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上调关税上调什么意思是啥意思?要对我国落井下石吗?

自打中美贸易战以来,欧盟“站队”就一直很摇摆,一会儿说与中国一起捍卫多边贸易,一会儿与美国谈判以求“豁免”。欧盟支持谁反对谁很重要,对中美都很重要。中国最担心的是,欧盟落井下石。幸运的是,这种最糟糕的局面并没有出现。

欧盟经济与金融事务专员皮埃尔莫斯科维奇星期六(4月21日)对路透社表示,“选边站意味着我们会加入一场冲突,而这不是处理问题的方式。当然,贸易失衡需要得到解决,其他贸易问题也需要得到解决,但不能以冲突的方式去解决。”

此前,美国希望欧盟能在美中贸易争端中站在自己一边。美国很清楚,单挑中国已经力不从心,毫无胜算 。特朗普给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要求“合力反击中国不公平经济实践和非法获得知识产权”问题。欧洲也面临美国的勒索压力,特朗普趁人之危迫欧盟就范。

美国是欧盟最大的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而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和第二大出口市场。因此,欧盟通常不希望卷入美中之间的任何贸易冲突。欧盟保持中立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得罪中美任何一家都会让欧盟受伤。

但是,由于欧盟与美国存在传统的跨大西洋安全合作关系,因此欧盟“不选边站”的立场,其实就是站在中国的一边。这与欧盟与美国狼狈为奸,在乌克兰事件和英国间谍中毒事件上群殴普京形成鲜明对比。欧盟不落井下石,对中国是可以接受的结果。这是中国在外交上合纵连横、各个击破的胜利。

正因为如何,美国网民在社交媒体对欧盟极尽辱骂之能事。有的指责其“闷声发大财活和稀泥”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有的说, “欧盟搞绥靖是有传统的,因此弄出过两次世界大战,靠美国去解救,现在他们只不过是重复老毛病而已。”

欧盟不选边站,也并不是多么喜欢中国,而是对美国抛弃世贸规则深悟痛绝。美国在钢铝关税上放过了欧盟,只是判了欧盟的“缓刑”。欧盟不得不做出重大妥协,愿意降低美国汽车等关税。

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历史上,“301条款”臭名昭著,遭到很多国家抵制。中国不是美国“301调查”唯一的受害者,欧盟历史上也多次成为美国“301调查”的对象,深受其害。特别是德国,不会忘记曾被美国贸易政策狠狠“搞过”两次的惨痛经历。

欧盟政界及工商人士清楚,无论是最近的“301调查”,还是美国稍早前公布的进口钢铁和铝产品的国家安全调查(232调查),都是高高举起的贸易保护主义大棒。欧盟与中国一样,都是全球自由贸易化的推动者,也是利益获得者。实际上,欧盟和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形成了“唇亡齿寒”的关系。

我们切不可因为欧盟“不选边”沾沾自喜。欧盟只可战术性的利用,而不可战略性的信任;因为从二战后,他们没有军事和外交上的独立性,他们和美国是一体两面,他们的共同利益远远比我们大得多。靠天靠地靠自己。欧盟永远不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切不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中美贸易战是一个照妖镜,可以分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与美国跟得最紧,也动辄对中国挥舞关税的大棒。对那些落井下石的小人,必须也拿起大棒立威。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否则,狗仗人势的美国“跟班们”,都把一个堂堂大国当软柿子捏。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美国优先”所掀起的海啸还是扑向了印度。媒体报道,5月10日,美方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状告印度,理由就是印度没有按照要求取消对大米和小麦产业的扶持,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并未遵守承诺。“海外探客”认为,对印方来说,这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一段时期以来,印度对美国是存在幻想的。  1、印度拒绝参与“带路倡议”,希望从贸易大战里坐收渔利

在第5次“战略经济对话”中,印方以涉及克什米尔主权为由,再次拒绝支持“带路倡议”。面对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印方还表示不会选边站。事实上,如果战事打响,印度对华出口的棉花和糖都会受到影响。

印度更多地表现出投机心理,希望坐收渔利。印方公开“示弱”,表示印度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很小,只是规则的接受者而非制定者。另一方面,印方尽管不点名批评贸易保护主义,但话锋一转反而向最大邻国推销印度农产品,尤其是大豆。印方试图挤趁机占美国农民的市场份额。印度还落井下石,趁着美国对华发难,也发动攻势,仅仅2018年的前2个月对华发起8次反倾销调查。不过,印度想趁人之危获取利益的想法完全受挫。不仅没能缩小贸易逆差,而今美国还调转枪口,将“渔翁”印度当成了猎物。早在4月13日,美国就把印度列入了“汇率操纵国”的观察名单。此次在WTO起诉印度,恐怕只是一系列行动的开始。印度的好日子恐怕要结束了。

2、印度纵容美方在本国市场上的不当扩张新德里并未阻止美国公司在印度的贪婪并购,尽管这种并购会造成垄断。5月9日,美国零售巨头“W-M”宣布,以160亿美元收购印度最大“独角兽”Flipkart77%的股份。印度第一家大型电子商务公司就这样成为美企的“儿子”。这笔交易对美方来说是如愿以偿。作为“印度的骄傲”,Flipkart拥有5400万活跃用户、30000多名员工、年成交额75亿美元、年营业额23亿美元。

印度内部有反对声音。美国人收购Flipkart之后,或许会采取掠夺性质和歧视性质的定价来掠夺印度消费者的财富。美国企业还能通过这次收购绕过印度对外资的监管。印度标志性的民族品牌贱卖给美国人,对印度爱国人士也是一个打击。  印度本来打造出一个世界级“独角兽”的雏形,却轻易地卖给了美国人,这显示出印度人并没有什么雄心壮志。探客分析,从这一点可以判断出印度并没有成为超级大国的潜质。为了眼前一点点利益,印度人放弃了一家有望与美企分庭抗礼的优质公司。印度本土的领军企业被美国人拿走之后,印度的电子商务市场上就没有了本国企业的地位,完全由2家外国公司掌控。而资本是嗜血和严酷的,印度供货商要面临残忍的竞争。  随着印度即将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的电子商务市场还在迅速增长,预计将达到零售市场的4倍。按照这个速度,到2022年印度线上零售市场将达到730亿美元,在亚洲名列前茅。“W-M”通过收购Flipkart,已经领先了竞争对手。如何进入印度市场、如何建立适应印度人需要的交易体系本来是2个难题,而通过一次简单粗暴的并购,美国人抄了近道、走了捷径。得益于川普的税改,“W-M”这样的美国大公司拥有了充足的现金,可以在全球进行扩张。问题是,美国人得了便宜还卖乖,占有了印度最宝贵的民族品牌,还在WTO状告印度,这让莫迪情何以堪?!  3、印度迟迟不敢对美国展示强硬立场  白宫在3月份威胁征收“钢铝关税”后,印度并没有第一时间还击。莫迪只是温温吞吞表示不排除向WTO起诉美国。要知道,印度对美钢铁出口额排名第10位,一旦惩罚性的关税施行,印度企业将受到很大影响。  印度迟迟不敢对美国展示强硬立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认为有东亚大国挡在前面,印度不必太着急,比起美国对华贸易的3000多亿美元逆差,美国对印度只有200多亿逆差。二是莫迪认为本国在“印太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处于遏制大国崛起的考虑,不会真的对印度开刀。

如今白宫不管三七二十一,已经把刀架在了印度的脖子上,更耐人寻味的是,美国人发动“突袭”的时间点恰好是莫迪争取第二次掌舵的关键时刻,翻脸比翻书还快。印度与其忙着在关键航道上部署苏-30战机和50艘军舰,不如先解决当下最棘手的问题。对亚洲所有的主要经济体而言,如今最大的敌人就是白宫。美国不是用来感动的,而是用来超越的。(完)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计提销项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