶段,外延整合需求旺盛,因此今年新三板企业主动发起并购数量翻番。对于部分精品公司而言,被上市公司并购成为新出路。”诸海滨说。

从方向来看,新三板市场以被并购为主,其根源在于:2017年新三板市场持续低迷,市场缺少流动性,挂牌公司和投资者寻求多种退出途径,被A股公司收购也被看作是新三板投资者曲线退出的重要方式。

“2017年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30例实施完成,同比增长20%。”赵巧敏表示,在目前IPO过会率降低,审核趋严的情况下,对于达不到上市条件或过会可能性较低的新三板企业来说,并购市场是值得关注的资本市场发展路径之一。

她预计,“2018年还会是并购大年”。

2017年,从“双创债”到“双创可转债”,新三板创新层企业新融资模式破冰。

以首单获批可转债蓝天环保(430263.OC)为例,第一期可转债发行规模为2000万元,据其方案可转债总规模在1.5亿元以内,期限3年,对应票面利率为第一年2%、第二年4%、第三年12%,转股价为5.2元。

12月27日,蓝天环保董秘王海涛介绍,首单获批的蓝天环保成功发行可转债用了5个月,发行可转债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设计出合理的商务条款,让市场和投资人接受。

据记者统计,截至12月28日,新三板有3家企业――蓝天环保、旭杰科技(836149.OC)、伏泰科技(832633.OC)――发行双创可转债,总额达0.706亿元。

2017年以来,包括上述3家企业发行的“双创可转债”,共有11家三板企业发行“双创债”,涉及金额达20.63亿。

事实上,“双创债”试点早已开展。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新三板有12 家公司发行双创债,募资总额达20.88亿元。截至12月28日,2017年以来共有25家新三板公司披露了“双创债”发行方案或预案,涉及金额25.55亿元。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三板挂牌后多久上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