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考生成绩不好的学生如何报考自愿?高三考生

  临近高考,如何战胜焦虑?

  现在距离高考只有不到40天的时间,不少考生和家长陷入焦虑状态。专家建议,高考考生在复习的最后冲刺阶段,要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保证有条不紊的复习节奏。而家长应注意不要把焦虑等负面情绪带给考生,要做好备考后勤工作。

  广州的一名高三学生在最近一次高考模拟考全年级排名中,名次下滑了30多名。这让其父亲周先生很担忧,他害怕儿子不能考入重点大学。而周寒的母亲因为紧张孩子,特意请病假,全天在家为儿子服务。但周寒似乎并不领情,还对此表现出反感,一度产生厌学情绪,每天都很焦虑。 “现在全家都以我为中心,这让我压力很大,我害怕高考发挥失常。” 周寒说。

  孩子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均可能对学习带来一定影响,成绩出现波动属正常现象。家长发现孩子成绩有所下降,切忌过度紧张,而应该更多地去理解、关心孩子,让孩子自然地发挥,这样,孩子学习成绩反而会得到提高。另外,对于高考考生来说,要注意,良好的心态是保证复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不管是成绩拔尖还是落后,都要淡定自信,努力寻求进步空间。考生可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如多说“我对自己充满信心”等语句,以鼓舞斗志、稳定情绪。

  考生在冲刺备考阶段,应正确估计自己,将自己的目标确定在比平时成绩略低的分数段上,每次练习时主要注意找差距和不足,查漏补缺,要看到自己的进步,切合实际、踏踏实实的学习,这样才会有比较明显的收获。此外,备考要轻重分明,全力补弱,讲究策略。

  高考生怎样做好心理调节?

  1、充分了解高考形势

  不少考生埋头复习,不了解高考内容改革,不了解高考命题改革,不了解3+X 的考试模式。他们认为只要把功课掌握好,就能考得好,就能发挥得好,这显然是不明智的,高考一张卷子不可能囊括所有考点,所以我建议每个考生都要反复地阅读与理解“考试说明”,把握住高考的`方向,有针对性地对高考进行充分的准备。

  2、合理的高考目标期待

  考生要根据自己平时学习的实际情况和自己心理的状况来分析自己的学习实力、学习潜能,实事求是地确定自己的高考目标。目标的确定应该适度,目标期待过高难以达到会使考生自己产生挫败感,失去自信,进而增加考试焦虑;如果目标期待太低则容易满足现有的学习水平,消磨考生的进取精神,使他们丧失斗志,影响潜能的发挥。

  3、内心世界的减压――化压力为动力

  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考试,对进入状态关系很大。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考试,有助于进入状态。考生若把考试看成是一种挑战,会激发自己进入状态;把考试看成是一种机会,就会以一种珍惜的心情对待;若把考试看成是如临大敌,就会紧张不安;若把考试看成是倒霉的事,就会心灰意懒。因此,在临考的前一个月,考生可以适当的看一看一些高考成功学子的感受,增强自己的成就动机,从内心中产生一种对考试的渴望,把考试压力化为应战的动力。

  4、正确对待外来压力

  家庭和社会对高考的过分关注,会使考生产生较大心理压力。考生如能正确地对待外来的压力,有助于自己轻装上阵。

  考试是考生自己的事情,别人的意见、想法正确的就接受。别人尽管出于好心,但意见并不一定正确,也没必要成为自己的心理负担。考生只要是按自己的实际情况脚踏实地地备战高考,就没有必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行为。

  有的考生认为,高三下半年卷子没少做,天天做,天天考,考试前十天八天开始不做卷了,看看就行了。其实由于没做卷子,进入高考考场答起卷来感觉手生,找不着感觉,进入不了状态。

  高考前几天,建议把笔记看一看,做做中等程度的题,做了之后,便会觉得自己有信心。不做那些很难的题、钻牛角尖的题,那种题做不好会影响情绪。

  考生想要进入考试状态应该在平时小考和模拟考试中进行训练。在考试前一个月,有的学校老师每天都考学生,让学生做卷子,以正规考试的要求对待。学生在小考和模拟考试中不断提高自己进入状态的能力、策略与技巧,对促进进入状态的本领很有帮助。

  考生可以通过学校的小考、模拟考试来训练自己进入状态的能力,也可以在自习时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自我考试。例如考试时间是两小时,按照这样的要求,事先把要做的卷子准备好,看着表进行答卷。经常这样做,自己进入考试状态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7、找到适合自己的应对方式和答题的技巧策略

  考生在高考前要总结自己对主观题、客观题以及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科考试应对方式的经验,才能在考场上做出有效的回答。要在高考前系统总结一下自己考试的策略与技巧。考生不仅要对一般的策略与技巧进行总结,而且要对每门考试的策略与技巧进行总结。

  每一个同学在24小时中都有自己精力旺盛的时候。高考的时间是每天上午9点到11 点半,下午3点到5点,这就要求考生在高考的时间段内,使自己精力处于较佳或最佳状态。考生就要在考前进行所谓生物钟的调节,把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时间调整到与高考相一致的时间段。一般说来在考试前一个月开始调节生物钟效果比较好。

  9、考试前一天晚上睡觉时间不要过早

  不少考生认为第二天就要高考了,前一天晚上早点睡吧。结果由于睡得早,与平时的作息时间不一致,在床上辗转反侧,不能入睡,产生焦虑情绪。焦虑情绪反过来又影响入睡。

  有的家长认为考试前一天晚上早点睡好,因此督促孩子上床闭灯,父母房间的灯也闭了。其实考生没睡着,父母也没睡着,大家在床上煎熬。有的家长到12点看孩子还没入睡就着急了,甚至给孩子安眠的药吃,结果早上叫孩子叫不醒,只好把孩子推醒。孩子脑袋昏昏沉沉,自然对进入考试状态不利了。

  在这里建议,平时没有吃过安眠的药的同学,即使在考试前一天晚上入睡困难,也最好不要服用安眠的药。不要提前睡,提前往往睡不着,还会产生焦虑情绪。

  如果你有积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话,压力会得到缓解。同时你会认识到对每个人而言,一定程度的紧张是很正常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对无法预测的事情有所担心,所以不着急是不可能的。当然,你的张力最好表现为一种建设性的积极备考的行为方式。

【高考学生如何调整心理】相关文章:

抱抱您!从您的陈述中了解到,面对自己成绩的不稳定,让您感到焦虑恐惧。

高考将至,可是您的成绩很不稳定,上下波动非常大,数学能从一百四十多掉到八九十分,其他科目也是一样,总分能从六百多降到五百多。实际上自己已经很努力了,越想考好反而考不好,不知道是学习上的问题还是心态问题,给您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可以看到,您应该是一位学习优秀的学生,以及可以感受到您的努力与付出。

高三是一个特殊的时期,除了每天要面对学习上的问题,也会对即将到来的高考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动力,压力过大可能就会影响我们的发挥。

不管是题目的问题还是心态的问题,其实一次考试的失利并不能代表我们最终的结果,也不能代表我们高考会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对于高考来说,它其实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长远的路需要我们去走,去感受。

其实每一次高考前的失利我们都可以将它看作是幸运的,因为失利才可以让我们看到哪里有不足之处,在有针对性的去学习,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便可以在高考中将类似的问题规避掉,或许更有利于我们接下来的考试。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除了学习之外,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第二天的状态。

当我们感受到压力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缓解:
将自己的肚子想象成一个皮球,当我们吸气的时候,肚子像皮球一样鼓起来,呼气的时候肚子像皮球一样憋下去(呼吸气时时间尽量长),反复做几次。

我们可以买一本曼陀罗绘本,然后话一些时间完成一幅作品,心理学家将高度专注的状态称为“心流”,这种状态能让你体验到充足和满足感。

找个安静而舒适的室内,平躺下来。调整姿势以便让自己最舒服,双手放在身体的两侧。然后想象有一束阳光照在自己的左边大脚趾头上,感受我们大脚趾头的感觉。然后想象这束光慢慢地移到了你的第二个脚趾头上,去感受这种感觉。慢慢地想象这束光在自己身上移动,从脚到小腿,大腿,上身,脸,直到头。

高三的学习任务很重、对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要求都很高,我们一定要调整好自己,以最崭新的面貌,放松的心情,最自信的姿态迎接高三的每一天。

希望以上内容们给您带来帮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二成绩不好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