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投资大神多少,有大神懂的吗

当前计算使用的发帖时间为12月16日 00:09,需要从当前时间提前几分钟?

  在过去40年里,巴菲特的伯克希尔股票以年均24%的增速突飞猛进。

  有人说,“年均24%”有什么了不起,我国的“股神”可以做到一年翻2番!但是,这其中有多少人能做到持续“40年”呢?中国的股神虽然多,但来来往往大多昙花一现,没有很长久的。

  巴菲特股东大会已经开了一届又一届,每次经典语录都很多,但核心的投资理念一直没有变。每年这个时候,笔者都忍不住想再读一遍巴菲特投资理念,觉得这些观点真是永不过时,每次重温都能让自己那颗浮躁的心宁静下来。

  如果大家在股市中被虐得要死要活,赶紧细细品读巴特菲那些经典观念吧。。。。。。

  大多数人只把股票当成交易的材料、游戏筹码,然而巴菲特则视投资如同经营企业。

  巴菲特老师格雷厄姆说:“最聪明的投资方式,就是把自己当成持股公司的老板”。巴菲特认为“这是有史以来关于投资理财最重要的一句话。”

  巴菲特认为:“在投资时,我们把自己看成是企业--而不是市场分析师,也不是宏观经济分析师,甚至不是证券分析师。” “我主要观察一家公司的全貌,而大多数投资人只盯着它的股价。”

  另一个投资原则是“找到杰出的公司”。他认为,一个经营有方,管理者可以信赖的公司,它的内在价值一定会显现在股价上。投资者的任务是做好自己的“家庭作业”,在无数的可能中找出那些真正优秀的公司和优秀的管理者。

  巴菲特说:“寻找超级明星给我们提供了走向成功的唯一机会。”“一个二流的企业最有可能仍旧是二流的企业,而投资人的结果也可能是二流的。”

  他青睐那些经营稳健、讲究诚信、分红回报高企业,来最大限度地避免股价波动,确保投资的保值和增值。

  和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投资界名言“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相反,巴菲特的第三个投资原则是“少就是多”,集中投资。他的理由是:你的股票越多,你越可能购入一些你对其一无所知的企业。你对企业了解越多,你对一家企业关注越深,你的风险越低,收益就越好。 要把资金集中在少数几家熟悉的、可以理解的、“能力圈”以内的杰出企业股票上。

  巴菲特采用集中投资的策略,重仓持有少量股票。他投资股市的620亿美元集中在45只股票上。他的投资战略甚至比这个数字更激进。在他的投资组合中,前10只股票占了投资总量的90%。

  不理会每日股价涨跌,不去担心总体经济情势的变化,以买下一家公司的心态长期持有股票,复利累进,分享企业成长的果实。

  他有一个说法,就是少于4年的投资都是傻子的投资,因为企业的价值通常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充分体现,你能赚到的一点钱也通常被和税务瓜分。

  有人曾做过统计,巴菲特对每一只股票的投资没有少过8年的。

  主张逢低买进股票,而且买进价格要低于企业内在价值较大幅度,以便留有安全余地。他认为,即使是最好的企业,购买的价格也应该合理。还要在价值被高估的时候果断卖掉。

  巴菲特说“只有傻子和偏执狂才会去猜市场的顶部和底部。”

  在别人眼里,股市是个风险之地,但在巴菲特看来,股市没有风险。他是这样解释的:投资没有风险,无知才是风险,投资者应先投资自已的头脑。

  巴菲特几笔经典投资

  最早投资时间:2008年

  年化收益率:25%

  截至2017年年底,伯克希尔持有的2.25亿股比亚迪股票,价值19.6亿美元,只占伯克希尔二级市场股权投资的1.1%。近十年来未售一股。

  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渐深,伯克希尔用1.03美元(约8港币)价格吃进了2 。25亿股比亚迪股票。仅仅一年后,比亚迪的股票就猛涨到了88港币,一年实现11倍收益。2012年,比亚迪公司利润在2012年猛降94%,股价快速地跌到伯克希尔的建仓线附近。然而对于管理者的信心,巴菲特一直持有比亚迪,目前比亚迪的股价为52港元上下,收益高达6倍。

  最早投资时间: 2002年

  清仓时间: 2007

  年化收益率:50%

  2002年到2003年间,伯克希尔斥资4.88亿美元买入中石油1.3%的股份。当时中石油市值大约是350亿美元,巴菲特估算至少应值1000亿美元。而后大涨,中石油市值水涨船高到2750亿,这笔投资,五年里上涨了七倍。

  为什么投资中石油?巴菲特回答:在中石油的投资上我从未询问过第三方的意见。我读完财报后认为中石油至少值1000亿美元,然后回头去查股价,发现只有350亿美元。(差距如此巨大),再做过多分析会有必要吗?

  初次投资时间: 1988年

  清仓时间:2000年

  年化收益率:23%

  上世纪80年代末,巴菲特以4美元的均价建仓买入了房地美股票,买入逻辑是他认为当时房利美的价格“便宜得离谱”;当然最后事实也证明了他正确得离谱,到1998年,伯克希尔在房地美的投资已经翻了12倍。

  到2000年左右,房利美的业绩几乎到了鼎盛时代,每股收益处于历史最高水平,管理层不断回购股票、信心爆表。巴菲特觉察到管理层的风险。在2000年左右清仓了房地美股票。

  在中国,巴菲特的理论行得通吗?

  说了很多巴菲特成功的理论,然而人们最关心的还是这里理论的落地。那么在A股上,能效仿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吗? 有人说,巴菲特之所以成功,是建立在美国股市比较成熟基础上,而中国股市成立还不足30年,巴菲特理念在中国行得通吗?

  长久以来,大家都说资本市场是一个赌场,人们是以赌博、投机的方式,以很高预期回报率的方式在参与这个市场。

  但是还有另一个说法,依托研究公司的基本面,可以获得持续稳健的回报,不同的做法可能都会得到预期的结果。

  总体上看,是我们的行为方式或者价值观,决定了自己参与这个市场的方式。

  但是市场本身,这么多年来,真正反映的还是国家、产业发展的变化,以及公司的成长。也就是巴菲特投资理论的核心——价值投资。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公司最后成了很高回报的公司,在全球都有非常高的市场占有率,极具竞争优势,这个过程总体来看,还是一个反映基本面的市场。

  笔者也注意到,近年来A股价值投资的氛围越来越浓。当然,在A股市场上,也存在一批优质的上市公司,不断靠业绩增长推动股价上涨。

  在中国,你5年内一直持有股票会怎样呢?数据显示,以2012年初为起点,近5年来超1000只股票涨幅翻倍,逾500只股票涨幅超1.9倍以上。期间累计涨幅仅有40%。

  成长性是这些5年内翻番股票股价上涨的催化剂,公司成长性越高,近5年涨幅越大。

  大道至简,投资可以很简单。大家好好研习巴菲特,你离投资成功也不远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投资大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