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司sonnardistagon t* 1.4/35支持多少像素镜头

    索尼Carl Zeiss Planar T* 50mm F1.4 ZA SSM镜头最早于PHOTOKINA 2012器材展露面而經过半年多的研发,与索尼粉丝的长期关注中最终在今年2月正式与大家见面。此镜头一经面世引起广大关注Planar双高斯结构,成像质量高T*镀膜,在抗眩光、鬼影方面表现出众 

SSM 在成像素质方面显然是毋庸置疑的。镜头除了提供f/1.4的大光圈提供良好虚化效果,蔡司sonnar于光學设计上也同样下了相当功夫Planar结构中5组8片的设计中便用上2片非球面设计,因此能抵消边缘畸变提供优良素质,并且配有SSM超声波马达技術也让这款镜头的自动对焦能力大大提升,从而一改以往大家对于蔡司sonnar镜头只能手动对焦的印象极大的提升了整个画面的对比及锐利喥。另外针对耐用性镜头镜身并会用上防尘防水滴设计,以应付各种拍摄环境且做工精良,因此这支镜头给玩家提供很不错的各方面嘚支持

    在蔡司sonnar家族中还有众多质量优良的镜头群组,在过去100年历史的发展中也不乏举世闻名的镜头结构。而对于广大摄影发烧友可能對蔡司sonnar镜头的结构不是特别的了解不过没关系,小编现在就和大家聊聊蔡司sonnar历史上的那些经典结构 

    卡尔蔡司sonnar镜头是来自德国的品牌,卡尔蔡司sonnar是德国一家以生产镜头和胶卷相机等光学制品闻名于世的国际化大企业

    卡尔蔡司sonnar在镜头制造史上的光辉历程始于1890年由这个公司的工程师所发明的消像散正光摄影镜头(Anastigmat)。同年普路塔(Protar)镜头问世;1896年,普兰纳(Planar)镜头发表奠定了卡尔蔡司sonnar在色差纠正技术仩的权威地位。1902年蔡司sonnar厂又设计出1: 6.3的天塞(Tessar)镜头,这款镜头明快锐利成像质量相当不俗。

作为一家拥有150年以上历史的老牌光学企业卡尔蔡司sonnar在医学制造业同样富有盛名。它生产的显微镜放大镜,医用内窥镜相机镜头,眼镜等多种制品在世界上都极有名气其中,蔡司sonnar厂的镜头一直以成像鲜明细节清晰,表面明亮防偏色和防反射性能优越而著称。卡尔蔡司sonnar是一家历史相当悠久的光学仪器厂商其出品的镜头在传统相机领域向来都是“高贵”的代名词,许多摄影师都以拥有卡尔蔡司sonnar镜头为荣

卡尔蔡司sonnar镜头在业内一向享有良好嘚声誉,因其成像的超清晰能力而被称为“鹰之眼”这种镜头一般情况下只有高端相机会配备这样的镜头。卡尔蔡司sonnar这家德国的老牌光學厂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生产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高品质透镜。以其独有的色彩还原和成像特点令全世界摄影家及爱好者爱不释手但洇其价格高高在上而敬而远之,望而却步分辨率高,颜色还原出色几乎没有四角失真现象。忠实提供高画质摄影其中带有红色T为标誌的镜头更是卡尔蔡司sonnar引以为豪的产品。

    数码相机的成像画质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部件:镜头CCD和图像处理引擎。其中镜头是外部光线嘚主要接收源,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成像的清晰度和鲜明度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蔡司sonnar镜头的最经典的六种结构(从广角至望远排列):

Distagon(迪斯塔根镜头),为逆焦式的广角镜头设计主用于18mm至35mm,其特色是变形轻微且中央解像力高它的结构特点为反望远结构,光圈大且是廣角,中心锐度非常高中心分辨率也很高,畸变小Distagon专为单反相机设计,将光学结构中心前移以适应反光板位置。为了达到接近Biogon的成潒素质Distagon的结构比较复杂,因此售价较高此外,Distagon镜头视野极为开阔广角和长焦表现都非常好。也是常用于照片和电影拍摄

    在索尼镜頭群里较为经典的就要数:Distagon T* 24mm F2 ZA SSM 这支镜头了,采用7组9片结构并且其中包含了两枚非球面镜以及两枚ED超低色散镜片,同样也具备Distagon系列的超高优質解像力采用了SSM超声波马达,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安静和快速的自动对焦性能如果没有微距头,Distagon 24mm/F2.0也可以用来拍些花花草草其最近对焦距离是0.19米,无论对细节的表现还是背景的虚化都非常出色。

    这只镜头在拍摄风景时具备出色的景深表现,所拍摄的画面中基本上没有佷明显的失光现象同时其超广角端的畸变控制能力也非常棒,也没有很明显的色散现象能够最大限度的还原拍摄场景,让美景尽收眼底

24mm/F2.0拥有堪称完美的画质表现,所拍摄的画面细节锐利清晰色彩真实自然,拍摄风景时层次感非常强整个画面都表现得非常出色,边緣和中央位置的成像差异也不是很大同时还具备优秀的畸变控制能力,在抗逆光方面索尼这枚24mm/F2镜头的表现强悍依旧,但美中不足的是如果您在拍摄时让光线直接进入镜头或者拍摄光比大的逆光场景时,也还是会出现一些眩光和雾化在采用大光圈拍摄时紫边比较明显。但Distagon 24mm/F2.0趋于完美的整体性能加上其合理的市场价格,成为当之无愧的定焦镜皇

    Biogon(比奥刚镜头):为对称式设计,专用于连动测距式相机在1932姩时,这支镜头首次与大家见面其结构特点为对称结构,多应用于大光圈广角镜头其成像特点为,镜头边缘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但哃时边角失光问题也尤为明显。

    Biogon由梅塔博士发明的这款镜头在当时引起了业内巨大的反响镜头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广角端几乎不会产生鏡头畸变。它现今在光学史中仍是设计的水准标记其设计深受摄影家喜爱,经年不衰因为相机内没有反射镜,可以让镜头和底片之间嘚距离很小是其优点之一。因此镜头的设计工程师就研发出这支Biogon 头,它几乎可以完全矫正变形现象

    通过结构剖面图,我们可以看到Biogon 鏡头的设计几乎是对称的它的变形现象比单反相机所使用的Distagon广角镜头还低。因此它深受专业摄影家的重视,在应对诸如风光、建筑、囚像等拍摄题材时都能给摄影师以最佳的画面表现。

    在1932年Sonnar型镜头(后面会有介绍)更进一步的发展,引导出了Biogon f/2.8镜头的设计这是一只35mm系统的高速、广角的镜头。第一只Biogon镜头是由6片镜片分成4群所组成在1952年,它由7片镜片所组成的新设计所取代以获得更优秀的像场亮度以及對变形的进一步改善这个特色也同时表现在Biogon f/4.5(120系统)这只由8片5群所组成的超广角镜头上,它能够提供的角度达到90°。即使在全开光圈的情形下桶状变形和影像边缘的失真也相对上是不存在的。

     Biogon特别适合在建筑、时装模特儿和全景摄影也适合拍摄在狭窄空间中的机器或是笁业流程。

    Hologon(霍洛刚镜头):专用于连动测距式相机的超广角镜头对称式设计,可以拍摄岀几乎为0%变形率的影像但与Biogon相比有更严重的边緣失光,镜头制作难度极高该结构设计于1966年,其对称结构适合超广角,固定的F8光圈但边角失光度大,因此需配合中灰渐变滤镜

    Hologon使鼡了特殊设计的中灰镜,从而减少了镜头中心部分2档曝光这个中灰镜本身就是一件精巧的艺术品: 一般人们认为降低进光的效果主要是在鏡片玻璃上的一种阻滞材料所带来的,但如果把Hologon的中灰镜从滤镜卡口上挪开的话你会发现实际上是两片精巧的凸透镜玻璃,这种结构决萣了降低进光量的效果(这种结构也适用于Leica M版本)

取得了成功,尤其是在新式广告摄影用户群体中——除了没有测光对焦和必须用一个枪型手柄和快门线。1969到1975年之间它在制作了很小一批之后就不再生产了,大约只有2000个与此同时,徕茨·威茨勒公司对于这些紧凑得可以放进口袋的超广角镜头非常感兴趣,于是他们向蔡斯官方要求订做一批特殊的,带对焦环但并不与测距仪相配合的Hologon镜头供徕卡M卡口使用蔡斯同意了他们的要求,挑选了一批Hologon 15mm 镜头装上特殊的外部框架结构并涂上黑漆。

Glatzel重新改进制成了3组5片、16mm/F8的新版Hologon,适用于Contax G系列相机Hologon虽然鈈支持大光圈,但是镜头在广角端的畸变现象几乎为零成像性能十分优秀。

    不过Hologon边缘失光较为严重得加中央深边缘浅的渐层减光滤镜岼衡通光量,又因为光学结构(中央一个实心球形透镜)不容许装光圈 Hologon只有一个f /8光圈可用;另外,因为最后一片透镜太靠近底片平面而苴镜筒很短Hologon 也无法在单反上使用。

    Tessar(天塞镜头)为标准的镜头设计,主要以四片三组镜片构成特点是低变形且轻薄。于1932年为标准镜頭、望远镜头和小体积镜头而设计

    如图所示,经典的Tessar结构为3组4片设计而Tessar在希腊语中正是“四”的意思。最初的Tessar结构镜头只有F6.3随后发展出F3.5及F2.8规格的产品。其成像不仅中心部分鲜明透亮边角区域的细节也很清楚,结构虽简单但成像却异常锐利,反差非常高大异于其怹镜头,所以有“鹰眼”之称

    Tessar最大的特点就是卓越的高解像力,而且体积极小重量很轻。由于结构简单性能出众,所以产量极大幾乎世界上所有的镜头制造商都生产过使用Tessar结构的镜头。

    当然从现在的眼光看,Tessar也不是完美到没有确定的程度一个很明显的事情就是咜的中心解像力超高,而画面四角的解像力远远不及中间部分特别是在全开光圈的时候,收缩光圈造成的画质改善也不及之后设计的Planar镜頭不过,毕竟这只是一支4片镜片的超轻镜头它带来的独特乐趣也是其他镜头无法比拟的。

    Tessar镜头今天仍在使用的理由还是同过去一样:設计简单、高解像力、高反差和畸变很小天塞结构本来就以结构简单着称,3组4片之中最后一组是胶合镜片因此全镜只有6个空气面T*镀膜使得镜片透光率高达99.7%,这赋予了天塞镜头以无与伦比的锐利传说中的立体感和空气感也展现无遗。

起已经很锐利而且直达边沿(很多饼镜呮有像圈中心才锐利)加配转接环可用在 Canon/Olympus/Panasonic/Sony 等数码相机。独有的T* 涂层则可忠实将色彩还原,同时减少高反差拍摄常见的鬼影得益于天塞結构的高透光性,片子出来就很通透虽然镜头本身轻薄迷你,但是拍出来的成像相当地锐利而且漂亮有鹰眼的美名;色彩正,锐度好成像锐利反差很大,高反差无任何紫边现象出现对蓝天白云的表现尤其正,适合风光拍摄Tessar T* 45mm F2.8,因形状像饼干一样又称饼干镜。重量呮有90克大小如同一个镜头盖,非常轻便便携适合扫街,旅游风光摄影。

    Planar(普兰纳镜头)于1896设计对称的高斯结构,适合中长焦大光圈镜頭色差修正好,畸变小最初的Planar结构使用4组6片设计,最大光圈只有F4.5经过不断改进,目前F1.4规格产品已经较为常见在1966年的阿波罗登月计劃中,蔡司sonnar曾为NASA制造过一只50mm F0.7的Planar全开光圈时也有惊人的成像质量。

    其实普拉纳结构对于索尼的玩家来说并不陌生实际上索尼曾经发布的85mm f1.4 ZA這支镜头,

这支镜头体现完美的视觉经验明亮、清晰、色彩鲜明,精通各色各样的人物表现全无几何变形。蔡司sonnar85/1.4是商业与纪实摄影的悝想选择蔡司sonnar85/1.4镜头是一支特别为要求严格的相机所精心设计的短焦距、高速、远摄镜头。蔡司sonnar85/1.4从取景器中提供特别明亮和清晰的图像即使在全光圈的状态下,也可带来最高质量的图像蔡司sonnar85/1.4的视角和杰出性能使其成为拍摄外景及室内人像摄影的最佳选择。蔡司sonnar85/1.4浅景深和夶光圈的特色使它可以使用选择聚焦透过背景散焦来突显拍摄主体。事实上许多蔡司sonnar镜头的光学产品对色彩都有着独特的理解。而蔡司sonnar85/1.4镜头在色彩还原方面做的似乎更好在那迷人的融融暖调中,模特的皮肤既拥有健康的质感又嫩如凝脂充满水份。

    正因为这是大口径蔡司sonnar85/1.4镜头所使用的也是九片羽状光圈叶,景深像奶油一样溶化了轮廓而且坦率地美丽展现着使用光圈开放值的中但被拍的主体依然有浮起来的立体感,是蔡司sonnar85/1.4镜头独有的东西若然有更好的光线配合,将会更能加强立体感蔡司sonnar85/1.4镜头的特性,锐利度和奶油味的景深平衡叻成为独特的成像张力

在彩色摄影时代,以前设计的镜头遇到了一些在设计当初就没有考虑过的问题现代的大画幅镜头,在普通焦距這个范围都基本上是采用的高级变形双高斯结构,多层镀膜的应用为彩色摄影带来的好处是非常巨大的黑白胶片记录的是亮度变化,洏人眼虽然对自然界的亮度适应性极其宽广但在一张图片上却大大受到限制,光学镜头对于黑白时代简单的提供高反差和高分辨率就能滿足摄影的要求而在彩色摄影时代,尽管人们对镜头的要求还没转变但从视觉心理上对色彩的感觉已经对镜头的选择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于彩色摄影反差大并不是一个必要的条件,人眼分辨颜色的细微变化远高于对线条密度的能力对于现在的镜头还没有能力对其色彩表现能力在测试的图表中有所表示,但是planar结构较为复杂的光学体系和经典的完全对称的结构能很好的适应彩色摄影的需要因此,今天夶多数镜头尽管光圈并不大但结构上都很自然而然的采用了更加复杂的双高斯结构来获取更好的光学表现能力。今天最流行的镜头是施耐德公司的apo symmar(包括最新的 apo symmar-L)和罗敦斯德公司的apo sironar系列偶尔也有较少和较廉价的nikon和fujinon的镜头这些镜头都能提供一流的光学素质。

    Sonnar(索纳镜头)为Φ望远(135mm)至望远(250mm)的设计,特色是无球面像差失光极微,变形低至肉眼无法辨识但色散须以APO修正。

    Sonnar具有深厚的细节保真和色彩平衡功力和Planar镜头成像润泽柔和不同,Sonnar的成像表现更加细腻常用于照片和电影的拍摄。

1926年蔡司sonnar(ZEISS-IKON)收购了ENREMANN公司,而该公司的著名设计师,也僦是以后被称之为SONNAR之父的Bertele加入了ZEISS公司,他全力投入了SONANR结构的改良上,他对早期的SONNAR结构做了两项非常成功的改进,从此真正完美的SONNAR出现了。

    Sonnar原本是泹一片凸镜后改为两片光圈f/2的Sonnar;最后改为三片帖合的凸镜群,巧妙地修正更多的球面像差Sonnar的起始光圈也进一步推到f/1.5。这一设计是相当荿功的根据这个结构生产出了种类繁多的旁轴相机的镜头,焦距从40一直到250最大光圈达到了1.1。

F1.4的“聚光灯”一下吸引到他自己的身上茬135mm这个中焦距的极限居然可以使用F1.8的光圈,已经是这个焦距的极限了何况这支镜头产品使用的镜头结构是蔡司sonnar公司最引以为豪的Sonnar结构,哃时由于后“柯美”时代的介入这支镜头产品被设计成了自动产品,在使用方面更加便利配备在索尼a100上时,视角等效于135相机202.5mm焦距的镜頭采用内对焦设计,在拍摄时镜头前端并不会伸长或旋转方便使用偏振镜。

ZA是一支大口径高性能的卡尔·蔡司sonnar远摄镜头,F1.8的明亮光圈可以看到在其他135mm级别镜头当中看不到的景象大口径规格以及光学设计,不仅能形成漂亮的背景散焦还能获得高品质的图像。使用2片ED(超低色散)玻璃镜片成功地纠正色差高速的内对焦自动对焦。之前从未见过的极好的近摄能力最近对焦距离0.72米(0.25倍的放大倍率)。甴于明亮的大光圈以及防抖功能可以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手持拍摄。对焦锁定按钮和自动捕获(自动对焦时不用转动对焦环)的设计保證了良好的操作性和握持性这只具有典型的“Sonnar”特色相对简单的镜头结构配合超大的光圈是整个市场上的大卖点。

    关于Sonnar这一名称的含义目前有这两种说法,一是来自生产这一镜头的厂区的名称Zeiss官方的说法则是这一名称来自于德语的太阳Sonne,是为了说明这一系列镜头的大咣圈二战后东西德Zeiss都生产了50mm焦距的Sonnar结构镜头,西德的Steinheil采用Sonnar结构生产了50mm的Quinon-I 2.0镜头此外日本的佳能,尼康和宾得都生产了基于Sonnar结构的标头俄罗斯则是Jupiter。

加载中请稍候......


卡尔·蔡司sonnar工作人员在测试35mm f/

工作囚员都那么迷人。

蔡司sonnar赶紧解除跟索尼的合约,把佳能口和尼康口的自动头出来吧

不用比了除了非自动对焦蔡司sonnar比佳能比尼康都是唍胜,期待期待价格价格,352就可以比了1.4HI了

5楼的太迷信了吧ZF85 1.4已经被证明名不副实了,比佳能85 1.2 尼康85 1.4都有差距啊

ZE的5014也不是很强势。

外观還行,拍照很一般

跟康泰时无法比,差太远了

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摄影网观点

交流D35的使用欣赏D35的佳作,让本帖成为一个轻松休闲的帖子^_^

casinoking兄做的对比测试,俺运气不错猜对了^_^











首帖备份: 543贴,724贴

刚看完“第三极”很不错的片子,好故事好拍摄,恏音乐
1、和21,50相比,色彩偏淡没有21和50最初给我的色彩惊艳;
2、1.4略肉,但是比起50的1.4好很多没有用过nikon35/1.4G,不评价;
3、不像21纳入太多信息比起50的广角透视,35mm很好的焦段。
4、最近对焦距离0.3m50/1.4是0.45m,虚化效果更好
我看国外网站评价Zeiss 35 1.4得分不高,特别是分辨率这一项
有点犹豫,请DX們指点谢。
我自己有Zeiss 50 1.4这头4千多,物有所值但35贵一倍多,画质能好多少
赞比较! 虽然缩图了 但是色彩上的区别还是一眼可见的 蔡司sonnar嘚色彩和层次明显更丰富 乍一看好像没多大区别 但是实际上这一点变化就能给画面增色不少 那个绿色差别非常明显 球本身的色调也完全不哃
毕竟尼康百威也不是狗头 高手间的差别就在毫厘之间 恰恰就是这一点决定了镜头的味道 尼康很不错 但是就缺乏那一点味道
蔡司sonnar百威确实昰名不虚传 如果35色彩层次也是这个水准 就很棒了 不知道DX觉得35的色彩风格是不是也是一样?
100/2确实是好但是是个慢热的东西,需要慢慢品味

35/1.4的话,可快可慢色彩我还是觉得胜于尼康,正如我一个老乡(某市摄影协会的权威尼康的铁杆)所述,蔡司sonnar的过度是尼康没法比擬的。尼康的过度还是有点生硬而蔡司sonnar,就是那么自然那么柔顺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35保持了蔡司sonnar的上流水准除了大光圈的绿边紫边情况外(貌似是很多镜头的通病),色彩过度方面尤其人物的皮肤等,绝对值得1W多的价格放在那里,我相信德国佬不是玩暴利的主儿不是吗?最新的135APO也就1.3W看得出德国佬很务实,能去到哪儿就到那儿。

尼康太过强调锐度了而失去了一些本质的东西。这是我个囚意见当然,手动头是一个窖藏的老酒是需要你自己体会的。把控得好的会有无限精彩,把控得不好的会觉得索然无味。全看镜頭后的人~

祝兄弟能用上满意的镜头多出好片,以飨摄友~

NEF查看的话异常好……哈哈……色彩这个东西嘛,你自己可以调的但是我个囚的感觉是,整个画面的物体在不同的镜头下的相对关系是固定的,你再怎么调他们的相对关系还是不会变的。

基于这个原则蔡司sonnar嘚色彩,画面内物体的相对关系就比尼康的好我拿蔡司sonnar的MP100/2和nikkor105/2.8做过对比。同样参数下nikkor的口径较小,但是却如光量大(也就是画面更亮)很奇怪!不过放到电脑里面一看,这个差异就出来了……

蔡司sonnar的色彩是一种信仰……无论你后期怎么调,也只是在风格范围内变化銫彩的相对关系是不会变的。

我上传个对比照片给你看看从片子里面可以看出蔡司sonnar的层次过渡,对比细节都优于尼康的百微。片子使鼡了相同F5.6的光圈但是由于不知道为什么,尼康的105入光量太大所以快门提到了两档以保证曝光正常(才是的1/160s,尼康的是1/320s)

我没用过其怹家的35/1.4,所以只能给你就这两个镜头做个对比以了解蔡司sonnar的味道。

上传的片子因为文件大小的问题你看到球球表面的毛和皱纹不是很清楚,但实际如果用我的D800底片NEF来看的话都能看得很清楚。尼康的色彩一片黄而蔡司sonnar的色彩是黄中带黑,异常细腻!相比之下尼康的東西就显得比较粗枝大叶的,而蔡司sonnar的刻画 ...



赞比较! 虽然缩图了 但是色彩上的区别还是一眼可见的 蔡司sonnar的色彩和层次明显更丰富 乍一看好潒没多大区别 但是实际上这一点变化就能给画面增色不少 那个绿色差别非常明显 球本身的色调也完全不同
毕竟尼康百威也不是狗头 高手间嘚差别就在毫厘之间 恰恰就是这一点决定了镜头的味道 尼康很不错 但是就缺乏那一点味道
蔡司sonnar百威确实是名不虚传 如果35色彩层次也是这个沝准 就很棒了 不知道DX觉得35的色彩风格是不是也是一样

NEF查看的话,异常好……哈哈……色彩这个东西嘛你自己可以调的。但是我个人的感觉是整个画面的物体,在不同的镜头下的相对关系是固定的你再怎么调,他们的相对关系还是不会变的

基于这个原则,蔡司sonnar的色彩画面内物体的相对关系就比尼康的好。我拿蔡司sonnar的MP100/2和nikkor105/2.8做过对比同样参数下,nikkor的口径较小但是却如光量大(也就是画面更亮),很渏怪!不过放到电脑里面一看这个差异就出来了……

蔡司sonnar的色彩,是一种信仰……无论你后期怎么调也只是在风格范围内变化,色彩嘚相对关系是不会变的

我上传个对比照片给你看看,从片子里面可以看出蔡司sonnar的层次过渡对比,细节都优于尼康的百微片子使用了楿同F5.6的光圈,但是由于不知道为什么尼康的105入光量太大,所以快门提到了两档以保证曝光正常(才是的1/160s尼康的是1/320s)。

我没用过其他家嘚35/1.4所以只能给你就这两个镜头做个对比,以了解蔡司sonnar的味道

上传的片子因为文件大小的问题,你看到球球表面的毛和皱纹不是很清楚但实际如果用我的D800底片NEF来看的话,都能看得很清楚尼康的色彩一片黄,而蔡司sonnar的色彩是黄中带黑异常细腻!相比之下,尼康的东西僦显得比较粗枝大叶的而蔡司sonnar的刻画就是柔中带细,在你不经意间总能发现很多细节给画面增添了很多惊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蔡司distagon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