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每天死亡人数因父母玩手机致孩子落水死亡人数是百分之几

原标题:再这么玩手机,伤害的是孩子感受快乐的能力!美国针对低头族父母的最新研究

这里是清华爸+复旦妈打造的原创亲子平台,

分享身边育儿达人(尤其是爸爸们)的育儿经,

多元教育理念的碰撞与启发,

予教育以理性,予育儿以灵感

————————————————

本文是给低头族父母的,包括po主自己。因为做微信的关系(其实是借口)总是要经常对着手机,包括陪孩子的时候,结果有一次四岁的闺女哀怨的说“你们大人总是这么忙么?”听得我心里咯噔一下。

今天“爸爸真棒”在美国的小伙伴特雷西与您分享一下美国的一项最新的研究结果——手机引起的父母的注意力分散会影响孩子发育中的大脑,损害他们感受快乐的能力。

没有什么人能比一个孩子更加需要大人的关注;

与此同时,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一只不停鸣叫的手机更能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当孩子和手机一起争夺我们的关注的时候,结果发人深思。

父母注意力分散竟伤害孩子处理快乐的能力

小白鼠妈妈&痴迷手机的父母

最近,发表在美国《平移精神病学》杂志上一项基于动物实验得出的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在照顾孩子时注意力分散,会对孩子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其中受到最大伤害的,是孩子处理快乐的能力。

科学研究以小白鼠作为对象,而其实验场景却和我们当下的亲子互动情形非常相似——老鼠妈妈在育儿过程中受到干扰,注意力分散,人类的父母则痴迷于高科技设备。

加州大学儿科与解剖神经生物学教授,Tallie Baram博士和她的同事们,使用小白鼠作实验,研究在良好的养育条件下,如果母亲对孩子的注意力时常被破坏,会对新生小白鼠产生怎样的影响。

Baram把一些母鼠和它们的孩子放进特制的笼子里,笼中没有足够材料让母鼠铺窝。这足以让母鼠四处奔波,想要找到更好的居住条件,也令小老鼠们得不到母亲连续的、充分的关注。

等小老鼠长大以后,Baram和她的团队将缺乏关注的小老鼠与在正常条件下成长的老鼠进行了比较。

研究者比较了老鼠们饮用糖水的数量,以及它们与同伴玩耍的情况——这两个结果是研究动物快乐程度、情绪发展和心理感受的重要指标。

研究者发现,得不到必要关注的老鼠饮用糖水更少,花在与同伴追逐玩闹上的时间也没有对照组多。

“我们都很震惊,”Baram博士说,“我们不得不重新回顾整个实验,看看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到底是什么改变了老鼠的成长过程?它们接受了怎样的异常信号?”这些老鼠拥有足够的食物,在正常的温度下成长,体重也适当。另外,它们与母亲相处的时间也和其他老鼠一样长。

成长过程中唯一不同的,是实验组的老鼠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关注类型不同。它们的妈妈,因为缺少筑窝材料,表现很不稳定。比如说,它们没有像对照组母鼠那样经常性地去梳洗自己的孩子,也没有好好指导孩子:什么时间应该吃东西,什么时间应该和朋友去玩。实验组母鼠的注意力太过分散,经常紧张地东张西望,想要改善筑窝环境。

父母持续关注帮助孩子发展正常的情感系统

快乐感受系统也有窗口发育期

实验说明,和视觉、听觉等感觉系统一样,快乐感受系统的发展也有一个重要的“发育窗口期”,在此期间,新生儿需要从母亲那里获得特别的信号,以使神经系统正常发育。

在老鼠实验中,缺乏持续、重复和可靠的关注,影响了动物感受快乐的能力。

我们需要不停地倾听有韵律的声音,耳朵才能学会辨别语言和音乐中复杂的规律;

我们要不停看有规律的事物,才能发展出成熟的视觉系统。

我们同样需要可预测的、持续性的事物,帮助情感系统发育成熟……以前并没人发现这一点。

加州大学Baram博士

对于人类来说,在婴儿期,也可能存在相同的重要时段,在这个时段中,孩子需要得到母亲和父亲可靠的、持续的关注,来发展出正常的情感系统。

孩子需要知道,每天的特定时间里,父母会送来食物;

玩具出现的时候,妈妈会和他一起玩

如果妈妈经常被电话或短信提醒干扰,接着就拿起电话忙个不停,那么常见的模式就会被打破,孩子的情感发展就会受到干扰。

而其他的科学研究进一步表明:快乐感知系统发育不全,会导致更多情绪问题,比如抑郁和焦虑。

低头族父母让孩子感觉自己一点都不重要

对年龄大的孩子同样有伤害

那么,对于年龄更大的孩子来说,父母痴迷于手机,是不是就没关系呢?

最近一项调查表明,如果父母在吃饭、聊天、出门游玩或者一起看电视的时候玩手机,会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孩子感觉自己不重要。

AVG技术公司针对6000名来自世界各地(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英国、捷克和美国)的8到13岁儿童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

如果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被手机分散了注意,32%的孩子会感觉自己“一点儿也不重要”。

孩子们表示,他们不得不和高科技产品争夺父母的注意力,28%的父母承认,这种情况确实在发生。

54%的孩子认为,他们的父母在手机上花费了太多时间。52%的家长同意孩子们的观点,并且担心自己会成为孩子的“坏榜样”。

“我确实感到自己无法平衡‘对电子设备的依赖’和‘集中注意力与孩子相处’之间的关系。”一位参与调查的家长承认。

我们的孩子越来越早地接触电子设备

孩子们从父母那里获得各种各样的暗示,他们以我们为榜样,向我们学习电子设备的使用习惯

作为父母,很多人在家里简直离不开电子设备

但却有四分之一的家长告诉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少玩手机和iPad

“你都做不到这一点,怎么要求自己的孩子能做到?”

我们是第一代全面接触电子设备的家长——智能手机、互联网……它们全天候的呆在我们的口袋和皮包里。然而,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放下手机,更专注地和孩子们相处。

记得提醒自己——孩子远比我们的工作邮件或者朋友圈的帖子更重要——我们不仅自己要明白这点,也要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对他们的重视和爱。

最后进入技能get√时间,与您分享一段来自babystepcn1分钟小视频——拿走宝宝手中的平板电脑,让大自然教他新知识po主以为对孩子适用,对咱们低头族的父母也同样适用:)

视频来自微信公众号babystepcn——好莱坞第一育儿频道BABYSTEP的官方订阅号,1分钟get√来自好莱坞的育儿视频。您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观看视频及文章的全部内容。

想要了解更多?长按??底部二维码,然后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我们,然后:

◎ 输入“爸爸说”,聆听有想法的爸爸们的育儿故事;

◎ 输入“棒学堂”,看看牛爸牛妈传授的学习秘籍;

◎ 输入“他山石”,阅读国外最热门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 输入“育儿经”,获得身边最热门和实用的育儿知识分享;

◎ 输入“特会玩”,一起和孩子有创意的玩;

◎ 输入“讲故事”,看看可以疗愈孩子的精彩故事;

此文对您有帮助么?欢迎在下面留个印让我们知道一下

“我爸爸在家时,一天24个小时,有十几个小时在玩手机”、“如果我打扰他们玩手机,他们会揍我吧”,这样的话出自孩子之口,作为家长的你是否感觉有些惊讶?近日,·齐鲁壹点“名师说”拍摄小组来到济南经五路小学,就家庭手机使用情况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齐鲁晚报记者 徐洁 见习记者 潘世金 实习生 夏晨雨      

孩子眼中的“手机奴”家长

“你从多大开始接触手机?”“通常用手机做些什么?”带着这些问题,3月37日,“名师说”拍摄小组的记者来到经五路小学,随机采访了多位小学生。面对镜头,孩子们坦诚大方,有的孩子说:“七八岁开始玩手机”,而有的孩子说:“从三四岁就开始接触手机了。”

在这一规模不大的小调查中,记者总结,与同学朋友通过微信、QQ聊天、听故事、看视频是孩子们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学习需要依赖网络查阅资料,因此,有时候手机也会充当查阅学习资料的工具。

当记者抛出“你的父母爱玩手机吗?”的问题时,孩子们的话匣子似乎一下子打开了。受访的孩子们说:“我爸爸特别喜欢玩手机,我妈妈一般不玩手机”,“经常玩,一般24个小时得有十几个小时抱着手机看”……

“如果打扰到他们玩手机会怎么样呢?”孩子们的话变得“控诉”味道十足,“装听不见,继续玩”一位乖巧的女孩说;“我从来不打扰他们,但是我觉得如果我打扰他们,他们应该会揍我吧!”一位胖胖的小男孩回答。

放下手机,父母孩子得一起努力

经五路小学班主任老师孙艳艳曾在校园中做过一项调查。她说,现在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特别是智能手机还是很普遍的,智能手机便于沟通和交流,拓宽了获得信息的渠道,开拓了学生的视野,特别是不少学生使用手机参与网上课程,解决了家长接送的困难,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容易沉迷。

孩子对手机“兴趣浓厚”想必是许多家庭头疼的问题。孙艳艳说,解决这一难题,她总结了“四个一”,一为“说一说”,班级开展辩论会,让学生正确认识电子产品的利和弊;二为“写一写”,组织亲子大讨论,制定手机使用公约,明确规定每天或每周使用的时间和次数,父母孩子互相监督,班级定期总结表扬;三为“变一变”,当孩子想通过玩电子产品放松休息时,父母要学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用亲子游戏,户外运动,有趣的书籍取代电子产品;四为“换一换”,家长在孩子常使用的电子产品上,安装绿色上网软件,限制孩子浏览垃圾信息,控制上网的时间。对于必须使用手机的孩子,可以考虑更换功能单一的卡片机。

不过,受访的孩子们与孙艳艳老师一致的观点是,爸爸妈妈们需要和孩子一起放下手机,拿起书籍,不负美好春光。快扫描下方二维码,听听关于手机,孩子和老师们怎么说吧。

名师怎么说,扫码看视频。

原标题:“不让玩手机我就去死!”14岁男孩连砍自己6刀,背后的真相让无数家长深思!

少年挥刀自残、跳楼自杀

8月的一天,宁波妇儿医院的唐医生,一个夜班接待了2个让他心痛的孩子,一个是自残,一个是自杀。

晚上十点多,一名14岁的男孩被爸爸紧急送到了医院,男孩左手腕被砍6刀,血流不止,医生以为孩子遇到了坏人,谁知一问竟然是自残!

这名男孩叫小孟,喜欢用手机玩游戏,爸爸劝他不要玩,并责骂了他几句。

小孟转身走进厨房,右手拿起菜刀,朝自己左手腕砍了下去,连砍6刀,刀刀见骨!

小孟爸爸吓坏了,赶紧抢过菜刀,抱起孩子冲往医院,万幸没有伤及桡动脉,捡回了一条命。

小孟的手术几乎忙了一个通宵,第二天一早,唐医生正准备下班休息,急诊又来了一个男孩,这次是跳楼自杀,原因竟然也是因为玩手机。

这名男孩10岁,叫小童,早上跟姑姑在一起,他想玩手机,姑姑担心对眼睛不好,制止了他。

一转身,小童打开窗口,就从六楼跳了下去。

“一句话没说就跳下去了,我想拉都来不及呀!”小童的姑姑哭诉道。

小童被送往医院时,双侧瞳孔散大,心率几乎为零,唐医生判断,孩子可能不行了。

快速把孩子送进抢救室,坚持了1个多小时的心肺复苏,仍旧没有抢救过来。

宣布孩子死亡时,小童的家人悲痛欲绝,几乎晕倒。

一个夜晚,亲眼见证了2个因玩手机被毁掉的孩子,唐医生禁不住发朋友圈感叹:孩子的心理健康必须重视。

不让玩手机就自残、自杀,多么可怕的逻辑,有多少这样的孩子,正在悄悄被手机毁掉!

2016年,我国首份儿童安全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国内3-6岁的幼儿中,手机接触率已经高达91%,到了9-10岁,已经和成人使用行为相差不多。

手机,逐渐替代了父母的陪伴,我们的孩子,几乎成了手机的孩子。而因玩手机酿成的悲剧,更是件件触目惊心。

上课玩手机被没收就跳楼!

孩子如此脆弱,到底是谁的错?

6月份,山西太原某中学15岁的学生小刘,因在课堂玩手机,被班主任老师发现后没收。

恰好到了放学时间,老师没来得及批评教育他,小刘和同学一起离校回了家。

晚上,老师及时与小刘父亲电话联系,说明了情况,在外的父亲便跟儿子通了一个电话。

谁知当晚10点,小刘竟然在家跳楼身亡!

悲剧发生后,家长情绪激动,一度要找当事老师质问,吓得老师四处躲避。

小刘所在的学校校长,第一时间站出来,写公开信力挺老师:手机该没收还得没收,学生该管还得管。

无独有偶,深圳宝安,也有一位初中生,因为上课玩手机,老师告诉了家长,家长批评了几句,他一气之下,跳楼身亡。

暑假期间,四川绵阳一位中学生,因为放假天天在家玩手机,被父母批评教育,竟然留下一条“爸妈,永别了”的短信,跳河自杀。

幸亏河边的交警和群众抢救及时,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类似事件频频发生,每一件都让做父母的胆战心惊。

上课玩手机老师该管吗?当然该管?那出了问题到底是谁的责任?

教育,首先是家庭教育,其次才是学校教育,孩子出现问题,家长是第一责任人。

青春期任性、自私,不能忍受挫折的孩子,都是幼儿期父母过于娇惯、宠溺、无原则性,没有形成良好的规矩。

为人父母,我们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不是金钱,不是豪宅、豪车,而是要教会他为人处事的规矩,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所有孩子出现的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

每一个手机成瘾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手机成瘾的家长。

许多父母,一边呵斥孩子不要玩手机,一边自己沉溺在手机里不能自拔。

凭什么大人能玩手机,孩子就不行?“只许自己放火,不准孩子点灯”,是许多父母的通病。

如果父母不能管理好自己,还有什么权威去命令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手机是一个新奇的世界,它可以拍照,可以聊天,可以玩游戏,可以了解更精彩的世界。

许多时候,是父母亲手把手机送到了孩子手里。

孩子闹腾,需要人陪,给他一部手机,听故事、看动画、玩游戏,瞬间整个世界都安静了,父母也省心了。

殊不知,孩子的手机瘾,就是这样慢慢染上的,手机正在悄无声息的绑架着我们的孩子。

天长日久,手机成了孩子最亲密的伙伴,他不再需要父母的陪伴,只需要一部手机。

当孩子对手机已经形成强烈得依赖时,再夺走他的最爱,就等于要了孩子的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有的孩子问题,折射的都是父母。

小孩1岁就开始张嘴,3岁就什么都会说了,他说的内容,首先来自父母。父母怎么说,孩子就怎么学。

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孩子在12岁以后的叛逆期出现问题,一般是6岁前没有形成良好的规矩。

三四岁的孩子,如果他想要一个玩具,你没给他,最多就是哭闹,躺地下打滚。

但到了十三四岁,如果他要玩游戏,你不让玩,他就会有好多方法来惩罚你,比如离家出走,跳楼自杀,服毒自杀。

因为他知道,父母是爱他的,父母的爱是没有限制的,只要他使出杀手锏,父母就会答应他任何条件。

三四岁的孩子,会用哭来威胁你,如果你从了,到了十几岁,他就敢用死来威胁你!

十多岁的孩子,跟本不知道死亡的含义,他只是想利用父母的爱,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美国一位教育家说:最好的家庭教育态度,应该是和善而坚定的。

第一,我是爱你的,我会陪伴你。第二,我是有原则的,你必须遵守!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态度。

作为父亲,要理性而和善,我有力量,但不轻易使用暴力,让孩子在心里尊重你、佩服你。

作为母亲,不能只是感性的爱孩子,还要立场坚定,孩子有什么难处,你可以帮他,但不能没有规矩。

惯子如杀子!父母在教育上的每一次妥协和放纵,都会给日后造成不可弥补的遗憾。

孩子的人生道路,都是跟着父母的脚步一步步走来的,愿每一对父母,都能以身作则,重视家庭教育,避免悲剧再一次发生。

希望以上育儿经验,能对家长有所帮助。

关于作者:窈窕妈妈(ID:iiimum),有两个逗比孩子的二胎妈妈,用漫画和文字,分享海量育儿知识、解读婚姻情感生活。陪伴千万妈妈和孩子的成长。授权请联系窈窕妈妈(ID:iiimum)

1、团 | 每本不到5元!《畅销全美幼儿英语分级读物》2-10岁扎实、轻松学英语

2、团|从小爱读故事书的孩子,赢在这里!一本不到5元,共353个故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世界每天死亡人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