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8制造业趋势未来有哪些趋势

制造业智能转型将全面推进

经过连续三年的试点和探索,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数据显示,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保持着较为快速的增长速度,到2017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的产值规模已达到15000亿元左右。

接下来,预计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将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一是由点状突破向区域制造业提升迈进,在开展单个项目、单个企业试点示范的基础上,探索智能制造区域性发展的有效模式,以智能制造的推进带动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转换增长动力;二是由基础条件好和需求迫切的行业向制造业所有行业扩展,截至目前试点示范已覆盖了82个行业,占制造业191个中类的42.9%,未来将进一步扩大行业的覆盖范围;三是核心供给能力将快速提升,以市场应用带动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核心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平台和系统解决方案供给能力的有效提升,形成一批智能制造的中国方案。

在上述趋势下,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将保持11%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速,到2023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81万亿元,行业增长空间巨大。

核心装备供给能力稳步提高

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带动下,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

随着我国智能制造的全面推进以及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持续实施,智能制造核心技术装备供给能力将稳步提高。以自动化装备为例,随着我国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工厂自动化以及企业信息化发展提速,自动化装备需求将不断增长,到2023年我国自动化装备市场规模达到6794亿元。

智能制造新模式将加速推广应用

随着我国制造业智能转型的全面推进,各行业、企业将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核心工业软件等与企业生产工艺、管理流程的深入融合,推动制造和商业模式持续创新,智能制造新模式将加速推广应用。

智能制造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对于实现我国智能制造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有关部门将针对智能制造标准跨行业、跨领域的特点,充分发挥协调工作机制、积极调动各相关方的作用,对接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动态更新完善标准体系,围绕标准实施和反馈形成有效政策,真正满足市场需要。

2018年,《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版)》将完成修订。同时,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的支持下,智能制造标准的立项工作将进一步加快,80多项智能制造国家标准将完成制(修)订,一批标准试验验证平台将建成,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系统解决方案供给能力快速提升

在制造业智能转型的带动下,我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给能力快速提升。2017年11月,工信部已公布49家了解行业需求、具有较强系统集成能力、行业推广经验丰富的智能

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北京最多,有11家。

随着我国制造业智能转型的全面推进以及“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目录”等培育措施的实施,我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能力将快速提升,供应商的规模将持续扩张、服务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同时解决方案的功能也将更加完善、更好地满足行业需求。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年智能制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国家统计局公布2018年3月PMI指数,3月份制造业PMI最新数值51.5%,高于上月1.2个百分点,升至一季度高点。其中,生产指数53.1%,新订单指数53.3%,原材料库存指数49.6%,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8.7%。制造业PMI指数回升速度快于我们此前预期(此前预计3月PMI指数或将继续下探,但仍位于枯荣线上方,随企业复工及价格企稳,2季度制造业PMI指数将企稳回升),制造业扩张提速,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PMI指数(单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生产需求扩张,供需更趋活跃。随着春节后企业集中开工,生产经营活动加快,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为53.1%和53.3%,分别比上月上升2.4和2.3个百分点,且新订单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生产指数,制造业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手订单指数(单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新订单指数(单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外贸形势总体向好,进出口双双回升。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比上月上升2.3和1.5个百分点,均为51.3%,重回扩张区间,进出口活动更趋活跃。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供给质量继续提升。2月PMI指数点评中,我们指出虽然2月制造业PMI指数低于预期,但主要因春节及价格变化影响,关注制造业结构变化,关注装备制造及高技术制造高景气。3月装备制造业PMI52.2%,环比提升1.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PMI53.2%,相比2月数值54%略有下降,但仍保持高位运行;表明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动能培育加速推进,供给的质量进一步提升。

    企业采购力度加大,购进价格指数走稳。在市场需求回升的带动下,企业备料增加,采购量指数为53.0%,高于上月2.2个百分点。同时,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4%,在连续两个月高位回落后,本月环比持平。

    关注企业生产预期增强。企业对未来发展预期继续看好。3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8.7%,比上月上升0.5个pct,表明随着春节因素消退,企业生产活动将逐步恢复正常,企业对市场发展信心有所增强。

原材料库存指数(单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单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制造业景气带来的工控需求增长,预计2018年2季度该趋势仍将持续,智能制造需求明确;此外,从制造业加杠杆、扩产能角度,工控行业发展具备中长期支撑;而从长期来看,人口结构及人力成本变化背景下,自动化替代人工是必然发展方向,工控长期趋势向好,行业大有可为。

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通用和专用设备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制造业重点行业产量数据分析

工业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月度累计产量同比持续增长。2018年1-2月我国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达到1.88万台/套,相比2017年同期大幅增长25.1%。家电行业总体增速稳定,空调、冰箱等细分领域增速较快。2018年1-2月,我国彩电、空调、冰箱分别达到2716.5万台、2802.3万台、1182.9万台,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25.5%、17.0%、4.50%。洗衣机累计产量达到1100.6万台,累计同比减少1.1%。机床领域保持平稳增长,汽车、3C、通信领域出现下滑。2018年1-2月,金属切削机床累计产量8.7万台,同比增长6.10%;汽车累计生产441.8万辆,同比减少5.0%;智能手机累计生产1.94亿台,同比减少3.4%;微型电子计算机累计生产3680.5万台,同比减少0.1%;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累计生产4143.5万信道,同比下滑0.6%。

金属切削机床累计产量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包装设备累计产量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金属冶炼设备累计产量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汽车累计产量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智能手机累计产量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累计产量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微型计算机累计产量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彩电累计产量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空调累计产量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家用电冰箱累计产量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家用洗衣机累计产量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2018制造业趋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