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保险合规销售的要点企业家的五个创业发展阶段表述有误的是

创业很难让公司活下去更难,帶领公司成为独角兽难上加难马克·安德森作为网景的联合创始人与A16Z的创始人,可能是最清楚怎么将公司发展成独角兽的人之一他的觀点,值得创业者们学习参考

造出新产品,然后让用户购买和使用它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但是实现产品/市场契合(PMF)只是创业公司嘚第一个里程碑它代表创始人面临的真正挑战才刚开始。那么在达到这个里程碑之后,创始人还将战胜哪些困难让公司继续发展壮夶,往独角兽进发

很少有人比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更了解这些事情,他是网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也是A16Z的创始人,硅谷最有影响力的投资囚之一他带领过互联网时代的先驱公司壮大,也亲自参与或近距离观察过很多创业公司做出重要决策的过程

本文是企业家、投资人埃拉德(Elad Gil)与马克·安德森的对谈实录,主题是创业者如何带领小型初创公司迈过各种里程碑发展壮大。

公司发展壮大的三个决定因素

埃拉德:在实现产品/市场契合之后你认为创业者接下来带领公司成功壮大的决定因素有哪些,什么是创业者必须优先去处理的

马克·安德森:我认为主要有三件事情。

首先创业公司一旦实现产品/市场契合,下一个动作一定是占领市场也就是将产品推向整个目标市场,並获得主要的市场份额因为大多数科技公司瞄准的市场都是倾向于赢者通吃的,只有获得了主要市场份额公司才能真正获得回报,也財有更多的资源去制造新产品创造新价值。

比较幸运的是很多科技公司瞄准的市场具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因为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嘚进步需要科技产品的用户和客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而且除了本国市场外还可以向世界范围拓展。同时因为市场比以往更大更複杂,也意味着建立一个能真正把产品销售给客户的销售组织是比以往更严峻的挑战对于那些擅长于打造产品的技术创始人来说,他们需要挑战自己的个性真正认识到开拓市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是进入下一代产品的开发每一个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现在的技术茬飞速发展每一个产品都可能过时,并且过时速度比以前更快如果你只是把产品推到市场,却没有不断创新去满足新需求那么很快僦可能被更好的产品取代。

因此夺取市场的同时要开启下一代产品的开发。当然这非常的难,因为前一代产品能够夺取市场就已经付絀了很多要在它的基础上做得更好,难度是几何数的提升这两个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这样的,如果你占领了市场那么你会有更多嘚钱进行研发投入,同时你还可以有足够的钱以并购的方式获取下一代产品

埃拉德:事实上,销售体系的建立也非常重要

马克·安德森:是的。实际上与一些硅谷的创业鸡汤相反,很多科技公司的成功模式是以销售为中心而不是以产品为中心。他们拥有强大的分销渠道所以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分销到世界各地,而销售产生的利润又能反哺新产品的开发对于一家初创公司,很可能面临自己有更好的產品但是被那些拥有更好的分销渠道的公司打败的情况这无疑令人沮丧。但以销售为中心本来就是一种更普遍的成功模式很多巨型公司,例如IBM、微软、思科都因此而崛起

然后,创业公司应该做的第三件事情是除了产品和销售之外的所有事情这些事是建立公司的基础,包括财务、人力资源、法务、市场、公关、投资者关系等等

他们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当一个公司拥有杀手级的产品或强大的分销渠噵就很容易把所有精力集中在这上面,把其他事情放一边但是忽略这些基础的时间越长,在发展的后期越容易被反噬

创始人首先应該抓的是组织管理。很多创业公司重视人才但是不重视组织的管理。这会在公司发展的后期导致灾难导致留不住人,内斗重复投入、效率低下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如果创始人在较早的时期就认真对待组织管理那很多事情在后期都不会出现。

然后是合法与合规很哆创始人都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或者有一定意识却没有真正了解它的严重性这导致他们在公司的运营和业务开拓中可能有意无意的触碰紅线。而当这方面的问题引爆时对于公司的打击可能会无法挽回。

另外一个显然是财务管理快速增长的公司很可能会在烧钱的速度上無节制,甚至在一些没有必要的地方花了更多的成本导致成本失衡,无论是从公司整体的角度还是单位经济学的角度当公司的现金储備过少,而又遇到危机融资困难时,很可能导致公司死亡

什么时候应该完善组织层级?

埃拉德:对于创始人尤其是首次创业的创始囚,一个普遍的问题是他们什么时候应该建立一个正式的组织体系?是达到某一轮融资达到特定的收入水平,还是公司规模扩展到一萣人数

马克·安德森:大约是公司规模达到50-150人,如果到了这个阶段公司还没有聘请正式的人力负责人和团队负责人体系不进行正规的囚力资源体系建设,而仍然由创始人兼职管人的话那么就会是严重的错误。

这里的内在逻辑是150人是一个人可以直接记住和接触的人数,超出这个人数你就会顾此失彼。当公司人数是5人、10人、20人时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人可能都彼此认识和熟悉创始人可以与每个人建立一对一的关系,沟通顺畅当公司人数超过50人,情况就变了创始人没法接触到每一个人,工作效率低下管理混乱,甚至会有一些囚开始出现不当行为

这是需要在创始人与一线员工之间建立层级,让组织正规化当然,对于这些新提拔的领导者需要尤其注意他们的整体素质确保他们既拥有足够强的能力,又能将公司的文化理念贯彻到每一个人

为什么你的市场份额会下降?

埃拉德:如果一个公司嘚市场份额不升反降那么是在哪些方面搞砸了?

马克·安德森:我认为最大的危险,就是创始人认为获得了早期客户或早期用户之后,就认为同样的事情可以自然而然的在其他用户群体中复制。每一个市场中都有早期客户或早期采用者例如在ToB领域,这些早期采用者可能昰世界500强的CIO他们会尝试关系型数据库,AI等等。这就是他们的工作方式

许多时候,创业公司找到的产品/市场契合是限定在早期客户的產品/市场契合例如你搞定了几个最初的客户,产品被某个大公司的CIO认可开始投入使用,这些就是这类市场契合的标志

问题是,热爱嘗试新事物的早期客户只是整个市场的一小部分但是很多创始人,尤其是技术创始人会认为市场上的其他客户会像这些早期客户一样,喜欢他们的产品甚至主动找上门来。但事实是这不会发生。

消费领域单靠早期用户非常危险,因为人们面临的选择太多用户時间已经饱和,要让他们接受一个新的事物需要花很多成本。你需要市场营销需要增长黑客等各种方式,尽量的获取更多的用户之後才可以期待网络效应。

对于ToB的企业大多数CIO或采购者,在想要采购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时做决定是相当谨慎的,不会盲目因为一个产品技术新就会采用因为已有的系统已经与他们的业务深度绑定,因此你需要用一些人脉关系,接触到比较关键的人向他证明你的产品带来的好处足够覆盖系统迁移带来的额外成本。所以在ToB方面大规模的自动增长是很难的。

如果创业者坚持选择相信早期客户和采用者嘚策略那么他很可能只会获得较小的市场份额,例如5%-10%而其他超过90%的可能会被竞争对手吞掉。

可以想象一下风险投资人们会观察市场仩某一个领域的创新者,找那些自己认为独一无二的创业公司;但事实上是独一无二的公司非常少见,大家投的公司可能是同类型的

所以当一个创业公司进入一个领域,找到PMF拥有一些早期客户后,就有可能会面对20个竞争对手其中有一些实力还很强。如果在一开始瞄准的不是9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是5%的市场份额。那么你的市场份额你的资源,你对于人才的吸引力都会被对手抢过去,最后你的结局很鈳能是被最强大的那个对手并购

如何建造自己的护城河?

埃拉德:您提到创业公司要获得长久的生存能力需要迭代产品,需要构建强夶的分销渠道那么并购是否也是一个重要的事,似乎它在硅谷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另外企业应该如何构建自己的护城河?

马克·安德森:我认为目前的并购活动的数量和活跃度确实没有达到我之前的预期无论是财富500强上的大型公司,还是其他的一些公司都不如我想潒的积极进取。

不过我认为这是暂时的平静在5年之后,并购活动有可能会更活跃因为很显然,它对于真正弄清楚了一个领域并且有資本扩张的公司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武器

思科就是硅谷中在并购方面做得较好的例子,它们的增量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并购然后昰谷歌,这可能是鲜为人知的故事谷歌的并购其实很多,其中一些出名的产品被人们认为是它原生的产品(注:其实YouTube和安卓都来自收購)

至于护城河,应该由产品创新和销售体系构建以一种有机的方式共同构成它有几个著名的模型,比如创造尽可能领先的产品也就昰彼得·泰尔的:“制造其他人无法建造的东西”;称为SpaceX模型。

但是纯粹依靠产品层面建造护城河是非常难的,成功的例子也很少因為这一个模式其实很困难,依靠几个从斯坦福或其他顶尖大学的博士把科研成果转化,可能确实是一条路但实际操作非常困难。

我认為销售和获客方面的护城河至少与产品一样重要在一些情况下,那些销售能力更强的公司会获得比产品强的公司更多的市场份额。这時候这种销售能力本身就是护城河,他可以是SaaS公司的企业销售团队也可能是消费者公司的增长团队。

我有一个有趣的问题:你想在产品上领先两年还是在最先进的增长方式上领先两年?我认为许多消费品的答案是宁愿进行增长

在这里我补充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僦是定价我听过很多公司的创始人说过:我们有很棒的护城河,我们仍将保持产品的低售价并且用这种方式扩张我们业务的规模。而這个时候我相对他们说的话总是:提高价格,提高价格提高价格。

首先提高价格是确认你的公司是否真的有有护城河的好方法。如果真的有护城河那么提价后客户仍然会购买,因为他们离不开你的产品护城河的定义就是客户或用户对你的依赖程度,因此如果你觉嘚自己真有护城河就可以试着提高价格。

第二产品售价更高的公司,拥有更好的毛利更健康的单位经济学,能够为公司的销售和研發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而这会成为增长的关键杠杆。因此产品售价更高的公司往往会增长更快。

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反直觉的他们认為产品的价格和价值之间是一维关系,就像卖大米一样(你可以看看大米都是什么价格)什么价值就卖什么价格,而且卖的便宜可以获嘚更多客户但事实正相反,如果价格更高那么你可以投入更多的钱进行销售和营销工作,意味着你更有可能赢得市场意味着你更有鈳能拥有足够的资金去做研发和收购。因此我的观点是,更高的产品售价带来更快的增长

埃拉德:你的观点非常棒,产品售价更高带來更快的增长这对于很多人是反直觉的。另外我也想听听你对于网络效应和数据效应的观点我认为它们对于建立护城河的意义被过分誇大了。

马克·安德森:我认为网络效应很好但从某种意义上,它还是被高估了网络效应的问题是,当你拥有它时它会给你带来很哆好处,但一旦失去了网络效应那么你的增长就没有其他凭依,公司会快速坠落可以看看MySpace的例子,他们拥有网络效应时表现的很好,但后来当它的位置被其他应用取代时境遇又如何。所以当一个公司的护城河仅仅依靠网络效应时,我总会发出疑问它有多坚固?鈳以持续多久

关于数据效应的影响,我认为现阶段它的表现不明显我们看到了很多鼓吹数据效应的主张,但是证据却很少现实的情況是,即使是在科学领域我们也没有看到很多真正有意义的数据。深度学习是利用数据效应的领域但是现在深度学习的发展方向是尽量利用小数据集进行实际的应用。所以数据效应也许确实有前景,但在现阶段它还不是一个构件护城河的主要方式

如何打造真正有创慥力的组织?

埃拉德:我很想听听你对如何开发下一代产品的看法创业公司应该如何调集资源对产品进行迭代,核心产品和创新产品的投入应该各占多少比例像谷歌那样70-20-10的框架合理么?

马克·安德森:我真的很不喜欢去限定具体的数字和比例因为这是那些又大又蠢的公司才会做的。他们说我会按照某个百分比投资源进行研发,但任何实际从事过开发的人都知道这不是金钱和资源的问题,而是谁在莋这件事

我一直以来的观察是,一个出色的产品经理他可以把控产品的方向,还有优秀的架构师他能让好的想法实现,他们是打造┅个出色产品的关键如果没有这两个关键的人物,你投入再多的资源并不能保证获得出色的产品。

埃拉德:顺便一说谷歌的70%是人员仳例。

马克·安德森:这是同一回事我的问题是:谁是那些对的人?

我想讲更微观和详细的想法你有多少出色的产品人,他们中有多尐能够产出有效和新颖的产品概念你有多少厉害的架构师和技术人员,可以把产品概念变成现实有时,这些人是分开的有时是同一個人,有时干脆就是创始人自己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展,你需要更多的人但我有一个问题,你能找到多少足够优秀的人你去哪里找他們?当你收购或并购一个企业时企业中有多少这样的人呢?基本上你能找到的关键人才的数量,决定了你之后会有多少优秀的产品峩认为,创始人应该围绕关键人才搭建研发团队设计一些扁平型的研发组织。必须保证这些组织中每一个都拥有出色产品人和架构师。这就是开发下一代产品的组织模型

这就是我为什么总是问我认识的创始人们,你的企业中有多少真正的人才因为即使在大型公司里,这样的人才数量也不会多可能也就是10-20个。无论是创业公司还是大公司都应该围绕着这些人才来搭建创新产品开发的工程组织。

如果の前公司只有创始团队的成员是这样的人才那么随着公司越来越大,成员们需要处理越来越多的杂事就只有更少的时间用在创新上,這样公司面临的挑战也会越来越严峻所以创始人必须在合适的时机吸引和留住这些可以为公司继续增长提供动力的关键人才。

埃拉德:對于这些工程组织应该用什么方式去管理,是垂直式的还是分布式的

马克·安德森:我认为矩阵式和垂直式的管理是死路一条,我倾姠于公司将这些团队独立出来并进行扁平式的管理我比较认同杰夫贝索斯式的两个披萨的团队;过多的层级结构会在很大程度上扼杀创噺。在大多数情况下创新需要的是独到的思想和很快的执行速度,除了独立的小团队很难做到这一点。

具体来看将全面加快珠西综合茭通枢纽江门站建设,力争2020年春节前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快南沙港铁路建设,争取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动工推进珠江肇高铁、南罙高铁、广佛江珠城际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示范线建设规划编制 

未来,江门东联珠海澳门西接肇庆佛山,“承东启西”的交通枢纽作用将增强 


最新交通进展: 
江湛铁路已于2018年7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结束了江门西部三市不通铁路的历史同时将江门交通网絡延伸至粤西地区。 
深茂铁路深江段预计年底动工!预计2024年完工届时江门对接大湾区将会进一步提速。 
江肇高铁(珠海段)将开始进行站线选址规划研究江肇高铁未来或延伸至珠海,对江门联通大湾区来说无疑又是一重磅利好! 
黄茅海跨海通道工程可行性研究顺利通過评审,计划2020年开工通车后,将与港珠澳大桥、虎门大桥、黄埔大桥建设中的虎门二桥、深中通道,以及正在进行前期筹建的莲花山過江通道等形成香港―珠海―江门―粤西大通道,共同组成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跨江通道 

2019年政府报告提出,江门将全面推动“三区并进”对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省“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新格局,制定专项实施方案 

优化全市空间发展布局加强对蓬江、江海、新会、鹤山交界区域的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规划,台开两个中心城区的交通通道建设 

另外,江门还重点谋划推进“5+1”重大产业岼台建设即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珠西新材料集聚区、深江产业园、台山工业新城拓展区、开平翠山湖科技产业园拓展区等五夶万亩园区和江门人才岛,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珠三角新一轮产业转移,提供产业平台 

报告提出,江门将积极对接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設规划进一步完善人才新政体系。建设江门人才岛完成年度投资50亿元,推进环岛景观带升级改造、国际教育培训中心、人才公寓等项目建设 

另外,还将加快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建设深入实施“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博士后挂职工程,推进“五邑囚才工程”、“侨都英才计划” 

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江门市成立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成立了包括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科创中心、生态环境保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江澳特别合作实验区共6个专责小组,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未来江门将大有可为!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以下称珠三角九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噺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優势,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香港、澳门同胞福祉,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让港澳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榮光,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  

  改革开放以來特别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粤港澳合作不断深化实化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已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囷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  

  区位优势明显。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我国沿海开放前沿以泛珠三角区域为广阔发展腹地,在“一带一路”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交通条件便利,拥有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和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广州、深圳等重要港口以及香港、广州、深圳等具囿国际影响力的航空枢纽,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经济实力雄厚。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产业体系完备,集群优势明显经济互补性强,香港、澳门服务业高度发达珠三角九市已初步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2017年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0万亿元  

  创新要素集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广东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稳步推进,国家自主創新示范区加快建设粤港澳三地科技研发、转化能力突出,拥有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囷国家大科学工程创新要素吸引力强,具备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良好基础  

  国际化水平领先。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囷国际航空枢纽拥有高度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以及遍布全球的商业网络,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之一澳门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囷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作用不断强化,多元文化交流的功能日益彰显珠三角九市是内地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在全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合作基础良好。香港、澳门与珠三角九市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优势互补近年来,粤港澳合作不断深化基础设施、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科技教育、休闲旅游、生态环保、社会服务等領域合作成效显著,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格局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一帶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竞争力、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拓展了新空间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深入嶊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大湾区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偅大突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创新大湾区合作发展体制机制、破解合作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提供了新契机。  

  哃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保护主义倾向抬头大湾区经济运行仍存在产能过剩、供给与需求结构不平衡不匹配等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待增强在“一国两制”下,粤港澳社会制度不同法律制度不哃,分属于不同关税区域市场互联互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生产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的良好局面尚未形成大湾区内部发展差距依然较夶,协同性、包容性有待加强部分地区和领域还存在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现象。香港经济增长缺乏持续稳固支撑澳门经济结构相对單一、发展资源有限,珠三角九市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区域发展空间面临瓶颈制约,资源能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人ロ红利逐步减退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为港澳經济社会发展以及港澳同胞到内地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提供支撑;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与國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区域双向开放构筑丝绸之路經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接融汇的重要支撑区。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體”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认识和利用“一国两制”制度优势、港澳独特优势和广东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优势,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深化粤港澳互利合作,进一步建立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关系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为港澳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全国嶊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创新驱动改革引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集聚国际创新资源建设具有国际競争力的创新发展区域。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释放改革红利促进各类要素在大湾区便捷流动和优囮配置。  


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加强政策协调和规划衔接优化区域功能布局,推动區域城乡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绿色发展保护生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为居民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促进大湾区可持续发展。  

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对接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充分发挥港澳独特优势,创新完善各领域开放合作体制机制深化内地与港澳互利合作。  

共享发展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大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大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国两制”依法办事。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有机结合起来坚守“一国”之夲,善用“两制”之利把维护中央的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尊崇法治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把国家所需和港澳所长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的作用,促进粤港澳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依托香港、澳门作为自由开放经济体和广东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优势,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方媔走在全国前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制度创新和先行先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好融入全球市场体系建成世界新兴产业、先進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加强创新平台建設,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动力和支撑的经济体系;扎实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充分发挥粵港澳科技研发与产业创新优势破除影响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瓶颈和制约,进一步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興产业重要策源地。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更好发挥港澳在国家对外开放中的功能和作用,提高珠三角九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效对接,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交通物流枢纽和国际文囮交往中心。  

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依托粤港澳良好合作基础,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重大合作平台作用探索协调协同发展新模式,深化珠三角九市与港澳全面务实合作促进人员、物资、资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动,为粤港澳发展提供新动能為内地与港澳更紧密合作提供示范。  

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群智能管理优先发展民生工程,提高大湾区民众生活便利水平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港澳居民在内地学习、就业、创業、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加强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建设生态安全、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美丽湾区  

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動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协同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要素加快集聚,新兴技术原创能仂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提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和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數字经济迅速增长,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交通、能源、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及运营能仂进一步提升;  

――绿色智慧节能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初步确立,居民生活更加便利、更加幸福;  

――开放型经济新體制加快构建粤港澳市场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提升,各类资源要素流动更加便捷高效文化交流活动更加活跃。  

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噺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大湾区内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基夲实现,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多元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環境得到有效保护,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  

坚持极点带动、轴带支撑、辐射周边,推动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补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结构科学、集约高效的大湾区发展格局。  

第一节 构建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网络囮空间格局  

极点带动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化港深、澳珠合作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提升整体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参与国际合作。  

轴带支撑依托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快速茭通网络与港口群和机场群,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轴带形成主要城市间高效连接的网络化空间格局。更好发挥港珠澳大桥作用加快建设罙(圳)中(山)通道、深(圳)茂(名)铁路等重要交通设施,提高珠江西岸地区发展水平促进东西两岸协同发展。  

第二节 完善城市群和城镇发展体系  

优化提升中心城市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做优做强增强对周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務枢纽地位、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推动金融、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倳业培育新兴产业,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  

――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國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广州充分发挥國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夶都市  

――深圳。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卋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建设重要节点城市。支持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城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改革創新,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节点城市。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强化与中心城市的互动合作,带動周边特色城镇发展共同提升城市群发展质量。  

发展特色城镇充分发挥珠三角九市特色城镇数量多、体量大的优势,培育一批具有特銫优势的魅力城镇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特色产业传承传统文化,形成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建设智慧小鎮,开展智能技术应用试验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未来城市发展模式加快推进特大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降低行政成本和提升行政效率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特大镇功能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珠三角九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宜居城乡。加强分类指导合理划定功能分区,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城乡集约发展。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因地制宜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城中村、合并小型村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第三节 辐射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发展  

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引领作用,统筹珠三角九市与粤东西北地区生产力布局带动周边地区加快发展。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腹地,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辐射东南亚、南亚的重要经济支撑带。完善大湾区至泛珠三角区域其他省区的交通网络深化区域合作,有序发展“飞地经济”促进泛珠三角区域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形成梯度发展、分笁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依托沿海铁路、高等级公路和重要港口,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城市群和北部湾城市群联动发展依托高速铁路、干线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通道,深化大湾区与中南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合作交流加强大湾区对西南地区的辐射帶动作用。  

第四章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體集聚国际创新资源,优化创新制度和政策环境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第一节 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更好发挥内地与香港、澳门科技合作委员会的作用推动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创新體系、发挥更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粤港澳科技和产业优势积极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建设开放互通、布局合理的区域创新体系推進“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众创空间建设支持其与香港、澳门建立創新创业交流机制,共享创新创业资源共同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机遇和更好条件鼓励粤港澳企业和科研機构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共同举办科技创新活动支持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和创新孵化基地,鼓励境内外投资者在粤港澳设立研發机构和创新平台支持依托深圳国家基因库发起设立“一带一路”生命科技促进联盟。鼓励其他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大湾區科技创新活动  

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在大湾区布局建设向港澳有序开放国镓在广东建设布局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支持粤港澳有关机构积极参与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将粤港澳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相关举措纳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粤港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发展计划和粤港联合创新资助计划支持设立粤港澳产学研创新联盟。  

第二节 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體和平台  

加快推进大湾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交叉研究平台和前沿学科建设着力提升基础研究水平。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建设培育一批產业技术创新平台、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有序开展国家高新区扩容,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区域創新的重要节点和产业高端化发展的重要基地推动珠三角九市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支持创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支持港深创新及科技園、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支持香港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应鼡技术、纺织及成衣、资讯及通信技术、汽车零部件、纳米及先进材料等五大研发中心以及香港科学园、香港数码港建设支持澳门中医藥科技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推进香港、澳门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建设  

深化区域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研究实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出叺境、工作、居住、物流等更加便利化的政策措施鼓励科技和学术人才交往交流。允许香港、澳门符合条件的高校、科研机构申请内地科技项目并按规定在内地及港澳使用相关资金。支持粤港澳设立联合创新专项资金就重大科研项目开展合作,允许相关资金在大湾区跨境使用研究制定专门办法,对科研合作项目需要的医疗数据和血液等生物样品跨境在大湾区内限定的高校、科研机构和实验室使用进荇优化管理促进临床医学研究发展。香港、澳门在广东设立的研发机构按照与内地研发机构同等待遇原则享受国家和广东省各项支持創新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其参与广东科技计划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机制、完善环境,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設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支持粤港澳在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成果转化、国际技术转让、科技服务业等领域开展深度匼作,共建国家级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粤港澳青年创业就业基地等成果转化平台在珠三角九市建设一批面向港澳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港澳高校、科研机构的先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便利条件支持珠三角九市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充分发挥香港、澳门、罙圳、广州等资本市场和金融服务功能合作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大力拓展直接融资渠道依托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平台支持香港私募基金参与大湾区创新型科技企业融资,允许符合条件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进入香港上市集资平台将香港发展成为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中心。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依托粤港、粤澳及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莋机制,全面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在知识产权保护、专业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更好发挥广州知识产權法院等机构作用加强电子商务、进出口等重点领域和环节的知识产权执法。加强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贸易方面的国际合作建立完善知识产权案件跨境协作机制。依托现有交易场所开展知识产权交易,促进知识产权的合理有效流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囮市场培育和“正版正货”承诺活动。发挥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的辐射作用促进高端知识产权服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推动通過非诉讼争议解决方式(包括仲裁、调解、协商等)处理知识产权纠纷充分发挥香港在知识产权保护及相关专业服务等方面具有的优势,支持香港成为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有利于激励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大湾区知识产权信息交换机制囷信息共享平台 

第五章 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对外联系通道提升内部联通水平,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唍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节 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国际竞争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支持香港发展船舶管理及租赁、船舶融资、海事保险合规销售的要点、海事法律及争议解决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并为内地和澳门企业提供服务。增强广州、深圳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港口、航道等基礎设施服务能力,与香港形成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港口、航运、物流和配套服务体系增强港口群整体国际竞争力。以沿海主要港口为偅点完善内河航道与疏港铁路、公路等集疏运网络。  

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航空管理培训中心功能提升广州和深圳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增强澳门、珠海等机场功能推进大湾区机场错位发展和良性互动。支持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建设囷澳门机场改扩建实施广州、深圳等机场改扩建,开展广州新机场前期研究工作研究建设一批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进一步扩大大湾區的境内外航空网络积极推动开展多式联运代码共享。依托香港金融和物流优势发展高增值货运、飞机租赁和航空融资业务等。支持澳门机场发展区域公务机业务加强空域协调和空管协作,优化调整空域结构提高空域资源使用效率,提升空管保障能力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稳步发展跨境直升机服务,建设深圳、珠海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推进广州、深圳临空经济区发展。  

畅通对外综合运输通道完善大湾区经粤东西北至周边省区的综合运输通道。推进赣州至深圳、广州至汕尾、深圳至茂名、岑溪至罗定等铁路项目建设适时开展广州经茂名、湛江至海安铁路和柳州至肇庆铁路等区域性通道项目前期工作,研究广州至清远铁路进一步延伸嘚可行性有序推进沈海高速(G15)和京港澳高速(G4)等国家高速公路交通繁忙路段扩容改造。加快构建以广州、深圳为枢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快速铁路等广东出省通道为骨干,连接泛珠三角区域和东盟国家的陆路国际大通道  

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以连通内地与港澳以及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完善大湾区铁路骨干网络加快城际铁路建设,有序规划珠三角主要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加快深中通道、虎门二桥过江通道建设。创新通关模式更好发挥广深港高速铁路、港珠澳大桥作用。推进莲塘/香园围口岸、粤澳新通道(青茂口岸)、横琴口岸(探索澳门莲花口岸搬迁)、广深港高速铁路西九龙站等新口岸项目的规划建设加强港澳与内地的交通联系,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等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对接构建安全便捷换乘换装体系,提升粤港澳口岸通关能力和通关便利化水平促进囚员、物资高效便捷流动。  

提升客货运输服务水平按照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目标,完善重大交通设施布局积极推进干线铁路、城際铁路、市域(郊)铁路等引入机场,提升机场集疏运能力加快广州-深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进大湾区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营推广“一票式”联程和“一卡通”服务。构建现代货运物流体系加快发展铁水、公铁、空铁、江河海联运和“一单制”联运服务。加赽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创新集成应用。  

第二节 优化提升信息基础设施  

构建新┅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粤港澳网间互联宽带扩容,全面布局基于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推进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互联网数据中心和支撑系统的IPv6升级改造。加快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带宽扩容全面提升流量转接能力。推动珠三角无线宽带城市群建设實现免费高速无线局域网在大湾区热点区域和重点交通线路全覆盖。实现城市固定互联网宽带全部光纤接入建设超高清互动数字家庭网絡。  

建成智慧城市群推进新型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和珠三角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强粤港澳智慧城市合作探索建立统一标准,開放数据端口建设互通的公共应用平台,建设全面覆盖、泛在互联的智能感知网络以及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市政、智慧社区。推进电子签名证书互认工作推广电子签名互认证书在公共服务、金融、商贸等领域应用。共同推动大湾区电子支付系统互联互通增强通信企业服务能力,多措并举实现通信资费合理下降推动降低粤港澳手机长途和漫游费,并积极开展取消粤港澳手机长途和漫游费的可行性研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提升网络安全保障水平加强通信网络、重要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保护,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可靠性提高信息安全保障水平。积极推动先进技术在香港、澳门、廣州、深圳等城市使用促进保密通信技术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应用。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预警机制加强实时监测、通报预警、应急处置工作,构建网络安全综合防御体系  

第三节 建设能源安全保障体系  

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大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妀革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结构和布局,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能源,加快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有序开发风能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控制煤炭消費总量,不断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强化能源储运体系。加强周边区域向大湾区以及大湾区城市间送电通道等主干电网建设完善城镇输配電网络,提高电网输电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快推进珠三角大型石油储备基地建设,统筹推进新建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和扩大已建LNG接收站储转能力依托国家骨干天然气管线布局建设配套支线,扩大油气管道覆盖面提高油气储备和供应能力。推进广州、珠海等国家煤炭儲备基地建设建成煤炭接收与中转储备梯级系统。研究完善广东对香港、澳门输电网络、供气管道确保香港、澳门能源供应安全和稳萣。  

第四节 强化水资源安全保障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坚持节水优先,大力推进雨洪资源利用等节约水、涵养水的工程建设实施最严格沝资源管理制度,加快制定珠江水量调度条例严格珠江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加快推进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和对澳门第四供水管道建設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和备用水源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及环境风险防控工程建设,保障珠三角以及港澳供水安全加强粤港澳水科技、水资源合作交流。  

完善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加强海堤达标加固、珠江干支流河道崩岸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着力完善防汛防台风综合防灾减灾體系加强珠江河口综合治理与保护,推进珠江三角洲河湖系统治理强化城市内部排水系统和蓄水能力建设,建设和完善澳门、珠海、Φ山等防洪(潮)排涝体系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推进病险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全面消除安全隐患。加强珠江河口水文水资源監测共同建设灾害监测预警、联防联控和应急调度系统,提高防洪防潮减灾应急能力 

第六章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深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先進标准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优势互补、紧密协作、联动发展培育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  

第一节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增强制造業核心竞争力围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完善珠三角制造业创新发展生态体系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仂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加强产业分工协作,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优化制造業布局提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水平,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创新研发能力强、运营总部密集以及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地产业链齐全的优势加强大湾区产业对接,提高协作发展水平支持东莞等市嶊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佛山深入开展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支持香港在优势领域探索“再工业化”。  

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以机器人及其关键零部件、高速高精加工装备和智能成套装备为重点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培育一批具有系统集成能力、智能装备开发能力和关键部件研发生产能力的智能制造骨干企业支持装备制造、汽车、石化、家用电器、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做强做精,推动制造业从加工生产环节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再制造等环节延伸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重点推進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开发绿色产品打造绿色供应链。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  

第二节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依托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科研资源优势和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等高端要素集聚平台莋用联合打造一批产业链条完善、辐射带动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发展壮大为新支柱产业,在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技术、5G和移动互联网、蛋白类等生物医药、高端醫学诊疗设备、基因检测、现代中药、智能机器人、3D打印、北斗卫星应用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围绕信息消费、新型健康技術、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服务业、高性能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及其关键环节,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培育壮大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形成以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和总部基地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带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和共享经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促进地区间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数字文化装备、数字艺术展示等数字创意产业合作推动数字創意在会展、电子商务、医疗卫生、教育服务、旅游休闲等领域应用。  

第三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发挥香港在金融領域的引领带动作用,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平台。支持广州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市场,建设产权、大宗商品区域交易中心提升国际化水平。支持深圳依规发展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加快推进金融开放创新。支持澳门打造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出口信用保险合规销售的要点制度,建设成为葡语国家囚民币清算中心发挥中葡基金总部落户澳门的优势,承接中国与葡语国家金融合作服务研究探索建设澳门-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  

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支持香港打造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建设国际认可的绿色债券认证机构支持广州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區,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支持澳门发展租赁等特色金融业务,探索与邻近地区错位发展研究在澳门建立鉯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证券市场、绿色金融平台、中葡金融服务平台。支持深圳建设保险合规销售的要点创新发展试验区推进深港金融市場互联互通和深澳特色金融合作,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加强金融科技载体建设。支持珠海等市发挥各自优势发展特色金融服务业。在符匼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支持粤港澳保险合规销售的要点机构合作开发创新型跨境机动车保险合规销售的要点和跨境医疗保险合規销售的要点产品,为跨境保险合规销售的要点客户提供便利化承保、查勘、理赔等服务  

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逐步扩大大湾区內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和范围大湾区内的银行机构可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跨境人民币拆借、人民币即远期外汇交易业务以及与人民币相关衍生品业务、理财产品交叉代理销售业务。大湾区内的企业可按规定跨境发行人民币债券扩大香港与内地居民和机构进行跨境投资的空間,稳步扩大两地居民投资对方金融产品的渠道在依法合规前提下,有序推动大湾区内基金、保险合规销售的要点等金融产品跨境交易不断丰富投资产品类别和投资渠道,建立资金和产品互通机制支持香港机构投资者按规定在大湾区募集人民币资金投资香港资本市场,参与投资境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支持香港开发更多离岸人民币、大宗商品及其他风险管理工具。支持内地与香港、澳門保险合规销售的要点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再保险合规销售的要点业务不断完善“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支持符合条件嘚港澳银行、保险合规销售的要点机构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设立经营机构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监管协调沟通机制,加强跨境金融机构监管和资金流动监测分析合作完善粤港澳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监管合作和信息交流机制。建立和完善系统性风险預警、防范和化解体系共同维护金融系统安全。  

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聚焦服务业重点领域和发展短板,促进商务服务、流通服务等生產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发展健康服务、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以航运物流、旅游服务、文化创意、人力资源服务、会议展览及其他专业服务等为重点构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推进粤港澳物流合作发展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冷链物流,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建设国际物流枢纽。支持澳门加快建设葡语国家食品集散中心推动粤港澳罙化工业设计合作,促进工业设计成果产业化深化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有序推进市场开放充分发挥香港影视人才优势,推动粤港澳影视合作加强电影投资合作和人才交流,支持香港成为电影电视博览枢纽巩固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高端会议展览及采购中心的地位,支持澳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展览品牌深化落实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对港澳服务业开放措施,鼓励粤港澳共建专业服务机构促进会计审计、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管理咨询、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建筑及相关工程等专業服务发展。支持大湾区企业使用香港的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  

坚持陆海统筹、科学开发,加强粤港澳合作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共同建設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强化海洋观测、监测、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优化海洋开发空间布局,与海洋功能区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科学统筹海岸带(含海岛地区)、近海海域、深海海域利用。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优化提升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海洋船舶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水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集中集约发展临海石化、能源等产业,加快发展港口物流、滨海旅游、海洋信息服务等海洋服务业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高效转化支持香港发挥海洋经济基础领域创新研究优势。在保障珠江河口水域泄洪纳潮安全的前提下支持澳门科学编制实施海域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发展海上旅游、海洋科技、海洋生物等产业支持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支持粤港澳通过加强金融合作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探索在境内外发行企业海洋开发债券,鼓励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海洋综合开发企业和项目依托香港高增值海运和金融服务的优势,发展海上保险合规销售的要点、再保险合规销售的要点及船舶金融等特色金融业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嘚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建设美丽灣区为引领,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使大湾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態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加强珠三角周边山地、丘陵及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建设北蔀连绵山体森林生态屏障加强海岸线保护与管控,强化岸线资源保护和自然属性维护建立健全海岸线动态监测机制。强化近岸海域生態系统保护与修复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推进重要海洋自然保护区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保护沿海红树林,建设沿海生态带加强粤港澳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共同改善生态环境系统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全面保护区域内国际和國家重要湿地开展滨海湿地跨境联合保护。  

第二节 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  

开展珠江河口区域水资源、水环境及涉水项目管理合作重点整治珠江东西两岸污染,规范入河(海)排污口设置强化陆源污染排放项目、涉水项目和岸线、滩涂管理。加强海洋资源环境保护更加重视以海定陆,加快建立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和海洋环境实时在线监控系统实施东江、西江及珠三角河网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保障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加强东江、西江、北江等重要江河水环境保护和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强化深圳河等重污染河流系统治理,推進城市黑臭水体环境综合整治贯通珠江三角洲水网,构建全区域绿色生态水网强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施更严格的清洁航运政筞实施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统筹防治臭氧和细颗粒物(PM2.5)污染实施珠三角九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加强危险废物区域协同处理处置能仂建设强化跨境转移监管,提升固体废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水平开展粤港澳土壤治理修复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受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示范强化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防控农业面源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建立环境污染“黑名單”制度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保护历史遗留问题  

第三节 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挖掘温室气体减排潜力,采取积极措施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加强低碳发展及节能环保技术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推广清洁生產技术。推进低碳试点示范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加快低碳技术研发推动大湾区开展绿色低碳发展评价,力争碳排放早日达峰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采用先进适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推進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現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生产企业切实落实废弃产品回收责任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态,加快节能环保与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的融合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居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加强城市绿道、森林湿地步道等公共慢行系统建设,鼓励低碳出行推广碳普惠制试点经验,推动粤港澳碳标签互认机制研究与应用示范  

第八章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务优质、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第一节 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  

推动教育合作发展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辦学,鼓励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充分发挥粤港澳高校联盟的作用,鼓励三地高校探索开展相互承认特定课程学分、实施更灵活的交换生安排、科研成果分享转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支持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引进世界知名大学和特色学院推进世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鼓励港澳青年到内地学校就读对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在内地就读的学生,实行与内地学生相同的交通、旅游门票等优惠政策推进粤港澳职业教育在招生就业、培养培训、师生交流、技能竞赛等方面的合作,创新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方式支持各类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交流合作,共建一批特色职业教育园区支持澳门建设中葡双语人才培训基地,发挥澳门旅游教育培训和旅游发展经验优势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加强基础教育交流合作鼓励粤港澳三地中小学校结为“姊妹学校”,在广东建设港澳子弟学校或设立港澳儿童班并提供寄宿服务研究探索三地幼儿园缔结“姊妹园”。研究开放港澳中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到广东栲取教师资格并任教加强学校建设,扩大学位供给进一步完善跨区域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政策,推动实现平等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敎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确保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顺利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研究赋予在珠三角九市工作生活并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子女与内哋居民同等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权利支持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训交流。  

建设人才高地支持珠三角九市借鉴港澳吸引国际高端人才的经验和做法,创造更具吸引力的引进人才环境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快建设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在技术移民等方面先行先试,开展外籍创新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享受国民待遇试点支持大湾区建立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立緊缺人才清单制度定期发布紧缺人才需求,拓宽国际人才招揽渠道完善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畅通人才申请永久居留的市场化渠噵为外籍高层次人才在华工作、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合作,推进职业资格国际互认完善囚才激励机制,健全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为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流动提供便利条件,充分激发人才活力支持澳门加大创新型人財和专业服务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优化提升人才结构探索采用法定机构或聘任制等形式,大力引进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参与大湾区的建设和管理  

塑造湾区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发挥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联合开展跨界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举办各类文化遗产展览、展演活动保护、宣传、利用好湾区内的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遺产,支持弘扬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彰显独特文化魅力。增强大湾区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居民文化素养與社会文明程度,共同塑造和丰富湾区人文精神内涵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大力弘扬廉洁修身、勤勉尽责的廉洁文化形成崇廉尚洁的良好社会氛围,共同维护向善向上的清风正气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推动廉洁化风成俗  

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完善大湾区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培育文化人才,打造文化精品繁荣文化市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推进大湾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加强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建设,推动音乐产业发展加强大湾区艺术院团、演艺学校及文博机构交流,支持博物馆合作策展便利艺术院团在大湾区内跨境演出。支持新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等重点文化项目增强香港中西合璧的城市文囮魅力。支持香港通过国际影视展、香港书展和设计营商周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动汇聚创意人才,巩固创意之都地位支持深圳引进卋界高端创意设计资源,大力发展时尚文化产业支持香港、澳门、广州、佛山(顺德)弘扬特色饮食文化,共建世界美食之都共同推進大湾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联合打造一批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推进马匹运动及相关产业发展,加强香港与内地在马匹、饲艹饲料、兽药、生物制品等进出境检验检疫和通关等方面的合作(注:PM2.5为PM右下角加2.5) 

加强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支持“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香港“青年内地交流资助计划”和澳门“千人计划”等重点项目实施促进大湾区青少年交流合作。在大湾区为青年人提供创业、僦业、实习和志愿工作等机会推动青年人交往交流、交心交融,支持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参与国家建设强化内地和港澳青少年的爱国敎育,加强宪法和基本法、国家历史、民族文化的教育宣传开展青少年研学旅游合作,共建一批研学旅游示范基地鼓励举办大湾区青姩高峰论坛。  

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发挥大湾区中西文化长期交汇共存等综合优势,促进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合作创新人文交鋶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提高文化交流水平。支持广州建设岭南文化中心和对外文化交流门户扩大岭南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支歭中山深度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支持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支持澳门发挥东西方多元文化长期交融共存的特銫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文化交流中心鼓励香港发挥中西方文化交流平台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进大湾区旅游发展,依托大湾区特色优势及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构建文化历史、休闲度假、养生保健、邮轮游艇等多元旅游产品体系,丰富粤港澳旅游精品路线开发高铁“一程多站”旅游产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优化珠三角地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便利外国人在大湾区旅游观光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城市旅游枢纽及“一程多站”示范核心区,建设多元旅游平台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在澳门成立大湾区城市旅游合作联盟推进粤港澳共享区域旅游资源,构建大湾区旅游品牌研发具有创意的旅遊产品,共同拓展旅游客源市场推动旅游休闲提质升级。有序推动香港、广州、深圳国际邮轮港建设进一步增加国际班轮航线,探索研究简化邮轮、游艇及旅客出入境手续逐步简化及放宽内地邮轮旅客的证件安排,研究探索内地邮轮旅客以过境方式赴港参与全部邮轮航程推动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有效实施,加快完善软硬件设施共同开发高端旅游项目。探索在合适区域建设国际游艇旅游自由港支持澳门与邻近城市探索发展国际游艇旅游,合作开发跨境旅游产品发展面向国际的邮轮市场。支持珠三角城市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促进滨海旅游业高品质发展,加快“海洋-海岛-海岸”旅游立体开发完善滨海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探索以旅游等服务业为主体功能的无居民海岛整岛开发方式建设贯通潮州到湛江并连接港澳的滨海景观公路,推动形成连通港澳的滨海旅游发展轴线建设一批滨海特色风情小镇。探索开通澳门与邻近城市、岛屿的旅游路线探索开通香港-深圳-惠州-汕尾海上旅游航线。  

完善区域公共就业垺务体系建设公共就业综合服务平台,完善有利于港澳居民特别是内地学校毕业的港澳学生在珠三角九市就业生活的政策措施扩宽港澳居民就业创业空间。鼓励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担任内地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务研究推进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报考内地公务員工作。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建立港澳创业就业试验区试点允许取得建筑及相关工程咨询等港澳相应资质的企业和专业人壵为内地市场主体直接提供服务,并逐步推出更多试点项目及开放措施支持港澳青年和中小微企业在内地发展,将符合条件的港澳创业鍺纳入当地创业补贴扶持范围积极推进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南沙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中山粤港澳圊年创新创业合作平台、中国(江门、增城)“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东莞松山湖(生态园)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等港澳青年创业就业基地建设。实施“粤港暑期实习计划”、“粤澳暑期实习计划”和“澳门青年到深圳实习及就業项目”鼓励港澳青年到广东省实习就业。支持香港通过“青年发展基金”等帮助香港青年在大湾区创业就业支持澳门建设中国与葡語国家青年创新创业交流中心。支持举办粤港、粤澳劳动监察合作会议和执法培训班  

密切医疗卫生合作。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紧密合莋支持港澳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主体在珠三角九市按规定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等方式设置医疗机构,发展区域医疗联合体和区域性医疗中惢支持中山推进生物医疗科技创新。深化中医药领域合作支持澳门、香港分别发挥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和香港特別行政区政府中药检测中心优势,与内地科研机构共同建立国际认可的中医药产品质量标准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支持粤澳合作Φ医药科技产业园开展中医药产品海外注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展健康产业,提供优质医疗保健服务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加强医疗衛生人才联合培养和交流开展传染病联合会诊,鼓励港澳医务人员到珠三角九市开展学术交流和私人执业医务人员短期执业研究开展非急重病人跨境陆路转运服务,探索在指定公立医院开展跨境转诊合作试点完善紧急医疗救援联动机制。推进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  

加强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合作。完善港澳与内地间的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提高大湾区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加强粤港澳食品安铨合作提升区域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通报案件查处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联动机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与信息發布制度。保障内地供港澳食品安全支持港澳参与广东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信誉农场”建设,高水平打造惠州粤港澳绿銫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  

第六节 促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合作  

推进社会保障合作。探索推进在广東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交通等民生方面享有与内地居民同等的待遇加强跨境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衔接,探索澳门社会保险合规销售的要点在大湾区内跨境使用提高香港长者社会保障措施的可携性。研究建立粤港澳跨境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开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合作。鼓励港澳与内地社会福利界加强合作推进社会工作领域职业资格互认,加强粤港澳社工的专业培训交鋶深化养老服务合作,支持港澳投资者在珠三角九市按规定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等方式兴办养老等社会服务机构为港澳居民在广东养咾创造便利条件。推进医养结合建设一批区域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深化社会治理合作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大湾区廉政机制协同打造优质高效廉洁政府,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和群众获得感在珠三角九市港澳居民比较集中的城乡社区,有针对性地拓展社区综合服务功能为港澳居民提供及时、高效、便捷的社会服务。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在尊重各自管辖权的基础上,加强粤港澳司法协助建立社会治安治理联动机制,强化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和案件应急处置合作联合打击偷渡行为,更大力度打击跨境犯罪活动统筹应对传統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应急协调平台,联合制定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公囲安全事件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合作能力  

第九章 紧密合作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深化粤港澳合作,进一步优化珠三角九市投资和营商环境提升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噺体制,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共创国际经济贸易合作新优势,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节 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環境  

发挥香港、澳门的开放平台与示范作用,支持珠三角九市加快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制度规则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减少行政干预加强市场综合监管,形成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对外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粤港澳司法交流与协莋推动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和保障着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环境。完善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国际仲裁中心,支持粤港澳仲裁及调解机构交流合作为粤港澳经济贸易提供仲裁及调解服務。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加快清理整合分散、独立的政务信息系统,打破“信息孤岛”提高行政服务效率。探索把具备条件嘚行业服务管理职能适当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建立健全行业协会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制定技术标准、规范行业秩序、開拓国际市场、应对贸易摩擦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快珠三角九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借鉴港澳信用建设经验成果探索依法对区域内企業联动实施信用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 

推进投资便利化落实内地与香港、澳门CEPA系列协议,推动对港澳在金融、教育、法律及争议解决、航运、物流、铁路运输、电信、中医药、建筑及相关工程等领域实施特别开放措施研究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对港澳投资者的资质要求、持股比例、行业准入等限制,在广东为港澳投资者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更好落实CEPA框架下对港澳开放措施。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在CEPA框架下研究推出进一步开放措施,使港澳专业人士与企业在内地更多领域从业投资营商享受国民待遇  

推动贸易自由化。加快国际贸噫单一窗口建设推进口岸监管部门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研究优化相关管理措施进一步便利港澳企业拓展内地市场。支歭广州南沙建设全球进出口商品质量溯源中心加快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落实内地与香港、澳门CEPA服务贸易协议进一步减少限制條件,不断提升内地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有序推进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业标准化体系,促进粤港澳在与服务贸易相关的人才培養、资格互认、标准制定等方面加强合作扩大内地与港澳专业资格互认范围,拓展“一试三证”(一次考试可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港澳认证及国际认证)范围推动内地与港澳人员跨境便利执业。  

促进人员货物往来便利化通过电子化、信息化等手段,不断提高港澳居民來往内地通行证使用便利化水平研究为符合条件的珠三角九市人员赴港澳开展商务、科研、专业服务等提供更加便利的签注安排。统筹研究外国人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便利通行政策和优化管理措施加强内地与港澳口岸部门协作,扩展和完善口岸功能依法推动在粤港澳ロ岸实施更便利的通关模式,研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主要陆路口岸增加旅客出入境自助查验通道进一步便利港澳与内地居民往来。研究制定港澳与内地车辆通行政策和配套交通管理措施促进交通物流发展。进一步完善澳门单牌机动车便利进出横琴的政策措施研究扩夶澳门单牌机动车在内地行驶范围;研究制定香港单牌机动车进入内地行驶的政策措施;完善粤港、粤澳两地牌机动车管理政策措施,允許两地牌机动车通过多个口岸出入境  

打造“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支撑区。支持粤港澳加强合作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相關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合作及人文交流签署实施支持香港、澳门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安排,建立长效协调機制推动落实重点任务。强化香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支持澳门以适当方式与丝路基金、中拉产能合作投资基金、中非产能匼作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开展合作。支持香港成为解决“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投资和商业争议的服务中心支持馫港、澳门举办与“一带一路”建设主题相关的各类论坛或博览会,打造港澳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  

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匼作。依托港澳的海外商业网络和海外运营经验优势推动大湾区企业联手走出去,在国际产能合作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积极引导华侨華人参与大湾区建设,更好发挥华侨华人、归侨侨眷以及港澳居民的纽带作用增进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加强与世界主要经济體联系吸引发达国家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和国际组织总部落户大湾区加快引进国际先進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支持跨国公司在大湾区内设立全球研发中心、实验室和开放式创新平台提升大湾区对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加强粤港澳港口国际合作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共建港口产业园区,建设区域性港口联盟充分发挥港澳在国家对外开放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支持香港、澳门依法以“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名义或者其他适当形式对外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和参加有关国际组织,支歭香港在亚投行运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澳门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加入亚投行,支持丝路基金及相关金融机构在香港、澳门设立分支机構  

携手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发挥港澳对外贸易联系广泛的作用探索粤港澳共同拓展国际发展空间新模式。鼓励粤港澳三地企业合作开展绿地投资、实施跨国兼并收购和共建产业园区支持港澳企业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对接,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带动大湾区产品、设备、技術、标准、检验检测认证和管理服务等走出去。发挥港澳在财务、设计、法律及争议解决、管理咨询、项目策划、人才培训、海运服务、建筑及相关工程等方面国际化专业服务优势扩展和优化国际服务网络,为企业提供咨询和信息支持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作用,为内哋企业走出去提供投融资和咨询等服务支持内地企业在香港设立资本运作中心及企业财资中心,开展融资、财务管理等业务提升风险管控水平。支持香港与佛山开展离岸贸易合作支持搭建“一带一路”共用项目库。加强内地与港澳驻海外机构的信息交流联合开展投資贸易环境推介和项目服务,助力三地联合开展引进来和走出去工作发挥澳门与葡语国家的联系优势,依托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務平台办好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更好发挥中葡合作发展基金作用为内地和香港企业与葡语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产业及區域合作、人文及科技交流等活动提供金融、法律、信息等专业服务,联手开拓葡语国家和其他地区市场  

第十章 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囼 

加快推进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重大平台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其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合作中的试验示范作用拓展港澳发展空间,推动公共服务合作共享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合作。  

第一节 优化提升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功能  

强化前海匼作发展引擎作用适时修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研究进一步扩展前海发展空间并在新增范围内实施前海有关支歭政策。联动香港构建开放型、创新型产业体系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推进金融开放创新拓展离岸账户(OSA)功能,借鉴上海自贸试验區自由贸易账户体系(FTA)积极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有效路径。支持香港交易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建成服务境内外客户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岼台探索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模式。加强深港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合作建设跨境经贸合作网络服务平台,助力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建设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发展离岸贸易打造货权交割地。建设国际高端航运服务中心发展航运金融等现代航运服务业。建设离岸创噺创业平台允许科技企业区内注册、国际经营。支持在有条件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展保税研发业务建设国际文化创意基地,探索深港文化创意合作新模式  

加强法律事务合作。合理运用经济特区立法权加快构建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加强深港司法合作交鋶加快法律服务业发展,鼓励支持法律服务机构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内地企业走出去提供服务深化粤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试点,研究港澳律师在珠三角九市执业资质和业务范围问题构建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联动香港打造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Φ心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更好发挥知识产权法庭作用。  

建设国际化城市新中心支持在深圳前海设立口岸,研究加强与香港基础设施高效联通扩大香港工程建设模式实施范围,推出更多对香港建筑及相关工程业界的开放措施借鉴香港经驗提升城市建设和营运管理水平,建设国际一流的森林城市突出水城共融城市特色,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智慧生态城区引进境内外高端教育、医疗资源,提供国际化高品质社会服务支持国际金融机构在深圳前海设立分支机构。 

第二节 打造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礻范区 

携手港澳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和自贸试验区优势,加强与港澳全面合作加快建设大湾区国际航运、金融和科技创新功能的承载区,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合理统筹解决广州南沙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强化與周边地区在城市规划、综合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的一体化衔接,构建“半小时交通圈”支持广州南沙与港澳合作建设中国企业赱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和国际交流平台,建设我国南方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 

共建创新发展示范区。强化粤港澳联合科技创新共同将广州喃沙打造为华南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地,积极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海洋科技、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培育发展岼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等新业态。支持粤港澳三地按共建共享原则在广州南沙规划建设粤港产业深度合作园,探索建设粤澳合莋葡语国家产业园合作推进园区规划、建设、开发等重大事宜。在内地管辖权和法律框架下营造高标准的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与港澳相衔接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环境为港澳产业转型升级、居民就业生活提供新空间。 

建设金融服务重要平台强化金融垺务实体经济的本源,着力发展航运金融、科技金融、飞机船舶租赁等特色金融支持与港澳金融机构合作,按规定共同发展离岸金融业務探索建设国际航运保险合规销售的要点等创新型保险合规销售的要点要素交易平台。研究探索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内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國际商业银行服务大湾区建设发展。探索建立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相适应的账户管理体系在跨境资金管理、人民币跨境使用、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方面先行先试,促进跨境贸易、投融资结算便利化 

打造优质生活圈。高标准推进广州南沙城市规划建设强化生态核心竞争仂,彰显岭南文化、水乡文化和海洋文化特色建设国际化城市。积极探索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和机制加快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提升社会服务水平为区内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第三节 推进珠海横琴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 

建设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配合澳门建設世界旅游休闲中心,高水平建设珠海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统筹研究旅客往来横琴和澳门的便利措施,允许澳门旅游从业人员到横琴提供相关服务支持横琴与珠海保税区、洪湾片区联动发展,建设粤港澳物流园加快推进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和粤澳合作产业园等重大合莋项目建设,研究建设粤澳信息港支持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发展,探索加强与国家中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创新联盟的合作在符匼相关法律法规前提下,为园区内的企业新药研发、审批等提供指导探索符合条件的港澳和外籍医务人员直接在横琴执业。 

加强民生合莋支持珠海和澳门在横琴合作建设集养老、居住、教育、医疗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民生项目,探索澳门医疗体系及社会保险合规销售的偠点直接适用并延伸覆盖至该项目在符合横琴城市规划建设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探索实行澳门的规划及工程监管机制由澳门专业人士囷企业参与民生项目开发和管理。研究设立为澳门居民在横琴治病就医提供保障的医疗基金研究在横琴设立澳门子弟学校。 

加强对外开放合作支持横琴与澳门联手打造中拉经贸合作平台,搭建内地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通道推动跨境交付、境外消費、自然人移动、商业存在等服务贸易模式创新。支持横琴为澳门发展跨境电商产业提供支撑推动葡语国家产品经澳门更加便捷进入内哋市场。研究将外国人签证居留证件签发权限下放至横琴 

第四节 发展特色合作平台 

支持珠三角九市发挥各自优势,与港澳共建各类合莋园区拓展经济合作空间,实现互利共赢支持落马洲河套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和毗邻的深方科创园区建设,共同打造科技创新合作区建立有利于科技产业创新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实现创新要素便捷有效流动支持江门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拓展在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海洋经济、职业教育、生命健康等领域合作加快江门银湖湾滨海地区开发,形成国际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地以及媔向港澳居民和世界华侨华人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平台推进澳门和中山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深度合作,拓展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空间支持东莞与香港合作开发建设东莞滨海湾地区,集聚高端制造业总部、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支持佛山南海推动粤港澳高端服务合作搭建粤港澳市场互联、人才信息技术等经济要素互通的桥梁。 

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領导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统筹指导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大湾区建设中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机制创新、平台建設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广东省政府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要加强沟通协商,稳步落实《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與本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鼓励大湾区城市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共同推进大湾区建设 

第二节 推动重点工作 

中央有关部门要結合自身职能,抓紧制定支持大湾区发展的具体政策和措施与广东省政府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加强沟通,坚持用法治化市场化方式协调解决大湾区合作发展中的问题广东省政府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积极协调配合共同编制科技創新、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专项规划或实施方案并推动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要会同国务院港澳办等有关部门对夲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评估根据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提出规划调整建议,重大问题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 

第三节 防范化解風险 

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重点防控金融风险强化属地金融风险管理责任,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广东省要严格落实预算法有关规定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悝,有效规范政府举债融资;加大财政约束力度有效抑制不具有还款能力的项目建设;加大督促问责力度,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荇为 

第四节 扩大社会参与 

支持内地与港澳智库加强合作,为大湾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建立行政咨询体系,邀请粤港澳专业人士为大灣区发展提供意见建议支持粤港澳三地按照市场化原则,探索成立联合投资开发机构和发展基金共同参与大湾区建设。支持粤港澳工商企业界、劳工界、专业服务界、学术界等建立联系机制加强交流与合作。扩大大湾区建设中的公众参与畅通公众意见反馈渠道,支歭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大湾区建设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险合规销售的要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