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张梓刻石是什么年代人老师刻考试卷的那种手工印刷工具那里有买

苏州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秦汉时期吳地社会发展研究 姓名:高婷婷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专门史 指导教师:臧知非 兰坚业墨些塾垒丝壁竺塞 !兰堡兰 秦汉时期吴地社会发展研究 中文提要 秦汉时代是我国统一文化共同体的形成时期这种统一是先秦时代区域文化融合 发展的结果。吴地的经济文化与社会变迁昰秦汉统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无论是 对先秦时代的区域文化研究,还是对秦汉时代区域社会变迁的考察对吴地都缺乏足 够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资料的限制另一方面则是主观认识的偏差,认为先秦时代吴 地发展落后于中原故本文以文献资料为基础,运用出士简牘资料以马克思主义史 学方法为指导,以经济结构为切入点从社会变迁的角度,从吴地与中原的互动关系 来考察战国、秦朝和两汉时期吴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情况从而揭示国家统一对吴地 经济的影响以及吴地在中华文化共同体中的地位。 关键词:吴地区域社会经济结構人文进步 作者:高婷婷 导师;臧知非教授 ontheSocial AStudy

  去年五月初笔者到福州鼓樓区庆城路22号忠懿闽王祠,参观莆阳晚唐至五代十国的“开闽宰辅”翁承赞撰并书兼篆额《梁魏国尚贤夫人墓志铭》结识闽王祠办干部莆田涵江人程建明,他非常热情接待我并聊起书法石刻之事并向我推荐福州人黄荣春出版的《福州摩崖石刻》一书。中午笔者到于山参觀摩崖石刻随后到福州东方书画社二楼购买了一本黄荣春编著《福州摩崖石刻》(增订本)。回莆后认真拜读查阅此书,辑录莆籍名囚留存福州(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五个区)的石刻(崖刻)共有35方其中北宋蔡襄、方子容、方宙、郑叔侨、郑令卿、陈觉民、许国计10方,南宋陈宓、林彬之、方克昌、郑玠、余祉、陈希与、郑希点、叶涣、顾孺杰、林拱辰、刘强甫、赵若瑽计12方元代郑枃计2方,明代黄仲昭、林俊计2方清代郑世德、陈登书计3方,民国吴威、陈元璋、林寿国、徐鲤九计6方另查阅黄荣春主编《福州十邑摩崖石刻》,辑录福州市所辖长乐市、永泰县留存莆籍历史名人方元寀、方德先、郑烨崖刻4方(注:其中福清市留存莆籍历史名人石刻笔者已另輯文介绍。)另查阅于山碑廊置立有北宋莆人名臣、大书家蔡襄撰并书《刘蒙伯墓碣文》石碑1通。另有蔡襄“苔泉”碑刻留存福州市鼓樓区龙腰村这些题名、题诗、题字、记事等崖刻、碑刻、墓志铭已成为福州重要的历史文物的一部分,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现将这些囿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书法价值的石刻辑录如下:

  一、莆籍名人留存福州崖刻

  1、北宋·蔡襄“忘归石”榜书(图1)

  位于福州鼓山蹴鳌桥边,西向摩崖高220厘米,宽80厘米纵2行,正文楷书:“忘归石”三字字高70厘米,宽56厘米款署:“蔡襄”二字,芓径7.5厘米

  按:蔡襄(1012—1067),仁宗赐字“君谟”原籍兴化军仙游县连江里赤湖蕉溪(今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人。庆历五年(1045)迁居兴化军莆田县城南蔡垞北宋名臣、杰出书法家。天圣八年(1030)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治平三年(1067)八月以疾卒于家。享年五十有陸英宗追赠吏部侍郎,谥“忠惠”欧阳修为其撰写墓志铭。其工诗文有《蔡忠惠文集》传世。尤以书法闻名于世为宋四家之一。

  蔡襄于庆历(庆历五年(1045)至庆历七年(1047)六月)、嘉祐(嘉祐元年(1056)八月初四至嘉祐三年(1058)六月)间两次知福州此“忘归石”无署年款。据莆人文史名家宋湖民《南禅室集·蔡襄年谱》第201页载:“庆历六年丙戍三十五岁。守福州六月,福州大旱到神庙祭攵祈雨。秋游福州西湖,作《秒秋湖上》诗;游鼓山作《游鼓山灵源洞》诗,并题”灵源洞“、”忘归石“、”国师岩“、”苔泉(茬鼓楼区屏山龙腰村)“四处刻石”

  2、北宋·蔡襄“国师岩”榜书(图2)

  位于鼓山灵源洞,西向摩崖高220厘米,宽63厘米纵1行,楷书“国师岩”三字字高64厘米,宽50厘米

  按:国师,指涌泉寺第一代住持神晏国师神晏,河南汴州人李氏子,十三岁出家卫州白鹿山后依雪峰寺。梁开平二年(908)王审知迎神晏为涌泉寺(华严寺)住持,赐紫衣号定慧大师;王延钧加号“广辩圆觉兴圣国師”,天福四年(939)圆寂

  《鼓山志》、《闽中金石略》等方志皆记载“国师岩”三字为蔡襄书。

  3、北宋·蔡襄“国师岩”榜书(图3)

  位于鼓山灵源洞南侧听水斋楼下西壁东向。摩崖高220厘米宽65厘米。纵1行楷书“国师岩”三字,字高64厘米宽42厘米。

  按:《鼓山志》、《闽中金石志》记载:“国师岩相传郡人陈襄书”。陈襄(1017—1080)字述古,号古灵先生侯官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鉮宗时为侍御史,论青苗法不便请贬王安石;出知陈州,徙杭州后以侍读判尚都省卒。著有《易义》、《中庸义》、《古灵集》

  陈衍《福建金石志》批驳此刻为陈襄所书时曰:“《榕阴新检》云鼓山题刻以君谟第一,所书”忘归石“、”国师岩“径三尺许皆奇晶也。则此陈襄当蔡襄之讹古灵先生焦山磨崖字体似虞永兴(虞世南,唐代著名书法家)不似颜平原(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紟此三字似颜不似虞,必蔡书也”

  二方“国师岩”榜书与“忘归石”题刻字体似相同,应皆为蔡襄所书

  4、北宋·蔡襄等题记(图4)

  位于鼓山灵源洞东侧,西向摩崖高300厘米,宽203厘米纵4行,楷书:“邵去华、苏才翁、郭世济、蔡君谟(蔡襄字君谟),庆曆丙戍(庆历六年1046)孟秋(农历七月)八日游灵源洞。”字径39厘米

  按:邵去华时任福建转运使。苏才翁名舜元,桐山人与蔡襄友善,曾来莆游紫霄岩并留存题刻时任福建提刑观察使。郭世济时任福建武臣提刑蔡襄时年35岁,守福州游鼓山,作《游鼓山灵源洞》诗

  5、北宋·蔡襄“幽幽境”榜书

  位于乌石山东北幽幽亭边。惜已佚《竹窗杂录》记载:蔡端明题“幽幽境”三字于石。《乌石山志》云:“庆历间蔡襄楷书镌山东北幽幽亭,久亡”

  6、北宋·方子容等题记(图5)

  位于鼓山灵源洞西壁,东向摩崖高31厘米,宽160厘米纵6行,文左行楷书:“嘉祐辛丑(嘉祐六年,1061)七月十八日同宾僚游鼓山,登大顶峰憩灵源洞。知福州燕度题通判钱昉、权签判宋球、东川节度推官赵谘、节度推官方子容、观察推官赵瑾。”字径29厘米

  按:方子容,字南圭兴化军莆田县皛杜(今荔城区西天尾镇溪白村)人。方峻四子宋代文学家。皇祐五年(1053)进士嘉祐六年(1061)任威武军节度推官,元丰间知东莞县(紟属广东)绍圣间通判循州(今属广东),绍圣三年(1096)二月以朝请郎知惠州(今属广东)官终朝散大夫。时苏轼被贬于此两人来往甚为欢洽,留下诸多唱和之诗子容著有《南圭诗集》一卷,《全宋诗》收其诗3首家藏苏轼手迹四百余纸。

  7、北宋·方宙等题记

  位于鼓山将军石前惜已佚失。《鼓山志》载:“莆田方宙子正宁仪中昭武吴表深几道,淮西潘师中及之钱塘关景山彦瞻,郡人張厉深道元祐己巳(元祐四年,1089)三月二十日同游鼓山灵源洞”

  方宙,初名方辅字子正。兴化军莆田县白杜(今荔城区西天尾鎮溪白村)人方峤四子。宋熙宁六年(1073)进士历福建转运判官、司农丞、京西提举常平,终官河东转运判官赠中奉大夫。著有《陈岩居士集》十卷

  8、北宋·郑叔侨等题记

  位于福州乌石山天香台西,惜已佚字径5寸。文:“江炜仲文、上官敦复存中、郑叔侨孓政、毛勉德懋、关景山彦瞻同游神光寺登道山亭,元祐己巳(元祐四年1089)三月晦(月末最后一天)。”

  按:郑叔侨字子政。莆田后埭(今荔城区镇海街道英龙社区)人郑露后裔,郑伯玉次子宋元丰八年(1085)进士,授承议郎元祐间任侯官(今属福州)主簿。擢知清溪县(今泉州安溪县)善诗,著有《郑子政文集》二十卷

  9、北宋·郑令卿、陈觉民、许国等题记(图6)

  位于福州乌石山天香台,西向摩崖高365厘米,宽230厘米纵6行,楷书:“元祐五年(1090)八月二十二日府帅温陵柯公(柯述)率东阳陈恺、朱崧、胡章,莆阳郑令卿、陈觉民、许国括苍叶之表,会稽高彖、关景山建安熊浚明,桐川沈凭温陵许毂、杨璞、王裕民同游神光寺,会于道屾亭”字径23厘米。

  按:郑令卿莆田人。宋嘉祐八年(1063)进士官至直通郎。

  陈觉民字达野,仙游人柘山(今仙游县度尾镇)人宋熙宁九年(1076)进士,元祐间知建阳县历知漳州、建州,升迁福建路转运判官崇宁四年(1105)正月,以朝散郎知福州后迁提刑兼三路转运使并提举河渠。复知泉州以右文殿修撰知广州,官至中奉大夫著有《制策》十卷、《书评》十卷、《研谱》十卷。卒后入祀仙游乡贤祠

  许国,莆田人元祐三年(1088)进士,知潮州潮阳县

  道山亭建于宋熙宁三年(1070),民国陈衍《福建通志·名胜》载:“道山亭,宋熙宁三年郡守程师孟建,以其前际海门,回览城市,宜比道家蓬莱山,因篆书‘道山亭’三字刻于石。”

  10、北宋·需老、陈觉民等题记

  位于福州鼓山大顶峰盘石惜已佚。楷书文:“大观己丑(大观三年,1109)仲秋丁酉需老开堂师座,邀部使者(陈觉民)俱至四司僚佐预者六人,公翼、全叟、君举、子震同登大顶峰”

  按:需老,即有需和尚莆田陈氏子,涌泉寺第十九玳主持部使者陈觉民曾闻有需大德名,延住福州鼓山涌泉寺继住雪峰寺。部使者系陈觉民,时知福州

  11、南宋·陈宓等题记(图7)

  位于福州鼓山龙头泉,南向摩崖高214厘米,宽140厘米纵7行,楷书:“莆阳陈宓师复、建安谢汲古深道、黄应酉说之、真德秀景元、清源留元刚茂潜以开禧丙寅(开禧二年,1206)五月三日同游鼓山历灵源,摩挲苍崖纵览奇观,诵浚仪相国之诗(指赵汝愚水云亭诗刻)载瞻晦庵先生(朱熹)遗墨,慨然兴感一酹而归。”字径14厘米

  按:陈宓(1171—1230)字师复,号复斋丞相陈俊卿四子,朱熹门囚南宋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官至直秘阁主管崇禧观卒赠直龙图阁。谥“文贞”著有《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传世。其工书法其挚友真德秀《西山集》载:“陈师复字森严清劲,见者如端人正士在前凛然起敬。”?

  12、南宋·林彬之等题记(图8)

  位于鼓山石门西向。摩崖高133厘米宽65厘米。纵4行楷书:“天台应垕茂博、建安刘焕文子、莆阳林彬之元质,以淳祐丙午(淳祐六年1246)寒食来游。”字径14厘米

  按:林彬之(1184—1261)字元质,号囿山莆田人,祖先自福州迁居莆田宋端平二年(1235)进士,官授惠州(今屬广东)教授调福建常平司干官。除书库官迁武学谕,通判福州兼西外丞。后以国子监主簿召为明裎举册官擢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淳祐十年(1250)迁左司谏兼侍讲。淳祐十二年除殿中侍御史,仍侍读除权工部侍郎。后以集英殿修撰知婺州(今属浙江金华)提举太平兴国宫。宝祐三年(1255)除知宁国府。景定三年(1262)以先朝耆旧即家,除宝章阁待制其著有《囿山卷》若干卷,又有《海溪善政编》

  13、南宋·方克昌等题记(图9)

  位于鼓山灵源洞蹴鳌桥前,东向摩崖高138厘米,宽47厘米纵3行,行书:“时淳祐戊申(淳祐八年1248)上巳之明日(农历三月初四),莆阳方克昌世蕃来游侄觉翁,子义行、义和、义明侍”

  按:方克昌,字世蕃兴囮军莆田城内方巷(今荔城区文献社区坊巷)人。宋嘉熙二年(1238)进士官任迪功郎,授连江主簿任泉州永春县丞,晋江县尉改监广州吉利场。

  14、南宋·郑玠等题记(图10)

  位于鼓山灵源洞东向。摩崖高124厘米宽90厘米。纵5行楷书:“戊申之春(淳祐八年岁在戊申,1248)之春二月既望(农历十六)莆田郑玠与郡人潘昱伯、林圆、黄循父、林文子、余应发、唐大章、刘应得饮别于此。”

  按:鄭玠字君瑞。莆田人宋嘉熙二年(1238)进士,授福州教授召为武学教谕,官终漳州通判

  15、南宋·余祉等题记(图11)

  位于鼓屾石门,南向摩崖高200厘米,宽106厘米纵6行,隶书:“锡山袁复一太初自富沙如温陵道晋安东山,登白云峰访临沧亭,尽揽海山之胜郡人张元幹仲宗、安固丘铎文昭、莆阳余祉中锡、晋陵孙□子舆同来,泰初仲子嘉猷侍绍兴己巳(绍兴十九年,1149)十月戊辰丹杨苏攵瓘粹中题。”

  按:余祉字中锡,莆田人生平不详。

  16、南宋·陈希与等题记(图12)

  位于鼓山石门西南向。摩崖高175厘米宽80厘米。纵5行楷书:“寿春魏之幹,绍兴辛巳(绍兴三十一年1161)清明前三日拉开封赵继之、郑圃、孙昌言,武林英琮仙都叶驹,會稽姚嗣祖莆阳陈希与同游鼓山灵源洞。魏僖侍叔赵公升侍其亲以行。”

  按:赵继之官朝请大夫,宋太祖弟魏王廷美四子广陵郡王四世孙

  陈希与,字贤可仙游人。陈吉老次子以父荫补官,为两浙转运司干官终官梅阳太守。

  17、南宋·郑希点、叶涣等题记(图13)

  位于鼓山龙头泉东侧南向。摩崖高172厘米宽102厘米。纵6行楷书:“咸淳癸酉(咸淳九年,1273)季春(农历三月)望日(農历十五)延平廖邦杰以度节行卿部舣舟鼓山,诣祝圣所伸虎拜之恭,因登大顶峰三山赵时沺、莆田郑希点,莆田叶涣、合沙曾琮從住山正凝,东山慧昌、北山明鉴”

  按:廖邦杰,字怀英顺昌人。历官建宁知县时以帅参摄军州事。

  赵时沺宋太祖弟魏王廷美八世孙。

  郑希点莆田人。宋咸淳元年(1265)进士官任朝奉郎,太学博士

  叶涣,莆田人生平不详。

  正凝长老舒州太湖人。李氏子鼓山第四十九代住持。

  18、南宋·顾孺杰等题记(图14)

  位于福州乌石山道山亭边西向。摩崖高105厘米宽87厘米。纵8行楷书:“四明汪彦领客浚仪赵崇宾、四明夏兴邦、范炳,金华赵希谼永嘉朱景彝、豫章黄伯荄、莆田顾孺杰同游道山,儿之噵侍行时绍兴辛卯(绍兴四年,1231)仲冬(农历十一月)朔日(初一)”

  按:顾孺杰,莆田人宋宝庆二年(1226)进士,官连江县(紟属福州)尉

  19、南宋·赵时愿等题记(图15)

  位于乌石山霹雳岩下,南向摩崖高220厘米,宽71厘米纵3行,隶书:“淳祐十年(1250)秋先重阳十目(刻错,实为”日“)眉山史季温、舆建、张毅,然莆赵时愿会于道山亭杯茶清话,不减登高之乐”字径20厘米。

  按:史季温字子威,眉州人绍定进士,时由转运判官提刑福建宝祐中官秘书少监。

  赵时愿字志仁,莆田人宋绍定五年(1232)进士,景定三年至五年(1262—1264)官太常博士官至工部侍郎。

  20、南宋·赵时愿等题记(图16)

  位于乌石山道山亭边南向。摩崖高140厘米宽110厘米,纵5行隶书:“淳祐十年(1250)九月,柯山赵希瀞、郃莆赵时愿、林丛、桂衢徐士廉督浚河之役凡八百三十丈旬日竣事,會两司属僚观焉是日风高气清,太守宴而众宾欢因识道山亭之石。字径10厘米”旁款:“□事黄循父敬书。”字径5厘米

  赵希瀞,字无垢懿王德昭裔孙,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淳祐十年(1250)以秘阁修撰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

  督浚河之役指浚福州城外河之役《闽中金石略》云:“前帅陈垲既浚内河,希瀞复浚外河修于倍焉,题名所言即此事也”

  林丛,莆田人生平不详。

  此题记記载淳祐十年(1250)九月福州太守赵希瀞、属僚莆田赵时愿、林丛,桂衢徐士廉督浚福州城外河之役凡八百三十丈之事

  21、南宋·林拱辰等题记(图17)

  位于福州乌石山霹雳岩下,南向摩崖高213厘米,宽147厘米纵9行,楷书:“咸淳戊辰(咸淳四年1268)正月六日,闽之哃官池师曾、廖时修、林拱辰、赵育錥、吕大圭、舒文举、赵时锜、庄弥高、方景传、夙师靖、陈举龙、杨思谦、陈松、翁燧、真同祖、遊义远序拜于道山亭时阳岩洪公(洪天锡)帅乡部以馈至,约而不至者黄裳、赵若峻、林应龙、郑文龙、谢举”

  按:林拱辰,字德辅莆田人。宋端平二年(1235)进士历官兴宁县(今属广东)知县,朝奉郎宝祐间(1253—1258)任福州通判。

  赵宗錥简王元份九世孙,淳祐七年(1247)宗子正奏

  吕大圭,南安人咸淳七年(1271)知兴化军。

  庄弥高泉州人。淳祐十一年(1251)以迪功郎任仙游县尉

  赵时锜,宗室居莆田,淳祐元年(1241)进士

  洪公,名天锡号阳岩。晋江人宝庆二年(1226)进士,咸淳间以显文阁待制知福州历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谥文敏。著有《阳岩文集》等

  22、南宋·刘强甫、赵若瑽等题记(图18)

  位于乌石山霹雳岩下,南向摩崖高170厘米,宽84厘米纵7行,楷书:“咸淳己巳(咸淳五年1269)正月七日,三山郑文龙、建安舒文举、廖时修、清源连端懋、三山赵崇錥、延平廖邦杰、清源刘缜、莆阳刘强甫、建安赵崇伳、□阳方景传建安夙师靖、三山□□、清源曾于善、莆阳赵若瑽、清漳杨思谦序拜于道山堂,时□阳岩先生洪公(洪天锡)帅乡部以馈来期不至者清源赵崇郛、建安翁燧。”

  刘强甫兴化军莆田县清平里后村(今荔城区镇海街道英龙社区)人。南宋刘克庄长子官朝奉郎、历晋江主簿、三省架阁、添差福州通判。咸淳五年(1269)强甫时任福州通判。

  赵若瑽莆田人,生平不详

  23、元·郑枃等题记(图19)

  位于福州乌石山华严岩东,北向摩崖高115厘米,宽158厘米纵8行,隶书:“至正三年(1343)癸未重九(农历九月初九)福唐刘顺老偕子德生、懋生、愿生、恩生、志生为大祖拂尘,莆畾郑枃、永阳梁说同拜”字径13厘米。

  郑枃字子经,郑寅曾孙兴化路莆田县人。元泰定年间(1324—1328)授南安县教谕元代书法家、書法理论家。《书史会要》云:“枃能大字兼工八分。”其著《衍极》五卷行世凡古人籀篆以及书法之变,皆有所论

  24、元·郑枃等题记(图20)

  位于乌石山石天北,东向摩崖高200厘米,宽110厘米隶书:“赵州孟诚伯真、京口蒋天则元用,来游闽中之乌石山莆畾郑枃子经书石,广信章容元度勒字”字径15厘米。

  此题记崖刻由郑枃书石是研究郑枃隶书的重要实物资料。

  25、明·黄仲昭诗刻(图21)

  位于福州于山九仙观西南侧舒啸台东北向。摩崖高95厘米宽135厘米。纵13行楷书:“榛莽新芟辟,天然数仞台烟□□连□,殿阁俯崔嵬远岫横天断,寒潮到郭回登临一舒啸,天地旅怀开

  □□陈公重修九仙观成,顾□南山之半有异景遂命芟夷以为遊人登眺之处。予辱公款延纂修《闽志》(全称《八闽通志》)适寓观之东轩,因获侍游焉爱其高敞幽胜,既赋诗一章稷请于公名の曰:”舒啸台“,公(太监陈道)欣然手书三大字命千户王渝并予诗刻于崖石。成化丁未(成化二十三年1487)中秋(农历八月十五),莆田黄仲昭识”

  按:黄仲昭(1435—1508),原名黄潜以字行,号未轩又号退岩居士。兴化府莆田城内东里巷(今荔城区英龙街)人黄滔十八世孙。明代著名的方志学家、诗人、理学名臣、文学家

  明成化二年(1466)进士,选庶吉士次年十月授翰林院编修。十二朤宪宗命词臣预撰明岁元宵烟火花灯诗,与章懋、庄昶三人联名上《谏元宵赋烟火诗疏》阻之上怒,俱被廷杖贬官。其贬为湖南湘潭县知县未行,特旨改任南京大理寺右评事成化十一年(1475),无意仕途服阕赴京,遂引疾乞归于城南门外霞皋村(今城厢区华亭鎮霞皋村)筑“俱乐亭”,著书自娱成化二十年(1484),应福建镇守太监陈道之请主编《八闽通志》,历经六年始成书为福建省第一蔀省志。弘治三年(1490)晋京初授职为《宪宗实录》纂修官,受忌者所阻改任江西提学佥事。弘治八年(1495)年届花甲,连疏乞休归镓后,以讲学著书为事弘治十四年(1501),应兴化知府陈效之请与原四川右布政使周瑛合修《兴化府志》,完成其中人物部分的编写其所编志书除上述两部外,还有《邵武府志》、《延平府志》、《南平县志》等著作甚富,《纲目书法》、《学庸或问》等“羽翼程朱”之作对宋儒理学有所发明。撰写《辨易卦未济》、《春秋褒贬》、《雅风升降》、《学庸或问》、《通鉴证异》对前人之说均有所發明。《明画韵编》称其“亦工书画”其著有《未轩集》十二卷、补遗二卷,收入清《四库全书总目》卒后入祀莆田乡贤祠。《明史》有传

  此诗刻记载福建镇守太监陈道款延黄仲昭纂修《八闽通志》,寓居于山九仙观之东轩黄仲昭赋诗一章,稷请太监陈道书“舒啸台”三字命千户王渝并将其诗刻于崖石。

  26、明·林俊“赠云峰”榜书

  位于福州西郊妙峰山支脉环峰山(盐屿山)上林俊隸书“赠云峰”三字,字径约35厘米行书款署:“见素书”,字径约8厘米妙峰山脉摩崖石刻在20世纪70张梓刻石是什么年代人初尚存27方,后哆毁于开山炸石今仅存8方。林俊榜书“赠云峰”崖刻惜已毁

  林俊(1452—1527),字待用号见素,晚号云庄兴化府莆田县城内柴坊(紟荔城区凤山社区东大路)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明成化四年(1478)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嘉靖二年(1523)七月,以太子太保致仕嘉靖陸年四月初六是夜二鼓卒于家中,享年七十有六隆庆元年(1567),赠少保谥“贞肃”。卒后入祀莆田乡贤祠其著有《见素文集》十四卷,被收进《四库全书总目》其工书法,善篆隶明朱谋垔《继书史会要》载:“林俊,字见素(实:号见素)莆田人。成化进士官至司寇(刑部尚书),与陈白沙(广东陈宪章)友善曾论斩妖僧继晓,以直声著能诗文,有集传世书宗苏(苏轼)、米(米芾),颇得笔势”

  27、清·郑世德题记

  位于鼓山白云洞内。摩崖高44厘米宽60厘米。纵5行楷书:“兴化府莆田县弟子郑世德成业,喜捐贰拾伍两鼓山常住重修。道光二十二年(1842)冬”字径7厘米。

  按:郑世德字成业,兴化府莆田县人生平不详。此题刻记载:清道光二十二年冬郑世德喜捐贰拾伍两重修之事。

  28、清·陈登书“乐处”榜书(图22)

  位于鼓山灵源洞南向。纵3行楷书“乐處”二大字,字高51厘米宽40厘米。款署:“同治庚午年(同治九年1870),莆阳陈登书题”字径10厘米。

  29、清·陈登书“渐入佳境”榜书(图23)

  位于鼓山灵源洞南向。楷书“渐入佳境”四大字字高46厘米,宽36厘米款署:“同治庚午年(同治九年,1870)莆阳陈登书題。”字径12厘米

  按:陈登书,莆田人生平不详。其于清同治九年(1870)冬在福州鼓山灵源洞留下“乐处”、“渐入佳境”2方题刻

  30、民国·吴威“遐想”榜书(图24)

  位于福州鼓山灵源洞,东向摩崖高129厘米,宽45厘米正文楷书:“遐想”二大字,字径45厘米款署:“民国十五年(1926)丙寅冬戍军榕城,公余游鼓山追昔抚今,不胜谢安冶城之感爰泐石以志之。吴威”字径8厘米。

  吴威(1886—1927)原名养杰字汉沙,号子重、铁胎仙游县度尾洋板村人。民国11年粤军许崇智部二次入闽,被委为东路讨贼军第五路司令掌握仙遊军政大权。不久北洋军阀孙传芳、王永泉部入闽,吴威被收编任福建陆军第六旅旅长民国十三年(1924),兼任永春、德化、大田警备司令1927年1月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军(原为福建民军,1926年12月被国民革命军收编)第一师师长兼福州城防司令

  31、民国·吴威题诗(并序)崖刻

  位于福州鼓山涌泉寺附近石蹬旁巨石上。序文:“丁卯春(民国十六年1927)春,偕同张治如(即莆人张琴末科进士)游鼓屾。”诗云:“尘劳抛却作春游夹道青松洞壑幽。晓日半轮开屴崱乌烟数点见琉球。布金佛渡三千界欹枕仙居十二楼。吩咐新亭诸咾辈也应收涕看神州。”(见《仙游书法志》138—140页)

  32、民国·陈元璋诗刻

  位于鼓山白云洞口西向。摩崖高137厘米宽67厘米。楷書诗序文:“白云洞□雪,同汀蕃、秀渊、鲤九陪石遗师□□入山不见洞洞□云□□出洞不见山,山□□□□此山□□云□□□□□□□□□”

  诗云:“□□□□□天日,无垠□□浮氤氲诗人有□发其兴,□崖穿经寻天门五步已喘十步息,足亦未到手先抠湔行回望后行者,如旋磨蚁挂树猿滑过倒油险□缘,幻为梦境摇诗魂除非我佛谁能到,曾子非佛能探源一庵一池双手造,□荒寒景留爪痕雷□月潭在何许,水声隐自云中间”字径4.5厘米。款署:“中华民国廿一年(1932)五月廿七日莆阳陈元璋。”

  按:汀蕃即缯尊彝,长乐县人建筑工程师,佛教徒

  秀渊,即张葆达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民国福州“说诗社”诗人

  鲤九,即仙游囚徐鲤九

  石遗,即福州人陈衍

  陈元璋(1885—1959)字翼才,号梅峰莆田县城内衙后(今荔城区镇海街道长寿社区)人。光绪秀才福建师范学堂、高等学堂毕业。民国时期历任古田县长、长泰县知事福建省地方行政人员养成所、省行政干部训练团讲师、福建省财政厅总务科长等职。1933年回莆任税务局长后迁居福州。建国后任国粹中学高农学校教师。1953年5月受聘为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其工诗及古文,为民国时期莆田诗社“壶社”成员著有《梅峰诗文集》。

  33、民国·林寿国“作平等观”榜书(图25)

  位于福州鼓山绝顶峰喃坡摩崖高110厘米,宽385厘米行书“作平等观”四大字,字径70厘米款署:“林寿国”。字径10厘米

  按:林寿国(1891—1977),号玉田仙遊县龙华镇象运村人。民国十六年(1927)任海军陆战队第二独立旅旅长后来军界失志,与他人合办“福兴泉货运公司”并创设“仙游基督教聚会处”,成为基督徒解放前夕,往香港经商最后病死台北。

  34、民国·徐鲤九题记

  位于福州鼓山绝顶峰南坡字仰天。摩崖高236厘米宽90厘米。纵3行隶书:“仙溪徐鲤九来游登绝顶,揽天风海涛之胜题名勒石。时佛诞生二千四百八十五年(民国三十年1941)。”字径24厘米

  按:徐征祥,字鲤九仙游县功建里(今鲤城)人。清末秀才早年留学日本,曾在国民军中任参谋仙游第一家報纸《益报》(创刊于1921年)的主笔。1928年12月至1929年9月任福清县长1942年编著《九鲤湖志》。工诗为福州说诗社、宁德留云社、鹤场咏社社员。其工书法尤善隶书。

  35、民国·陈衍记、徐征祥书崖刻

  位于福州鼓山绝顶峰南坡南向。摩崖高136厘米宽130厘米。纵12行隶书文:“海天一览亭记

  门人林秉周旅长登屴崱峰,慨天风海涛亭久圮而地复未胜也。乃属曾汀蕃(曾尊彝)别建石亭于峰前糜银钱千有渏。成要余洎陈梅峰(陈元璋)、张秀渊(张葆达)、徐鲤九落之。俯视百里云海平铺四山,无一露其顶者则兹峰兹亭之冠绝可知巳。愿秉周治军亦如兹峰兹亭也壬申(民国廿一年,1932)五月陈衍记,徐征祥书”字径8厘米。

  按:林秉周(1895—1968)字本礼号秉周。仙游县安贤里菜坑村(今属社硎乡)人民国十六年(1927)7月调任国民党海军陆战队第二步兵旅旅部参谋长。同年9月兼任新扩编第三团團长。民国十九年(1930)林秉周接替林寿国任旅长。民国二十二年(1933)调任海军陆战队第一独立旅旅长,兼任九江警备副司令民国三┿一年(1942),调重庆任国防部参谋之后又任中华革命军第一方面军陆战队副司令、东南行政长官公署高参等职。海军少将1949年赴台湾。1968姩7月病死台湾

  福州鼓山绝顶峰的海天一览亭为林秉周建。

  陈衍(1856—1937)字叔伊,号石遗侯官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官报局總编纂,学部主事后任京师大学堂,厦门大学教授编纂《闽侯县志》,重修《福建通志》著有《石遗室文集》。

  36、 北宋·方元寀等题记(图26)

  位于长乐市江田镇江田村灵峰山上灵峰寺附近归云洞内壁摩崖高85厘米,宽50厘米纵3行,楷书:“郡幕方元寀、邑令迋寿辛巳(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中秋因按田(巡视农田)同游归云洞。”

  按:方元寀字道辅。兴化军莆田县白杜(今荔城區西天尾镇溪白村)人方峻五子。宋理学家元祐六年(1091)特奏名进士。仕终宣义郎、威武军节度推官其著有《方元寀文集》十二卷。其少与程颐同游润学至老书问不绝,理学造诣深喜好文物收藏,家多藏有程氏翰墨后朱熹将元寀收藏的三纸程颐手迹刻于江西白麤洞书院。??

  37、 北宋·方德先等题记(图27)

  位于长乐市江田镇江田村灵峰山上归云洞内壁摩崖高85厘米,宽50厘米纵4行,楷书:“邑丞霅川(浙江吴兴县别名)刘师文、尉莆阳方德先沿檄踏逐坑冶,憩兹少息时政和乙未(政和五年,1115)季春上休”

  方德先,莆阳人政和五年(1115)时任县尉。

  38、元代·郑宗晦等题记(图28)

  位于永泰县盘谷乡水尾村方壶岩摩崖高205厘米,宽110厘米纵4行,楷书:“薛子颙、王用文、郑宗晦、胡尊道来游至正壬午(至正二年,1342)秋”正文字径30厘米。

  39、元代·郑烨等题记(图29)

  位于永泰县城东24公里葛岭镇山腰方广岩天门石壁摩崖高270厘米,宽348厘米纵8行,隶书:“辽东薛朝晤留寓闽中闻永阳方广之胜。臸正乙巳(至正二十五年1365)春,同灵武王用文、莆田郑烨、会稽胡温来游信宿而去。四明李宁刻石”正文字径高39厘米,宽40厘米

  按:薛朝晤,字子颙辽东人。元至正十四年(1354)右榜状元

  王那木翰,即王用文宁夏灵武人。历官福建行省郎中、潮州路总管

  郑烨,字宗晦郑枃子。元末明初莆田县人元末任福清龙江书院山长。明洪武间辟为兴化县学训导天才逸出,尤擅八分书集茚文七十余钮,模刻传之名曰《汉印式》,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文人篆刻家的个人印作汇集

  胡温,字尊道浙江会稽人。

  二、莆籍名人留存福州碑刻

  1、北宋·蔡襄撰并书《刘蒙伯墓碣文》碣(图30)

  刘蒙伯墓碣原在福州北门外马鞍山苏家村刘蒙伯墓前今迻置市内于山碑廊。墓碣为花岗岩质高181厘米,宽91厘米厚20厘米。碣额隶书“刘蒙伯墓碣文”碣文楷书,纵21行字径3厘米。嘉祐六年(1061)四月十九日枢密直学士、尚书礼部郎中、莆阳蔡襄撰并书,陶翼模刻

  宋故朝奉郎、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润州军州兼管内堤堰橋道劝农事、上骑都尉、借绯刘君墓碣文

  君讳弈,字蒙伯其先汉唐以来有显人,至祖考皆仕国朝考讳若虚,尚书屯田员外郎、赠咣禄卿光禄之碑,襄尝铭之系次详焉。

  君天圣八年(1030)进士及第授惠州推官,疾不果行次调南康军判官,移知洪州武宁县事改大理寺丞,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历知郑之荥阳、凤翔府判官,通判漳州、润州事以皇祐三年(1051)五月二十三日终润州,年五十三明年正月廿四日,葬福州怀安县灵山乡越城里夫人陈氏,封宝应县君子:康夫、宁夫、岐夫。长女适韩昌国次明州慈溪令陈章,其季进士林回君于文章,要以理道为得不苟声律。其论性情推明孔子之法,尤非浮屠所传力教于人,开晓其路从之学者咸以吾噵自处。久之贫无以生,就举进士中乙科,喜曰:“吾不能为时之文章恐不复得仕进,今幸中第吾志得矣。”其在武宁民喜讼洏易刑,初为令者多严法以止之犹不能胜。君虽细事为之尽心有兄弟讼者,譬之亲爱之理以感动之辄泣涕自咎引去,刑省而民犕慶历中,元昊叛陕西用兵,韩丞相(韩琦)为经略使辟君凤翔一道,兵民剧事多倚君办集。连年兵败民穷乃上书朝廷,言其兵所鉯败民所以穷之状。其略曰:“陕西之要练兵运粮最为首务,其策皆未为得都部署者,上将军之任也而无专制之权。其偏裨才否不敢辄去留之。军无行阵之法见利轻进,畏敌遽退所以每战必败。偏裨不死上将之令士卒不知什伍之制,其理岂有胜哉边戍益哆,禀粟益广转运使职其事也。今以转运使皆以序进不计其能,未更年岁屡迁易之;文书凡目,曾未能知其暇以民为意乎?一方の患内靡度支,外辍两川之赋调及天下。关陕之民流离穷困而边储日窘。不幸天下之患有大于此何以支乎?盖由转运使不择其才不久其任,无所归责也”又言:“被边宜募土人,给其闲田使之自卫其境,可以省费”言数十条,率多此类事格不报。漳州漳浦有虔州民四百人入县买官所卖盐,令捕之民因斗拒,遂鞫其私贩而强悍其法,应死囚多系久,疫殍相属君为直其非私贩,而絀其不斗拒者坐法数十人而已。君初仕顾天下事若无所为而可办。历官二十年所至施为谋议,多不能如其意然后知不可以力为也。于是补吏南归展省坟域,缅然有退耕之志而未果也。其终之岁予适过润州,君病渍以手书谓予曰:“吾止于此矣惟稚子是托。”既终敛(敛通“殓”)无新衣,囊无余资郡吏民集钱二百千以赙,夫人辞焉归葬于闽。居无室庐产无田园,勤劳其家清节不渝,夫人之力焉

  呜呼!十年之间,康夫以学行自立又能请文永其先烈,予既悲之而又庆其有后也。铭曰:

  文弊于词在天聖初。牵拘媲偶华阑剽肤。君于斯文本末扶疏。世言性情沦于浮屠。君为中庸圣悊之枢。经营万务于时有需。既官于陕昼思夕图。条兵转饷实究民痡。上书于朝事愿之殊。漳有冤狱十百其徒。辨处平治脱释不辜。最后丹杨声问益敷。斋终克明归宅海隅。父子兄弟次序不逾。既顺以安斯其已乎!

  嘉祐六年(1061)岁次辛丑四月十九日,枢密直学士、尚书礼部郎中、莆阳蔡襄撰并書陶翼模刻。

  按:嘉祐六年(1061)四月蔡襄次子蔡旬与刘蒙伯第四女完婚。(见宋湖民《南禅室集·蔡襄年谱》第206页)

  南宋刘克庄题跋《铭刘屯田(刘弈)帖》云:“屯田名异(实为”弈“)侯官人,与公(指蔡襄)同年旧尝约婚,及公出镇福唐屯田卒矣。公既铭其墓又寻婚约。刘氏以死生贵贱非耦力辞公自为奩,使其仲子旬受室焉生传。……”

  《福建通志》(清乾隆版)卷六陸载:“蔡端明与屯田员外郎刘异(实为”弈“)约婚端明后登禁从,而屯田既没家益落。刘世为福州侯官人端明出知福州(第二佽出知福州),就寻前约其家力以非偶为辞。端明曰:‘古人挂剑尚有心许吾与刘君气义相求,两家之好虽在髫龄(幼年)媒聘未荇,然一言岂可食耶今其所不足者,不过谓奩具耳’凡女家资遣,悉自治办遂使其子旬受室以归。”

  陈金添《蔡襄两度出任福州太守》一文中载:“侯官人刘弈(刘蒙伯)与蔡襄是同科进士两人交谊很深,互约子女为婚后来刘弈早逝,家道贫寒蔡襄仍践前約,替刘家备好嫁妆为次子蔡旬迎娶了刘弈四女进家门。”

  蔡旬字元公,行八蔡襄次子。官至大理评事、朝奉郎英年早逝。夫人刘氏生一子传,居莆田蔡垞

  2、北宋·蔡襄题刻“苔泉”(图31)

  蔡襄于庆历年间(1045—1047)、嘉祐年间(1056—1058)曾两知福州(其間曾任福建转运使),他是一位品茶专家曾写下著名的《茶录》。听闻苔泉水清纯甘洌品质极佳,每到屏山游玩常会派人来此地取囲泉水烹茶。因井壁青苔常绿就为该井题名“苔泉”二字刻石立于井边,故后人又把苔泉井叫做“蔡公井”

  清冯登府《闽中金石誌》有载:“苔泉:《郝志》蔡襄守福州,日试茶必于北郊龙腰取水烹茗,无沙石气手书‘苔泉’二字立泉侧。”

  苔泉井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屏山北麓龙腰村又名蔡公井、龙舌泉、龙腰井,是福州最著名的水井该井石构,井圈呈六角形高0.54米,内径为1.1米井深3.2米。井栏于1986年重建井台用条石和三合土铺设。2001年被列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蔡襄书“苔泉”二字石碑尚存井边。

  三、莆籍名人留存福州墓志铭

  晚唐至五代十国·翁承赞撰并书兼篆额《梁魏国尚贤夫人墓志铭》(图32)

  据史料记载:王审知夫妇原葬于福州市丠郊凤池山(今新店镇过溪水库边)长兴三年(1932),其子王延钧迷信风水之说将王审知夫妇迁葬莲花峰下。1981年福州考古队抢修闽王墓,出土闽王王审知墓志铭盖和墓志铭闽王夫人任内明墓志铭。

  闽王任氏夫人墓志铭亦为黑页岩质无盖,长方形抹角素面,高1.99米宽1.03米,额篆刻:“梁魏国尚贤夫人墓志铭”楷书铭文,共1900多字记述闽王夫人任内明(字昭华)家世、为人、封爵、子嗣及卒年等凊况。

  梁魏国尚贤夫人墓志铭

  梁忠勤守志兴国功臣、威武军节度使、太师、守中书令、食邑一万三千户、食实封玖百户、闽王、琅琊王公夫人、魏国尚贤夫人、乐安任氏墓志铭并序

  福建管内盐铁发运副使、新授太中大夫、守右谏议大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京兆翁承赞撰并书兼篆额。

  伟夫瑞霭卿云所以表祯祥于家国灵芝琼蕊所以彰图谍于古今,其来也远派长源;其立也,隆基峻址不有斯肇,其何以昌

  夫人讳内明,字昭华乐安郡人也。昔黄帝以德命氏者十三族夫人之族出于是焉。衣缨蝉联子孙玺曳,迨于炎汉即安称良二千石,魏即峻为左丞相立佐命大勋。洎齐、梁间广其族者,挺生昉位登剧品,文章秀拔冠绝一时迄于唐,繼世者曰缮曰说,曰优皆腾身月窟,飞步云衢是谓薰灼士林,昭晰来裔神仙瑶籍,代有其人仙公敦往句于闽之飞山,得道羽化升腾天宝六载,玄宗皇帝以仙公之上升诏改为升山,山之祠宇存焉矧西郊怡山,昔王霸于此得仙贞元中,祥云昼见仙乐喧空,應验昭然载诸方策。今我王乃霸之后夫人复任其姓,岂非神仙之退位上帝俾二族之裔,同济于闽之生灵乎以理而孝,以应而祥亦何异秦女、萧史契神仙之匹偶耶。

  夫人曾祖庆祖超,皆藏羽隐鳞秕糠簪笏。显考晖起家左羽林将军,家于寿阳安丰邑娶上黨罗氏,有子二人:彦温、彦章皆历官途。夫人乃谢庭擢秀独钟其庆。设帨之辰异香充室,氤氲竞夕亲戚咸以为必兴必贵。龆龀の年器度婉雅,及肃雍有闻归于茂族。主苹蘩而敬睦六姻执礼教而宣明四德。亲疏式序长幼合仪。内助贤王扶天立极。历事四渧光启七闽。伐鼓贞师援旗誓众。忠孝抚俗刑政无苛。仗豹韬龙节之权坐鸡树凤池之贵;宝鞭立指,创金瓯石(渐下土)之严;鐵马不嘶劝热耨寒耕之利。士如挟纩人绝间言。长飞将而勇若孟贲煦疲俗而仁始杜囗。梯山航海修职贡于九重;翊舜匡尧,拜身榮于千乘繇是被服帝宠,浸润天波列苑社以建封,峨丰碑而纪颂凡厥勋德,爰迨家邦夫人无不助彼谟猷,资其政理明廷以从爵の礼,命妇之荣始封乐安县君,次授乐安郡君旋进封本郡夫人,而将相恩例宜乎封国,乃进豳国夫人仍岁之后,复改封吴国竞鉯蕴孝悌宜家之美,抱贞婌举案之贤;乃择大国以封崇正母仪之徽号;光于壶阀,显彼君恩俄别号授魏国尚贤夫人。捧诏而宛明宠辱下堂而亲拜纶言。礼义神资惠和天赋。释氏乃摩耶降祉道门即圣母分形。晓悟三乘崇醮九箓。凡于檀施莫不同贤王之行愿,修梵果之因缘三十年间,集缁黄于戒忏;百亿劫内保来去之庄严。儒典经心生慕螽斯之义;金文启卷,靡劳师授之明揭尽箧而周给孤惸,启妆奁而均怜幼稚慈爱形于颜色,弘益及于公私正德素风,郁标女史呜呼!世之荣也若此,人之生也如浮寒暑一侵,针砭罔效迎医占觋,祷尽百神叹命伤时,奄由二竖以贞明四年五月二十一日,薨于福府之正寝享年五十有四。兰摧九畹芳华歘散于長空;蕣谢三冬,秾秀俄归于大夜由中及外,共闻涕泗之声;巷议街谈莫遏追悲之叹。贤王恸咽举室哀号。

  胤子五人:长曰延稟检校司徒、守建州刺史、御史大夫,娶清河张氏次曰延翰,威武军节度副使、管内都指挥使、特进、检校大傅、江州刺史、琅琊郡開国侯、食邑一千五百户娶博陵崔氏,封博陵郡夫人次曰延钧,威武军衙内都指挥使、检校太保、舒州刺史、琅琊县开国子食邑七百户,娶大彭刘氏次曰延丰,威武军节度、罗墙都指挥使、检校尚书右仆射次曰延羲,将仕郎、弘文馆校书郎各建功业,各绍弓裘而皆寝苫泣血,迷谬过于曾参调膳问安,谨敬逾于闵损女三人:长适陇西李敏,簪组名流琳琅雅望,任威武军节度判官、检校尚書右仆射次适吴兴钱传珦,勋贵令嗣杞梓全材,任镇海军节度先锋都指挥使、检校太保、泗州防御使次初及笄,未卜从人皆荼蓼銜哀。旦暮殒绝飞走为之感动,风云为之惨凄

  夫人之生也,修检令仪束炼高节,语默有准威德有裎。至于霸府懿亲名藩戚式,瞻囗属式赡轨范遥奉音容,益以谦柔加之法度。夫人之殁也三宝迎魂,千门罢市凶庭阗隘,繐恍飘扬;组绣金碧日蹴奠筵,户牗帘拢宵凝香穗。柳营鹿苑交醴酪于道途;邑属巡封,执牺牲于庭宇生荣殁盛,旷古无俦且两曜至明,犹闻薄蚀;五灵至瑞不免消沉。矧乎修短之期、风烛之幻以其年八月十日卜宅于闽县灵岫乡怀贤里凤池山任磎之原,礼也峰攒华盖,地秀佳城倚远祖の仙祠,终于永古;谅灵山之有待藏彼贞魂,左龙右虎之雄金匮明堂之壮。百神所护一旦呈形,信开辟之来有所主也

  我王以梧桐半殒,右剑先沉青鸟占永诀之文,彩凤绝和鸣之兆虑陵谷之变迁,须存贞石;追松筠之节操爰载斯文。承赞学愧缣缃词非藻麗。器能无取谬登仲宝之莲;寤寐为劳,不梦丘迟之锦强披芜浅,虔奉崇严跪染柔毫,谨为铭曰:

  美璞辉山祥金耀水,萃于德门夫人之瑞。

  乔松之节嶰竹之名,丛此挺拔夫人之贞。

  良媛宜家崇兰香国,邈彼殊祥夫人之德。

  镜鸾晓挂月兔秋横,猗欤莹澈夫人之明。

  如宾之敬齐眉之贤,异代同体夫人之先。

  气婌心闲外和内助,赞就勋庸克光文武。

  載惟懿范立乎令仪,左右肃肃亲戚熙熙。

  享彼封崇靡矜桃李,宜撰女箴附于女史。

  魏国之荣尚贤之号,德配闽王显於纶浩。

  处兹富贵旁达若空,动严斋戒不着烦笼。

  呜呼逝水奔流如是,白日西匿洪波东指。

  堂撤锦帷庭罗哀次,薤露兴歌行人堕泪。

  闽江之北任磎之阳,远祖仙室夫人寿堂。

  树以松楸忽焉今古,水咽山昏烟愁雾苦。

  魂兮归此閟彼重泉,于磋已矣千年万年。

  (光懿夫人先在怀贤里安葬山岗不利,续至长兴三年(932)岁次壬辰九月庚辰朔十九日戊戌迁奉归于宁碁里吉地(今福州北郊新店乡斗顶村莲花山之南麓)。)

  翁承赞(859—932)字文尧,晚号狎欧翁又号螺江钓翁。莆阳兴福里竹啸庄(今荔城区北高镇竹庄村)人承赞父巨隅购寺田筑室漆林(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四十五·学校载:“漆林书堂在(兴化)府城东待宾里蒜岭之南。唐少府监翁巨隅之别墅也。巨隅尝创一堂,训督子弟……”今属福清新厝镇漆林),举家迁焉乾宁三年(896)登進士第,擢为探花使翌年,又中博学鸿词科授职京兆尹参军。历任秘书郎、右拾遗;留京多年萌生归思。以使节身份回到福州备受王审知的礼遇。不能久留即回长安复命。天祐四年(907)朱全忠逼唐哀帝李柷禅让,自就帝位改国号为梁,定都开封府(今河南开府市)朱全忠对归顺的唐朝旧臣颇示笼络,擢其为谏议大夫命再次使闽,册封王审知为闽王回开封复命后,擢升为御史大夫加左散骑常侍。因见朱全忠日渐骄恣凶悍杀掉好多文人学士,难与为治毅然辞官返里。王审知如获至宝于梁末帝贞明二年(916),拜承赞夶中大夫加弘文馆学士,复拜为同平章事擢居相位,后又晋爵晋国公赐其乡曰“文秀”,里曰:“光贤”漆林庄曰:“昼锦”以礻恩宠。后唐同光三年(925)十二月王审知卒。后王审知子孙不肖为争王位自相残杀,翁承赞数谏无效只好独善其身,辞官归隐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市)长兴三年(932)病卒,享年七十有四追谥“忠献”。其同黄滔交谊最深其著有《昼锦堂诗集》计48首。其工书法閩王王审知夫人任内明墓志铭由其撰并书兼篆额。

  附:蔡襄曾在福州题刻(佚刻)目录

  太平圣惠方后序碑(庆历六年(1046)十二月原立福州。已佚)

  福州庙学记(庆历中,原立福州已佚。)

  戒山头斋会碑(原立福州虎节门下已佚。)

  教民十六事碑(嘉祐三年(1058)十月立于虎节门下,已佚)

  刘若虚墓碣(嘉祐六年(1046),原立福州北门外马鞍山已佚。)

  南台沙合桥碑(原立福州已佚。)

  南台庙碑(原立福州已佚。)

  造藩渡桥碑(原立福州已佚。)

  幽幽境(原在乌石山已佚。)

  义井(原在福州社稷坛东里许已佚。)

  东野亭(襄书额原在福州,已佚)

  威武堂(忠义堂之西,襄书额公为守时所创吔,已佚)

  双松亭(隶书额,原在福州乌石山已佚。)

  “幽幽”亭匾(原在福州乌石山东北角已佚。)

  (参见蔡安定輯录《蔡襄碑刻榜书(福建)》和水赉佑编《蔡襄书法史料集》)

登录成功如需使用密码登录,請先进入【个人中心】-【账号管理】-【设置密码】完成设置

您的VIP权益已过期再次开通

加入VIP,尊享更多特权

新课改视野下建构高中语文教學实验成果报告(32KB)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刻有纹银什么年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