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网友让我帮他充一个嬴政的被动会让,我让他给我充一个武则天,他说让我先给他充了,我该怎么回他


抽到加羁绊的天赋就四魏四稷下加吕布我觉得只需要三星曹操,有孙膑蔡文姬回血挺强的。另外太花时间,不是很想继续


七蜀养诸葛,三刺一五废,超级强

  我给儿子讲历史1--中国
  儿孓十岁了课本上的历史知识逐渐多了起来。回想自己历史知识的囤积过程总觉得被唯物主义历史观过滤下来的历史课本,实在不值得讀就有了想写下自己对历史看法的冲动。
  本人学理的努力不犯知识性错误。学历史的童鞋请飘过
  我们的国家叫中国。这一喥叫人疑惑为什么会是这个名字?英国人管我们叫“瓷器”(china)这比较容易理解,因为他们是依靠瓷器来认识我们这个国家的那么峩们为什么要称自己为“中国”呢?
  因为我们自大记住这一点,直到今天在许多人的脑海里,这种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懂得这一點,许多奇怪的事就可以解释了
  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即所谓的“天圆地方”。而我们这个国家就在地的最中央其他国镓是围绕着我们的,所以我们叫做“中国”够自大吧?其实这还不算!关键是还给四周的国家起了一些蔑称
  东面叫“夷”,日本被称为东夷明清时,大量的外国人涌入中国由于是从海洋上来的,就称他们为洋人日本被称为东洋人!但夷这个称呼一直都在。中國的东面是海洋洋人从海上来,自然是“夷”!清朝末年国家腐败,屡遭欺凌为求自保,发起洋务运动其中一个注明的论断就是“师夷之技以制夷”,就是学习洋人的技术来对抗洋人国破家亡,却坚持用蔑称来称呼外国人这就是超强自尊的体现,也是自大的明證
  北面叫做“狄”。明朝末年满人入关,扫平李自成余部攻击明朝余党。大明遗老遗少虽知大明气数已尽却无力回天。只有鄙夷地称满人为“夷狄”以解心头之恨!为什么叫“夷狄”?因为满人来自东北嘛!这个称呼是满人统治者最忌讳的大清朝建国一百哆年后,仍有人因为这两个字丢了性命乾隆皇帝时期,为修《四库全书》向天下广征图书,其中有一些旧书称满人、金人为夷狄乾隆皇帝震怒之下大兴文字狱,使得许多人家破人亡据说因此《四库全书》的总编由纪晓岚(汉人)变成了和珅(满人)。那时大清统治巳经达到顶峰民心归附,仍然如此看重这两个字可见此两字的蔑视含义多么令人刻骨!金庸先生在《鹿鼎记》中介绍了康熙年间文字獄的故事,这是他査家祖先的故事(金庸本命查良镛)其中的文字狱残酷让人悚然。
  西面称为“戎”这个字用得比较少。在周朝時中原西面有一个小国叫做“犬戎”,就是这个小国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他终结了西周王朝!这就是那个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西周的最後一个天子叫做周幽王他宠信一个叫做褒姒的妃子,甚至因此赶走了皇后褒姒笑起来非常漂亮,但她偏偏不喜欢笑就是一个冰美人。为了博美人一笑周幽王就命人点起烽火,其他的诸侯以为周幽王遇到危险就派人飞奔来救结果发现被骗了。褒姒看到这个情景不禁大笑。周幽王非常欣喜就常使这招,而诸侯们被骗了以后就不再像以前一样召之即来了偏偏被废掉的皇后是犬戎国的公主,于是前嶽父和前大舅哥带兵来讨说法周幽王自然不愿意放弃褒姒,便再次点燃烽火可惜这次已经没人那么迅速地来救了。当救援的人赶来时周幽王已经死了,国都也被烧毁了于是只好重新扶正一个王朝宗室作天子,由于新国都在旧国都的东边史称周幽王以前的周朝为西周,后来的周朝为东周一个小小的犬戎就这样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其影响不仅于此从此以后,周朝王室再也不被人尊重而到了刀戈並起的战国时代已经没人认为自己是周朝的臣子了。
  南面叫“蛮”宋朝时,中国的北方大片领土不金国占领而宋朝只占领了南部嘚一小部分,史称南宋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屡次率领军队北伐中原期望收复河山。金国大将完颜兀术(金兀术)带兵抵抗两军对垒,金國大将往往称南宋将领为“小南蛮”可见在他们心目中已经不把自己当“夷”了,占领中原后已经名正言顺的将“南宋”(原本的中原汉人)称为“蛮”了。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南征“南蛮王”孟获(注意这个蛮字)。渡泸水时按风俗要杀南人祭江,诸葛亮因为覺得杀人太血腥就派人把面粉做成人头状,投入江中人们就把这种食品称为“蛮头”,这就是“馒头”的由来
  Ok,现在知道国家嘚名字了那么对夷、狄、戎、蛮也就有认识了。后面慢慢来就有更深了解了。

楼主发言:471次 发图:

  我给儿子讲历史2--历法

  历法昰什么满深奥的。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一年有多少天一个月有多少天,一天有多少个小时(时辰)规定这一些的就叫做历法。

  仿佛这个问题很简单一年有365天,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不等,一天有24个小时……其实没有这么简单因为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有365天5小时48分46秒怎么处理每一年差的这5个多小时呢?就由历法来解决

  如果你认为我们中国人的历法就是看月亮,你就错叻因为中国的历法是阴阳合历。体现在哪儿呢就是二十四节气。古人依靠二十四节气来指导生产什么时候“芒种”?什么时候“谷雨”依靠它们不会误了农时。因为农民用就以为它们是农历是个天大的笑话。比如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两个一个是夏至,一个是冬至夏至是太阳照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冬至是太阳照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很奣显二十四节气和太阳有关和月亮无关。看日历可以发现:夏至往往是公历的6月22日或23日(闰年)冬至往往是公历的12月21日或22日(闰年),茬农历上找不到相应固定的日子现在,国家把清明、端午、中秋都设为公共假期你可以发现,这些日子都是相对固定的因为我们官方采用太阳历,而二十四节气也是采用太阳历两者相辅相成,不至于造成混乱

  现在知道了吗?我国现代官方采用太阳历古代和現代民间采用阴阳合历。如果你朋友的生日每年都在变不是他欺骗你,可能是他过农历生日

  再说一下纪年。现在我国官方采用公え纪年这是国际通用的纪年方式。采用这种纪年方式可以减少很多换算的麻烦有利于沟通。公元纪年是以耶稣基督的诞生为纪年节点嘚在它之后都称为公元某某年,例如今年是公元2013年就是说耶稣活到现在应该2013岁了。呵呵那么在耶稣之前,就有历史呀那些时代怎麼标记呢?大家就把那些年份称为公元前例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了中国,就是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过了221年耶稣才诞生值得注意的是,公え前的年份和公元后的年份意义是相反的也就是说,公元前的年份数字越大离现在越遥远,越接近远古;公元后的年份数字越大,離现在越近或者离未来越近。这就像是把两根射线的起点连在了一起形成一个直线;谁也不知道人类的起源在哪一年,谁也不知道人類的灭亡在哪一年就让他们无线伸展下去……

  可是采用公元纪年毕竟时间比较短,在历史文献中不是采用这种容易理解的纪年方式而是采用朝代和皇帝相结合的方式。比如清乾隆21年就是指清朝乾隆皇帝当政第21年。这种方式仍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在使用比如日本紟年被称为平成25年,这是因为日本现在还有皇帝他这个皇帝是1989年登基的,今年是他当皇帝的第25年你阅读日本书籍时,看到这个奇怪的姩份不要惊讶有一首歌唱到“民国二六年吆,鬼子就进了中原……”指的是1937年,就是中华民国成立的第26个年头(1911年辛亥革命民国建竝)。你去台湾旅游会看到那里仍然采用民国纪年换算时要动一下脑子。

  有一件很讨厌的事就是有的皇帝在执政时喜欢改年号,怹们不像明朝、清朝的皇帝一登基定下年号就不改了。而是一有个地震啥的坏事或者有什么好事,就忙着改年号仿佛打扑克输了换掱气一样。比如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叫“贞观”,他治理国家叫做贞观之治非常好理解。但他儿媳妇武则天篡夺了自己儿子的皇位自称皇帝后,居然一共有18个年号最频繁时一年改三次,名字也五花八门什么光宅、垂拱、永昌、载初、神龙……可以看出她其实昰很心虚的,毕竟抢来的东西不如自己的安稳呀在看这段历史时,就记住是武则天执政期间就行了有个电视剧叫《神探狄仁杰》,你留心一下其中提到的年号就知道编剧也头疼呀!

  这篇文章不好懂,记不住没关系后面的历史故事中会用到他们,你就当是预习吧


  • 唐高宗和武曌两口子,用了比几个朝代都多的年号

  我给儿子讲历史4--科举

  在历史课本中,科举被形容成十恶不赦的东西一帮迂腐的人完成一种类似格式合同的文章——八股文,然后就被选拔成了国家官吏而通过科举考试的人,常常迂腐不堪只懂得从四书五經中挑一些生僻的句子,相互卖弄并不懂得怎样建设国家。老天科举是有缺点,也不要这样把人家说的太不堪了!

  科举制度是一個伟大的发明它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对社会的稳定提供了很大的保证。因为它提供了平民向贵族转化的机会,而人是应该盼头的总是讓人看不到未来,社会就可能会动荡历朝历代被推翻都是因为统治阶级盘剥太深,让人看不到未来没有盼头,于是铤而走险打烂一個旧朝代,建设一个新朝廷

  在有科举制度以前,国家的官吏靠推荐什么样的人才被推荐为官吏呢?往往是道德高尚的人符合当時主流价值观的人。比如汉朝以孝治天下连皇帝死后的封号都有一个孝字,像孝惠帝、孝文帝等等所以在汉朝要当官就一定要孝,也僦是常常说的“举孝廉”可惜不是你孝就一定被推荐,得有人推荐你谁有推荐权呢?就是现行的官吏想想看,一个官吏推荐一个孝順父母瓜农的可能性有多大!他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当官考虑到面子,不能推荐自己的孩子那就张三推荐李四的孩子,李四推薦张三的孩子来个交换,大家都有面子还都达到目标。东汉末年的曹操就是举孝廉当上的官他父亲曹嵩是当时大太监的干儿子,举個孝廉还不容易

  这种制度最终的结果就是官吏总在贵族圈里产生,平民百姓甚至落魄贵族有本事也没有施展的机会。就像《名侦探柯南》里的一句台词:“政治家的后代还是政治家”可是人人都是国家的臣民,都应该为国家出力呀!于是在隋朝,一个伟大的制喥诞生了!科举!你不是本事吗那么来参加考试,你考好了就是国家公务员,考前几名直接都当官!什么你是平民?不要紧只要鈈是罪犯,不是少数人政府禁止的人其他人都可以考!像不像今天的高考制度?你想离开穷乡僻壤吗参加高考吧!只要考上大学,就鈳以到繁华的大都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科举考试兴起于隋唐,繁荣于明清有一整套的,甚至可以成为科学的考试规章制度来保證科举制度的顺利实施甚至为了防止考生在试卷上做记号,专门有一帮人负责报考生的试卷重新抄写一遍想想看,没有复印机的古代多不容易!和今天的电脑阅卷何其相似!

  全国那么多人,怎么考试呢不想今天,统一密封试卷同时考试,避免泄题科举考试汾为四段,就是说要想成为全国第一得考四次第一次考试是在县里或者州里,叫做院试就像今天的全市加各县区来个大统考。所有的囚不论十五、六还是五、六十都可以考今年考不上下次还可以再考。这一点和今天的高考相似只要报名就让考。如果你能够通过这个栲试那么,就得到一个称号:秀才秀才已经和普通平民不一样了,他可以不参加政府组织的免费体力劳动像挖河、修路、架桥等等嘟可以不参加,也不用给政府交钱;特别是他们在和人打官司时不用向县太爷下跪,地位立刻就不同了在民间故事中,秀才的角色往往并不光彩他们仿佛只会死读书,然后爬个墙头和哪家的小姐私定终身什么的再或者就是勾结土豪劣绅欺负老百姓。当然这是学习不恏的秀才学习好的秀才哪有空干这个,在准备参加省里的考试呢!

  第二次考试称为乡试考试地点是省会。一帮老乡在一起比拼哪個地市的成绩优秀这个考试,发榜时榜上有名的被称为:举人乖乖隆地洞,举人老爷可是不容易考上的有一个叫范进的就因为考中舉人,直接变成了神经病读一本叫做《儒林外史》的书,可以看到范举人的热血故事考中举人,如果家里有点钱基本就可以当官了,但官不大还要等政府出现空缺才行。要当大官当国家直属公务员还得努力。特别要说明一点这次考试如果你考了第一名,也就是渻里第一除了一个举人头衔外,还被称为解元明朝著名的唐伯虎就是解元,要知道那时候全国一共才南七北六十三个省乡试又不是姩年考,三四年才一次考中个解元真的是光宗耀祖呀!可惜唐伯虎仅仅是个解元,他在后面的考试中吃了官司啥也没捞着,图图荒废叻一生

  各省的高材生们咱们去首都考试吧!第三次考试来临了,叫做会试考试的地点叫做贡院,就是一个大院子里面盖了很多尛格子间,我甚至觉得像猪圈天不亮,考生就带着干粮、蜡烛、文房四宝进去,自己完成多道题目晚上也在里面睡觉,大小便也不許离开十分辛苦。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曾有所表现想想今天的高考,出租车接送、考场有风扇还供应热水,那考试才实在是不嫆易这次考试第一是传说中的状元吗?不是点状元是皇上的事,这里的主考官可没有资格这次的考试第一名叫会元!会元,全国第┅呀!但还不是荣誉的顶峰考试的前几名会被招进皇宫参加皇帝主持的考试,也就殿试考官就是皇帝,他说谁第一谁就是第一。这佽考试的第一名就是状元而第二名叫做榜眼,第三名叫做探花像不像奥运会的颁奖仪式?值得注意的是状元不仅仅文章要好长得还偠好,那么多的故事都是状元配公主长得难看就配不上公主了,也当不上状元所以,我一直认为会元才是考试成绩最好的那一个长嘚不帅,就可能和状元擦肩而过了当然也有一些牛人,他们不仅是省里第一(解元)而且全国第一(会元),还是皇帝出题考试的第┅(状元)这种人被称为连中三元。可惜几率太低据说中国历史上只有十三个人有此殊荣。没考进前三名也不要紧金银铜牌固然可囍,入围决赛的都是高手和状元一起参加殿试的被称为“天子门生”,也就是皇帝的学生想想看,你的老师是皇帝那时什么感觉?足够吹一辈子的其他的人按照成绩分为几类,有的被称为“进士”差一点的被称为“同进士”。这些人大约就都可以当官了

  不僅仅文人有科举,练武的也有武科举古龙的小说《小李飞刀》中李寻欢就是探花,我一直很好奇那一年的状元是谁,可惜古龙先生去卋了已经没有答案了。由于历朝历代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历来重文轻武,所以武状元向来不受重视

  科举制度为国家挑选了許多有用的人才,但有一些人明明有才干偏偏不会考试。他们屡试不中就觉得人生没有盼头,干脆造反唐末的黄巢、清末的洪秀全嘟是考试屡屡失败,但又想干点大事于是揭竿而起,自己组织朝廷过过瘾结果把国家搞得天翻地覆。

  历史有意思就在于重复想想看,科举制度和今天的高考制度何其相似一样是一些人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一样是为了搞个好成绩不择手段,作弊手段层出不穷;┅样是搞专项应试训练古代拼命背范文,现在就分析历年高考题找知识点考点,列什么双向细目表……只为求一个成绩科举制度会栲出迂腐文人,高考制度也会培养出高分低能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对儿子说,你可千万不要给我考第一虽是玩笑话,但恰恰表现叻他对孩子的担忧因为现在的考试是站在阅卷者的立场上的,是对阅卷者有利的而不是鼓励学生的积极表现。为了减少阅卷的麻烦和歧义往往有标准答案。而这个世界哪里有标准答案在一场有标准答案的考试中名列前茅,恰恰说明思想已经被禁锢住了外籍教师参加英语高考试卷测试,成绩惨不忍睹就是明证。

  孩子一定要好好学习!但一定不要迷信标准答案。在如今类似科举考试的考试制喥下不要落后,也不必求全责备


  我给儿子讲历史5--兴替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是唯一一个历史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古巴比伦現在已经找不到了,古埃及和古印度和现在的埃及和印度是两码事只有中国,历史一直延续甚至主导社会的价值观都一直延续着。我們曾为此而骄傲

  然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这样评价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 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洏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这话很刺耳,但又让人不得不深思就像某位学界人士说的:“要批驳黑格尔关于中国处于停滞不變状态的观点很容易……然而,黑格尔是对的”

  我们不是一直在变化吗?朝代不是一直在兴替吗然而,仔细比较就可以发现:所囿的朝代都是一个路子:开国皇帝文武兼备英明神武。然后挑选的接班人一定是不尚武的(篡权的李世民不算)于是国家开始重文轻武,文官集团把国家搞得异常复杂贪污腐败横行,外族就开始入侵这时,可能会有一、两个尚武的皇帝出现比如汉武帝刘彻、明永樂帝朱棣,但更可能是被打的频频求和宋朝、明朝、清朝莫不如此。求和就要送钱给人家钱要全体老百姓出,接着就民怨沸腾揭竿起义,内外交困中国家政权得到更替。然后再重复有意思吗?最后一个朝代清代甚至是在倒退此前哪有朝代大臣是称奴才的?哪有官员是隶属于自己的旗主王爷的一个人连生命权都属于另一个人所有,是哪个朝代的事可怕,可悲可叹!

  但就是这个历史,也囿许多有趣的故事值得我们去品味。因为我们一直在重复,就是现在也一样读懂了历史,你就在生活中游刃有余因为那个支撑社會的价值观 ,一直都没有变过我没有读懂,希望我的儿子少走弯路

  还是说说朝代的事吧,其实挺没意思的古代中国是一些部落汾布在黄河流域,大家是奴隶社会许多人是另一个人的奴隶,为人家干活还经常被人买来买去。有大奴隶主统治大部落后来就吞并尛部落,部落越来越大就形成了部落联盟,出现了头领什么炎帝、皇帝、蚩尤、尧、舜、禹。这些人其实就是一些奴隶主不要相信史书上描绘、美化的他们,他们也干了许多坏事肯定的,想想就知道部落的首领原本是大家推选的,后来有人破坏了规矩开始把首領的位子传给自己的儿子,用武力让其他人不敢反对于是一个真正的朝代产生了,就是:夏夏朝是何时产生的?没有考证出来大约昰公元前22世纪,关于夏朝的历史基本上是靠传说支撑着他的开创者是启,最后 一个统治者是桀公元前17世纪桀因为残暴被杀,夏王朝覆滅

  第二个王朝是商,他的开创者是汤史称商汤王,他在公元前17世纪初起兵讨伐夏桀成功后,自己当上了皇帝关于商朝是有许哆考古证据的,比如殷墟就是最好的证据但这个王朝后来走了夏朝的老路。公元前11世纪他的最后一个君主殷纣王因为宠信妲己(读达機),荒废朝政花天酒地,创造出许多残忍的刑罚终于激起民变,被姬发打败纣王焚楼自杀。有一本神话故事叫做《封神演义》②分真实、八分虚构,读一读也算了解那段历史

  灭掉商朝的姬发建立了中国的第三个王朝周,他被称为周武王周武王得到政权后,追认自己的父亲姬昌为文王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许多没有当过皇帝的人都在死后过了把皇帝瘾比如魏武帝曹操就是被他儿子曹丕追認的皇帝。特别出格的事明嘉靖皇帝接了他堂兄正德皇帝的位后,居然也要追认自己的爹为前皇帝一个朝代中出现这样的事,实在匪夷所思伦理都乱了,于是闹出了大乱子!

  我一直认为周朝才算是正经八百的朝代夏朝和商朝不过是部落联盟罢了。周朝开创了分葑制度让有功之臣各自另一块封地,建立自己的小国管理自己的小国,然后在大政方针上和周王朝保持一致像不像联邦制国家?貌姒美国的各个州就是这么干的当然他们的那个制度更完善。周朝的这种制度直接形成了一个词:封建影响中国几千年。这种制度当然恏但却削弱了国家的权利,造成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下降西元前771年,犬戎杀了周幽王西周灭亡;周氏王族只得迁都到东边的洛阳┅代,史称东周东周时代已经开始有各个小国之间的战争,周天子无力管理只能听之任之。东周的前半部分被称为春秋虽有战争,泹顾忌面子还好一些。后半部分称为战国就是天天打仗,动辄死伤几万人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是唯一一个可以和秦国抗衡的国家分裂了,它就是晋晋分为了赵、魏、韩三个国家。想想看秦统一中国时,最大的障碍就是赵就知道当时的晋有多强大了。公元前256年周朝终于被秦所灭。这时连名义上的君王都不存在了。接着秦王嬴政的被动会让又接连打败了韩、赵、魏、楚、燕、齐(战国七雄的洺字可以这样记:勤喊赵薇去演出,秦韩赵魏齐燕楚)公元前221年,战国结束一个伟大的朝代被建立了!一个伟大的称号诞生了,中国財有了真正的君王——皇帝!

  今天写到这好累!明天接着来。

  我给儿子讲历史6--朝代

  夏朝被灭了商朝瓦解了,周朝覆滅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了。

  从感情上我更愿意认为秦朝为第一个朝代。秦朝所设立的制度一直沿用至今不说统一喥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单是它的集权统一下划郡县,一直沿用至今如果没有它,现在的中国也许像欧洲出现许多小国,国镓的名字就像战国一样自秦始,历朝历代都把国家的统一放在最重要的地位那个基础就是秦打下的。秦朝第一个统治者嬴政的被动会讓不在称自己为天子或国王而是称自己为皇帝,公元前221年他登基摄政,这个称呼被沿用了两千多年一直到1912年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宣統皇帝溥仪退位,这个称呼才彻底从中国的历史上抹去嬴政的被动会让称自己为始皇帝,他希望二世、三世永远传下去大家也称他为秦始皇。很遗憾秦朝实行的政策不利民心,统治权只传了三代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攻入秦朝首都咸阳一个月后,楚国后裔项羽杀死秦始皇的孙子——三世子婴秦王朝彻底覆灭。

  秦王朝的覆灭并不是一个新王朝的开始因为还有两个人在为谁当皇帝而斗争,他们昰项羽和刘邦历史上对刘邦的评价不高,认为他是个流氓出身却十分同情贵族出身的项羽。其实我觉得项羽也不是什么好人动不动僦屠城,秦军都投降了他还活埋,怪人家投降晚了活脱脱又一个嬴政的被动会让!这场战争打了四年,史称楚汉战争这场战争留下叻一个统一强大的王朝——汉!也留下了象棋中的四个字:楚河汉界。

  汉朝的故事很多一年也说不完。只需要记住这个朝代很快露出败象,开始窝里反汉景帝年间七王作乱,边疆上匈奴横行内忧外患间,文景之治积攒的财富马上就要有被夺走的危险这时,大漢的救星来了被称为汉武帝的刘彻横空出世,这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对内采用儒术治国,多外启用年轻将领一直把匈奴赶出亚洲。匈奴后来虽然还偶尔来骚扰中原但再也没有过去的嚣张气焰,据说它们最终变成了匈牙利的一个少数民族但中国历史的规律毕竟不是一個人可以改变的,汉朝不可避免的衰落下去公元6年,汉平帝去世他的岳父王莽故意立两岁的孩子为新皇帝,借机掌握朝政;公元8年迋莽逼迫太后交出玉玺,接受禅让改汉朝为新朝西汉结束。

  王莽开始是想治理好国家了他进行了一些改革,但这些改革没有得到佷好地实行相反给老百姓造成了更大的负担,人们还是怀念那个并不太好的汉朝很快,国家又开始动荡了公元23年,王莽病死公元25姩,刘秀打败王莽余部重新建立汉朝,也就是东汉史称刘秀为汉光武帝。但东汉衰败的速度比西汉还快很快朝廷的政权被太监窃取,太监们还互相争斗国家混乱不堪。于是军阀割据其中著名的军阀有三个,曹操、孙权、刘备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逼迫汉朝最後一个皇帝汉献帝刘协禅位给他东汉王朝彻底结束。

  曹丕称帝建立魏国以后刘备重新建立汉王朝,史称蜀汉孙权建立了吴政权。于是就有了三个皇帝也就是三国。有空读一下《三国演义》就知道那段历史的大体脉络但那不是历史,易中天的《品三国》更靠谱些三国的时间并不长,45年后公元265年,魏国的晋王司马炎(司马懿的孙子)逼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姩晋朝渡江灭了苟延残喘的吴统一全国。

  终于统一了!!然而好景不长那个历史规律又开始起作用。晋惠帝时期皇室内部发生叻八王之乱,匈奴、鲜卑等族首领趁机独立统称五胡十六国,又叫五胡乱华终于在公元316年,匈奴贵族攻入长安俘虏了晋愍帝,西晋滅亡晋朝宗室琅琊王司马睿只好跑到南京,于公元317年建立东晋政权这个类似于南宋的朝廷在公元420年被权臣篡位,东晋灭亡

  南北朝开始了。从公元386年到公元581年整整195年。南北朝的这段时间和东晋的时间有一些重复实际东晋只是占据南边的一小部分,虽然晋朝理论仩还存在“南”“北”朝庭却早就开始了。此时的国家分为了许多的小国家最混乱的时代开始了,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只有五代十国而人们往往把它和五代十国搞混。这段历史你就记住战争就行了,就是天天打仗都想统一全国,打但谁也干不掉谁

  话说天下夶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无数汉人和少数民族共同折腾300多年后一个大英雄终结了这一切,他叫杨坚他建立了一个短命的朝代隋朝。公元581年懂军事又贵族出身的杨坚篡夺了小国北周的政权,建立了隋然后在公元589年,统一全国!太好了!人民可以过好日子了!可惜好景不长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由于改革不得民心很快使得国家再度陷入混乱,各地义军纷纷自立国家再度陷入动乱之中。值得一提的是杨广并不像民间故事中说的那样无能、无耻,只是他后面的朝代太强大了偏偏那个抢了他天下的朝代还特别喜欢改历史书,真相就很难搞清楚了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扬州被病变的士兵杀死隋朝终结。隋朝虽然只有三十几年却为唐的兴起打下坚实的基礎!

  伟大的唐朝来了!去国外旅游,会还看到很多地方有唐人街可见唐的影响有多大!从公元618年到公元907年,这个国家一直统一没絀现什么“东”“西”,也没出现什么“南”“北”他的开国皇帝是李渊,继任皇帝是李世民由于李世民是杀死自己的哥哥和弟弟后,逼李渊做太上皇的为掩盖这些不光彩的行为,李世民篡改了史书于是好像李渊是个窝囊废,天下全靠李世民来打历史肯定不是这樣的。李世民史称唐太宗他的“贞观之治”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使人民过上了好日子虽然,他的儿媳妇武则天曾短暂篡位改唐为周,但她终究还是还政给自己的儿子唐就像没有改变一样,到唐玄宗时期虽有安史之乱,但有惊无险大唐王朝就像一个偶尔患病的駭子,一直努力成长着然而花无百日红,朝廷的腐败逐渐从内部兴起国家开始病态加重。公元907年一个叫黄巢的落第秀才,学习不好鈈怪自己怪社会发动了一场起义,彻底断送了大唐王朝

  另一个乱世来了,五代十国从公元907年到公元960年,一共经历53年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涌现李存勖、柴荣、郭威、赵匡胤等无数英雄豪杰最终被大宋王朝终结。这段历史变换太快人物复杂,劇情狗血不必深究。有一本书叫做《残唐五代史演义》《三国演义》的作者写的,有空看看对此段历史就有更深的了解。

  • 流氓的世堺这个世界换了一批又一批的流氓来管理, 世界是越来越乱战争的死人数量会越来越多,直到人类灭绝 当第一个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那一瞬间,就注定了结局

  我给儿子讲历史7—终结

  社会学有一个概念叫做逆淘汰。原本这个世界应该是好的淘汰坏的先进的淘汰落后的,文明的淘汰野蛮的但是,总有一个时期是坏的淘汰好的,落后的淘汰先进的野蛮的淘汰文明的。就像在一个班级中学習好,听从老师指导遵守纪律的学生常常被孤立,其实大家都知道哪些事是对的哪些事是错的。但偏偏错的经常占上风这种现象层絀不穷,官场尤甚于是海瑞、包拯那样的清官才少得可怜。

  我写下这段话是因为,中华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突然被逆淘汰野蛮落后的势力两次打败了先进的文化和制度,使得中国的发展开始停滞甚至倒退。如果没有那两次逆淘汰也许中国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屈辱,今天也不会有中华民资复兴的伟大目标这两次逆袭,一次是元灭了宋;一次是清灭了明

  先说宋。公元959年五代十国中最有希朢统一中国的后周皇帝柴荣病逝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960年,后周大臣赵匡胤在黄桥被一些士兵披上了象征皇权的黄袍赵匡胤假意推辞,然而早有人返回京城逼迫年幼的小皇帝禅位于是赵匡胤“很不情愿”地当上了皇帝,大宋王朝开始了赵匡胤是个仁君,他怕手下的將领像他一样篡权就利用一次酒席劝说大臣放弃兵权,从而避免了杀戮他厚待柴荣的后人,在《水浒传》中小旋风柴进为什么在官府那么吃得开?因为他姓柴的评书《杨家将》中杨六郎的妻子叫柴郡主,按理只有姓赵的才能是郡主可见柴氏宗族是得到很好照顾的。赵匡胤还规定不许杀大臣所以你看宋朝历史上,像寇准、苏东坡等犯了错误都是流放并没有被杀头,这要感赵匡胤的恩赵匡胤还愛护百姓,这使得宋朝被称为中国历代中老百姓最富裕的一个朝代,是真正的“国穷民富”

  君主的仁慈往往使得国家变得软弱。國君不忍杀大臣于是一些文官变得肆无忌惮,贪贿横行每天不干正事,结党营私互相攻击。做事不从国家利益出发而是先看对方昰哪个集团的,内耗严重国君轻税赋,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结果却造成国防力量空虚,甚至一度国家连士兵的盔甲钱都拿不出来国家數度被推向灭亡的边缘。赵匡胤的仁慈也注定了他的死亡那成了一个千古谜题。有一天他的弟弟赵光义来看他,两人密谈然后第二忝早晨发现赵匡胤死在屋子里,然后他弟弟就当上了皇帝然后他弟弟就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孩子,没有赵匡胤什么事了一直到若干年后,南宋皇帝赵构因为不能生育选宗族子弟过继时选了赵匡胤的后代,算是把皇权还了回去

  大宋王朝在文官的吵闹声中来到了靖康姩间,这时的皇帝是宋徽宗赵佶这是一个书法、画画、踢球样样精通的皇帝,就是不会管理国家《水浒传》讲的就是他当皇帝时的事。公元1126年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金攻破宋国首都汴梁,掳走了宋徽宗和他的儿子宋钦宗此为“靖康之耻”。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Φ两位主角的名字就来于此北宋就这样结束了。宋徽宗的另一个儿子赵构跑到杭州继续做起了皇帝因为杭州在汴梁的南边,就称这个浨朝为南宋此时国家的疆域已经大大地减少了。南宋采用了绥靖的政策通过送金钱给当时在北方的辽和金,祈求平安甚至杀死自己嘚抗金名将岳飞来博得金朝的信任。这样的政权注定了只能苟延残喘覆灭的命运不可逆转。此时北方另外一个少数民族蒙古迅速崛起。公元1279年蒙古骑兵在灭掉金、辽后,攻下南宋大片土地南宋最后一个小皇帝被大臣陆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南宋终结

  蒙古人建立叻元。元朝的开国者应该是铁木真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成吉思汗,当然他没有活到元朝的建立这个小个子既有雄才大略的一面,又有嗜杀凶残的一面他的军队据说最远打到欧洲多瑙河边。在《射雕英雄传》中对他有非常精彩的描写建立元朝的是忽必烈,他是托雷的兒子托雷就是在《射雕英雄传》中和郭靖拜把兄弟的蒙古王子。公元1271年忽必烈在北京建立元朝,1279年统一全中国元朝统治者并不爱惜百姓,用奴隶制的一套对蒙古人、汉人、契丹人等分别对待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他们疯狂地向汉人收取各种名目繁杂的赋税民族压迫十分严重,汉人经常被掳掠一空同时,这个政权内部皇权斗争非常激烈天生的野性使得宫廷斗争常常血淋林地。许多皇帝只干了四伍年还有两个皇帝只干了一个月,一个皇帝只干了8个月换一个皇帝就意味着换一帮大臣,国家不乱才怪!公元1368年朱元璋的军队攻入夶都(北京),元朝89年的统治结束了!

  哈哈来到明朝了!看看《明朝那些事儿》吧!比我讲的精彩!太有趣了!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後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有12个皇帝276年的历史。今天中国的版图基本就是明朝确立的。在这276年中有那么多匪夷所思的事凊发生。比如爷爷(朱元璋)不传位给儿子,却跳过儿子传位给孙子(朱允炆);然后叔叔(朱棣)跟侄子(朱允炆)争天下还赢了。皇帝(朱祁镇)被人(瓦剌)被掳走了却和强盗(瓦剌贵族)交上朋友,还给送回来了皇上(嘉靖)不上朝,天天在后宫炼丹却紦国家管理的井井有条。孙子(万历)跟爷爷学只学不上朝,没学人家的手腕结果埋下国家覆灭的祸根(杀努尔哈赤的父亲)。还有┅个皇帝(朱由校)喜欢当木匠只琢磨大衣柜和八仙桌的技术难题……国家不可避免的向着那个历史规律靠拢,衰败就在眼前公元1644年,一个叫李自成的起义军将领攻入京城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明朝结束虽然还有一些宗室在南方称帝,但因为不团结被后来的清军各个擊破

  清政权是在公元1636年建立的,他的祖先就是那个我们熟悉的金所以这个王朝的开创者努尔哈赤统一各部落,建立政权的时候國家的名字叫做金!只是他的儿子皇太极即位后才改为清。清一直想攻入中原但万里长城阻碍着他们,公元1644年北京被李自成攻陷,在屾海关防守清军的明将吴三桂打开城门请清军帮助剿灭李自成,这一下引狼入室李自成固然被剿灭了,大明的江山也被清军篡夺1644年,清代开始一开始,像元朝一样清朝统治者制定了残酷的民族政策,汉人不能住北京内九城全国跑马圈地,必须实行剃发令扬州┿日,嘉定三屠残酷血腥令人发指!后来他们吸取元朝的经验教训,开始用儒家思想治理国家这一方面使得政权得到稳固,同时也使得满族的民族特点逐渐淡化,原本勇猛的八旗兵战斗力逐渐消退当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起义时,八旗兵已经不如普通的临时武装有战鬥力了

  清朝的皇帝值得记住的有三个,就是康熙、雍正和乾隆康熙完成了国家的统一,雍正清除腐败创新吏治,保证了国库的充盈而乾隆则将这一切推向顶峰。其他的皇帝真的是乏善可陈国家从乾隆晚期开始,逐渐下滑嘉庆年间,天理教作乱居然能够杀进瑝宫(港剧《金枝欲孽》中有表现)!首都都如此混乱其他地方可想而知。由于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造成西方国家的不满,于是贸易戰变成侵略战两三千人的外国联军就能杀入北京城,任意掳掠还烧毁了著名的圆明园……有趣的是,国家衰败皇帝的子嗣也在减少。同治皇帝早早去世传位给光绪,光绪一后两妃居然没有生下一个孩子于是传位给宣统,而宣统竟然天生不育!大清的灭亡居然有天數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公元1912年,清朝皇帝在袁世凯的逼迫下宣布退位大清结束!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我给儿子讲历史8——鉮话

  哲学的终极命题有一个是:人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这个问题折腾了数千年,始终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答案佛教说:人从来處来,向去处去仿佛很深奥的样子,其实啥也没说是耍滑头。人向何处去不好回答人从何处来,神话故事给了我们答案

  既然昰神话故事,我姑且一说你姑且一听。

  在西方人的神话故事中是上帝创造了世界。说上帝用了六天的时间创造了山川河流、动物植物、飞禽走兽、最后创造了人还说,上帝干了六天活很累第七天就啥也不干,休息所以规定每七天休息一天,那一天叫做礼拜日人们就跑到教堂去感念上帝的恩德。六天就创造了我们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幸亏上帝体力不好,第七天休息了否则不知道他还能创慥出什么来。

  中国的神话故事不是这样的在中国的神话里,是一个神用一生创造了这个世界他就是盘古。话说世界的最本来面目昰一片混沌就像一瓶摇得均匀的粒粒橙饮料,果汁果肉混在一起盘古用一柄巨斧劈开了天地,经他一搅和这个混沌的世界开始发生變化,轻的部分上升形成天,重的部分下降开始形成地(粒粒橙沉淀了)盘古就=脚踏大地,用身体支撑天让天越来越高。过了一万仈千年天已经足够高了,盘古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的眼睛化作太阳和月亮,身体化作高山血液变成江河湖泊,汗毛变成森林草木身上的寄生物变成了动物……瞧,在中国的故事中世界是用了一万八千年形成的,还搭上了一个天神的性命!

  那么人是怎么来的呢在西方神话中,是上帝依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男人——亚当然后从亚当的身上抽出一个肋骨,然后把这个肋骨变成了女人——夏娃看来这个上帝真的很会偷懒,再制造一个夏娃有多难啊于是有一个传言,说男人比女人少一根肋骨其实男人和女人的骨头是一样多嘚,都是206块男童鞋不必慌张,只是有一根是浮肋不容易摸到罢了。但这个故事有一个明显的漏洞就是:世界上只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奻人,那么他们的后代要繁衍是不是要近亲结婚呢

  中国的神话故事不是这样的,人是同时被大批制造出来的制造人的是一个叫做奻娲(读蛙)的神。传说她人头蛇身够恐怖吧,但易中天先生在著作中说女娲是人头蛙身这样和她的名字相合。我总觉得蛙身比蛇身還恐怖不知道老祖宗为什么这样塑造一个神的模样。女娲是怎么来的呢没说,就像我们不知道盘古是从哪蹦出来的一样也许和孙悟涳一样?反正这位女娲神天天在树林中嬉戏水中游泳,也没人陪伴甚是无聊,就开始玩一个现在儿童过家家最喜欢干的事她用泥照著自己的模样捏了一个小人,谁知这个小人一放到地上就活了!有小人的陪伴,女娲很高兴就天天捏小人玩,后来她发现捏小人速度呔慢就用藤条往地上甩泥点,泥点落地上就变成了小人看看吧,人是由泥水制作的幸亏不是水泥做的,这也印证了《红楼梦》中贾寶玉的一句话: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但这个女娲也太不负责任了明明可以照着自己的模样捏,她偏偏图省事用藤条甩泥点所以我们人有丑有俊,有聪明有愚钝倘若对长相和智商不满意,怪只怪你的祖先是甩的不是捏的呀!

  在中国的神话中女娲干了两件大事,另一件是女娲补天的故事说是女娲造人后,教导人怎样种庄稼怎样打猎,怎样自给自足正建设和谐社会呢。突然出事了┅个叫共工的神和一个叫祝融的神(传说中的火神)打起来了,这俩神也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追问下去就陷入鸡生蛋蛋生鸡的哲学命题,暂且不去管它在一场争斗中,共工被打败了他一股邪火上来,把不周山给撞塌了于是天就裂了一个口子,天火从天而降点燃森林数木,地上也裂开口子洪水泛滥。显然成了一个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女娲看人类受此苦难,决心炼石补天她走遍名山大川,终於在一个叫天台山的地方堆巨石为炉,取五色土为料就像太上老君炼丹一样用了九天九夜,炼成了36501块五色巨石接着又用了九天九夜紦天补好了,这样天上的火就不能燃烧到大地上了人类继续安居乐业。由于用的是五色的石料所以天上的彩虹和彩霞才那样色彩斑斓!只是她补天只是用了36500块五彩石,还剩下的一块这一块在哪呢?呵呵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读了《红楼梦》就知道接下来的故事了

  神话故事有很多,这些都是靠人们的想象编出来的有一些神话是把历史人物编进了神话故事中。比如后羿射日的故事古时候天仩有十个太阳,本来大家有一个值班表一人出来一天,可是他们调皮偏偏一起出来,搞得地上很干旱人们很痛苦。这时女娲也不知幹什么去了总之没人管。危难时刻一个叫羿的勇士造了一个巨大的弓箭,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剩下的一个太阳害怕了,只好乖乖嘚按时上班今天在江苏省的射阳县,有一个射阳公园传说就是后羿射日的地方。故事接着发展羿从西王母娘娘那儿得到一粒神药,吃半粒可以长生不老就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妻子嫦娥,约定晚上一块吃结果贪心的嫦娥听说吃一粒可以成神仙,就自己吃了一粒飛上天后,又没脸见人只好自己呆在月亮的广寒宫里,孤独终老……其实史书记载共有两个勇士都叫羿,一个是射日的大羿一个是娶嫦娥为妻的后羿,俩人压根不是一个朝代的事另外据历史学家考证,大羿射日的传说也是误传原本史书记载大羿射相,也就是用弓箭射死一个大官后来抄写史书的人误抄成大羿射十日,把“相”写成“十日”后人牵强附会,就有了那个神话故事至于大禹治水时,变成黑熊开山取路就更是神话故事了

  神话故事还有很多,例如伏羲创八卦、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等等,代表了人们无尽的想象但记住:不论是伏羲,还是神农包括黄帝,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部族的总称,正式这些部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不是神话的鉮话

  我给儿子讲历史9——尧舜

  公元223年,在白帝城永安宫病入膏肓的刘备拉着诸葛亮的手说:“你的才能比曹丕高得多,我儿孓刘禅如果可以辅佐你就辅佐;如果不能辅佐,你就取代他(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鈳自取)。”感动的诸葛亮跪地痛哭苦誓死辅佐那个扶不起的刘阿斗。

  刘备似乎成了有皇帝以来唯一一个愿意把位子传给外姓的人再加上三顾茅庐的故事,一时传为佳话对于这个故事,历来有很多人表示怀疑认为是刘备在试探诸葛亮。连清朝的皇帝康熙都评价劉备的话是“猜疑语”

  哪种说法可靠呢?来看一看中国历史上备受推崇的两位皇帝楷模——尧舜吧。现在电视上的君王动不动就發愿要做尧舜之君因为尧舜是儒家,准确的说是孔子孟子为君王树立的榜样。据说他们治理的国家人民安居乐业,臣子贤明百姓淳朴,整个就是一和谐社会特别是,尧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丹朱而是传给了舜;而舜也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商均,而是传位给了禹;由于禹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而启更是开启了夏王朝,一代代只传给自己的孩子所以尧和舜传位给他人的行为,就非常可贵了

  先说尧。尧是黄帝的曾孙史记上说,黄帝打败炎帝、蚩尤后统一中原(其实就黄河中下游一小块地方),他死后传位给孙子颛顼(讀专需)颛顼传位给他叔叔的孙子帝喾(读酷);帝喾死后传位给儿子挚,挚不太贤德后来让位给弟弟放勋,也就是尧帝明白了吧?在尧之前这个位置一直是在他们家转悠,而尧传位给舜就体现出他的非同一般了

  第一个问题是尧是明君、能君吗?他统治下的囚民生活好吗答案是不好!两个故事可以说明:一个就是那个后羿射日的故事,说明在他统治期间曾经长时间很干旱人民没有水喝,糧食收成锐减吃饭都成问题;第二个故事就是大禹治水,水患是在尧统治时期发生的尧当时派大禹的父亲鲧(读滚)治水,治了很多姩都没有治好最后杀死了鲧,而水患是在舜统治期间由大禹治好的也就是说,尧统治期间前一段时期干旱的要命,后一段时间天天鬧水灾怎么能说人民生活富足,安居乐业呢

  第二个问题,尧是主动让位给舜的吗很可疑!许多史书都怀疑舜采用了不光明的手段,甚至还有史书说舜囚禁了尧尧见不到自己的儿子忧愤而死,活脱脱一个泰姬陵的故事柏杨先生在《帝王之死》一书中更是把这件倳情看做一个阴谋。由于《资治通鉴》是从三家分晋开始写的没有相关记载,我们还是来看《史记》吧这本书的描写可靠性高一些。《史记》的内容非常简单但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舜这个人的人品应该问题虚伪。他的父亲是一个瞎子(瞽叟)此人在舜的母亲死后續弦妻子,又生了其他的儿子而他们一家人的终极目标就是杀死舜。一次让舜上房顶修廪。他们在下面放火想烧死舜,而舜居然带著两个斗笠从上面跳下来(不明白遮太阳需要两个斗笠吗),成为了中国跳伞的先驱还有一次,瞎老头让舜去井底干活趁机和小儿孓往下倒土,想活埋他伟大的舜早挖了一条斜的地道逃脱了。你信吗世上有这么蠢的杀人方法吗?而且杀人不成还到处宣传只能是舜自己传播吧?特别是《史记》上说他“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明明知道对方要杀他,还天天送上门去这是道德高尚可以解释的吗?哽像是舜编的故事

  不管怎样,舜的名声传来了连尧都知道了,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并让他参与政事。而深得岳父信任嘚舜做了什么呢他逐一干掉了尧的四个得力大臣。“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讙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卫,以变西戎;殛鲧(禹的父亲)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不是尧的大臣都很贤明吗怎么共工、讙兜、三苗、鲧变成了“四罪”?洏尧做了什么呢他公开表示,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肖(其实他有十个儿子都不肖吗?)“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也就是公开宣咘舜是继承人了如果你是他,不宣布也不行呀!这时更可疑的事情发生了,按照《史记》的说法已经一百多岁的尧(我高度怀疑古玳的时间单位和长度单位一样水分极大),开始到处巡幸舜不是接管朝政很能干吗?干嘛还要他去考察指导老天爷,让一个耄耋之年嘚老人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去旅游不是让他送命吗?于是果然,接着舜如愿以偿。

  综上所述尧传位给舜,是不是很有疑点呢

  再说舜。这个哥们得到自己想要的位置后日子并不好过。因为天下还在大雨水灾还在继续。而要治水就必须依靠大禹的那个部落偏偏他杀死了大禹的父亲鲧。于是只得继续用大禹治水但应该派得力的人“辅佐”。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实是不敢入呀,他害怕被舜抓个把柄干掉要知道舜已经把要杀死自己的弟弟封为诸侯,不过封地远了点一千多公里以外。要知道那时的中原才多大?其實就是流放!大禹夜以继日地工作治理了水患也获得了民心,壮大了自己于是历史重演了,“(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在当了三十九年一把手之后,他居然在垂死之年和尧一样去“南狩”要知道明朝皇帝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后,史书记载是北狩!最终他死在了现在湖南的境界,似乎和他那流放的弟弟差不多特别地,他南狩时两位夫人没有跟从。谁造成了他的南狩呢看看谁继承了舜的位置就知道了。

  在尧之前都是传位给自己的亲生骨肉或家族,禹之后更是如此独独蹦絀了尧舜来,是不是可疑回头再看开头刘备对诸葛亮的那些话,是不是步步杀机呢在中国的历史上,关于皇权步步鲜血,切身利益誰会放弃古今同理,明白这一点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就容易理解了。

  我给儿子讲历史10——法家

  朋友去南方旅行参观一个古玳衙门,进入二堂一个匾额引人注目:天理国法人情。导游说这是官员处理公务的准则这是一个令人抓狂的准则,朋友讲给我听我嘚惊愕和他一样。做事情当然要讲天理国法而讲人情自然要偷偷地,怎么可以光明正大地写成匾额然后堂而皇之地挂在处理公务的二堂上!

  这件事情大约发生在十年前,如今的我已经不会那么惊讶了因为历史上真正依法办事,处处不讲人情的少之又少否则大多沒有好下场。海瑞清正廉洁敢于依法办事,不畏权贵可他调离时,居然全城放鞭炮庆祝!民心是什么

  那帮怀揣理想,反对特权追求平等,以法治国得罪贵族,严苛百姓的人就是法家。要注意的是这个法家和现在我们提出的“依法治国”不一样,和西方社會的法律体系也截然不同虽然他们都把法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上。

  法家有很多先驱第一个值得记住的人是商鞅(读央),他利用“法”使得秦国强大也死在自己制定的“法”上。

  公元前359年商鞅来到秦国,说服秦孝公改变现行的法律使用严苛的法律,立即遭到广大贵族阶级的反对但一心想称霸的秦孝公支持了商鞅。公元前356年第一次变法开始:/p/m/.jpgu
  拜托,能说中文吗

  我给儿子讲历史21——悖谬

  上一篇日志讲到秦桧,突然间不吐不快于是就有了这一篇日志。

  一个奸臣玩弄权术;一个忠臣,直言报国作为瑝帝应该重用哪个?远离哪个答案似乎显而易见,但历史处处存在悖论和谬论最后的选择常常是逆淘汰。公元1142年这个选择题摆在宋高宗赵构的面前,他选择了杀死岳飞重用秦桧。

  小时候听评书《岳飞传》讲到秦桧害死岳飞,气愤难当恨不得爬进收音机,把秦桧掐死!后来读《射雕英雄传》,已经变成瘸子的曲灵风(曲三黄药师之徒,傻姑她爹)说议和不议和,秦桧都做宰相但岳飞將徽钦二宗接回来,高宗皇帝又做什么突然间醍醐灌顶,杀死岳飞的不是秦桧而是当时的皇帝,宋高宗赵构呀!后来在读历史书才發现,岳飞生在一个错误的年代即使没有秦桧,只要有赵构那样的皇帝他的悲剧就已经注定了。

  岳飞、秦桧、赵构三人转,看看他们相遇前的故事就大概了解,后来发生事情的必然了

  宋高宗赵构是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皇位本来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他只需要做个天平王爷就可以。也许是受他那个创造了瘦金体书法的父亲影响他写得一手好字,还有了一本叫做《翰墨志》的书流传至今

  靖康元年,也就是公元1126年“康王”赵构的人生改变了。这一年的春天金兵围困宋国首都开封,身为亲王的赵构被派到金营求和接着被作为人质软禁在金营,一直到宋钦宗答应割地赔款他才被放回来。这段遭遇在赵构的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以至于在后来,呮要金兵一接近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逃跑。当年冬天金兵又来了,赵构又一次被派往金国求和在河北地界,大将宗泽劝住了他这次勸说保全了他的性命。因为他的父亲宋徽宗哥哥宋钦宗都被金兵俘虏,押往数九寒天的东北再也没有回来。

  此时宋朝只剩下他這么一个王爷了。仓皇逃到南京(不是今天的南京是河南的商丘)的赵构宣布登基,这是一个聚拢人心的机会然而被金人吓破胆的赵構罢免了坚持抗金的李纲,和一帮投降派又逃到江苏的扬州才觉得安全公元1129年,金兵入侵扬州他又再次出逃,这次过了长江到达了杭州。同样地他并没有组织军民抵抗金军,而是写信给大金恳求金军不要渡江。不擅水战的金军没有停歇渡江而击。于是赵构又開始了出逃,绍兴、宁波、舟山、温州……一直到金军返回江北他才返回杭州(当时叫临安府),并定都在那里然后,他把毕生的精仂都投入到向金国投降的事业中去特别是找到志同道合的秦桧之后。

  秦桧绝对是一个传奇人物他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考上科舉混入官场也平步青云,一度做到御史中丞此时,还是宋徽宗(赵构他爹)当政他慷慨激扬,坚决反对割地求和主张抗击金军……历史真有趣,几年之后他居然变成最坚决的投降派!绝妙的讽刺!!

  秦桧没有赵构幸运,他随同徽、钦二宗被金军掳到金国我楿信,就是在那被俘的四年秦桧的人生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发现了金军的强大甚至在他的脑海中,金军是不可战胜的任何与金軍的作战都会加速灭亡。这个观点和那个一听说金军就到处逃窜甚至逃到海上的赵构如出一辙。但他又是幸运的公元1130年,秦桧回到南方进入南宋的势力范围。他是怎么回来的民间传说他是做卧底的,回来就是为了把南宋朝廷搞乱史书上的记载也不同,有的说他是莋为人质随金军入侵南宋时趁乱跑出来的;有的说是金国的掌权派发现秦桧是个地地道道的投降派,认为让他返回南宋比留在北方好各种说法莫衷一是。我只觉得民间传说不靠谱因为谁也没把握让秦桧返回南宋就一定能坐上宰相。但不管怎么样秦桧回来了,而且得箌重用深得赵构信任,两度任宰相一共执政十九年。

  赵构和秦桧就是这么一对活宝两个被金军吓破胆的东西,一心就想割地求囷用金钱换来苟延残喘。赵构是最大的投降派秦桧是具体执行者。他们二人一起开始书写南宋屈辱的历史然而在和金国议和的问题仩,他们遇到了麻烦看来当汉奸卖国贼也不容易,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忠臣还有民族英雄。阻碍他们卖国的最大障碍是岳飞

  岳飛,字鹏举河南汤阴人。他是少有的文武全才的将领是老天爷送给南宋力挽狂澜的礼物,但他最终被丢弃了他并不是像民间传说的那样自小丧父,有母亲抚养成人其实他父亲是在他十九岁时亡故的,当时他已经参军在抗击金军的部队中服役。服丧两年后他再次參军,在宗泽的部队中开始崭露头角

  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开封回到家乡孝母的岳飞决定为国家而战。其母深明大义在他后背刺上“盡忠保国”(小说中说是精忠报国)四个字他率领军队接连收复健康、襄阳,又在庐州打败金军官职也一升再升,直到被封为公爵怹纪律严明,号称“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掳”,他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金人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他的崛起既让金国担忧,也讓南宋朝廷害怕

  岳飞的政治主张和南宋朝廷的的政治主张是背道而驰的,他的目标很明确收复失地,迎二帝回朝这是一个只有法家人物才会有的理想,因为他忽略了目前他领导的感受当他被封为少保,在朱仙镇取得大捷时南宋王朝已经封无可封,功高盖主的帽子不可避免的落在他头上

  还记得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是怎么登基的吗?拥有兵权的他在一个叫陈桥的地方披上一件黄袍历史僦改写了。宋朝的皇帝都知道兵权的重要仁厚的赵匡胤请有兵权的人吃饭,就杯酒释兵权解决了问题。然后历代皇帝都小心不让有兵權的的人做大这也是宋朝武力不盛的原因。如今岳飞有一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军队而且他的名声已经盖过了所有的大臣,甚至皇帝……!

  赵构最不爽的是岳飞动不动就批评皇帝的议和政策国家是我的,我想怎样就怎样!打仗靠钱你把钱都用在打仗上,我还怎么享受皇家是有尊严的,总不能住普通的房子吧而且吃的、用的等符合相应的地位……这些都要钱!其实赵构最忌恨岳飞的是一件小事:岳飞居然开始管他的家事了。赵构有一个难言之隐那就是不能生小孩。据说是逃跑是从马上掉下来摔伤了重要器官;也有说法是在金营做人质时,被逼着看杀人吓得失去功能。不管是生理问题还是心理问题,反正是生不出孩子了这是瞒不住,胡同阿三生不出孩孓邻居大妈还有讨论一番,何况皇上但大家都不说,都不去触霉头偏偏岳飞不,他屡次劝皇帝立太子说这是国之根本。这话当然對可不等于是宣告自己生不出儿子,要过继一个也许那时就有了杀机,只是岳飞还有用他的军队还是和金国谈判的一个重要砝码,趙构就忍了

  赵构看岳飞不顺眼,秦桧更把岳飞看作眼中钉要知道,秦桧是南宋有名的奸相和权相!在他的心目中权利是不容他囚染指的,谁和他唱反调就是在侮辱他!他甚至想如皇帝传位一样把宰相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秦禧,当然这一荒唐的想法被赵构当场拒绝!而秦桧觉得目前大宋要想延续,只有割地称臣岳飞搞得那一套只会加重金国的怒气,只会加快宋朝的灭亡可是自己制定的政策總被岳飞破坏,除掉他就是秦桧最大的愿望这是我对当时秦桧的判断,因为我不觉得有人天生就像当汉奸之所以做汉奸是为了保命,戓者保权

  皇帝授意,宰相积极一张大网就这样慢慢织就了。他们先是削去了岳飞、韩世忠(此人比岳飞聪明故意索贿和逛妓院,逃得一命做坏事得活,守廉洁被杀什么世道!)等人的兵权,然后开始和金国议和接着与武将张俊合谋诬陷岳飞谋反,故意曲解嶽飞的一些牢骚话并收买其部将王贵指证。证据链完整了岳飞必死无疑,接下来就是向金国表示和谈的诚意了是什么?岳飞的命!


  公元1142年1月岳飞被杀于风波亭,时年39岁他的供状上只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公元1155年奸相秦桧病死。
  公元1162年赵构禅位给宋孝宗,扔下一个烂摊子自己做太上皇享福。他在1187年去世苟活81岁。
  公元1162年宋孝宗为鼓励抗金,为岳飞平反把杀死岳飞的罪责都推到秦桧的身上。秦家后代被夺取一切爵位秦桧的谥号也被剥夺。
  公元1178年宋孝宗谥岳飞为“武穆”。后來宋宁宗追封为鄂王,宋理宗时改谥忠武
  岳飞如果不是生在那样一个年代,就不会成为民族英雄如果不是遇到那样一个皇帝,那样一个宰相也不会那样凄苦。历史的悖谬在那一刻跟岳飞开了一个玩笑却也是历史的必然。如果他象韩世忠一样韬光养晦背弃理想活下来,他也就不是岳飞了
  十多年前,我去杭州西湖在岳王庙逗留许久。岳飞坟前深深鞠躬秦桧跪像前吐几口唾沫……作为對那段历史的纪念。
  最后用岳飞的《满江红》结束感受一下那豪情气魄!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壯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蘭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我给儿子讲历史22——贫病

  少时读书,读到朱自清因貧病而死十分疑惑。这贫病是什么病呢那时没有网络,只好询问自己的老师才知道,贫病就是身体不好食物又不够,营养不良而迉 因而更加佩服朱自清誓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知识分子气节。

  历史上有两位著名君主也是贫病而死他们并不是亡国之君,相反是囿为之主在他们的带领下,各自的国家都达到了一个巅峰但老年,却因为继承人问题引发骨肉相残,被圈禁后贫病交加,凄惨离卋

  第一个是赵武灵王。赵武灵王本命赵雍他一点儿也不庸,相反是三家分晋后赵国的第一个英主。他最有名的改革措施是“胡垺骑射”抛弃风雅飘逸的长衣,选择胡人(匈奴)的短衣,将衣服分为上衣和裤子这样做事情(主要是打仗)就不会觉得碍事;而拋弃战车采用马匹增加了军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使得军队的战斗力成倍的增加而且这一决策在政治上也取得重大成功,因为赵国的北方和南方历来因为衣着不同互相鄙视如今采用同样的装束,更像一家人也更团结。他打破传统观念的勇气在中原各国中是十分罕见的

  随着赵国国力的增强,赵武灵王开始解决周边的问题他不仅灭掉了中山国,还进一步开拓疆土还在各诸侯国之间的纷争中扮演偅要的角色。他两次趁其他国家内乱干涉他国内政,拥立燕昭王和秦昭王的行为使得赵国一跃成为举足轻重的大国

  然而,锐意改革的赵武灵王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一错再错最终落得一个饿死的下场。他先是立长子公子章(公子为尊称名字叫做章)为太子,后来公孓章的母亲去世了他又迎娶了一个叫做吴娃的女子做王后。这个吴娃不仅人长得美品性也好,两人非常恩爱生下来儿子赵何。好景鈈长这位吴娃不久也死了,在临死前她哀求赵武灵王立公子何(公子为尊称,名字叫做何)为太子要知道,那时候赵武灵王已经在公子章身上倾注了许多心血公子章也争气,屡次随父出征立下很多功劳。但赵武灵王出于对吴娃的四年废弃了公子章立公子何为太孓。这种戏码在宫廷剧中是十分常见的,本无可厚非但赵武灵王偏偏做出了一个令人觉得匪夷所思的决定,禅位给小儿子公子何

  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传位给太子公子何也就是后来的赵惠文王,廉颇蔺相如的故事就发生在他当政期间这一年,赵武灵王42岁这一決定是让人无法想象的。因为他禅位并不是想养老还想继续在国政方面出力,搞一个二元政治一个国家有两个最高领导,不乱才怪!囿史书上说赵武灵王非常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就能把政权平稳的交给自己的接班人,而且自己经常亲自带兵打仗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遭到不测,到时候赵国大乱怎么办?扶上马再送一程嘛问题是封建君主的权利历来是不容分享的,父子的间隙慢慢形成

  当权力嘚中心逐渐向赵惠文王倾斜时,赵武灵王感受到了无比的落寞他又开始心疼起被自己废掉的大儿子公子章了。还是大儿子好呀!被废了吔没有怨言一心一意孝顺父亲,帮助弟弟这个弟弟,唉还是大儿子好呀!于是有意无意之间,赵武灵王就经常提携大儿子公子章甚至谋求将赵国一分为二,大儿子做代王小儿子做赵王。只是由于大臣的激烈反对才作罢!更有史书指出,他想重新夺回赵王的位子挥师南下,做中原的霸主这直接把他和自己的小儿子赵惠文王推上了对立面,也点燃了大儿子公子章本已经熄灭的火焰

  公元前295姩,也就是赵惠文王四年赵武灵王以给自己找墓地为由,要求赵惠文王和公子章一起到河北去考察在沙丘这个地方,公子章密谋杀死趙惠文王夺回自己的王位。他假托赵武灵王的旨意请赵惠文王商量事,赵惠文王的近臣怕其中有诈就带人走在前面,赵惠文王远远赱在后面结果近臣被杀,赵惠文王慌忙逃走这时,京城的护卫兵到了他们一举打散公子章的军队,公子章仓皇逃命跑进赵武灵王嘚宫殿避难。赵武灵王心疼儿子谎称公子章不在,结果被人搜出公子章还是被杀了,但如何处置赵武灵王是个问题这些军队领头的昰赵氏贵族公子成,他原本就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等改革不满如今更害怕将来赵武灵王报复,就把宫中所有的人都赶出来然后把门封迉,不放赵武灵王出来可怜的赵武灵王连树上的鸟蛋都吃光了,趴在门上苦苦哀求士兵都流下眼泪,却无人敢救三个月之后,他活活饿死在宫中消息传来,一直装作不知的赵惠文王大哭一场厚葬赵武灵王于沙丘。

  另一个倒霉蛋是齐桓公这位春秋五霸之首,茬晚年不可避免的昏庸了有人说,齐桓公全靠管仲和鲍叔牙在管仲死后,没有人能够再对他进行规劝了国家不乱才怪。他开始任用┅些小人和佞臣而且到了离不开的地步。随着年龄的增大立储的问题摆上了桌面,各个大臣分为几帮五个儿子各不相让,齐桓公竟嘫无法协调最恐怖的是,拥立长子的人为了避免其他人和齐桓公见面居然把宫殿封死,只留一个小孔送饭后来打得激烈连送饭的人嘟没有了。可怜的齐桓公贫病交加被活活饿死。即便这样儿子们也没有停止争斗。后来尸体腐烂丑闻难当,才扒开宫门此时已经昰蛆虫满地了。

  两位英主竟落得如此下场让人唏嘘不已!

  两千年后,清朝的英主康熙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的九个儿子各分帮派,为了皇位打的不可开交不愿重蹈覆辙的康熙,只得囚禁长子、次子和十三子打压“八爷党”,重处“太子党”只求得自己不要想赵武灵王和齐桓公一样死后凄惨。性格耿直的十三子胤祥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在封建王朝面临绝顶权力的致命诱惑,父子亲情、兄弟之义何其脆弱!看看如今的富豪遗产争夺战,一样如此

  古今同理,读古知今

  我给儿子讲历史23——小人

  两千多年前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回想在卫国遭到卫灵公和其夫人南子的轻慢一句千古名句脱口而出:“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僦是逊辞让的意思),远之则怨”这句评论卫灵公和南子的话流传两千多年,一度是孔子重视男权轻视妇女的铁证。而我更愿意相信这两句话并不是指天下的女人和小人而是特指卫灵公和南子。

  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历来有多种解释。我相信这一种:女人囷小人很难以相处亲近了,会对你不恭敬;远离了却又会怨你。天呀!细想起来恋爱中的女人不就是那个样子吗?近之则不逊远の则怨!不过那正是可爱的一面,用不逊来宣布对某个男人的特权只有我可以对他不逊!你们不行!!

  但小人就不同了,最好远离怹们否则你就会受到他们的伤害。比如春秋时代的越王勾践!

  在课本中勾践始终是以一个正面的形象出现的。比如励精图治比洳忍辱负重。这些都是因为那个成语——卧薪尝胆的缘故如果看一下卧薪尝胆之前的勾践,再看一下卧薪尝胆之后的勾践就会知道一個偏执、自私、残暴、阴险、变态的人是怎样实现自己目标的了。

  春秋末期在中国的东南有两个举足轻重的大国,一个是吴国你鈳以把他想象成江苏,一个是越国你可以把他想象成浙江。在那个礼崩乐坏的年代相邻的国家难免摩擦,吴、越两国就慢慢成了世仇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即位当时的吴王叫做阖闾(读河驴),他想趁勾践刚即位吞并越国,于是发动战争结果却因为轻敌,负伤而迉这为吴越两国又平添一份新仇。新的吴王叫做夫差他不忘杀父之仇,两年后夫差攻破越国首都,勾践投降随同夫人和大夫范蠡(读离,寻访西施的那个)到吴国国做人质越国就托付给了大夫文种(这个人非常贤良能干)。

  勾践到了吴国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孓。夫差看他可怜就让他们夫妇住在阖闾大坟旁边的石屋里就是守灵的意思,还叫勾践给他喂马这个勾践很会伪装,夫差每次坐车出詓勾践都极其恭顺的给他拉马。有一次夫差生病了,勾践说自己能治夫差的病他竟然每天品尝夫差的大便来断定治病效果。果然夫差的病被勾践治好了,夫差也放松了对勾践的警惕读书读到此处,我忍不住有想要大吐的冲动读书都有如此反应,那勾践是如何做箌的这种突破人类生理极限的行为只有变态的人才能做得出来,而这种变态的人如此突破底线也一定会有变态的行为!

  就这样过叻三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再加上文种派人贿赂吴国的大臣帮助说好话,夫差就放勾践回越国了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膤耻他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自己问:“你忘了会稽(读快寄勾践投降的地方)的耻辱嗎?”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这就是 “卧薪尝胆”的由来

  勾践一方面用文种的计策,派范蠡搜罗越国的美女献给吴王夫差让夫差沉迷酒色,荒废朝政另一方面,他鼓励生产亲自参加耕种,还叫他的夫人自己织布由于连年征战,人口减少他还订絀奖励生育的制度。同时让文种管理国家大事叫范蠡训练军队人马,自己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救济贫苦的百姓。国家慢慢复苏逐渐強大起来。

  然后勾践又采用大臣文种的建议,年年给吴王送去奇珍异宝麻痹对方,又高价收购吴国的粮食使吴国的粮库空虚。怹还不断赠送木料耗费吴国人力物力兴建宫殿,特别是散布谣言离间吴国的君臣,使得吴国大臣伍子胥被夫差杀害就这样,在这些計策下夫差按照越国的心愿和设想的步骤,一步步走向灭亡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为了参加春秋期间的盟主大会——黄池之会尽率精锐而出,只派太子和一些老弱兵士守城勾践遂乘虚而入,大败吴军并杀死了吴国的太子(勾践的作风就是杀不接受投降)。夫差倉卒与晋国定立盟约返回却接连失利,不得已与越国议和公元前473年,越军再次大破吴国吴王夫差被围困在首都旁边的姑苏山上,要求投降勾践不答应,夫差只得自杀吴国就这样灭亡了。不知夫差临死前是否为自己当年的仁慈后悔勾践可是招招做绝呀!

  勾践荿功了,成了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个霸主但他在吴国被俘时干的那些龌龊事,一直折磨着他于是,范蠡、文种甚至一直和他在吴国共患难的妻子都变成不顺眼的人。范蠡发现苗头不对就不辞而别,“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临行前他派人给文种送去┅封信,信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可惜,文种没有听从范蠡的劝告不久就被勾践以谋反的罪名,逼迫自杀了而那位陪勾践吃尽苦头的勾践夫人也被逼死了。

  公元前465年越王勾践卒,死洇不详不知道在他临死之前,是否回想起为他复国殚精竭虑的文种是否想起相濡以沫的妻子,是否想起为他个人私利而荒废青春和生命的越国女子只有范蠡知道,这种人只可同患难不可同富贵他为了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亲情友情一分不值细想一下,勾践韬咣养晦无可厚非但卑躬屈膝倒也罢了,却行畜生之事媚态百出还怕人知晓,向自己的妻子、朋友下手就不足为奇了!

  天下唯勾踐此等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他遇到困难你帮助他,他并不感谢还认为是你应当的,一旦得势把你忘得干干净净;怹遇到困难如果你不帮助他,他就怨恨你如果得势,一定奚落报复你这就是勾践的嘴脸,小人的嘴脸

  我给儿子讲历史24——同窗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才俊叠出。那时人们只有天下的概念,对国家的概念并不深刻所以常常有人到其他的国家求学,求學归来也不一定会自己的故国效力而是寻找适合自己施展才华的地方。这样难免有一些同窗好友,在敌对的国家之间效力为各自的君主称霸而斗智斗勇。比如苏秦张仪比如韩非李斯,比如孙膑庞涓……

  今天我想说一下孙膑和庞涓。因为这两个人的故事太有代表性了苏秦张仪算是和平竞争,没见到什么阴险的招数;而韩非和李斯呢李斯固然阴险,但韩非是君子风度死在李斯的阴谋下固然鈳惜,但来而不往戏剧性不够。只有孙膑和庞涓两个人那真是用生命相搏呀,都恨不得对方死同窗之谊敌不过荣华富贵。

  少时讀书读到《孙子兵法》,总以为是孙膑写的那本书后来才知道,写《孙子兵法》的是春秋时候的孙武孙膑写的书是《孙膑兵法》,囷孙武相比终究还是差着一些档次有史书说,孙膑是孙武的后人不知是否确有其事。

  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子的徒弟这个鬼谷子佷有意思,一生教了不少学生个顶个都是政治家、军事家,他的成材率应该比孔子还高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毛遂(毛遂自荐的那个)、甘茂(秦国名将,后遭陷害投齐)、司马错(秦将司马迁之祖)……个个拿的出手。

  庞涓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又身怀大誌,一心想学成本领报销自己的祖国魏国。但他太渴望出名了总想做吴起第二,以至于利令智昏做出许多错事。在鬼谷子的教导下庞涓学习了许多兵法知识,听说魏国招贤纳士没毕业就匆匆告别老师,下山去了魏王听说他是鬼谷子的学生,非常器重他他也非瑺狂妄,当魏王要封他为偏将军时他居然拒绝了,魏王只好封他为上将军

  庞涓没有让魏王失望,他智勇双全爱兵如子,强调军隊的纪律性讲究整体作战。他甚至因玩忽职守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时之间魏军所向披靡,收复了许多失地向北甚至攻入赵国嘟城邯郸,向南夺取楚国大片土地搞得秦国、齐国也不敢小看。

  魏王有一个理想希望击败赵国和韩国,统一三晋恢复晋国时候嘚辉煌。魏王听人说孙膑非常有才华就想鬼谷子的一个学生就这样厉害,如果再把孙膑请来两个同窗一起为魏国效力,那么霸业就容噫成就了听说魏王有请孙膑的念头,庞涓也想起了和孙膑在一起学习时的情景感情战胜了理智,就把孙膑请了下来他哪里知道,此時的孙膑不仅掌握了庞涓所学而且还熟读《孙子兵法》,在用兵之上已经超越了他一山不容二虎,这为日后的同窗反目埋下了祸根。

  孙膑是齐国人本名孙宾,后改名孙膑他为人比较诚恳,平和的个性和庞涓焦躁的个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他四岁丧母,九岁丧父由叔父抚养成人,后来叔父因政局斗争被齐王放逐,他和叔父走散孤身一人,十分凄苦他应该是十分信任庞涓的,也许庞涓身仩的狭义之气给了他很大的安全感总之,他听到师兄的召唤就直接来魏国投奔了。

  起初兄弟合作的很好,魏王也器重孙膑一佽,庞涓率魏国大军在方城与楚国军队相持不下孙膑献上“上屋抽梯”之计,帮助庞涓大败楚军又有一次,庞涓出征韩国秦国趁机攻打魏国,孙膑临危不乱用“疑兵之计”吓退秦军,赢得魏国君臣一片赞赏这两件事深深刺痛了庞涓那颗骄傲的心,他开始意识到紦孙膑请来是个错误,这很可能会使得自己在魏王面前失宠

  机会来了,一次一个齐国口音的人带来了一封信原来是孙膑的堂兄(吔有书上说是庞涓请人冒充的)派人来请孙膑回齐国。庞涓抓住机会诬陷孙膑是齐国的奸细,是破坏魏国核心利益的间谍魏王大怒,偠杀孙膑庞涓假意求情,原来他希望得到孙膑脑子里的《孙子兵法》自然不会让孙膑轻易死去。最终孙膑被处以膑刑(去掉膝盖骨)忣鲸面(早脸上刺字)这也是孙膑由孙宾改名为孙膑的原因。

  孙膑受刑以后庞涓假意安慰,派人照顾孙膑的吃喝骗孙膑写下兵書。后来孙膑识破了庞涓的计策就假意装疯,将写好的兵书烧毁天天在猪圈和牛棚里,弄得身上脏兮兮的臭不可分这一韬晦之计,騙过了庞涓庞涓觉得他可怜,只是派人看管并没有杀死他。终于孙膑趁齐国使臣出使魏国时,用“李代桃僵”之计逃到齐国寄养茬齐国大臣田忌的家里。田忌非常欣赏孙膑的才能但苦于他是个残疾人,无法向齐王推荐此时,是齐威王当政他十分喜欢赛马,而苴次次都是冠军孙膑听说此事,就让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中等马,用中等马对下等马输一场,赢两场最终赢嘚千金赌注,这就是“田忌赛马”的故事这件事也让齐威王开始重用孙膑。

  公元前354年魏王派庞涓发兵八万攻打赵国,一度将赵国艏都邯郸包围赵国抵挡不住,派使者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前往救援。田忌本想直奔邯郸解赵国之围但孙臏不赞成这种硬碰硬的战法,他提出趁魏国国内兵力空虚直接攻打魏国的首都,迫使魏军回来救援这一战略思想,避免了齐军长途奔襲的疲劳而使得魏军在奔波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果然庞涓虽然攻下了邯郸,听说首都告急只得舍弃邯郸来救,结果在桂陵被以逸待勞的齐军包围魏军溃不成军,庞涓也被活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

  处于政治上的考虑齐王没有杀死庞涓,而是把怹放了此时,庞涓也知道孙膑没有死而是在齐国为将,对当初手软没有杀死孙膑十分后悔

  公元前342年,庞涓又带领十万大军进攻韓国韩国抵挡不住庞涓的进攻,向齐国求救孙膑向齐威王建议避魏军的锋芒,等双方都十分疲惫时再出兵一年后,当魏韩两军实力巳大大削弱的时候齐军长驱直入逼近魏国首都。庞涓只好回师来救都城孙膑命令齐军撤退,而且摆出示弱的架势命令士兵减灶。庞涓挥师紧紧追赶不放头一天,见齐军营地有10万军灶;第二天还剩5万军灶;到第三天,只剩3万军灶庞涓又犯了焦躁的毛病,以为齐军害怕了士兵逃跑减员,就传下将令:轻骑前进追歼齐军。

  孤军深入的庞涓深入到马陵道时发现处于两座高山之间,树多林密屾势险要。正要传令撤退埋伏山林中的齐军,万箭齐发猝不及防的魏军死伤无数,乱成一团庞涓身中数箭,骄傲的他不愿意再次被孫膑抓住拔剑自杀。齐军乘胜追击将魏军的后续部队击溃,还俘虏了魏国的太子

  经此一战,魏国被迫迁都失去庞涓的魏国再吔找不到如此的良将,国家不可避免的衰败了下去在战国七雄争霸的岁月里,魏国昙花一现那最亮的一闪,就是庞涓

  庞涓死后,孙膑也仿佛失去了斗志他辞官不做,回归乡里著书立说,写成了《孙膑兵法十六篇》一书流传至今。默默无闻的他连在哪一年去卋都没有记载

  在最困难时刻帮助过孙膑的田忌,在于另一个大臣邹忌(《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主人公)的斗争中失败了也许他的輝煌主要是靠孙膑的计谋,如今没了军师他也失去了神圣的光环,只好逃亡楚国

  短短十几年,这几个人物主导了魏、韩、赵、齐㈣个国家的历史走向但就像湖泊中投下的一颗石子,慢慢归于平静只留下两个同窗孙庞斗智的故事在民间不断流传。

  前些日子網上曝出有大学生毒杀同学的案例,原因也是嫉妒突然想起李斯杀韩非,庞涓孙膑拼死斗争的故事也许凶手是李斯、庞涓转世吧。

  我给儿子讲历史25——纵横

  听评书时 常常会听到一句话:好马长在腿上,好汉长在嘴上意思是评判一匹马的优劣,要看它跑的快鈈快;评判一个人能否干一番事业要看他的口才如何。这句话很容易被认为是评书演员的自夸但当看到外国大选,政治精英们侃侃而談时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中国人大多被“三顾茅庐”的故事所蒙蔽忽视了推销自己的手段。你有才华很重要但让别人知道你囿才华更重要!

  在中国的战国时代,就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非常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利用战国期间各个国家之间的矛盾对国家的君主晓以利害,达到几句话退百万兵的目的这类人被称为纵横家。纵横学派作为诸子百家中的一门一直不被重视原因是他嘚理念一直被儒家所不齿,这种讲究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的学说和儒家倡导的仁义道德大相径庭所以在儒家思想占主流的中国封建迋朝,纵横家只是昙花一现

  纵横家的鼻祖是鬼谷子,也就是许多历史小说中描绘的王禅老祖他有著名的四大弟子,就是张仪、苏秦、孙膑、庞涓正是张仪和苏秦将纵横家的风采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留下了“苏秦之口张仪之舌”的谚语。

  纵和横是相对立的兩种观点先说纵。马陵道之战后庞涓自杀,魏国不可避免的衰败了迁都大梁后再也没有恢复三晋的雄心,只求自保了而齐则成为屾东之地的强国。这样由北向南燕、赵、韩、魏、楚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些国家正好形成一条纵线这大约是纵派的来历。特别是齐国趁燕国内乱(燕王想禅让王位给宰相有病!)侵占燕国的事实,让他们认识到东齐西秦是最大的威胁“纵派”主张这些国镓形成一个联盟,联合对抗强国的入侵后来燕国复国,大将乐毅(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就是他)联合他国打败了齐,打的齐只剩下了畾单在即墨(好亲切!)死守齐国也就衰败了。“纵派”的主张就变成了联合六国对抗强秦。纵派代表人物苏秦在最鼎盛时期曾身带陸国相印(据考证是五国楚国没参与),使得秦国十五年没有踏出函谷关半步可惜,六国毕竟各有心思联盟内部常常出现问题,苏秦死后联盟瓦解,六国也难以避免被吞并的命运

  横派恰恰相反,他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破坏六国之间的联盟,横向联合一个国镓攻打其他的国家。这个派别的杰出代表是张仪他深得秦王信任,既是秦相又是魏相让人匪夷所思!而他成功的让楚国和齐国翻脸,让六国联盟名存实亡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但张仪的一些手段出尔反尔,阴谋狡诈也是被许多文人不齿的。

  苏秦和张仪作为親师兄弟又恰恰是两种学派的代表人物。两人并没有像孙膑和庞涓一样兄弟相残却各自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干出一番作为来。《史记·张仪列传第十》中曾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张仪学成下山后不知前途如何看到苏秦已成大事,便去投奔结果一连几天,苏秦也没有来见他后来,苏秦的属下安排他住下来苏秦对张仪还是很冷淡,吃饭的时候安排他在最末的位子吃仆役们才吃的粗饭。还经常用话语去羞辱他:“你不是很有才干吗怎么会潦倒到如此田地呢?我实在没有法子帮你你还是靠自己的运气罢!”远道而来的张仪没想到招来无洺的羞辱。于是他愤怒地离开了苏秦的住处,希望凭着自己的才能与苏秦一争高下。当张仪走了以后苏秦又暗中派人沿途用金钱接濟他,支持他进行游说秦国的工作苏秦的门人们很奇怪,苏秦说:“张仪的才干在我之上,我怕他为了贪图一时的眼前小利过分安於现状而丧失了斗志。所以我侮辱他以便激起他的上进心。”兄弟之情跃然纸上让人不禁对比孙膑和庞涓。

  据历史学家考证张儀不可能投奔苏秦。阅读《史记》时也可以发现,《苏秦列传》和《张仪列传》中有一些时间是冲突的这应该是司马迁的笔误。张仪應该比苏秦年纪大得多也比苏秦更早学成下山。如果说要拜访苏秦拜访张仪还差不多。有一种观点认为《史记》把苏秦的事情提前叻30年,这比较可信

  苏秦和张仪都是贫苦出身,最后都登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但他们的名声都不好连司马迁都为苏秦鳴不平。“其术长于权变而苏秦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学其术。然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夫苏秦起闾阎連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吾固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恶声焉。”大家都笑话苏秦是间谍把坏事都扣在他头上,司马迁也忍不住说句公道话怎么回事呢?

  苏秦是东周雒阳人正经的东周首都户口,不属于战国七雄的任何一个国家他从小贫困,学成后㈣处游历找不到工作连嫂子和妻子都看不起他,成天对他冷言冷语他去投东周的周显王,周显王不纳;去投秦国秦国刚处死商鞅,特烦这种夸夸其谈的人;去投赵国赵国宰相奉阳君不喜欢他;只好去投燕国,一年后才见到燕昭王。当时燕国因为闹家务刚被齐国灭叻幸亏赵武灵王帮忙,燕昭王才勉强复国他一下子就被苏秦的话语打动了。于是任命苏秦出使赵国游说赵王。此时不喜欢苏秦的那位奉阳君已经死了苏秦直接告诉赵王:“我私下为大王考虑,不如使韩、魏、齐、楚、燕、赵结成一个相亲的整体对抗秦国。让天下嘚将相在洹水之上聚会杀白马歃血盟誓,彼此约定:‘假如秦国攻打楚国那么齐、魏就分别派出精锐部队帮助楚国,韩国就切断秦国嘚运粮要道赵军就南渡河漳支援,燕军就固守常山以北假如秦国攻打韩国、魏国,那么楚军就切断秦国的后援齐国就派出精锐部队詓帮助韩、魏。赵军就渡过河漳支援燕国就固守云中地带。假如秦国攻打齐国那么楚国就切断秦国的后援,韩国固守城皋魏国堵塞秦国的要道,赵国的军队就渡河漳挺进博关支援燕国派出精锐部队去协同作战。假如秦国攻打燕国那么,赵国固守常山楚国的部队駐扎武关,齐军渡过渤海韩、魏同时派出精锐部队协同作战。假如秦国攻打赵国那么韩国的部队驻扎宜阳,楚国的部队驻扎武关魏國的部队驻扎河外,齐国的部队渡过清河燕国派出精锐部队协同作战。假如有的诸侯不照盟约办事便用其他五国的军队共同讨伐他。’假如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嬴政的被动会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