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心理咨询师彭华勇老师解决青少年教育问题很厉害,想找他咨询,怎么联系?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厌学叛逆等教育问题的时候,习惯性地网上找找原因,可能看到是因为孩子青春期自我意识快速发展,因为过去管教太严厉,因为过去溺爱等等。

那么,还有没有一个原因更根本性呢?好操作好解决问题呢?有,我先给你分享一个农村里的真实故事。

我父亲曾经和我讲过一个故事,在隔壁村,有一位老人,73岁了,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结婚成家了,小儿子喜欢赌博,好逸恶劳,爱抱怨,没娶到老婆。

老人家一辈子勤俭节约,与人为善,临近几个村的人都觉得他为人不错,老实善良。但是,老人虽然看起来各方面都好,但是生活却不如人意,两个儿子让他操碎了心。

大儿子娶老婆,还是他之前拿出所有的积蓄,到处找人介绍相亲,后面娶到老婆。小儿子,虽然他也在尽心竭力,但是,相亲介绍了好多,别人家姑娘都看不上他小儿子,因为村里人都感觉这个小儿子太靠不住了,经常通宵达旦地打牌。

小儿子本身就好吃懒做,又喜欢赌博,看到哥哥娶到了老婆,自己却是光棍,对父母非常憎恨,觉得父母帮了哥哥,却没有帮自己,父母很偏心。

两位老人很无奈,一辈子辛辛苦苦操劳,换来的是孩子的怨恨。随着年龄大了,老人身体也不太好,老人腿脚很不好,头经常晕痛,老伴就是心脏不好,血压又高。

大儿子刚开始对他们还好,不冷不热一般般,但是,儿媳妇是一个狠角色,非常强势,嫌弃老人脏,又嫌弃老人啰嗦,经常对老人直接开骂,骂声邻居都都经常能听到。

大儿子是性格本身有些懦弱的男人,在媳妇面前,媳妇说一,他不敢说二,加上两位老人身体越来越多毛病,他也不耐烦了。

后来,听说,老人生病去世了,在老旧的破屋子里,儿子至始至终都没让他们住过他们帮儿子建的新房子,老人生病了,要花钱,他们没送医院,觉得要花很多钱,于是在那个破房子里去世了,她的老伴在第二年也因病去世了,两位老人去世后,都是草草了事安葬,没举办什么农村的大葬礼。

可怜的两位老人,为了两个儿子,勤俭节约,付出了所有,结果老无所依,病无医药。

但是,后面邻居一位老大爷说,这也是报应呀,当初这两位老人对待自己的父母就是如此,老人的老伴那时候也是儿媳妇,婆婆生病瘫痪,久病在床,老人最开始也是比较有耐心地照顾母亲,但是,她媳妇就骂骂咧咧,很不耐烦,觉得老不死的,活这么长干嘛呢,拖累他们,后面这个老人,受他媳妇影响,对自己母亲也没耐心了,老人屎尿经常尿在床上,儿子不管,经常是女儿大老远跑过来给母亲换洗衣服。

他们对自己两个儿子,从小非常呵护,虽然在那个年代,大部分人都得干活,但是,他两个儿子却没干过什么活,因为老人的老伴舍不得孩子吃苦。

听完这个故事,我也是不禁叹息,两位老人,在外人看来,都蛮好的,但是,没曾想过去这么对待自己父母,谁都有老的时候,没想到,很快他们自己就落得和自己父母一样的下场!

这个故事让我不禁想到现在的孩子教育问题,其实现在很多的孩子叛逆,亲情冷漠,又何尝不是类似的呢?只是可能不少父母不承认,心想,我对老人还好呀,我没有溺爱孩子呀!

其实,认真思考下,你真的孝顺老人吗?还是只是养狗似的养一下老人?只是给老人钱,给他们吃的穿的。你过去是否对老人不耐烦,觉得他很啰嗦,他的很多习惯,你看不惯?

你有用心关心老人,让老人开心顺心么,你有了解老人的心思心愿,去尽量满足老人的心愿吗?在你的心中,老人的序位是摆在第一位,还是你的孩子摆在第一位?

孩子生病了,你可能毫不犹豫请假陪伴,老人生病了,你会如此么?为了孩子,你可能毫不犹豫拿出家里的积蓄,但是,如果老人生一场大病,你会毫不犹豫地拿出家里全部积蓄吗?

现在这个家庭伦理道德颠倒的社会,每一位家长都值得深刻反问自己,自己真的尽孝道了吗?如果没有,就不要抱怨孩子叛逆,不懂感恩了,因为那很正常,从你那里学来的!

所以,为什么我常说,教育其实很多时候,不教而教,当你真得用心孝顺夫妻双方老人了,那么子女不用刻意管,全凭父母德行感化。如果你天天很焦虑孩子的学习,天天监督孩子,担心他的成绩和未来,不如把焦点放在孝顺老人身上,孝顺孝顺,越孝越顺,半点不虚!

愿全天下的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都能被悉心孝养!

我是彭华勇老师,心理咨询师,分享家庭教育与传统文化,专注于教育问题、心理问题咨询解决!孩子厌学叛逆等问题欢迎关注我,欢迎私信咨询,私信即可领取《亲子关系修复秘籍》

我是一名初中英语老师,我先生是初中数学老师,我们结婚一年后,我生下了女儿。女儿从小就比较活泼,特别爱笑,那时候,同事们都特别喜欢她。

长大后,女儿似乎没怎么让我们太操心,她就是很多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秀,很乖巧,我也从来没有想到问题孩子会和我的女儿有什么关系。

但是没想到的是,女儿在高二上学期,由于和班上一位同学吵架,被那位同学联合其他同学排斥,之后就一直郁郁寡欢,一个月后就辍学不读书宅在家里。

我也尝试各种办法,想要帮助孩子,安慰她,开导她,给她讲道理,找班主任和她沟通,找她的朋友和她谈心,但是都没什么用。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女儿会变成这样子,因为我一直觉得我和孩子他爸的教育方法都挺好的,主要是那个事情给孩子的刺激太大了,所以女儿才会变成这样子。

后来老公的同学,有一位刚好就是心理咨询师,于是找这位朋友上门,帮忙希望她能够开导孩子,孩子还好,向这位朋友咨询了三次,但是第四次她就开始不愿意了。

老公的同学说,女儿看起来乖巧,但是其实内心比较细腻,积压了很多的情绪,也比较追求完美,对我们也有很多的积怨,他向老公的同学诉说:,妈妈很爱面子,小时候就常常以她的优秀成绩在同事面前炫耀,虽然嘴上说成绩没那么重要,心里面看得很重,我成绩稍微下降一点,她就一脸的不高兴,就把学习抓的很紧;我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她就喜笑颜开。

我没想到女儿会这么评价我,突然之间,我似乎感觉对自己的女儿挺陌生的,我并不了解女儿。

女儿不愿意做心理咨询,我也没什么办法,带孩子去中医院,开了一些中药,女儿断断续续吃了一些,后面又不吃了。他他并不怎么沉迷游戏或者手机。她并不怎么沉迷游戏或者手机,但是很容易烦躁,经常失眠。

婆婆知道女儿这种情况,也非常着急,叫我去乡下,一起跟她去看大仙,请大仙化,我本来不信,但是实在没办法,于是也跟着婆婆去做了,不管有用没用,就当做一种尝试。

老公原本是一个很沉稳的人,遇到什么事情都比较淡定,但是女儿自从不读书后,他整个人也变得沉闷了。这位同事偶尔问起我女儿,我都是搪塞而过。

自从女儿出现这种问题,让我和先生心情都不好,但是我们都开始从网上买一些关于心理学和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来看。

看了不少书,我也开始反思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在学校发生的那件事情确实是一个导火索,但并不是根本原因,或许从小我们的教育方法也出现了问题。

在知乎上看各种文章,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彭老师的文章,当我看到彭老师的文章讲到孩子之所以辍学不读书,这种常见的情况往往就是孩子背负了很大的压力,追求完美害,怕失败,而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自己学会彻底的放下,当我看到这的时候,我似乎找到了孩子问题的眉目,我把文章也给老公看了,老公觉得分析得很好。

于是我和老公都加了彭老师的微信,考虑了几天后,我和老公决定跟随彭老师学习。彭老师,给我们分析了女儿的情况,告诉我们,女儿画的图画可以看出,女儿是一个内心非常追求完美的孩子,所以她确实成绩一路非常优秀,但是她也背负了很大的包袱,进入高中后,由于是示范性高中,竞争激烈,她的压力更大。

刚好又和班上同学发生了比较大的矛盾,在班级上被孤立,所以内心开始承受不了。潘老师强调要想解决这种问题,做父母的一定要彻底的放下对孩子的高期望,过去我们虽然嘴上说成绩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内心其实一直很看重。教育孩子其实不是看我们怎么说,也不是看我们怎么做,而是看我们内心真正是怎么想的,我们内心的想法孩子其实都是能够感受到的。

家长内心很看重成绩,那么孩子也会看重,其实看起来比较懂事、优秀的孩子,更加容易承受这种压力。

不是以前我听到这种说法,我肯定会排斥,但是大女儿已经出现了问题,我不得不反思,那我和先生沉下心来去反思的时候,确实不得不承认,过去我们是很看重孩子学习成绩的。我经常讲,哪一位同事的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他的表哥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表姐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家里哥哥姐姐们非常优秀,无形之中也会给她很大压力。

彭老师还和我们讲到堕胎,其实也是导致女儿出现问题的隐形原因,这一点让我很惊讶,因为我从来没有想到这个会和教育问题有关系,潘老师引导我逐步学习,渐渐的我才明白其中的因果关系。于是我和先生又按照彭老师的指导,做了很多功课去化解。

在学习彭老师的《幸福之旅》和配套资料的过程中,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缺乏恭敬心,自己虽然读了大学,也是一名教师,很惭愧,懂得知识很多,却把我们中华民族的圣贤教育丢了。对公公婆婆,过去我一直以为我做的挺好,通过学习我才知道,我对老人根本没有恭敬心,根本谈不上真正的孝顺,我会觉得我和老公给的钱比弟弟弟妹多一些,买的东西多一些,然后就有一种优越感。

所以,人不学,真的不知道自己的过错,人不学,即使掉进了深渊,还不觉得自己有过错,更加谈不上自救。幸好祖上积德,让我和先生都有学习意识,让我们遇到了传统文化。

学习八个月,让我收获了很多,女儿逐渐状态好了很多,能够自己做饭,出门活动,和我一起看电影,逛街,第九个月,她开始自己补课,为复学做准备,复习了两周,她就自己返回学校了。改变前期往往比较慢,但是前面做对了,坚持好了,后面水到渠成,其实也挺快的!

最后,希望看到我分享的家长们,不要走我们的老路,我们的孩子不属于我们,她只是经由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他们有独立的人格,他们有独特的人生轨迹,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和期望强加在他们身上。同时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敬畏生命,堕胎对于家庭个孩子都是有巨大影响的,我们不知道的并不代表不存在,我们不能够证明的并不代表就一定不正确。敬畏天地,敬畏生命,上孝老人,中和夫妻,慈爱子女,才是我们每一位家长需要做好的功课!

感恩彭老师,感恩圣贤教育,感恩女儿给我们上了最重要的一课!

本文由在明善学苑学习的家长分享,版权归家长所有,所有功德回向给家长全家,愿全家身心健康,和谐幸福,福慧增长,孩子学业有成!

为保护隐私,本文所有涉及的人名、地名等私人信息,已经做出更改。

6

ACHE

使

以前我只是喜欢小孩子,喜欢小孩子的天真无邪,喜欢他们的纯洁可爱,随着这段时间的亲身经历,让我感触更深,教育,很多时候,是大人的问题,如果老师和家长把自己调整好了,孩子往往自然就好了!

每一个人从成为家长的那一刻开始,都承担了一份神圣的责任。然而,我们绝大部分从来没有学过如何做一个会教育的父母,因为学校教育从来没有专业开设这样的课程。我们都是懵懵懂懂跌跌撞撞地开始了自己的教育之旅。有些老师其实也差不多,经过一本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后开始自己的教育之路,从此按照自己的套路春晖照一生。

其实,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教育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同时进行一场自我修行?你的耐心是不是越来越好了,你自己是不是心中越来越充满爱了,你有没有更加容易融入他们的世界?

我是在一个山村小学教三年级,班上有一个出自单亲家庭的女孩,平时比较沉默,内心脆弱敏感,早自习同桌不小心把她的笔弄坏了,她趴在课桌上伤心地哭了,由于带的是三年级,小孩子经常哭,我已经习惯性地随身带餐巾纸了,我在她课桌旁安慰她,但她还是哭,叮叮叮马上下课了,但她还是一直趴在课桌上哭。

因为第一节课是我上,所以中间吃饭时间比较紧,我又在旁边安慰她,她还是不停,我问她:“你不吃早餐,那待会你饿了怎么办?”她开始指了指自己的书包,我看见有一个面包。没办法,只好走了,心里挺生气的,心想,安慰这么久,还赖在那哭,个个都像你这样,那我还怎么办?后来又有好几次,她因为一些事情哭,也是趴在课桌上哭,谁安慰怎么安慰都没用,也不吃饭,她很瘦弱,坐第一排。

每一次安慰无效后我都很生气,虽然没冲她发,但都是拉着张驴脸走了。每次生气吃完饭我又去教师看她的时候,她要不趴课桌上,要不就吃点面包零食,然后我就坐在讲台上看着她,她有点不好意思,眼睛有时躲闪,有时也看着我。当我静下心,认真地看着弱小的她时,心中不觉有种不忍心。

再后来几次,她趴课桌上哭的时候,我照样安慰她,她说话不动,但我吃完后,又带一份到教室给她,她虽然还是趴课桌上,但眼睛里有一种诧异,第二次给她带餐时,她开始不是一直趴课桌上了,不时瞪大着水灵灵的眼睛望着我,第三次给她带餐时,她开始愿意跟我说几句话了。这是我碰到的感觉特别耗费耐心的女孩。后来,她一个人哭不吃饭的次数渐渐少了,偶尔不吃,我问她,她也愿意跟我说了,路上看见我,也会笑了。

那时,感觉自己可以稍微松口气了。后来倒数第二周,我在班上说,下学期我不在这教书了,班上学生顿时一阵骚动,他们都希望我留下来,而那个女孩课后,拿着一她画的画,害羞地送给我,上面写着:祝老师长命百岁,天天开心!我被逗乐了,看到她渐渐快乐了,我也更开心了!


这个女孩也让我明白了许多,我原以为自己的耐心算比较好的了,其实,我需要进一步培养自己的耐心,原以为自己比较关心他们了,其实,我应该做的更好!在最初,我们都有很多的不完美,但当我们以一种修行的心去面对,我们就会逐渐改正自己的不足,逐渐放大自己的优点。我们无法给予我们没有的给别人,如果作为父母和老师,我们自己心里没有足够的爱心,孩子的心又怎么会充满爱?如果我们自己耐心不足,又怎么能要求孩子遇事冷静?如果我们自己没有一点童心,又怎么能让孩子尽情享受童年的快乐!

我们都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在事业上拼搏,在事业里修行,都渴望实现经济上的成功,事业上的辉煌!然而,教育孩子其实是我们的另一项伟大事业,假如我们也能在这场事业里努力修行,在修行里遇见更好的自己,我相信,我们也一定会遇见更好的教育!

我是彭华勇,青春期教育问题第一杀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萨提亚家庭治疗师,亲子沟通杂家。我信奉的原则是有效才算重要,会爱才是真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成为心理咨询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