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用技术手段查到别人微博怎么查实名制?

昨日(9月15日)晚间,微博发布新版用户服务使用协议,被解读成“要么同意我的协议,将原创内容的版权归属于我,要么别使用微博产品”的霸王条款,瞬间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对此,微博在今日(9月16日)凌晨,对其中一些款项进行了修改,称用户对自身拥有完全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内容可以合法使用,但是所有未经用户和微博平台共同同意,擅自直接抓取用户已经在微博平台上发布的内容的行为均属于不正当竞争。

据悉,用户对微博新规的不满主要集中在1.3和1.5条款。

根据微博新规1.3条款显示,以后用户在微博平台上发布的一切内容,微博都将享有独家发布平台权益,用户只能在微博上独家展示,未经微博书面允许,用户不得自行授权第三方直接或者间接引用任何内容。

而1.5条款则说,微博用户将无偿授权微博平台法律权力,以任何法律手段追究第三方平台使用在微博上发布的内容等行为,微博将获得所有赔偿款项,同时,用户还承诺配合微博,应微博要求积极提供文件和相关协助。

而在8.3和8.4条款中,微博表示,如果用户违反了有关规定,那么微博有权不通知,立即采取一切手段减轻或者消除用户行为造成的影响,并且由用户承担一切损失和后果。

该条款一经发布,遍引发了网友的强烈不满,有网友戏称“感谢微博替我做主”。基于此,微博于今日凌晨紧急对以上两项条款进行了更改。

在1.3条款中,微博删除了独家发布平台,用户只能在微博上独家展示等内容,而在1.5条款内,微博删除了用户还承诺配合微博,应微博要求积极提供文件和相关协助的内容。但是对于8.3和8.4,新浪微博没有进行任何修正。

对于微博突然强调用户内容的独家原创性,业内分析称,也许和今日头条有关。

2017年8月10日,微博微博官方公布了一则社区公告,称某第三方新闻平台在微博毫不知情、并未授权的情况下直接从微博抓取自媒体账号的内容,鉴于其行为性质严重,微博先行暂停了第三方接口,并表示将会依法维权。

微博针对的第三方新闻平台正是近来风头正劲的今日头条。

在微博发布上述声明之前,头条社区官方已经向头条号作者发布授权开通微博内容源的内测通知。通知显示,开通此功能后,头条号平台将提供技术能力,帮助用户将微博等平台发布的内容定期自动发表到今日头条旗下的社交媒体产品——微头条上。

9月10日晚间,今日头条向部分用户发出系统通知,称。

之后,就是微博在《微博服务使用协议》中增加了微博内容的原创独家性。

站方注意到今日有用户对微博上所生产内容的版权归属有所疑问,担心自身权利受到限制和减损。特别是对《微博用户服务使用协议》中1.3 1.5两个条款有所疑问。

对用户的质疑,微博深感不安和抱歉,并同时说明如下:

1、《微博用户服务使用协议》一直以来都是根据用户反馈和行业发展不断进行调整,调整的原则首先要维护用户的权利,其次也会维护平台的合法权益,并确保二者协调统一。

2、1.3 1.5两条款内容为《微博用户服务使用协议》既有条款,而并非本次《微博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弹窗中所公示并要求用户同意的新增内容。

3、1.3 1.5两条款内容拟修订为:

1.3未经微博平台事先书面许可,用户不得自行授权任何第三方使用微博内容(微博内容即指用户在微博上已发布的信息,例如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包括但不限于自行授权任何第三方发表、复制、转载、更改、引用、链接、下载、同步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部分或全部微博内容等。

1.5用户同意并授权微博平台以微博平台名义就侵犯用户合法权益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私自复制、使用、编辑、抄袭、在第三方平台上再次发布微博内容等行为)采取任何形式的法律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投诉、诉讼等必要的维权措施。

(以上修订经相关流程审批后立刻上线,如再次调整将单独公告)

4、用户对自身拥有完全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内容可以合法使用,但是所有未经用户和微博平台共同同意,擅自直接抓取用户已经在微博平台上发布的内容的行为均属于不正当竞争。微博为维护自身权益,将采取各种手段避免遭受不正当竞争的影响。

我们深知,网友们不竭的创作与分享是微博赖以发展的条件,再次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微博的支持和关注!

本文系作者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钛媒体平台仅对用户提供信息及决策参考,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

近日,新浪微博上线新功能,可以公开显示用户的IP属地,国内可精确到省份/地区。有网友质疑此举涉嫌侵犯用户隐私,截至3月26日16时,“建议取消微博IP地址”的话题的阅读次数累计已超过2080万。

用户的IP属地。图源@微博管理员。

南都记者注意到,“显示用户IP属地”已在国家网信办的部门规章(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中有所体现。其中要求,互联网用户账号服务平台应当以显著方式,在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页面展示账号IP地址属地信息,境内用户需标注到省(区、市)。

有专家分析,微博上线该功能或许与国家网信办的上述此规定相关。对于公开IP属地是否侵犯隐私,他表示,这种做法并不属于侵犯隐私,只涉及个人信息范畴。同时,他认为,微博在公开用户信息的过程中,应告知用户何时公开IP地址、公开到何种程度以及公开后出现问题时可采取哪些救济措施等。

微博个人资料页新增“IP属地”

近日,微博用户的“个人资料页面-个人信息”一栏新增“IP属地”信息,显示北京、上海、XX省等内容,并注明“IP属地以运营商信息为准,如有问题可咨询客服”。

南都记者了解到,微博早在一周前就发布了关于公开展示用户IP属地的公告。公告提到,该功能是为了保证热点事件中相关信息的真实性。

3月17日,微博社区管理官方微博@微博管理员发帖称,近期,热点事件频发,引发网友高度关注讨论。站方在加强违规信息排查处置的同时,发现仍存在个别冒充当地网友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为更好维护传播秩序,站方在前期功能基础上,将于未来一周上线“用户个人资料页展示近期发帖所在地”的功能。

具体而言,上述功能将在“个人主页-个人资料”中展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布博文或评论的IP归属地。IP归属地显示规则为:国内显示到省份/地区,国外显示到国家。“此功能在测试阶段,仅对部分用户开启测试,主动开启/关闭功能目前暂不开放。”

3月22日17时许,微博管理员发帖称,为了在东航事件中保证信息真实透明,从3月21日起平台对部分涉及东航事件的微博内容,开启了展示发博IP归属地的相关功能。

22日19时许,微博再次发文称,“国内:今日将测试开放部分用户的IP归属地展示,测试正常后,陆续对其他用户开放相关功能;国外:平台目前已支持15个海外国家的IP归属地展示为‘国家名称’,未支持的国家暂时展示为‘海外’。今日将继续增加24个国家,并在未来逐步进行扩充。”

此功能推出后引发网友热议——截至3月26日16时,“建议取消微博IP地址”的话题的阅读次数累计已超过2080万。

支持者认为,此举“很有必要”。反对者则认为,微博上线此功能侵犯用户隐私权,用户无法选择是否公开自己的IP地址。另外,许多网友反映,部分大V的IP属地未被公开,而自己的IP属地却被公开,因而质疑新浪微博将人群分类。不过,根据微博的最新公告,该功能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

3月25日下午,南都记者打开新浪微博测试发现,如果自行查看本人的资料页面则看不到IP属地,也无法更改。但如果使用他人账号来查看本人的微博资料,则可以看到IP属地。同时,关闭新浪微博访问位置权限后,依然显示IP属地。

(左)使用他人账号来查看本人的微博资料页面。(右)自行查看本人的资料页面则看不到IP属地。

为何用户关闭位置权限后

微博依然可以获取到IP属地?

“无论用户是否关闭位置权限,包括微博在内的软件提供商都可以知道用户的IP地址,IP地址就像是‘家庭住址’一样,如果不知道IP地址,相当于不知道家里的门牌号,他们就没办法把数据送到我们的电脑上去,也就没办法提供网络服务。”北京汉华飞天信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根说道。

他进一步解释,所有的上网设备都会被分配一个IP地址,每个IP地址都有一个归属地,即IP属地。平台是知道用户IP地址的,而通过IP地址一定可以查询到IP属地。因此,即便用户关闭位置权限,微博依然能够获取到用户的IP属地。

此外,南都记者查询发现,网络上流传着一种使用“代理”技术来隐藏真实IP地址的方法。彭根提醒,虽然这种形式能够改变用户的IP属地,但存在很大的信息安全风险。“这相当于用户信息经过了一个‘中转站’,从用户浏览过的网站到聊天记录,都有可能被‘中转站’所获取。”

国家网信办拟规定平台展示账号IP属地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显示用户的IP属地”已在国家网信办曾征求意见的部门规章中有所体现。去年10月26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信息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对2015年施行的版本进行修订。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的版本首次提出“网络实名制”,即要求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要求互联网信息服务使用者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

相较于2015年的版本,去年10月的《征求意见稿》新增有关IP属地的相关规定:“互联网用户账号服务平台应当以显著方式,在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页面展示账号IP地址属地信息。境内互联网用户账号IP地址属地信息需标注到省(区、市),境外账号IP地址属地信息需标注到国家(地区)。”

在目前《征求意见稿》尚未正式施行的前提下,微博上线此功能是否与其有关?3月26日上午,南都记者联系了新浪微博方面。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在对外经贸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许可看来,如果《征求意见稿》已经生效,微博为了履行国家网信办的规定而不征求用户同意公开用户个人信息可能是为了“履行法定义务”,但目前《征求意见稿》尚未生效,“这就很难说微博以履行法定义务为主要理由而公开IP地址,但也不排除监管部门已下达明确指令的可能性,现在还不清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左晓栋则认为,“微博大概率是为了落实《征求意见稿》做准备。但这个文件毕竟没有正式实施,最终的情况需要观察。”他提到,在履行个人同意环节,个人信息保护法赋予了个人选择权,“但原则上,为了公共利益,可以对同意例外,即不经用户同意而处理个人信息,且不得选择。”

具体来说,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同意,但是为履行法定职责或法定义务所必需、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等情形,不需要取得个人同意。

“如果没有文件规定,确实应该给用户自主选择是否公开IP属地的权利。但如果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则从其规定。如《征求意见稿》生效,公开IP属地是强制要求,那用户的确也没有选择权。”左晓栋说道。

IP属地有必要精确到省吗?

针对网友质疑的核心问题——公开IP属地是否侵犯隐私,首先要厘清IP属地是否属于个人信息或隐私。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将IP地址认定为个人信息,但具有更高法律效力的法律法规暂并无直接定义。而IP属地比IP地址覆盖的地理范围更广。

“对于IP地址是否属于个人信息,这个问题一开始是有争议的,因为IP地址可以假冒,而且那一串数字未必有清晰含义。普通人看到了IP地址信息,可能无所谓。但在电信运营商那里,由于其拥有技术条件,IP地址便与个人实际所处的物理位置没有本质区别,那当然是很敏感的个人信息。” 左晓栋说道。

他认为,IP地址是敏感个人信息,肯定不能直接公开,但在此事中,微博公开的是IP属地,并没有IP地址那么详细,“在肯定其公共利益和风控取向的前提下,这种处理也是适当的,而且《征求意见稿》的确也规定的是省一级。”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

在许可看来,无论是否为了履行法定义务而公开IP属地,都没有必要详细到省一级,只显示国内或国外就足以实现公共监管的目标,“这个已经超过了我们必要的处理范围。”

“发布人位于国内和国外是有管辖意义的,至于你是在北京还是上海,其实在法律上没有差异。”他指出,由于我国实行网络实名制,每位网民都可能被精确追溯——这也意味着,倘若出现问题,可通过事后行政层面的监管手段来采取措施,而无需事前公开地理位置。

但左晓栋认为,公布IP属地实际上还要考虑是否为了用户自身之外其他主体的利益以及是何种利益。

“即使公布IP属地有合理性,那么是否最大程度的保护了用户的个人信息?说到底,这是个平衡的问题,并不是非黑即白。从微博这件事来看,公布IP属地有防范诈骗(例如境外犯罪分子伪装公检法机关与用户联络)、便于用户识别虚假信息(例如境内用户伪装在境外人士发表言论)等合理需求,可以说有公共利益的考量,也有企业的风控考量,这是合理的。当然,即使合理也必须征得用户同意,除非是履行法定义务。”

至于微博公开用户IP属地的做法究竟侵犯了 用户隐私,许可认为,这种做法并不侵犯隐私,只涉及个人信息范畴。同时,如果是为了履行法定义务而公开用户的IP地址,其必须受到相应限制。

他还指出,微博在公开用户信息的过程中,应建立完整、系统的告知程序和救济程序,包括告知用户何时公开IP属地、公开到何种程度以及公开后出现问题时可采取哪些救济措施等。

南方都市报(nddaily)、N视频报道

南都记者 孙朝 樊文扬 实习生 姬涵雅

*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博一定要实名认证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