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为社区置设哪些事情有什么收获?

高水平打造未来社区,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城市未来。2019年底,杭州在出台《高质量推进杭州市未来社区试点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全市未来社区的建设路径;今年以来,杭州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未来社区建设,一场场“从试点到创建”“从愿景到实景”的美丽嬗变正徐徐展开。

未来社区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最基本单元。尽锐出战,奋楫笃行;全速建设,全域推进。如今,杭州正积极探索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未来社区杭州模式,推动“蓝图愿景”与落地实践“精准对接”“高效转化”。

未来社区是数字社会改革成果最终落地惠民的关键载体之一。按照“数字赋能、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要求,杭州形成数字社会基本功能单元系统,打造社区数字生活新空间。

集成“城市大脑”便民便企的高频事项以及社区各类商业场景的数字应用,为社区居民、企业提供个性化综合服务。

打造社区智慧微诊室,通过远程问诊、自助购药、基础医疗检测等,创新社区就医模式。推进“互联网 护理”模式,通过智能感应、健康监测、一键求助等物联网设备,赋能社区老年人综合照护服务。

建立“社区在线圆桌会”平台,围绕居民关心的小区环境整治方案评议、业委会选举、物业服务评价等,定期开展居民议事、民主评事,激发多方主体广泛参与社区自治。

依托“基层治理四平台” 社区“微脑”,实现社区在消防安全、人口管理、治安监管、环境优化、灾害预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建立社区居民线上互动平台,通过社区活动线上组织报名、居民闲置资源互换、专业技能分享、互助信息发布、兴趣社团组建等,营造“远亲不如近邻”的融洽社区生活氛围。

02  杭州未来社区创建样板有哪些?

在省级试点项目引领带动下,杭州相当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存量社区在整合提升中充分吸收未来社区理念,呈现出很多典型案例,形成了“试点带动、百花齐放”的创建体系。

01  形成以萧山瓜沥七彩社区、拱墅瓜山社区为代表的省级试点样板

杭州市纳入浙江省未来社区试点的11个项目中已有萧山瓜沥七彩社区、拱墅瓜山社区实现未来社区场景落地运营。其中瓜沥七彩社区创新“原址提升 功能复合”公交场站TOD综合开发模式,建设邻里综合体,通过数字赋能基层治理创新,为百姓提供一站式公共和商业服务。

02  形成以拱墅和睦社区、上城红梅社区为代表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创建样板

各地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中有效植入未来社区建设理念,不断提高老旧小区生活品质。例如和睦社区聚焦“一老一小”,依托内部空间深挖潜、微更新,建设综合性邻里中心、阳光老人家街区、阳光小伢儿托育中心、和睦礼堂等公共服务空间,为老旧小区打造未来社区做了超前探索。

03  形成以余杭葛巷社区、滨江冠山社区为代表的安置房小区整合提升创建样板

各地以城中村改造集中安置为契机,在补齐市政和公共配套短板基础上,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开展以数字化提升促进场景落地。例如葛巷社区与阿里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一体化智慧服务平台,实现“居民移动端、物业钉钉端和社区驾驶端”三端互联互通,以数字赋能社区治理和服务,加快积累智慧化应用场景落地的有效实践。

04  形成以上城杨柳郡社区、余杭良渚文化村为代表的商品房小区综合提升创建样板

各地以党建为引领,以提升社区、物业服务水平为切入点,推动基层治理与物业管理融合共进。例如杨柳郡社区将物业、社区、小区三方的治理单元完全统一,并充分发挥杭州首个TOD地铁上盖社区优势,以积分制为手段,创造“物业服务 公益服务 商业服务”有机融合的社区服务体验,探索新型未来社区共同体合作模式。

05  形成以淳安下姜村为代表的未来乡村建设提升创建样板

各地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融合数字乡村和未来社区理念,积极打造未来乡村。例如下姜村以全国首个5G全覆盖乡村为基础,试点智慧养老。引入专业物业团队,对村内公共设施一体化管理运营,全面辐射带动大下姜周边乡镇整体改造提升。

06  形成以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代表的全域未来社区创建样板

城西科创大走廊作为目前全省唯一的全域类试点项目,以全域390平方公里为规划范围,制定全域未来社区建设中长期规划,布局3个领先型、4个示范型、100余个基本型的未来社区总体构架,近期将重点推进云城杭腾社区、西湖大学社区、南滕社区等7个未来社区建设,先行打造一批示范样板。

突出邻里中心,集成配套空间

邻里中心集基层治理、社区服务和生活服务三大功能为一体,其实质是集合多种生活服务设施的综合性社区中心,是未来社区九大场景落地的重要依托。邻里中心要坚持规模能大则大、功能能集中尽量集中原则来规划建设。新建社区应强化规划引领,统筹资源,打造具有一定规模、功能集成的综合性邻里中心。存量社区可以通过整合社区用房、产权置换、征收改建、插花式改造等方式打造一定规模的邻里中心。

突出数字赋能,实现智慧互联

以全省数字化改革为契机,推进未来社区和数字社会深度融合。要注重数字赋能,搭建社区 CIM 数字化平台和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并充分衔接行业主管部门现有的数字应用系统,加快12大社会事业领域多跨场景落地应用,让老百姓点点手指就能享受便捷的社区服务。

突出党建引领,推动居民自治

强有力的党组织领导班子是未来社区各种美好设想落地的关键。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要统筹各方资源赋能未来社区,社区要完善党委议事制度,统筹推进未来社区治理和运营管理。通过制定社区公约、构建积分管理系统等方式,调动居民互帮互助、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造新时代有文化底蕴、有人文关怀,有温度的熟人社区。

突出服务功能,协同政府市场

要以打造15分钟生活圈为目标,将政府服务职能延伸至社区邻里中心,打通政府提供服务“最后一公里”,方便老百姓不出社区就办理各类事项。同时,要坚持市场化思维,积极引入优秀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社区运营,尽力提供更多便民、惠民服务,让未来社区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文章来源:杭州日报、钱江晚报

  “主干道上应该再设置几处投放点,让大伙儿少走几步路。”

  “投放成功获得的积分,能不能兑换理发券呀?”

  昨天傍晚,在大兴区观音寺北里社区,社工和居民代表总共十几位,在大杨树的阴凉下,围绕时下火热的垃圾分类工作拉起了家常,一起出谋划策,推动社区升级。

  观音寺北里是个老旧小区,没有物业。多年来,大到修路、改造凉亭、安装天然气管道,小到更换路灯灯泡、修防盗门、通下水道,都要社工和居民代表们一起通过议事会协商解决。久而久之,社区党支部书记陈书玲发现,很多居民提议议事会不要拘泥于圆桌会议的形式,灵活一些,采取“拉家常”的方式,消除开会带来的紧张感,变“会上说”为“实地看”“现场议”。

  去年,“楼门改造”的议事会就搬到了大杨树下。居民代表们有的站着摇蒲扇,有的坐着享阴凉,聊天的话题就围绕“我希望楼门怎么改”,整个过程轻松惬意,不时还有居民穿插着讲出的俏皮话引人发笑。不到一小时,大家就一致通过了方案,每户自筹三千多元改造款,对于个别不支持的居民,由社区党支部出面,一对一去拉家常。

  做方案、论细节,整个项目从开始到落地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如今,原本破旧的楼门焕然一新。居民进出的时候,自豪感油然而生,也更加认可了“拉家常”的议事方式,“咱们社区就是老百姓有作为的地方。”

  陈书玲说,“拉家常”议事方式让更多居民从冷眼旁观变为积极主动,从置身事外变为热心参与。因为把矛盾化解在了萌芽状态,观音寺北里的12345平台投诉率大大降低。

  目前,大兴区委社会工委已经在16个试点社区推行“拉家常”议事会居民自治管理模式,以党建为引领,让居民参与社区共建共治。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一种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微议事,可以走进居民家中、小区门楼中、协商现场中,促进小问题快速解决,大问题及时公示。

  “拉家常”给很多小区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喜人变化。在没有物业的海子角小区,居民通过“拉家常”推选出了5位代表,成立了自管小组。针对安装便民设施、绿地改造等公共事务,自管小组向社区反映诉求,成为了居民和社区之间沟通的桥梁;在老旧的枣园小区,社区方、物业方、党员代表、居民代表、楼门长等五方一起“拉家常”,成功将社区南门划分为道闸、车行、人行、快递、等候等区域,彻底实现人车分流,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在兴政中里,经过社区党支部多次组织召开“拉家常”议事会,一个堆积杂物20多年的废旧车棚,被成功拆除……

  据了解,大兴区委社会工委将充分发挥社区居民自治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参与,形成社会治理合力,进一步在全区推广“拉家常”议事会,走出一条大兴特色社区治理新路子。(记者 陈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参加社区活动的收获50字左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