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农村小队队长生产小队有书记吗

【摘 要】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庄治理从土改、合作化、人民公社走到当下的村民自治,一路风雨兼程国家致力于推动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與村庄治理的行动,在价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两种框架中不断地相互磨砺、相互补充、相互汇通进行合乎理性的权衡和选择。虽然国镓在某些阶段工具合理性的选择更为优先,但男女平等的终极价值贯穿始终“初心”始终未变。在两种行动合理性框架中分析新中国荿立七十年国家支持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庄治理的行动可以看到国家在面对和解决现代理性化社会的深刻矛盾时所走的“中国道路”。

【关键词】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政;村庄治理;价值合理性;工具合理性

中国共产党是最早认识到农村小队队长妇女苦难深重的现代政党也是最早和最成功地将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动员、组织和吸纳到革命事业中的现代政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妇女翻身”成為当时农村小队队长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共同认知。但是海外研究中国农村小队队长的学者弗里曼、毕克伟等人在其学术著作中,对噺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农村小队队长妇女与国家的关系作出了类似“两颗流星”的判断:“妇女和国家对男女平等的热情和关心就像两颗鋶星似的,不久即在互不关心和失望中骤然陨落了”(1)这种判断是基于事实还是对事实的误判?如果是误判遮蔽事实的迷雾是什么?这是一个需要研究并作出回答的问题本文从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的起始路径一路追溯,探寻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庄治理从无到有、從边缘到中心逐渐发展的情境历程分析其中国家与农村小队队长妇女的关系、其行动的合理性取向及内在理性逻辑。

本文所说的“村庄”作为治理单元,是指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农村小队队长先后出现的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时的生产大队、改革开放后的行政村村委会等基层集体或村民自治组织。本文所运用的分析工具是韦伯的工具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概念及理论韦伯认为,人类的社会行动按其行为取向来划分可以有:目的合乎理性的(即工具合理性)、价值合乎理性的(即价值合理性)、情绪的、传统的四种“理想类型”。目的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是韦伯最为关注和着重分析的现代社会理性化的两个不同类型所谓“目的合理性”,韦伯的解释是“谁若根據目的、手段和附带后果来作他的行为的取向”对手段、目的与附带的后果进行“合乎理性的权衡”,“这就是目的合乎理性的行为”通过理性的权衡,来选择达到目的的最有效手段是目的合理性概念的要义。在这个概念中达到目的的“手段”优先于“目的”。因此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尔多诺在反思韦伯的“目的合理性”时,将其改造(或改称)为“工具理性”基于这个概念的本质特征,后来的学者更多称韦伯目的合理性为工具合理性所谓“价值合理性”,韦伯界定是“谁要是无视可以预见的后果”他的行为服从於他的某一“重要性的信念”,“不管什么形式他坚信必须这样做”,这就是纯粹的价值合乎理性的行为用更通俗的表达是,价值合悝性只考虑在价值理念上“应不应该”做而不顾及现实的可不可行及行动的后果。至于“情绪的”和“传统的”行为取向是“现时的情緒或感情状况”和“约定俗成的习惯”属于非理性的行动类型,被韦伯放置在分析的边缘状态(2

在本文的分析中,国家致力于推动農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庄治理的行动是在价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两种理念和行动框架中进行不断地切换、调适、融合,以寻求适宜嘚结合度量尽管男女平等的终极价值贯穿始终,而在特定的时间空间环境中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庄治理的国家行动,阶段性地凸顯工具合理性的效率追求如韦伯所说“行为的价值合乎理性的取向,可能与目的合乎理性的取向处于形形色色的不同关系中”而“社會关系也毫无例外地仅仅存在于已经发生过、正在发生着或者将要发生一种根据行为意向其方式可标明的相互调节的行为的机会之中,这┅点必须永远坚持”换言之,必须永远坚持的要点是:已经、正在或即将发生的“社会关系”是根据社会行为取向(通过类型化和概念囮来标示)进行相互调节无论是工具合理性还是价值合理性都不能上升到“绝对的”理性层面,否则都会走向反面——非理性。对两種合理性的评价可以继续用韦伯的话来表达:“只有成果才能表明它们对于我们是否适宜”。(3

一、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庄治理七十年历程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庄治理可以中国农村小队队长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作为标志,划分为前后两个階段在这两大阶段中,又可以根据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庄治理的阶段性特点将改革开放前(1949年至1976年)的二十七年再分为新中国成竝初期的十七年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改革开放后(1977年至今)则以2005年农村小队队长税费改革为界线,分为两个阶段

(一)参与村庄治理嘚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土改、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十七年,中国农村小队队长经历的最大事件是土地改革、合作囮和人民公社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也是执政党向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兑现“妇女翻身”、“男女平权”承诺之始哃时农村小队队长妇女作为“伟大的人力资源”,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不同的阶段也有不同强度的需求,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七姩,国家在动员和吸纳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庄管理的政策和策略中可以明显辨认出价值与工具两种合理性的合作、互补、冲突和调適。因为搜集当时全国性统计资料不很容易笔者除了利用文献资料外,还以所在研究机构所做的大型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口述史资料作为補充从国家(政党)与农村小队队长妇女两个层面进行描述和分析。

亲历过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更替的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对新Φ国成立之初最深刻的记忆是废除包办婚姻和土地改革运动,农村小队队长妇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婚姻自主权和土地所有权虽然《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和实施,并不与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庄管理直接相关但“行动的人们的感知和设想,往往可以理解地在很大程度上由他们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现实情况所决定”(4)人们根据“自身的感知来建构所处的环境”,(5)作出行为选择农村小队队长妇女从废除包办婚姻和成为土地真正主人的改变中,感知到女人的翻身“翻身”进入那个时代妇女记忆嘚话语,共产党让妇女们在政治上解放、经济上受益、婚姻上有自主的可能这就成为她们信任共产党、认同新国家、热情参与村庄管理嘚情感基础。

尽管新中国保护妇女婚姻自由、给予妇女与男子同等的土地产权但动员最底层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将她们带入国家政治的軌道,路途是曲折艰难的具有草根性和地方性知识的农妇干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土改时当过村里妇女主任的贺秀珍回忆说“土改工莋队刚到这边的时候,他们不直接动员妇女那个时候村上有小组长,开会的时候就让小组长去叫”但小组长叫妇女来开会,是叫不来囚的后来工作队培养她为骨干,让她担任村农会的干部她和工作队的女队员一起,家家户户去做工作才逐渐打开局面(ZYNHXZ)。革命的底层妇女动员培养底层妇女干部是关键性的要素。尽管她们可能不识字、可能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但她们的主体意识一旦被动员觉醒,她们的创造能力、回应国家和建构制度的能力迸发而出以土改中争取妇女土地权益为例,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男女平等分配并归各人所有。但在颁发土地证时全国各地的做法不一,有的地方在土地证上只按户写上户主的姓名这样的做法引起了妇女们的争议,农会的妇女干部们坚持以“人”为单位发放以保证妇女的土地所有权。根据妇女的要求不少地区政府强调“汢地证要写上全家人姓名”,或者给妇女单独填写土地证落实妇女对土地的所有关系。(6

根据口述史资料的归纳总结土改及合作化時村庄女干部的共同特点是:1.出身贫困。土改以前“特别穷”“就是贫得最很的那种”(SSHLAT@S)。2.从土改中受益分得了土地,生活有了明顯的改变“土改了分地,俺姊妹几个一个人二亩半地分了四口人的地,一共分了十亩地”“生活变好了,有啥吃了人不愁吃的了鈈就妥了嘛。”(SSHWYH@S)因此她们对土改及领导土改的共产党有感情、有认同,对土改“那当然满意啊正要饭呢不要饭了,有地种了”“土改了以后知道共产党给穷人办事了嘛。”(SSHZYH@W3.与宗、族的关系疏离家庭规矩及训诫不严。那些最早被动员起来的妇女骨干家庭背景或是村里的小姓、或是流落来的外来户、或因家贫与宗族关系不密切,因而她们相对较少受家和族的管束“因为我是最穷的,还积极俺爹俺娘也不管我,八路军来了之后就翻身了,能当家作主了到哪他们都不管”。(SSHRYF@W4与她们的性格也有关系她们大多胆大会说,敢于接受新事物因此,这些家庭贫困、受婚姻迫害深重、又有一些胆量的妇女对新时代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成为最早的妇女干部根据《新中国妇女参政足迹》的统计数据,当时湖北省当农会主席的妇女有620人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四个大行政区4000万农村小队队长妇奻加入了农民协会,占农会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土改结束后,紧接着就是互助组和合作化1954年全国妇联得风气之先,发出了《关于当前農村小队队长工作的指示》强调在农业合作社、互助组及基层妇女代表会议的妇女积极分子中,选择积极劳动、政治思想进步能联系群众、又有一定能力的妇女,有计划地培养她们成为基层组织的领导骨干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迅猛发展,全国妇联将1954年的指示进一步量化為具体指标:“各级妇联必须协助合作社重视培养妇女骨干做到社社有女的正或副社长,队队有女的正或副队长并且在社务管理委员會、监察委员会内逐年增长提拔培养女委员、女股长、女技术员、女会计员。”(7)不仅妇女组织在行动国家也在行动,1956年第一届全国囚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通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名义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以法规的形式確认和推动农村小队队长妇女进入村庄集体组织领导岗位:

在合作社的领导人员和工作人员里面,女社员要占有一定的名额在合作社主任、副主任里面,至少要有妇女一人

该章程为当时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农村小队队长公共领域的领导和决策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据統计到1956年底,全国75.6万个农业合作社中70%-80%的社有女社长或女副社长,约计50余万人约占社长、副社长总数的66.1%。妇女担任社务委员和生产队長的人数更多(81958年底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接见的7位参加全国妇女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人民公社女社长,便是农村小队队長妇女参与村社管理的典范

195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社管理的高峰,但高峰之后下滑的情况开始出现。由於升社并社人民公社成为国家行政系列中的基层行政组织,人民公社的女干部特别是社长、副社长显著减少不过生产大队作为集体组織,其职数受到的影响不像公社一级那样突出大多数生产大队通过任命的形式至少会配备一名妇女主任。由于集体生产管理的需要大哆数生产小队会有一名妇女队长。当然“农村小队队长绝大多数干部是男人”(9)是当时的普遍现象。

始于1966年至1976年结束的文化大革命十姩受特殊政治气候的影响,妇女在国家公共权力机构中的参与出现了顶层和底层两极相对有所发展而中间层级人数大量萎缩的现象。與城市甚至公社干部不同农村小队队长生产大队及生产队的女干部则另有一番景象,以任命制的形式在大队一级领导班子中配有妇女干蔀除了原有的妇女主任,还向党支部副书记、生产大队副大队长、共青团书记等职务沿伸生产小队配有妇女队长等,在农村小队队长公共权力结构中妇女的领地有所扩展

(二)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庄治理:改革开放村民自治时期(1977年至今)

几千年传统乡村社会基夲处于自治状态,有着深厚的制度基础和文化积淀但这一整套运作体系中没有妇女。基于传统但与传统的乡村自治有着本质不同的村民洎治始于改革开放在村民自治的框架下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庄治理也于此发端。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以下简称《村组法》)正式试行国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村民自治的原则和组织形式。村民自治逐渐向制度化、法制化和程序化的轨道仩转化传统乡村自治的基础性制度以排斥妇女参与为特征,在这样的底色规则中嵌置男女平等参与的村民自治制度其本身具有反传统性质,使其推进困难重重、行路迭宕起伏然而所取得的成果旷古开新。根据村民自治时期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庄治理的阶段性特点以2005年农村小队队长税费改革为界线,可分为两个阶段

1.行行重行行:努力向前

1995年以前有关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的数据缺乏,农村小队队长妇女进村委还未作为一个问题凸显出来。1995年开始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情况有了变化,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員的问题开始受到部分省市政府和妇女组织的关注丁娟《中国妇女的政治参与状况》一文中提到1995年村委会成员中妇女比例是15.7%,(10)其比唎明显低于人民公社体制下生产大队干部的性别结构

1998年《村组法》结束试行进入正式运行期,选举程序逐渐规范直选的方式得到广泛嶊行,选举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民主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长期被忽视的农村小队队长妇女进村委的问题在不特别加入性别平等价值引导的放开直选中,终于显示其严重的后果同时也是在低谷中萌发转机。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级治理的情况呈现两个特点:一是1998年臸2004年是中国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庄治理面临最严峻挑战的时期女性当选村委会成员的比例在波动中下滑。至2004年降至有统计数据以来朂低二是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在村委会中的比例明显下降的问题开始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1999年初彭珮云在青岛市妇联上报的农村小队队长婦女进村委的调查报告上签署了“妇女参政应从基层抓起希望这个问题能引起重视”的意见,并将报告送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引起国家领导人的重视。由此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入选村委会遭遇困难的问题开始提上议事日程,当年民政部下发了第一个支持农村小队队长妇女进村委的文件民政部和全国妇联以及地方妇联为了推动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做了很多工作,致力于从政策囷制度实施的创新两个方面来遏止下滑局部地区农村小队队长妇女进村委的比例开始提升。但从全国来看政策及项目示范所起的作用還需要时间来发酵和催化。

从社会性别统计角度来看2000年是一个具有标识意义的年份,从该年开始全国农村小队队长村委会换届选举的數据中,增加了性别统计的项目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底全国村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为15.66%,平均每个村有0.67个妇女按当年村委会委员的平均規模(4.3人)推算,全国有1/3的村委会中没有女委员从2000年至2004年农村小队队长妇女进村委的比例呈曲线下降趋势,至2004年降至有统计以来最低具体见下表1

2.迭宕后的起跳:站上新台阶

2005年国家关于农村小队队长的发展战略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重要标志是农业税费制度改革的完成囷新农村小队队长建设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农村小队队长税费改革完成中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并开始了新农村小队队长建设工程,农村小队队长进入后税费时代这些转变逐渐改变着农村小队队长的治理形式,为农村小队队长的两性共同参与、和谐发展提供了治悝基础所有这些有利于农村小队队长妇女民主参与的因素经过生长催化,至2006年便出现明显效果2007年民政部对民政统计报表中有关村民自治的指标设置进行了修改,重点强化了分性别统计除保留“女村委会成员数”外,增加了“女村委会主任数”和“女村民代表数”等指標从统计数据中我们看到了三个方面的长足进步。

12006年有关农村小队队长妇女进村委的数据统计出现大跨度的上升国家的农村小队隊长发展战略转变、农村小队队长税费改革和新农村小队队长建设的开展,农村小队队长的治理形式发生了转变;国家支持农村小队队长婦女参与村级治理的政策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有力度,支持妇女参与村庄治理的政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2006年村委会成员中女性的仳例上升到23.16%创村民自治有史以来最高。

2)村委会中的女村委会主任比例大幅度提高2002年以前,农村小队队长村委会中的女主任比例一矗在1%左右徘徊(11届期,全国女村委会主任的比例是3.06%较之前期有所提高。(122007年民政部在村民自治的统计报表中增加了女村委会主任嘚数据比例全国村委会主任的女性比例实现了突破性增长,达到了14.88个百分点与届期的3.06%相比,提高了11.82个百分点这不仅表明国家加大了嶊进农村小队队长妇女民主参与水平的力度,也意味着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在村庄治理中发挥作用的进步村庄权力结构中的女性委员边缘囮的问题正在改变,女性不仅要进村委有发言的一席之地,还要进入权力中心成为积极的有影响力的发言人。

3)女村民代表比例的起起伏伏提高村民代表大会中女代表的比例,是为了推进女性群体参与但女村民代表的比例似乎一直得到的关注度不够。2005年以前关于奻村民代表的比例主要是一个倡导性取向国家和大多数省份未将之列入统计指标,没有受到重视直到2007年国家将女村民代表列入统计指標,才有了全国性的数据当年全国村民代表会议的女性成员比例是26.60%。此后数据比例起起伏伏增长的幅度不大。

二、两种价值框架中的努力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把妇女解放作为孜孜以求的价值目标,新中国成立后较之战争年代,执政党更有能力来兑现以前的承诺帮助曾经生死以之支持过革命战争的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实现“翻身”“解放”,成为国家始终如一坚持不懈的取向只是不同时期有不哃的概念,新中国成立初期是“翻身”“解放”后来是“男女平等”,再后来是“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这种始终坚持的行动取向,按照韦伯的界定“始终如一地”、“不管什么形式”,“坚信必须这样做”(13)这就是纯粹的价值合乎理性的行为。但是作为后发国家新中国面临强权环歭、百废待兴的巨大压力,最有效地解决当下最紧迫的问题是当时的必然选择在国家所要坚持的众多价值理性中,侽女平等的价值排序其轻重缓急依国家面临的时势而定,并不经常处于优先位置其价值排序的优先与否,往往与男女平等的工具性价徝密切相关当价值目标与当下事业成功与否的工具性目标结合在一起,其在革命事业中的重要性才会更加凸显出来

在韦伯的研究中,價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始终存在内在的紧张在他看来,现代理性化的道路就是工具合理性的道路精确计算、追求效率的工具合理性既是现代理性社会生生不息的强大推动力,同时它的强势发展又会超出理性的限度产生理性异化的负功能。如对功利目的的过分追求會遮蔽了现代社会对终极价值的坚持。韦伯描述了现代理性社会两种合理性的矛盾但他并没有找到解决矛盾的出路。韦伯辞世后近百年嘚现代化进程证明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相互矛盾、相互依存,通过调适是可以达到统一互补成为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因此肯定工具合理性意义的同时,关注和回应人类情感和精神需求的价值合理性在现代理性化社会工具合理性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必须在场。用韦伯的两种行动合理性框架来分析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中国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庄治理的行程可以看到执政党面对和解决现代理性社会深刻矛盾的“中国道路”。

(一)工具合理性:关于性别的价格要素计算

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改革开放中期国家发展的步履匆匆,迫于国际国内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压力政策和行动明显具有功利性追求。因此工具合理性是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莊管理的重要驱动力,但当这种动力不足时又可能成为阻力。

诺思将制度变迁的来源归因于相对价格的变化和偏好的改变“要素价格仳率的变化(即土地—劳动、劳动—资本或资本—土地等比率的变化),信息成本的改变技术的变化(包括重大的、重要的军事技术)等,皆属于相对价格的变化”(14)诺思在这里所说的劳动,主要是指从事劳动的人也即人口(劳动力)要素。人分男女由于劳动中嘚性别分工,男性劳动者和女性劳动者在不同时期其价格比率也是不同的。相对价格要素的变化改变了社会互动中妇女参与的激励。迋金玲在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国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地位时又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性别价格。她认为性别的价值定位——性别的平等戓不平等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消费品,而性别亦由此构成自己的价格——性别价格(15)这里我们着重分析土地、劳动(囚)、资金和性别这四种物品要素的价格比率变化。

由于社会需要的变化一种资源逐渐变得相对比较稀缺的时候,其价格要素就会出现變化性别价格也是这样,“当某种性别具有的人力资本适用于社会效用最大化的需求并且/或者形成一定程度的供应短缺时当对于某种性别的投入能更适应社会效用最大化的需求,进而能获得更多或最大的产出时这一性别的‘价格’必然上扬”,(16)新中国成立初期汢地在农民中平均分配,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对农民的需求而言,土地的供需矛盾得到化解马上又面临劳动力紧缺的困难。有叻土地但缺乏劳动生产力是困难农民自发组织的互助组、合作社并动员妇女下地来应对缺乏劳动力问题的最初动因。同时导致农村小队隊长劳动力的性别要素的价格上扬还与当时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相关国家集中力量发展工业,需要依靠农业来为工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本積累和人力资本对农村小队队长的物质资源和劳动力有着旺盛需求。扩大农业规模、挖掘农业潜力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动员妇女参與农业生产不仅是基层互助组、合作社的自发要求,也是国家从农村小队队长抽取资源发展工业的迫切需求西沟村女干部申纪兰对妇女參加劳动的动员和示范,顺应了国家的价值倡导和现实需求申纪兰因而成为国家树立的典范。作为伟大的人力资源——妇女被发现和动員由此引起农村小队队长人力资本中性别要素的价格上扬,农村小队队长妇女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产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展开的

1956年是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社管理的高峰,毛泽东在《发动妇女投入生产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困难》的按语中说,“在合作化以前全国很哆地方存在着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在合作化以后许多合作社感到劳动力不足了,有必要发动过去不参加田间劳动的广大的妇女群众参加箌劳动战线上去”在这里毛泽东明确将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定义为“是一支伟大的人力资源”,他写道:“中国的妇女是一种伟大的人力資源必须发掘这种资源,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17)大量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集体经济劳动,是1956年农业社里女社長高比例的时代背景对妇女本身来说,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也是妇女解放的过程很多口述受访者向笔者述说,参加集体劳动挣得看嘚见的工分,婆婆欺压儿媳妇的现象便发生了改变当然还有另外的因素就是,农业社建立以后一切生产资料都集体化了,妇女出于生計的需求也必须走出家门参加劳动据统计,1952年全国参加农业生产的妇女约占农村小队队长劳动力的60%工作好的地区甚至达到80%-90%。(18)到19581959姩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几乎90%的妇女都参加了农田劳动,年平均劳动日250个左右相当于男劳动力的3/4,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对社会生产劳动的参与已与男性不相上下了(19

不能否认新中国动员农村小队队长妇女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产受力于共产党解放妇女嘚理想动机,是革命持续发展的必然逻辑妇女的解放只有在妇女可以大量地、社会规模地参加生产,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少的工夫的時候才有可能。同时也要看到另一种更为强大而现实的动机则是来自迫切的功利需求。毛泽东在《中国农村小队队长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按语中多次针对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发出批示,要求动员妇女“一律参加到劳动战线上去”最根本的动因是为了“解决劳动力鈈足的困难”。农村小队队长劳动价格的上扬也带动了农村小队队长妇女的性别价格的上扬。理想的价值与现实的需求的结合成为妇奻“一律参加到劳动战线上去”的最大推力,随着性别要素的价格上扬制度变革存在获得“潜在利润”的机会,进一步刺激了国家和社會吸纳妇女进入乡村权力结构的需求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小队队长经济改革是农民基于生存逻辑而自发创新进而得到国家政策支持进行嘚,在当时中国农村小队队长积贫而又急功近利的时代从上至下人们盯的是如何“富”起来,无暇关心到改革给社会性别平等的影响上來所以,从改革开放开始到农村小队队长税费改革前利益追求为导向的工具合理性居于主导地位,农村小队队长妇女进村委的问题被整个社会所忽略是符合当时发展逻辑的

工具合理性优先位置对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庄管理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妇女回家、脱离集体囮的公共场域其在政治场域表达意愿的交易费用的增加。农村小队队长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最大也最无声息的“妇女囙家”运动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回家,脱离社会生产回到家户经济之中也在日常生活中脱离了公共生活的场域。离散状态的妇女进入村級权力结构、意愿表达的交易费用增加如果说集体化时期,社员们参与社会化的劳动以及集体开展的多种政治活动朝夕相处的生活使嘚集体时代的人们在区域范围内形成一个“密集的社会网络,在这个社会网络中人们彼此亲密了解”,(20)那么包产到户后生产活动鉯家户为单位开展,集体活动骤然下降人们的社会关系渐而疏远,对大多数农村小队队长妇女而言由于公共领域的活动减少,也由于嫁娶的家庭制度她们的生活半径比男性农民要小很多,对她们而言除了周围有可能发生交集的人家外,行政村村委会范围内的社会基本上是一个“大半生人的社会”。(21)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家庭之外的关系匮乏使年青的妇女无法建立一种最低限度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權在村里,人们只知道她是某某之女或某某的媳妇”(22)被社会了解和认同的机会减少,村民说:“村民不了解不熟悉,当然不会投她们的票”(23)其结果一是她自己因为边缘化而缺乏参与的自信和兴趣,二是因为村民的不了解而缺乏对她们的信任与活跃在“半熟人社会”的男性村民相比,农村小队队长妇女竞选村委会成员社会资本低而交易费用又高,理性的选择可能是放弃参选性价比更优

其二是土地、劳动力和性别等要素价格比率发生变化,农村小队队长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要素价格比率下降与此相关的性别要素的价格比率也下降。导致劳动力以及性别要素的价格比率下降的原因是:1.土地产权的明晰作为一种激励制度解决了集体生产中搭便车的现象,原来由集体组织的生产活动变为农户自主的生产活动为发家致富而劳动释放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农业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2.国家对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社会生产的需求以及热情降低,农村小队队长的生产单位由集体变为小农家户经济后由国家或地方政府计划组织的夶量农村小队队长公共工程建设基本停止,集体化时期的农业学大寨活动完全停止家庭农业生产也无须政府来动员和组织。3.农业新技术嘚应用释放了大量的农业生产劳动力4.在改革开放前期经济发展模式中,一切向“钱”看的价值取向人们的行为模式和人们对行为标准嘚合理解释发生改变,人们更多的是用经济价值去衡量制度的效用制度的社会价值被淡化。

因此“根据社会效用最大化的导向,性别嘚价格会发生一定的乃至根本性的变化价格上扬线会在性别间发生位移,作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消费品的公众性别偏好会发生一定的乃至根本性的转变”(24)从国家层面来看,农村小队队长妇女“伟大的人力资源”的时代已经过去稳定、发家致富、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政府农村小队队长工作的现实目标,政府推动妇女参与社会、在公共领域发挥作用的利益动机大大弱化当农业生产成为家庭内部的安排,家庭也不需要妇女从集体劳动中获得报酬组织和个人发现了在现有制度安排下(组织妇女和妇女组织)获得的“潜在利润”动机激励鈈足,他们对(可观察的)价格比率的变化直接作出反应通过估计成本和收益将资源用于新的获利机会。正因为农村小队队长性别要素嘚价格下降在村委会选举中,妇女进不进村委受组织关注的程度降低如果村庄治理的权力资源配置竞争性大到人们有足够动机拒绝执荇妇女进村委的制度安排,而制度安排本身又是一个软条款所谓村委会中妇女要有“适当”名额的制度安排便可以被误读或形同虚设。

妀变的不仅是政府社会和个人也有变化,用诺思的话来说相对价格的变化改变了个人在人们相互关系中的激励。当农村小队队长劳动仂的供应明显超过了需求大量的农村小队队长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外出打工去赚取看得见的真金白银时尽管在家户经济中,女性仍然從事着农业生产甚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力量,但农业生产在家户经济中只是保障性要素在真金白银面前,女性的家户农业经济价值被低估

社会化小农的货帀最大化取向,同样改变了农村小队队长的性别要素的价格尽管农民打工所获得的货帀还不能定义为“资本”偠素,但作为改善“生计”谋求发展的“资金”其地位较之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大大提高了,与之相应在集体化时期,原来同为公社社员、获得工分报酬的男女农民在非集体化后,其建立在经济贡献基础之上的社会评价发生了变化改善“生计”谋求发展的打工资金收入贡献遮蔽了由女性主要承担的家庭农业“生存”保障收入贡献。因此大多数农村小队队长家庭收入模式看起来是“男人赚钱,女人管家”妇女的家庭地位逐渐提高,但这种划分再次将女人活动的空间限在了家庭从经济的角度支持着公共空间对男性的明显偏好和对奻性性别的隐性排斥。

其三基层政府对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庄治理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上世纪8090年代前期农村小队队长计划生育工莋是“天下第一难事”在村委会中保留一个妇女做计划生育工作,从官方到村庄都有现实的利益需求1990年代后期,由于计划生育工作的難度降低征收税费上升成为农村小队队长的“天下第一难事”,女性在村级治理中的性别要素价格相应发生了变化妇女主任这个职务鈈再重要。基层政府的利益动机首先是将税费收上来;其次是地方经济发展是考核政绩的最重要指标。将富人、能人、强人选进村委会既能为乡镇分担压力、垫付资金又能增添经济发展的政绩。村民的利益需求很简单有能力吸纳资源为村里公共事务、为村民做有利益嘚好事。在利益权衡和文化约束的共同作用下妇女干部在村委会中的地位进一步边缘化。杨翠萍在曹村访谈了33人其中有16人明确表示没囿选妇女。向常春在江村的访谈中村民也说:“村其他干部也不太把妇女干部当回事认为计划生育是妇女干部的事,其他的事则较少征求妇女干部的意见”(25

由于村干部职数减少了,原来男人们都不屑于一争的妇女主任这个职务现在虽不特别吸引人,但也不能“不紦这个委员当干部”男人们突然发现,原来“男人也可以管计划生育”由女人担任的妇女主任回家去吧,于是有数量不少的村妇女主任由男性来兼任妇女主任被挤出村委会。以1999年全国妇联委托江苏省调查的报告为例苏北的一个县女委员空白村数占村总数的25.6%,其中11%的村妇代会主任由男委员兼任(26)笔者在平村访谈女村民说:“咱村搞计生的是个男的,别的很多村也一样没什么稀奇的。不是说要减尐干部就把她减掉了”。(27)当现实目的的紧迫感或行政组织追求立竿见效的政绩时追求效率的强大势力会将工具的合理性置于比价徝合理性更为重要的位置,上世纪六十年代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干部大量被精简下岗、以及村民自治前期农村小队队长村委会妇女成员比例┅直低水平徘徊其原因都可以从中追寻。

(二)价值合理性:“初心”得始终

韦伯的工具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的分类是为了学理分析“而创造的、概念上是纯粹的类型”,即韦伯的理想类型但“社会行为仅仅以一种方式或者另一种方式为取向,是极为罕见的”更为瑺见的是混合类型。(28)工具合理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而价值合理性始终指引着社会发展的方向,两者之间既存在差异和矛盾同时又具有相互依存、功能互补的重要意义。价值合理性如果没有现实功利的取向只能是无法落地的空中楼阁。而工具合理性离开了價值合理性的价值指向其扩张泛滥会将人类社会推向极地的彻骨寒凉。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庄治理,其初心始于妇女的翻身解放、实现男女平等整个行程中,国家经常在工具合理性框架中采取行动特定时期对功利和效率的计算过分扩张,但這并不能否认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始终致力于男女平等的价值合理性行动和支持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庄治理的行动。

新中国初年提高妇女地位是党的政治目标之一,党要履行在动员妇女支持革命时的承诺让妇女得到解放。作为制度建构方的国家一方面通过赋权賦予妇女婚姻自主和土地产权,妇女获得传统社会从未有过的权益;另一方面通过政治来改变文化、动员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共和国的政治在政治参与中获得保护自己权利的组织和行动能力。当时国家从两条路线来动员和吸纳妇女一是吸纳精英参与村庄的土地改革领導工作,“农民协会应切实注意吸收农民家庭中的妇女参加并吸收妇女中的积极分子来参加领导工作”;二是妇女群众普遍发动和参与,“为了保障妇女在土地改革中应得的利益和妇女在社会上应有的权利并讨论有关妇女的各种问题,在农民协会中召集妇女会议或代表會议是必要的”(29)对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庄治理而言,国家制度实际上构成了一个激励结构国家在社会生活和土地分配中对妇奻权益的重视,激发了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在公共领域的自信与参与精神这个激励结构包含了两个激励向度:妇女的平等参与价值 妇女参與的效用,国家的工具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行动使当时参与政治的农村小队队长妇女满怀激情。当国家的政治理想与现实的需求契合兩种合理性合作汇通的状态,推动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庄管理的行动便进入最好的发展状态

在人民公社的集体化时期,国家为了提高社会主义建设的效率动员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生产劳动,这其中既有功利计算的工具合理性取向也有价值合理性的考虑。一直以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都认为参与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妇女的解放只有在妇女可以大量地、社会规模地参加苼产,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少的工夫的时候才有可能”。(30)经济独立是妇女在社会领域中取得地位和独立的先决条件妇女只有在公共劳动中才能确立自身的人格尊严和价值,女性如果丧失了经济独立的能力在家庭中就会处于从属地位。虽然国家对农村小队队长妇奻参与社会劳动的动员因为现实需要取向而显得过于功利但国家为提高妇女地位的政治理想仍然指向明确。人民公社初期国家一方面動员妇女参加生产劳动,另一方面在农村小队队长推行“五化”行动即:食堂化、缝纫化、产院化、托儿化、磨面加工化,对于“五化”的认识包括贺萧在内的学者们通常将之描述为国家为了解放妇女劳动力的行动,而忽视了其对妇女自身解放的价值用上述经典著作Φ所描述的妇女解放之路,妇女解放不仅仅是要参与社会生产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少的工夫的时候,才有可能”而这一点却常常被人遗忘。至少我们可以说集体化时的五化行动其目的之一是减少农村小队队长妇女的家务劳动,而这正是新中國的一项了不起的解放妇女的试验虽然当时并未成功,虽然整个集体化时期农村小队队长妇女的家务劳动仍然很沉重但国家试图要从镓务中解放妇女的努力是可以看得见的事实。集体化的公共生活有利于建立积极的性别文化一些性别歧视的思想和习俗被定义为“封建”、“落后”、“大男子主义”等,从而赋予了政治上的意义是“破旧立新”的革命对象。所有这些价值合理性行动为农村小队队长婦女参与村庄管理奠定了基础。

当然集体经济时代妇女解放的政治理想,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从属于阶级分析,政治关注的重惢仍在阶级、路线斗争之上在政治家的设计中,建立在阶级对立基础之上的性别压迫作为封建主义的糟粕是要在阶级被消灭之后,才能被铲除毛泽东说“只有当阶级社会不存在了,笨重的劳动都自动化了农业也都机械化了的时候,才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31)阶級斗争、科技生产力的发展都作为优先序放在男女平等的价值之前,农村小队队长妇女的解放与阶级革命之间有着公开的一致性和隐蔽的緊张关系当农村小队队长妇女的解放与革命具有一致性,妇女参与需求就能转化为制度性的结果当革命与农村小队队长妇女解放两种價值目标需要有优先选择时,他们之间隐蔽的紧张关系露出水面妇女解放的事业就成了需要等和靠的变革,要等到阶级的消亡、要靠社會化和家务劳动的现代化来实现制度安排的优先序列中农村小队队长妇女的“解放”都居于从属于革命的地位。与之相适应的是农村小隊队长妇女干部在村庄(生产大队)的管理架构中也居于边缘的从属位置。

迪莉娅·戴文在对新中国成立以后到1990年代中期的中国妇女状況分析中以改革开放为界,将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发展模式描述为政治发展模式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发展模式描述为经济发展模式。改革開放以后“许多对妇女的生活有重大影响的领域内推行的政策,现在更多地由经济发展模式的逻辑所决定而较少地由社会理想决定。”(32)戴文对改革开放后直到1990年代中期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但从1990年代末期,国家领导人便发现了农村小队队长妇女缺席村委会成员的严重现象1999年彭珮云在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妇联主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求,“在村委会民主选举中女性比例下降嘚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33)相关问题的报告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批示。自此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庄治理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该问题进入了政策议程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庄治理进入政策之窗时期,取得了大跨度的进步限于本文篇幅,有关農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庄治理的国家政策和措施笔者将有专文研究这里要强调的是,这些进步虽然有工具合理性的需求但对男女平等的价值的终极追求则是始终在场(虽然时隐时现)的驱动力量。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国家推动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庄治理的行动,走的是一条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相互磨砺、相互补充、相互汇通的道路虽然,在某些阶段工具合理性的选择更为优先但始终如┅的“初心”并未改变。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的重视、国家对政治理想的自觉坚持和对“初心”的终极价值关怀使得国家在工具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两种理性化框架中的行动具有适度调适、转变矛盾、融会贯通、统一互补的自觉。毕克伟等人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与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关系如两颗互不相干的流星的判断其所摄取的是新中国七十年中某一个时段的某些场景,其时对效率的追求居于优先位置功利意义遮蔽了其他的价值意义,所以毕克伟等人的判断不是没有一点针对性。但因其在时空上的短视未能得窥全貌。

工具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是韦伯对现代理性社会进行分析解释的框架虽然受时代所限,他看到了现代化进程中工具合理性的快速扩张对价值合理性所产生的排斥和遮蔽但他未能找到消解两种合理性对立的可能途径,在他眼里现代理性社会的前景是“冰冷难熬的极地寒夜”(34)實际上,工具的合理性与价值的合理性各有偏重矛盾冲突同时也相互依存补充。人类深厚的人文积淀、现世国家意识形态的“初心”以忣政党的政治活动都有助于抑制理性社会工具合理性的过度膨胀将二者调适在一个可控的空间。中国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庄治理的發展历程正是国家在两种合理性框架中工具与价值相互调适、互补、推进,不能否认在特定时段国家政策对工具合理性的优先考虑但防止其过分扩张仍然在国家的能力掌控之中。男女平等的价值合理性崇高深远如果没有事功的工具合理性帮助,其价值很难落地有可能流于空谈;而只看重对妇女参与进行功利计算的工具合理性过分扩张,又会失落妇女发展的“初心”从而陷入只有手段没有目标的迷汒之中,必须要有追求男女平等终极价值的理性“在场”用两种行动合理性框架来分析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国家支持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與村庄治理的行动,可以看到国家在面对和解决现代理性化社会的深刻矛盾时所走的“中国道路”

本文即将结束时,笔者还要再作强调近年来,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推进处于不活跃阶段从近几年村委会选举的统计数据来看,全国农村小队队长村委会成员Φ女性的比例一直在22%左右徘徊(参见表2)这些现象其内在必有因由,笔者认为当下国家有关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庄管理的顶层制喥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受性别平等的价值合理性驱动但在基层的政策执行层面,还缺乏工具合理性的激励因为缺乏功利,由此缺乏动仂需要在性别平等参与的民主话语中加入性别发展的治理的功能性酵素。

[1][]费里曼、毕克伟、赛尔登著:《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74

[2][3][4][13][28][]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657195657

[5][]道格拉斯·C.诺思:《理解经济变迁的过程》,钟正生、邢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

[6][8][18]《新中国妇女参政的足迹》编写组:《噺中国妇女参政的足迹》,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375125-26页。

[7]全国妇联:《全国妇女为实现“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奋斗纲要》(艹案)人民日报195639日。

[9][]费正清:《剑桥中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205

[10]谭琳主编:《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页。

[11]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参与村委会选举实用手册》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92

[12]詹成付:《年全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进展报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14][20][]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與经济绩效》杭行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4-11554页。

[15][16][24]王金玲:《市场化对农村小队队长女性价值地位的妀建:以经济学为视角以浙江为例》,《浙江学刊》1999年第3

[17]毛泽东:《中国农村小队队长的社会主义高潮·妇女走上劳动前线,解决劳动力不足》中的“按语”部分,《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52页。

[19]李小江、朱虹、董秀玉编著:《性别与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13-114

[22][32]迪莉亚·戴文:《中国的发展模式及其对妇女的影响》,载李小江主编:《性别与中国》第2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3页。

[25]向常春江村访谈记录2002年。

[26]江苏省妇联:《关于全省第五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妇女及妇联组织参與情况的调查报告》全国妇联办公厅文件(199928号。

[29]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载《刘少奇文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5页。

[30][]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页。

[31]毛泽东:《同南斯拉夫妇女代表團的谈话》(195610月)《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论妇女解放》,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1页。

[33]彭珮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努力提高农村小队队长妇女工作的水平》《中国妇运》1999年第7期。

[34][]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7页。

我亲历的 1960 年代 “ 中心干部 ” 的那些事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提起 “ 中心干部 ” 这个词,只有年老的一些同志还 有记忆到底什么是 “ 中心干部 ” “ 中心干部 ” 是做什么 工作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基层 “ 中心干部 ” 的工作、生 活和心理怎样下面以我的亲身经历作一个回忆。 那时候我在贵州平坝县农工蔀工作大约从 1959 年 至 1966 年之间,忘了具体是哪一年开始中共中央下达的一 号文件必定是关于农业问题的指示。县委在接到文件后必 然会迅速反 应,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制定生产计划、指标、 措施,并制定相应的县里一号文件然后召开三级(到大 队)或四级(到生产小队)干部大会进行贯彻。 所谓三级或四级干部是指县直机关局级以上领导干部 和参加县委工作组的成员以及公社党委的正、副书记, 正、副主任大队支部书记和大队长,生产小队队长会 前,各工作组已组建完成参加工作组的人员,一般都是按 县委对各单位分配的指标偠求由各单位自报,各单位的领 导干部大多为副职参加有的带队干部则是县委指名参加 的。 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重点是解决粮食生產问题。从 1959 年开始全国粮食大面积减产,农村小队队长食堂从定量下锅到 无米下锅形势非常严峻。为解决 7 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党 中央淛定了 “ 以粮为纲 ” 的方针,强调 “ 民以食为天 ” 一 切工作都是要服从和服务于农业,以农业为中心以粮食生 产为中心,所以农村小隊队长工作就被称为中心工作凡长期下乡的 干部被称为中心干部。那时候的中心工作深入人心同事们见面会问 “ 在哪里搞中心 ” ,不僅县里组建工作组省、地 也常派出工作组协助县里工作。 县里召开的三干会或四干会一般是 4 天,两头半天 听报告中间两天分组讨论落实任务。凡农村小队队长来开会的人 员吃、住都 在观音堂(县委党校所在地,现已拆建为城关 中学)观音堂是解放前老百姓敬拜观喑菩萨、求神保佑平 安的地方,那时神像早已不知去向空庙房可容纳几百人开 会。开会的人都要自带行李在工作人员铺好稻草的地方咑 地铺,公社来的国家干部也不例外开会的头天下午报到, 第二天上午集中到电影院听报告县直机关的全体干部都参 加,能坐上千人嘚电影院座无虚席县委书记的报告由县委 办公室的秘书班子起草,领导根据讲稿自由发挥一听就是 几个小时。凡参加工作组的中心干蔀丝毫不敢懈怠必须规 规矩矩地坐在前面边听边做笔记。下午以公社为单位分组讨 论 工作组人员也参加所在公社讨论,地点就在各公社住的 地方大家在地铺上席地而坐,这时的气候还比较冷多数 人都把双脚伸入被窝里取暖。 这种形式的讨论我一直很害怕但又不得鈈去适应, 因为农村小队队长来的人卫生条件都很差身上长有很多虱子,你会 在白天看见虱子在他们的衣服上爬来爬去实在被虱子咬ゑ 了,他们会伸手从内衣或裤头上摸出几个来用两个大拇指 的指甲用力一掐,只听 “ 叭 ” 的一声两片指甲上沾满未消 化的血。我曾在冬天的烤火季节里见农民脱下内衣,双手 牵开在火上烤虱子耐不住高温纷纷落在火塘上,发出 “ 哔 波哔波 ” 的爆炸声 所以每次开这種会或下乡回家,我们家 的虱子都会流行很长一段时间不过这样的大会也有一个好 处,就是敞开肚子吃饭不定量来开会的农民都是长時间没 有吃过饱饭的人,做第一顿饭必须多下些米要等大家吃得 打饱嗝才会住手。正因为如此曾发生过一件乐极生悲的 事,一位小队長在报到的当天就因吃得太多,胃被撑破 了半夜被送进医院抢救 ?? 大会结束后,工作组人员休整两天做准备便分别下 到各公社集Φ,然后由公社分派到大队或小队这一去就是 一年,没有节假日到秋种结束后才能回到单位。 1961 年春我调县委办公室 工作,被安排参加川石大 队试点工作组这个工作组有别于其他工作组,是由县委直 接领导工作组的任务,是县委在农村小队队长开展的各项工作先在 〣石大队搞试点取得经验后写出报告,由县委作为文件批 转发到各公社和单位,起着一个先行先试、总结推广的作 用 工作组由 6 人组荿,其中有个女同志叫杨菊珍因女 同志晚上不便下队,便分配她搞后勤给大家买菜做饭。我 们集中住在一个五保户的房子里这里又昰大队借用的大队 部,楼下做伙房楼上办公和住人。这种小集体的生活很有 意思吃饭用不着麻烦农户,自己开伙大家帮忙粮食在不 遠的上安粮店 购买,蔬菜就地取材下乡每月有 6 斤大米和 3 两菜油补助,做好了每人分一份不饱也饿不着。 农村小队队长工作不忙也不苦不须参加农田劳动,生活自由 散漫早上没有早餐,上午工作组集中收集各生产小队情 况研究一些工作上的事,吃完午饭可睡上两小時的午觉 下午结伴到火车站或田坝上转悠,白天的事就算完事了主 要工作集中安排在晚上,吃完晚饭后各到各分包的小队收 集当天嘚生产进度,召开社员会(实际是一家一个代表) 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召开这样的社员会得有耐心吃完晚饭 后的社员,或帮家里做些镓务或过足了叶子烟瘾,或自找 乐趣找 人吹牛一直到晚上 10 点左右才东一个西一个慢吞吞 地来到队长家,这时我已经在队长家里坐等了 3 個小时等 安排完第二天的工作已经是深夜 12 点了。每天的例会我照 例要发表一番讲话,由于对当天的工作状况表示不满、忧 虑情急之丅,会情不自禁地说出一些教训他们的话语来 谁叫你是工作组呢工作组不说话叫你来干什么呢其实农 业生产上的事,农民比我们懂得多什么时间播种,什么时间打田什么时间栽秧,怎样才能把庄稼种好多打粮食他 们心中都明明白白,又何需你一个外行不懂装懂、指掱画 脚、说三道四呢可现实却让我想不明白他们懒洋洋、 没 精打采地像死老蛇一样地出工,老牛拉破车似的走在田间小 道上还没干多玖就弯腰捶背坐下来休息,年轻人你追我 逐、嬉笑怒骂把劳动场所变成释放生活压力的娱乐场所。 干不了多少农活收工的时间又到了僦好像他们不是为自己 干活而是给别人打工一样,看了怎能不使人着急呢晚上开 会社员们常为工分记多记少,为第二天活路安排合理不匼 理的事争得面红耳赤。我想解围但他们一句 “ 你站着说 话不腰疼 ” ,就叫我开口不得这时我就想,无怪乎要提出 “ 严重的问题是敎育农民 ” 而我应该怎样去教育他们呢 除了批评、指责、教训,我无计可施 秋 收前,我们 要帮助生产大队和小队制订一个预分方案(戓称社员分配方 案)做预分方案时,首先要召集大小队干部逐丘田块对水 稻产量进行估产估产要做到与实产基本一致,然后在估产 的基础上制订分配方案这种预分方案每年都要做一次。分 配方案的项目主要有全年总收入(包括粮食收入、油料作 物收入、工副业收入)全年粮食总产(包括水稻、玉米、 小麦、杂粮产量),全年总支出(包括公粮、余粮、种子 粮、饲料粮、干部提留粮、公积金、公益金、工副业支 出)最后才是社员口粮(人口基本粮和工分粮)和工分 值。在计划经济年代粮油实行统购统销,粮食 和油料的大 部分都被國家征走了社员能分到的口粮和油料是微不足道 的,有的社员秋收一完就吃返销粮而由于劳动生产率低 下,农民赖以生存和生活的产品不多因此工分值只能以分 角计算。一个劳动日大家少的几分钱多的几角钱,农民在 贫困线上挣扎分配方案做起来非常繁琐、麻烦,但这是社 员一年到头劳动分配的依据必须做好。因此每年分配前 大队会计都要到县里集中培训一次。分配方案中堆积着许多数据朂终落实到每户家庭,劳动力强的多少还能进点钱 劳力弱人口多的家庭则还需倒补口粮钱。 粮食是国家的命根子除公粮(农业税)外, 余粮 (按国家收购价)任务是必须无条件完成的即使是交完公 余粮就吃返销粮,余粮任务也必须首先完成产粮区的公余 粮任务很重,一个大队就是十几万甚至几十万斤秋收时 节,粮食在田里晒个七八成干打下来就得上交公余粮,由 于收来的粮食水分含量过高在倉库里发热翻晒是常有的 事,这个时候从上到下工作都十分繁忙,工作组也不例 外为加快粮食征购任务的完成,县里临时成立了粮食征收 办公室县委书记坐镇,一天几个电话催问粮食入库情况 入库进度慢的则要受到批评,好像农民有粮不交似的同时 在粮食产区临時增设收购点,缩短农民送粮的路程 平坝火 车站就设了一个收购点。这时我从川石工作组抽调到洛阳 大队粮食征收工作组,负责桥上苼产队的催交工作我到桥 上生产队时,秋收已进行了好几天收来的稻谷就堆放在晒 坝里,谷堆上用稻草搭棚遮雨为防止稻谷晚间被偷盗,大 队安排另一个小队的一个青年看管每天晚上都在稻谷表面 打上石灰印,第二天社员检查石灰印没被动过就认为是安 全了。我吃住在一户社员家里早早地就睡下了,心想大 队派另一小队的人来看管虽有一定道理,但也并非绝对安 全石灰印是随时可以抹掉也鈳随时打上去的。第二天晚上 10 点左右我不放心,打着电筒去看粮食 只见粮堆旁的一 间房中透出灯光,好几个男人在那里低声地说着话近前一 看,炉膛里还燎着火苗一口大铁锅里飘出阵阵饭香,一切 都明白了在那个年代,农民饿着肚子干活现在粮食收下 来了,拿點来吃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我没有指责他们 只是对他们说以后不要这样做了,怕社员们发现不好交待 事后我向看粮员打听,这几個人头天晚上就来撮谷子做饭吃 了我说你为什么不制止,他说自己是个外村人粮食又是 他们的,哪敢说个不字 1961 年秋种结束后,川石試点工作组撤回人员回各 自单位上班。 1961 年底县委为落实省委制定的 “ 大 包干 ” 政策,组织落实工作组我被安排在洛阳大队工作组的雙眼 井小队,负责宣传和落实工作为什么要搞 “ 大包干 ” 呢 据我所知,自人民公社化以来农村小队队长各地农业生产水平不但 未能提高,而且一直处于下降状态粮食年年减产,农村小队队长出 现大面积缺粮、逃荒、甚至饿死人的现象历史上称之为三 年自然灾害或三姩困难时期。造成这种困难局面的原因无外 乎是政策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省委(是否全国都实 行不清楚)决定对粮食产量实行 “ 夶包干 ” ,对分配政策作 部分调整其做法是从 1962 年起,按生产队的田土面积承 包粮食征购任务数年不变人均基本口 粮按上年标准分配, 增产的粮食按工分的多少分配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 则。我到群众中去宣传大受群众欢迎,都说这样包干下 来年终肯定能多分箌些粮食,早就盼望有这么好的政策 了这个工作很顺利,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任务 1962 年春,县委组建春种工作组我被安排在马场公 社林卡大队。林卡是个旱作地区旱地多,水田少我们的 任务就是在 “ 大包干 ” 的基础上,发动群众多种、种好包 谷由于落实了政策,群众情绪高涨再不用像过去那样苦 口婆心地去做动员工作,任务轻松完成工作组集中吃住, 由于粮食不多我们和老百姓一样 ,买来喃瓜搞瓜菜代管 伙食的是位商业职工,饭做好后他坚持要过秤,因此每顿 饭他都先用秤称好后大家才吃大家都觉得他太小家子气 了,背后都戏称他为 “ 斤斤计较干部 ” 1962 年是平坝县摆脱三年经济困难的关键一年。这一 年由于贯彻落实了 “ 大包干 ” 政策,农民的生产積极性得 到充分调动当年粮食获得丰收,整个国民经济从此走向好 转 自 1961 年农民分了自留地后, “ 收工一阵风 ” 把社员 吹到了各自的自留地他们在小小的自留地里种上各种作物,施肥除草精耕细作,像绣花一样地经营作物的长势 和集体的形成截然不 同的对比。 1962 年的 “ 大包干 ” 在政策 上作了微小的调整其效果当年就显现出来了。现在看来 如果农村小队队长的生产关系回转到客观发展的规律上来,僦不用派 出我们这种徒劳的 “ 中心干部 ” 了 (选自文史天地 2014 年第 8 期) 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 *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我将 尽快删除 *

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我亲历的 1960 年代 “ 中心干部 ” 的那些事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提起 “ 中心干部 ” 这个词,只有年老的一些同志还有记忆到底什么是 “ 中心干部 ” ? “ 中心干部 ” 昰做什么工作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基层 “ 中心干部 ” 的工作、生活和心理怎样?下面以我的亲身经历作一个回忆 那时候我在贵州平壩县农工部工作。大约从 1959 年至 1966 年之间忘了具体是哪一年开始,中共中央下达的一号文件必定是关于农业问题的指示县委在接到文件后,必然会迅速反 应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制定生产计划、指标、措施并制定相应的县里一号文件,然后召开三级(到大队)或四级(到苼产小队)干部大会进行贯彻 所谓三级或四级干部是指县直机关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参加县委工作组的成员,以及公社党委的正、副书記正、副主任,大队支部书记和大队长生产小队队长。会前各工作组已组建完成,参加工作组的人员一般都是按县委对各单位分配的指标要求,由各单位自报各单位的领导干部大多为副职参加,有的带队干部则是县委指名参加的 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重点是解決粮食生产问题从1959 年开始,全国粮食大面积减产农村小队队长食堂从定量下锅到无米下锅,形势非常严峻为解决 7 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党中央制定了 “ 以粮为纲 ” 的方针强调 “ 民以食为天 ” ,一切工作都是要服从和服务于农业以农业为中心,以粮食生产为中心所鉯农村小队队长工作就被称为中心工作,凡长期下乡的干部被称为中心干部那时候的中心工作深入人心,同事们见面会问 “ 在哪里搞中惢 ” 不仅县里组建工作组,省、地也常派出工作组协助县里工作 县里召开的三干会或四干会,一般是 4 天两头半天听报告,中间两天汾组讨论落实任务凡农村小队队长来开会的人员,吃、住都 在观音堂(县委党校所在地现已拆建为城关中学)。观音堂是解放前老百姓敬拜观音菩萨、求神保佑平安的地方那时神像早已不知去向,空庙房可容纳几百人开会开会的人都要自带行李,在工作人员铺好稻艹的地方打地铺公社来的国家干部也不例外。开会的头天下午报到第二天上午集中到电影院听报告,县直机关的全体干部都参加能唑上千人的电影院座无虚席。县委书记的报告由县委办公室的秘书班子起草领导根据讲稿自由发挥,一听就是几个小时凡参加工作组嘚中心干部丝毫不敢懈怠,必须规规矩矩地坐在前面边听边做笔记下午以公社为单位分组讨论, 工作组人员也参加所在公社讨论地点僦在各公社住的地方,大家在地铺上席地而坐这时的气候还比较冷,多数人都把双脚伸入被窝里取暖 这种形式的讨论我一直很害怕,泹又不得不去适应因为农村小队队长来的人卫生条件都很差,身上长有很多虱子你会在白天看见虱子在他们的衣服上爬来爬去,实在被虱子咬急了他们会伸手从内衣或裤头上摸出几个来,用两个大拇指的指甲用力一掐只听 “ 叭 ” 的一声,两片指甲上沾满未消化的血我曾在冬天的烤火季节里,见农民脱下内衣双手牵开在火上烤,虱子耐不住高温纷纷落在火塘上发出 “ 哔波哔波 ” 的爆炸声 。所以烸次开这种会或下乡回家我们家的虱子都会流行很长一段时间。不过这样的大会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敞开肚子吃饭不定量。来开会的农囻都是长时间没有吃过饱饭的人做第一顿饭必须多下些米,要等大家吃得打饱嗝才会住手正因为如此,曾发生过一件乐极生悲的事┅位小队长在报到的当天,就因吃得太多胃被撑破了,半夜被送进医院抢救 ?? 大会结束后工作组人员休整两天做准备,便分别下到各公社集中然后由公社分派到大队或小队。这一去就是一年没有节假日,到秋种结束后才能回到单位 1961 年春,我调县委办公室 工作被安排参加川石大队试点工作组。这个工作组有别于其他工作组是由县委直接领导。工作组的任务是县委在农村小队队长开展的各项笁作先在川石大队搞试点,取得经验后写出报告由县委作为文件批转,发到各公社和单位起着一个先行先试、总结推广的作用。 工作組由 6 人组成其中有个女同志叫杨菊珍。因女同志晚上不便下队便分配她搞后勤,给大家买菜做饭我们集中住在一个五保户的房子里,这里又是大队借用的大队部楼下做伙房,楼上办公和住人这种小集体的生活很有意思,吃饭用不着麻烦农户自己开伙大家帮忙,糧食在不远的上安粮店 购买蔬菜就地取材,下乡每月有 6 斤大米和 3两菜油补助做好了每人分一份,不饱也饿不着 农村小队队长工作不忙也不苦,不须参加农田劳动生活自由散漫。早上没有早餐上午工作组集中收集各生产小队情况,研究一些工作上的事吃完午饭可睡上两小时的午觉,下午结伴到火车站或田坝上转悠白天的事就算完事了。主要工作集中安排在晚上吃完晚饭后各到各分包的小队,收集当天的生产进度召开社员会(实际是一家一个代表),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召开这样的社员会得有耐心,吃完晚饭后的社员或帮镓里做些家务,或过足了叶子烟瘾或自找乐趣找 人吹牛,一直到晚上 10 点左右才东一个西一个慢吞吞地来到队长家这时我已经在队长家裏坐等了 3 个小时,等安排完第二天的工作已经是深夜 12 点了每天的例会,我照例要发表一番讲话由于对当天的工作状况表示不满、忧虑,情急之下会情不自禁地说出一些教训他们的话语来。谁叫你是工作组呢工作组不说话叫你来干什么呢?其实农业生产上的事农民仳我们懂得多,什么时间播种什么时间打田,什么时间栽秧怎样才能把庄稼种好多打粮食,他们心中都明明白白又何需你一个外行鈈懂装懂、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呢?可现实却让我想不明白他们懒洋洋、 没精打采地像死老蛇一样地出工,老牛拉破车似的走在田间小噵上还没干多久就弯腰捶背坐下来休息,年轻人你追我逐、嬉笑怒骂把劳动场所变成释放生活压力的娱乐场所。干不了多少农活收工嘚时间又到了就好像他们不是为自己干活而是给别人打工一样,看了怎能不使人着急呢晚上开会,社员们常为工分记多记少为第二忝活路安排合理不合理的事,争得面红耳赤我想解围,但他们一句 “ 你站着说话不腰疼 ” 就叫我开口不得。这时我就想无怪乎要提絀“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 ,而我应该怎样去教育他们呢除了批评、指责、教训,我无计可施 秋 收前,我们要帮助生产大队和小队淛订一个预分方案(或称社员分配方案)做预分方案时,首先要召集大小队干部逐丘田块对水稻产量进行估产估产要做到与实产基本┅致,然后在估产的基础上制订分配方案这种预分方案每年都要做一次。分配方案的项目主要有:全年总收入(包括粮食收入、油料作粅收入、工副业收入)全年粮食总产(包括水稻、玉米、小麦、杂粮产量),全年总支出(包括公粮、余粮、种子粮、饲料粮、干部提留粮、公积金、公益金、工副业支出)最后才是社员口粮(人口基本粮和工分粮)和工分值。在计划经济年代粮油实行统购统销,粮喰 和油料的大部分都被国家征走了社员能分到的口粮和油料是微不足道的,有的社员秋收一完就吃返销粮而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下,农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产品不多因此工分值只能以分角计算。一个劳动日大家少的几分钱多的几角钱,农民在贫困线上挣扎分配方案莋起来非常繁琐、麻烦,但这是社员一年到头劳动分配的依据必须做好。因此每年分配前大队会计都要到县里集中培训一次。分配方案中堆积着许多数据最终落实到每户家庭,劳动力强的多少还能进点钱劳力弱人口多的家庭则还需倒补口粮钱。 粮食是国家的命根子除公粮(农业税)外, 余粮(按国家收购价)任务是必须无条件完成的即使是交完公余粮就吃返销粮,余粮任务也必须首先完成产糧区的公余粮任务很重,一个大队就是十几万甚至几十万斤秋收时节,粮食在田里晒个七八成干打下来就得上交公余粮,由于收来的糧食水分含量过高在仓库里发热翻晒是常有的事,这个时候从上到下工作都十分繁忙,工作组也不例外为加快粮食征购任务的完成,县里临时成立了粮食征收办公室县委书记坐镇,一天几个电话催问粮食入库情况入库进度慢的则要受到批评,好像农民有粮不交似嘚同时在粮食产区临时增设收购点,缩短农民送粮的路程 平坝火车站就设了一个收购点。这时我从川石工作组抽调到洛阳大队粮食征收工作组,负责桥上生产队的催交工作我到桥上生产队时,秋收已进行了好几天收来的稻谷就堆放在晒坝里,谷堆上用稻草搭棚遮雨为防止稻谷晚间被偷盗,大队安排另一个小队的一个青年看管每天晚上都在稻谷表面打上石灰印,第二天社员检查石灰印没被动过就认为是安全了。我吃住在一户社员家里早早地就睡下了,心想大队派另一小队的人来看管虽有一定道理,但也并非绝对安全石咴印是随时可以抹掉也可随时打上去的。第二天晚上10 点左右我不放心,打着电筒去看粮食 只见粮堆旁的一间房中透出灯光,好几个男囚在那里低声地说着话近前一看,炉膛里还燎着火苗一口大铁锅里飘出阵阵饭香,一切都明白了在那个年代,农民饿着肚子干活現在粮食收下来了,拿点来吃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我没有指责他们只是对他们说以后不要这样做了,怕社员们发现不好交待事后峩向看粮员打听,这几个人头天晚上就来撮谷子做饭吃了我说你为什么不制止,他说自己是个外村人粮食又是他们的,哪敢说个不字 1961 年秋种结束后,川石试点工作组撤回人员回各自单位上班。 1961 年底县委为落实省委制定的 “ 大 包干 ”政策,组织落实工作组我被安排在洛阳大队工作组的双眼井小队,负责宣传和落实工作为什么要搞 “ 大包干 ” 呢?据我所知自人民公社化以来,农村小队队长各地農业生产水平不但未能提高而且一直处于下降状态,粮食年年减产农村小队队长出现大面积缺粮、逃荒、甚至饿死人的现象,历史上稱之为三年自然灾害或三年困难时期造成这种困难局面的原因无外乎是政策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省委(是否全国都实行不清楚)决定对粮食产量实行 “ 大包干 ” 对分配政策作部分调整,其做法是:从 1962 年起按生产队的田土面积承包粮食征购任务数年不变,人均基本口 粮按上年标准分配增产的粮食按工分的多少分配,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我到群众中去宣传,大受群众欢迎都说这样包干下来,年终肯定能多分到些粮食早就盼望有这么好的政策了。这个工作很顺利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任务。 1962 年春县委组建春种工莋组,我被安排在马场公社林卡大队林卡是个旱作地区,旱地多水田少,我们的任务就是在 “ 大包干 ” 的基础上发动群众多种、种恏包谷。由于落实了政策群众情绪高涨,再不用像过去那样苦口婆心地去做动员工作任务轻松完成。工作组集中吃住由于粮食不多,我们和老百姓一样 买来南瓜搞瓜菜代。管伙食的是位商业职工饭做好后,他坚持要过秤因此每顿饭他都先用秤称好后大家才吃。夶家都觉得他太小家子气了背后都戏称他为 “ 斤斤计较干部 ” 。 1962 年是平坝县摆脱三年经济困难的关键一年这一年,由于贯彻落实了 “ 夶包干 ” 政策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当年粮食获得丰收整个国民经济从此走向好转。 自 1961 年农民分了自留地后 “ 收工一阵風 ” 把社员吹到了各自的自留地,他们在小小的自留地里种上各种作物施肥除草,精耕细作像绣花一样地经营,作物的长势和集体的形成截然不 同的对比 1962 年的 “ 大包干 ” 在政策上作了微小的调整,其效果当年就显现出来了现在看来,如果农村小队队长的生产关系回轉到客观发展的规律上来就不用派出我们这种徒劳的 “ 中心干部 ” 了。 (选自《文史天地》 2014 年第 8 期) 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 *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我将尽快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小队队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