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场外期权诈骗个股期权

原标题:证监会警示场外个股期权交易风险,提醒投资者不轻信不参与

每经记者杨建,每经编辑谢欣

每经记者杨建,每经编辑谢欣

近期,监管层对于场外个股期权交易的监管在不断加码,此前证券业协会自4月11日起,暂停了券商与私募开展场外期权业务,而4月12日证监会网站就发布了《场外个股期权交易风险警示问答》,提醒投资者高度警惕一些违规招揽普通投资者做场外个股期权交易的互联网平台,不轻信、不参与,以免上当受骗,遭受损失。

证监会以问答形式提示风险

近期,场外个股期权交易成为监管的重点。《每日经济新闻》曾对场外个股期权交易的一些乱象进行了深度调查报道,该系列报道得到了监管层的关注。此后基金业协会宣布暂停涉及场外期权业务的期货资管新增备案,时隔不久,在4月11日,证券业协会叫停了券商与私募开展的场外期权业务。

在4月12日,证监会网站发布《场外个股期权交易风险警示问答》,提醒投资者,一些提供场外个股期权交易服务的互联网平台没有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内控合规机制不健全,权利金要求过高,缺乏资金第三方存管机制,存在明显风险隐患。

证监会表示,近期一些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群组等方式招揽客户,为投资者提供场外个股期权交易服务。投资者无需开通证券账户,也不必进行视频认证,仅提供身份证号和银行账户即可完成注册。投资者在确定操作标的、看涨看跌方向、持有期限,并接受期权报价(即权利金)后,即可买入成为期权的权利方。以看涨期权为例,若行权日个股价格高于约定价格且上涨金额大于权利金,则投资者盈利;若上涨金额小于权利金或个股出现下跌,则投资者损失部分或全部权利金。

证监会进一步强调,这些平台没有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内控合规机制不健全,权利金要求过高,缺乏资金第三方存管机制,存在明显风险隐患。此外,这些平台往往使用“高杠杆”“亏损有限而盈利无限”“亏损无需补仓”等误导性宣传术语,片面强调甚至夸大个股期权的收益,弱化甚至不提示个股期权风险。投资者通过这些平台参与场外个股期权交易,存在较大的风险,若平台存在欺诈行为或者发生“跑路”等风险事件,自身权益难以保障。请投资者高度警惕,不轻信、不参与,以免上当受骗,遭受损失。

投资者需小心中介“野盘”

此次证监会网站发布《场外个股期权交易风险警示问答》主要针对的是一些互联网平台违规招揽投资者参与场外个股期权交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自2018年1月下旬以来,越来越多关于场外个股期权交易的推广信息出现在各大微信群中。曾有一位业务员兴致勃勃地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现在市场波动比较大,配资的风险也高,不如试试场外个股期权交易。假如你要购入名义本金10万元的股票,利用场外个股期权,最低只要5%,即5000元的权利金就能买入。如果股票上涨10%,那么你就能盈利5000元,也就是本金翻倍;如果股票下跌10%,那么你可以选择不行权,损失也就只有5000元权利金,只要选对方向就能盈利。

实际上按照相关规定,参与场外个股期权投资的机构,不仅要通过相关测试,还要有长期的模拟交易经验等条件,此外还有资金门槛。而有些场外个股期权中介是刚刚注册成立的,根本就不具备相关测试的条件,不具备在券商备案的条件。这类中介机构也并非是其对外宣称的私募机构,有私募人士就对此指出,像这样的平台,很可能就是自己搭建个假平台,与投资者做对赌盘,对手方就是这些中介自己,是明显的“野盘”,客户缴纳的名义金也就没有安全性可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谈业务为名和一个业务员取得了联系,据该业务员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目前开发了自己的软件,对于资金量小的散户可以通过软件就能操作,通过软件下单,然后公司总部再与券商对接。实际上这些中介的开户平台也很简单,在其公司自己的公众号或APP上就可以开户,没有任何的测试要求及资金门槛要求。

个股期权,场外期权是交易双方关于未来买卖权利达成的合约。就个股期权,场外期权来说,期权的买方(权利方)通过向卖方(义务方)支付一定的费用(权利金),获得一种权利,即有权在约定的时间以约定的价格向期权卖方买入或卖出约定数量的特定股票或ETF。专注个股场外期权投资,联系电话:

经历3个月酝酿,证券业协会8月1日正式发布场外期权业务交易商名单与挂钩个股标的。共有16家证券公司拿到展业资质,券商场外期权业务结束暂停状态,开启规范化进程。

按照场外期权新规,监管对交易商实行分层管理,一级和二级交易商获得不同的交易权限,这意味着场外期权业务将更多的向风控能力、综合实力更强的一级交易商集中,业务格局面临重新洗牌。

根据名单,场外期权业务一级交易商共7家,包括广发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中金公司、招商证券、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场外期权业务二级交易商共9家,包括财通证券、东方证券、东吴证券、国信证券、海通证券、平安证券、申万宏源、中国银河和浙商证券。

“获得开展场外期权业务的一级交易商资质,按照新规定的要求把规定动作都做到位之后,就可以开展场外期权业务了。”作为刚刚获得证监会关于申请场外期权一级交易商资质无异议函的券商之一,华南地区某上市券商的衍生品业务部门相关人士告诉上证报记者。

据了解,券商获得场外期权的交易商资质后,与客户签订框架性协议,包括投资者适当性资格的审查等,类似的流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并非复杂流程,大多数都可以在前期就提前布局准备。

“我们基本上已经处于非常快就可以恢复开展相关业务的阶段,待一些规定动作的小细节进一步落实和确认之后,这块业务就随时可以开展。”该相关人士表示。

不过,拿到一级交易商的资质并非易事,这在证券业协会日前公布的场外期权业务一、二级交易商名单上可见一斑。分类监管前,几乎是全市场的券商都在参与的业务,现在可参与交易的只有16家。其中,一级交易商须较近一年分类评级在A类AA级以上;二级交易商须较近一年分类评级在A类A级以上。

据多位券商人士介绍,早在5月中旬监管层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公司场外期权业务监管的通知后,他们便按照相关新规定,提交了成为相关业务交易商的申请材料。

在等待审核的过程中,这些提出申请的机构除了需要根据上述通知对内部制度和业务流程进行紧锣密鼓的重新梳理之外,还要接受严格的现场检查无论是券商对投资者适当性、合规性的把控,还是其自身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抑或是技术系统及专业人员,都有系统又细致的检查。

一级交易商与二级交易商的区别在于,经证监会机构部确认后,一级交易商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开立场内个股对冲交易专用账户,直接开展对冲交易。经证券业协会备案,二级交易商通过与一级交易商开展衍生品交易进行个股风险对冲,不得自行或与非一级交易商开展场内个股对冲交易。

一家获得二级交易商资质的沪上券商表示:“一级和二级交易商权限差异非常大,一般来说,场外期权交易对手越多元,对冲效果越好,而二级交易商只能与一级交易商开展交易,一级交易商获得明显的优势地位,新规下场外期权业务将不断向一级交易商聚集。”

在业内人士看来,场外期权新规本质是为了控制风险,因此有意推动该项业务向龙头券商集中。而对另外9家二级交易商而言,虽然有开展业务的资质,但过去的盈利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财通证券相关人士表示,场外期权业务中,无论从客户投资习惯和市场需求来说,还是从对冲收益来说,个股期权业务的利润贡献都是较高的,二级交易商因为没有议价能力,需求客户更倾向于直接与一级交易商直接交易,因此盈利模式尚不清晰。

上述财通证券人士进一步分析称,二级交易商虽可自行开展股指期权、商品期权的对冲交易,但股指期权业务因需求方通常为银行或者量化对冲团队,自身定价能力较强,利润空间不大。商品期权作为传统的衍生品业务,一方面产业客户大多是期货客户的进阶,另一方面各期货交易所也在加紧推出场内期权业务,因此对券商来说是与期货风险子公司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且客户优势并不明显。以上几类期权业务能否产生足够的收入或利润来支撑二级交易商有待进一步观察。

另一家获得二级交易商资质的券商表示:“虽然赚不到什么钱,但至少获得了展业资质。此前一些业务规模靠前的券商,因为公司未能在分类评级中进入A类,并不在交易商名单中,未来将无法继续开展相关业务。”

据悉,大部分券商的场外个股期权合约都不会超过1年,可以预期,到明年中旬,存量的业务就可以完全出清了。

在券商人士看来,前期野蛮生长的场外期权市场,在新规下必将经历短暂的“阵痛期”,券商场外期权业务正在迈入规范化交易的新阶段。

财通证券表示,交易商的分层管理对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是一个利好消息,代表着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走向规范化发展,夯实基础才能走得更远。对券商来说,这是一个短期冲击、长期利好的影响。冲击在于严格的准入限制对投资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券商投资者适当性调查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利好在于随着合格投资者的市场培育和券商的规范化运作,参与者能更好地运用场外期权风险管理工具这一基本功能,避免或限制一些杠杆交易,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整体场外业务蛋糕做得越大,无论对整个市场还是个体交易商都是利好。

据了解,上述通知里的新规定除了提高投资者门槛、对参与相关交易的管理细则和把控要求进一步细致之外,监管层的窗口指导还对期权结构的类型有一定限制。“严禁交易商与客户开展单纯以高杠杆投机为目的、不存在真实风险管理需求的场外期权业务。”在强调风险管理需求的交易目的之下,各家有一级交易商资质的券商未来或将主要以收益封顶的期权产品结构为主。

至于相关业务的市场份额,前述相关人士坦言,在新规定之下,投资者门槛大幅提高,能参与的对象便大幅减小了,即便参与交易的券商数量也大幅降低,市场份额仍会有一定程度的萎缩。

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市场份额会被压缩,从全局角度看,对券商参与场外期权交易实施分类管理,有助于行业的规范化,利大于弊。正规军们再也不用担心有害群之马给整个行业的业务开展带来负面影响。

“以后不管是券商还是客户,都会是由更加专业的人来做交易对手,场外期权业务的管理也将从原来的粗放型走向精细化。”前述华南地区某上市券商的衍生品业务部门相关人士表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股场外期权诈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