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房子地基起地基牵着牛耕田什么意思?

南靖、永宁、华安,三个位于福建大山深处的小县城,保留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客家土楼。这些土楼方圆错落,似古堡巍峨苍朴,又似外星飞船壮观神奇。

土楼内部 By 一颗西柚_

客家土楼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结构精巧,是客家人的智慧的结晶。而且坚固耐用、冬暖夏凉、防风抗震,还能抵御外敌,内部都是内通廊式结构,一族人群居生活,相互帮助扶持,逐渐发展壮大,从而形成了一个个气势磅礴的土楼群。

中国南部“导弹基地” By 马蜂窝地理

从高处远远看去,土楼宛如“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下冒出的蘑菇”,更有趣的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卫星发现土楼时,还误以为这是中国新型的导弹发射井!

提起土楼时,我们脑海里都会显现出圆墩墩的笔筒状庞然大物。而且,平时在电视、杂志、旅游网站等途径看到的土楼也大都是那种大圆楼,还有1968年发行的那套中国民居邮票上的土楼也是圆形的。此外,最近正火的《大鱼海棠》的真实取景地就是在福建永定,剧中多次出现的土楼也大都是圆形,其中女主角椿住的那个圆圆的楼就是名气最大的“土楼大王”——承启楼。

图:大鱼海棠中椿的住所

事实上土楼不仅形式多种多样,并且数量众多。如果依照形状来分,除了我们最常见到的圆形土楼,大致还可分为方形、府第式和其他形状;按其出现时间先后分,方形土楼出现最早;从数量上说,方形土楼远远多于其他形状的土楼。其他形状土楼包括如多边形楼、方圆结合形楼、半月形楼、铳角楼、阶梯楼、“一”字形楼等,本文主要介绍方形土楼、圆形土楼和府第式土楼。

方形土楼,简称“方楼”,有正方形、长方形、回字形、日字形、目字形等多种形状。从外观看,方楼四周高墙耸立,四角规整,呈封闭式,防卫功能十分突出。

单环方楼平面图 By 黄汉民

方形土楼中,以单环式、三至四层的正方形土楼最多,少数高达五至六层。底层作厨房、膳厅或客厅,二层作粮仓或卧室,三层及三层以上作卧室。大型方楼一般有四道公共木楼梯,分置于四角;中型方楼一般设两道公共木楼梯,安装在大门左右两边;较小的方楼一般在大门厅边设一道木楼梯。

最大的方楼-遗经楼 By 黄汉民

大多方楼内有谷砻、米碓、石磨、水井等公用设施,大型方楼还有私塾学堂、简易戏台等。楼内住户的房间分配通常从一层到顶层一竖间为一户;也有打乱错开分配的,俗称“梅花间”。

和贵楼内部 By 一颗西柚_

现存方楼中,最古老的当属湖雷下寨的馥馨楼,有约700年的历史;典型而闻名的方楼是高陂上洋的遗经楼,是标准的正方形楼,边长均为38米;梅林理山的和贵楼是福建土楼中个头最高的方楼,建在沼泽地上200多年依然稳固。

圆形土楼简称“圆楼”,永定当地人称它为“围楼”或“圆寨”。圆楼的共同特点是:大门、祖堂等主要建筑都在中轴线上,两边的建筑对称,这与其他种类的土楼相同。按其环数多少,可分为单环和多环两种。

单环圆楼底层剖面图 By 黄进议

单环圆楼一般只有两三层,最高的有5层,中间为天井。有的建得小巧玲珑,如古竹彭坑的荣昌楼,直径20米,12开间,2层,只住1户人家,这种袖珍式的小圆楼堪称圆形小别墅。

大型单环圆楼底层剖面图 By 闲庭信步1

也有比较大型的,如陈东岩太的福盛楼,高4层,直径84米,每层56开间。

承启楼剖面图 By 黄汉民

多环圆楼规模宏大,结构复杂,既有整体统一性,又有局部富于变化的灵活性。最常见的为两环,如湖坑振成楼。环数最多的当然是承启楼,有4环,全楼平面布局与《易经》先天六十四卦图的太极、两仪、三元、四象、八卦、三十六周天、六十四卦相呼应。

府第式土楼又称“五凤楼”、“三堂屋”,一般由“三堂两落”组合而成。

府第式土楼 By 王贵垣

全楼有明显的中轴线,有的左右完全对称,也有不对称的。中轴线上的前堂(俗称下厅或入门厅)、中堂(俗称中厅)、后堂(俗称正楼)称为“三堂”,前两堂1—2层,后堂2—5层。在前堂与中堂、中堂与后堂的左右两边各建一排隔着天井的横屋,合称为“两落”。整座建筑层次分明,巍峨庄重,气势轩昂。

府第式土楼剖面图 By 王贵垣

府第式土楼主要分布在高陂、坎市、抚市、湖雷、凤城、仙师等乡(镇),其中典型代表有高陂镇富岭村大塘角裕隆楼和湖坑镇洪坑村的福裕楼。

除了圆楼,方楼与五凤楼之外。以形状分类的土楼还有凹字形、半圆形与八卦形等种类土楼。凹字形土楼主要分布于闽南南靖和诏安,半圆形主要分布于平和与永定,而八卦形的土楼则偶见于永定、漳浦、华安、武夷山诏安、南靖和中国广东东部。

漳浦县深土镇东平村八卦堡 By 方秀贞
八卦堡平面图 By 黄汉民

整个福建地区现存土楼上万座,其中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六群四楼”,这些土楼各有特色,很多都值得一观!

华安、南靖、永定土楼分布 By 马蜂窝地理

承启楼坐落在永定高头乡高北村西北部,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建成,是福建土楼中环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多环圆形土楼。

承启楼直径73米,走廊周长229.34米,全楼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层,高16.4米,每层设72个房间;第二圈二层,每层设40个房间;第三圈为单层,设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

全楼共有400个房间,3个大门,2口水井,整个建筑占地面积5376.17平方米。承启楼最多的时候住过60余户,400余人。

外环楼高四层,每层用抬梁式木构架镶嵌泥砖分隔成72开间;第一、二层外墙不开窗,只在内墙开一小窗,从天井采光;一层是灶房,二层是禾仓;三、四层是卧室;各层都有一条内向挑出的环形通道,并有四道楼梯,对称分布于楼内四个方向。

第二环楼两层,每层40个房间,第三环楼为单层,有32个房间,中心是祖堂。三环楼就像三员大将紧紧守护着祖堂。这就是土楼大王的威仪,庄重而又壮观。

客家土楼中,许多土楼是按八卦图设计的,而以外观富丽堂皇、内部设计丰富多彩而著称的振成楼是最为典型的代表。

振成楼历时5年建成,其局部建筑风格及大门、内墙、主厅、花墙等所用的颜色,大胆采用西方建筑美学所强调的多样统一原则,全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堪称中西合璧的建筑奇葩。

该楼具有突出的防火功能。以砖墙隔成8个单元。如果某一单元发生火灾,那么火势就会被砖砌的防火墙隔开,不会殃及邻近的单元;外环的二、三、四层和内环的二层包括通廊在内全部楼板都铺设青砖,一旦发生火灾,楼板经火烧后,青砖会自然往下压,起到灭火作用。

遗经楼位于永定高陂镇上洋村,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外墙东西宽136米,南北长76米,占地10336平方米。其后座主楼高17米5层,是永定现有土楼中最高的楼房。

遗经楼是目前所知方形土楼中最为庞大者,共有房间二百六十七间,51个大小厅堂,占地五公顷,建筑面积四千余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规整,条理井然 ,费时七十多年,经三代人努力方建成。

当地人形容其大说:一个人从太阳升起即开始开窗,开到中午下楼吃饭,然后上楼关窗,直到太阳下山才关完最后一扇窗。

土楼边的小山上俯瞰到的土楼 By 高山流水lhg

如升楼建于公元1901年,直径为17米,楼高3层,共有16个房间,为内通廊式的单圈圆楼,是迄今所计最小巧玲珑的圆土楼。

整座楼设一个大门,正对大门是中厅,内院中有一口水井,左右两部楼梯,楼梯间一侧为土墙隔断,可以起到隔火作用。圆楼住6户人家,内院直径只有5米,虽楼内空间极小,但整座土楼家居聚凑,井然有序。

如升楼内部 By 车坛影协xxl1

环极楼,坐落于永定南中村,中南溪南中村小桥流水边,与”振福楼”只有三里之遥。

环极楼最大的特点是抗震性能特强,300年来历经多次地震依然屹立不倒。据县志记载,1918年2月13日(民国七年农历正月初三日)永定发生7级大地震,附近田里的泥浆水喷起几丈高,楼顶的砖瓦几乎全被震落了,余震数次,共计十余分钟,环极楼正门上方第三、四层厚墙被震裂,裂口近20厘米,长近3米一尺多宽。可是地震过后,由于圆楼的向心力和架构的牵引作用,裂缝竟奇迹般地慢慢合拢,仅留下一条细长的裂痕,而整个楼体安然无恙、巍然屹立。

土楼上依稀可见的裂痕 By 笑天行

在土楼天井中有一个中心点,用力跺脚或放声呼唤、歌唱,可以听到十分明显的回声,就好像北京天坛的回音壁。而一旦离开了这个中心点,回声立刻消失,堪称永定土楼一绝。

环极楼的天井 By 小桃喝的红茶

环极楼还有一个很特别之处:楼内部中心环无祠堂之设,而是空旷的院落。这在永定众多土楼中是绝无仅有的。这在重礼循纲的封建社会是不可思议的。环极楼因此又被称为“忤逆楼”。

馥馨楼坐落在永定湖雷镇下寨村中心,占地面积1275平方米,高4层,是现存客家土楼中最古老的一座。

馥馨楼有两大特点:一是墙体由生土掺石灰、沙石夯成,没有石基,底部墙中包有石块,大者如西瓜,小者如鸡蛋;二是在楼外四周距墙10米处,有一条环绕全楼的壕沟,有3米多深、5米多宽,与村内水渠相通。壕沟中水满的时候,就像护城河一样,既有防卫功能,还可以养鱼。

清朝时,西向楼门前方的塘面上,建有一座吊桥供出入,晚上收吊桥闭大门,全楼便成了一座水上楼阁,外人无法入内,这在土楼中是绝无仅有的。

但现在馥馨楼已有很大程度的毁坏,前楼(西向)已坍塌,北侧亦坍塌一部分,但残墙仍十分坚实。原来筑有厅堂,现在也仅存有花岗石门槛、柱础及三合土地板等。

最多楼梯的土楼-集庆楼

集庆楼坐落在永定初溪村北面溪边,建于明永乐年间(年),全楼由一个方形楼(祖堂)和两个环圆形楼组成,是永定现存圆楼中年代最久远、结构最特殊的一座圆楼。

一般圆楼,小的设置两处公共楼梯,大的设置四处楼梯,底层相通且层层环廊通达,相互往来,十分方便。

唯独此楼,按底层每户从一楼到四楼各自装置楼梯,各层通道用木板隔开,七十二道楼梯把全楼分割成七十二个独立的单元。房间、楼梯、隔墙全用杉木资料构建,全靠邻隼头衔接,不用一枚铁钉,与厚达二米的生土墙一起依然挺立,穿越了近六个世纪的风霜雨雪。

裕昌楼建于元末明初(约年),为刘、罗、张、唐、范五姓族人共同建造,因此故把整座楼分为间数不等的五大卦,每卦设一部楼梯,每个家族各居一卦。

裕昌楼为5层结构,每层有54间大小相同的斧状房间,底层为厨房,家家厨房有一口深1米、宽0.5米的水井,井水清净甘甜,拿起瓢子伸手即可打水。楼内天井中心建有单层圆形祖堂,祖堂前面天井用卵石铺成大圆圈,等分五格,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

这座土楼建成后不久,楼内回廊木柱便开始从左向右倾斜,最大倾斜度为15度,看起来摇摇欲坠,但经受几百年风雨侵蚀和无数次地震的考验,至今依然如故,有惊无险,所以又被称为”东倒西歪楼”。

府第式土楼的代表-福裕楼

福裕楼位于永定湖坑镇洪坑村,是府第式土楼的杰出代表,公元1880年开始兴建,经历三年时间才建成,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

福裕楼的结构特点是在主楼的中轴线上前低后高,两座横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楼前有三个大门,在主楼和横屋之间有小门相隔,外观连成一体、内则分为三大单元。楼门坪和围墙用当地河卵石铺砌,做工十分精细与大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十分和谐。

福裕楼的外围墙入口 By 咴咴
土楼建造者-客家人 By 唐小可

要问客家哪里来?客家来自黄河边。
要问客家哪里住?逢山有客客住山。
男子出门闯天下,女子持家又耕田。
山里山外一条心,共建美好新家园。

一首客家歌谣唱出了客家人的来历,客家人因其不断迁移,每到一处如同过客,当地人称他们为“客”或“客人”,他们自己也以“客”自居,最终“客家”即成其族称。

客家学奠基人罗香林先生 By 涯是客家人

梅州八贤、客家学奠基人罗香林先生认为,历史上客家人在1500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运动,并在迁徙的过程中形成了客家民系,而福建客家土楼也是在这一次次迁徙中形成、沉淀、成熟、发展的。

客家人的五次大迁徙 By 马蜂窝地理

客家人的产生和土楼起源

第一次大迁徙发生在公元317-420年间,东晋时期,由于西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形成对汉民族影响深远的“五胡乱华”之局,中原地区的不少官员和平民随着当时中央政府,纷纷渡过黄河南下,迁至长江流域,当时称为“流人”。

第一次迁徙示意图 By 马蜂窝地理

到了唐朝时期,当时的湖雷是龙岩县重要的航运码头,同时还是龙岩县冶炼工业的重镇,也是龙岩县辖区内相对繁荣的行政区域,有“堡”的设置。

唐代古堡遗址 By 遥想当年少年勇

据湖雷附近的地形地貌,可推测它大致是用土石建筑的临河小城,具有供人们起居作息和防御外患的作用。

唐代在汀州还有不少土堡,这些土堡是福建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生土建筑,在《临汀志》、《汀州府志》和康熙《永定县志》都有明确的记载,能算作后来客家土楼的雏形。

第二次迁徙示意图 By 马蜂窝地理

第二次大迁徙是在公元880-960年间,唐朝末年,因黄巢举兵起义而天下大乱,从而形成五代十国之局,迫使客家先民继续南下,更多人到达闽、粤、赣接合部,成为客家的第一批先民。

五代十国时,因为纷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堪,闽南一带的客家先民多年来千辛万苦创立的基业毁于一旦,不得不再次远走他乡,另谋生计。

第三次迁徙示意图 By 马蜂窝地理

第三次大迁徙是在公元年间,金元相继入侵,入主中原,宋高宗南渡,在这过程中,许多客家人均卷入保卫宋室、抵抗元兵的勤王战争。宋亡后,他们只好退往更偏远的广东东、北部,与当地的土著和先期迁入其地的畲族先民交流融合,最终形成客家民系。

客家土楼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宋元时期11世纪~13世纪)出现的。

宋初的土楼规模较小,结构也很简单,大多没有石砌墙基,装饰也比较粗糙,形式上基本为正方形、长方形。

南宋建炎、绍兴年间(),因闽南一带盗寇屡起,朝廷为保汀州一隅的安宁,即派“大军讨捕”。这些兵士初来乍到,起先分散借住民家,后来屯驻汀州开元寺。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又有广东摧锋军1200人进驻汀州,老百姓家和开元寺住不了,便住同庆寺和文殊寺。

绍兴十三年,汀州府“奉旨”创建12个“屯驻军寨”,并在“上杭县立屯”。据宋《临汀志?营寨》记载,除军寨兵员外,一屯原拨军人1500名,按规定拨给他们应有的土地、耕牛、农具和种子。具体配置为每3名士兵共耕田45亩,牛1头、犁1件、木耙1件,而斧头、镰刀、铁耙则每名士兵各1件;每1亩田用谷种6升。关于屯田的规定还有一条,即每亩纳米6斗,倘有盈余,悉归军士。因此,宋高宗年间尽管“群盗屡兴”,但由于有屯驻军寨的士兵,终被平息。

州府军士驻寨屯田,平定乱寇,给闽南当地人民以极大的启发和鼓舞,他们一改战乱时听天由命的被动局面,参照唐代土堡和当时军寨的形式,建筑即适宜居住又能保卫自己民寨。

这些民寨或地处关山隘口,或处于村头村尾,或建于河谷盆地、村落之内,建有相应的军用设施,多事之秋则驻宿守备人员,具有较浓的军事色彩,既是民居又可作防卫之用。但不管它以防卫为主也好,以住居为主也罢,都属于民间的建筑,这是它有别于“屯驻军寨”的地方。

当时军寨的建筑形式已不得而知,民寨的建筑形式则有方、圆两种。其格局:一是外部围筑土墙,内部建筑类似“编荻架茅为居”的住所,或类似汉人居住的竹篱茅舍;二是外部围筑土墙,内部用木构架分隔居住空间。这种建筑虽然没有完整的实物保存下来,但从民国时期尚能见到的一些宋代遗址来看,大多是低矮的凹形土墙围着简单的木质构架。其营造方法跟秦汉时期的生土建筑一样,以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使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横梁构架传递到立柱上,用立柱作承重结构。立柱之间以泥砖分隔住室,室内夯筑土台基防潮避水,上盖陶瓦或茅草蔽雨遮阳。住室之外,用竹篱包抄与土墙连接构成有限的庭院。

民寨出现之后,客家先民相对平安地走过了一个多世纪。到了南宋末期,社会状况又发生急剧的变化。特别是宋末的战乱,给聚居在汀江流域的客家人带来深重的苦难。这批客家先民不得已再次迁徙,这次迁徙因为土地资源的分配问题,引起当地“悍勇、轻生、喜斗”的土著畲民和其他先住民的恐慌和不满。于是,主客之间的摩擦事件时有发生,客家人不得不时刻提防他们的袭击与骚扰。

湖雷下寨馥馨楼 By 黄汉民

南宋覆灭,忽必烈建立全国统一的元王朝。元王朝在经济、文化和外交方面虽有所建树,但它视“汉人无补于国”,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不断制造民族矛盾。史载,在元朝统治的89年间,全国共爆发农民起义600余起。其中,闽南地区汉、畲两族人民多次起义,使元朝统治者大为震惊。他们除急调大量兵马前往镇压外,还在汀、漳二州增设分元帅府,以强化军事镇压机制。

这时,客家先民的处境已然非常窘迫,既要时刻防范土著和其他先住民的骚扰,又要反抗驻社探马赤军的欺压和朝廷派遣的驻社管事的迫害。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舍弃防御功能较差的木架构的民寨,而建筑起既可栖身又可防御骚扰,还能防御外敌侵犯的楼堡。

大溪荒楼 By 黄汉民

建筑这样的楼堡,需要大量建筑用材。闽南地区丰富的资源为建筑高大的楼堡提供了可能。但单有这些还不够,还必须有能承受更大重量的承重结构。为攻克这道难关,客家先民根据夯筑木构架房屋和土堡围护结构的经验,从夯筑土墙方面下功夫寻求解决的办法。他们选用山上田间随处可见的黄黏土,并作一些必要的加工,使之适宜于版筑。同时,改进版筑技术和工艺,如夯筑时埋入长竹片或杉树枝以增强墙体拉力,增强抵御风雨和防震的功能;准确测定土墙厚度与高度的最佳比例。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最终形成以版筑土墙为主体承重结构的建筑格局。

土楼内部楼梯 By 一颗西柚_

这种建筑格局的构建方法有两种:一是以土墙和横梁组成构架,使屋顶、房檐以及楼面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土墙上,土墙既作承重结构、架构结构,也作围护结构;二是以土墙、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使屋顶、房檐和楼面的重量通过梁架分别传递到土墙和立柱上。从土墙到立柱之间,用泥砖或夯筑土墙(客家人称“子墙”)隔为居住空间,从立柱到房檐滴水内的走廊为通道(二层以上用从立柱挑出的回廊作通道)。这样,土墙除用作围护结构外,主要是与立柱一道构成承重结构和架构结构。

以版筑土墙为主体结构的建筑格局,是继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之后在生土建筑发展史上出现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是生土建筑史上的一场革命。特别是可作承重结构、架构结构和围护结构的版筑高墙的出现,使闽南地区出现一批高大的楼堡,如南宋时期兴建的高北的金山圆寨(今仅存遗址)。

土楼内部 By 一颗西柚_

以金山圆寨为代表的版筑土墙为主体结构的楼堡,为生土建筑的发展作出三大贡献:一是从根本上颠覆了西汉以来在中国流传一千多年的以木构架为主体结构的建筑格局;二是为建筑高楼大厦解决了木构架结构体系长期无法解决的承重问题;三是为以后建筑规模宏大的多层土楼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到了明朝时期,闽南一带的客家人开始聚族而居,而且当地的民风彪悍,会抗拒政府征粮,甚至拒捕殴差。这时期的土楼还叫做“土围”,客家人依靠“土围”抵御外来威胁,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土围”的高大,坚固。

和贵楼 By 一颗西柚_

之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居民愈益重视教育,置学馆,设书院,劝民入学,渐成风气。通过科举致仕不断涌现。这些发迹官宦之家,大兴土木,按中原通都大邑的建筑规制兴建土楼,建筑形式渐趋考究,功能也向多样化发展,标志着土楼进入发展阶段。

五层方形土楼内部 By 一颗西柚_

这一时期的土楼大多为方形,楼高三层以上(最高五层),占地300平方米—500平方米。其结构为四周封闭等高,个别的后向高于其余三向,中间设天井。四向外墙既作围护,又起承重作用,支撑横梁和瓦面屋顶。运用横梁和立柱与外墙共同构筑朝向楼内天井的房间,房间外的回廊贯通全楼通道。分隔房间的是泥砖(生土晒砖)砌成的隔墙,也有用生土版筑山墙(子墙)来分隔房间的。这种山墙兼有承重作用,不另外立柱。早期的土楼都不设厅,稍后则都有厅,建在中轴线上。有的大楼在天井中央建厅。建于明朝嘉靖初年的高东华封楼还楼内套楼——外围为三层的主楼,里面则套建含有6个厅、浴室和猪舍等的内楼。

土墙均无石基。由于承重和防卫的需要,底层土墙特别厚,均在1.7米以上,一般为2米。后来出现“半石基”土墙,即其石基不露出地面。如高东永固楼,前后向墙都有这样的半石基,其余仍无石基。这一时期土楼的屋顶,大多为悬山两坡瓦顶。

外墙一二层均不开窗,三层以上开极狭小的窗。全楼只开一道大门。大门框最初选用粗大的木料,后多用石料,加上特别坚厚的土墙,使整座土楼的防卫功能更加凸显。

客家人和土楼的鼎盛时期

第四次迁徙示意图 By 马蜂窝地理

第四次大迁徙是在公元年间,明末清初,客家内部人口激增,资源有限,再加上“湖广填四川”的著名事件,大批闽、粤客家人从客家大本营向外迁移,最远内迁至川、桂等地区。一向以客家人为荣的朱德同志的祖辈就是在这一次迁徙时,从韶关移居四川的。

从明成华年间到万历年间的一百多年里,闽南发生了6次特别严重的水灾,冲毁了无数房屋,为了更好地保护土墙,才普遍采用了砌石基的办法,有了石基,土楼的防洪抗潮功能大大增强。

圆形土楼示意图 By 黄汉民

而土楼从方形过渡到圆形,主要是几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有丰厚的建造土楼的“土壤”(包括建筑技术与民系文化)。二是客家民系与闽南语系居民毗邻而居,经常发生激烈的生存斗争,有建造防御性特强的圆楼的迫切要求。三是类圆形城堡、山堡提供“圆”的创意摹本。四是特殊的地理条件:除土质黏度适合筑高层结实的土墙,竹木石取材方便外,“窠煞”多也是一个因素。所谓“窠煞”,是从峡谷地带直窜而来的、无自然屏障阻挡的强大气流,它给人畜健康和建筑物都带来严重危害。

而圆楼圆形的外围减轻风力的危害,减少方楼所存在的阳光死角、火力死角,还可减少家族分配居室时的争执,有利于家族团结,增强家族凝聚力。“可见,永定圆楼的诞生,是在方楼发展成熟之后。而其创意,首先是受到源自客家摇篮宁化石壁的古圆寨的启发,其具体设计则深受《易经》八卦衍生的风水地理学说的影响。

圆形土楼内剖图 By 黄汉民

到了清朝康熙、乾隆年间,闽南的客家人开始普遍种植烟草,从而带动烟草加工业的发展。尤其是永宁地区的烟草,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栽培、加工技术,使“永定晒烟独著于天下,本省各处及各省虽有晒烟,制成丝,色味皆不能及”。由于风味独特,永定条丝烟荣膺“烟魁”称号而作入朝贡品。

自清代中叶至民国初期近200年间,永定条丝烟风靡全国甚至海外,给永定人带来走南闯北、大开眼界的机缘,更带来滚滚财源,造就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富翁,由此还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居民的经济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后,客家人对居所的要求格外迫切。正是在这样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土楼建筑进入鼎盛时期。全县大小土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随着土楼建造数量的激增和人们对宅居质量要求日高,土楼建筑工艺也步入成熟期。土墙从无石基进步到有石基,夯土版筑技术臻于炉火纯青,创造出最富魅力的圆形土楼。至此,方形、圆形、府第式、混合式等造型的土楼异彩纷呈,各领风骚。此时是土楼发展的最鼎盛时期。

第五次迁徙示意图 By 马蜂窝地理

第五次大迁徙发生在1866年以后,在天平天国起义末期,受广东西路械斗事件(客家人与当地土著大规模械斗,死伤百万)及太平天国运动影响(太平天国主体是客家人),部分客家人分迁至广东南部和海南岛等地,甚至向东南亚等海外地区迁徙。

清朝末期,进入二十世纪后,整个闽南地区的土楼数量已达惊人规模,至今保存完好的能有上千座。

民国以后,土楼续有发展。其间,客家一些富裕人家的子弟负笈到通都大邑求学,甚至出洋留学,不少贫困人家的子弟迫于生计到东南亚一带谋生。他们事业有成之后,大胆吸收和借鉴西洋建筑的技术与风格,回乡所建的土楼别具一格,使之成为中西合璧的精品。

著名的圆楼——湖坑振成楼(建于1912年)就是其中的杰作。另外,下洋的德辉楼(建于1937年)、永康楼(建于1938年)等,各有千秋,颇具特色。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当地居民仍大量建造土楼,一直延续至今。这时期,土楼建筑比较注重实用性,结构简练,缺少华丽的装饰。这是客家土楼的延续阶段。

在这之后土楼得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建筑专家的关注,开始逐渐得到一些重视与保护。

中国民居邮票福建民居代表-客家土楼 By 丁丁虫

1986年,永定承启楼作为福建民居的代表,入选邮电部发行的“中国民居”邮票。

1996年的“8?8”洪灾,造成了闽南地区很多房屋倒塌、损坏,其中不少就是土楼。这之后再新建的房屋,因为新型建材的进入和出于抗洪能力的考虑,大多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而且这类建筑,花工较少、便于机械化施工等优点,加上人们观念变化,日渐倾向于单门独户居住。尤其以现代生活标准来看,土楼在通风、采光、隔音、卫生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足;还存在房间小、活动空间狭窄等缺陷。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除交通极为不便的偏远山区外,永定城乡大都兴建钢筋混凝土或砖木混合结构的楼房,土木等传统建材逐渐被钢筋、水泥等现代建材所替代,生土建筑渐渐退出民居建筑领域。但闭塞的环境和相对贫困的居民、对祖产的敬重客观上保护了这一份遗产。所存土楼特别是规模较大、形式独特的土楼,已受到政府和民间的关注和保护。

1998年5月,客家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成立,经过一系列的考察和多次环境治理、多方宣传等工作后,2006年5月,国家文物局决定将福建土楼作为代表中国申报2008年“世遗”项目。

土楼的建造一般经过选址、设计、筹备、施工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在顺序上可先可后,同时亦非严格地截然分割,建楼主人可依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中国传统建房择址都讲究“风水”,土楼自然也不例外。土楼后有 “来龙” ,前有“水口”,流水不直冲房屋,缓缓从门前流过。

风水师选址时很注重“来龙”,即土楼背后所倚的山。风水中把山峰叫龙,山势蜿蜒起伏才有生气。实用意义在于,土楼依山而建,地势高爽干燥不易生病;反之地势低洼就会潮湿,阴气重,虫多细菌多,人容易生病。

风水术认为水口是村落的门户,关系着村落的安危盛衰。因此土楼的大门位置与水流通常都有着很好的配合,所谓“门要对水,坐要对龙”,这实际上关系着土楼附近的小气候。另外,水流方向若笔直对着房子而来也是不好的,称为“溪煞”。实际上是因为这样风就会顺着水流的方向冲进房屋里,也会影响到屋内居住的人的健康。

土楼门前的河道 By 古风

永定土楼的建筑设计,先由主人拟定土楼形状(方形、圆形或五凤楼)和规模(大小、间数、层数),确定土楼的整体框架,形成粗略的建筑设计构想。在此基础上,楼主还要请来风水先生、木匠、泥水匠,谋划相关的具体事项,对要建造的土楼作出更加详细的规划设计。

对土楼的坐向,楼大门、小门、中(正)厅的位置、方向、大小、高低,楼内水的排放方向及出口(俗称“放水”)、楼外道路的安排等涉及“风水”的事项作出规划。同时对楼的大小、层数、圈数、主楼、横屋、天井等的作出布置,屋顶瓦面的式样,底层开间数及间份的大小等作出安排。

设计土墙时,都注重防御功能,其厚度根据楼的大小、层数而定。3层以上的土楼,底层墙厚都在1米以上,由下而上逐层作台阶式收减。

石基的高度,根据楼的层数、地势的高低以及土质情况综合考察而定,一般要露出地面50厘米以上。石基的顶宽与墙的厚度相同。楼层高度,常以1枋墙的高度(约36厘米)为计算单位,一般底层9枋,顶层7枋半,其他各层7枋。

屋檐出檐的长度一般为楼高的四分之一,屋顶瓦面的坡度也有定制,俗称“放几分水”,一般扛梁长度一半与脊柱高度的比为1︰0.45,子墙厚度通常为48厘米或54厘米。

各类不同用途的房间大小不同,门厅、后厅比普通房间宽,后厅又比门厅大。楼梯间比普通的房间小。圆楼的门厅、后厅取方正位置,不按扇形布置。楼内二层以上走廊的宽度,一般为80~120厘米。对于土楼建筑的每个细节,主人在动工之前必须了解得一清二楚。然后,再由木匠和泥水匠分别根据各种用料的大小、长短等规格开出木料及石材等的用料清单。

永定土楼的建筑风格深受中原建筑文化的影响,平面布局的中轴线对称、结构体系的院落组合、屋面造型的悬山或歇山屋顶等诸方面的设计,都保持着中原古建筑的共同特征。永定客家人素有慎终追远、重教崇文、勤劳俭朴之风,永定土楼建筑设计明显地打下客家文化的印记。土楼设置厅堂、庭院、天井、水井、浴室、门坪、晒坪、学堂、书斋、作坊、禽畜栏舍设施等,是客家文化、风俗习惯在建筑上的反映。此外,土楼的设计还有一下几个特点:

土楼建筑的设计方案大都没有图纸,最多只在纸上记下一些相关的数据。这是因为主人和木匠、泥水匠对设计方案了然于心。尤其是木匠、泥水匠,对于土楼建筑的各种图形了如指掌,只要建楼主人确定了建筑的规模,他们就能够轻车熟路地进行施工。

土楼的设计有极大的灵活性,许多土楼根据实际地形因势造形,灵活应用。如土楼的形状、大小、圈数、层数(高度),要依据楼址的地理条件来决定。在土楼群中建楼,还要考虑到与前后左右邻里的关系和影响。

在客家土楼中,有很多是按照八卦图型来设计的,八卦土楼往往根据八卦分为八个单元,各自对应一个卦位,每卦八房间,合六十四卦六十四个房间。八个单元之间通常建有防火墙,每个单元一般至少各有一部楼梯。当地人认为按照八卦建楼可以“镇宅禳邪,出煞保安”。

图:土楼中用石子拼成的八卦
图:土楼中用鹅卵石拼成的五行石,五颗石子代表金木水火土五个元素

建楼主人的筹备工作除协调左邻右舍的关系外,主要还有经费筹集、选定总管、请工备料等三项事务。经费筹集、选定总管由楼主(东家)或公推的主事人负责,请工备料由总管负责。

建起一座土楼往往耗资巨大,除富翁外,普通百姓都要通过各种渠道才能将建楼经费筹集齐全。建造土楼筹集经费的渠道主要有以下五种。

客家人单家独户耕田一般只能自给自足,积蓄也有限,所以无法独资兴建大型土楼,这时他们只能邀集血缘关系相近的族人合资共建。除了自身的劳力外,客家人还会采取换工的办法,由亲朋好友支持解决劳力不足的问题,艰难地将土楼建成。

用官员薪俸购置或兴建土楼。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曾任刺史的阙宣义在上杭岭下(今永定龙潭镇联中村)购置一座土楼。而元武宗至大年间(1308—1311),漳州万户府知事阙文兴之子阙应龙,在上杭云川高坑(今永定县坎市中学所在地)建筑的土圆寨和清代道光年间大溪巫屋梅子潭的魁星阁——太史第,都是楼主用薪俸兴建的。

太史第因后代外迁等原因,长期少人居住,逐渐走向衰微,新中国成立后,曾作为烟叶收购站。1958年“大跃进”时,前落大厅两侧的房间被改建成烟草烤房,只剩下抚市来此的一对父子俩居住。1974年,巫宜福后裔拆去太史第,将其旧木料、砖头运至今侨光中学旁,重建一楼,取名为继星阁(无人居住)。太史第原址只剩残垣断壁,芳草萋萋,楼内被辟为菜园,2000年左右因改建永湖公路而被湮埋。

旅居海外的客家人不论萍漂何方,大都保持树高千丈、叶落归根的观念和不忘故土的美德。他们事业有成后,大量汇款回到祖居地兴建土楼。如下洋霞村永康楼、大溪祝元楼、下洋富川荣禄第、高头高北侨福楼,均为华侨出资所建。

以出了11个博士而著名的侨福楼 By 不惑人生
侨福楼楼主 By 枫子一大叔

客家人勤劳俭朴,非常注重财富的积累。不论是名门望族,还是普通的工匠商贩,只要有可能,都要置办一定数量的田产(即“公田”),并将田产收入作为祭祖烝尝、儒资助学或本族中救急济困的备用经费。

据民国18年(1929)的调查记录,永定此类田产有17.21万亩,占全县耕地的48.3%。筹备建楼时,经族中众人同意,可将田产收入用于建筑土楼,如清乾隆初年兴建的坎市业兴楼,民国时期兴建的仙师乡大阜村见昌楼,便是用祖宗田产收入兴建起来的。

烟草的商业盈利是清代至民国时期闽西人兴建土楼资金的主要来源。据《永定县烟草志》记载,晒烟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从漳泉地区传入永定。到了清乾隆年间,晒烟的种植、条丝烟的制作进入鼎盛时期。

民国初期,永定人在国内14个省39个大中城市设的条丝烟庄、商行计有166家。他们都有各自的烟号、招牌,经营各自的名优产品。如永隆昌、裕兴号、广昌泰等。

由于永定条丝烟具有“细嫩、色金黄、油分足、气味芳香纯净、刺激性小、燃烧性好”等特点,而其他地方出产的条丝烟“色味皆不能及”,因而“独著于天下”,风靡一时。清末时,每年销往国内和东南亚的条丝烟不下5万—6万箱,价值200余万银圆。不少人就是靠经营条丝烟而成为富翁的。

18世纪中叶以后,永定的条丝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永定客家土楼的兴建也迎来它的黄金时代。富裕起来的烟商们除了把钱用于扩大再生产和购置田地等方面外,主要用于建造土楼,尤其是大型土楼,当然其中也不无显富的因素。如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的高陂上洋遗经楼和建于咸丰、同治年间的抚市新民村永隆昌土楼,其楼主分别是经营条丝烟而富甲一方的陈华兴和黄万斗兄弟。

永隆昌土楼 By 潜水狼()
永隆昌土楼 By 潜水狼()

建筑土楼的总管是建楼工程的实际负责人,动工前要请师傅,准备土、石、木、砖、瓦等各种材料,除了要求各种工匠自带工具外,总管还要做好租借墙板、购置畚箕等事务。施工中要进行工程进度、质量、安全以至后勤等方面的管理,竣工后要负责工程的验收和结算。

由此可见,总管的事务千头万绪,总管之职在建造大型土楼时不可或缺。因此,楼主(东家)必须慎重地从本族中物色一个忠实可靠、善于筹划、理财精干、经验丰富的人担当此职。一经选定,彼此谈妥条件,楼主即委以重任。无特殊情况,一般中途不再换人。若所建土楼较小型,则由楼主自任总管。

土楼建筑要请各个工种的专业人员,如风水先生、打石、木工、泥水、夯墙、补墙、烧砖瓦、篾匠师傅和从事运输以及后勤的杂工,各个工种专业人员的报酬有计日和计件之分。楼主和总管为了保证建筑质量,不盲目追求每日的夯墙进度,常常采取按日计酬的办法。按件计酬带有承包性质,如烧制砖瓦,有的以窑计算,有的以砖瓦的块数计算;土箕则以担计算等。唯独风水先生最为特殊,既不按日也不按件计酬,而是凭东家的满意程度和参考风水先生的名气及当地当时的行情奉送红包。

在建造土楼过程中,有些不需要专门技术的工种,如运土及挑土上墙等,大多由左邻右舍或亲朋好友去做。其中有些是无偿的,有些是换工,也有少部分要付工资。而且,建楼时间通常会安排在干燥少雨的冬季,此时正当农闲,族人可以大量参与工程,会降低部分建筑费用。

建造土楼需要的材料主要有生土、石料、木料、竹料、砖瓦、石灰等。这些材料有的要在未开工前备好,有的可以边施工边进料。

建造土楼需要大量生土,也就是夯墙的泥土,主要是黄土和杉土。在客家人聚居的闽、粤、赣3省交界地区,这2种材料取之不尽。特别是黄土,它取自山坡,因而不存在破坏耕地问题。

动工前,楼主或总管必须在楼址附近选好取土地点,一般取“田隔泥”或黄土(即黏土)。取土点要求是该处土质好,含砂量适中,又便于运输。动工后,安排劳力用肩挑或板车运到建楼工地,根据土质情况掺入适量水分反复翻动,俗称“做熟”。除了剔除树枝、草根等杂质外,还要求含砂量要适中。因为泥土中的砂质过高,墙体就不耐风雨剥蚀,容易脱落;砂质过低,墙体就易开裂,影响质量。

建造土楼需要大量石料。大墙石基一般用未风化的坚硬山石或河卵石砌筑,以小石块作填料。石门框用青花岗石打造,石柱础用青花岗石打造成方柱形、圆柱形、鼓形备用,有的土楼底层干脆用石柱替代木柱。有些土楼的窗框也用条石,许多土楼底层走廊的檐边均镶上石板。

楼主最迟必须在动工前一年的农历七八月份组织人力到自家山上砍伐树木,剥皮后运回家中堆放到阴凉之处阴干,等到第二年下半年彻底干燥后才能使用。自家山上无树可伐的,则需提前购买。

木料以杉木为佳,杉木笔直,材质好,易于加工,加工后一般不变形,较少被虫蛀。如果本地杉木不够用,就要组织人员到外地去买。明、清以来,土楼的柱、梁、椽、门、窗等一般都用杉木。房间的楼板大都用杉木,有的也用松木,但松木板被雨淋湿后会变形、易腐烂。如遇到地基不实,也会用大松木用来打桩和作基础枕木。还有一些辅助性材料,如夯墙时埋入墙中的“门排”、“窗排”,多用杉木枋板;“墙骨”多用杉木枝条,也有用杂木或竹片的。

除编织挑土上墙的畚箕和遮盖土墙的竹笪所需的竹料外,有的还要备足放置在墙内起牵拉作用的长条竹片。明、清时期有的以老竹头做成竹钉,用砂炒至微黄后用来钉楼板。民国以至新中国成立后,大多以铁钉代替竹钉。

建造大型土楼时,所需的砖瓦一般请砖瓦师傅开窑烧制。其尺寸大小、重量及用量均由泥水师傅决定。较小型的土楼所需的砖瓦,则向砖瓦厂订购。另有一种用木模印制、不需烧制的土砖,用来砌矮墙及房间的隔墙。制作方法简便,晒干或阴干后便可使用。

明、清以至民国时期,有的土楼底层在夯墙的泥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石灰,使墙体更加坚固及具有防水性能。新中国成立后,这种做法已较少见。装修时用石灰粉刷墙壁或拌以黄土铺地板。

墙板(即墙模,以质地坚硬的杉木制作),整副墙板由两块长1.5米—2米、高0.4米、厚7厘米、外向有提手装置的木板和墙卡(俗称狮头、狮尾)组成;当墙路过于短时,就会用夹板夯筑。

图:夯筑土楼的全套工具
图:夯筑土楼的全套工具实物

夯杵(客家人称为舂杵);圆木横担(俗称墙梆或墙担);长拍板(俗称长搧杯);短拍板(俗称短搧杯);绳线、铅垂;长木尺(俗称五尺、杨公尺);水准尺;木棰;榔头;墙铲;泥刀等。其他还有如铁钉、铁皮、绳索、小竹篙、竹笪等。

不论建造何种类型的土楼,施工程序都大概分为:开挖基沟、砌筑石基、夯筑土墙、立柱架梁、屋顶施工、装修。

开挖基沟称“开基坑”、“开石脚坑”或“挖石脚坑”。动土时,先要烧香化纸、杀鸡祭天地,安杨公牌符,出煞驱邪。

基沟的宽度与深度视楼的高度及地基土质情况而定。楼越高,地基荷载越大,基沟也需更深更大。土质松软的地基,必须深挖到实土;如遇烂泥田或河边沙滩,必须在石基坑内密密地打上松木桩,桩与桩之间纵横交叉叠二三层粗大的老松木作枕。俗话说“风吹千年杉,水浸万年松”,老松木饱含油脂,耐水浸泡。

石基大都采用干砌法,不用任何粘连的材料。高明的砌石师傅,不但能把石基砌得坚固,而且石基表面还呈现出有规则的图案。石基高度根据地基状况而异,即使同一座楼,因不同位置的土质不一样,地基高度也有差别。石基露出地面部分一般在50~100厘米之间。易受洪水危害的地方,露出的石基砌得更高,以抵御洪水侵袭。

土墙是土楼的结构主体,既是围护结构又是承重结构,土楼外墙一般为夯筑土墙。楼内分隔房间或低矮楼房的外墙,大多为泥砖土墙,也有采用夯筑土墙的。

夯筑土墙,永定客家人称为“行墙”(即“夯墙”)。行墙前,总管要督促检查有关人员做好三件事:一是做好墙泥,做泥时要根据土质情况掺入适量细砂和水反复翻锄,俗称要“做熟”。比较重要部位的墙泥,为了做熟,还必须将泥堆成土墩,打结实后,再削下来,有些要三打三削。二是筹足作墙骨的毛竹片或杉树枝。三是请木匠师傅提前做好门排和窗排。一般一副墙板配夯墙师傅2人、整墙师傅1人另带徒弟1人补墙,再配吊泥(即把畚箕装着的泥土抽吊到墙上,并把土传给夯墙师傅)工或挑泥工数人,以及做泥小工10人左右。

每夯完一版墙,对墙面和版缝交接处的缝隙、蜂窝、缺块、掉角和洞眼(即拔出圆木横担后留下的洞),要用本色细土补平、用小墙拍拍光、打实。凸肚处先铲平后再拍光。铲墙收分、补平、拍光和打实(整墙)等工序要随版完成。

每夯筑完一圈土墙,要再夯筑上一枋墙时,必须看夯好的墙是否已经“行水”。所谓“行水”,即指土墙已经干燥到一定的硬度,能承受住上一枋墙的压力。建筑墙厚1米以上的大土楼,须分段夯筑。这样,既能保证质量,又能较好地安排劳力。

有趣的是,修墙时还要区分墙的阴阳面,墙的向阳面比背阴面干得快,因而墙体易朝背阴面倾斜,俗称“日推墙”。因此,在修墙时得留有余地,即有意让土墙微向阳面倾斜,待墙干后就能自动调节至垂直。

大墙夯筑到一层楼高时,要立柱、放龙骨(棚梁)、放“跳”(即挑梁,大部分埋入土墙中)、架棚盛(承托楼板的横梁)。立柱时,要在间面的两头安放柱盘石,柱盘石上设置磉石,在磉石上立柱,柱顶放龙骨(棚梁),然后用梁架将左右龙骨连接而成框架,再在这个框架上安放棚盛,使之成为一个开间的架构结构,集全楼所有开间的架构便成为全楼一个层次的架构结构。承接龙骨的企柱叫金柱。金柱,原是架构结构的组成部分,称作“金柱”,含有固若金汤之意。

从第二层(楼)起至顶层,要在金柱外的龙骨末端,增立一根衔接走廊栏杆或“美人靠”的木柱,俗称步(辅)柱。这样,从金柱至大墙之间的距离为居室空间,从金柱到步柱之间的距离为室外走廊(外通廊)。

安梁,即夯墙工序基本完成后安放楼顶的木屋架。上梁之前,要在中梁上裹红布,再在梁中间悬挂一块绘有八卦的红布,然后挂上五谷包。上中梁时,用五牲(鸡、鸭、猪、羊和鱼)三素(黑大豆、红糖果、甜糯米汤丸)祭梁。木匠师傅要给八卦开光点眼,呼祝梁词。风水先生要给八卦洒上雄鸡血,呼赞梁词。祭梁后,用整匹新的石兰布将中梁包好,由泥水、木匠师傅用绳子拴住中梁的两头,逐层抽吊到屋顶上,用水平尺测平后垫稳,即完成安梁这道工序。安梁后,一边鸣放鞭炮一边把夯墙用的模板往下吊到地上,再安放瓦桁,然后沿屋顶前后的坡面按一定尺寸钉上杉木板(俗称“桷枋”)和盖瓦,进入屋顶施工阶段。

土楼的屋顶,有单檐庑殿式、重檐歇山式、单檐攒尖式、重檐庑殿式等五六种款式,普通土楼只有双坡面的悬山顶式和硬山顶式两种。屋顶施工有屋面钉桷板、盖瓦、排水、隔热、通风等工序。

首先要规划好“一键”中所钉桷板的块数。桷板一般由厚3厘米、宽12厘米的杉木制成。长度能够搭上三根桁子的,称为“一键”;搭上两根桁子的,称为“半键”。桷板与桷板的间距为14厘米—18厘米。确定间距的要素有二:一是要“合桷”。所谓“合桷”,是指每一排桷板的块数不能是3的倍数(即民间流传的“钉天钉地不钉人,钉富钉贵不钉贫”);二是瓦片的大小。一旦确定间距,就可以开始钉第一排的其他桷板,然后钉第二排、第三排,直到钉完。其中也许有需要钉“半键”的,但绝对不能安排在两边的檐口处。

钉桷板与盖瓦 By 黄汉民

这是土楼主体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瓦片从檐口盖起,泥水师傅蹲着一边盖瓦,一边朝屋顶方向往后退,直至屋顶。具体操作方法是:在间距处先铺上“装瓦”,即把瓦片小的一端朝下,凹面朝上。“装瓦”铺到约60厘米—70厘米时,于两道“装瓦”之间再盖上“覆瓦”。“覆瓦”的两边必须搭压住两边“装瓦”的一部分面积,这就构成一槽瓦。其余依次类推。但无论是盖“装瓦”还是盖“覆瓦”,都必须遵循“留三压七”的原则,即后面一块瓦片必须搭压住前面一块瓦片70%的面积。还要在檐口等处压上两排砖块,以防止瓦片被大风吹走。

土楼屋顶排水,因其檐部构造与承重木架连在一起,多属自流排水。施工时,要在内外檐口下钉一块经过油漆的木板(幕封),以防斜风斜雨倒灌桁头瓦桷,起到保护桁桷的作用,又有一定的装饰效果。屋顶的隔热、通风设施可以减少太阳热量的辐射对室内的影响。建筑施工时的处理方法:一是建顶棚(暗棚或阁楼),二是在瓦顶下面的承重土墙上开挖缺口。

土楼装修主要分为公共部分和房间内部两个部分,土楼的主体(外墙及屋面)竣工后,一般即可进行内部装修。公共部分的装修,如大门、中厅、天井、水井、楼梯、楼内外排水沟、门坪、后坎,以及各种装饰工艺如雕塑、油漆、绘画、楹柱雕刻对联等。

装修工程主要包括三类:一是木作,如安装楼门、楼梯、房间间面、门窗户扇、走廊栏杆、楼板及楼内各种雕刻等;二是泥水工,如铺设底层房间地板,开挖外墙窗口,砌房间的泥砖隔墙及底层内外走廊(檐塍),粉刷墙壁,作灶等;三是打造石材,大户人家讲究气派,安装石门框、石柱、石板天井、石檐边、石雕饰等。

精美的雕梁 By 黄汉民
精美的雕梁 By 黄汉民

装修结束后,楼主便可择吉日搬入新居,开始新的生活。也有的人家在土楼主体工程瓦面“出水”即全部晾干后即搬入居住,然后才进行装修。

以上便是土楼的建造过程,闲来无事的时候,不如唤上二三好友,挑一处山清水秀之所,盖一座宏大的土楼,也过一把楼主的瘾!当然,要是懒得自己动手,那不如来福建看一看这些美丽的建筑吧~~~

原标题:古路飞歌(伟大征程·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第一次下山那年,骆朝珍二十五岁。她想赖着不去,丈夫兰明福眉毛一挑,一根长绳就系在了她的腰身。

一开始路还有个羊肠形状,走着走着,便像斜着刀口斫过,越往前,越显出机锋凌厉。待到隐约能听到大渡河的吼声,山路突然消失,一道断崖,把十几丈高的悸惧抛到她跟前。

兰明福将一根扁担藤塞到她手中,然后对着她的耳朵,扯开嗓子重复了三次:攥紧,别怕,慢慢梭!

扯着青藤荡秋千,这是要把自己打回一只猴子吗?而在一根藤蔓眼里,人根本就连猴子都不如!一阵河风哽咽着从谷底抬起头颅,骆朝珍看见自己的眼泪在风中乱窜。

她明白丈夫为何要在她腰间系上长绳,也顿悟了丈夫逼她下山的良苦用心——如果有一天他没能从这道危崖上回去,她和他们的孩子,务必与“仇家”握手言和。

几十年过去了,飘在风中的眼泪重新溢满眼眶。骆朝珍说,我一共生了十二个娃,有六个被这道天险挡住生路。

1966年,成昆铁路一线天隧道成功贯通。从幽深山洞里探出头来的一刻,面对从天而降的老乡,铁道兵们脸上的兴奋被一阵寒风吹成了冰凌。既然可以洞穿大山之厚,也就可以征服大山之高!首长一声令下,战士百折不挠,地老天荒的悬崖上,长出十三道铁齿钢牙的“天梯”。

“变形金刚”贴身在危岩上,也耸立在骆云莲陡峭的童年记忆里。

她忘不了第一次从“天梯”降到地面时的如释重负,以及由骆朝珍的讲述传导到双腿的战栗。

火车从山洞里轰隆隆开过,古路村人和悬在空中的“一线天桥”被熟悉的寂寞留在原处。骆云莲眼里的时间,似乎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又重新长出脚来。

村里先是拉了水管,乡亲们喝水不再跑老远去背;而后架了电杆,手指在开关上一摁,黑暗比猴子见了人躲得还远;2000年的一串“0”个个都是腾空庆祝的气球,县上拨来十万元现金、一吨炸药,村民们拿出吃铁吐火的干劲,硬生生在悬崖上开出一条骡马道。路长一公里,也有人说,相当于一个世纪。

这些都是老支书时常在手心里摊开的骄傲。老支书骆国龙,是骆云莲的父亲。2011年,骆云莲挑起了父亲曾挑过的担子,也接过了藏不住的得意:这些年,古路之路一连拐了三道弯,这可是起身投篮前的“三大步”啊——

骡马道最初只修到癞子坪。癞子坪的位置,相当于长征路上的老山界,翻雪山过草地,更难更险的考验都在后面。

后来,政府陆续投资三百多万元,不光让骡马道贯穿全村,还硬化了路面、安装了护栏,修建了纳凉亭、观景台。上山下山由此有了“高速路”,来村里观光的游客数迅速增长。

“高铁”的兴建无疑是最为振奋人心的一步。投资两千四百万元的索道跨越七百五十米峡谷,把不通公路的古路村与对面大路朝天的马坪村连为一体。三分钟铁臂摆渡,古路不再是一座孤岛。设备已完成调试,整装待发的橘红色吊箱,正笃定为一个重要节点的到来读秒。

而在村庄内部,连接斑鸠嘴与村委会的机耕道,硬化前的整饬有条不紊。一辆拖拉机在毛路上“突突突突”撒着欢儿,似乎在为即将开场的大戏报幕。不用说,拖拉机是在马坪村拆解,运过索道再重新组装。

四川省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从“世界尽头”到“世外桃源”,一条路的前世今生,也是一个时代的高清投影。

再难有一张脸上的表情能像古路这样丰富,再难有一部剧情的走向能像古路这样奇特。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第一次以村为单位组织集体采访,并破天荒地把主题横幅绑定在两棵核桃树上。

核桃树在骆朝珍家屋旁。骆朝珍十五岁嫁到癞子坪。在她到来前,丈夫已经营造好属于他们的婚房。依山傍岩,房屋省去了一堵墙。头上方是从山体突出的岩石,屋顶可谓“天成之作”。整座山就是一块石头,脚底下自然也是纯天然的全石地面。再将青杠木用扁担藤连缀成合围之势,也就算是向猴子、岩羊、牛马宣示了主权。专属于两个人的世界,除了三块石头半口锅,和外面似乎也没有什么两样。骆朝珍第一次从里向外推开柴扉的那个早上,在一阵风将拢在脑后的头发吹散的同时,茅屋对面核桃树上,一对喜鹊禁不住叫出了声:天啊,他们的床竟然和我们一样,只有乱蓬蓬一堆干草。

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至少骆朝珍觉得。癞子坪哪家不是这样,或者哪家不是这样过来的呢?看惯了花开花谢日出日落,难道你还会为一株荞麦在风中折断落泪?

可这地方还是没法再待下去。大女儿像一个楔子,挤占了屋里仅有的空格。当骆朝珍的肚子又一次慢慢隆起,原本就形同虚设的柴门,更感到深深的无力。

于是有了第二个家,离老屋百米开外。不知多久远之前,也不知因为地震还是别的什么,斜靠高山危岩的逼仄阶梯上,掉下来无数体积、硬度都足以比肩碉堡的石头,远远看去,像是谁生了一头癞子。“癞子”无意中帮了人们大忙——在没有钢筋水泥的年月,白手起家,这是最为可靠的支撑。

一块两米多高的石头被认定为新家身上最硬的一根骨头。巨石坐南朝北,东、西两侧仍是身形魁伟的同类。几块巨石间拿碎石砌成墙垛,北方一面留出门洞,仍用碎石层层码砌到理想的高度。之后,凭借杂木在墙头作了沟通,再在其上覆以茅草,天地四方各得其所,寒来暑往终有所依。

搬进茅屋不到一个月,二女儿呱呱坠地。年轻的夫妇长出一口气,若非动手早,小手小脚都没有搁处。

然而,一把茅草终归承担不起雷霆万钧。雨季到来,屋顶流泻的悲声在大人脸上身上砸起一个个水花。起初还有腾挪余地,当越来越多的楔子把地上空隙次第填满,往左腾挤出一声哎哟,往右挪压出一阵叫唤。

鸟之所以自由,是因为每次掠过天空的轨迹都不相同,人只有冲出惯性轨道,才能改变活着的面目。想到这里,骆朝珍的儿子兰绍林决定将老屋推倒重建。

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个冬天,兰绍林的建房伟业,沙场点兵进入了高潮。当时骡马道还没有开凿,五元一包的水泥,运费差不多要花上十元。水泥再贵也不敢心疼,但是沙子,兰绍林决计就地取材。癞子坪除了疯狂的石头只有草纸般一层薄土,谁见过一粒沙?不是想住砖房想疯了,就一定是被三间茅屋关傻了。也不管人们的议论在饭桌上敲得碗响,兰绍林开始了他无中生有的创举——用炸药将石头掰开,再用竹筛从裂得并不那么甘心的石头缝里抠出微末当沙。

全村第一幢楼房地基上传出的炮声在山谷间激起经久不息的回响。三年后,骡马道从兰绍林家门前逶迤而过。驼铃声声,是对往事深情的抚慰。

我们站立的地方与骆朝珍二女儿降生处只不过几步之遥。石头看起来仍孔武有力,石墙虽佝偻着身子倒也还气息匀称,戳心的茅草却已经不知所踪。我看见八十四岁的骆朝珍从一道残垣上抬起视线,我看见她的眼神忽然变得清亮。

索道正式开通前,癞子坪是古路人打望世界的前哨。癞子坪身后,有更高的山峰、更险的崖壁,有起伏在重岩叠嶂间的小路,有火苗顶起的油茶香,有“擦尔瓦”包裹下的传说,有一个村庄更隐秘的细节和不同寻常的打开方式。

向上,当然要向上。从癞子坪到斑鸠嘴,骆云莲四十分钟能走的路,我们花了三个小时。“之”字形山路并不显陡,沿途护栏解除了安全警报,一行人中自感体力不足者也通过马帮得到了信心的补给。拖住我们后腿的,是一贯自视见多识广的相机,别无他者。

路在绝壁上行走,人也就行走在绝壁。绝壁对面竟也还是刀削斧砍的绝壁,咫尺之距,双雄对峙,面容冷漠,目光冷峻,让人俯仰之间直感到血脉偾张,屏住呼吸仍听到心跳剧烈。端在手上的相机于是也成了张开在食指的嗓门,一阵阵发出感叹。

靠山吃山,常识之后,申大哥补充了一句心得:离开花没有蜂蜜甜,没有火哪来油茶香。

在兹言兹,我当然明白,“油茶”是“申大哥客栈”,“火”则指的是路——至少是,但不止于进山的路。

二组门户斑鸠嘴是骡马道和索道站房的交叉点,与村部驻地三组相隔一点三公里。两个组之间有全村目前仅有的一段机耕道,宽两点五米的路面眼下已眉目清晰。除了六组癞子坪,海拔更高的一、四、五组进出物资都要汇聚到这一条路上。说斑鸠嘴是古路村交通枢纽,也算恰如其分。

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最早从路上尝到甜头的,却偏偏是三组申大哥。

申大哥叫申绍华,十多年前就开着一间小卖部,给左邻右舍输送香烟瓜子、味精白糖。方便面那时在村里算得奢侈品,采购回来一箱,三个月能卖完就不错了。一天午后,小小店面前走来一个生人,一张口就要了两桶方便面,这张“大单”激动得他找零的手禁不住有些发抖。人家却冲他露出一口白牙:不找了!申绍华正纳闷呢,对方说,这条路千难万险,这个价天值地值。

申大哥才不是顺着竹竿往上爬的人。他找了钱。但一束光在他的印堂上长久地驻留下来。外来客说,古路风光这样美,民风这样纯,以后游客会把门槛踢断,你最好早作准备。

伸长脖子,申大哥也没有等来繁盛在外来客口中的景象。直到骡马道开通,直到唇齿相依的大渡河大峡谷以国家地质公园之名连接起外面世界。

最近几年,申大哥接待站每年盈利不下一二十万,还不算销售腊肉、核桃的收入。游客都是好吃嘴儿,更有食神级别的,一顿饭吃下来,筷子一放,不干了。这肉香得不像话,凭什么只有你家的锅能煮?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你家的老腊肉,匀也要匀我一点!就这样,广州、深圳、北京、香港,古路村土货满世界飞。接待站成了货运站,以前运不下山、卖不上价的本地核桃,一年从这里走出去几千斤。

虽是天天忙着数钱,申大哥仍有难言之隐。他家接待的客人全村最多,可家里也只有五间房。索道眼看着就要正式开通,到时候游客还指不定怎么个多法,再这样小打小闹,缩手缩脚,只怕是既坏了游人兴致,又砸了古路招牌。高标准盖上十来间房的计划他早就有了,连草图也已经请人画了出来,三个儿子响应得却不是那么干脆。好在终于有了一点松动,飘在外面的哥仨异口同声:先让媳妇儿帮你们,我们缓缓再回。

外面世界太大,把孩子心放野了。但他相信,天空再怎么宽广,喜鹊还是要落窝。

罗开茂一句话让申大哥看到了翅膀投在地上的影子。修骡马道那阵,作为乡党委委员,罗开茂在工地上一守一个多月。这期间没洗过澡,牙也没怎么刷,白虱子乐活得在脑门上拱屁股跳起霹雳舞。已调到县上工作的他以扶贫工作组成员身份重返古路,和村民们说:人往高处走,我们村高在地势,更高在生态环境和后发优势。

听说我们来搞文艺扶贫,创作的成果要搞巡展要出书,装裱好的照片最后还要送给照片上的人,罗开茂两眼放光,先是表扬我们把镜头对准群众,接着又说了无数个谢谢。

看他情真意切的样子,真以为他是土生土长本地人。

阳光晒到大山背面,需要借助时间的脚力。不似申大哥家占着“桥头堡”,眼下,掉在三组最尾巴上的申其林一家,吃穿用度只能向地里伸手。

申其林是三组组长。和组里二十一户人家一样,按祖辈传统,习惯一年一季庄稼,包谷套种洋芋。申其林十二岁之后的力气,毫无保留交给了家里八亩多山地。古路是挂在绝壁上的村子,七零八落的地块,全是六七十度的斜坡。每年一两千斤包谷、一两千斤洋芋,是土地对一家人极尽辛劳的奖赏。

老天爷的脸色从来就不会照顾人们的心情。有一年灌浆时旱魃为虐,包谷缨须从头到尾没见着一滴雨水,起先吹弹可破的包谷叶子渐渐干缩成一支支烟卷。收获季成了伤心地,包谷棒子瘦成了两三寸长,一把能抓起十个八个。

八亩地收了三百斤包谷还仰仗占了地利——“山高一丈,土冷三尺”,只有皮包骨头一层泥的癞子坪,半点不夸张,一亩地只收了三五斤!

地边引过来一根水管,包谷就不喊渴了。吃不完的包谷、土豆可以喂鸡养猪,肠壁上渐渐开始有了油气,像四月的山岩上泛出毛茸茸一层绿色。可除了一张嘴,需得人照应的事情还多。其他都可以克服再克服、节约再节约,三个娃娃读书,那可是砸锅卖铁也不敢误的大事。

可惜锅只有一口,还是铝的。买书买本子和其他一应开支,还得向地里讨要。一大捆核桃苗种进地里。树子长势快,人的心气跟着往上蹿。眼睁睁等到挂了果,才发现不光产量比预期差着一截,壳还和鸡蛋一样软。丑女难找好婆家,核桃价格低得让人抬不起头来。

申其林打起背包进城打工。真正让两只脚与一爿地订下终身,申其林已四十五岁。这是2015年的春天,县乡农技部门组织农技人员为核桃树高枝换头。负责同志说,嫁接成功后,三年数钱,五年丰产。有村民担心这是换汤不换药的折腾,人家讲,驴拉磨子牛耕田,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手术”过后,除了树身变矮,产量质量都会增高。

组里四百五十亩老树发了四万六千多个新芽,申其林家贡献了两千多个。本来是自愿原则,老申说,再不勇敢就老了。去年收了一千一百斤核桃,今年产量会翻番,估计五年内,还要翻上两番。价格似乎也没有骗他,新品种是往日的三倍还多。申其林又在树距稀疏处栽花椒、种重楼,避免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

折叠在峡谷里的密码让申其林破译出一个人的命运。没有什么不能改变,而所有改变的原点,是让自己——尤其是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不同以往。

上山头一天,夜宿癞子坪。美酒飘香的夜晚,这段陪兰绍林长大的顺口溜,怎么听都是自他喉结滚落的一声叹息。在申大哥接待站,我问这段顺口溜有没有顺着天梯爬上来,申大哥说,来是来过,不过都是老黄历了,现在好多娃儿听都没听过——即使念给他们听,他们也未必当真。话刚说完,内当家手机响了,《春天的故事》,旋律再熟悉不过。

铃声把天宫玉蟾引了出来,为墙上“申大哥接待站”接地气的手写店招做了特效。申大哥说这是一个游客花两个多小时为他一笔一画描上去的,另一个游客还帮他建了“来者是客”微信群,每天拿着手机,好像也就抓着了商机。端坐在申绍华小院的溶溶月色里,有那么一瞬,我的心却飞进了申其林家的垄亩——终是有些挂怀,种下不久的重楼,究竟会长成什么模样。

下山那天,正赶上电力工人作业,沾光体验了一把索道上的飞翔。在八百米高的兴奋里,马坪村渐渐逼近,一个宽广博大的世界向我们缓缓打开。我问同我们一起蹭索道的一位“阿咪子”,是不是觉得很过瘾很穿越,她反问我道,你觉得呢?后来她的身影就消失在了站房拐角。后来的后来,我听到有甜美的歌声自拐角处飘出:

风尘仆仆来到我们彝人家。

这一条路,他并不遥远,

大凉山是你遥远的牵挂。

这歌好听,真是好听。我想,如果要为我们的“古路飞歌”摄影展选一段背景音乐,这首《大凉山上卡莎莎》,也许再适合不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盖房子地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