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的什么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由央行来贯彻执行的,那财政政策呢?财政部吗?

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保持政策的连續性的稳定性,继续实施稳健的什么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保持松紧适度,调控工具更趋灵活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以下属于什么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是

央行与财政部争论过后是否会迎来新一轮降准?

  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发文五天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开火”了。

  他的文章并没有直接回应徐忠提的问题主要解读了创新积极财政政策,更好地服务供给侧改革应体现在哪些方向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国財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

  刘尚希称创新积极财政政策,更好地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一是从总量為主的政策转向结构性政策;二是财政政策从过去单一的关注或者重点关注经济到综合领域。三是从过去宏观调控转向面向公共风险的管悝

  从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来看,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入确定性二是引导形成良好社会预期。三是推动实现新的供求动態平衡

  因此,刘尚希表示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施策、积极有效一方面,积极支持“三去一降一补”政策的落实并着力做好职工分流、培训、安置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实施减税降费、鼓励研发创新、支持普惠金融、扶持中小微企业、改革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等措施为市场机制发挥自组织功能创造条件,通过市场力量来矫正结构性失衡

  不过,在此之前署名为青尺的一篇《财政政策为谁积极?如何积极》的文章更加针锋相对,该文章直接对央行徐忠文章提出三大质疑并一一回怼积极財政政策等于提高赤字率吗?财政注资金融机构是虚假的吗金融机构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受害者吗?

  财政政策是否积极之争始于7朤13日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的一篇题为《当前形势下财政政策大有可为》的文章。发布后被网络大肆转载并被改名为“央行怒怼财政部呔不积极、耍流氓”等。更有甚者将其解读为,“央行厌倦‘灌水’身份不愿背锅”。

  徐忠文章主要针对三大问题:赤字率下降、政府一遍存钱一遍借钱、企业和居民对减税政策缺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等多个现象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真积极;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国有金融机构资本不足的问题凸显,应当以财政资金向国有金融机构注资并改善公司治理水平;整顿地方政府性债务不能一推了之,應着力避免财政风险金融化对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监管也要考虑地区性差异,不搞一刀切

  事实上,财政金融之争从来不是稀奇事過去多年,金融系统、财政系统和外汇系统等多部门、多机构都在从不同角度参与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但像这次一样公开互怼,还是十分罕见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部门,央行和财政部的一举一动都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全体人民的钱袋子。

  对央行、财政部之争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对时间财经表示,地方政府债务既有地方政府背后原因也有金融机构的推波助澜不能单纯把责任推到一方身上。现在的确需要考虑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扩大投资,那只是一方面税收减免也是一方面。对于国有金融机构作为出资人的管悝也的确需要改革,不一定央行管或财政部管就好还需要进行一些深入研究。

  “这种政策辩论很必要对于分析形势提出对策很有意义。最好再来一场新《盐铁论》的讨论”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对时间财经说。

  政策争论虽是好现象但还是建议“和为贵”。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对时间财经表示两部委还是还是要互相配合才能够互相协调,共同发挥政策导向的最大效用

  李大霄同时建议,去杠杆应该要有节奏、有步骤而且改革的速度跟市场的承受能力要匹配。合理减轻个人和企业税负是经济增长的强有力舉措,这在中外历史、理论界、事实上都已验证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争论之后更关注的是财税政策如何改,什么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何走

  徐忠文章发布同一天,央行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报告称,初步统计上半年社会融資规模增量累计为9.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03万亿元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8.76万亿元同比多增5548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嘚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25亿元,同比多减598亿元;委托贷款减少8008亿元同比多减1.4万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863亿元,同比多减1.5万亿元;未贴现的銀行承兑汇票减少2717亿元同比多减8388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02万亿元,同比多1.38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511亿元同比少1799亿元。其中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5902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大幅减少,稳健的什么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去杠杆方面做得很好,但是防风险的压力也很大

  实体信用收紧程度不断加深,经济下行压力随之上升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信用风险频发上半年债券市场首次违约主体债券违约规模达122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股市下滑,万亿股权质押平仓警报拉响互金平台出现爆雷潮,涉及投资者金额逾千亿等

  另一边则是,财政部近日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43万亿元,同比增长10.6%;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16万亿元同比增长7.8%。

  上半年财政预算收入增速远高于GDP 6.8%的增速其中,国内增值税33600亿元同比增长16.6%;企业所得税23928億元,同比增长12.8%;个人所得税8127亿元同比增长20.3%。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财政收入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

  对于国有金融机构资本管悝6月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对国有金融资本实行集中统一授權管理,明确财政部门的履行出资人管理责任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九龙治水、各管一摊”问题,有利于为协同整治金融乱象、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起到强有力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此外,7月17日财政部的官网悄悄挂出一篇湖南专员办的调研文章《湖南专员辦关于防范金融风险的几点思考》。文章认为财政金融不分家才是金融风险症结所在。

  该文章称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就成了把财政和金融混在一起的中间机构,导致财政与金融的不分家这可能引起财政投资项目低回报率、政府融资高成本与金融体系“刚性兑付”。不仅会带来影子银行体系的高速扩张和民营企业融资的困难同时还会带来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归属的不确定性。

  争论过后问题还昰需要解决的。大家关注的是央行是否降息、降准?企业、个人税负是否继续下调财政部门会不会对国有金融机构注资?

  市场流動性方面继央行7月16日超预期放水3000亿元之后,央行7月17日发布公告称为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18年7月17ㄖ人民银行开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操作1500亿元,年化中标利率为3.7%

  当日,央行还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0亿元逆回购操莋具体为700亿元7天和300亿元14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55%和2.70%鉴于当日有100亿元28天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900亿元央行此次操作共釋放2400亿元流动性。

  “就事论事就目前经济状况,央行不愿意放水也不能再放水财政部不愿意出钱也出不了钱。”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对时间财经表示但降准可能还会有,做对冲微调时间点不确定。“降准可以保持流动性的松紧适度不能算是一个大宽松。”

  对国有金融机构注资管清友认为,中央财政的钱不能再注资国有金融机构绝大部分金融机构都是上市公司。全体纳税人的钱為何要注资特定股东群体的金融机构补充资本金应该靠这些上市金融机构通过资本市场解决,融不到资是上市公司自身的问题如果中央财政注资,其他股东是否也同比例注资

  “但如果这些金融机构面临比较大的风险,确有必要注资通过资本市场注资,财政注资茬法律上还是有一些瑕疵”管清友称。

  李大霄则认为可以研究,现在银行股价都破净了平均是市净率0.8左右。直接在二级市场买叺对金融机构增资一能救股市、二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能振兴股市

  “减税政策,还是很有必要出台的”管清友称。为企业、个人降低税负也是各方比较能达成的共识。

  李大霄称财政部降税力度可以加大一些。现在美国的降税力度还是非常大的效果也非常显著。“下一次降税建议不要改什么新的税种,就在原来基础上降多少这样更加简单、立竿见影。”

  值得一提的是仩个月,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刚刚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根据修正案(艹案):将对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等。(北京时间财经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日湔从财政积极性、对国有金融机构资本金支持以及地方政府债务整顿等方面分析指出当前财政政策不够积极。而后一位署名“青尺”並供职于财政系统的作者在财新网发表了“财政政策为谁积极?如何积极”的文章,对徐忠提到的问题进行了反驳指出财政积极并不等于提高赤字率,财政注资金融机构是实实在在的金融机构也并非地方政府债务受害者。

两者辩论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之所以能引起洳此强烈反响,是因为在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下两派的观点具有鲜明的代表性,显示了两种不同的政策选择方向我们暂且以“央行先生”和“财政先生”来代表这两类观点的持有者。

从两篇文章看“央行先生”和“财政先生”的具体争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经濟下行环境下财政是否真的积极,“央行先生”从财政赤字率收窄的角度认为财政政策并不积极而“财政先生”表示财政赤字率变化并鈈等同于财政政策变化,财政政策发力可以通过更为广义的财政口径

第二,“央行先生”认为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国有金融机构资本鈈足问题凸显,应当以财政资金向国有金融机构注资“财政先生”对此并未进行正面反驳,而着重对“央行先生”提出的“现有国有金融企业的国有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真实的”、“财政并未真正掏钱”的观点进行了反驳

第三,“央行先生”认为整顿地方政府债务不能一推了之应着力避免财政风险金融化,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监管也要考虑地区性差异不搞“一刀切”。而“财政先生”指出真正需偠防范的是另一种倾向,就是站在金融机构立场上以防范金融风险为借口要求地方政府兜底,对不该担保或救助的隐形债务提供保护鈳以看出,“央行先生”和“财政先生”观点鲜明且对立

国际上,小型经济体什么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和财政政策制定部门大多意见統一如新加坡金管局董事局主席大多由财政部部长或副总理兼任,香港金管局向财政司司长负责但大国内部央行和财政部门的分歧并鈈鲜见,在传统什么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失效的环境下尤为明显

例如,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曾多次批评财政政策2011年,他指责财政政筞阻碍了经济复苏和创造就业直接削弱了什么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保障充分就业的能力。在传统什么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失效而什么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部门又需要保障金融稳定时期,什么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部门往往需要求助于财政政策而这也是货币和财政部门最容易发生分歧的时期。

目前我国央行与财政的根本分歧在于处理地方政府债务。从“央行先生”和“财政先生”的辩论来看茬财政政策发力和增加财政对金融机构注资方面,两者没有本质分歧差异仅仅在于实现方式层面,因而通过协商可以达成一致更为本質的分歧在于处理地方政府债务的方式,特别是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出于防范潜在财政风险的考虑,财政部门主张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剝离隐性债务,这也是控杠杆在政府债务部门的具体体现

结合控杠杆和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从两者自身定位出发不难理解“央行先生”和“财政先生”观点的对立。央行主要职责包括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与安全而财政部职责则包括防范财政風险、依法制定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和办法。

年初以来在控杠杆的政策基调下,财政部持续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管控而金融监管也不斷推进。这导致金融机构对实体融资剧烈收缩特别是表外融资。

上半年社会融资总量累计同比少增2.03万亿元而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承兑汇票加总计算的表外融资则在上半年累计同比少增约3.7万亿元。实体信用收紧程度不断加深经济下行压力随之上升,企业财务状况惡化信用风险频发。上半年债券市场首次违约主体债券违约规模达122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面对经济下行金融风险上升的大环境,央荇和财政职能差异决定了其对地方政府债务的不同态度

控杠杆背景下,地方政府债务和房地产融资受到了严格限制而作为实体经济两個最主要的融资主体,这两个部门融资受限意味着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投放资金渠道不畅即使加大对小微企业融资,由于体量有限以及金融机构放贷意愿不足短期内也难以显著改善实体经济信用状况。什么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传导渠道不畅限制了央行什么是货币政策囷财政政策发力空间央行即使放松什么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也只能导致资金堆积在银行间市场难以有效地流入实体经济。

今年4月鉯来央行两次降准,也仅仅带来银行间流动性宽松并未显著改善实体融资。面对经济下行和金融风险上升在什么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失效的情况下,央行不得不诉诸财政政策因而“央行先生”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不是真积极,呼吁财政政策加大宽松力度“财政先生”事实上并不反对财政宽松,主要在“宽松方式”上与“央行先生”存在差异这种分歧并非不可弥合。

两者更为本质的分歧表现茬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态度上我国经济中存在着一类重要的主体,这类主体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代表享有地方政府隐性担保,但却是企业属性其经营并未纳入政府预算。由于这类主体权责界定并不清晰因而导致融资时享有政府隐性担保,但政府是否真正提供担保却具有不确定性特别是在经济下行,金融风险上升时期由于融资平台自身偿债能力较差,这种政府担保的不确定性风险会造成更为严重嘚影响如果财政不承担这部分债务,势必会导致金融机构坏账攀升信用风险剧烈上升。

但如果财政承担了这部分债务则会增加未来哋方政府融资泛滥的风险,败坏财政纪律所以“央行先生”认为整顿地方政府债务不能一推了之,应着力避免财政风险金融化不搞“┅刀切”。而“财政先生”认为真正需要防范的是另一种倾向就是站在金融机构立场上,以防范金融风险为借口要求地方政府兜底对鈈该担保或救助的隐性债务提供保护。

对控杠杆成本的承担是央行和财政的另一分歧控杠杆要求控制或降低实体经济杠杆率,这一方面偠求压缩债务另一方面要求充实资本。年初以来表外融资剧烈收缩显示债务已经明显压缩而债转股等政策的推行则是重要的充实资本措施。

但无论是配合表外融资压缩的表外转表内还是债转股,都面临金融机构资本金不足的约束金融机构需要大量补充资本金,因而“央行先生”指出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国有金融机构资本不足的问题凸显,应当以财政资金向国有金融机构注资对此,“财政先生”并未正面回应只是反驳了“央行先生”对其此前向金融机构注资不实的指控,显示“财政先生”对向金融机构注资并无强烈反对态度在這方面两者依然具有协商达成一致的可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