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柏v805怎么样支持macpro吗

Emoji 真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在聊天时,它们能俏皮地表达搞怪 ?、委婉地表达道歉 ? 等文字无法传达视觉情感;在整理文稿 ?、管理笔记 ? 时,它们又能直观简约地将材料分门别类。给文件夹加上 Emoji,一眼就能找到它:FolderMarker EmojiEmoji 当印象笔记标签,浏览检索一目了然

我是一个 Emoji 爱好者,它们如此兼具有趣与实用,以致于我几乎每天都会用到它们。因此不管是在 iPhone 还是在 Mac 上,我一直都在寻找输入 Emoji 的最快方式,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所知道的工具。

对每一个工具,我都给了两个指标。一个是「输入速度」,指的是,这个工具让我们在文本中输入我们想要的 那一个或几个 Emoji 的速度,毕竟我们每次想起用 Emoji 时,只会想输入几个而已,不会输入成百上千个。另一个指标是「覆盖率」,这和「输入速度」刚好有点相反。「覆盖率」指的是这个工具能不能让我们输入所有的 Emoji。

输入速度:★★☆☆☆ 覆盖率:★★★★★

Emoji 键盘应该是在 iPhone 上最广为人知的输入 Emoji 的方式了,不管是 iOS 原生键盘、搜狗百度等第三方输入法,都有一个专门展示 Emoji 候选的键盘或者区域。不过相比较而言,iOS 原生的表情符号键盘,在启动速度上要稍稍领先。原因是,通过轻触并按住「地球仪」往上滑动,就可以快速切换键盘。我们只要记住原生 Emoji 键盘的位置,多操作几次养成肌肉记忆之后,就可以很快地让原生 Emoji 键盘显示出来。第三方输入法则可能需要再点个几次。

尽管 Emoji 键盘启动速度快,但是输入速度却并不快,原因是我们比较难找打我们想要的那个 Emoji。Emoji 键盘都会有一个「常用 Emoji」的候选,但实际上这个「常用」更多的时候指的是「上次使用」,而不是一段时间内「最常使用」。例如我最常使用的 ?,并没有出现在「常用 Emoji」候选框内,反而这几天写 Emoji 的文章随机点的几个 Emoji 倒是榜上有名。反过来,在覆盖率上 Emoji 键盘可以说是绝对的满级,所有的 Emoji 在这里都能找到。

输入匹配和「文本替换」

输入速度:★★★★☆ 覆盖率:★★★☆☆

这一节,输入匹配是我自创的一个词,实际上中文输入法实现的事情只有输入匹配一项。我们按下 kaixin 几个字母,输入法提供「开心」这个词?。为了表述方便,我们把 ?kaixin 称为输入码,「开心」?称为候选词,中文多音词的存在,就会使一个输入码对应多个候选词。Emoji 的输入匹配其实就是把 Emoji 图标也作为一个候选词,这也是输入法原生就有的功能,因此,当我们在九宫格按下上面提到字母,输入法的候选词有「开心」「来信」以及 ? 和 ? 两个 Emoji。

在输入速度上,我认为 Emoji 的输入匹配是比较快的。因为这样,当我们在输入文字时,不需要切换键盘,可以保持连贯的 按下输入码 > 选择候选词 这两步操作,而不用去切换键盘。切换键盘不仅会打断当前的思路,而且在 Emoji 键盘中找那特定的几个并不是件容易事。

不管是 iOS 原生键盘还是第三方键盘,几乎都有 Emoji 输入匹配功能,只不过第三方键盘可能匹配数量少一些,比如搜狗九宫格键盘输按下 kaixin 所在的几个宫格时,只有 ? 候选而没有 ?。

用输入匹配方法来输入 Emoji 还有一个重要前提是,你知道 Emoji 和输入码之间的对应关系,至少知道你最常用的那几个。Emoji 有千余个,我们几乎不可能记住所有的对应关系,更糟糕的是,在 iOS 上几乎没有办法学习一个 Emoji 的输入码,比如 ? 对应 xiayu ? 对应 xinyue 都是我猜测后试出来的。

如果光给输入匹配的覆盖率评级,可能只有一星吧,但是「文本替换」功能,可以弥补上面无法学习输入码的问题,所以最终我给了三星。「文本替换」的本质还是输入匹配,只不过我们可以自定义匹配关系,而且支持 Emoji。还是我最喜欢的 ?,就是用文本替换,用 heilian 来快速输入的。

在 iPhone 上,我个人觉得输入匹配 + 文本替换是最快输入 Emoji 的方式。一来输入操作上与中文输入连贯,输入速度本就占有优势,二来文本替换可以自行添加 Emoji 和输入码的匹配关系,就能很大程度上改善覆盖率不足的问题。只要在 设置 > 通用 > 键盘 > 文本替换 里,把最常用的几个 Emoji 的输入码和短语设置好,就能一劳永逸享受快速输入 Emoji

用 iCloud 文本替换,在键盘上一秒敲出邮箱和收货地址

在 Mac 上我们可以使用输入匹配和「文本替换」

输入速度:★★★★☆ 覆盖率:★★★☆☆

Mac 上的输入匹配和文本替换,和 iOS 上的是一致的。「文本替换」还可以在 iOS 和 macOS 之间自动同步,早前这个同步功能相当玄学,同步不成功是常有之事,但从 2017 年 9 月,文本替换功能迁移至更稳定的 CloudKit 同步服务之后,这个同步功能相当迅速稳定。

在 macOS 系统偏好设置 > 键盘 > 文本 中可以输入文本替换的对应关系,或者批量导入、导出。

「字符检视器」和「个人收藏」

输入速度:★★★★☆ 覆盖率:★★★★★

macOS 的「字符检视器」类似于 iOS 上的原生 Emoji 键盘。除了陈列所有的 Emoji,「字符检视器」还有象形文字、项目符号/星星、数学符号等特殊符号。我个人认为对于输入特定的 Emoji 而言,「字符检视器」没有明显的优势,原因还是在千余个 Emoji 中找到特定的那个并不容易。使用快捷键 Control + Command + 空格键 来打开「字符检视器」。

但是我还是给这个工具的输入速度四颗星,多于 iOS Emoji 键盘的输入速度两星。一个原因在于「字符检视器」与输入法候选词是相互独立的两个窗口,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输入文字的同时,在旁边开着「字符检视器」,随时从里面挑选需要的 Emoji 插入到文本中。另一个原因是,「字符检视器」窗口还有「个人收藏」列表,我们可以把自己真正最常用的几个 Emoji 添加进来。

「字符检视器」的一个有用之处是,我们可以通过它学习到每个 Emoji 的官方含义,进而猜测它的输入码。例如我在聊天时会使用 ? 来代表无语、不想说话等意义,但它的官方含义为「上下颠倒的脸」,因此我猜测 diandao 很可能就是它的一个输入码。确实如此。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 Emoji 的官方含义都能指示出它的输入码,例如 ? 官方含义为「傻瓜脸」,而 shagua、gaoguai、guilian 都不是它的输入码,更可怕的是 ??♂? 官方含义是读起来很别扭的「男’人鱼」。

输入速度:★★★★★ 覆盖率:★★★★★

Rocket 的做法是,使用 触发符+关键字 的搭配输入 Emoji。默认情况下,我们只要在文本中输入 : + Emoji 的关键字,Rocket 就会把所有符合条件的 Emoji 候选,我们就能快速输入。

Rocket 几乎能够弥补其他方法输入 Emoji 的各种不足之处。在 Rocket 中,我们可以学习所有 Emoji 的关键词,还可以为它们重新定义关键词。例如 ? 的官方定义为「new-moon-with-face」,我们可以添加「heilian」作为它的一个关键词。那么使用使用 Rocket,我们只要输入 :new 或 :heilian 都可以调用这个 Emoji。在覆盖率上,Rocket 和系统的「字符检视器」一样可以达到五颗星。

在输入速度方面,Rocket 也毫不逊色。我们可以在 Rocket 中重新设置默认的触发符西文冒号 : 为其他符号,例如我在使用 Mac 时输入中文的场景居多,为了避免切换中英文,我就把触发符设置成了中文句号。。不必多按一次大写键,中文和 Emoji 混输,自然更快。

输入速度:★★★★☆ 覆盖率:★☆☆☆☆

如 Paste 等剪贴板工具可以把频繁拷贝的源文件或文字暂存起来,用它来暂存 Emoji 也是不错的选择。把单个 Emoji「钉起来」,再使用快捷键调用剪贴板,就可以快速输入它们。在输入速度上,和「字符检视器」的「个人收藏」列表不相上下。但是在覆盖率上,要逊色很多,我在使用 13 寸 MacBook Pro,Paste 剪贴板最多只能陈列 5 个 Emoji。

你知道哪些快速输入 Emoji 的工具,欢迎在评论区和大家分享。

说起雷柏,还要从我的第一把机械键盘说起——雷柏V500。V500定位低端,但是如果有朋友用过的话,就会觉得物超所值,尽管其采用了雷柏自家研制的轴体,但在手感方面还是让我这个用惯了薄膜键盘的小白兴奋了一把。而从此之后,便对雷柏的产品有了好感。而这次的雷柏V805更让我兴奋不已,MX原厂轴、标准104键,蓝色背光,相比V500来说可以说是质的飞跃。那么究竟表现如何呢?我们一起来体验。

雷柏这次的包装依然延续了之前系列包装风格,黑色底色还是满满的电竞范儿,只不过由于V805为104键标准键盘,所以整体相比V500的包装要长出来不少。正面依旧以很大的一片位置放置了这次评测的主角——V805,打开蓝色背光的效果在预览之下就已经非常惊艳。

左侧雷柏标志下面,为“Cherry MX 黑轴”的贴标,尽管在黑色盒子上不那么明显,但是依旧早早表明了自己的血统。

除此之外,背面则是产品特性的简单罗列介绍:全键盘无冲突设计、防溅洒设计、蓝色背光,呼吸亮度可调、金属面盖,全键盘悬浮式设计。到这里,其实雷柏想要告诉我们的,或者说我们想要了解的产品特点已经基本上清楚了。

而在配件方面,相比“华丽”的外包装来说却要寒酸了些。红色拔键器、说明书,既没有另外的logo键帽、也没有logo贴纸,反正就是刚刚够用。

而另一方面,雷柏V805的外包装明确说明了产品仅适合与Window平台,所以Mac用户看到这里就可以止步了。

常规的外形设计,但胜在做工扎实

在正面设计方面,这次的V805采用了方方正正的正面轮廓,在正面布局方面多多少少有V500L的影子,同样是104键,同样将状态显示及雷柏logo放在了整个键盘的右上角。如果说有什么出彩的地方,那么可能就是其在边框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和较低的桌面占用率。另一方面区别于许多机械键盘采用键、线分离的做法不同,雷柏依然将两者死死的拉在了一起。尽管稳定性方面更好,但如果万一坏了,更换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雷柏V805采用了悬浮式按键设计,就目前来说尽管算不上什么高大上的设计,但个人觉得在实用性方面还是非常出色的,基本上能够摆脱藏污纳垢的情况。而除此之外,这里可以看到整个键盘其实是三部分组成:底部PCB板区、中间铝合金盖板、上部按键区。

而铝合金盖板上的金属拉丝工艺,在一定程度上为常规的外形添加了一些特色。

背面同样没有刻意的凹造型,可能会显得设计过于单一,但雷柏在功能性方面确实下足了功夫。四个疏水孔、五个防滑橡胶垫,甚至是在调节脚垫上都设计了防滑垫,细节方面还是做得不错的。

不过遗憾的是,V805的这个调节脚垫并没有多档位调节,也就是说键盘在倾斜角度方面只有两档可调,对于挑剔手感的人来说显然有些尴尬。

键帽方面,雷柏这次为V805采用了双色注塑键帽,相比普通材料来说,能够更好的保护其涂装,使其即使是长时间使用依然能够清晰可见。不过在拔键的过程中,发现键帽的边缘还有一些毛边,这方面有待改进。

由于雷柏V805采用了标准键帽尺寸,所以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更换随意更换键帽,而且作为机械键盘来说,你不玩儿键帽的话也就失去了整个机械键盘乐趣的50%。

轴体方面,V805采用了CHERRY家的黑轴,理论上黑轴键程短而按压压力大,更适合需要快速而准确反应的游戏体验。

为达到更好的传输效果,雷柏V805采用了高传输性能的尼龙编制线材,搭配魔术扣更加方面整理。同时为了最大限度保证降低由于接头氧化而造成传输问题,在USB接口位置,其采用了镀金处理。

简单易上手的驱动,只是灯光比较单调

就驱动而言,V805的驱动在界面上相对来说比较简洁,三组自定义配置文件及宏编辑器,是给我们自定义的全部选项。

在配置文件中,可以选择对键盘中的按键进行改键、宏定义以及多媒体的设置,你可以把自己日常不常使用的按键改为组合按键或者多媒体播放按键,搭配自己的使用习惯还是非常方便的。

而在灯光方面,包含了17种灯光模式,并且用户可以对灯光的亮度和速度进行配置。比较遗憾的是单蓝光的键盘灯,还是比较单一,和RGB比起来肯定差那么点意思,但是想想定价和原厂轴,我还是会心一笑。

而切换到游戏模式后,我们便可以在驱动中编辑自己想要的图形,通过键盘灯表现出来。不过遗憾的时,自定义灯光只能在驱动中改变,而没有实体按键进行切换。

而除此之外,强大的宏录制也是不可或缺的,你可以通过录制一个宏来完成一些需要频繁往复执行的操作,节省了很大力气。

一触即发,畅快游戏体验

如果之前没有接触过机械键盘,或者像我一样只用过青轴键盘的话,那么第一次接触雷柏V805这样的黑轴机械键盘,会明显感觉按键按下需要更大的力,但键程却短了许多。所以如果你是一个码农或者文案工作者的话,我还是不太建议使用黑轴键盘,打字相比普通键盘要累不少。

当然,如果你喜欢游戏的话,那么V805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由于本人比较怀旧,然后又不怎么喜欢玩FPS游戏,所以仍然坚守在War3的战线上。玩过War3的可能都知道,War3除了强大的意识以外,出色的微操也是比不可少的。而在实际玩游戏的过程中,反而不会因为黑轴压力有些大而不适,反而操作更加直接,表现在游戏中就是操作指令传达很快,还是比较满意的。

尽管最终还是输了,没办法令人发狂的电脑本来就厉害,而且还是厉害中的不死,就是厉害+厉害,看到对方大墓地的一刹那我就想到了结局。

雷柏V805作为一款CHEERY轴加身的机械键盘来说,更多的意义在于给更多机械键盘的入门使用者一个接触原厂轴的机会,价格不贵,做工尚可,是其最大的竞争力,尽管只有单色灯光,但是除非你喜欢光污染,否则大部分时间就会像我一样关闭灯光。然后说说黑轴吧,黑轴是那种用途比较单一的轴体,就是为游戏而生的,如果你对码字情有独钟,并且基本不玩游戏的话,那么还是趁早别选择的好。

不过雷柏V805还有青轴、红轴、茶轴可供选择,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选一块原厂轴键盘玩玩儿吧。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说起雷柏,还要从我的第一把机械键盘说起——雷柏V500。V500定位低端,但是如果有朋友用过的话,就会觉得物超所值,尽管其采用了雷柏自家研制的轴体,但在手感方面还是让我这个用惯了薄膜键盘的小白兴奋了一把。而从此之后,便对雷柏的产品有了好感。而这次的雷柏V805更让我兴奋不已,MX原厂轴、标准104键,蓝色背光,相比V500来说可以说是质的飞跃。那么究竟表现如何呢?我们一起来体验。

雷柏这次的包装依然延续了之前系列包装风格,黑色底色还是满满的电竞范儿,只不过由于V805为104键标准键盘,所以整体相比V500的包装要长出来不少。正面依旧以很大的一片位置放置了这次评测的主角——V805,打开蓝色背光的效果在预览之下就已经非常惊艳。

左侧雷柏标志下面,为“Cherry MX 黑轴”的贴标,尽管在黑色盒子上不那么明显,但是依旧早早表明了自己的血统。

除此之外,背面则是产品特性的简单罗列介绍:全键盘无冲突设计、防溅洒设计、蓝色背光,呼吸亮度可调、金属面盖,全键盘悬浮式设计。到这里,其实雷柏想要告诉我们的,或者说我们想要了解的产品特点已经基本上清楚了。

而在配件方面,相比“华丽”的外包装来说却要寒酸了些。红色拔键器、说明书,既没有另外的logo键帽、也没有logo贴纸,反正就是刚刚够用。

而另一方面,雷柏V805的外包装明确说明了产品仅适合与Window平台,所以Mac用户看到这里就可以止步了。

常规的外形设计,但胜在做工扎实

在正面设计方面,这次的V805采用了方方正正的正面轮廓,在正面布局方面多多少少有V500L的影子,同样是104键,同样将状态显示及雷柏logo放在了整个键盘的右上角。如果说有什么出彩的地方,那么可能就是其在边框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和较低的桌面占用率。另一方面区别于许多机械键盘采用键、线分离的做法不同,雷柏依然将两者死死的拉在了一起。尽管稳定性方面更好,但如果万一坏了,更换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雷柏V805采用了悬浮式按键设计,就目前来说尽管算不上什么高大上的设计,但个人觉得在实用性方面还是非常出色的,基本上能够摆脱藏污纳垢的情况。而除此之外,这里可以看到整个键盘其实是三部分组成:底部PCB板区、中间铝合金盖板、上部按键区。

而铝合金盖板上的金属拉丝工艺,在一定程度上为常规的外形添加了一些特色。

背面同样没有刻意的凹造型,可能会显得设计过于单一,但雷柏在功能性方面确实下足了功夫。四个疏水孔、五个防滑橡胶垫,甚至是在调节脚垫上都设计了防滑垫,细节方面还是做得不错的。

不过遗憾的是,V805的这个调节脚垫并没有多档位调节,也就是说键盘在倾斜角度方面只有两档可调,对于挑剔手感的人来说显然有些尴尬。

键帽方面,雷柏这次为V805采用了双色注塑键帽,相比普通材料来说,能够更好的保护其涂装,使其即使是长时间使用依然能够清晰可见。不过在拔键的过程中,发现键帽的边缘还有一些毛边,这方面有待改进。

由于雷柏V805采用了标准键帽尺寸,所以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更换随意更换键帽,而且作为机械键盘来说,你不玩儿键帽的话也就失去了整个机械键盘乐趣的50%。

轴体方面,V805采用了CHERRY家的黑轴,理论上黑轴键程短而按压压力大,更适合需要快速而准确反应的游戏体验。

为达到更好的传输效果,雷柏V805采用了高传输性能的尼龙编制线材,搭配魔术扣更加方面整理。同时为了最大限度保证降低由于接头氧化而造成传输问题,在USB接口位置,其采用了镀金处理。

简单易上手的驱动,只是灯光比较单调

就驱动而言,V805的驱动在界面上相对来说比较简洁,三组自定义配置文件及宏编辑器,是给我们自定义的全部选项。

在配置文件中,可以选择对键盘中的按键进行改键、宏定义以及多媒体的设置,你可以把自己日常不常使用的按键改为组合按键或者多媒体播放按键,搭配自己的使用习惯还是非常方便的。

而在灯光方面,包含了17种灯光模式,并且用户可以对灯光的亮度和速度进行配置。比较遗憾的是单蓝光的键盘灯,还是比较单一,和RGB比起来肯定差那么点意思,但是想想定价和原厂轴,我还是会心一笑。

而切换到游戏模式后,我们便可以在驱动中编辑自己想要的图形,通过键盘灯表现出来。不过遗憾的时,自定义灯光只能在驱动中改变,而没有实体按键进行切换。

而除此之外,强大的宏录制也是不可或缺的,你可以通过录制一个宏来完成一些需要频繁往复执行的操作,节省了很大力气。

一触即发,畅快游戏体验

如果之前没有接触过机械键盘,或者像我一样只用过青轴键盘的话,那么第一次接触雷柏V805这样的黑轴机械键盘,会明显感觉按键按下需要更大的力,但键程却短了许多。所以如果你是一个码农或者文案工作者的话,我还是不太建议使用黑轴键盘,打字相比普通键盘要累不少。

当然,如果你喜欢游戏的话,那么V805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由于本人比较怀旧,然后又不怎么喜欢玩FPS游戏,所以仍然坚守在War3的战线上。玩过War3的可能都知道,War3除了强大的意识以外,出色的微操也是比不可少的。而在实际玩游戏的过程中,反而不会因为黑轴压力有些大而不适,反而操作更加直接,表现在游戏中就是操作指令传达很快,还是比较满意的。

尽管最终还是输了,没办法令人发狂的电脑本来就厉害,而且还是厉害中的不死,就是厉害+厉害,看到对方大墓地的一刹那我就想到了结局。

雷柏V805作为一款CHEERY轴加身的机械键盘来说,更多的意义在于给更多机械键盘的入门使用者一个接触原厂轴的机会,价格不贵,做工尚可,是其最大的竞争力,尽管只有单色灯光,但是除非你喜欢光污染,否则大部分时间就会像我一样关闭灯光。然后说说黑轴吧,黑轴是那种用途比较单一的轴体,就是为游戏而生的,如果你对码字情有独钟,并且基本不玩游戏的话,那么还是趁早别选择的好。

不过雷柏V805还有青轴、红轴、茶轴可供选择,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选一块原厂轴键盘玩玩儿吧。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雷柏v805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