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斯诺家斯诺继王牧师后见到谁?

这个人非常的厉害,就连毛主席也说他是怪人,主席原话是这样的:“此人真是党内一怪。党内有两个怪人,一个做过和尚(许世友),一个当过牧师,都邀请他们出山“。许世友大家都太熟悉了,咱们今天着重介绍下,与许世友并列的另一位怪人,他叫董健吾。那么咱们就来简单回顾下他的生平。

他是上海青浦县人,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与宋子文是同窗,还在冯玉祥那里做过英文老师,后来在刘伯坚和浦化人的介绍下,董健吾在西安秘密地加入了共产党,1930年底他创办了由宋庆龄资助和他卖田产筹款的由地下党领导的大同幼稚园,这个园子主要是收养我党烈士和领导的子女的,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就是他收养照顾的。

1936年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陕北根据地,就是他负责联合和护送才得以成行。斯诺在《西行漫行》提到的王牧师就是他,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有点印象了,那个著名的“红色牧师”就是他,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他1929年在上海加入中共特科,从事党的秘密情报和联络工作。

因为他的曾祖母很早就加入基督教,家人受其影响,也先后人教,到董健吾已是第四代教徒了,所以用这个身份来掩饰自己真实身份无人怀疑,值得一提的是据李克农儿子李力回忆,提到顾顺章要去进行魔术表演,他曾经劝阻,结果顾顺章一意孤行,结果被敌人抓获,结果叛变。

在解放初期,他曾经上海肃清基督教维护共党统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后来受“潘扬事件”牵连,董健吾被逮捕关押了一年多,结果他亮出身份,再加上斯诺来华提出见“王牧师”,虽然因故没有见到,但是还是使董健吾处境出现转机,后来毛主席说了这样的话:我总算才明白,到瓦窑堡商谈国共合作的密使董健吾就是护送斯诺的‘王牧师’,也就是抚养我的三个孩子的董健吾,此人真是党内一怪。党内有两个怪人,一个做过和尚(许世友),一个当过牧师,都邀请他们出山。

不幸的是受文革冲击,在1970年12月12日他因病离世,8年后李维汉亲自证明董健吾的革命经历,于是在1979年上海市委统战部举行董健吾追悼会和骨灰安放仪式,李维汉及许多领导同志送了花圈表示哀悼和斯诺。他是一位在秘密战线进行战斗的战士,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也是我党著名的红色牧师,值得我们永远怀念与缅怀。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从北平一路辗转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写下了著名的《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一书。当时从北平到延安,一路上要穿越国民党的层层封锁线,加上途中土匪横行,很不安全。那么,斯诺是如何顺利到达延安的呢?毛泽东在党内讲话中多次提到,在中共党内有两个怪人,一个是牧师,一个是和尚。和尚指许世友,牧师就是董健吾。正是董健吾的穿针引线,把斯诺安全地送到了延安。董健吾何许人也?1928年,董健吾参加中国共产党,并在上海的中共中央特科从事情报工作,而他的公开身份是圣彼得教堂牧师。上世纪30年代,在北平燕京大学担任教职的斯诺听说,中国西北有一群红军战士,在为自己的信仰而奋斗,但在报道和传闻中说法不一。为了弄清楚真相,他很想亲自去看一看。一位朋友劝他:“我劝你最好不要去西北采访,如果你执意要去的话,一定要找孙夫人帮忙。”于是,斯诺马上去上海找到了孙夫人宋庆龄,请她帮忙设法联系红军。宋庆龄得知斯诺的来意后,首先就想到了董健... 

中国人民的朋友、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他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即《西行漫记)))中,向全世界如实地介绍了中国革命的情况,其中记述了陕北根据地的体育活动。下面是斯诺在陕北采访期间对体育活动的见闻。 有一天早晨,斯诺应邀到保安城(今志丹县)外南山半山腰处的红军大学参观。他到时,正是学校的文体活动时间,展现在他眼前的情景是:“有的学员在两个球场上打篮球,有的在保安城外一条黄河支流边草地上的一个网球场上打网球;有的在打乒乓球”等等。反映了红军大学学员的体育活动是丰富多彩的。 在访问吴起镇的三天中,、斯诺还亲身参加了体育活动。他在书中写道:“我参加了吴起镇三个球场之一举行的篮球赛。我们临时由外交部代表付锦魁、在政治部工作的一个解说英语的年轻大学生、一个红军医生、一个战士和我本人组成了一个球队。兵工厂篮球队接受了我们的挑战,把我们打得稀烂。至少在我个人身上来说,是名付其实的打得稀烂。”这段话说明了当时的篮球活动,在陕北的兵工厂内开展... 

Snow),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和文史学家,中美人民的友好使者。1905年7月29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1927年毕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系,1928年来到中国。担任过《密勒斯评论报》助理编辑、《芝加哥论坛报》驻华南记者,后任纽约《太阳报》、伦敦《每日先驱报》特约编辑。到1941年,他在中国生活了13年,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后因揭露国民党故意制造的“皖南事变”真相,被取消外国记者采访特许证返美,任《星期六晚邮报》记者,在世界各地采访。1960年移居瑞士。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美国政府采取对华敌视政策,斯诺与中国的关系被人为地割断。直至1960年,他才有机会开始重新访问中国,继续为中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做出努力,直至1972年2月15日逝世。斯诺有关中国的著作除了《红星照耀中国》(Red

今年是美国著名记者、报告文学家埃德加·斯诺诞辰100周年。1928年,年仅23岁的斯诺,跨越太平洋,到中国“寻找东方的魅力”,然而他看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满目疮痍,灾害横行,列强侵侮,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他以人道主义的胸怀同情中国人的苦难,以正义之笔为中国人民的不平呼告;他勇敢地投入反对法西斯统治和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为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而努力。新中国成立后,他又三次访华,力求了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为中美建交牵线搭桥。他1937年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RedStarOverChina》(中译本《西行漫记》),同利沙加勒的《一八七一年公社史》和约翰·里德的《震撼世界的十天》一样,成为报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里程碑作品,是20世纪优秀的国际报告文学。百年历史风云已经过去,回顾历史,解读斯诺的人生旅程,研究斯诺的思想演变,回思他在二战时期反对法西斯主义强权的无畏斗争,缅怀他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和中美建交的贡献,研讨他的《西行漫记》对...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一名高弃子、蓝眼睛的“洋龙子”闯进当时的“红色禁地”延安,进行了几个月的调查,写出了轰动世界的(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1939年,他再次访问陕北时,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于部会上亲自介绍了他:美国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并称赞说,(西行漫记)是一本真实报告了我们情况、介绍我们党的政策的书,是外国人报道中国革命最成功的著作之一。从此,斯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好朋友。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震惊中外。斯诺通过香港共产党人得知消息,立即发出专电,刊登在美国(星期六晚娜报)上,使事变真相大白于天下。国民党当局对此大为恼火,马上下令取消斯诺在国统区的记者待遇。2月,斯诺被迫离开中国返回美国。临行前,宋庆铃意味深长地对斯诺说:“你会回来的。因为,你是属于中国的。”这一年,斯诺才36岁,却有13个年头在中国度过,他的生命早已与这一片热土紧紧联系在一起。他深情地写道:“我的一部分身心将永远留在中国的福色的群... 

美国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36年采访中共陕北根据地后出版的采访记 《红星照耀中国》(又译《西行漫记》)闻 名世界,他让世界获知中国共产党正 在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斯诺毕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21岁起从事新闻工作,第二年 (1927年)8月年来到中国,担任上海 《密勒氏评论报》助理编辑。他曾沿铁 路线到绥远旅行,目睹了饥饿遍野的 灾荒情景,写下《拯救25万个生灵》为 题的现场报道。1928年秋季起,他任 《密勒氏评论报》代理主编和《芝加哥论坛报》驻华记者。1933年下半年,斯诺应邀到燕京大学新闻系任教,讲授“新闻特写”和“旅游通讯”。1933年9月,斯诺的第一部著作《远东前线》在美出版。1935年底,他被英国《每日先驱报》聘为驻中国特派记者。1936年6月3日,经宋庆龄的介于爆发朝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埃德.斯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