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校都组织学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不学中国象棋

小时候下象棋,觉得很好玩。后来看到有个国际象棋。我就在想,这两个有啥关系么?表明上看,好像就棋子不一样。。。实在是不解?
是先有中国象棋,还是先有国际象棋呀?他们有没有什么联系?

在六年级96名学生中调查会下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人数,发现有24名同学两样都不会,有
的学生会下中国象棋,会下国际象棋的有______名.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国际象棋(International Chess),又称欧洲象棋或西洋棋(港澳台地区多采用此说法),是一种二人对弈的战略棋盘游戏。国际象棋的棋盘由64个黑白相间的格子组成。黑白棋子各16个,多用木或塑胶制成,也有用石块制作;较为精美的石头、玻璃(水晶)或金属制棋子常用作装饰摆设。国际象棋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数以亿计的人们以各种方式下国际象棋。

  1. 中国象棋的棋盘是10*9个点构成的,国际象棋的棋盘是由8*8个黑白相间的格组成的

  2. 中国象棋的棋子包括1个帅(或将),2个车,2个马,2个炮,2个士,2个象,以及5个兵(卒);国际象棋的棋子包括1个王,1个后,2个车,2个马(骑士),2个象(教士),以及8个兵

  3. 除了车以外,其它所有的棋子,包括名称相同的,走法都不一样或不完全一样,具体不多说了

  4. 中国象棋有迫死,也叫等杀,就是不将军而使对方无步可走或无论怎么走都是送帅(将)吃时算赢;而国际象棋遇到这种情况算和,只有将军将死或对方认输才算赢。

本回答由体育运动分类达人 贾振雨推荐

  国际象棋[1](又称西洋棋,旧称万国象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搏斗游戏之一,和中国的围棋、象棋和日本的将棋同享盛名。一般认为,在公元500年之前,在印度北部就有了这类游戏。当时的棋子比起今日的国际象棋在着法上简单得多,它们代表在古印度的步兵、武士、战车和大象。在棋盘上,国王和他的维齐(即今天的后)统帅一切。据多数史学家认为,国际象棋从印度逐渐传到中亚细亚、中国、波斯和欧洲。11世纪时盛行于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庭皇帝阿列克西斯·康姆涅纽斯很喜欢的一种消遣。

  这种游戏一传到西方,有个别棋子的名称和设计便与当时欧洲的封建制度中的社会阶层挂上了钩。王和兵当然没有改变。大象在印度军队中是一种重型的力量,在西方则由主教替代,主教在当时中世纪教会中颇有权力,而大象在西方战事中没有人知道其威力无比。棋史学家列维在叙述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汉尼拔曾经在意大利本土上使用兽力作战。印度棋盘上的武士,变成了马,世人公认为是骑士制度的一个代表。古战车变成城堡(德文"turn",西班牙文"torre",法文"tour",均为"城堡"的意思),英文中则为“rook”(城形棋子)。此字源出于波斯文"ruhk"(战车的意思)或者是出于意大利文"rocco。"(城塔的意思)。最后,维齐转而名为后,是中世纪宫廷的主要人物。

  15世纪末,国际象棋规则在欧洲起了一个自然而然的变化。

  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后从依附于王而变成在棋盘上极具威慑力量的角色。另外,兵起步时可以选走两格,象可以在斜线上自由行走以及王能够和车易位。这些变化可以说已经和今日世界上159个国家和地区所开展的国际象棋走法十分接近了。这种走法已被当今国际棋联这个国际象棋世界性组织所属的500万注册棋手所认可。直到进入20世纪时,国际象棋仍被认为是贵族和富有闲人的游戏。而今天,自从1917年十月革命后,在苏维埃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推动下,使得国际象棋逐渐普及起来。如果说,国际棋联现有五百万注册棋手和数以亿计会下国际象棋(据国际棋联20世纪90年代的统计数字,现全世界大约有三亿)的人,那么,其中除了少数尖子棋手把它作为艺术和终生职业外,其余都是这种游戏的爱好者。

  的确,在前苏联和接过前苏联"国际象棋王国"旗帜的俄罗斯,国际象棋是国家体育,被奉为"国棋",比足球更受人喜爱。由于国家和群众的大力推动,在20世纪40年代以来,前苏联特级大师们或多或少地控制了世界国际象棋的棋坛,虽然他们的优势很快受到了英国、美国等西方国际象棋强国的挑战。

  在所有棋盘游戏中,国际象棋是一种把战略战术和纯技术融为一体的理想游戏。和西洋双陆相比,胜负决定于骰子一掷,诚然是不由自己作主;和国际跳棋相比,棋子的规模化控制了技术上的胜负。和国际象棋在思想性上、科学性上和深度上可以相比的只有日本将棋和中国的围棋、象棋。

  国际象棋几乎就是融艺术、科学、知识和灵感为一炉的一种游戏。分析对局时是一种逻辑的实验使用,而在攻王的战斗中和战略问题的运筹的时候,就需要有一种创造性的灵感。不过,国际象棋不是像纵横字谜那样单纯是一种文字智力的测试。国际象棋的竞争使双方投入一场不流血的战斗,是双方思想和意志的一场激烈尖锐的战斗以及体力上的坚韧不拔的较量。

  国际象棋着法多变,趣味横溢,对于开发少年儿童的智力,更具有极好的效果。因此,目前世界上已有不少国家把国际象棋列入小学课程。

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有很大的区别,因为想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这种棋子,所以翻译成“国际象棋”。

国际象棋的入门规则你可以去这个网址:

具体说来,国际象棋棋子的自由度要比中国象棋高出不少,马有八面威风而且没有蹩腿的限制,象走斜线也没有塞象眼的限制,后更是威力无穷可以在棋盘上任意驰骋。

总之,国际象棋是一种深受全世界人民喜爱的棋。

棋子的作用和棋盘的阵形

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大多数子可以建立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可以根据棋子的作用来确定:帅(将)(中国象棋)——王(国际象棋),马——马,车——车,炮——象(稍后解释为什么把炮和象对应起来),兵(卒)——兵。在这些对应关系中,只有车的走法是完全一样的,其他棋子走法的差别形成了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阵形上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中国象棋的某些棋子占有固定的位置(称为“定域”),这里特指是仕(士)相(象)和五个兵卒,这使得其他子力的活动也具有“定域”性。国际象棋则完全不同,任何棋子(除了小兵)都可以走遍棋盘的任何位置,所以子力的活动是“离域”的。在局面分析上,中国象棋更简明清晰,国际象棋更复杂,变数大。

中国象棋由于“定域”成分大,所以线路是天然形成的,利于长兵器车和炮的活动。利于炮发挥火力的线路是五路(中炮)和三七路(卒底炮、五七炮等),利于车炮活动的线路是二八路(直车、进炮封车等)和四六路(也称肋道)(横车、仕角炮、五六炮等)。天然线路是双方争夺的焦点,包括直线和横线。国际象棋根本没有天然线路,所有的线路全部被兵阵所封闭,只有兵的兑换才会产生半开放线和开放线,所以线路是人为开辟的,要占领线路,首先要使用开线战术。

行走方法和攻击方法不同的子称为灵魂棋子。众所周知,国际象棋的灵魂是兵,而中国象棋中这种提法却不多,但是无论开局、残局还是杀法,炮的用法之丰富是其他棋子无法比拟的,所以把炮称谓中国象棋的灵魂,这话一点也不过分。

无论是中国象棋还是国际象棋,棋盘都是平面的,为什么称为“三维空间”呢?这是因为棋子的行走路线除了直线和横线以外,还有第三种方式。很显然,国际象棋的第三维是斜线,在兵形相对完整的情况下,斜线是首先考虑开发的线路,是国际象棋的大动脉。中国象棋则有三个独特的概念——马腿、象眼和炮架子,在短兵相接时,此三者必然主导着局势的发展,隐藏在纵横交错的格子中,很难理出头绪来,这就是中国象棋局势的复杂之处,也是中国象棋的乐趣所在。在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的“第三维”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分别是象和炮,这两个子存在微妙的对应关系。

在中国象棋中,帅(将)依靠仕(士)和相(象)来保护,所以在开局的首尾阶段往往会支起仕(士)和相(象),确保帅(将)的安全。国际象棋中,王车易位后王被换到g线,f g h三兵承担着保护王的作用,为确保兵形完整,g兵或h兵会挺起1格。

6. 帅(将)或王的地位

帅(将)或王是胜负的标志,有人认为帅(将)或王的作用仅仅是“不被将死”,其实这是很片面的。在国际象棋中,王的助攻作用非常明显,残局无不“御驾亲征”的,有人把王的助攻价值给予4分,优于象马而仅次于车,是很有道理的。中国象棋中帅(将)的魅力就逊色很多了,是“被软禁起来的傀儡”,除了助攻“对面笑杀”和“铁门栓杀”以外,就几乎没有进攻作用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_^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