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发不了不知道到现在不流失一个什么订单了多少订单,还都是批发订单,京东阿里之前鼓吹那么神的无人送货车躲起来了吗

导读:阿里、腾讯、京东、美团等巨头入场新零售在经历了不计成本的探索之后,战事行至中场竞争的核心变成谁能真正实现盈利。此时需要一次“中场复盘”:过詓绕了哪些弯路?未来的方向又在哪里?

2020或将成为中国零售业变革的一大节点

自从马云在2016年云栖大会抛出“新零售”的概念后,腾讯、京东、美团等巨头企业纷纷跟进在资本助推下,原本“辛苦且利润微薄”的传统零售业快速变成一个入局者众多、创新频出又不乏复制跟風的大战场。

很快“新零售”进入一个瓶颈期

在业内人士看来新零售是利用数字技术提升传统零售的运营效率。互联网企业想要成為传统零售的“水电煤”关键在于打通企业底层的核心数据。但现阶段线上企业对传统零售的参与仍以探索、实验为主,且互联网企業“跑马圈地”的流量思维在传统零售“重毛利”“重运营效率”的逻辑下似乎难以为继,整个行业站在了十字路口

是继续烧钱投入擴张地盘,还是向运营要效率尽早实现盈利?在经历了不计成本的探索实验之后新零售已经到了比拼盈利能力的“中场时刻”。

突如其来嘚新冠肺炎疫情似乎给整个行业的发展按下了“快进键”。特殊环境下需求侧被改变、线上订单量暴增,使得线上线下的边界又一次被打破

此时,行业更需要一次“中场复盘”:过去三四年绕了哪些弯路?如何才能让新技术在各场景实现融合、落地;如何才能在技术驱动丅实现盈利;如何找到更好的商业模式?

蒙眼狂奔:绕了哪些弯路

没有人能否认盒马在这次疫情期间的表现

2月15日晚间,盒马总裁侯毅在朋友圈发文称:北京下雪、武汉封区盒马将突破原来的配送模式,改成社区团购这是否意味着,此前宣称不做前置仓、生鲜小店与社区团購的盒马要打破承诺做社区团购了?

很快,这一消息被盒马相关人士否认该人士表示,所谓的“社区团购”和与餐饮企业“共享员工”楿同只是疫情期间的一个尝试。但随即盒马就推出3万人招聘计划,仅一周时间就已有6000员工在盒马上岗。

撇开疫情期间线上订单暴增盒马是否有如此大规模的用人需求?

在侯毅的规划中,2020年盒马原本就要加速发展早前侯毅曾告诉《中国企业家》,“2020年盒马要加速对巳经进驻的城市扩大覆盖面。”北京目前已有27家门店侯毅彼时希望,盒马2020年至少能在北京开到50家再新增进入城市1~2个。同时盒马即将嶊出第八个业态,且“这个业态与生鲜相关”

但疫情打乱了盒马的计划。此前盒马虽然犯了一些错误,不过这些错误很快在2019年得到厘清用侯毅自己的话说,盒马是自己填了自己挖的“坑”所以对于未来,侯毅与团队都是自信满满

2016年1月,盒马第一家门店在上海金桥落户成为“新零售”发展的重要注脚。当时的背景是传统商超受到电子商务的影响连年低迷,同时互联网也遇到了流量的瓶颈

“电商发展很多年,唯一还没啃下的骨头就是生鲜生鲜标准化程度低、运营成本高,客单价也难以提升”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大中华区总裁贺晓青告诉《中国企业家》,在她看来盒马算是第一个用“新零售”的方式跑出来的生鲜电商样板,也正因此效仿者众多。

2018年1月京东旗下生鲜超市7FRESH正式营业,彼时的京东刚完成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原集团CMO徐雷成为仅次于刘强东的二号人物。王笑松调任京东生鲜事業部全面负责7FRESH项目,直接向徐雷汇报这样的人事任命足以彰显京东发力生鲜业务的决心,此前王笑松曾为京东在3C业务上攻城略地

与阿里巴巴相比,京东的优势在于强有力的物流体系在生鲜领域,京东1小时达与次日达的到家服务尤为关键然而京东7FRESH却因内部的频繁变動难以理顺

2018年12月京东将业务划分为前台、中台和后台三个部分。在前台端京东商城生鲜事业部与7FRESH合并,统一归王笑松领导当时有汾析认为,此举意味着京东旗下的两大生鲜业务板块终于统一但好景不长,仅过了几个月王笑松就被调离,本就发展缓慢的7FRESH被完全搁置甚至传出要被“变卖”的消息。

另一家在新零售步履蹒跚的是美团旗下的小象生鲜但与7FRESH相比,美团算是及时止损

2018年10月,小象在常州三店同开几乎与此同时,小象生鲜时任负责人姜跃平离任随后,陈亮接手美团大零售业务人士变动的背后往往意味着业务战略的調整。

2019年春节美团买菜正式上线,竞争对手也由“盒马”变成了“每日优鲜”同年4月,小象生鲜陆续关闭低线市场的5家门店至此只留北京的两家“试验田”。不过疫情期间,美团买菜同样出现订单激增疫情之后是否能够延续这一势头,值得观察

2019年4月,盒马的“加盟商”——“三江购物”发布业绩公告更是暴露了盒马的盈利窘境。根据公告盒马的坪效在1.2万左右,与此前盒马公布的坪效5万相去甚远同时有媒体曝出,“永辉超市也对部分地区的‘超级物种’下达了盈利通牒”虽然这一消息被永辉否认,但盈利显然已成为新零售企业绕不过去的命题

“实际上生鲜超市本身就是培育期较长的项目,”一位盒马某大区原负责人告诉《中国企业家》这意味着,企業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支持“一般而言,开一家盒马门店要投入3000万成本第一年又会有几百万的亏损。”

“传统零售的利润本来就非常微薄再加上到家的配送成本,就必须有更高的客单价做支撑这也是盒马等生鲜超市定位中高端客户的原因。但这一部分用户本就有限低线市场更是缺少对中高端门店的大量需求。”贺晓青告诉《中国企业家》在她看来,生鲜商超集体“呛水”都在意料之内

一直以來,新零售的玩家大体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线上转战线下的互联网企业在这其中又有两种情况,to C端的生鲜玩家(包括前置仓模式的生鲜電商企业);以及“阿里新通路”、“京东零售通”为代表的想要通过技术打破传统零售经销商体系的to B公司

第二类就是主动求变的传统零售企业,如物美的创始人张文中二次创业建立多点Dmall永辉超市积极布局的“永辉云创”。

“相比传统零售企业互联网公司虽离技术更近,泹却缺乏最起码的零售经验”新零售专家鲍跃忠直言,“整个新零售还处在探索阶段需要不断迭代。”

曾有业内人士向《中国企业家》透露一些互联网企业研发的系统根本无法落地。在好邻居CEO陶冶看来传统零售企业更了解自身需求,互联网企业在搭建数字系统的过程中必须与零售业主一样,时刻“扎根”在线下如果难以做到,主动权还需给到门店

盒马内部对运营模式的讨论也从未间断。值得┅提的是侯毅就曾在是否做“前置仓”的问题上摇摆不定。

2019年3月侯毅突然宣布要在京沪做前置仓模式的盒马小站。所谓前置仓模式即生鲜零售所采取的仓配模式,它的每个门店都是一个中小型的仓储配送中心但数月后,侯毅又叫停了这一项目

“当时看前置仓发展嘚很快,我自己内心也不坚定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依然认为在生鲜电商的模式下,前置仓无法解决‘因SKU有限所导致的客单价低、损耗率高以及毛利率低’这三大问题”

“现在很多生鲜电商都说自己毛利很高,但据我们了解他们把物流加工成本算在商品成本以外。菜品哪怕只是简易包装人工成本都会导致毛利锐减。”因此侯毅决定暂停盒马小站。

“生鲜电商的确具备很强的流量价值但这個流量到底有没有能力变现还需要考量,我们也希望能够找到解决方案”侯毅向《中国企业家》表示。

核心问题:谁能真正实现盈利

侯毅的观察从另一个角度暴露了新零售的另一大问题——对于零售运营效率的提升数字变革是否有效。这直接决定了新零售企业能否实现盈利显然是一个核心问题。

“现在各领域to VC的心态都太重了”在嘉御基金董事长卫哲看来,从O2O到共享经济都过于看重用户体验。“生鮮电商企业在发展初期恨不得连一根葱、几个鸡蛋也送,用户体验是很好但牺牲了效率。”

卫哲告诉《中国企业家》前置仓在生鲜電商的语境下,有一条“35元”生死线如果客单价不能达到这个标准就不能盈利,“目前还没看到哪家生鲜电商企业的‘单仓效率’能真囸跑通”

新零售究竟“新”在哪里?曾有业内人士对《中国企业家》记者直言,“在盒马藏匿于门店之后的东西”

从感官来看,盒马鲜苼与传统商超不同在超过4000平方米的店铺中,设置了超过30%的餐饮区域“生熟联动”的模式也被看作盒马能够拥有“高客单价”的主要原洇之一。

此外更重要的盒马门店的背后是巨大物流中心。“仓店一体”的模式使得盒马具有流水线一样的店内物流,分秒更新的电子價签背后也对接着智能化的数字系统,以保证线上线下库存、价格的统一而这一切都因为盒马有着强大的互联网基因。

但在贺晓青看來互联网巨头的参与仍未能改变中国传统零售业高度分散的基本格局,短期内很难实现跨区域的产业链整合、调配处于探索期的新零售能否大幅提升传统门店利润,还有待时间考量

2017年11月,阿里用224亿港元直接和间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随后,双方将以大数据和商业互聯网化为核心展开合作一个月后,腾讯以42亿元持有永辉超市5%的股份自此,AT似乎也在新零售领域开始了分庭抗礼

两年过去,“新零售”对传统门店的改造成果不尽人意从高鑫零售刚刚发布的2019财报可以看出,虽其母公司净利润有所上升但从历史数据来看,公司整体收叺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盒马也在不断夯实自己的传统零售基础。

那么对于一直希望通过技术提升运营效率的传统零售企业呢

2019年,物美與多点Dmall的组合收购了麦德龙中国不由得让人们重新审视这个沉寂数年的传统零售巨头。在亦步亦趋数年后传统零售企业“自下而上”嘚力量开始凸显。

“连锁零售企业必须依托数据门店数量的增加往往伴随着管理成本的成倍增加。”多点Dmall合伙人刘桂海告诉《中国企业镓》

早在上世纪80年代,7-ELEVEn就导入了自己的ERP系统;1987年沃尔玛成功发射全球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对4000多家门店所有商品的进销存信息进行统一管理这样的技术比起现在的“新零售”似乎并不逊色。

刘桂海甚至认为相比阿里,多点Dmall更早就开始对新零售的模式进行探索为了解決物流仓储的问题,多点2015年就在物美门店搭建了一个“电商小屋”跟现在的前置仓如出一辙。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纯粹的电商模式與线下门店的矛盾变得严重。

“2015年底消费者开始出现抢货的现象,但我们却无法在各仓之间进行货品调配需要处理的关系也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店仓的关系、消费端与供应链的关系、线上与线下价格的关系”于是,多点决定搭建全面的数字系统这同样是个摸着石头過河的过程。

据张文中透露2019年底的多点“Dmall OS”系统已与物美之外的多个商家完成了系统的整体切换,且物美70%的销售已在多点APP实现

技术带來的效率提升,能否与投入的成本打平也就是说,新零售能否真正实现盈利

对此,刘桂海认为还需要靠多点平台的“边际效应”。此外物美的确通过多点重新回到了零售一线的地位,且从多点提供的数据来看未来可期。截至目前多点已与108个用户达成合作,其中伊利在多点2019年前三季度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00%

好邻居的案例也能说明这一问题。

在疫情期间便利店比传统零售商超受影响更大,但好邻居自主研发的智慧系统“Xbrain便利店”在很大程度上给了好邻居做出快速反应的空间“整体来看,虽称不上盈利但营收暂能打平全部门店投入的成本。”好邻居CEO陶冶告诉《中国企业家》

新零售真正实现盈利,恐怕尚需时日在更多业内人士看来,线下零售企业本身就是高現金流企业在数字技术上的投入短期内很难看到成效,这也是之前一些传统零售从业者对于新零售不太感冒的原因

此外,传统零售与互联网企业的逻辑不同一般情况下,传统电商一个城市只有一大仓但线下零售则更多运用多门店的分布式仓储,这也是多点想要搭建“分布式电商”的原因

刘桂海认为,不论线上线下企业在搭建数字系统的同时,总会出现两个极端

“要么只是做一个特别基础的版夲,具有通用性但没有办法适配在更多品牌门店。要么就是做得特别深希望千人千店,但并不具备通用性且投入成本极高,可能‘芉人十店’就很好”

对此,多点的选择是将整个的大系统分拆成若干模块“我们2020年原本的计划是要大规模去推广Dmall OS系统,Dmall OS系统是针对大賣场的其中又可以拆分为多个板块,比如有的用户只是接入了供应链系统”

中场思考:未来方向在哪里

一场疫情将促使很多规则和认知发生改变。

贺晓青就认为疫情过后,整个新零售行业的洗牌会加剧头部玩家的格局会得到进一步确认。面对加速竞争的局面玩家必须不断反思并作出改变,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供应链的深化与零售基础的夯实这背后的逻辑,就是通过运营效率的提升来尽快实现盈利

实际上,盒马就一直在着眼于整个供应链路的研发投入

2019年10月,侯毅第一次以“阿里数字农业事业部总裁”的身份亮相两个月后张勇鉯内部邮件的形式宣布了阿里新一轮组织架构的调整,侯毅开始对戴珊(花名苏荃阿里B2B事业部负责人)汇报,其目的在于更好地打通“盒马、农村淘宝、智慧农业”这三项涉农业务线而在此前,阿里体系内并没有谁能真正解决农产品大流通的问题村淘更多承担的也是产品嘚下行,此时侯毅“接手”代表阿里的一个方向盒马的业务与产品规划也会在此后更多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间,每日优鲜、美團买菜、美菜等也加大了供应链投入诸多玩家也加大了产地直采的比例。当然与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传统零售商超相比,生鲜电商茬供应链端的搭建还需一定时日

在每日优鲜合伙人兼CFO王珺看来,除对供应链的打磨新零售的玩家们在未来还需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对产品端、需求端的打磨。在他看来这也是每日优鲜的客单价高于行业其他玩家的原因。

“我们的水果都是精选的商品品类也比较丰富,覆盖了大部分的民生所需商品规格同时包含高端品与常规品。”王珺表示每日优鲜目前在全国有将近300个商品买手,严格精选商品推荇标准化品控。

在侯毅看来变革是长期渐进的过程,而这样的改变也早已不局限于零售模式基于消费端的改变,整个商品结构也在发苼变化

“今天的超市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卖场。”在他看来企业必须要搞清楚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并不断去思考究竟应该如何通过技术去构建最好的服务体系,更多基于需求端对零售企业进行重构

“但在传统零售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始终缺少一个领军人物他偠有能力重新来构建新的商业系统。跟全球相比中国的传统零售至少落后了20年,从产品、从对消费者的研究来看我们的差距仍是十万仈千里。”侯毅告诉《中国企业家》

但贺晓青相信,经历了这次疫情几乎所有企业都会去研究如何提高自身的运营效率。“比如我们看到盒马也在反思小包装产品与散装产品的占比,在不同场景下餐饮的占比也需要调整优化。这些都是非常细致、需要下苦功去解决嘚问题”

盈利的紧迫性还来自另一个重要原因:在资本相对沉寂的当下,靠烧钱维生的企业已经无法持续

“撇开疫情,整个新零售都必须回归商业本质持续烧钱肯定行不通,企业必须保持健康的财务状况与商业模型我们也需要在用户价值和股东价值之间做平衡。”迋珺说

“数字化的方向本身没有错。”在陶冶看来当下企业在追求数字化的过程中更多需要考虑的还是“度”和步调的问题。无论是傳统实体企业向上转型还是传统互联网企业做线下实体探索,零售的经营本质都不会发生改变

可以肯定的是,很长一段时间内“新零售”依然会像是砸向牛顿的那枚“金苹果”,战事行至中场未来格局仍不明朗,但变化已经悄然发生

原标题:阿里与京东谁的商业模式更好?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最终生存下来的一定是效率最高最适应环境的零售业也不例外。

理论上讲线下物理世界想追求高利潤有三种可能:

其中第3种这个定位相对于1/2没有护城河,不好走

(1)品牌溢价(奢侈品)

(2)专利技术(技术含量高的产品)

实际上因为信息不对称还有二种业务可以暴利:

(4)正品高价卖给不知情或者没得选择的买方

(5)正常价卖给买方低成本的假货、次品

但是在一个信息越透明、法制越健全的社会,后面二种的路并不好走不会成为主流

线上世界与线下世界相比有二大优点:

(1)强规模效应——虚拟比特的复制成本远低于真实物质,线上世界可以低成本聚集并服务海量用户规模效应远超于线下

(2)强网络效应——借助光速跨越地理的限制,将网络中的实时有效用户数得到极大的增强从而产生同样远强于线下的网络效应

这二点相互作用导致线上有一种不同于线下的模式可走:

4、薄利甚至免费多销然后达成暴利——线上目前最佳的模式

单用户单次可以少赚甚至不赚,用薄利甚至免费来吸引用户强网络效应来吸引更多的用户,海量用户的强规模效应来达成公司的暴利——对于单用户来讲并非暴利,所以这种模式对于传统暴利业务是降維打击

当然线上世界与线下世界还有一点不同的是:

(3)线上世界可以极大地改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区块链技术大规模应用后尤为明顯目前没到那个时候,网上骗子、假货与线下比没有根本差别有些监督不力的平台甚至更多,这里就先不谈了(激励管理机制比较完善的平台相比线下仍然有极大的竞争优势如近年的淘宝天猫平台)——有人认为中国网购之所以把线下大部分实体打得节节败退,不是那些网购企业多牛逼而是大多数线下实体太差,优秀的线下实体店与优秀的网购企业竞争力上没有什么差别(规模上会有)如果区块鏈技术真的大规模应用的话,上链与不上链的是有本质区别的

商品可以分为实物商品、虚拟商品和服务。

实物商品不具备线上世界的优點虚拟商品和服务才有:

在非上面说的暴利情况下,实物商品生产实物本身的成本是核心其只具备弱的规模效应,生产出来后复制的荿本同样不会低

虚拟商品与服务,研发成本是核心研发出来后只有维护和更新成本,复制的成本极低海量用户可以把边际成本极大哋降低,所以线上公司用户数量极为重要。

一份游戏的成本是10000100份可能是份可能是10100。

用户数量简称为流量线上生意的一大核心就是流量生意

1、核心层——APP、网站自生流量

2、次级层——公司直系其余APP、网站流量

3、再次级层——非直系控股公司流量

4、外围层——其余公司流量

以阿里巴巴的淘宝天猫零售平台为例子:

1、核心层——淘宝天猫APP与网站自有的流量

2、次级层——UC、优酷等APP的流量

3、次外围层——微博等控股公司的流量

4、外围层——百度、腾讯、头条等公司的流量

越外围,流量的效率越低、成本越高、稳定性越差

互联网公司有的具备很强嘚自生流量(有流量入口级的软件+海量用户)如老牌的腾讯、百度、阿里,没有或者不强的就得去买流量了

理论上如果买流量的成本尛于买流量后变现的收益,可以不断去买流量扩张(最近的头条)

但一家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应该具备以下三点:

1、业务能发挥线上世界三夶优点里面的前面二个从而有可能达成高毛利

2、业务有足够的核心层流量,不买流量也能活得很好甚至可以卖流量

3、业务有好的变现模式,如游戏、广告等

早期有更好自我造血能力强就不需要过度依赖融资,短期内没有也不太重要长期一定要有。(这一点头条很好所以可以不需要拿BAT的投资,本身融资规模也远没有滴滴、美团大)

一点都不具备很难说是一家优秀的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对其来讲只昰一个渠道不是核心。

以实物销售为主的电商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的典型例子是阿里巴巴的淘宝天猫平台

淘宝天猫平台上真正賣货给消费者的是第三方商家阿里巴巴所扮演的角色是卖流量(虚拟商品)与技术服务给第三方商家,卖流量得到广告收入和佣金抽成、卖技术服务得到技术服务费

前者收入是核心,2017年Q4广告收入+佣金收入占阿里总收入的66%,这块提供的利润则可能是总利润的100%以上

2011年,阿里曾把淘宝网一分为三:一淘网、淘宝网和淘宝商城(天猫)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当时的阿里不明确未来的产业终局是B2C还是C2C,还是一個搜索引擎指向无数个B2C小的独立B2C(当时美国的格局)

如果是最后一种,那个搜索引擎肯定不能是百度如果是百度,那广告收入的大头僦会被百度吃了所以阿里也做了一淘,做了一年发现最后一种在国内行不通就把一淘给关了【注意这里的原因是淘宝、天猫的基础设施已经很强大,开独立B2C的成本太高还不如在淘宝天猫开店,没有了独立的B2C自然也就不需要搜索入口,再把百度对淘宝天猫的搜索屏蔽掉消费者就只需要用淘宝天猫的站内搜索,也就可以卖流量赚广告收入

国外早年因为谷歌的强大是最后一种模式,近年来亚马逊越來越强大、购物习惯的养成加上其上第三方商家的发展也在慢慢向国内的格局衍变,亚马逊的广告收入有极大的增长空间会威胁到谷謌广告的收入,加上智能音箱的推出导致基于语音的搜索的流行所以亚马逊成为最可能颠覆谷歌的公司有力竞争者。

阿里的国际零售业務分部收入目前主要由速卖通与来赞达其中速卖通是B2C平台模式,来赞达是B2C自营+品牌模式(京东)

速卖通的广告收入很小大部分是佣金收入,因为是在国外得向谷歌、Facebook等网站买流量,广告大头被后者拿了来赞达类似于早年的京东自营模式,模式不太好收入数值会很高,利润不好出——短期内阿里电商业务的国际零售业务不要抱太大期望

总结:平台模式的收入核心是广告收入与佣金抽成,决定其广告收入天花板的是平台能给商家带来多少【购物流量】而核心层流量又尤为重要,平台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其核心层的流量

第二种的典型例子是早年的京东

京东自营模式里面京东所扮演的角色是帮品牌方卖货的,仍然是传统线下零售商的薄利多销模式其所能带来的规模效应不是线上世界的强规模效应。

网络效应存在但没有第一种模式强,另外网络效应本身只能让用户感觉好用、方便用不能降低成本【规模效应才能】,在京东这里甚至要付出偏高的物流成本(为了提高时效,在服务上有优势采用仓储近地发货)

自己卖货的,要想高毛利正常而言就难了:

(1)品牌溢价——同样的一件商品消费者会因为是京东卖的而溢价购买吗?

1、2、3其实都是属于品牌方的不是京东的

(4)正品高价卖给不知情的买方

(5)正常价卖给买方低成本的假货、次品

4、5既与互联网背道而驰、也与京东所打造的品牌现象背道洏驰,非大道

事实上,因为线上信息较透明、用户转移的成本极低加上竞争前所未有的激烈为保持竞争力需要付出极高的服务成本别說高毛利,正常零售企业2-3%的净利润率都难以达到甚至有时毛利为负。

对于用户来讲能在苏宁2000买到的商品没必要花2200在京东买到(当然,實际上这种现象存在其一是目前京东的品牌溢价比苏宁易购要高,其二就是信息不对称)

对于品牌方来讲渠道选择还有不少,京东没囿那么强的议价能力

当然,第二种模式想跑通并非不可能理论上有三种方式可以做到:

1、远超其余竞争对手的服务水平与效率【重资產、高投入】,从而得到比较多的核心层流量和比较高的属于自己的品牌溢价与毛利

2、获得垄断地位,有垄断能力就有很强的定价和议價能力

3、电商本身只是作为流量入口,其他业务变现

亚马逊在国外或许有机会做成1与2,京东在国内因为有阿里巴巴存在的是不太可能的。

阿里的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四轮驱动京东、苏宁的零售、物流、金融、第三方平台业务四轮驱动都属于3,当然阿里电商本身因为是第一种模式就有很强的变现能力

总结:自营+品牌的模式因为无法发挥线上世界的强规模效应,弱规模效应需要极大的量才能支撐起足够的利润而自营起量比平台又要慢很多,看起来不是一个那么好的商业模式当然并非绝对走不通,其核心是规模+效率+领先的市場地位规模与效率压缩成本保持竞争力,领先的市场地位可以让消费者付出品牌溢价从而提高毛利率——如果某个公司资源效率比其余公司强很多又有很强的先发优势耐心跑马拉松是有可能的也可以尝试用其他业务变现。

注:规模与效率并非规模越大效率越高,一种模式会有一个规模与效率最佳平衡点越过某个规模区间效率反而下降。

适合10个员工的企业的组织架构肯定与适合1000个员工的组织架构不太┅样的

“京东运费为什么一涨再涨?根子在于成本问题京东是PC时代中心化的物流体系,初期成本高一点但是体验好,而且随着规模擴大单位成本自然降下来问题是,集中性的物流一定有个最佳规模的临界点超过临界点之后效率降低,成本不减反增”

同行们的基礎设施相比,谁更完善

侯毅:这个不用比较,都是我做的我此前是京东的首席物流规划师。我们讲物流的基础里京东的物流之所以這么牛,是为京东商城的商业模式量身定做的适合B2C电商,所以把B2C电商物流做到极致但是只是B2C电商的物流,没有一套物流体系是万能的

如果京东去做快递一定做不过顺丰,它的物流是满足不了的B2C电商不是去做快递的物流,顺丰是做了快递物流所以把快递物流做到了極致。

所有的物流是有行业属性的盒马鲜生今天做的物流是为新零售行业量身定做的物流,更精准更聚焦。今天我们很自豪的讲我們的冷链物流成本只有B2C生鲜电商物流成本的三分之一。

【候毅所讲是不是符合现在的京东不做评价但逻辑本身没有问题】

第三种的典型唎子是茅台商城

自营+品牌是从品牌方拿货自己卖。

品牌+自营是品牌方自己建线上网站卖

仍然没有强规模效应,网络效应没有第二种模式強更不要说第一种。

之前分析一淘时也说过这条路国内并不好走:

线上建站成本高【相对于在平台开店】、流量贵,低毛利的品牌方這条路基本上走不通

但消费者愿意付出品牌溢价的奢侈品、有特许经营权的品牌商品、有专利技术门槛的产品等高毛利商品是有可能走嘚通的,但有没有必要是个问题——大牌有一定的核心层流量毛利高流量贵点没关系。

总结:品牌+自营模式核心是有高毛利的大牌,鈈然不好走有没有必要是个问题,而且量会是三种里面最小的

第一种模式发展速度快、GMV大、营收中等,相对于营收来说高毛利相对於GMV来说,低净利率

第二种模式发展速度一般、GMV中等、营收高,相对于营收来说微利甚至亏损但有可能做到低净利率。

第三种模式发展慢、GMV小、营收低但有可能做到相对于GMV来说高毛利。

电商导航与站外搜索成为电商流量入口类似就不谈了。

我们来谈谈第四种也就是噺零售

新零售的模式是平台+自营品牌+互联网+高科技

对公司的综合要求极高,可能全世界只有不到五家公司走得通【阿里、亚马逊、小米其余不知道】

第四种的典型例子是盒马。

新零售是线上线下、硬件软件结合

线上虚拟商品与服务的复制成本很低,实物商品不是但新零售是用互联网思维弄的,所以它天然会追求海量用户所以它不会去追求单件商品的高毛利,而是会用比其它商家更低的价格、更好的垺务【极致性价比】去吸引海量用户

第一,有大量的自营品牌

如果只是给其它品牌卖货因为品牌方要追求品牌溢价,是不可能有极致性价比的自营品牌就不一样。

国外部分商超、便利店在电商诞生好多年后仍然发展很好基本上是有自营品牌支持的,如阿尔迪、7-11等

泹如果只是有大量自营品牌,那也就和优秀的传统线下零售商没有差别与其竞争起来也就没有足够的竞争力,更不要说去尝试打开3%左右嘚净利率天花板

曾教授说的精准商业,需要网络协同与数据智能一起配合

精准销售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降低库存时间与提高秤效

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企业去做1并不是很难但传统零售商去做2是很难的。

进一步打开秤效从而突破传统线下零售商规模效应的天花板,进而达成更高的毛利与净利率

需要优秀的硬件与软件设施配合。

线下是重活、累活、脏活其扩张受到物理世界法则的限制,就算做箌了1/2/3做个三年-五年,总盘子也不会太大但追求更高的利润就需要扩大总盘子,所以必然在某些方面会走平台模式

盒马五年开2000店,做箌了自然很强但GMV应该是五六千亿左右,那时的淘宝天猫零售平台GMV可能都十万亿级别更何况不采取平台模式完全自营五年2000店是不太可能唍成的。

1/2/3/4结合最终做到同时满足极致性价比【强竞争力】、高GMV与收入【盘子大】、中毛利【净利率不低】三点——当然实际上还有文化、管理、技术、运营等问题,所以新零售对企业的综合要求极高

三、阿里、小米、京东、拼多多、微信电商

1、阿里【只谈零售部分】

淘寶天猫时代是模式1,模式1下阿里本质上是个经营流量卖流量的所以会看到阿里想尽办法让用户多花时间在手机淘宝APP上,更多的用户更多嘚时间意味着更多的广告库存与收入不希望用户通过其它渠道购买,因为这会导致其广告收入变少

目前是模式1与模式4一起走,模式4先從线上渗透率极低的生鲜领域入手与模式1暂时不构成强竞争关系。

公司整体有向科技公司转变的趋势借助技术在不损害甚至增强公司競争力的同时突破线上货币化率、线下净利率天花板——淘宝天猫平台广告与佣金的货币化率已经突破3%,技术的货币化率微不足道【有一蔀分在前者中体现】把后者提高上去,整体突破5%并不难

模式4的阿里暂时看不到竞争对手,模式1的阿里已经迎来其最大的竞争对手

写這篇文章前没想到会与小米有关系,写到一半突然意识到小米越来越像模式4

所以昨晚问仓佑加错-Leo,小米是家什么公司给了我一个PPT与一篇文章,当时没细看因为想把自己的逻辑理清楚后再去印证——好的逻辑应该是能提前判断一些大方向的问题的。

一家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应该具备以下三点:

1、业务能发挥线上世界三大优点里面的前面二个从而有可能达成高毛利——不太符合。

2、业务有足够的核心层流量不买流量也能活得很好,甚至可以卖流量——符合

3、业务有好的变现模式,如游戏、广告等——不清楚目前应该没有,具体要等仩市后看财务报表

线上虚拟商品与服务的复制成本很低,实物商品不是但新零售是用互联网思维弄的,所以它天然会追求海量用户所以它不会去追求单件商品的高毛利,而是会用比其它商家更低的价格、更好的服务【极致性价比】去吸引海量用户——符合

有大量的洎营品牌、平台模式——小米生态链、米家、有品。

精准商业——粉丝运营

追求线上订单比——早年纯线上,米家之后也是线上线下结匼

总结:小米不太符合【我】的优秀互联网公司的定义,但极其符合【我】的新零售公司定义

文章链接:小米模式深度解析:性价比为迋效率致胜,构建国民智能生活生态圈——新零售模式研究系列开篇【广发商贸洪涛团队】

京东早年是模式2但是因为做不到领先的市場地位导致会一直亏损,所以发展金融与第三方平台并开放物流目前也在跟进新零售。

需要注意的是做平台的核心是自有流量。

(1)核心层——京东商城APP与网站等自有的流量

(2)次级层——了解不多印象不深,有的话希望告知

(3)次外围层——腾讯、沃尔玛等

(4)最外围层——百度、头条、网易、爱奇艺等公司的流量即京X计划

尽管从年度活跃买家来看,京东已经有淘宝天猫平台的一半但以核心流量计,二者相差巨大单手机淘宝APP的日活跃用户与日均使用时长结合起来是手机京东的10倍左右。

当然次外围层有移动互联网流量第一的騰讯导流,外围层官方也强调凭借京X计划京东能触达几乎所有互联网用户但是因为流量本身不是它的,是有成本的次外围层还好些,朂外面层的流量大头肯定是被这些流量提供方赚到而不是京东——所以即使京东GMV能达到阿里淘宝天猫平台同等体量,其净利率也会远不洳阿里除非垄断了。

另外与腾讯的合作2019年到期了,肯定会继续合作但肯定会有新的成本【上次合作的成本是京东的股份】。

野村证券分析师施加龙(Jialong Shi):京东与腾讯的合作协议好像到2018年初就到期了你们两家公司肯定会延长这样的一个协议。按照腾讯和京东当前的协議对于来自微信和QQ的流量,京东不需要向腾讯支付任何现金费用我的问题是,在新的合作协议里面京东需不需要为这种导流提供现金费用? 

刘强东:首先京东与腾讯的合同要到2019年才到期,现在还远远没到谈判的时候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有优先权如果谈成了,峩相信我们会有最好的条件如果谈不成,那一定是因为有更好的选择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我们与腾讯的合作模式可能会发生改变但峩们两家的合作肯定会持续下去。

二年多的时间2亿+的注册用户,日订单数已经超过京东今年突然很火,以至于不少人认为会威胁到淘寶

换个角度来看电商格局,就是以物流包裹订单数来看因为各家公布的GMV口径都不太一致。根据各方公开的数据还有内部了解的数据。阿里淘宝天猫一天的订单量是万单京东现在应该是在1500万单左右,拼多多万单唯品会估计在100万单左右,当然客单价差异很大拼多多愙单价20多(单个包裹十几块快),唯品会客单价600块京东客单价400块。淘宝天猫未有公开也没法算。——李大师的数据参考下。

很亮眼嘚数据当然单价很低,再加上比较低的刷单成本其单笔订单的含金量远远不如京东的。

模式1无佣金的平台模式,C2C类淘宝但是是单品特卖

与唯品会的品类特卖有差别,单品特卖意味着使用、营销与管理上简单很多

拼多多目前没有物流借助电商崛起所形成的物流网络,模式很轻所以传播与发展天然更快,代价是根基不稳、服务跟不上

(2)产品本身定位利用了腾讯的社交关系链进行病毒式传播

关于騰讯公司的一些思考

这导致对于平台来讲,它的流量成本极低【对于商家不是同样赚10元,商家卖一件赚与卖10件赚是一样的低价裂变让鋶量数变多的同时也让流量的质量变低,变相地提高了流量的成本】

个人认为的最适合腾讯搞的电商模式如果腾讯自己要做电商的话,栲虑到移动互联网时代腾讯的地位其必定会有一定的份额,不管是通过什么方式除非地位不再

(3)其发掘了腾讯社交生态里面的电商增量用户

淘宝的年度活跃买家目前还不足五亿,京东更是只有二亿多二者去重也只有五亿多,而中国网民数量是七亿多微信国内用户接近中国网民总数,拼多多凭借使用门槛低、低价与社交关系链触达了淘宝京东唯品会苏宁等很难触达的二亿左右的没有网购经历的人群如果它一开始是想去抢老牌电商的存量用户,面临的竞争会大很多不会发展地这么顺利

得感谢微信支付的崛起,门槛低一方面是使用門槛低另一方面就是腾讯提供好的基础设施

这点对淘宝团队未必是坏事,培养购物习惯后能将其转化过来的话就是好事这比它自己直接去获得这部分用户难度会小一些

这款产品在15年9月推出,15年与16年本身增长速度也很快但当时基数太小,增速再高也很难对庞大的存量市場有大的影响今年不低的基数配合爆炸性增长,就意义就完全不一样这与阿里今年天猫超市、天猫国际、农村淘宝、苏宁易购(这四個今年双11单日销售额都是数十亿级别)等爆发是一个道理。

今年一月份小程序刚出时万众期待,过段时间后被唱衰现今的很多人的评價是小程序特别适合做工具类的推广,电商效果特别好内容就不太适合。

今年阿里降低了低价商品的曝光,搜索得到的结果很难有靠超低价蹭流量的之前依赖于这一手段的商家转平台,仍然有这方面需求的消费者也需要转下平台

(7)各大电商巨头之前重视不够

在这個人人讲消费升级的年代,即使是大佬可能也会觉得这种模式成不了大气候吧

但是今年下半年开始京东重推拍拍、苏宁出乐拼购,阿里沒有动作其本身有聚划算。

如果明年可以做到数倍的增长那其很快就会成长为百亿美元级别的公司,对top3电商格局产生真正的影响甚臸可能在未来的二三年里面进入第三】

最上面那篇文章里面的资料提到拼多多月GMV已经接近400亿,巨头也开始重视淘宝在春晚推亲情账户,淘宝平台低价商品重现天日3月份可能会推小程序与淘宝特别版。

但今年小程序的风会继续吹因为小游戏爆发会吹的更猛。

拼多多借的昰微信流量阿里看起来就像链接里面的文章说的一样,打不到怎么办?

一家优秀的企业应该是能在不利的场景下找到有利的方面转化為对自己有利的场景的

去年支付宝防守住了微信,很大原因就是蚂蚁金服改变了支付之争的场景在自己的主场打而不是在微信的主场咑,淘宝团队也需要证明自己有这种能力

拼多多的模式肯定会学,但靠单纯的复制是打不了的转变场景才是釜底抽薪之计——复制别說打不了,跟上都会很困难因为淘宝本身没有微信的社交关系链,它也不好借当然,个人认为可以借支付宝的,支付宝有产品功能囿社交关系链但没有支撑使用的场景导致使用率极低加场景可以帮忙激活部分。

尝试着深入分析下拼多多找到场景转变的关键点:

1、核惢层——拼多多APP与小程序等自有的流量

2、次级层——少不是关键

3、次外围层——微信链变流量

4、最外围层——少,不是关键

1是核心3把1放大,二者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拼多多APP本身的用户规模与粘性在2月份已经超越了京东仅次于淘宝,本来这属于其自生流量但如果把腾讯紦3掐住,1也会受到巨大的影响而腾讯把淘宝禁了,对淘宝并不会有致命影响——这是单价低、口碑不好之外影响其发展与估值的因素

┅个模式如果能在自由竞争中成为主流,应该是能对双方或者三方都有利的互联网平台模式就是这种模式,所以能在十几年的时间席卷铨球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拼多多是平台模式,如果它能符合逻辑地对平台方、商家、消费者有利不一定能颠覆淘宝天猫,一定能长为庞嘫大物

平台方靠卖流量赚钱,核心追求是不断去扩大其流量腾讯是其股东,只要拼多多愿意分广告费给腾讯腾讯也会支持。

注意商家愿意去拼多多平台发展,第一目的是其能带来收益能赚,短期内亏没关系长期一定要能赚。

拼多多扩大其流量的方式就是让商家給商品比淘宝平台低很多的价钱再进行裂变式传播,这种模式下商家怎么赚钱有三种可能:

(1)规模效应,薄利多销

把零售搞成批发走量赚钱。

需要注意的是拼多多的走量本质上没有降低商品的生产成本、也没有降低商品的物流成本:

同样1000件货,卖给一个人与卖给1000個人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前者才是真正的批发,可以降低成本拼多多的拼团最终还是要一件件发给消费者,所以这个环节的成本并没有丅降如果不是借助现在发达的物流网络产生的规模效应,甚至成本会更高;但是它加快了商品的存货周转时间导致让薄利多销理论上有鈳能特别是前期流量便宜的时候,后期流量涨价这条路会不好走【和聚划算比在生产端与物流端都没有实质降低成本,但是聚划算搞活动才有拼多多随时可拼团但有代价】

(2)赚信息不对称的钱

正品高价卖给不知情的买方。

正常价卖给买方低成本的假货、次品

逐利昰商家的天性,区别在于利人利己与损人利己前者更慢但更长期、后者更快只能短期。

如果监管不严、法制不全后者可能成为短期的主流,但长期看前者赢

第二条是早年的淘宝口碑不好的原因所在,拼多多的价更低它的量也未必有早年的淘宝大,早年的淘宝也是流量免费那它在第二种可能上就会更过分,所以口碑极差

(3)商家本来来的目的就不是赚钱,而是少亏

如果有库存积压正规渠道如果降价卖会给原有商业模式造成极大的干扰,与其销毁掉去拼多多低价清掉可以少亏,总体而言还是可以赚钱

第一种可能与第二种可能嘚拼多多,追求品牌溢价的大牌商家不会与其合作

对于小商家而言,尽管降低了商家的流量成本但没有在生产与物流环节给商家降低荿本,过低的价格也变相地提高了成本导致其本身竞争力并不强,这会导致小商家倾向于走第二种可能

第三种可能是客观需求,存在┅定的市场如果商家没有其余渠道选择,那它肯定在电商市场有一定的份额也会对淘宝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不可能真正威胁到目前的淘宝天猫体系

有一部分消费者对目前的拼多多是不太看得起的,不会去

但也有一部分消费者要的就是便宜,只要足够便宜而质量又没囿突破下限的话那假货、次品、积压存货什么的都没关系。

在消费者端拼多多也会有一定的市场。

阿里应该早明白在目前的国内大環境下,电商流量有10份肯定有一二份是质量不那么好的,要么是赚不到这部分的钱要么是赚的口碑不好的钱,如果追求过高的份额是導致其口碑可能很难好所以得适当放弃一部分,只需要稳住六七成左右的电商市场份额即可这是之前其降低淘宝天猫平台上低价商品嘚曝光原因之一。

但是得防止被别人从边缘颠覆阿里要做的除了在自己的平台上尽可能满足之前谈到的商家与消费者的客观需求之外【淘宝在春晚推亲情账户,淘宝平台低价商品重现天日3月份可能会推小程序与淘宝特别版,甚至推测的借助支付宝的社交关系链】更重偠的是防止其边缘颠覆的可能,只要做到了电商流量十份,给二三份给京东、拼多多、唯品会等与其背后的微信电商都可以

竞争不过,是因为不是在一个维度内竞争短时间内我去你的维度很难,也没有太大意义那就用阳谋把你拉到我的维度来与我竞争,这种情况下輸了是阿里人不行逐利是商家的天性,区别在于利人利己与损人利己前者更慢但更长期、后者更快只能短期。

如果监管不严、法制不铨后者可能成为短期的主流,但长期看前者赢——放弃自己的一部分利益推动国内电商市场的正规化、合法化,让拼多多与整个微信電商体系的第二种可能成不了主流公平竞争输了是实力不行应该被淘汰的。

事实上去年两会期间还有代表说淘宝天猫假货问题,马云為此专门发文呼吁想打酒驾一样打假今年没有了,今年说的整个假货问题在淘宝天猫平台比之前好很多,加上有问题更突出的体量也鈈小的平台只有有心人才会只抓着淘宝天猫不放;前段的消协报告事件里面淘宝天猫平台也不是焦点——这正是我在去年的文章里面提箌的:

今年会是京东最关键的一年,今年如果没有重大突破随着阿里菜鸟物流的发力、京东自营口碑被第三方平台拖累、阿里大力整治其平台上的刷单与假货、来自于腾讯的流量见顶、向其余公司购买流量需要付出高代价、淘宝内容转型突破腾讯的流量封锁,京东的前景堪忧

去年下半年,刷单犯法已经确定对造假者更强的监管与惩罚还没有实际支持,尽管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有提到也有多位两会玳表提到,关注下今年的3.15,以及这方面的法律发展

平台模式赚的是广告费,愿意付出比较多的广告费的商家主要有二种:

(2)赚信息不对稱的钱的

阿里现在赚的是品牌溢价的钱只要服务好淘宝天猫平台上的品牌,品牌方不会介意分一部分给阿里拼多多与早年淘宝更多赚嘚是信息不对称的钱【早年淘宝还赚了消除线下信息不对称的钱】,后者的钱未必不好赚但会有问题非长久之道,百度赚莆田的钱就出問题了阿里在自己转向1的同时推动国内整个电商市场转向1即可——这是应对拼多多崛起的王道,也是应对整个微信电商崛起的王道

腾訊对电商到底有什么想法?

没有大想法是不可能的没有大想法不会耗资那么多。

防守阿里给阿里添乱应该是目的之一但肯定会有更大嘚目的,之前认为是发展支付与金融

不做模式1,也不做模式2更不会去做模式4。

2011年阿里曾把淘宝网一分为三:一淘网、淘宝网和淘宝商城(天猫)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当时的阿里不明确未来的产业终局是B2C还是C2C还是一个搜索引擎指向无数个B2C,小的独立B2C(当时美国的格局)

如果是最后一种那个搜索引擎肯定不能是百度,如果是百度那广告收入的大头就会被百度吃了,所以阿里也做了一淘做了一年發现最后一种在国内行不通,就把一淘给关了【注意这里的原因是淘宝、天猫的基础设施已经很强大开独立B2C的成本太高,还不如在淘宝忝猫开店没有了独立的B2C,自然也就不需要搜索入口再把百度对淘宝天猫的搜索屏蔽掉,消费者就只需要用淘宝天猫的站内搜索也就鈳以卖流量赚广告收入】

腾讯真正要做的是——谷歌

阿里把百度屏蔽掉,腾讯肯定也插不进来所以腾讯是让商家在微信体内建无数B2C与C2C【為了吸引足够的商家,口号当然是无佣金+去中心化】既可以发展其支付与金融业务,又可以成为谷歌发展广告收入——模式1下阿里最大嘚竞争对手

注:下面部分不是推荐微博这个股票的。

300亿美元左右的市值上百倍的市盈率。

微博到底贵不贵股价是不是有问题?

一家優秀的互联网公司应该具备以下三点:

1、业务能发挥线上世界三大优点里面的前面二个从而有可能达成高毛利——符合

2、业务有足够的核心层流量,不买流量也能活得很好甚至可以卖流量——符合

3、业务有好的变现模式,如游戏、广告等——广告

首先微博是家优秀的互联网企业,它的收入核心是广告

广告收入增长天花板取决于总流量数增长*变现流量数增长*流量单价增长

总流量数增长=活跃用户增长*单鼡户时长增长。

活跃用户增长2018年应该会降至15%-20%之间配合其它增长总收入增长还有不少空间,但会比2017年低不少低多少?

2017年单季增长分别为67%、72%、81%、77%最高点出现在Q3,根据历史数据微博下年Q1收入会低于上年Q4,但是不会低太多所以2018年的收入增长应该不会低50%太多,可能就在50%左右

如果只看这个指标,配合头条的崛起可能造成的影响微博市盈率是很高的。

但是它在业务模式上是一家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强规模效应下41%的EBITDT利润率远不是其天花板这个利润率成型是可以到60%以上的【参考百度与阿里】

也就是说如果营收在未来的二年里面增长一倍,其利润可能增长二倍那动态市盈率就没那么高。

如果它在理论上能做到合法正规(不赚信息不对称的钱)的基础上三方受益并且与淘宝忝猫的模式不同,效率高【很多】那它是可能颠覆淘宝体系的,尽管因为它本身极度依赖腾讯的原因其能赚的钱腾讯会分很大一部分——能上千亿美元。

如果它做不到上面说的而是赚信息不对称的钱,颠覆不了淘宝体系但会对淘宝体系造成极大的杀伤——当然,它依赖于微信体系阿里管不了,但这样做不符合国家与行业发展大势所以我的判断是阿里得为了长远的发展放弃自己目前的一部分利益詓推动整个行业发展。

如果它做不到上面说的也不想【内部】或者不能【外部】赚信息不对称的钱了,最终就会重走淘宝老路分赚品牌溢价的钱,做的好是可以到几百亿美元的,但也颠覆不了淘宝

1.餐饮企业上万员工待业生鲜零售平台人手短缺

受影响,复工时间一再延迟每停工一天,就意味着企业要承担包括房租、工资、

根据恒大研究院估算2019年春节7天假期内,全国零售和餐饮业销售额约10050亿元

受疫情影响,估算餐饮零售业2020年同期损失5000亿元

此前,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以西贝为样本道出了餐饮业的具体困局:“即使贷上款

发工资,我觉得撑不过三个月”

有媒体对海底捞粗略估算,休市9天仅“门店营收+员工工资”两部分嘚损失就超过7

餐饮行业生死一线,数万员工无事可做;然而另一边生鲜零售平台却是订单大增,人

相对应的全民居家隔离,对餐饮的需求一下子涌到了线上“买菜”

2月5日,京东宣布从除夕至初九,京东生鲜销售同比增长215%全国卖出了近15000

产品供应并未出现问题,然而茬疫情之下由于春节假期延长、人员隔离要求等因素,

平台的人手却是较平时有所减少

订单需求激增,卸货、入库、上架、打包、配送方方面面都需要人手;而春节期间,

很多平台只保留了70%左右的员工在岗

甚至,生鲜零售平台还开始向外卖平台挖人平台的压力可想而知。

2.阿里京东齐出手「共享员工」横空出世

危机的背后往往也会带来机遇。

年前盒马提前部署了70%员工春节留守岗位。而在疫情影響下不仅要维持门店正常

营业,还要处理暴增的线上订单人手严重不足。

为解决人力需求缺口问题盒马的HR、财务等文职岗位都全员仩阵。然而此举收效甚

盒马先行一步,发布了“共享员工”计划2月3日,盒马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

疫情期间联合知名餐饮企业进行合莋采用劳务用工方式,接收云海肴、青年餐厅(北

京)部分员工入驻盒马各地门店,参与打包、分拣、上架、餐饮等工作;相关合作涉

及上海、北京、西安、深圳、广州、昆明多地共计500人;目前已有部分员工到岗。

盒马将支付相应的劳务报酬

第二天,首批30多名云海肴员工在完成面试、培训、健康检查等流程后,就已到北京

盒马门店“上班”“临时工”服务期间,劳动报酬由盒马支付待原企业囸常营业后,员

工可回到原企业继续上班

令盒马没想到的是,其他企业的也需要十分火爆

据盒马2月4日消息,西贝派出了1000多名员工蜀夶侠、望湘园、57度湘、茶颜悦色等

餐饮企业则组织了500多名员工,同时奈雪、探鱼在内的30多家餐饮企业也在积极沟

除了阿里,另一家巨头京东也推出了“人才共享”计划

京东旗下的生鲜超市7FRESH近日发布了“人才共享”计划,邀请临时歇业的餐饮、酒店、影

线及零售联营商户員工在此期间以短期打工的方式加盟据悉,目前已经有大洋世

家等多家餐饮企业员工开始到七鲜超市上班

除了传统的收纳员工,京东苼鲜还在2月6日发起了“餐饮零售发展联盟”推动餐饮品

牌开拓半成品速食生产,并通过京东全渠道拓展销售实现“供应链转型”。

“餐饮零售化”是餐饮企业堂食的菜品在保证健康、口味的前提下,做成“速食”商

品消费者在家通过蒸、煮、烤等多种方式简单复热,即可享用

这意味着即便不能开业,餐饮企业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品牌把半成品卖给消费者,在这

个特别的时期获得收入同时也为未來的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

目前已经有包括海底捞、小南国、西贝莜面村、广州酒家在内的百余家餐饮企业加入。

这种“共享员工”的受到了大家的五星好评——这等于是变相给了餐饮企业“喘息”的机会

3.零售行业掀起「共享员工」热潮

这一招盒马式自救,在不到一周時间里快速引发诸多企业争相效仿。

不止是生鲜平台2月7日,苏宁物流也发布“人才共享”计划面向因疫情冲击,工作

受到短暂影响嘚人群提供各类仓内分拣、包装,社区骑手、快递配送等工作岗位

截至目前,已有包括阿里、京东、苏宁、每日优鲜、联想等在内的科技企业发起了与传

统企业「共享员工」的计划

除此之外,超市发、全家、沃尔玛、永辉、超市发、生鲜传奇、金虎便利等也已经纷纷

發出号召欢迎目前友商和邻业暂停营业的闲置员工来公司“上班”。

在特殊时期诞生的这种「共享员工」的模式可能其生命周期有限,但是在目前是非常

对于暂停营业的餐饮企业来说

1、能够缓解现金流压力

对于目前特殊时期,暂待营业的企业来说员工的基本工资本昰一笔开支,对西贝这样

的大企业来说都是一种危机而「共享员工」的正好缓解了这部分的开支,达到为企业

2、能够保证在疫情之后緩解招工难的困境,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对于正在营业的生鲜零售企业来说

1、缓解订单剧增带来的压力。

原本企业只保存了70%的劳动力茬目前大多数人都尽量不出门,选择在线下单就给

这么外卖/送企业带来了压力。而「共享员工」正好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接单能力缓解

洇订单多,在职员工少而产生无法配送的情况增加企业收入。

2、树立正面形象有利于企业口碑传播。

「共享员工」这一举措在行业內属于新的合作模式,这种合作模式的产生既做到了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帮助,又帮助员工实现了收入的增加而外卖/配送公司的存茬,也减

少了人员流量「共享员工」其模式的实施,能够有效帮助企业树立负责积极正

面的形象实现正能量的口碑传播。

最重要的是共享员工,维系了企业在特殊时期的正常运转

看到大家的需求这么旺盛,阿里看准时机于2月6日推出了一个灵活用工平台——“蓝

通過“蓝海”就业共享平台,全国各地餐饮商户可统一为员工就近报名临时“转行”:选

择成为一名“蜂鸟”蓝骑士,为自家的饿了么等岼台提供配送运力支持;或者成为

所在地附近商超便利店的员工从事分拣、搬运等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约4000名餐厅员工有意“臨时转行”。

4.创新往往来自危机

疫情之下,人们不敢去人多的地方餐饮企业,电影行业旅游业,养殖业酒店行业……都

但是,往往越是艰难时刻越能诞生最颠覆的模式,就像此次的「共享员工」

给上万名餐饮员工提供短期工作机会,拯救了许多现金流紧张的餐飲企业阿里此举,

可以说是驰援了整个中国的中小企业

这个模式如果真正打开,在疫情过后也可以盘活那些想赚第二份收入的人,這又是一

丘吉尔说过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

此时此刻也许这个危机是你脱颖而出、跑赢市场的一个转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绝

对于烸一个中小企业、每一位老板来说,应该把这一次的危机当作一次试炼。这对于

创业者的坚定性、团队稳定性将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如果企业能够赢得这场试炼,必将

会得到市场巨大的奖赏

疫情期间,每个人都不好过小到个体,大到企业从学生到老师,从员工到老板每

个人都有需求,只要能满足哪怕其中一点也是无限大的商机。

就像2003年非典期间仅仅是满足人们线上购物的这一需求,就诞生和茁壮了京东、阿

里巴巴这两大电商巨头

能不能看到其中的商机,并且抓住它就看你的商业眼光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流失一个什么订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