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有弯道圣经汽车有什么

看油管上各种专业非专业的视频,看网上的文章,向赛道上的老司机和教练们请教,和朋友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等等。接触的越多,就越发现摩托车赛道技术从来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大部分情况这是可以理解的,比如随着车辆和车手技术的进步,有些过时的技术被淘汰;有些技术只适应于特定的人,特定的车和硬件,或者特定的赛道;即使现役 MotoGP 车手之间,他们所用的技术也不会完全相同。但某些时候观点和技术会打架,某个教练的说法在另一个教练那不以为然。碰上这种观点矛盾的情形,除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判断,我觉得还可以“相信权威”。比如我会倾向于相信一位现役 GP 车手的解释,而不是赛道上某个 random guy 的个人经验理解。因此当我发现这个频道的时候如获至宝,这可以看作来自 GP 级别车手的 “标准答案”。

上面这个视频 Sylvain Guintoli 介绍了 10 条 MotoGP 车手都会使用的技术。这是10条非常基础却非常重要的技术。其中大部分我已经通过平时的练习掌握,但某一些他所说的细节我做得不好甚至从未听说过。整条视频只有10分钟,因此讲解也非常简略。我想分几篇文章作为自己的学习笔记,也算作对自己以前经验的总结,写出来,给下个赛季的自己看。

也叫 Eye focus. 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指骑车的时候视线的注意力放在哪里。我发现在美国学车,视线永远是重中之重。最初在驾校学车的时候,教官就反复强调视线的重要性。在加州超级车赛道学校学习的时候,头几节课讲解和练习的也是视线和注意力。听教练 Ken Hill 的 podcast,他也开门见山地指出摩托这项运动是有“练习顺序”的,顺序的第一位就是视线。可见视线的重要性的被所有人公认的。

不管在汽车还是摩托车驾校,教官都会要求我们在公路上行驶的时候,要把目光投向远方。道理非常简单,如果我们只盯着眼前近处看,大脑就没法获得远处的信息进行预判。这条原则放到赛道上同样成立。我觉得在赛道上视线更容易被近处的前车吸引,更需要有意识地把视线放到更远处。我个人觉得这样做的好处有3点:(1) 让大脑提前获得更远处的信息,可以预判 (2) 当你盯着近处看的时候,速度感会非常强烈,但看向远处的时候就变得缓慢,这可以克服速度感带来的恐惧 (3) 因为以上两点,带来了更大的信心。而信心在赛道中是非常重要的。

上图是一张很常见的 MotoGP 照片。但如果我们仔细琢磨一下他们头盔所指向的方向,就能发现,他们肯定不是盯着自己的前车或者前轮近处的位置看,他们正扭头远远地看向弯中甚至可能是更远的地方。人的视线是很宽广的,很多东西转一下眼球就能看到,但他们做到扭头把头盔和视线正对向远方的目标。

下面再结合我自己跑的 Thunderhill East 第一人称视角讲解一下。

上图是 Thunderhill 3号出弯的位置。新手很容易把视线放在位置点1,因为很容易被这些蓝白的色块吸引。但如果遵循“看向远方”的原则,应该把视线注意力放在位置点2,那里大概是3号弯出弯以及4号弯入弯的位置。

再举一个例子。上图是5号弯下坡以后的第一人称视角。因为是下坡,也很容易把视线本能地放到坡下近处的位置,比如位置点1附近。正确的做法是把视线放向远方,比如点2甚至更远,然后随着车的行进,稳定地把视线向更远的点3点逐步推进。

关于视线的移动和推进,还有一点可以展开。当时在超级摩托车赛道学校学习的时候,老师强调过视线的移动需要“缓慢而稳定”。想象一下,假如我们的视线是从一点快速跳转到另一点,因为人类大脑的特性,这跳转之间的所有信息都是被丢失的。因此,我们的视线移动需要“缓慢而稳定”地推进,比如上图从点2稳定地推向点3.

就像 Sylvain Guintoli 在视频里说的,这条原则听起来有点蠢,但实际上非常非常重要 --- 当我们看向哪,车就会走向哪。

《弯道圣经》里强调过 "target fixation",视线的固定。这是很多公路上撞车事故的成因。如果骑行的时候马路上赫然出现一个障碍物,我们会本能地看向这个物体,而车也会因此直直地向它行驶,最后撞上,这就是所谓的 "target fixation". 在赛道上这样的危险同样存在。比如前车如果忽然前轮一滑摔车了,此时你如果正紧紧地跟着前车,难免本能地看上这台正在摔的车而撞上。今年年中我也因为类似的原因摔过车:前车入弯前刹车太早导致我以很快的相对速度迎上去,我的前车轮已经超过了前车的后车轮,此时我因为怕追尾本能地盯着前车的后车轮看,导致冲出了赛道。如果我当时能看自己的行进路线而不是前车尾,尚有可能守住自己的线而不冲出赛道。

当然,这条原则最重要的不是指导我们避险,而是指导我们用正确的视线引导处正确的路线。所有赛车运动里,每个弯都有4个最基本的点:刹车点,入弯点,弯心 (Apex) 和出弯点。处理每一个弯的时候,这4个点就是我们的视线要提前看的位置。通过视线串连这4个点形成一条完美的 racing line, 这就是处理每个弯的基本方法。之前提到的看向远方在这里也同样适用。比如当我们从入弯点驶向弯心的时候,视线应该紧盯着下一个目标 --- 弯心。但当我们即将接近弯心的时候,这时候几乎可以确定车一定能准确到达弯心,此时就不需要再盯着近处的弯心看了,而应该提前把视线推向远处的下一个目标 --- 出弯点。

关于刹车点,入弯点,弯心和出弯点的选择是赛车运动中很基础的技术,但每一点展开来讨论都大有讲究。以后有机会再单独各自写一篇学习笔记吧。

还有一个我认为稍微进阶的视线用法:用赛道外的标记物来引导视线从而控制车的走线。这种方法通常是在盲弯时使用。在盲弯时我们的视线被阻挡看不到赛道内远处的信息,只能借用赛道外的标记物。下面是几个例子。

上图是 Thunderhill 5 号弯上坡时的第一视角。这是一个爬升很高的上坡,因此冲上坡顶的过程中我们的视线看不到坡后的情况。我的做法是:视线先看向位置点1坡顶的弯心,当即将到达弯心时,视线就推向极远处的广告牌,这个广告牌的位置恰好可以引导车正确走线下坡顶而不冲出道外。

上图是正在5号弯下坡的第一视角。如果我们的视线一直盯着远方的广告牌,就可以保证车以正确的路线冲下坡。

再举一例。上图是9号弯上坡时的第一人称视角。同样的,9号弯因为是一个坡,在上坡时看不到坡后的情形,视线需要借助远处的标记物来引导走线。

如上图,经过弯心来到坡顶后,视线任旧看不到坡下的弯道,如果凭借记忆或者感觉很容易冲出道外。此时马上把视线推向远方的水塔,引导车的走线。

如上图,下坡的过程中一直盯着水塔看,会发现水塔的方向正好指向了正确的下坡路线,可以确保车不会冲出跑道。

最后再举一例。这是一11号弯即将出弯时的视角。同样的,因为坡度爬升的问题,不容易看到出弯后赛道的情况。在经过弯心后把视线推向左侧远处的半山坡处,短暂地引导走线继续向左走一点。

等到可以看到坡后的情形后,就可以把视线挪回到下一个弯心。

这种视线引导的方法也可以在过弯走大的时候帮助把路线救回来。有些时候入弯的时候因为一些原因比如入弯速度过快导致走大,很容易冲出赛道。此时如果视线还直勾勾盯着冲出路线的正前方,赛车就不免会直接冲出赛道了。正确的做法是收回视线,看向赛道内车应该走去的方向,才有可能救回路线。

最后,视线的练习是可以“人在家中坐”就反复练习的。像上面的例子这样,打开一个第一人称视频,跟随着视频可以反复而轻松地练习自己的视线注意力,甚至可以站着配合身体和手的过弯动作,最终形成肌肉记忆。

    “培”你解惑是新浪摩托为广大车友打造的一个摩托车问题解惑栏目,同时也欢迎您加入关注新浪摩托微信,和我们经验丰富的试车手大培子聊聊摩托车。新浪摩托官方微信号:sina-moto,新浪大培子微信号:zhangpei7033。

  本文仅仅是大培子简述了本次加赛驾驶培训部分的教学内容以及个人心得,以供过大摩托车爱好者参考。加赛教学体系是以阶梯性的理论、实操、体验和纠错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个体针对性非常强,仅仅凭借文字和图片是无法全面解析的。本文所阐述的内容如有失误之处,还请大家谅解。

  《弯道圣经》驾驶培训Level-2中的五节课程,其中有四节课程涉及到视线,可见驾驶视线对一名进阶车手是有多么的重要。如此重要的问题,恰恰就是国内很多摩托车骑手的“盲点”,应该怎么看?应该看哪里?希望“培”你解惑《弯道圣经》驾驶培训(下)可以帮您解决这些困惑。

  第一节:参考点及其正确应用

  有一句话被很多骑手所熟知,那就是:你看向哪里,车就去那里。绕口吗?那就来句大白话:指(看)哪打(去)哪。但是有摩友朋友会问:“我是看了那里啊,怎么经常没有骑到那里?”那是因为您的手,干了不该干的事,比如不该有的收油、转向、制动。您这是在“盲狙”啊!(玩过CS和CF游戏的朋友懂的)

  不管怎么样,正确的摩托车驾驶视线应该是:向您要去的地方(方向)看。如果你凝视某一个目标或间断性凝视某几个目标的话,对不起,你的驾驶习惯错了!驾驶摩托车时应该是连贯性的视野,就像电影一样,而不是像幻灯片一样。凝视某一点会让你产生恐惧感的同时也失去了自身的位置感,间断性凝视某几点会让你失去行进的连贯性。要用自己的眼神在即将驶过的路上,创造出一条想要走的路线。视线流畅了,行驶的线路也会相继流畅。

  什么是参考点:在您要行驶的路线上或附近具有特征的固定点或小的区域。比如:地上的裂缝、隔离线、轮胎印等等(不能是移动的物体)。要注意的是:参考点一定是一个在行进路线上或附近的有效点,如果您要用路上的石子、一滩沙土、几片油水甚至是山里弯道弧顶的球形反射镜作为参考点,那么真请您先做好修车和“修人”的准备。

  1.参考点会给骑手提供实时的位置感。

  2.参考点会“告诉”骑手将要做什么。(例:入弯点就是一个正确参考点)

  在您过弯的行进路线上选择三个以上的参考点,会使您过弯更加轻松、顺畅。如果在过弯时非常不自信,那是因为您没有或过少的选择了过弯参考点,如果您没有选择足够的参考点,那么您的眼睛只会干一件事:去寻找“最危险”的东西。所以参考点可以理解为:在您要去的路线上或附近的“恐惧分神点”,正确、连贯的使用参考点让您有一条好的行驶路线,从而不再去凝视“危险点”的所在。

  1.提前确定好过弯线路上或附近的参考点(推荐三个以上)。

  2.按部就班的、连贯的使用(看向)参考点。

  3.参考点(视线)越远,视觉所产生速度感越慢。反之,速度感越快。

  4.参考点不需要花费更多的注意力更不能凝视,它只是你连贯视野中的一个小“过客”。

  第二节:审视、了解和熟悉赛道(路面)

  即使再规整的赛道(路面),也存在着不少的“地雷”(砂石、油渍、隔离线、湿滑路面、凹凸路面等等),这些“地雷”在潜意识中会告诉骑手:摔车哦!打滑哦!所以骑手的眼睛在行驶中会不自觉的去搜寻“地雷”(尤其是在过弯过程中),心理压力加大的同时产生恐惧。

  产生恐惧感,那么按照人的生理习惯势必会做以下两件事:

  1.凝视让自己有恐惧心理的事物。

  2.仓促躲避或向它驶去。

  那么对不起了,您的注意力被干扰、视线被打断,流畅的过弯线路向你说Bye。大培子本人就是个意志力薄弱的好“色”之徒,假如在过弯时,视线内突然出现了一个大白腿美女,估计十有八九我是要摔车的。所以如果想害我,请让大白腿出现在我的视线里吧......

  为了让骑手的眼神保持流畅并专注在行驶路线上,就要充分了解赛道(路面),减少“地雷”给自己所带来的心里恐惧。如何去做呢?按左、中、右三条线路在赛道上以较慢的速度骑行,一旦遇到“地雷”怎么办?可以直接骑过去。这样做,可以充分了解赛道减轻“地雷”所带来的心理压力,还可以通过左、中、右三条线路的骑行(配合视线)让骑手产生道路的空间感。

  所以说去审视、了解和熟悉赛道是拥有连贯性视线和行进线路的基础。

  抛开赛道不说,大培子推荐骑手们在压山时应该先以较慢的速度“探路”,充分了解路况后,利用返程“小飙”一下。提示:“无脑”压山是一种危险的驾驶行为。

  第三节:三步视线法则

  这里涉及的三步视线法实际上是Level-1第五节课的进化课程。

  1.尽早找到并确定入弯点。这可能在刹车前或是在进行刹车的时候,总之要尽可能的早。

  2.在即将到达入弯点前,向你要去的方向看(弯中),以要去的地方为目标。

  3.在到达弯中前,向弯道出口(方向)看。如果是弯度较大的弯,看向弯道尽头的消失点;如果是连续弯道,就看向下一个弯的入弯点;如果弯道越来越狭窄,致使无法完整看到整个弯道,那么就看向那个弯道尽头的“最狭窄点”;也可能是你所跑的线路弧线的最外侧点。

  简单来表述就是:要往哪里行驶,就要提前向那里看,在你到达目标前就要向下一步要去的地方看。

  很多时候骑手会发现自己出弯速度慢,究其原因之一就是他在弯中向出弯方向看的时机晚了,致使出弯补油过慢。

  第四节:宽广的视野

  宽广的视野可以将注意力变宽、放大并让骑手产生空间感。

  让视野宽广起来将带来哪些益处:

  1.速度感知变强。

  2.及时发现危险。

  3.使超车变得更安全且轻而易举。

  4.目光转移更加顺畅。

  5.让自己(车辆)的位置感、空间感更强。

  如果您在骑行中总盯着距离你较近的物体看,您将会觉得一切过来得都是那么的快,但是实际呢?试着把您的视野放宽、放远吧,哇!您将会有不同的速度感知;您不再会被突然出来的物体“吓两跳”,产生恐惧导致误操作;超车不再紧盯着被超车辆而犹豫不决;过弯线路更加顺畅;过弯时不再有手足无措的感觉。

  用眼睛的注意力集中区关注于行进路线,用视觉扩散区关注整条赛道(道路)上,用视野轮廓区关注赛道(道路)以外的可见区域。

  让自己的的视野更宽广,实际做起来可能会比较难,在保持注意力的前提下,有时候需要自己强迫将视野放得更宽、更远。

  第五节:直立车身技巧

  这项技能可以帮忙骑手快速将车身从驾驶倾斜的状态下直立起来。

  快速直立车身会骑手带来益处及应用:

  1.(出弯)提早加速。即将出弯前,仍保持身体外挂或倾斜状态下进行逆操舵,这样可以迅速提正车身并提早大力补油出弯。(对于出弯后是直道的路况尤为适用)

  2.应对湿滑、沙土等危险路况。采用外挂或半外挂姿势在车身尽量保持直立的状态下通过湿滑弯道(不必因为倾斜角度过大而导致打滑甚至摔车)。

  3.应对轮胎打滑。

  4.躲避危险,从容避祸。

  5.迷惑后轮防滑系统(DTC)。因为很多高端车辆配置有防滑系统(DTC)或倾角传感器,在车身倾斜时ECU会对动力输出有所限制,所以为了让出弯更快速(补油更早),需要用此技巧迷惑ECU。

  那么重点来了,如何快速直立车身:车身倾斜时,在保持身体重心(外挂或倾斜)的状态下,进行一次逆操舵便可将车身快速直立起来。

  1.出弯时不要过早使用此技巧,因为过早的直立车身会让行驶线路外抛。

  2.逆操舵幅度和力度不宜多大。

    感谢美国加州赛车学校总结、整理并推广如此精妙的教学体系,感谢台湾恒典车业以及加菲猫(陈琮闵)将弯道圣经驾驶培训课程引入国内。

    (本文视频和部分图片由美国加州赛车学校亚太区代理台湾恒典车业提供)

作为全国第一个提16款650NK的车主我自豪,我骄傲!


五月十二号阴雨天提车至今(16款春风650NK提车作业――.cn/static/.cn/forum_v5.6.0/forum/topicsharedcontent-t.html)马不停蹄,快马加鞭的也骑了两千多公里了,首保1000公里之内爱惜倍加,严格按照店家要求低速慢行,真真的把我憋的够呛,这感觉和新婚后立马两地分居一般!熬过了磨合期,我的好日子来了!今天闲来没事,写写我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骑650NK的快感!
自从年前我的上一台摩托车“捐献”了(被盗),我就差大冬天戴着头盔吹电扇了!平复了心里的创伤后,研究我的下一台摩托车就成了我除了吃饭睡觉打豆豆以外的重中之重了,

400NK的盗图出现在电脑的桌面上时,我忽然看见了曙光,虽然我喜欢骑行,喜欢摩托车,但我也得承认我是个外观控,400NK的外观深深的吸引了我,当时在我买被捐的那台车时,就关注过650NK,当时也知道它口碑还不错,用料扎实,但被坐高和外观打败了!这次我不想再错过什么,毅然决然的去店里订车,说来也很冲动,到店里订车的时候,济南春风代理金平安的销售人员热情之余多了些疑惑,“兄弟,你是多么喜欢400NK啊?这是二月份,我们都还不知道上市日期你就来订车,你让我们订金条怎么写交车日期啊?”“交了钱我就踏实了,我就不朝思暮想了”!我是多好的上帝啊!交钱后的等待不言而喻,比不交钱时还抓耳挠腮!日思夜想的等到四月十五日上市发布会,还好我们群里老谭现场直播了发布会,我那个激动,那个忍不住啊!闲话少叙,想车,盼车,不来车!好不容易靠到五月份老谭通知我650NK比400NK提前到货,外观,大小基本一样,贵10000元,

但同样多LED大灯,KYB前后减震,象牌轮胎,还有多出250CC排量,最总要的是我的临时代步电瓶车已经出现了OVER的前期症状了,很难坚持到400NK的诞生了!


回家一咬牙,一跺脚,最主要的是给媳妇洗脚,得到了10000元的贷款,高傲的给老谭微信,“哥,650NK我插个队,给我留一台吧!”就这么愉快而又愉快的决定了!提车不说了,说说提车后的种种,毕竟是第一次骑行大排量(属于自己的),心里叮嘱自己小心小心再小心,插钥匙,自检,踢开边称,打火一气呵成,看着很熟练!仪表数值映入眼帘,最大的是时速0KM,总里程,时间,转速,档位显示,模式转换清晰可见。哐当一声的挂档让我始料未及,据说大排量的车好像都有这个声音,慢送离合轻加油门,还好没熄火,避免了丢人现眼!急催油门,NK离弦之箭射出,还好有所准备,如同牵着一个大个儿的阿拉斯加犬一般,拖着我就出去了,回油换挡,仪表档位显示清晰,但转速稍有迟钝,二挡里程四十多迈换三挡,瞬间仪表60KM,刹车,可能是新车的缘故,刹车不是特别灵敏,老谭告诉我说,新刹车盘刹车片需要磨合一下,有意无意的多刹两把会好很多,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又试了一圈,回到店里,时速三十四迈猛捏刹车,ABS反应,车子牢牢的站住,瞬间对ABS的好感油然而出!骑车回家一路的雨下下停停,回到家庆幸没有带媳妇,要不济南如此的“干净”甩媳妇一身春泥,回来还不直接把我打入冷宫啊!后面甩就甩吧,情有可原,短尾翘臀甩泥已经预料到了,但前面能甩到油箱上我也是醉了,这是怎么个抛物线原理啊?我上学少欺负我不懂!看来加后盾的同时要加长前泥洼了!1000公里的煎熬开始了,经销商告诉我磨合期期间尽量不要超过六七千转,时速最好控制在七八十以内,好吧!为了我的爱车,我忍了,为了尽快度过这个阶段,我是上班骑下班骑,晚上吃完晚饭后也骑,放假骑,午休时间也不放过,在我的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下1000公里很快到了,去店里保养的时候吓了老谭一跳,以为我改行送快递了呢!
原厂机油据说是壳牌的全合成优能量,放出旧机油换上新血液,我的战骑立马精神百倍,“你可以适当的拉高速了”。听到这话是多么的亲切啊,暖人心啊,比夸我一表人才还激动不已!出门没回单位,直接奔南部山区去也!

可能济南的车友都知道,济南的南部山区相当于济南的后花园,属于泰山山脉的延续,济南泉水的发源地,风景秀美不说,对于骑士来说山路弯曲是最有吸引力的地方!而我的单位恰恰就在济南的南二环,是去南部山区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中午两个小时休息时间的玩乐场所。废话说了这么多,下面说说我这两千多公里的骑行感受,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如有厌烦可以忽略!要是1000公里以内,感触最深的是控制右手,小撸怡情大撸伤身啊,650的动力确实随叫随到,提速是我目前为止骑过的车里面最快的(我骑过得车比较少),轻轻松松的七八十迈车,而且你还不觉得快,这是最主要的,特别好上手,看来当时我的担忧是多余的了,亲民的坐高加上动力的充沛和良好的制动及ABS的辅助,使真个车的操控真的更像一台250级别的街车,并没有感觉出206公斤整备质量的重量,反而担心过轻了是不是影响极速的稳定性!虽然我是压弯初学者,但弯道圣经也百读不厌熟烂于胸,实践起来也得心应手,我想这也与650NK的完美重量分配有关,使得骑上此车总有压弯的冲动!磨合期后,右手的控制几乎成了情不自禁了,迫不及待是偷偷试了试极速,(可别让我媳妇看见,要不非灭了我不行!)表显200还是轻松自如,实测和GPS误差百分之五,据说国家标准百分之七以内,我想这也是最后一次跑这么快了,简直太刺激了,宝宝有点吓尿的感觉!肾上腺素的分泌一点不亚于蹦极的量,马上为人父,已经为人夫的我还是需要有些责任心的了!

市区代步我想也是以温柔为主,因为我已经很无辜的撞废了一台闯红灯的电动车,还好车速不是很快,但强大的惯性和冲击力,还是给了那台简易的电瓶车以致命的打击,被拦腰撞弯了,我的650在倒地的时候不自然的压在了肇事电动车的残骸上,我的爱车,我的车板子,我的油箱啊!忍着身体的疼痛把我爱车扶起来,还好作为山东大汉,再加上一时热血沸腾事后并没有回忆起我是怎么扶起这206公斤的重量的,然后是相互埋怨指责,在路人的指证下,肇事女电瓶车主自知理亏,在没有赔偿我的前提下提留着电瓶车,灰溜溜的走了!(我当时因为身份证丢失补办中,所以也没有挂牌,在确定只有少许的划痕且没有漏底漆的情况下放了她一马!)
在这里不得不说春风的烤漆还是很不错的,居然没有漏出底漆来,事后找了一个汽车美容店,帮忙给抛光了一下,基本看不出痕迹,否则被家人看见又少不了数落一顿!

吃一堑长一智,装保险杠这是400/650NK的必须了,要不鼓出的鸡翅膀和土豪金的发动机烤漆很容易被损伤,万能的某宝这时候凸显了作用,坦途TANTU,400/650NK专用护杠,而且还是济南的,天助我也吗?抓紧联系,聊的投机,也是车友而且他们原来就生产某些越野汽车改装护杠,据说还是给国外加工生产的,预约实体厂见面简易试装,两种护杠一种简单但很实用,一种是所谓的竞技杠能很好的保护发动机,纠结了,选择综合征又开始了!

还是先挂牌吧,挂牌之前不让改装,挂牌后的车车要大变样了啊,后盾,前泥洼加长板,轮圈改色喷膜,水箱网,护杠,据说后货架和边箱支架也快出来了!

看来我的钱包又要减肥了!光说优点是不是感觉我和春风的托儿一样啊,贴吧我应该也是名人了,但身正不怕影子斜,我也有一些个人建议想给春风厂家提一提,如果后期改进应该会更完美,
第一,离合手把和前刹车手把是铝的,如果不带手套骑行,估计两手黢黑还不好洗。
第二,后刹车有点高,穿稍微厚点鞋底的鞋踩刹车仰着脚,要是放在刹车上,后刹车盘就变蓝色了,而且后刹车杆有点单薄,虽然我知道不会踩坏了,但总担心使劲踩会踩变形了。
第三,手把开关的做工还是有所欠缺,总有少许的缝隙或者毛刺,每次刷车生怕进水!还有就是车速上去80,后视镜就形同虚设了,颤抖吧,为了部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摩托车弯道圣经中文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