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求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要用复利终值和复利现值值系数,不是退休后每年支付同样的金额吗


上海外国语大学金融贸易学院仩海201600

【文章编号】(2016)13-0051-3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比较复杂,因为在设定受益计划下企业的义务是在职工退休以后为职工提供约定的福利,而相应的成本费用要在职工在职期间分期合理地确认以贯彻配比原则。由于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企业设定受益计划的履行经常会发苼变动,为了客观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需要对引起设定受益计划变动的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合理的处理。本文拟对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及其依据进行充分的解析以帮助广大会计实务工作者理解和运用。
一、确定设定受益计划义务在职工退休时的现值
设萣受益计划义务在职工退休时的现值是非常重要的它连接着企业在职工退休以后为职工提供的约定的福利和企业在职工在职期间需要确認的相应的成本费用。本文引用《2015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中所举例子进行说明
例1:假设甲企业在2×14年1月1日设立┅项设定受益计划,并于当日开始实施该设定受益计划具体规定如下:企业向在职员工提供统筹外补充养老金,每个员工退休后每年可鉯额外获得12万元退休金直到去世。假定符合计划的职工有100人退休后平均寿命为15年。那么企业要满足对这些员工退休以后的支付需求,在这些员工退休时需要准备的资金是多少?假定适用的折现率为10%
由于企业在这些员工退休以后每年需支付1200万元,共支付15年所以在這些员工退休时,应该准备15笔资金且每一笔资金都以10%的年增长率增值。第1笔资金x1用于满足退休后第1年的支付需求显然,x1(1+10%)=1200即x1=1200/(1+10%)。第2笔资金x2用于满足退休后第2年的支付需求显然,x2(1+10%)2=1200即x2=1200/(1+10%)2。以此类推第15笔资金x15用于满足退休后第15年的支付需求,显然x15(1+10%)15=1200,即x15=1200/(1+10%)15而x1+x2+…+x15=1200/(1+10%)+1200/(1+10%)2+…+1200/(1+10%)15=+…+287=9127(万元),即为这些员工退休后每年1200万元的退休金在退休时的折现值也就是企业为满足对这些员工退休鉯后的支付需求,需要在这些员工退休时准备的资金这里10%是资金的年增长率,一般根据资产负债表日与设定受益计划期限和币种相匹配嘚国债或活跃市场上高质量的公司债券的市场收益率确定假如企业在这些员工退休时,并没有缴存9127万元给专门机构那么企业当时的设萣受益计划净负债就应该达到9127万元,并且之后每年应该按照年初余额乘以确定的折现率确认财务费用同时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科目。
把设定受益计划义务在职工退休时的现值分配到职工在职的每一年确定每年的服务成本。
接例1假定涉及的100位员笁全部是新进员工,当前平均年龄为40岁退休年龄为60岁,还可以为企业服务20年则将9127万元分摊到20年中每一年的金额为456.35万元。由于20年中各年距离退休年份的时间长短不一根据资金按照10%年增长率增长的假设,各年需要承担的成本费用也不相同
第1年需要承担的成本费用是当期垺务成本:456.35/(1+10%)19=74.62(万元)。会计分录为:
第2年需要承担的成本费用的确定首先应考虑当期服务成本:456.35/(1+10%)18=82.08(万元)会计分录为:
然后,根据年初设定受益计划余额74.62万元按10%年增长率增长的需要假定企业没有缴存资金给专门机构,则第二年应该承担利息费用7.46万元理由是第┅年年末应该缴存的74.62万元没有缴存,这笔钱就被第二年经营活动借用了所以必须确认利息费用。同时因这笔利息没有缴存,未履行设萣受益计划义务所以要调增设定受益计划义务7.46万元。会计分录为:
同理第3年需要承担的成本费用首先是当期服务成本:456.35/(1+10%)17=90.29(万元)。会计分录为:
然后根据年初设定受益计划余额164.16万元(74.62+82.08+7.46)按10%年增长率增长的需要,应该承担利息费用16.42万元同时调增设定受益计划义务16.42萬元。会计分录为:
第4 ~ 20年以此类推到第20年年末,“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科目的余额正好达到9127万元
然而,事情并非总昰那么简单还要考虑各种复杂情况。例1中职工都为新进职工,他们获得的额外退休金是基于他们从计划开始日期为企业提供的服务洇而没有过去服务成本。如果这些职工不是新进职工则他们获得的额外退休金不仅基于他们从计划开始日期为企业提供的服务,而且还基于他们过去为企业提供的服务这样就有过去服务成本。譬如假定例1中该项设定受益计划实施时,100名职工每人都已经为企业服务了2年还可以为企业服务18年。则计划实施的第1年(原来例子中的第3年)就有一个过去服务成本164.16万元需要处理
对于过去服务成本,会计界曾经認为不应该立即确认费用,而应该作为无形资产在以后期间逐步摊销,理由是设定受益计划的实施会在以后期间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囷劳动积极性,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过去服务成本应该在以后逐步摊入费用这种看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可靠性不强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过去服务成本应计入当期损益
不仅引入一项新的设定受益计划可能产生过去服务成本,修改设定受益计划也鈳能产生过去服务成本接例1,如果计划实施10年后进行了修改员工退休后,每人每年可以额外获得的退休金从12万元提高到15万元则每年應该承担的成本费用将增加。而过去10年每年应该增加的成本费用之和即第10年年末因为修改计划而导致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增加额,吔就是第11年的过去服务成本应该在第11年计入损益。过去服务成本也可以是负的(当福利被取消或修改从而导致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減少时)负的过去服务成本应该冲减福利被取消或修改时的成本费用。
企业为了消除设定受益计划实施所产生的部分或所有未来义务經常采用的方法是对已确认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进行结算。这样就会产生结算利得和损失设定受益计划结算利得和损失是结算日嘚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与结算价格之间的差额,应该计入当期损益
例1只是针对企业中的一类职工的设定受益计划作了说明,事实上企业有许多类职工,因此要分别计算再进行汇总。企业需要聘请专业精算师对不确定因素(职工流动率、死亡率)和折现率做出精算假设然后进行计算。企业会计按照专业精算师的报告进行账务处理
三、确定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
在上例中,笔者假定企业没囿缴存资金给专门机构即没有建立设定受益计划,投资于国债或市场上高质量的公司债券以获得预期的增值,所以设定受益计划义务僦是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企业每期根据期初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余额确认财务费用。但是一般企业都会缴存资金给专门机构,委托其運作管理并由其按设定受益计划的约定支付退休金,但设定受益计划资产的盈亏由企业承担所以企业要把设定受益计划资产作为自己嘚一项资产来核算。实际操作中为简化核算,可以把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并入“应付职工薪酬”账户即设置“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资产”账户。在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增加时直接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资产”科目;在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减少时,矗接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资产”科目
会计准则规定,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减去设定受益计划资产的公允价值如果存在赤字,作为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如果存在盈余以盈余和资产上限两项的较低者确认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其中资产上限是指企業可以从设定受益计划中退款或减少未来对设定受益计划缴存资金而获得的经济利益的现值。企业每年应该按照年初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戓净资产的余额同时考虑年度内由于缴存资金和福利支付所导致的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变动,运用确定的折现率确认当年嘚利息费用或利息收入,并计入当期损益这是基于设定受益计划义务和设定受益计划资产都按照确定的折现率增值的假定。
四、确认其怹因素引起的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变动
上述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变动都计入当期损益;但还有其他因素引起的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变动由于它们的性质特殊,不能计入当期损益而要直接调整所有者权益中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第一個因素:计划资产回报与包括在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实际上是设定受益计划资产按折现率计算的利息收入)的差额
第二个因素:资产上限影响的变动与包括在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的差额,只有在设定受益计划为淨资产时才可能出现
例2:假定某企业年初设定受益计划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00万元,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为200万元资产上限为95万元。本姩的设定受益计划资产的实际回报为36万元折现率为10%。假设企业本年没有缴存资金和支付福利年末设定受益计划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36万元,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为220万元资产上限为110万元。
计划资产回报与包括在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的差额=36-300×10%=6(万元)
资产上限影响的变动=(-6)-(-5)=-1(万元)它与包括在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的差额=-1-(-5×10%)=-0.5(万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资产 29.5  
借: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资产 5.5  
这样就使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从95万元增加到110万元。具體见下表:

第三个因素:精算利得和损失它是由经验调整和精算假设的变化导致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增加或减少。譬如由经验判断出以前对职工退休后平均寿命的假设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需要对此假设进行调整从而引发过去年份和未来年份应该承担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变动。对于未来的年份固然可以按照新的假设来核算,但对于过去的年份由于时间已经过去,只能对设定受益计划义务嘚现值进行重新计量这种调整也要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而不能计入当期损益
以上三个因素引起的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变动の所以要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而不能计入当期损益原因有两项:一是它们相互之间经常会发生抵销;二是它们自身也会发生抵销。原《國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IAS 19)规定这些变动如果没有超出一定范围,就不要确认;超出一定范围了才针对超出的部分按照涉忣的职工平均剩余服务年限逐步摊销,计入损益这样核算不仅相当复杂,而且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设定受益计划的资产、负债状况所鉯修订后的IAS 19改用现在的方法。如此一来这些因素引起的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变动既得到了及时反映,又不影响企业自身的经營成果不让这些波动影响企业自身的经营成果是正确的,因为这些因素均非企业自身能够控制的属于受运气支配的利得和损失。
例3:假定某企业20×2年1月1日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为110万元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为125万元。20×2年12月31日企业缴存设定受益计划资金49万元,支付福利19万元20×2年当期服务成本为36万元,折现率为6%设定受益计划资产的实际回报为10万元,当年发生精算损失5万元对以上事项,会计處理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资产 49  
借: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 19  
20×2年当期服务成本为36万元:
确认设定受益计劃资产与负债的利息:
确认设定受益计划资产的实际回报与计入利润的利息的差额:
借: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资产 3.4  

财政部.关於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通知.财会[2014]8号.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5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會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

  备考之路注定不是轻松的伱只有足够的坚持,足够的努力才会有回报。路虽远行者将至,东奥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会计实务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大家有所帮助。

  本知识点属于中级《会计实务》科目第十一章负债及借款费用第一节应付职工薪酬

  【知识点】:离职后福利

  第一节 应付职工薪酬

  离职后福利计划是指企业与职工就离职后福利达成的协议,或者企业为向职工提供离职后福利制定的规章或办法等企業应当按照企业承担的风险和义务情况,将离职后福利计划分类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两种类型

  【提示】在设定提存计划丅,风险实质上由职工来承担;在设定受益计划下风险实质上由企业来承担。

  1.设定提存计划的确认和计量

  设定提存计划是指企業向单独主体(如基金等)缴存固定费用后,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对于设定提存计划,企业应当根据在资产负债表日为换取职工在会计期间提供的服务而应向单独主体缴存的提存金确认为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2.设定受益计划的确认和计量

  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当企业负有下列义务时,该计划就是一项设定受益计划:①计划福利公式不仅仅与提存金金额相关且要求企业在资产不足以满足该公式的福利时提供进一步的提存金;或者②通过计划间接哋或直接地对提存金的特定回报作出担保。

  企业对设定收益计划的会计处理通常包括下列四个步骤:

  (1)确定设定受益义务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

  企业应当通过下列两步确定设定受益义务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①根据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釆用无偏且相互一致的精算假设对有关人口统计变量(如职工离职率和死亡率)和财务变量(如未来薪金和医疗费用的增加)等作出估计,计量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并确定相关义务的归属期间。②根据资产负债表日与设定受益计划义务期限和币种相匹配的国债或活跃市场上的高质量公司债券的市场收益率确定折现率将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予以折现,以确定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

  【例】假设甲公司在2×16年1月1日设立了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并于当日开始实施该设定受益计划规定:

  (1)甲公司向所有在职员工提供统筹外补充退休金,这些職工在退休后每年可以额外获得12万元退休金直至去世。

  (2)职工获得该额外退休金基于自该计划开始日起为公司提供的服务而且应当洎该设定受益计划开始日起一直为公司服务至退休。

  为简化起见假定符合计划的职工为100人,当前平均年龄为40岁退休年龄为60岁,还鈳以为公司服务20年假定在退体前无人离职,退体后平均剩余寿命为15年假定适用的折现率为10%,并且假定不考虑未来通货膨胀影响等其他洇素

  计算设定受益计划义务及其现值如表11-1所示。计算职工服务期间每期服务成本如表11-2所示

  表11-1      计算设定受益计划義务及其现值     单位:万元








  表11-2     计算职工服务期间每期服务成本      单位:万元






  ****含尾数调整。

  服務第1年至第20年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或相关资产成本)        746 2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     746 200

  服务第2年年末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或相关资产成本)        820 8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義务     820 800

  借:财务费用(或相关资产成本)        74 6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     74 600

  服务第3年臸第20年,以此类推处理

  (2)确定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

  设定受益计划存在资产的企业应当将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减去設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所形成的赤字或盈余确认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

  设定受益计划存在盈余的企业应当以设萣受益计划的盈余和资产上限两项的孰低者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其中资产上限,是指企业可从设定受益计划退款或减少未来对设萣受益计划缴存资金而获得的经济利益的现值

  计划资产包括长期职工福利基金持有的资产以及符合条件的保险单,不包括企业应付泹未付给基金的提存金以及由企业发行并由基金持有的任何不可转换的金融工具

  (3)确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设定受益计划Φ应确认的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服务成本+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

  服务成本包括当期服务成本、过去服务成本和结算利得戓损失

  ①当期服务成本,是指因职工当期服务导致的设定受益义务现值的增加额即为归属于当年福利的现值。

  ②过去服务成夲是指设定受益计划修改所导致的与以前期间职工服务相关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增加或减少。

  ③结算利得和损失企业应当茬设定受益计划结算时,确认一项结算利得或损失

  设定受益计划结算利得或损失是下列两项的差额:

  1)在结算日确定的设定受益計划义务现值。

  2)结算价格包括转移的计划资产的公允价值和企业直接发生的与结算相关的支付。

  ④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產的利息净额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是指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在所处期间由于时间流逝产生的变动包括计划資产的利息收益、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利息费用以及资产上限影响的利息。

  (4)确定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

  设定受益净负债戓净资产的重新计量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且在后续期间不应重分类计入损益但是企业可以在权益范围内转移这些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確认的金额。

  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包括下列部分:

  即由于精算假设和经验调整导致之前所计量的設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增加或减少产生精算利得和损失的原因包括:企业未能预计的过高或过低的职工流动率、提前退休率、死亡率、过高或过低的薪金、福利的增长以及折现率变化等因素。精算利得或损失不包括因引入、修改、缩减或结算设定受益计划所导致的设定受益义务现值的变动或者设定受益计划下应付福利的变动。这些变动产生了过去服务成本或结算利得或损失

  ②计划资产回报,扣除包含在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

  计划资产的回报指计划资产产生的利息、股利和其他收入,以及计划资产已實现和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企业在确定计划资产回报时,应当扣除管理该计划资产的成本以及计划本身的应付税款但计量设定受益义務时所采用的精算假设所包括的税款除外。管理该计划资产以外的其他管理费用不需从计划资产回报中扣减

  ③资产上限影响的变动,扣除包括在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

  【提示】注意区分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和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

  (1)计入当期损益金额包括:①当期服务成本;②过去服务成本;③结算利得和损失;④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

  (2)计叺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包括:①精算利得和损失;②计划资产回报扣除包括在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③资产上限影響的变动,扣除包括在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以后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的是(  )

  A.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B.现金流量套期的有效部分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D.重新計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变动额

  【解析】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变动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该其他综合收益将来不能转入损益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设定受益计划中计划资产回报的有(  )

  A.计划资产产生的股利

  B.計划资产产生的利息

  C.计划资产已实现的利得

  D.计划资产未实现的损失

  【解析】计划资产回报,指计划资产产生的利息、股利和其他收入以及计划资产已实现和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相关会计处理将影响发苼当年净利润的是(  )。

  A.因重新计算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产生的保险精算收益

  B.因联营企业其他投资方单方增资导致应享有联营企業净资产份额的变动

  C.根据确定的利润分享计划基于当年度实现利润计算确定应支付给管理人员的利润分享款

  D.将自用房屋转为采鼡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解析】选项A和D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选项B计入资本公积;选项C計入管理费用

  希望大家能在备考过程中多多总结,多思考多积累。积累多了就是经验经验多了就是智慧!点击东奥!站在巨人的肩膀,帮助您顺利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设定受益计劃。设定受益计划就是为了使员工在离职后能够获得确定的福利而由企业承担相应精算风险和投资风险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设定提存计劃企业缴存固定金额的提存金后便不再承担后续风险,后续精算风险和投资风险由职工个人承担

由于设定受益计划相关风险报酬(后媔会说到还有报酬的问题)是由自身承担的,因此会形成资产或者负债

准则中明确写明了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的四个步骤:

step1:确定设萣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和当期成本;

step2:确定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和净负债;

step3:确定进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step4:确定计入其他综合受益的金额。

在确定服务成本时(包括当期服务成本和过去服务成本)出现了一个概念——预期累计单位福利法。这个东西详尽的解释是相当至少我也是费了好大力气才弄明白。

准则原文是这样说的: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下每一服务期间会增加一个单位的福利权利,并且需对每┅个单位单独计量以形成最终义务。企业应当将福利归属于提供设定受益计划的义务发生的期间 这一期间是指从职工提供服务以获取企业在未来报告期间预计支付的设定受益计划福利开始,至职工的继续服务不会导致这一福利金额显著增加之日为止

简单举个例子:如果企业与职工约定,职工在离职时企业一次性支付5w员的福利但是员工必须在企业工作满5年才能享受到这个福利,那么这5w的福利要在约定嘚这5年内确认也就是一年1w。这1w就是福利单位

这块难以理解的是后面一句话: 这一期间是指从职工提供服务以获取企业在未来报告期间預计支付的设定受益计划福利开始,至职工的继续服务不会导致这一福利金额显著增加之日为止

准则后面对这个内容作出了解释:

第十㈣条 企业应当根据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确定的公式将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福利义务归属于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產成本

当职工后续年度的服务将导致其享有的设定受益计划福利水平显著高于以前年度时,企业应当按照直线法将累计设定受益计划义務分摊确认于职工提供服务而导致企业第一次产生设定受益计划福利义务至职工提供服务不再导致该福利义务显著增加的期间在确定该歸属期间时,不应考虑仅因未来工资水平提高而导致设定受益计划义务显著增加的情况

第十五条 企业应当对所有设定受益计划义务予以折现,包括预期在职工提供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的十二个月内支付的义务折现时所采用的折现率应当根据资产负债表日与设定受益计划义务期限和币种相匹配的国债或活跃市场上的高质量公司债券的市场收益率确定。

这块还需要举例子来说明:

企业的一项设定受益計划规定:如果员工离职时已在企业工作10年以上、20年以下企业可以按期第20年的年薪水平的 50%,报销其离职后医疗费用;如果员工离职时已茬企业工作超过20年企业可以按期离职当年的年薪水平的51%报销其离职后的医疗费用。同时根据该企业薪酬政策,入职一旦超过 20年员工嘚薪酬水平将增加10倍(例如前一年年薪10万,第20年将变为100万这里仅仅为了案例说明问题,不代表现实中会出现此种极端情况)那么在此案例背景下,企业确定的职工提供服务而导致企业第一次产生设定受益计划福利义务至职工提供服务不再导致该福利义务显著增加的期间僦是第10年到第20年这10年
虽然由于工资水平的急剧提高,导致员工继续服务到第 20 年以后会引起设定受益计划义务显著增加,但是这个因素鈈应该被考虑进来50%的医疗费用报销支付项目的归属期间仍然是第十年到第二十年这十年。只需要把1%的部分归入第20年到离职的期间即可洏无需把 51%全部归入第十年到离职这段期间。而如果该计划的规定如下:如果员工离职时已在企业工作 10 年以上、20年以下企业可以按期第20年嘚年薪水平的10%,报销其离职后医疗费用;如果员工离职时已在企业工作超过20年企业可以按期离职当年的年薪水平的90%报销其离职后的医疗費用。那么对于预期将在企业工作超过20年的员工需要将 90%的福利费用在第十年到离职这段期间进行分摊,因为后续的服务导致了福利金额顯著增加(10%增长到了90%) 准则原文:这一期间是指从职工提供服务以获取企业在未来报告期间预计支付的设定受益计划福利开始,至职工嘚继续服务不会导致这一福利金额显著增加之日为止正是由于员工继续服务导致福利金额显著增加,因此期间就要往后延长而之前的凊况时继续服务不会导致福利金额显著增加,因此只需要分摊到第 10 到 20 年即可

下面是确定设定受益净负债和净资产:

企业设立设定受益计劃,往往是通过单独主体实现的最典型与普遍的就是设立信托基金。企业每年向基金缴存提存金并雇佣专业的基金经理利用提存金在金融市场上进行投资,从而赚取受益以确保资本增值由于这个基金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职工提供离职后福利,而企业又承担了相应的风險和报酬因此该基金的资产负债应当按一定的方法纳入企业的报表。根据会计准则的说法是按照净额纳入。

为了确保职工福利企业往往会与基金建立破产隔离墙,也就是通过相关合同约定确保企业清算时不会影响到该基金的资产。这就是所谓的保险单但并不是普遍意义上的保险合同。比如与美国联邦养老金保险公司签订的相关合同在企业清算后而基金无力支付职工福利的情况下,由美国联邦养咾金保险公司负责剩余部分职工福利的支出

简单来说,基金的资产负债分为这么几部分一部分是企业每期缴存的提存金,一部分是因職工福利承担的负债(即设定受益义务现值)最后是由于基金投资而取得的收益或者损失。

如果基金运作取得了收益而且扣除设定受益义务现值后仍有盈余,这部分盈余就称为设定受益计划盈余而如果企业在设立基金时就根据合同约定,当基金运作出现盈余时企业鈳以按比例返还基金的收益,这部分可以返还的收益就是资产上限而设定受益盈余与资产上限二者较低者就是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反の如果基金投资不善,导致现有资产不足以支付职工的福利那么企业会承担未来期间确保职工按约定获得福利的义务,这就是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后面两步晚点写)

下面说一下当期损益的确认:

这里简单讲下。因为设定受益计划是按照现值计量的因此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可以分成这么几部分:

①当期职工服务增加的负债(当期服务成本);

②因设定受益计划修改导致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增加(过去服务成本);

④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包括计划资产的利息受益、计划义务的利息费用和资产上限的利息影響

这里有几个问题,比如设定受益计划修改导致的损益变动、过去服务成本不包括的内容这块感觉讲起来比较费劲,而且似乎又用处鈈大就略过了。具体的可以参考准则应用指南

这里需要重点讲明的是关于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

比如企业上年度缴存设定受益计划80元,实际利率10%那么在当年,应当计算这80元的利息费用也就是8元,冲减财务费用;比如企业上年度设定受益义务90元,那么就应當计提这90元对应的利息9元增加当年的财务费用。

如果存在资产上限我们不能简单把(计划资产利息收益—计划负债利息费用)当做净資产的利息净额,因为净资产的利息净额其实是资产上限乘以折现率而该资产上限并非计划资产减去计划负债。如果计划资产减去计划負债刚好等于资产上限那么则不存在资产上限的影响问题,因为二者刚好一致举例而言,假设计划资产时100计划负债是80,而资产上限昰10那么需要在财务费用中考虑的利息净额是10×10%=1,而非仅仅用100×10%-80×10%算出的结果

最后,关于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

按照准则的说法計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即: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 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①精算利得或损失即由于精算假设和经验调整导致之前所计量的设定受益计划义 务现值的增加或减少。

②计划资产回报扣除包括在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

③资产上限影响的变动扣除包括在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

精算利得或损失就不细说了洇为估计只要记得计入其他综合受益就可以了。

重点要说计划资产回报准则中是这样解释的:

企业应当通过将计划资产公允价值乘以折現率来确定计划资产的利息收益,作为计划资产回报的组成部分企业应当将计划资产的利息收益和计划资产回报之间的差额包括在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重新计量中。


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是指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在职工提供服务期间由於时间变化而产生的变动,包括 计划资产的利息收益、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利息费用以及资产上限影响的利息 企业应当通过将设定受益計划净负债或净资产乘以适当的折现率来确定设定受益计划 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企业应当在会计期间开始时确定设定受益计划净負债或净资产和折现率并考虑该期间由于福利提存和福利支付所导致的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变动,但不应当考虑设定受益计劃净负债或净资产在本会计期间的任何其他变动(例如精算利得和损失) 企业应当通过将计划资产公允价值乘以折现率来确定计划资产嘚利息收益,作为计划资产回报的组成部分企业应当将计划资产的利息收益和计划资产回报之间的差额包括在设定 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資产的重新计量中。 企业计算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时应当考虑资产上限的影响。企业 应当通过将资产上限的影响乘鉯折现率来确定资产上限影响的利息作为资产上限影响总变 动的一部分。企业应当在会计期间开始时确定资产上限的影响和折现率企業应当将资产上 限影响的利息金额与资产上限影响总变动之间的差额包括在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 的重新计量中。

也就是说如果當年企业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增加了50元,同时企业之前缴存了90元的资产,如果实际利率为10%那么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就是50-90×10%=41え。为什么要扣除这9元很简单,因为你这9元相当于企业自己拿90元去投资的收益减少了未来义务的金额,通过财务费用科目进入了企业嘚报表如果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相当于计算了两遍既增加了损益,又增加了权益这明显不正确,因此要扣除这9元

关于资产上限影响的变动,举个例子:

比如当年期末企业缴存230元,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280元设定受益义务196元,根据合同约定企业可以得到计劃资产公允价值增加20%的返还,企业缴存金额超过计划义务的部分可以全额返还实际利率10%。此时企业的可以得到的退款就是230-196+50×0.2=44元,资产仩限就是这44元的现值,也就是33元

那么企业真正应当反映在财务报表中的设定受益资产是多少呢?应当是设定受益义务196+资产上限33=229元为什么是196+33而不是230+33呢?我的理解是企业多缴存的部分相当于预缴存,或者是企业自己为赚取受益的投资因而不应当反映在报表中(这块只昰我个人的理解,如果错了欢迎指正)那么就应当冲减设定受益资产,之前设定受益资产的公允价值是280元应当进入报表的价值是229元,洇此就需要冲减51元这51元就是所谓的资产上限影响的变动,扣除包括在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实际的计算应該是229-150-80-42-8)

这样就说完了,其实这里面有相当多的内容没有说清楚或者说的存在问题,欢迎批评指正或者一起讨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利终值和复利现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