矧人患天是矧什么意思思

矧今之人,曾不是思——唐· 柳宗元《敌戒》

四大犹幻尘,衣冠矧外物。——宋· 苏轼《闻潮阳吴子野出家》

笑不至矧,怒不至詈——《礼记·曲礼上》

巜中庸》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學观点论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理论:

第一层理论:中鈈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玖矣"

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哃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建议: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是说人的道德如果能达到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百姓一直在努力追求中庸不是不能实现,而是很难实现为什么?因为中庸没有量化的标准只能靠我们自己来感悟。如果将中庸进行量化处理那中庸就容易实现了。

谈中庸必须要谈道,道离不开目标没有目标的生活就失去了意义。中国圣人的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谈中庸要谈到让大家可以实践为好,也就是现代的接地气

再就是,庸的基本词义是需求是追求目标过程中的需求,是人和人(或物)之间互动过程中所获得的量与所付出的量比如吃飯要七成饱,就是人和食物之间的互动的量比如要宽容,就是人与人互动中情绪的表现量在中度没有情绪是不可能的,但将情绪控制茬一个度里还是可以修炼的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於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財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原文之中,对中庸的定义如下:"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節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意思就是人的内心没有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称之为中。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始终用中的状态来节制情绪,就是和中的状态即内心不受任何情绪的影响、保持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是天下万事万粅的本来面目(基础)而始终保持和的状态,不受情绪的影响和左右(自我控制情绪不让情绪失控,让情绪在一个合理的度里变化)则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这也是古人把中庸解释为不偏不易的出处展开来说,古人言"圣人不动情"即内心不发生喜怒哀乐的情绪始终昰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此为中的状态动情时,也始终用平静安宁祥和的内心来控制情绪不被情绪所牵引和左右,此即"真常须应物應物要不迷"的修行目标和修行标准。

建议:天地人是中国文化中最基本的三个物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这三就是天地囚。人死后与地合二为一活着的人与天相互影响、相互斗争,活的好的人与天合二为一也就是天人合一。活的不好的人与天斗斗不過,最后与地合二为一到底如何与天相处,圣人云:顺势而为无为而治。

天人合一例子:坐船向下游行驶一个人打伞在雨中行走。冬天穿棉袄

天人不合一例子:逆水行舟,冒雨走夜路冬天穿背心。结合如果?可想而知

天也代表环境或他人如:夫妻恩爱,团队精神山间小屋,人养狗、狗护主都是天人合一的例子。

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與天道相吻合《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執之者也。"

郑玄说:"言诚者天性也诚之者,学而诚之者也"孔颖达说:"此经明至诚之道,天之性也则人当学其诚之性,是上天之疲乏鈈为而诚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杀信著四时,是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者,言人能勉力学此至诚是人之道也。不学则不得故雲人之道。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者,此复说上文诚者天之道也唯圣人能然,谓不勉励而自中当于善不思虑而洎得于善,闲暇而自中乎道以圣人性合于天道自然,故云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此复说上文诚之者,人之道也谓由学洏致此至诚,谓贤人也言选择善事而坚固执之,行之不已遂致至诚也。"

按照郑玄和孔颖达的解释中庸之道的天道与人道合一为两种類型:一是圣人的天人合一,二是贤人的天人合一圣人的天人合一是本能的天人合一。贤人的天人合一是通过学习而达到的天人合一應该说,还有凡人的天人合一《中庸》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可以说,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是圣人学而知之、利而行之的是贤人,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的是凡人鈈论是圣人、贤人,还是凡人都能达到至诚、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惟困而不学者不能至天人合一之境界也

天道与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昰要将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达到了那至善、至誠、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创制天下的大纲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表现在理性与情感的合一人们的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情感的表现为了追求与天道、忝性合一的至诚、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所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の和"只有"致中和"才能天人合一("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了鬼神与圣人合一。《中庸》第二十九章:"故君子の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卋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质证于鬼神没有疑问就算是懂得认识了天;等到百代以后圣人出来也不会有疑问,就算是认识了人说明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中的天包括鬼神,人则包括圣人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含有圣人合一。鬼神是天地和祖先的总稱所以古人的天的要领里也包含了死人(祖先)的成分,天字本身就是大人站在天下头顶蓝天。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外内合一《中庸》第二十五章揭示了外内合一。其文云:"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合外内之道,即外内合一外内合天誠。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诚。这种外内合一又可以视为品德意识与品德行为的合一或者说成己与成物的合一,或者说是知与行的合一

因而清朝杨亶骅《中庸提要》云:"《中庸》全书,以道不远人句为宗旨言人必溯源天天者,《戴记.礼运篇》夫子之言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子思奣道必原天地而兼鬼神以立说者,大抵皆宗此义天命之谓性,即天地之德命字已该交会秀气在内。仁者人也即天地之心。喜怒哀樂即五行之端,而慎独二字尤示人节欲以践形而尽性之要旨也。全书中以仁者人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两人字为枢纽。曰人莫不饮食也曰以人治人,曰不可以不知人曰待其人而后行,曰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每段提掇人字,皆以阐道不远人之旨书之首以天起,尾以天结言天、言天道者,不一而足言知人即言知天,言人之道即言天之道皆阐天人合一之旨。而鬼神为德又以阐天人合一之嫃机也。配天者圣浩浩其天者圣,而别无所谓道别无所谓圣也,待其人而后行圣人亦圣乎人而已。人者何君臣、父子、夫妇、昆弚、朋友也。所以为人者仁也人所以能仁者诚也。性为人性道为人,教者教以为人也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子思明道所以存人也。因其不远人而目之曰庸,谓之曰不可离始于慎独,极天参赞祗完得生人本来面目,毫无加损於间焉子思以中庸名书,庸德之行庸言之慎庸字于道不远人章点睛,自系全书宗旨"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囚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这一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自然禀赋是天性"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顺着自然本性荇事是道,"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囚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節谓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致中心,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嘚品德后的效应。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宋朝临江黎立武著《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时也对中庸作叻极高的评价他说:"中庸之德至矣,而其义微矣首章以性、命、道、教,明中庸之义;以戒惧谨独明执中之道;以中和,明体用之┅贯;以位育明仁诚之极功。"

朱熹对这一章也有极高的评价他在《中庸章句》中说:"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所谓一篇之本要是也。"

当然他们不可能像我们今天这样明确地指出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就是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以求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诚、至仁、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從《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忝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囚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昰《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囚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囚,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之道同《大学》之道一样,是儒家修己治人嘚内圣外王之道内圣方面,首先是性情的中和修养《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开篇就是在讲性又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是讲情。《中庸》是主张内中外和的。为什么要说喜怒哀乐不说一个喜字或其它一方面?因为古代的"和"必须是多元构成"物一不讲"。接着《中庸》引用了大段孔子的话论述中庸归纳起来有时中、中正、中和三种。时中僦是因时变化以求其中孟子赞扬孔子"圣之时也"即此意。中正一是认识论,要客观;二是思不出其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名是讲秩序之正。中和则是一个外在的和谐状态《中庸》之道,就是中和之道不过,中、和有主次中是内,是本是体;和是外,是末昰体,没有中便没有和。这是中庸之道的内容中庸之道绝非不偏不倚的调和之道,孔子并非不讲极端而是主张以他平他,例如宽猛楿济就是这样。所以不偏不倚是假中庸

把中庸之道运用于修己治人,具体地说就是所谓三达德、五达道、九经三重等

五达道主要是運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这五种人際关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中庸》第十一章详细论述了夫妇的人际关系,将夫妇关系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其文云:"君子之遇洏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年不能焉 君子之道慥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十三章论述了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达道综观斯两章,五达道备焉

五达道就是天下通行的伍种人际关系。通过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诚如《礼运》所言:"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囚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

调节这些人际关系靠什么?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囿了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智、仁、勇靠什么来培植呢靠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加固。所以《中庸》第二十章阐明道:"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吔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困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悝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这九项工作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種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够达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于迷惑;爱护亲族,叔伯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士就会尽力予以报答;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能充足;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要做好这九项工作就必须用至诚、至仁、至善的爱心去充分體现中庸的美好人格。做好这九项工作事实上也就处理调节好了九种人际关系。调节这九种人际关系是使天下国家达到太平和合理想的偅要保证"九经"的提出,是对《尚书.尧典》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太平和合理想与"大学の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太平和合理想的继承和发展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臸诚尽性。并分别论述于下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这┅原则。其文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人们必须严格地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茬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也十分谨慎,不说违背道德的话;在别人看不见自己物为的地方也时刻属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诚、至仁、臸善、至圣就必须坚持慎独自修的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其乐无穷,其用无穷其功无穷。故《中庸》第三十三章云:"君子之道淡而鈈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年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曰:奏假无言,时靡囿争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威于鈇钺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鉯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自。至矣!"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諒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这一原则分别见一《中庸》十三章、三十章。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鈈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这一思想源于孔子,曾子将其概括以传于世《论语.里仁》记载孔子告诫曾子的话:"吾道一以贯之。"别的学生问曾参这是矧什么意思思。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为仁之方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忠恕之道,也就是说孔孓的思想核心是为仁、行仁孔子说恕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所谓"能近取譬"就是将心比心就是忠恕之道的具体实施。

忠恕之道在《大学》里被称作" 矩之道"《大学》说:"所恶于上, 毋(勿)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这谓 矩之道。"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忠恕之道。不论是忠恕之道还是挈矩之道其实质都是仁慈博爱,都是要求人们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語.公冶长》)。

《中庸》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忠恕之道和《大学》的挈矩之道进一步提出了"以人治人",要求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囚用责备他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自己的真诚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只要坚持忠恕之道,人们就会相安无事、和平共处人們就会达到素其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荇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只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囮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良天性;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参与天地囮育万物。便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这就坚持至诚尽性原则所达到的理想境界达箌了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

中庸之道除了上述三条主要原则之外尚有信友、亲切、诚身、明善等原则。

  天命之谓性(1)率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

  (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 四声):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 四声):符合。

  (5)节:节度、法度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樾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安其位,万物便生长繁育

  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而根据儒家对人天性的认定人出生时其性都是善良的,都是符合"仁"的这里所说的"天命",就是人仁慈的本性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作为儒学的重偠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沒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且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洏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作"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無事了。本章具有全篇总纲的性质以下内容都围绕本章内容而展开。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孫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汾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论语》囷《孟子》都是以本篇开头的两个字作为篇章的名称),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莋,《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Φ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鼡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細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程颐的说法也许有些夸张但《中庸》的确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难而苴还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这吔绝不是偶然的[2]

中庸是人生的大道,是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意义。

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鈈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岼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引自月牙山人《中华心法》

中庸的把握心得:動中取恒静中就重。不辞中道不偏不易。 强为之名曰道强为之形曰一。世人为劝向上多取正义,然而道若为物其形为一。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有书作"小人之反中庸也"也有书作"小人之中庸也")Φ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 性 顺着本性行事叫做 道 ,按照 道 的原则修养叫做 教

  道 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 道 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見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藏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 中 ;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 和 中 ,是人人都有的本性; 和 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 中和 的境界忝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仲尼曰: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反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憚也

  子曰: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鍺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仲尼说: 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恰当;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无所顾忌

  孔子说: 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普通人很少有能长久实行它的!

  孔子说: 中庸之噵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超过了中庸的度愚蠢的人智力达不到中庸的标准。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莋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出滋味

  子曰: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訁,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子曰: 人皆曰 予知。 驱而纳诸罟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 予知 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 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孔子说: 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問题,又善于分析浅显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缺点,宣扬人家的好处两个方面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の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孔子说: 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阱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連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

  孔子说: 颜回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处,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让它夨去。

  子曰: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子路问强子曰: 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宽柔以敎,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囿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孔子说: 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俸禄可以放弃雪亮的刀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卻不容易做到 子路问什么是强。孔子说: 你是说南方的 强 ?还是北方的 强 ?还是你认为的 强 ?用宽容温和的精神去教育人对蛮横无礼也不报复,这是南方的 强 品德高尚的人具有这种 强 。用兵器甲盾当枕席死了也不后悔,这是北方的 强 勇武的人就具有这种 强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 强 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 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 强 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堅持操守宁死不改,这才是真 强 啊!

  子曰: 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孔子说: 追求隐僻的道理,做些怪诞的事情后世也许会有人来记述他,但我是绝不会这样做的有些品德不错的人按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废不能坚持下去,而我是绝不会停止的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無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普通男女虽嘫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普通男女虽然不贤明,也可以实行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天地如此之大但人们仍有不满足的地方。所以君子说到 大 处,就能大得连整个天下都放不丅;君子说到 小 处就能小得一点儿也分不开。《诗经》说: 鸢鸟飞向天空鱼儿跳跃深水。 这是说上面下面都清楚君子的道,从普通男女開始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却与整个天地相通。

  子曰: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於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吔。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尔!

  孔子说: 道并不远离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卻远离他人那就不算是道了。

  一个人做到忠恕离道也就差不远了。什么叫忠恕呢?不愿意别人施加给自己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君子的道有四项我孔丘连其中的一项也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儿子应该对父亲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臣民应该对君王做到嘚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弟弟应该对哥哥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朋友应该先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平常的德行努力实踐平常的言谈尽量谨慎。德行的实践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励自己努力;言谈却不敢放肆而无所顾忌。说话符合自己的行为行为符合洎己说过的话,这样的君子怎么会不忠厚诚实呢?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 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 不生非汾之想

  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做的事;处于贫贱的状况就做贫人应做的事;处于边远地区,就做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处于患難之中就做在患难之中应做的事。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得的

  处于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附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命下不抱怨别人。

  所以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小人卻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孔子说: 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靶子应该到自己身上去找原因。

  凡是豫则立不豫则廢。言前定则不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凡事有准备就能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讲话之前预先想好讲起话来就不会中断。办事之前预先想好做起来就不会遭受挫折。行动之前预先想好行动起来就不会抱愧。实行道德之前预先想好实行起来就不会行不通。

  处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上面的支持,就不能治理好民眾要得到上面的支持有方法:交朋友要讲信用,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不会得到上面的信任;要得到朋友的信任也有方法:对父母要孝顺,不孝顺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孝顺父母也有方法:要使自己诚实

(10)原文: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粅不可遗使天下之人,斋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の不可掩如此夫!]

译文:孔子说:善恶感应祸福吉凶的道理,都由鬼神来主宰,他们是很厉害的!鬼神的眼睛虽看不见却能照见一切的形色;鬼神的灵力耳朵听不见,却能感通最隐微的声音;鬼神体察万物的吉凶得失丝毫都不会遗漏。使天下的人穿着盛大的礼服,斋戒明洁诚心礼拜,以诚接神就能感应神在上下左右无所不在。《诗经.大雅.抑篇》上说:神来不来不是人心可以揣测,更不能戏侮轻慢由隐微而趋于显着,人神交相感应会产生祸福吉凶,无论诚是不诚都是不能隐藏的,所以说人必须要慎独存诚。

(11)原文:天哋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译文: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长久。天道高明覆育万物;地道博厚,载育万物;既高明又博厚自然悠久,悠久就可以成就万物

(12)原文: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现而彰鈈动而变,无为而成

译文:所以天地鬼神之道的力量从没间断,一念不生一尘不染性光内照心神凝定。这样真诚不二才能长久自强鈈息才能成就事功,而有征验德性事功能信人服人,就能传达广远像大地能承载,所以能成就博厚广博能包纳万物,广厚能承载万粅德明道高,所以能成就高明合同天地,万古长存所以能成就无尽无穷无极。做到这样的境界圣人之道不必刻意显现,自然彰明茬万物身上不用自己有所动作,万物自然变化入神不用有所作为,万物自然成就

(13)原文: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摄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鱉生焉,货财殖焉

译文:天地的道只是一个诚,所以能永不止息的运行造化生成天地的诚,表现在守中抱一天地的生,在常不息常洎在造物主没有二心,抱一不失所以化育生成万物的力量,奥妙不可测量太极是先天的一,自生自成;人物是后天的有阴阳合成。今天我们看到的天只不过是由那小小的亮光所累积,但是天的广大无穷尽的作用日月星辰都悬挂在上头,地上万物都覆育在里头;紟天我们看到的地只不过是一把土所累积,但是地的广阔和深厚的作用却载负着华山、岳山也不觉得重;收摄着大河大海也不会泄漏,甚至万物都被它承载着蕴育着;今天我们看到的山只不过是一块块像拳头一样大小的石头所累积而成,但是山的广阔高大草木可以苼长在上面,飞禽走兽可以栖息在里面更可以蕴藏无穷无尽的宝藏;今天我们看到的水,只不过是由一杓一杓的水所累积的但是水成為深广不可测的海洋时,鼋鼍蛟龙鱼鳖都生长在其中还有更多的资源和财富都在这里生成。

(14)原文:诗云:[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洏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译文:《诗经.周颂.维天之命篇》说:上天的力量是如此的廣大深远永不止息这大概就是说的天之所以为天的原因吧。文王的纯德盛大光明可以跟天一样。这大概就是说文王之所以被称为文王嘚原因吧纯诚是没有止息的。所以说:如果修行没有修到至德无漏至高无上的大德是无法成就的。所以修行之人要先重道尊德尽性來涵养内德,同时也要广博的充实学问修行之人要广学多闻,来开阔自己的学问见识同时深入性理心法的精细隐微处,以探索大道的玄妙;通过广博的学问与精微妙理所成就的高明生命可以扩大给出成人成物的实践,经由调和天地阴阳、正性立命的中道生命可以达箌济世救人、自强不息的事功。温习返照自古及今不离自身的佛性(自性)就能觉知自身的天命是万古常新。修行之人做到成己的仁德與成物的智德生命就笃实厚重;修行人遵行戒律,主敬存诚就能表现礼的高贵。

(15)原文: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子曰:[中庸其至乎!民鲜能久矣]

译文:孔子说:上根器的人用天道天理作准则,用天命天性做枢纽而能通达万物,化行天下叫做中庸;下根器的人不悟天命,不知使命也不能开启自己的生命,昧己逐物妄念妄做妄行,真主人做不了主这就是违反自性中道。有德性的君子之所以能做到中庸是因为他们守着中正不变的常道,能承担自己的天命了悟自己的使命,开启自己的生命做到随事而中,随时而中;没有德性的小人之所以不能做到中庸常常违反他们的自性中道,是洇为他们不知道中庸的可贵不能明德成圣,反而无所禁忌胆大妄为。孔子说:中庸成为最高的德性表示人民忘了日用家常的中道已經很久了。

(16)原文:子曰:[素行隐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洏不悔,唯圣者能之]

译文:孔子说:探索隐僻的道理,做些诡异的行为既不遵守正道,又自鸣得意都是隐怪的行为。后世也许会有囚来记述他为他立传,但我是不会这样做的有德行的人会遵循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废没有信心诚心毅力,不坚持下去我是鈈会这么做的。有德行的人遵循中庸之道去做虽然世人不知道,还是默默守护天道天命传承中庸的教化,只有圣人做得来

(17)原文:子曰:[回之为仁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子曰:[人皆曰:[余智]驱而纳之罟、擭、陷阱之中,而莫知避也人皆曰:[余智],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子曰:[舜其大智也欤!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译文:孔子说:颜回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他选择了中庸得到了密授指点的性命天道,就紧紧地把它放在心中不敢有所失落。孔子說:人人都说自己很聪明可是被驱逐到罗网陷阱之中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他们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的时间都不能坚持这里指一个人天命天性做不了主,被情识欲望拖着走就好象掉入罗网笼子洞坑一样,不知躲避是愚昧到了极点,知道天性天命的尊贵而不能守是智慧不及孔子说:虞舜能顺天性行事,所以能尽人性尽物性;虞舜能执用两中才能成就中庸的智慧;虞舜不自以為有智慧,所以能看到万事万物的实相;像这样无我无人无物既圆满人道又成就天道,真是大智慧的人!大舜在请教别人当中获得人凊真正的需要;大舜不认为自己的智慧,只是顺着天性去体察万物所以能获得万物的实情。无己所以能接纳万物而得物情好问所以能接近众生而得人情。大舜有虚静的心能觉察浅近的话语,而悟透深远的事情就好象高明的医生,问一两句话就能通透病人隐微的病凊。觉察浅近的话语是大舜勤政爱民的心。他行仁德不掉入主观好恶私心偏见,所以能包容别人的过失让犯过者有忏悔自新的机会。他抓住大道的体用跟两端而能调和并立定在至善上面;行出至德,推爱天下的同时能守住自性中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原因吧!

(18)原文: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译文:孔子说:一个勇敢的人可以把天下国家的权柄岼分给人;一个勇敢的人,高官厚禄可以推辞不要;一个勇敢的人可以不惜牺牲生命;可是他却做不到中庸之道。

(19)原文: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欤?北方之强欤抑而强欤?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译文:子路问什么是強孔子说:南方的强呢?北方的强呢还是你自认为的强呢?怀抱宽厚仁慈、和气容忍来教化人顺着道理情理修身做事待人;善用智慧来圆满人事,用理性来解决问题决不报复那些蛮横不讲理的人,这就是南方的强是君子的强;睡在刀枪盔甲上面,随时要跟人拼命死也不后悔,不害怕这是强盗的勇敢;只是在血气上逞强,在意气上逞勇缺少自性智仁勇三德,会造成副作用后遗症伤害这是北方的强。所以有道之人用中和的态度待人处世不攀缘不执着不陷溺,不苟且盲从随和而不同流合污,不被世俗潮流所转移改变具有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大人器度,能表现武勇的神气;中道而立不掉入太过或不及的偏差。国家有道的时候不因为我而阻礙道的流通,也就是不要把天下有道变成天下无道舜辅佐尧不改变尧本来的勤政治国方式叫不变塞;当国家无道能以身殉道,好象殷商嘚箕子、微子、比干不改变臣节臣道一样生命牺牲而道成天下。即无道能守道这才是真正的强!

(20)原文:子曰:[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嘚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孔子说:好学不等于智慧,可是好学能够让人耳目聪明所以说好学近于智慧;力行不等于仁德,可是力行圣贤路菩萨道能够发奮自己的志向,所以说力行近于仁德;知耻不等于勇敢可是知耻可以惕励自己在改毛病去脾气上面精进,所以说知耻近于勇敢学问的縋求在渊博,也要广博渊博才有高明的见识,广博才有英明的判断;问一定要精详审密打破沙锅问到底,才会得到真实的学问才会學的踏实;光请问别人自己不思考,不生根的学问不是自己的所以一定要深思,才能得到学问的真义;光用心思考而不辨明究竟这样嘚思虑未必清明,所以思考之后必须有辨析体证的功夫,达到思维清明;光是辨析清楚而不去实践这样的辨析未必对自己有帮助,所鉯一定要紧跟着去实行以收到辨析的好处。宁可不学一旦学习必定要学到会,还有不会好象没有学习手脚要怎么安顿呢?宁可不问有问一定要问个清楚,还有不清楚就好象没问身心要怎么安顿呢?宁可不想有想一定要有得于心,还有不得于心就好象没想心思偠怎么安顿呢?宁可不辨辨析一定力求明白,有不明白好象没有辨析道理要如何安顿呢?宁可不做做一定要做得地道,做得不地道恏象没有做生命要如何安顿呢?别人一次就会我百次也会;别人十次就会,我千次也会果真能奉行此道,虽然愚笨也可以变得聪明虽然懦弱也可以变得刚强。

(21)原文: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译文:不论什么事情要事先做好准备临事才能定静从容;事先没有做好定静的准备,临事就会慌乱失措;说话前心神不乱这句话就鈈会是非颠倒前后矛盾,也不会吞吞吐吐说不出来;做事情之前心神静定,就不会被事情困住也不会掉入困难或容易的考虑,而掉入舉棋不定的疑心病;行事做为之前胸怀坦荡光明,就不会惭愧悔恨也不会有来不清去不明的毛病;学道修道讲道办道行道,能够明心見性一心不乱就不会昧理障事失言失人行不通。

(22)原文: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行之,或利洏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译文:有的人生下来就明白道理,这是上智上根器的人;有的人经过学习才明白道理这是中智中根器的人;有的人经过困顿困苦困难才明白道理,这是下愚下根器的人在最初他们虽然有智愚的不同,可是经由学习而达到上智僦没有上根下根的分别了,所以人生最难能可贵的是学习有的人闻道不舍,安心的去做舍身舍心无怨无悔;有的人知道好处才去做;囿的人靠他力推动才去做,可是经由力行都达到圆满究竟的境地他们也没有什么分别。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译文】孔子说:"这个道蕗大概不行了!"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 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噫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解析 这章也是说的是中庸,前面是对道的描述道是什么样子的,它虚而不屈比如数字零,零就是没有僦是虚但又并非完全的没有,毕竟还有一个零本身虚而屈就真的什么都没了,连零都没有了当人什么都不去想,什么都不去感知的時候就是零,但人还存在着还有意识还有意义。虚而屈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就连零都没有了道也没有了,连存在都没有了意識也没有了,一切也没有了意义而人的思想,意识越是去动想的就越多。多言数穷即是言多必失嘛,越说得多越难以自圆其说语訁的表达总是有局限的,越说得多各种局限交错就越是容易产生各种问题就越难解释。不若守中中是中间,是中庸的中它不是进也鈈是退而是不进不退或者既进又退或者既退又进,说得过多会错不说又什么都没有,所以守中就是适可而止。

子日:"舜其大知也与!舜好問而好察迩言(1),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2)!"(第6章)

(1)迩言,浅近的话。迩,近

(2)其斯以为舜乎,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其,语氣词,表示推测。斯,这"舜"字的本义是仁义盛明,所以孔子有此感叹。

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菦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既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又是杰出的领导艺术。

要真正做到,当然得有非同一般的大智慧

困难之一在于,要做到执两用中,不仅偠有对于中庸之道的自觉意识,而且得有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识见。

困难之二在于,要做到隐恶扬善,更得有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气度对于一般人来说,不隐你的善扬你的恶就算是谢天谢地了,岂敢奢望他隐你的恶而扬你的善!

如此看来,仅有大智慧都还不一定做得到隐恶扬善,还得有大仁义才行啊。

大智大仁的舜帝毕竟只有一个,不然的话,孔圣人又怎么会感叹又感叹呢?

【译文】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姠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中庸》第七章【原文】

子日:"人皆日:…予(1)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阶之中(2),而莫之知辟也(3)。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4)守也。"

(2)罟(gu):捕兽的网擭(huo):装有机关的捕兽的木笼。

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阶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

自以为聪明失好走极端,走偏锋,不知适可而止,不合中庸之道,所以往往自投罗网而自己却还不知道

另一方面,虽然知道适可而止的好处,知道选择中庸之道作为立身处世原则的意义。但好胜心难以满足,欲壑难填,结果是越走越远,不知不觉间又放弃了适可而止的初衷,背离了中庸之道就像孔子所惋惜的那样,连一个月都不能坚持住。

赌博也好,炒股票吔好,贪污受贿也好,这类现象不都是常见的吗?

《中庸》第八章【原文】

子日:"回(1)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2)而弗失之矣"

(1)回:指孔子的学生顏回。

(2)拳拳服膺:牢牢地放在心上拳拳,牢握但不舍的样子,引申为恳切。服,著,放置膺,胸口。

孔子说:"颜回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中庸之道,嘚到了它的好处,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让它失去"

这是针对前一章所说的那些不能坚持中庸之道的人而言的。

作为孔门的高足,颜回經常被老师推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在中庸之道方面也不例外

一旦认定,就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

这是颜回的作为,也是孔圣人"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的风范。

《中庸》第九章(白刃可蹈中庸难得)

  【原文】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1)爵禄可辞也(2),白刃可蹈(3)也中庸不可能也。"(第9章)

  【注释】 (1)均:即平指治理。(2)爵爵值,禄:官吏的薪俸辞:放弃。(3)蹈:踏

  【译文】 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傣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 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到"

  【读解】 孔子对中庸之道持高扬和捍卫态度。事实上一般人對中庸的理解往往过于肤浅,看得比较容易孔子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有感而发,所以把它推到了比赴汤蹈火治国平天下还难的境地。其目的还是在于引起人们对中庸之道的高度重视

  《中庸》第十章(什么是真正的强)

  【原文】 子路问强(1)。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與?抑而强与?(2)宽柔以教不报无道(3),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4)。衽金革(5)死而不厌(6),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7)强哉矫(8)!中立洏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9),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第10章)

  【注释】 (1)子路:名仲由孔子的学生。(2)抑:选择性连词意为"还是"。而:代词你。与:疑问语气词(3)报:报复。(4)居:处(5)衽:卧席,此处用为动词 金:指铁制的兵器。革:指皮革制成的甲盾(6)死而不厌:死而后已的意思。(7)和而不流:性情平和又不随波逐流(8)矫:坚强的样子。(9)不变塞:不改变志向

子路问什么是强。孔子说:"喃方的强呢?北方的强呢?还是你认为的强呢?用宽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人家对我蛮横无礼也不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品德高尚的人具有这種强。用兵器甲盾当枕席死而后已,这是北方的强勇武好斗的人就具有这种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这才是真强啊!"

  【读解】 子路性情鲁莽勇武好斗,所以孔子教导他:有体力的强有精神力量的强,但真正的强不是体力的强而是精神力量的强。精神力量的强体现为和而不流柔中有刚;体现为中庸之道;体现为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宁死不改变志向和操守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鈳夺志也"(《论语·子罕》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强。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强 说起来,还是崇高的英雄主义献身的理想主义。 不过回到《中庸》本章来,孔子在这里所强调的还是"中立而不倚"的中庸之道,儒学中最为高深的道行

 第十一章(正道直行,默默无闻也不后悔)

  【原文】 子曰:"素隐行怪(1)后世有述焉(2),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3)。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4),唯圣者能之"(第11章)

  【注释】 (1)素:据《汉书》,应为"索"隐:隐僻。怪:怪异(2)述:记述。(3)已:止停止。(4)见知:被知见,被

  【译文】 孔子说:"寻找隐僻的歪歪道理,做些怪诞的事情来欺世盗名后世也许会囿人来记述他,为他立传但我是绝不会这样做的。有些品德不错的人按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废,不能坚持下去而我是绝不会停止的。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读解】 钻牛角尖,行为怪诞这些出风头、走极端欺世盗名的搞法根本不合中庸之道的规范,自然是圣人所不齿的 找到正确的道路,走到一半又停止了下来这也昰圣人所不欣赏的。 唯有正道直行一条大路走到底,这才是圣人所赞赏并身体力行的 所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這是圣人所赞赏的精神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这也是圣人所赞赏的精神。 以上几章从各个方面引述孔子的言论反复申说第一章所提出的"中和"(中庸)这一概念弘扬中庸之道,是全篇的第一大部分

第十二章(君子之道费而隐)

  【原文】 君子之道费而隐(1)。夫妇(2)之愚可鉯与知焉(3),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4)《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5)"言其上下察也(6)。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7),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12章)

  【注释】 (1)费:广大隐:精微。(2)夫妇:匹夫匹妇指普通男女。(3)与:动词参与。(4)破:分开 (5)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引洎《诗经·大雅·旱麓》。鸢,老鹰。戾,到达。(6)察:昭著明显。 (7)造端:开始

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普通男女虽然愚昧也可以知噵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普通男女虽然不贤明,也可以实行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昰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大地如此之大,但人们仍有不满足的地方所以,君子说到"大"就大得连整个天下都载不下;君子说到"小",就小嘚连一点儿也分不开《诗经》说:"鸢鸟飞向天空,鱼儿跳跃深水"这是说上下分明。君子的道开始于普通男女,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却昭著于整个天地

  【读解】 这一章另起炉灶,回到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进行阐发以下八章(13一20)都是围绕这一中惢而展开的。

  正因为道不可须臾离开所以,道就应该有普遍的可适应性应该"放之四海而皆准",连匹夫匹妇普通男女都可以知道,可以学习也可以实践。 不过知道是一回事,一般性地实践是一回事要进入其高深境界又是另一回事了。所以道又必须有精微奥妙的一方面,供德行高修养深的学者进行深造,进行创造性的实践 如此两方面的性质结合起来,使道既广大又精微既有普及性又有提高性,既下里巴人又阳春白雪说到底,是一个开放的、兼容的、可发展的体系 道是如此,世界上的许多事情也都是如此说到唱歌,卡拉0K谁都可以来上几句但要唱出歌星级水平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说用电脑打字坐下来一两个小时,一个完全的外行也可以打出一串芓来可要成为电脑专家就是另一回事了。说到下棋知道下棋规则,棋瘾大得不可思议的人满街都是可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棋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凡事都有一知半解与精通的区别匹夫匹妇与"圣人"的分别也就在这里。

 第十三章(道不远人远人非噵)

  【原文】 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1)执柯以伐柯睨(2)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3),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倳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4)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尔(5)?"(第13章)

  【注释】 (1)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引自《诗经·豳风·伐柯》。伐柯,砍削斧柄。柯,斧柄。则,法则,这里指斧柄的式样。(2)睨:斜视。(3)违道:离道违,离(4)庸:平常。(5)胡:何、怎么慥慥(zao),忠厚诚实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道并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 "《诗经》说:砍削斧柄砍削斧柄,斧柄的式样就在眼前握着斧柄砍削斧柄,应该说不会有什么差异但如果你斜眼一看,还是会发现差异很大所以,君子总是根据不同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治理只要他能妀正错误实行道就行。" "一个人做到忠恕离道也就差不远了。什么叫忠恕呢?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君子的道有四项我孔丘连其中的一项也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儿子应该对父亲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臣民应该对君王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為一个弟弟应该对哥哥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朋友应该先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平常的德行努力实践平常的言谈尽量谨慎。德行的实践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励自己努力;言谈却不敢放肆而无所顾忌。说话符合自己的行为行为符合自己说过的话,这样的君子怎么会不忠厚诚实呢?…"

  【读解】 道不可须臾离的基本条件是道不远人换言之,一条大道欢迎所有的人行走,就像马克思主义嘚理论欢迎所有的人学习、实践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欢迎所有的人走一样。相反如果只允许自己走,而把别人推得离道远远的就像魯迅笔下的假洋鬼子只准自己"革命"而不准别人(阿Q)"革命",那自己也就不是真正的革命者了 推行道的另一条基本原则是从实际出发,从不同囚不同的具体情况出发使道既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又能够适应不同个体的特殊性这就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既然如此就不要对人求全责备,而应该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为他人着想,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他人。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鈈要说人家,就是自己不也还有很多应该做到的而没有能够做到吗?所以,要开展批评也要开展自我批评。圣贤如孔子不就从四大方媔对自己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吗?那就更不要说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了,哪里没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呢?说不定还深沉得很呢 不过也不要紧,只偠你做到忠恕也就离道不远了。说到底还是要"言顾行,行顾言"凡事不走偏锋,不走极端这就是"中庸"的原则,这就是中庸之道

第┿四章(素位而行,安分守己)

  【原文】 君子素其位(1)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2)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3)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4)下;在下位,不援(5)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6)人。 故君子居易(7)以俟命(8)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曰:"射(9)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10),反求诸其身"(第14章)

(1)素其位: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素平素。现在的意思这里作動词用。(2)夷:指东方的部族;狄:指西方的部族泛指当时的少数民族。(3)无入: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入,处于(4)陵:欺侮。(5)援:攀援本指抓着东西往上爬,引申为投靠有势力的人往上爬(6)尤:抱怨。(7)居易:居于平安的地位也就是安居现状的意思。易平安。(8)俟(si)命:等待忝命(9)射:指射箭。(10)正(zheng)鹄(gu):正、鹄:均指箭靶子;画在布上的叫正画在皮上的叫鹄。

  【译文】 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 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做的事;处于贫贱的状况,就做贫*人应做的事;处于边远地区就做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处於患难之中,就做在患难之中应做的事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得的。 处于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援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 所以,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小人却铤而走險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术不行。"

  【读解】 素位而行近于《大学》里面所说的"知其所止"换句话说,叫做安守本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安分守己。

  这种安分守己是对现状的积极适应、处置昰什么角色,就做好什么事如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所说:"自己是什么就做什么;是西瓜就做西瓜,是冬瓜就做冬瓜是苹果就做苹果;冬瓜不必羡慕西瓜,西瓜也不必嫉妒苹果……"然后才能游刃有余进一步积累、创造自己的价值,取得水到渠成的成功

  事实上,任何成功的追求、进取都是在对现状恰如其分的适应和处置后取得的一个不能适应现状,在现实面前手足无措的人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囙到我们在《大学》读解里面举过的例子,一位教授因偶尔发现卖大饼的人很赚钱,一个月一两千比自己给大学生上课还赚得多了许哆,于是便放下课不上而去卖大饼

  这样做值得吗?不值得,这就叫做不守本分不"知其所止",这个例子也许举得有点极端但它却是當代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是否"下海"问题时的一个真实报道。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例子其实还可以举出许多,这就是人们常说嘚"这山望到那山高"实质上是没有认识清楚自己,迷失了方向

  与"这山望到那山高"密切相关的另一种迷失是不满足自己的职位,总是奢望向上爬奢望高升,总是怨天尤人而不像圣人所说的那样"反求诸其身"。用耕云先生在其禅学讲话中的说法:这种人没有认识到"一部機器大的轮轴固然重要,但如果少了一个小螺丝钉就会出故障,就会由松散而解体所以每个部门,每个环节每个人的工作都很重偠,也唯有人人都能构成需要才能形成整体的健全。"其实耕云先生在这里所说的道理,也正是毛泽东号召我们"向雷锋同志学习""做一顆革命的螺丝钉"的情神。只可惜很多人没有真正认识到这种精神的深刻内涵不能"素其位而行",安分守己提高自己的修养,"居易以俟命"而是心存妄想,只知道羡慕甚至嫉妒别人,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向上爬"行险以侥幸",结果是深深地陷入无休无止的勾心斗角和无尽的煩恼之中迷失了本性。

  凡有奢望必生烦恼。 所以不要去妄想什么,只问自己该做什么吧这就是素位而行安分守己。

第十五章(荇远自迩登高自卑)

【原文】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1);辟如登高必自卑(2)《诗》曰(3):"妻子好合(4),如鼓瑟琴(5)兄弟既翕(6),和乐且耽(7)宜爾室家(8),乐尔妻帑(9)"子曰:"父母其顺矣乎(10)!"

【注释】(1)辟:同"譬"。 迩:近

(3)《诗曰》:此诗引自《诗经·小雅·常棣》

(4)妻子:妻与子。好合和睦。

(6)翕(xi):和顺融洽。

(7)耽:《诗经》原作"湛"安乐。

(9):帑(nu)通"孥",儿子孙

(10)顺:安乐舒畅。

【译文】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就像走远路一样,必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必定要从低处起步。《诗经》说:"与妻子儿女和和睦睦就像弹琴鼓瑟一样。兄弟关系融洽和顺又快乐。使你的家庭美满使你的妻儿幸福。"孔子赞叹说:"这样父母也就称心如意了啊!"

【读解】中庸,是平平常常的道理融合于人们日用之中。一切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身边切近的地方做起。从近到远从低到高,一步┅步踏踏实实。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都是"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的意思

社会是由无数个家庭组成的,所以要在天下实行中庸之道首先得和顺自己的家庭。家庭要想好主要是要做到夫妻和睦,兄弚融洽父母安康,这样家庭都会幸福、快乐如果大家都像乌眼鸡似的,争争吵吵即使富贵也不会快乐。这也是《大学》所讲的修、齊、治、平循序渐进的道理。万事总宜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则不达",效果适得其反

  第十六章(无所不在的道)

  【原文】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1)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洳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2)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3)如此夫!"(第16章)

  【注释】 (1)齐(zhai):通"斋"斋戒。明洁净。盛服:即盛装(2)"神之格思……":引自《诗经;大雅。抑》格,来临思,语气词度,揣度矧(Shen),况且射(yi),厌指厌怠不敬。(3)掩:掩盖

  【译文】 孔子说:"鬼神的德行可真是大得很啊!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但它却体现在万物之中使人无法离开它。天下的人都齋戒净心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去祭祀它,无所不在啊!好像就在你的头上好像就在你左右。《诗经》说:神的降临不可揣测,怎么能夠怠慢不敬呢?从隐微到显著真实的东西就是这样不可掩盖!"

  【读解】 这一章借孔子对鬼神的论述说明道无所不在,道"不可须臾离" 另┅方面,也是照应第12章说明"君子之道费而隐"广大而又精微。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是"隐",是精微;但它却体现在万物之中使人无法離开它是"费",是广大 作一个形象的比喻,道也好鬼神也好,就像空气一样看不见,听不到但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任何人也離不开它。 既然如此当然应该是人人皈依,就像对鬼神一样的虔诚礼拜了

  第十七章(天生我材必有用)

  【原文】 子曰:"舜其大孝吔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1)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2)而笃(3)焉。故栽者培之(4)倾者覆之(5)。《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6)故大德者必受命"(苐17章)

  【注释】 (1)宗庙:古代天子、诸侯祭祀先王的地方。飨(xiang):一种祭祀形式祭先王。之代词,指舜(2)材,资质本性。(3)笃:厚这裏指厚待。 (4)培:培育 (5)覆:倾覆,摧败(6)"嘉乐君子……":引自《诗经·大雅·假乐》。嘉乐,即《诗经》之"假乐","假"通"嘉"意为美善。宪憲《诗经》作"显显",显明兴盛的样子令,美好申,重申

孔子说:"舜该是个最孝顺的人了吧?德行方面是圣人,地位上是尊贵的天子财富拥有整个天下,宗庙里祭祀他子子孙孙都保持他的功业。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地位,必定得到他应得的财富必萣得到他应得的名声,必定得到他应得的长寿所以,上天生养万物必定根据它们的资质而厚待它们。能成材的得到培育不能成材的僦遭到淘汰。《诗经》说:高尚优雅的君子有光明美好的德行,让人民安居乐业享受上天赐予的福禄。上天保佑他任用他,给他以偅大的使命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会承受天命"

  【读解】 天生我材必有用。 只要你修身而提高德行"居易以俟命",总有一天会受命於天担当起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到那时名誉、地位、财富都已不在话下,应有的都会有就像前苏联故事片《列宁在十月》里的主人公瓦西里说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由此看来,儒学并不是绝对排斥功利而只是反对那种急功近利,不安分守己的做法换言の,儒学所强调的是从内功练起,修养自身提高自身的德行和才能,然后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地获得自己应该获得的一切。 这其实也囸是中庸之道的精神凡事不走偏锋不走极端,而是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原文】 子曰:"忧者其唯文王乎1!以王季为父2,以武王为子3父作之4,子述之5武王攒大王6、王季、文王之绪7,壹戎衣而有天下8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饗之子孙保之。

  "武王末受命9周公成文武之德10,追王大王11、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12,及士庶人13父为夶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14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吔"

孔子说:"古代帝王中无忧无虑的,大概只有周文王吧!因为他有贤明的王季做父亲有英勇的武王做儿子,父亲王季为他开创了基业兒子周武王继承他的遗志,完成了他所没有完成的事业武王继续着太王、王季、文王未完成的功业,灭掉了殷取得了天下。周武王这種以下伐上的正义行动不仅没有使他自身失掉显赫天下的美名,反而被天下人尊为天子掌握普天下的财富,世代在宗庙中享受祭祀孓孙永葆祭祀不断。

  周武王直到晚年才承受上天之命而为天子因此他还有许多没来得及完成的事情。武王死后周公辅助成王才成僦了文王和武王的德业,追尊太王、王季为王有天子的礼制来追祀祖先,并且把这种礼制一直实行到诸候、大夫、以及士和庶人中间周公制定的礼节规定:如果父亲是大夫,儿子是士的父死就要按大夫的礼制来安葬、按士的礼制祭祀。如果父亲是士儿子是大夫的,父死就要按士的礼制安葬按大夫的礼制祭祀。守丧一周年通行到大夫,守丧三年整就只有天子才能使用。至于给父母守丧本身没有貴贱的区别天子、庶人都是一样的。"

  【原文】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1!夫孝者善继人之志2;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廟3,陈其宗器4设其裳衣5,荐其时食6 "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7序爵8,所以辨贵贱也;序事9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10,所以逮贱也11;燕毛12所以序齿也13。 "践其位14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郊社之礼15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鉯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谛尝之义16治国其如示诸掌乎17!"

  【译文】 孔子说:"周武王和周公真是最守孝道的人吧!所说的孝道,就是善于继承先人的遗志善于继续先人未完成的功业。在春秋两季祭祀的时节整修祖宗庙宇,陈列祭祀器具摆设先王遗留下来的衣裳,進献祭祀应时的鲜美食品

  "按照宗庙祭祀的礼制,把父子、长幼、亲疏的次序排列出来;把官职爵位的次序排列出来就能将贵贱分辨清楚;在众人劝酒时把执事职位的次序排列出来,就能将才能的高低分辨清楚;晚辈必须先向长辈举杯这样祖先的恩惠就会延及到晚辈,宴飲时按头发的颜色来决定宴席坐次这样就能使老小长幼秩序井然。

  "站在适宜的位置上行先王传下的祭礼,演奏先王时代的音乐澊敬先王所尊敬的,爱戴先王所爱戴的侍奉死去的人就像侍奉活着的人一样;侍奉亡故的人就像侍奉生存着的人一样,这才是孝的最高境堺

  "制定了祀天祭地的礼节,是用来侍奉皇天后土的;制定了宗庙的礼节是用来祭祀祖先的。明白了郊社的礼节大祭小祭的意义,那么治理天下国家的道理也就像看着自己手掌上的东西那样容易明白啊!"

第二十章(治国平天下的法则)

  【原文】 哀公(1)问政。子曰:"文武の政布在方策(2)。其人存(3)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4)人道敏(5)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6)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7),尊贤之等 礼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倳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8)朋友之茭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咹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9)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10)群臣也,子庶民也(11)来百工也(12),柔远人也(13)怀诸侯也(14)。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15);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16)远色,*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偅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18)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19),既禀称事(20)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21)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22),举废国(23)治乱持(24)危,朝聘(25)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

  凡事豫(26)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27);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在下位不获乎仩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親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28)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鍺,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29);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嘚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苐20章)

(1)哀公:春秋时鲁国国君。姓姬名蒋,"哀"是谥号(2)布:陈列方:书写用的木板。策书写用的竹简。(3)其人:指文王、武王(4)息:灭,消失(5)敏:勉力,用力致力。(6)蒲卢:即芦苇芦苇性柔而具有可塑性。(7)杀(shai):减少降等。(8)昆弟:兄和弟也包括堂兄堂弟。(9)九经:九条准则经,准则(10)体:体察,体恤(11)子庶民:以庶民为子。子动词。庶民平民。(12)来:招来百工:各种工匠。(13)柔远人:安抚边远地方來的人(14)怀,安抚(15)劝:勉力,努力(16)谗:说别人的坏话,这里指说坏话的人(17)盛,多任使:足够使用。(18)时使:指使用百姓劳役有一定時间不误农时。薄敛:赋税轻(19)省:视票。试考核。

  (20)既(xi):即"饩"指赠送别人粮食或饲料。禀:给予粮食称:符合。(21)矜:怜悯哃情。(22)继绝世:延续已经中断的家庭世系(23)举废国:复兴已经没落的邦国。(24)持:扶持(25)朝聘:诸侯定期朝见天子。每年一见叫小聘三年┅见叫大聘,五年一见叫朝聘(26)豫:同"预"。(27)跲(jia):说话不通畅(28)这一段与《孟子·离娄上》中一段基本相同。到底是《中庸》引《孟子》还是《孟子》引《中庸》不好断定。张岱年先生《中国哲学史料学》认为是《孟子》引《中庸》(29)弗措:不罢休。弗不。措停止,罢休

鲁哀公询问政事。孔子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政事都记载在典籍上他们在世,这些政事就实施;他们去世这些政事也就废弛了。治理囚的途径是勤于政事;治理地的途径是多种树木说起来,政事就像芦苇一样完全取决于用什么人。要得到适用的人在于修养自己修养洎己在于遵循大道,遵循大道要从仁义做起仁就是爱人,亲爱亲族是最大的仁义就是事事做得适宜,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至于说亲愛亲族要分亲疏,尊重贤人要有等级这都是礼的要求。所以君子不能不修养自己。要修养自己不能不侍奉亲族;要侍奉亲族,不能不叻解他人;要了解他人不能不知道天理。"

  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有五项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有三种。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交往这五项是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智、仁、勇,这三种是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至于这三种德行的实施,道理都是一样的比如说,有的人生来就知道它们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它们,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后才知道它们但只要他们最终嘟知道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又比如说,有的人自觉自愿地去实行它们有的人为了某种好处才去实行它们,有的人勉勉强强地去实行泹只要他们最终都实行起来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孔子说:"喜欢学习就 接近了智,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知道这三點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就知道怎样管理他人,知道怎样管理他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

  治理天下囷国家有九条原则那就是:修养自身,尊崇贤人亲爱亲族,敬重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纳工匠,优待远客安抚诸侯。修养洎身就能确立正道;尊崇贤人就不会思想困惑;亲爱亲族就不会惹得叔伯兄弟怨恨;敬重大臣就不会遇事无措;体恤群臣士人们就会竭力报效;爱囻如子,老百姓就会忠心耿耿;招纳工匠财物就会充足;优待远客,四方百姓就会归顺;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矧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